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内阁文库收藏的中国散佚古医籍转贴
    

中医资料:内阁文库收藏的中国散佚古医籍转贴

中华医史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HISTORY
1998年 第2期 No.2:65~71.

日本内阁文库收藏的中国散佚古医籍

真柳诚1 王铁策2

  摘要 世界上有18家图书馆收藏着中国散佚的266部中医古籍,其中的206部是日本内阁文库的藏书。通过对这206部医书的分析,得知大部分属江户幕府机关的旧藏,其中149部是明代著述,19部是根据中国版的江户抄本,86部出自明刊。多纪氏对这些书的搜集与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日本内阁文库  中国古医籍  中国散佚书  江户幕府机关  多纪氏
Lost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Books Collected at the Library of Japanese Cabinet

Mayanagi Makoto. National Ibaraki University, Mito, Japan 310-8512 and Kitasato Institute, Tokyo, Japan 108; Wang Tiec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CM, Harbin 150040

  Abstract 266 old Chinese medical books were lost in China but still stored at 18 libraries in the world, of which 206 are collected at the Japanese cabinet library. It is known, through analysis, that most of these 206 books, are owned in facilities of the Edo shogunate, 149 books were written in the Ming Dynasty. 91 books are manuscripts copied after the Chinese edition in Edo period, 86 books were printed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Taki family ha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ir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Key words The library of Japanese cabinet, Old Chinese medical book, Lost Chinese book, Facilities of the Edo shogunate, Taki family


序  言

  日本的江户时代(1603-1867)德川幕府政府在当时唯一的中国交易港口长崎优先购买舶来书,收藏于幕府的红叶山文库。幕府直辖的江户医学馆也积极搜集中国医书,儒学的昌平坂学问所也收藏了庞大的中国书籍。各地有势力的大名(江户时代将军直属下享俸一万石以上的武家)也藏有大量的中国书。不过由于明治政府(1868-1912)扼杀传统医学的政策,那些医书几乎都失去了存在价值,其中的一部分被国外购去。现在收藏于中国大陆的,日本旧藏的中国、日本、朝鲜的传统医书,据推算约有4000部以上[1],其中有不少是在清代以前就散佚的中国书。不过尽管这样日本各地的国家、公共、私立图书馆现藏的中国医书古版本和古抄本仍达相当的数量,目前又发现了大量的中国(包括台湾)佚书。

  迄今为止经过对日本、中国及欧美的藏书目录和实地考察,在以下18家藏书机构发现了中国散佚古医籍。日本的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206部,150 种)、宫内厅书陵部(18部,18种)、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杏雨书屋(10部,10种)、龙谷大学大宫图书馆(7部,5种)、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4部,4 种)、九州大学医学图书馆(4部,4种)、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3部,3种)、美国Princeton大学The Gest Oriental图书馆(3部,3种)、日本的大阪府立图书馆(2部,2种)、国立国会图书馆(1部,1种)、东北大学附属图书馆(1部,1种)、西尾市教育委员会岩濑文库(1部,1种)、名古屋市蓬左文库(1部,1种)、静嘉堂文库(1部,1种)、美国Harvard大学Yenching图书馆(1部, 1种)、法国Paris图书馆(1部,1种)、英国Oxford大学Bodleian图书馆(1部,1种)、德国Wolfenbuttel市图书馆(1 部,1种)。总计达到266部,绝大多数是在日本,而且大约占全部的80%是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以下略称内阁文库)的藏书。因此必须首先分析该文库的藏书情况。

内阁文库藏书的来历

  内阁文库藏有清代以前完成的医药书1 632部、11 591册(表1),去除其中重复的相同版本及其抄本,有书目956种。大部分来历已经判明,如表1所示,仅江户医学馆、红叶山文库、昌平坂学问所、毛利高标的旧藏书就占有全部的94%,1 534部。以下就有关这些代表性的收藏者的搜书和传入内阁文库的经过给以介绍。

