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户外服装存风险:NORTH FACE等品牌查出含PFC
研究人员检测了13个品牌共14件女性和儿童户外服装,发现这些衣服的涂层或薄膜中均含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全氟化合物(PFC)。
不少人喜欢购买冲锋衣等户外服装,其
防风防雨且透气的特性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德国,随便往街上一望,就足见冲锋衣的受欢迎程度。德国人更是对自家的“狼爪”品牌爱不释手,德国大街上,男女老少几乎人手一套,冲锋衣俨然成为“家庭必备”。
不过,目前大多数户外衣物的防风防雨特性是有代价的,其内膜和涂层在发挥“防护”效用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不小负担。
让人忧心的户外服装
尽管户外服装广告常以登山者为主角,向人们展示出人类最亲近自然的一面;一些知名户外服装品牌甚至还打出“可持续”服装的招牌,声称产品用“绿色
棉花”或可回收材料生产。
不过,全球性环保组织“绿色和平”10月底在德国官网上发布的《各种天气的化学》户外报告让人分外忧心:“Jack Wolfskin”、“North Face”、“阿迪达斯”、“Mammut”等多家知名品牌户外服装中均含有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全氟化合物(PFC)。
PFC是一类具有毒性的环境污染物,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可通过空气、饮用水、食品进入人体。为了使服装变得防风防水又透气,PFC成为纺织行业经常使用的一种原材料。
为了调查这些户外服装中究竟隐藏了多少PFC,“绿色和平”组织委托了两家独立实验室在6月至9月展开抽样检测。
调查人员分别从德国、奥地利和瑞士购买了13个品牌的14件女性和儿童户外服装,结果显示,所有14件被检测产品的涂层或薄膜中均含有PFC,其中,Jack Wolfskin、Kaikkialla、Marmot、North Face和Patagonia的5件产品样品中含有高浓度的全氟辛酸铵(PFOA)。PFOA为PFC“家族”中最危险的成员之一,动物实验中,PFOA可导致生育率下降,促进肿瘤生长。Vaude的一件儿童上衣,Mammut、Kaikkialla和Patagonia的上衣则被检测出高浓度的全氟辛基
乙醇(FTOH),该物质可在自然环境中或人体内转化成PFOA。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部分样品中检测出塑化剂等有害物质。被检样品中,一件Seven Summits的儿童雨衣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含量最高,Northland的一件儿童雨披被曝含有大量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两件Vaude的衣服中除发现可引发过敏的且刺激呼吸道的异氰酸酯外,还存在破坏免疫体统和生殖系统的有机锡,后者在Kaikkialla的衣服中也被检出。
有毒的重金属
锑主要在Fjaellraeven、North Face和patagonia中发现……检测结果一经曝出,便受到各国媒体争相报道,在中国国内也引发了人们对“户外装含毒”的激烈讨论。
PFC的侵害深入血液
实际上,这次调查中最让人忧心的PFC,人工生产已经超过50年,早已悄然“侵入”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如今,原本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PFC已扩散至全世界的各个角落。从北极冰到深海,从人类血液到母乳,随处可见PFC的身影。但其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却鲜为人知。
专家认为,穿上含PFC的衣物不会马上致病,PFC直接通过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尚未得到证实。但该物质会在环境中积累,很难分解。实际上,常穿户外服装者体内未必PFC含量就高,不过不可忽视的是,PFC可通过空气传播。检测显示,户外用品专卖店内PFC含量较高,因此专卖店销售人员可能受到PFC的更大威胁。PFC还能经工厂废水流入自然环境,经过一系列循环污染饮用水,最终进入人体。因此,人类很难避免受到PFC的侵害。
目前,几乎所有地球人的血液中均可检测出PFC,该物质甚至存在于
脐带血和新生儿血液中,其在人体内长期循环令人担忧。在动物实验中,部分PFC会影响动物生育或促进肿瘤生长。最新
