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望闻问切,最早见于《难经》(原名《黄帝内经难经》,取问难黄帝内经之意,约成书东汉以前,一说秦汉)第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从这里看,这里的闻,表示的是一个听的动作,但是根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注解,闻,知声也,往曰听,来曰闻,也就是说,闻,是接受声音,表示听见。
两本书是差不多时间,可能《难经》稍早一些,但是如果根据《说文解字》的注解,《难经》好像有点用词不当,应该说是望听问切才对,闻其五音,以别其病,应该是说:以听见的五音来判别病情。是古人用词不当或是近义字的使用吗?这里可以再讲一个成语,叫听而不闻,何解?这个成语,很多人都知道,但现在如果让你解释,相信很多人说不出来,正所谓用而不识即是如此。听和闻不是一个意思嘛,即已听了,何来不闻之说,现在知道了闻的意思,我们就明白,听只表示你去接收声音的动作,而闻表示你把声音接受的结果。因此,古人为什么不说望听问切而是望闻问切,就是对医生职业素养的一个要求,不是说,你听了就可以了,你要把病人发出的声音,切实地接受到心里,再用你的专业知识加以判断,而不是简单的听,如果不用心对待病人,那就是听而不闻了,至于现在的医生如果对待这个闻字,这个我就不展开讲了,太泛且容易起争议。
说完汉代对“闻”的解释,再来看现在对望闻问切里“闻”的解释,根据百度百科,“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这个解释也符合我们的猜想。很明显,闻字,这个时候已经有嗅的意思了,至于闻与嗅的区别,有了听而不闻的经验,我们就知道,闻,至于接收到气味,而嗅,表示接收气味的动作,所以我们说闻到了,而不说嗅到了。不过随着白话文的兴起,闻嗅已经同化了,典型例子就是“闻一闻”。
那么,闻什么时候开始有嗅的意思呢?按殷孟伦先生的考证,最早可以推到战国,根据的是《韩非子·十过》中的例子,“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这个时间,可比《难经》早多了,因此,《难经》不把味道加入闻的范围,绝对不是字义发展的原因,在东汉之前,至少是在秦,所谓望闻问切的闻,只是单纯的用耳朵,没有鼻子什么事。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望闻的地位,既然能被古人提到神圣的程度,那绝对不是我们现在简单地说看你有黑眼圈,所以你昨晚没睡好这样的简单低级的技术,中医的望,绝对是能望其五色而知其病,不然何来神之一说。只是随着时代发展,或许是技术进步,或许是失传,闻字才开始有了嗅的意思。真相如何,无从知晓,现在我们也只能根据古人的只言片语,枉加猜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