表1 内阁文库藏中国医书的由来与中国佚书 旧藏者 医学 枫山 毛利 昌平 不详 罗山 林家 释迦 其他 合计
藏书部数 913 374 114 134 73 10  9 3 2 1632
佚书部数 128  44  21   8  4 -  1 - -  206
佚书率(%)  14  12  18   6  5   -  11 - -  13

*医学:江户医学馆本 枫山:红叶山文库本 毛利:毛利高标本罗山:林罗山本
 昌平:昌平坂学问所本 林家:林大学头家本 释迦:高野山释迦分院本
  红叶山文库本 在江户(现在的东京)设立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致力于金泽文库本等图书的搜集,并于江户城(现在的皇宫)南建造了富士见亭文库收藏之。1633年设置书物奉行一职管理图书。嗣于1639年将图书迁移到江户城内的红叶山新建的文库,此后始有红叶山御文库之称。其雅号也称作枫山文库、枫山秘府等。文库历经数代不断增加收藏,质量均告充实。特别是在德川吉宗积极奖励学问的享保年间(1716-1735),及近藤重藏出任书物奉行的文化文政年间(1804- 1829),取得惊人的发展。幕府末年大约已达10万册,而其中7万3千余册是中国书籍。

  将军家有许多来自诸大名等奉献的贵重书,当时献上国内新刊的书被视为一种义务。长崎舶载来的中国书受长崎奉行之命,被优先收入红叶山文库,其收书记录至今大多保存完好[2]。这些舶来的中国书,不仅新刊,尚有古书,还有该文库直接向中国船主订货者。此外残欠之书多据最佳资料抄写补全,如半井本《医心方》和宋版《外台秘要方》等医书,是受幕府之命半强制性供出影抄的。可见该文库的藏书是竭尽全力收集而成。重复之书是将善本留下,其余适当处理。红叶山文库虽然是日本最初的国家规模的图书馆,但本为将军专用而设,与幕府无关者无权问津。如上所述,红叶山文库本的传来渊源似已清楚。因管理周到严密,该文库皆是没有眉批夹注的干净本子。

  江户医学馆本 江户医学馆是医药的中央研究教育机关,是由也称为丹波的多纪家主持。最初称跻寿馆,创于1765年,是多纪元孝的私塾,1791年始成为幕府的官立医学馆。这里收藏了多纪家历代搜集的医药文献,供研究教育之用。也有不少是红叶山文库赐给的,或得到借用许可影抄的文献。虽然其部分书籍烧毁于1806年的火灾,但由于翌年广泛征集献书,很快又雄风重振。前述的《医心方》、《外台秘要方》等的影抄、校刻,皆是由于多纪家鼓动幕府的结果。由于以他们为中心的考证学派的工作,当时凡能到手的医药书乃至出版消息皆汇于江户医学馆。没有上述努力,焉有多纪元胤《(中国)医籍考》这一闻名世界之作?医学馆的藏书以多纪家历代的手跋本和江户抄本为多,并且多详细记录抄写年代。

  昌平坂学问所本 昌平坂学问所是幕府的大学综合教育机构,亦称昌平黉。最初是大儒林罗山1630年在上野忍冈开办的书院。1690年移至改称圣堂之后的汤岛,是林家的私塾。 1797年成为幕府的官立学校,改称学问所。当时林家传来的全部书籍被移交保管于此,翌年学问所也开始了努力搜集书籍工作,此外1842年还开始了新刊书上交制度。也有不少是诸位大名、学者捐献之书。如精通本草、博物学的著名的大阪民间学者木村蒹葭堂,在其死后,旧藏书2千余册捐献给幕府,1804年移入学问所。藏书以林家历代旧藏本丰富为其特征,数量之多,据说至天保年间(1830-1843)书库已达4栋之巨。

  毛利高标本 丰后佐伯藩的藩主毛利高标因富藏书和精于古书鉴赏而闻名。其旧藏的2万余册中国书,于1828年由其孙毛利高翰献给红叶山文库。藏书特征是以宋、元版和朝鲜版珍籍居多。