流行病学研究猜测,PFC家族中的PFOA污染可能与超重、生育能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乱、甲状腺等疾病有关。
不受PFC污染很难
遗憾的是,按照欧盟纺织品标签管理规定,服装生产商只需注明纺织品原材料(例如人造纤维或棉),洗涤注意事项以及产地,人们在产品标签上不会找到服装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品信息,即便这些化学品很可能依然残留在衣物中。
被监测的户外服装之所以广泛含有PFC,是因为户外服装广泛使用的防水技术中多使用含氟化学品。NorthFace,patagonia,Kaikkialla等知名户外服装生产商使用Gore—Tex层压材料生产夹克、裤子、鞋和手套。狼爪则使用公司自有的膜Texapore。实际上,Gore—Tex也好,Texapore也罢,两种薄膜中均含氟。
一些纺织品上贴有“有害物质检测合格证书”,但这并不适用于户外服装,含氟涂层或薄膜的产品虽然可能危害环境和健康,但依然可能获得所谓的“无害证书”。实际上,判定产品是否含氟非常困难,一些厂家声称使用不含PFC的聚酯纤维(Sympatex)膜,但这并不代表服装涂层同样安全。另外,消费者对那些明确注明不含PFC的户外服装也要小心,检测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在Fjaellraeven的无PFC服装中也检出少量含氟化学品。实际上,户外服装工业生产过程中完全不受PFC污染仍比较困难。
替代品需等三年
环境专家建议消费者首先考虑一下,购买户外服装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南极探险?还是秋天散步?杀鸡焉用宰牛刀(微博),没有遇到坏天气就不必配备Gore—Tex。要知道,一件衣服的功能越少,其有害物质的含量便可能越少。
防雨服通常会在外表面用涂层做防水加工,内侧再贴上一层膜。两层防护通常离不开“氟”的帮助。当然,现在也有一些生产商放弃Gore—Tex膜,而选用聚酯纤维或聚氨酯做膜。一些含氟涂层的替代品也已浮出水面:石蜡、树枝状化合物(如Bionic Finish Eco)、硅酮……部分技术已经被一些超市、专卖店等采用,一些技术仍在实验阶段,有望短期内与消费者见面。
测试表明,无氟替代品的防护效果与含氟的相当,在防油防污上,含PFC的产品会略胜一筹;另一方面,使用某些无氟替代品制作的服装,耐磨性比含PFC的还要好。不过,使用替代品的企业也需证明其产品对环境和健康无害。
目前欧盟在纺织品生产上并未禁用PFC。不少环境专家呼吁尽快出台禁令,并用其他物质替代PFC。禁令的效果预计将十分明显,欧盟2008年起大规模禁用有害物质全氟辛烷磺酸PFOS,结果这次检测中所有服装中均未发现。另外,狼爪等知名户外品牌已发表声明,打算在2015年前放弃使用PFOA。
专家提醒,由于洗衣时可能让PFC等有害物质进入水中,污染环境,已购买户外服装的消费者可暂且不穿,和想要购买户外服装的消费者一起等等,或许2015年,无害环保的户外服装真的能够如期与消费者见面。
记者:郭洋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14个户外品牌涉毒追踪:中国“零排毒”技术难推广 受限“高投入”
绿色和平发布的一份测试报告称众多户外品牌服装有毒。此报告将阿迪达斯、北脸等14家国际户外品牌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时代周报于11月8日曾对此事进行报道。一众涉事品牌面对各方质疑,敷衍态度显然不足以平息风波。
报告显示,14件抽检的服装中均发现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全氟化合物(PFCs),尤其是更具毒性的全氟辛酸(PFOA)。令人吃惊的是,14件含毒服装中有11件产自中国。而实际上,国内已有无毒替代技术面世。
“使用有机硅作为表面活性剂,并采用电子束辐射技术处理的面料,完全可以防止PFOA等有毒物质。”武汉纺织大学教授王晓广便是此项技术的研发人之一。他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该技术能确保生产过程中有毒物质“零排放”。
然而,此项技术迟迟未得到大范围推广。目前,该技术在国内仅在际华集团(股票代码:601718)的下属工厂中得到应用。
“阻碍技术推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还是希望能研发成果尽快得到市场的认可。”王晓广如是说。
涉毒品牌回应不一
被列为“极度让人担忧物质”的PFCs,以其高稳定性,被广泛用于纺织领域,以达到防水、防油、防污的目的。
据时代周报记者调查了解,PFOA产生于服装的印染环节。采用热固技术、以全氟丙烯酸为原料的服装面料在印染过程中,经高温加工后会有微量PFOA产生。PFOA一旦排入环境中,将很难降解,可导致人体生殖能力下降和免疫系统紊乱。
