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南京历代名医荟萃,如宋代陈自明、元朝戴启宗、明代傅仁宇、清朝随霖、民国张简斋等。其中随氏一门从17世纪中叶起行医济世,代代相传,至今已达350年左右,年代最为悠久。而且相传八代,每代皆出名医,造福一方,在南京地区可谓独一无二。笔者为当代随氏传人、江苏省名老中医随建屏先生的学术继承人,现将随氏历代名医的有关史料整理如次。
随氏一门,其祖籍山东,祖先原姓隋,明代时在军队为官,军旅生活,鞍马劳顿,易跌打损伤和患生时病,随家在生活中逐步积累了许多中医药知识和验方。清兵入关,明朝军队溃散无主,纷纷南逃,隋家和流民溃兵一起南迁,到南京后定居至今,弃军从医,治病救人,从此开始行医。由于是从山东迁到南京,特在“隋”字内加“之”边,改性随。
随氏在南京医名日盛,传到随霖行医时,已是五代行医,随霖居于当时南京上元县(现随家仓地区)。1793年左右南京疫病流行,死人甚多,万民惊恐,百姓纷纷求医,随霖与南京城南周魁治疗
温疫最具疗效,一时“北随南周”善治疫病传为美谈。此后,随霖曾著《羊毛瘟证论》一书。他认为:瘟疫之变在外既可化“毛”而成疔毒,在内亦可化“毛”而伏皮肤(粘膜),治法可从外科
疔疮中羊毛疔的治法推究而来,宜将紫黑斑点,用针挑出如羊毛状,前后心有斑点处各挑数处,再用
黑豆、
荞麦粉研涂之,加辅内服发汗药而可治愈。具体操作方法现已不甚明了。此法属内病外治之法,看似简陋,医理颇深,随霖以此法救人甚多,从而声誉
鹊起,名满金陵,其生卒年月现未查明。
随霖后代随鸿模生于太平天国起事之前,得益家学,颇有乃父遗风,擅长救治瘟疫之疾,也是当年南京的名医。太平天国南京战乱期间,避乱行医于苏北如皋一带。在那动乱不息,瘟疫肆虐的年代活人无算,在当地颇具影响,享年八十余岁而逝。
随鸿模之子随仲卿,1850年出生,承继家学对内、儿科杂病潜心研究多年,颇能推陈出新,以重视脾胃后天之本为行医特色,有很高的学术造诣,逐步成为清末民初南京四大医之一。四大名医是:随仲卿、朱子卿、武俊卿、王筱石。民国初年随仲卿任当时首都南京医药联合会会长,于1919年谢世。
随仲卿之子随翰英生于1885年,幼承庭训,发扬家学,重视以德行医,同情人民疾苦,无论贵贱皆悉心治疗。在他中年以后又专攻儿科,疗效非凡,成为当时南京医药会会长,中医师分会会长,并参与创办了南京中央国医传习所,为当时全国中医教育最高学府,任副所长兼教务主任,培训了许多优秀中医人材。积劳成疾,于1950年病逝。
随建屏先生生于1923年,得其父随翰英晚年授业,并先后就学毕业于民国时国医传习所和解放后南京中医学院高级中医研修班。1956年行医于南京市中医院,擅治儿科、内科疑难病症。曾任南京市中医药学会副主任委员,六十年代末下放苏北洪泽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任主任,并曾任洪泽县人民政协副主席、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直到1983年60岁才回到南京中医院工作。1989年获南京市名老中医称号,1994年又荣获江苏省名老中医称号。
从仅能收集的上述史料中可以归纳如下行医特征:随氏中医世家诊治疾病的类别经历了外伤、温疫、外感热病、内伤杂病等演变过程,涉及外、伤、内、儿诸科。在治疗方法上,随霖治疗温疫独辟蹊径,擅用外治疗法,形成了内病外治,内外治结合的特点;随鸿模行医时,除继承父辈内病外治疗法治疫病之外,还治疗外感、内伤杂病,动用清热解毒法较多,以攻邪祛实为主要治法;随仲卿所处时代南京地区较为稳定,所治疾病以内、妇、儿科为多,逐步形成了重视脾胃后天之本,以脏腑辨证为基础,以调治脾胃为中心的学术特点;随翰英继承了他的学术观点,勤奋钻研小儿的生理、病理理论,将祖传经验和自己丰富的临床实践相结合,尤其擅长使用《
伤寒论》、《金匮要略》书中的经方辨治小儿疾病,轻灵准确,屡挽危症,成为当时南京最为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这些对随建屏先生的行医生涯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总之,随氏中医世家相传八代,350年左右,源远流长,是南京家传行医连续时间最为悠久的世医之家,代有名医,更为难得,许多宝贵的医学理论、临床经验,有效验方有待我们更加认真、仔细地去学习、整理、总结,以进一步搞好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扬工作。
-----------继续关注中
-----------随建屏老先生还在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