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学家杰弗里·威克斯最新做出的宇宙模型令科学界震惊,一些天体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生理学家把它当做了新“全像式模型理论”的证据之一。“全像式模型理论”会被科学界接受,还是不名誉地消逝,这还要拭目以待,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已经对于许多科学家的思考产生了影响。就算将来可能发现它并不足以解释次原子粒子之间的瞬间通讯现象,至少,如一位物理学家所言,新的发现显示我们“必须准备对现实采取革命性的新观点”。目前,与此种理论类似的虚拟现实技术开始应用在少数发达国家的经济、艺术乃至军事等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编者一个数学家:宇宙像个足球“一个形状如同足球的镜子迷宫;宇宙之所以令人产生无边无界的‘错觉’,是因为它通过‘返转’效应无限重复映现自身……”根据美国2001年发射升空的WMAP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器获得的资料,美国数学家威克斯推断,宇宙大约只有70亿光年宽度,形状为五边形组成的12面体。WMAP探测器用于探查宇宙大爆炸“大火”遗留下来的热量痕迹———微波背景辐射。微波背景辐射弥漫于整个宇宙,但并不完全均匀,而是有一些波动,如同大海总在波浪起伏一样,形成一圈圈“涟漪”。探测这些“涟漪”的大小和强度,可推定宇宙早期的情况,也可以推定现今宇宙有多大。如果宇宙是无限的,那么就会有各种大小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涟漪”。而WMAP观察到了较小规模的“涟漪”,这和无限宇宙理论推测的几乎一致,但是大尺度范围的“涟漪”却没能观察到。根据WMAP获得的观察资料看,宇宙具有一种奇特的性质,即能够把自身反射回去。宇宙没有具备任何性质的边界。如果一艘宇宙飞船像光一样笔直前行,最终它将回到出发点,就像环绕地球航行一样,没有任何一个点标志着在哪里“重返”。由于这种奇异效应,从一个星系发出的光将沿着两条不同路径抵达地球,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来,同一个星系将出现在天空中的两个不同地方。但要确认两个在不同地方的星系影像其实是同一个星系比登天还难。一个物理学家:宇宙是全像相片其实早在1982年时,这惊人的发现就出来了。在巴黎大学由物理学家Aspect所领导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重要的实验。他们发现,在特定的情况下,次原子的粒子们,例如电子,同时向相反方向发射后,在运动时能够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之间的距离多么遥远,在一方被影响而改变方向时,双方会同时改变方向。这个现象的问题是,它违反了爱因斯坦理论:没有任何通讯能够超过光速。由于超过了光速就等于能够打破时间的界线,这个骇人的可能性使一些物理学家试图用复杂的方式来解释。但是它也激发了一些更有革命性的解释。伦敦大学物理学家Bohm相信这一发现意味着尽管宇宙看起来具体坚实,其实只是个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像相片。要了解为什么Bohm会做出如此惊人的假设,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全像摄影相片。它是靠激光做出的三度空间立体摄影相片。底片看起来像是无意义的光圈与条纹组合,但当被另一道激光光束照射时,一个三度空间的立体影像就会出现在底片中。影像立体不是全像摄影惟一特殊之处。如果一朵玫瑰的全像相片被割成两半,用激光照射,会发现每一半都有整个玫瑰的影像。即使再分下去,每一小块底片中都会包含着一个较小的,但是完整的原来影像。Bohm相信次原子的粒子能够彼此保持联系,而不管它们之间的距离多远,是因为它们的分离是一种幻象。为了使人们更容易想像,Bohm提供了以下描述:想像一个水族箱,里面有一条鱼。想像你对它的了解是来自于两台摄影机,一台位于水族箱正前方,另一台位于侧面。你可能会认为在两个荧光幕上的鱼是分离的个体。摄影机是在不同的角度,所得到的影像也会稍有不同。但继续注视,你会觉察两者之间有特定的关系。当一条鱼转身时,另一条也会做出稍微不同,但配合的转身……根据Bohm,超光速连接现象其实在告诉我们,现实有更深的层次是我们没有觉察到的,一种超过我们空间的更复杂空间,就像那水族箱。宇宙中的一切最终都是相互关连的。人脑中一个碳原子中的一个电子是连接到太阳表面一个氢原子中的一个质子,而它们又连接到所有在水中游泳的鲑鱼,所有跳动的心脏,及天上星辰的次原子粒子。在一个全像式宇宙中,甚至连时间与空间都不再是基本不变的,就像电视监视器中的鱼,只是一种更深秩序的投影,过去,现在,未来都共同存在于其中。只要有适当的工具,将来有一天会有可能进入这种超级全像式的现实层次中,取出过去古老的影像。超级全像式的宇宙还包含了什么?这是一个开放而无解答的问题。为方便讨论,假设超级全像式的结构是宇宙一切事物由来根源,至少包括了过去和未来所有存在的次原子粒子———一切事物和能量的所有可能组合,从蓝鲸到伽玛射线。