  内阁文库的移交经过红叶山文库本藏书在明治6年(1873)有少部分被烧毁,大多数经明治新政府的修史馆文库、太政官文库,于明治18年(1885)移交内阁文库。江户医学馆本于明治2年(1869)与昌平坂学问所本合并,其中一部分出借给大学东校,同10年(1877)成为东京帝国大学图书馆藏书,可惜多烧毁于大正12年(1923)的关东大震灾。江户医学馆和昌平坂学问所的大部分藏书,在明治5年(1872)入书籍馆,同8年(1875)归为国立浅草文库藏书,同17年(1884)与太政官文库合并为内阁文库。此外江户医学馆尚有一部分藏书于明治初期流散民间,也有的流入了中国。上述的大部分藏书被收入内阁文库,其中重要的3万册图书,为永久保存,而于明治24年(1891)移交宫内厅图书寮。宫内厅图书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称宫内厅书陵部。余下的内阁文库藏书,成为昭和46年(1971)新设的国立公文书馆的主要藏书。以下用图1说明移交经过的概况。

图1 内阁文库移交经过


内阁文库收藏的中国散佚古医籍

  前述内阁文库收藏有中国散佚古医籍合计206部150种。表1所示,是对旧藏者的分析。江户医学馆本128部居首,占全部的半数以上。其次是红叶山文库本44部,毛利高标本21部,昌平坂学问所本8部,来历不详本4部,林家本1部。内阁文库收藏中国医书总计1632部,其中206部是中国散佚书,佚书的含有率13%。在全部旧藏者中接近这一含有率的是江户医学馆本和红叶山文库本,毛利高标本稍高于这一比例,昌平坂学问所和来历不详本的比例最低。这一差别反映了是否刻意搜求和保存稀觏医书的不同姿态。即使含有比例低的昌平坂学问所本也有佚书8部之多,而在世界上其他高于这一比例的现在的收藏机关中,只有宫内厅书陵部(18部),和武田杏雨书屋(10部)。因此有对江户医学馆、红叶山文库、毛利高标、昌平坂学问所收藏的中国散佚古医籍详加分析之必要。

表2 内阁文库收藏的中国散佚医书206部 成书 元刊 明刊 清刊 清抄 朝鲜刊 室町抄 江户刊 江户抄 合计(%)
宋代 1  1 - 1 -   9 12 (6)
元代   -   1 -   2  5  8 (4)
明代 80 1 1 1 1 12 53 149  (72)
清代 - 7 1 - 16  24  (12)
不详  4   1   8  13 (6)
计(%) 1(0.5) 86(41.7) 8(4) 3(1.5) 2(1) 1(0.5) 14(6.8) 91(44) 206 (100)

  首先从各书的成书及各国不同的版刻和抄写年代,分析内阁文库所藏的206部中国亡佚古医籍。见表2。上述的成书年代没有宋以前,毕竟因为宋以前印刷技术尚未发达,且因时代久远,书物的传承率极低。好容易才传到日本的隋唐及其以前之书,大多已受到日本方面的重视,以影抄、影刻、影印本的形式传回中国了。因而表2所示的内阁文库藏书自然没有唐代及其以前成书者,而只有宋、元、明、清后来著成的中国佚书。特别是明代著作的佚书占149部、72%的相当高的比例。而另一方面,虽然江户时代大致与清代相交叉,但是清人著作的佚书只占大约1/6的24部、12%的极小比例。内阁文库所藏的明与清的著作总数,没有大的差别,当然更谈不上大约6倍之差了。显然这提示了主要是由于中国方面的因素,越是临近的清代之书流传越好,而明人著作的传承率,甚至比日本还要低得多。也就是说,内阁文库收藏的江户时期约260年间搜集的医书中,仅仅与江户前期大约60年相交叉的明代之书,就有149部目前中国没有,而只存于内阁文库,这是一种特异的文化现象。这一事实明确提示了,内阁文库的藏书是刻意搜求与保存的结果。因而有必要对旧藏者加以讨论。

  206部中国佚书的刊行和抄写年代有元刊、明刊、清刊、清抄、朝鲜刊、室町抄、江户刊、江户抄本的不同。至于没有宋刊和室町刊本,而只有朝鲜刊本2部和元刊、室町抄本只一部,是由于原有的贵重书籍皆于1891年移交给宫内厅。故使明刊本(86部,占41.7%)、江户抄本(91部,占44%)越居高位。但是两者却有明显的差异。