与外界轰轰烈烈的探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品牌的回应出奇冷淡。北脸在11月13日再次接受记者采访时,重申被检服装中PFOA浓度“微乎其微”。其中国总部公关部负责人邱姓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调查已结束,正在寻找替代物质。
另外两家涉事企业巴塔(Patagonia)和卡克(Kaikkialla)对时代周报的回复也同样冷淡。巴塔在发给记者的邮件中,首先对旗下产品进行了一通推介,而后才正面回应说:“巴塔产品目前是使用全氟化合物完成的,PFOA含量不超过0.00001%”;卡克则“顾左右而言他”,称其官方网站中有对此次事件相应的回复。但记者并未在其官网中找到所谓的正面回应,仅发现有大量内容介绍卡克主持或参与的七个环保项目。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家户外品牌中,只有德国狼爪作出了正面和直接的解释:“PFOA等有害化学品本身对人体无害,但若排放到环境中,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在2014年底,狼爪将彻底摒弃PFOA,使用更安全的替代材料。”
PFOA一时间成为热议词条,而众多企业对此仍不以为然,久拖不决。
在绿色和平北京办公室污染控制部负责人李一方看来,这些品牌虽然都高调宣布弃用有毒化学物质,但未向公众公布更加详细的措施。这些承诺或是逃避消费者、媒体追问的缓兵之计。
事实上,无毒替代技术最早在日本问世,美国道康宁公司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近年来,国内也加快了研发此项技术的步伐。1999年,武汉纺织大学就组织团队开始研发以有机硅为原料、电子束辐射加工面料的新技术,并取得重大进展。2012年,武汉纺织大学将该技术转让予际华集团。
新技术推广尚需时日
这项新技术带来的革新在于—省去印染环节,生产过程中更为环保和安全。
“但技术还处在试验阶段”,际华集团下属工厂的技术负责人张翔介绍说:“现在订单都来自国外,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国内专家均评价说“在国内和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较之日本采用薄膜密封的工艺,国内研发的以有机硅为原料、电子束辐射加工面料的新技术更为简单实用,并且与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热固技术相比,在成本上也占有极大优势。
广东一家化工品销售公司洪姓经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全氟丙烯酸价格约200万元/吨,而青岛一家公司则称,有机硅目前价格在1.7万元/吨左右。
除去原有的面料成本外,新旧技术平摊成本相差数十倍之多。“新技术成本1—2元/平方米,而使用全氟丙烯酸原料处理的单价反而达到60—70元/平方米。”
然而,此项技术一直未得到推广。
“新技术在生产成本上比旧技术低不少,但是装备这样一条生产线,首先设备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后期还会有更高的技术成本。鉴于此,很多企业一直在观望当中。”同时,王晓广也客观地分析说,“旧技术在生产环境产生的有毒物质无法回收,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其投资规模仅在200万元,是电子束辐射技术的两成。”
另外,国内法规与标准的空白或是导致技术不能推广的另一主因。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证实,“全氟化合物中有害的全氟辛酸普遍存在于户外品牌运动服装中,该物质在中国户外服装的检测标准中不受制约”。
欧盟及美国先后对PFCs的使用,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中国目前对此方面的法规约束仍为空缺。“消费者们很可能不清楚厂家在生产这些户外服装时到底使用了哪些化学物质,以及衣服还残留着哪些有害物质。”
此次绿色和平报告中的14件受检衣物中,11件产自中国。“为了规避国外环保风险,才选择中国工厂代工。” 某业内人士一语中的。
尽管有机硅技术具备安全性和环保性,由于上述多种元原因,成为市场主流还需时日。对此,已有多名业内专家呼吁:国内相关部门应针对户外服装重新制定相关标准。
记者:彭岩锋 秦刚
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