有网友说,本想在网上学些中医知识,但发现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以至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初学中医,该相信谁?
确实,网上有很多似是而非之辞,看起来似乎理直气壮,莫测高深,其实不一定正确,甚至是误人之言.那么,如何学会取舍?
俗话说:"先入为主". 在见解上也是如此. 初学中医者,不要先急于搜奇猎异. 先学好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再学习刘渡舟之<
伤寒挚要>及名家医案, 要让正统的理论及有实战经验的名家论述占据你的头脑,这样,你就有了分辨能力. " 人以类聚", "正之所存,邪不可干". 当你树立了正确的理念时,自然而然对歪理邪说就有了免疫能力.
造成人们思路混乱的,大多是一些新人的创新之论,或无临床经验者的臆测之辞.
信传统经典的,信老一辈名医的!
为什么信老一辈名医的? 一.上世纪60---80年代,中医占主导地位,世人生病,很少依赖西医,治病以看中医为主,所以,中医实践的机会远多于现在. 二.那时的人不会炒作,成为名医,都靠积累口碑,必有过人之处.那时,出书也难,也没有太大的经济利益,有些老中医,忙于诊务,到晚年才集毕生经验,写出一二本书. 有些是政府为了抢救名医的经验要帮助出版的.
而现在,出一本书太容易.东拚西凑,电脑排版,几天就能发行上市.有些人,病人没看几个, 书却出了不少,号称"著作等身". 这种书,水份太多.往往看一遍就不想再看第二遍.
而有些书,多次再版发行,依然供不应求,这就是生命力,这就是区别!
-----------有真钞,就有假币; 有名酒就有假酒. 有时水货比真品的销量还大.
真伪之分,各行都有,岂独中医?
-----------感觉学习中医还是要从内经和伤寒入手,虽然开始慢一点,但却走的是正路,似慢实速。
-----------历代都有名家,颇多可取之处. 但古代著述, 论述医理较多.
中医缺少的不是医理,而是对医理具体运用的指征的相对细化. 有人说:读医不如读案.个人以为,诚然如此!
"真实的"医案最贴近临床, 是医生实战的记录.一案之中.理法方药皆备,思路尽在其中,远胜于纸上谈兵.
但近代医案,虚假较多.上世纪60---90年代医案较为实在,越往后来,越不可信.
古代也有医案,但写作格式不一,较为简洁.如叶天士医案, 常常处方之后,没续下文.对于服药后的情况多不了了之.
-----------信谁都白扯,
只有信心中的爱,和智慧。
法不留于文字
汤勺无论盛多的汤汁,也永远无法品尝汤汁的味道。
如果是死读书经典再多,也不定会明白,取法自然,变化无穷,运用于无形的真实。
[
本帖最后由 浩然天地 于 2010/2/11 16:08 编辑 www.lindalemus.com/wsj/]
-----------取法自然,变化无穷,运用于无形的真实。
---------那是上根者,大成者的境界.我等凡情俗智之人,入门之初,还是需有所依止的.
笨鸟先飞,慢一点无妨,只要不走错路!
-----------学中医,该信谁?
我以为,学中医,
要弄清,我是谁?
有几斤,打几钉。
海虽大,腹有限。
山虽高,平地起。
路虽长,从头越。
无捷径,唯笃行。
人老实,学要用。
有恒心,术乃精。
-----------是的,这正是医为世间贵之重器,必不轻托凡,
普通人,为何要学医呢。自找没路。
不知道普通人和不普通人差什么?钱?地位?出身?身高?体重?
-----------普通人,为何要学医呢?
--------凡事都有因缘, 上根之人又有几个? 纭纭众生,就指望那几个人?或听天由命?
普通人也有学医的权力,至少能少受骗一些. 没有大众的参与,中医又将如何?
-----------呵呵,有意思
普通人当然有学医的权力。
“至少能少受骗”,这个,不知道,能少受骗么?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