  明刊本86部中,明人著作80部,占绝大多数,明代复刻的宋元等前代之书,一般是声望较高者,这样的书明代以后还会再版,亡佚的概率在中国大大减少。中国亡佚的8部清代刊本中,清人著作7部占绝大多数。这些明刊的 80部明人医书和清刊的7部清人医书,在中国没有得到后世的好评而再版。而能传存于内阁文库,毫无疑问是多少得到了江户时代各旧藏者的价值认同。

  内阁文库还有91部中国佚书的江户抄本,与明刊本同样占有高比例。虽然其中明人著作的抄本53部超过半数,但与明版本佚书不同的是,抄本涉及宋~清各代。这些抄本出在江户时期,可以认为原书在中国亡佚之前,肯定是得到日方较高评价。此外由于被抄之书遍及宋~清各代,因此可以推测,人们抄书时的价值判断,绝不限于原书的成书年代。

  内阁文库有中国佚书的江户刊本10种,共14部。数量较少,位居江户抄本和明代刊本之后。另外内阁文库没有的江户刊中国佚书,版本方面缺庆长19年(1614)古活字版《儒医精要》,书目上缺宽政2年 (1790)刊的《洁古明备论》。下面按和刻年代顺序列举包括两书在内的11部著作。

  庆长19年(1614)刊.庆安元年(1648)刊《儒医精要》1卷,明.赵继宗撰(原本明.嘉靖7年序刊)
  正保3年(1646)刊《保婴录》1卷,付《山谷便方》1卷,明.欧士海撰(原本明.崇祯9序刊)
  延宝3年(1675)刊《小青囊》10卷,明.王良灿撰
  元禄6年(1693)刊《类证陈氏小儿痘疹方论》2卷,明.熊宗立类证(原本明.成化5刊)
  享保元年(1716)刊《病机赋》1册,明.叶文龄撰
  享保4年(1719)刊《痘疹慈幼津伐》2卷,付《五绝治法》1卷,明.无名氏撰(原本明.王来仪刊)
  享保13年(1728)刊《痘疹经验要方》2卷,明.徐{王+米+舛}撰
  宽保2年(1742)刊《小易赋》1卷,元.王履撰
  宝历7年(1757)刊《五藏方》1册,元.滑寿撰
  宽政2年(1790)刊《洁古明备论》1卷,金.张洁古撰
  江户未详年刊《新刻参补针医马经大全》4卷,明.马师问撰(原本明刊)

  以上书中,《病机赋》1册疑与明.叶文龄的《医学统旨》8卷有关联,尚未及确认。从成书年代来看,金元3书、明8书,明代书居多,无宋、清代书。卷数方面除《小青囊》外,余皆1~4卷乃至1册本,与流行的和刻本共有的条件,即易读的薄本[1]相符。和刻2次者1书,余皆只有一次,均非特别流行之书。虽然如此,相信书店在刊行时一定是看准了销路。这些书的和刻分12次进行,推定刊年未详的《新刻参补针医马经大全》刊于江户前期,这样分别为江户前期6次、中期6次。而江户时期的中国医书和刻次数大约半数位于前期,中期骤然减少,后期进一步减少[1],这一整体趋势与中国佚书的和刻次数并不一致。

  江户前期和刻的5书皆明代之书,且以明刊为底本。中期和刻的6书中明与金元之书各3种,除《痘疹慈幼津伐》外,其他5书则底本不详。且6书皆无日本的舶来记录[3]《痘疹慈幼津伐》除江户抄本外,其现存本只有和刻本。金元代的3书作者均以其他著作闻名,至于他们与这3书的相关资料,没有留下任何记录。

  根据以上讨论,与明代后期相交叉的江户前期,集中和刻了明人的著作,其结果给后人留下了《儒医精要》至《类证陈氏小儿痘疹方论》5种中国佚书。江户中期刊行的6书,在当时已经公认是所谓珍本、孤本,和刻的可能自不待言。总之如果没有和刻,这些书就不能流行至今。