这种概念并不新鲜,在东方古老的宇宙观中,宇宙是超时空的“无”或“空”,包含着抽象的可能性,是有规定性的东西(即不是绝对虚无),但这个“有”是潜在的“有”,在形式上同“无”没有区别。宇宙起源于“无”———对应着数学上的“0”。“0”为什么可创造出宇宙?这根源于“0”的“自我肯定性与自我否定性”,“0”中潜在能量。“0”通过自我否定性即“变”这个环节而到“有”———物理上的所谓“真空”。物理学的“相因子”、黑格尔的“正反合”、柏拉图的“理念”、莱布尼兹的“单子”、易经中的“无极”与“太极”、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肯定与否定、运动与静止、数学上的“连续统假设”以及数学史上出现的“三次危机”等等都与寓于“0”之中的“自我肯定性与自我否定性”有关。这可表述为0=0与0≠0同时成立(这在形式逻辑的框架———在数学上得到严格证明)。一个神经学家:大脑也是全像相片Bohm不是惟一发现宇宙全像式的研究者。在脑部研究领域中,史坦福大学
脑神经学家Pribram也相信现实的全像式本质。Pribram研究脑部是如何储存记忆,因而被全像式结构模型所吸引。许多研究显示,记忆的储存不是单独地限于特定的区域,而是分散于整个脑部。在一连串历史性实验中,科学家发现不管
老鼠脑部什么部位被割除,都不会影响它的记忆,仍旧能表现手术前所学到的复杂技能。没有人能提出一套理论来解释这种奇怪的“整体存在于每一部分”的记忆储存本质。后来他接触到全像摄影的观念,发现了脑神经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的解释。他相信记忆不是记录在脑神经细胞中或一群细胞中,而是以神经脉冲的图案横跨整个脑部,就像激光绕射的图案遍布整个全像摄影的底片———头脑本身就是一个全像摄影相片。Pribram的理论也解释了人类头脑如何能在那么小的空间中储藏那么多的记忆。有人估计人类头脑在人的一生中能够记忆约一百亿位元的资料(大约是五套大英百科全书)。全像摄影也具有惊人的资料储存容量———只要改变两道激光照射底片的角度,就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许多不同影像。如果脑部是根据全像摄影原理来操作,我们就比较能了解我们那特殊的能力———能迅速从庞大的记忆仓库中取出所需的任何资料。如果听到说“斑马”这个词,你不需要笨拙地搜寻某种巨大的脑部字母档案,一些联想,如“条纹”、“马”和“非洲野生动物”等会立刻跳入你的脑中。的确,人类思考过程的一项最惊人的特征就是,每一件资料都似乎与其他所有资料相互连接———这也是全像摄影幻景的另一项基本特性。科学家相信脑部也有一个镜头,使用全像式原理来数据式地把经由感官收到的波动转变为我们内在知觉的世界。大量的证据显示,脑部是使用全像式原理来进行操作。Pribram的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脑神经学家的支持。这种想法也得到实验上的支持。实验发现,我们感官对于波动的敏感度要比我们先前所认为的远为强烈。一个心理学家:它可解释谜题当Pribram全像式脑部模型与Bohm理论放在一起,才显现其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这就是二者的合成理论———“全像式模型理论”。虽然许多科学家以怀疑的态度看待它,但逐渐增加的研究者相信,这也许是科学到目前为止,关于现实最准确的模型。许多研究者注意到许多超心理学现象在全像式模型理论下变得较为容易了解。在这个宇宙中,个别的头脑实际上是一个大全像结构的个别部分,一切都是相互连结的,心电感应其实就是进入了全像式的层次。全像式模型理论也受到其他科学领域的慎重注意。如生物学上。Grof,马里兰心理学教授,相信全像式模型理论可以解释心理学上许多的无解谜题。在上世纪六十年代,Grof研究使用LSD(一种迷幻药)做为心理治疗工具的利弊。一名女性病人,突然相信她成了一条史前雌性爬虫。她提供了极丰富的详细描述,说明被困在这种爬虫身体中的感觉,同时描述了在雄性爬虫身上最具有吸引力的部位是头两侧的彩色鳞片区域。使Grof惊讶的是那名女人事前没有关于这种爬虫的知识,之后他从一位动物学家处得到证实,某些爬虫头部的彩色部位在性的挑逗上的确扮演重要角色。在研究过程中,Grof遭遇到的病人们倒退了并代表了几乎在进化史上的所有生物(这个研究发现影响了电影《替换状态》中的人退化为猿猴的情节)。退化回动物并不是Grof研究中惟一令人迷惑的心理现象。有病人似乎进入了某种集体或族群的潜意识中。没有接受教育的人突然能详细地描述波斯葬礼和印度仪式。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发现在没有使用迷幻药物的治疗会谈中,相同程度的现象也会发生。他称此现象为“超个人经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晚期,他创立了心理学的一支,称为“超个人心理学”,专注于此类的研究。虽然超个人心理学得到专业学者的支持,但是这几十年来Grof和同僚都无法提供一个体系来解释他们所看到了奇异心理现象。全像式模型理论的出现改变了情况。
-----------兄弟,
黑壓壓一片,怎麼讀?
-----------不好读,呵呵,建议把现代科学改成未来科学比较恰当。现代科学研究的东西都不出色法。
-----------静下心来就可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