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岐伯、越人、仲景被后人尊称四圣。《内经》理明义奥而无方,仲圣《伤寒》立法义简而有方。自《伤寒》诞生至今,不知其挽救多少生命,;同样一部《伤寒》,因后世庸工误解其意,亦不知伤害多少生灵。呜呼!《伤寒》功者乎?过者乎?
倘若仲圣当初著《伤寒》将处方思路、六经辨证、药解、方解再进行细致入微讲解,倘若能向毛主席那样将其深邃的哲学思想用雅俗共赏的老百姓语言讲出来,还会有后世庸工误解其意而误伤无辜生灵吗?当然,历史只看结果,没有假设。这里面有何原因呢?我想,原因有二:
1.
仲圣认为,《伤寒》已经写得很清楚,后世之人很容易读懂。也就是说,仲圣高估了后世人的智慧。
2.
仲圣已经知道后世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只有有缘人才能读懂《伤寒》。也就是说,在历史的某个时期,很多人就不配读。即故意埋下很多伏笔,怕泄露太多天机。
-----------伤寒论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三阴三阳,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明明白白。
后世的人日渐驽钝,自作聪明,具以为得到仲景真意。臆想出来以什么脏腑,经络,
开合枢,八纲,三部,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等等解释伤寒论。仲景明明白白就写在那里,三阴三阳。古今解释伤寒论最有名的几十种,我几乎都看过,翻过。离仲景原意有三成都算极其优秀的了。
研究伤寒论就看原文就行了,就在那里,三阴三阳,明明白白。
-----------我有所感悟的开头是忽然发现
桂枝汤是太阴病的方子。我以前不明白太阴病为什么用
桂枝汤,桂枝汤是太阳病的主方啊。其实是我弄反了。
麻黄汤也不是太阳病的方子。
麻杏石甘汤才是太阳病真正的方子。桂枝汤叫阳旦汤,答案都在里边。
-----------内经、伤寒都不难,难的是对当时文化字词的理解。
大道至简!后世庸人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说出一大堆的所以然来自圆其说,以示其懂。
-----------
回复 huilanwutai 的帖子能讲讲三阴三阳吗
-----------
回复 xihuangzhongyi 的帖子我的意思其实是说学习伤寒论一定要按着仲景先师的原意。三阴三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仲景就是这样安排的,这就是仲景原意。三阴三阳对待流行转化,文章就在里边。什么经络,脏腑,表里,分部,这些都是后面的东西了。三阴三阳就是根上的东西。
其实学习中医由于受五行,五脏这些思想影响,很容易用五的思路去套伤寒论六这个体系。能站在伤寒论六这个体系去解释伤寒论的,很少,或者说没有。
答案就在原文。所以我也白说了,呵呵。
-----------
回复 huilanwutai 的帖子简直胡说八道!不懂不要乱讲!一方面讲仲圣以下医家不懂伤寒,一方面自己又大放厥词,这是什么治学的态度!还麻杏石甘汤是太阳病的主方,简直丢伤寒论及仲景先师的脸到极点了。
-----------
回复 青色的木头 的帖子我胡说八道也好,毕竟也是我的看法,我是动过脑筋的。
你也可以说说你的看法嘛
世界多姿多彩,你怎么就确认我真的不对呢?
-----------多姿多彩,就可以信口开河,胡说一通!太阳上篇,讲的这么清楚的太阳中风证,以及治疗之方桂枝汤,怎么就变成是太阴方了。伤寒论中,麻杏石甘汤一共出现两次,均用的是“可与麻黄
杏仁甘草石膏汤”,如果此方是太阳病的主方,为何书中才仅出现两次,且两次都是用的可与,连“宜”都没有用到, 更不要说用“主之”一词来肯定了。这就是你动过脑筋的看法,无凭无据的冒一句“麻杏石甘汤是太阳病的主方”,证据何在。看不出你动的脑筋在何处,只能归为妄想,胡说八道。
-----------楼上二位太逗了,我也瞎说几句,如果桂枝汤是太阴病的主方,那也不应该是纯桂枝汤,而应该是小建中汤吧,而且还是太阴虚证,太阴本来就在虚实之间,进一步就是虚症,退一步就因虚成实。。
伤寒要基础的,内经,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要录
可惜 胎胪要录 和 阴阳大论 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