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从《金匮》方后注探讨影响中药疗效发挥的因素
    

伤寒杂病:从《金匮》方后注探讨影响中药疗效发挥的因素

作者:林另梅,植品隆


1  不同剂型对中药方剂疗效的影响

    1.1  汤剂  《金匮要略》中,汤剂153首,为仲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剂型,具有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便于加减等优点[2]。故李东垣《用药法象》云:“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

    1.1.1  汤剂煎药所用之溶剂  仲景根据不同病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了10种不同的煎药用水法,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常用的溶剂为泉水、浆水、甘澜水、井花水、热汤、马通汁、酒、苦酒等[1]。(1)甘澜水,即劳水也。把水放在盆内,用瓢将水扬起来,倒下去,如此多次,看到水面上有无数水珠滚来滚去便成,取其甘淡轻扬之性。如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实是取其益脾淡渗之性也。(2)泉水,甘寒清润,如治疗百合病之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黄汤等,均以泉水入药,因其可助养阴清热之药力也。(3)井花水亦作“井华水”,指清晨初汲之水。李时珍谓此水“宜煎一切痰火气血药”,甘平无毒,且有宁心宁神之功,如“除热瘫痫”之风引汤。(4)马通汁,马屎汁也。用之与水合煎者,取其止血和血活血也,如治疗“吐血不止”之柏叶汤。(5)浆水,即用包菜或芹菜等蔬菜做原料,在沸水里烫过后,加酵母发酵而成,其中芹菜浆水为上品,可开胃止呕、解毒。如治脚气冲心的矾石汤,治惑病酿脓之赤豆当归散,治疗寒饮内盛呕逆的半夏散等。(6)酒,百药之长也,用之可温通血脉,行血活血,通行营卫。如治疗胸痹之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干血著脐下”之下瘀血汤,治疗妇人风证、腹中气血刺痛之红蓝花酒方等。(7)酒水合煎,取其酒之温通之性也。如胶艾汤炙甘草汤皆是酒水合煎之剂,实取其温通之性以行药势也。(8)苦酒,醋也。酸能胜湿,如治疗黄汗之黄芪芍药桂枝汤,取其泄郁热、祛湿浊、和气血也。

    1.1.2  汤剂的煎煮方法  药物都具有自己的特性,在煎煮时气味的厚薄、质地的轻重,都影响药效的发挥,所以根据不同中药的特性,煎煮法也有所不同,大致分为先煎、后下、先分煎后和合、去渣再煎、久煎法五种[2]。(1)先煎法:如麻黄之沫能令人烦,可致上气而咳逆,故须先煎,以去其副作用也。可见于小青龙汤、越婢汤、射干麻黄汤等十余首方剂。(2)后下法:如欲取大黄泄下之性,宜后下之也,见于大承气汤厚朴三物汤等。又如砂仁入药宜后下,以其性辛香,久煎则气散故也。(3)先分煎后和合法:如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汤,分煎诸药,皆为去杂质而立也。(4)去渣再煎法:对于脾胃虚弱之病人,如欲减小药物对胃的刺激,多去其药渣再煎以浓其汁,以减胃之压力也。如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等。(5)久煎法:如炙甘草汤中,酒水合为十五升,煎取三升,是欲将药汁浓缩成膏,取其滋补缓急之性也。乌头汤方,或以蜜煎,或加水久煎,皆因乌头乃大毒之药,非久煎不可去其毒故也,另有蜜减乌头毒之说。

    1.2  丸剂  丸剂是《金匮》的常用方剂,有18首,《用药法象》云:“丸者,缓也,不能速去,其用之舒缓而治之道也。”其中炼蜜为丸者多。白蜜富有黏性,既能矫味,解毒之功。如大黄蛰虫丸方中炼蜜为丸,缓和其药性剽悍骏猛;麻子仁丸之润肠,肾气丸之补益等。再有用枣肉为丸的,乃取枣肉之补益也,如竹皮大丸。还有姜汁糊丸等,是取生姜温胃降逆止呕及制半夏之毒也。

    1.3  散剂  《金匮要略》中散剂有25首,多用于反复发作之沉痼,且方便用药,充分利用药物。《用药法象》:“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分为煅烧法和直接研磨法两种,如治疗胸痹急症的薏苡附子散,是将薏苡仁、大附子杵为散,乃取其量小而力大也。又王不留行散用治金疮(“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

    1.4  酒剂  计五首,多取其温通血脉,行血活血,通行营卫之性也。如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等。

    1.5  膏剂  如猪膏发煎,便于服用。

    1.6  坐剂  如矾石丸及蛇床子散,治肛阴蚀烂。

    1.7  熏剂  如雄黄熏法,治肛阴蚀烂。

    1.8  洗剂者  如狼牙汤洗阴疮,矾石汤洗脚气,苦参汤洗前阴被蚀处,百合洗方外洗皮肤治百合病经久变渴者。

    1.9  搽剂  如头风摩散以“摩疾上”,取其简效速。

    2  服药方法对中药方剂疗效的影响

    《金匮要略·禽兽虫鱼禁忌》篇云“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服药亦然,为使药物入胃内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并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仲景十分注意根据病证的寒热虚实及方药的升降浮沉、体质的强弱、年龄大小采用正确的服药方法。大致服药方法有:温服、冷服、顿服、分温服、冲服等。

    2.1  温服  绝大多数方剂都用此法,为中医界所常用的服法。

    2.2  冷服  是根据《素问》所提出的“以寒治热,凉而行之”的具体运用,冷能宁心。如生姜半夏汤用之以除烦也。

    2.3  顿服  即一次性服完,多为实证、重证之服法。如半夏干姜汤治疗呕逆,甘遂半夏汤治留饮等,皆是取其药效迅猛也。

    2.4  分温服  是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的需要,分为2次、3次、4次服等多种服法。

    2.5  冲服  根据病情需要,采用不同溶液送服丸、散剂的服法。如用浆水冲服赤小豆当归散、蜀漆散等,皆为取浆水之开胃和胃解毒之功也。又如用粥饮和服者,是取其益胃和中之性也,如诃梨勒散。以大麦粥下者,取其和胃生津润养之性等。

    3  服药后的将息护理对药效的影响[3]

    3.1  运用饮食疗法以助药力  如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服栝蒌桂枝汤后,当微汗,若汗不出,食顷,啜执粥发之。白术散服后“……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渴者,大麦粥服之”等食疗之法,充分道出了仲圣顾护胃气的思想。

    3.2  服药当中病即止,不必尽剂  凡事皆有度,无过而不及也。如大承气汤治痉病虽云“分温再服”,但得利则止服;花汤治“下利便脓血”,虽云日三服,但接着又说,若一服愈,余勿服等均是强调中病即止。

    3.3  仔细观察药后反应,注重护理  如桂枝汤在啜热稀粥后,又温服八合后,当覆取微似有汗,说明服解表之剂应加被,温取微汗,但不宜过汗。又服防己黄芪汤后,不可过急,应良久再服,并且仔细体会“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充分说明了药后护理之重要性。  总之,在日常的学习和临床工作中,对《金匮要略》方后注的有关内容不容忽视,它们是仲景学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仲景选方精良,在治疗疾病时对药物的剂型、服法、药后护理的重视,非常值得我辈后学效法和借鉴,并在今后的工作和临床研究中,因人、因地、因时而宜,不断应用、补充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志坚.《金匮要略》方后注略识.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4,3:3-6.

2 傅义.从《金匮》方后注看仲景重视脾胃的思想.中医函授通讯,2000,6(19):2-3.

3 张家礼,张琦.《金匮》研究与临床.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翻印本,2004,218-234.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