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举例:刘某某,女,43岁,门诊号216920,年10月27日初诊。自诉左眼被玉米叶划伤后流泪疼痛,视物不清15天。左视力仅33cm指数,
结膜混合充血重,角膜正中4mm×4mm大溃疡凹面,前房积脓2mm高。诊断:
左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经辨证后以祛风清热,泻火通腑立法,用
生地、
赤芍、蒙花、
白芷、
银花、
菊花、
紫花地丁、生
大黄、
元明粉各10克,炒
枳壳6克,水煎剂内服,外点散瞳剂和lO%目宁眼药水。服5剂后自觉症状缓解,角膜溃疡部分愈合,前房积脓消退。原方基础上加减后再服剂。11月12日复诊,左视力增至0.6,角膜溃疡愈合,残留云翳,瞳孔仍药物性散大。
对角膜溃疡病程迁延,久不愈合或反复发病时,除强调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尽量明确病因病源外,中药可加
党参、
黄芪、
太子参益气扶正,或加生地、
麦冬、北
沙参滋阴生津。
韦氏认为,邪去大半,在继续祛邪的基础上,补益药应适时早用,既防久病伤正,又可扶正祛除余毒,增强机体抗邪外出和促进病损组织修复。所谓”邪以正为本,欲攻其邪,必顾其正“。这对久治难愈的角膜溃疡是十分适宜的。当然,外邪未尽不可过补,病情非虚不可滥补。倘若外风日久,引发内风,加之素体阴亏者,可加石
决明、
钩藤、
白芍、
阿胶类平肝养阴药,以遏阻风动。若纯系内伤虚火所致外障,其表现为溃疡虽有,眼部刺激症状相对较轻,自当扶正为先,祛邪其次。对后期角膜以残留斑翳、云翳为主者,又以退翳明目为重,常用四物退翳汤(生
四物汤加
木贼草、
谷精草、白蒺
藜、蒙花、
青葙子)。风热未尽之角膜翳则用消翳汤《眼科篡要》)。所用退翳药又大致可分(1)清肝退翳药:
菊花、蒙花、谷精草、木贼草、青葙子、
夏枯草、
决明子。
平肝退翳药:
珍珠母、
石决明、白
蒺藜。(3)疏肝退翳药:
柴胡、
青皮、
川楝子。(4)活血退翳药:赤芍、
川芎、
丹皮、
丹参、
红花。(5)滋阴退翳药:生地、麦冬、
石斛、
元参。(6)祛风退翳药:
防风、
荆芥、
羌活、
蔓荆子。
对白睛疾患如巩膜炎,中医称”火疳“。韦氏认为本病发生主要是肺、肝、心三经火邪,挟风、挟瘀、兼虚为患,早期宜祛风清热,平肝泻火为主,凉血散瘀为辅。心火重者用
导赤散(生地、
木通、淡
竹叶、生
甘草梢)加防风、荆芥、赤芍;肺火重者用桑
白皮汤(《审视瑶函》);肝火重者用红肿痛方(生地、赤芍、川芎、柴胡、
黄芩、夏枯草、
生大黄、木贼草、枳壳、
薄荷);病久灼伤阴津,阴虚火动,白睛赤痛或紫暗瘀肿久不清退,则宜养阴清肺,凉血活血,方用养阴
清肺汤化裁(生地、麦冬、生甘草、元参、丹皮、赤芍、
贝母、薄荷、红花、
桑白皮、
地骨皮)。
病案举例:程某,女性,34岁,1998年3月外院会诊病历。双眼结节性表层巩膜炎反复发病4年余,长期8艮部或全身用激素及消炎痛类药。患者烦躁口干,胸闷纳呆,月经不调。双眼白睛均有2~3个紫红隆起结节,触痛明显。经辨证后给以疏肝解郁,清热养阴,活血化瘀治则,用柴胡、赤芍、
当归、黄芩、丹皮各10克,生地、麦冬各15克,元参、丹参、桑白皮各12克。14剂后症状缓解。此后随症化裁原方,坚持治疗3个月,不仅充血紫肿消退,全身症状亦得到改善。
总之,韦氏治疗外障目疾着重风火二邪,又不惟独风火。风为百病之长,寒、湿、燥、热诸邪皆可依附于风害目,而外感实火生风动血,耗气伤津,亦可造成虚风内动,血热血瘀,气损阴亏。故外障治疗祛风清热为先导,随症灵活调整方药,适应主治,方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