  内阁文库所藏的91部中国佚书江户抄本,无疑一定也是出于珍本、孤本的价值认识才抄写的。

旧藏者与中国散佚古医籍的特征

  若要对内阁文库收藏的中国散佚古医籍作更为详尽的探讨,有必要对每个旧藏者进行与表2所示项目相同的分析。因此把江户医学馆旧藏的128部书列于表3、红叶山文库旧藏的44部书列于表4、毛利高标旧藏的21部书列于表5、昌平坂学问所旧藏的8部书列于表6综述如下。此外,尚未列表的还有旧藏者不详的内阁文库本中国佚书4部,明代成书和成书年不详的明刊本各1部,及明代成书的江户刊本2部。林大学头家旧藏的1部中国佚书,是明代成书的江户刊本。

表3 江户医学馆旧藏的中国散佚医书128部 成书 元代
刊 明代
刊 清代
刊 室町
抄 江户
刊 江户
抄 合计(%)
宋代 1 - 8 9 (7)
元代  - 2 4 6 (5)
明代 - 34   1 6 46 87(68)
清代 - 3 - 13 16(12)
不详 2 - 8 10 (8)
计(%) 1(1) 36(28) 3(2) 1(1) 8(6) 79(62) 128 (100)

表4 红叶山文库旧藏的中国散佚医书44部 成书 明代
刊 清代
刊 清代
抄 朝鲜
刊 江户
刊 江户
抄 合计(%)
元代  1 - 1 (2)
明代  30   1 1 1 3 36(82)
清代 - 3 1 - 1 5(11)
不详  1 - 1 - 2 (5)
计(%) 32(73) 3(7) 3(7) 1(2) 1(2) 4(8) 44 (100)

表5毛利高标旧藏的中医佚书21部 成书 明刊 清刊 江户抄 合计
宋代 1 - 1 2
明代 13 1 2 16
清代 - 1 2 3
计  14 2 5 21

表6 昌平坂学问所旧藏的中医佚书8部 成书 明刊 朝鲜刊 江户刊 江户抄 合计
宋代 - 1 - 1
元代 - 1 1
明代 2 - 2 2 6
计  2 1 2 3 8

   如果看过以上各表,首先就会发觉江户医学馆的旧藏书与其他旧藏者有明显的不同。中国宋至清代佚书的江户抄本竞有79部之多,占江户医学馆本佚书的62%,远远高出其他旧藏者佚书的江户抄本比例。因为内阁文库全部佚书的江户抄本共91部,其中87%是江户医学馆的旧藏书。这些江户医学馆旧藏的江户抄本中,多纪家历代的手跋本、亲笔本总计有18部。尽管也有在多纪元坚的亲笔本里发现多纪元简的跋文之类的重复例子,手跋本与亲笔本合计,元坚10部,元简5部,元胤 4部,元昕2部。此外红叶山文库本也有1部元简的手跋本。如果不限定于中国佚书的话,他们的手跋本、亲笔本的江户抄本将数倍于此。元胤(1789- 1827)、元坚(1795-1857)是元简(1755-1810)之子,元昕(1805-1857)是元胤之子,总之,元简、元胤、元坚父子在中国医学及书志的研究上留下了巨大业绩。

    他们通晓历代正史的“艺文志”、“经籍志”、《四库全书提要》、《医藏书目》等只要当时能到手的中国目录书及书志解题书,此外还系统地进行了日本全国的藏书调查。因此他们似能十分准确地判断出中国散佚、稀见医书的日本收藏情况。他们所收藏的抄本,竟有79部是中国散佚之书,可反证他们判断的正确性。比较调查的结果显示,转抄的刊本中有15部是依据红叶山本,11部是依据毛利本。可见他们并非单纯收藏,是在熟知各书贵重价值的基础上,为研究利用而有目的地抄写的。由此可以理解不但内阁文库的全部中国佚书,仅其江户抄本,就贯穿了宋~清各个时代。

  此外若留意整个内阁文库中国佚书最多的明刊本,其江户抄本依然是医学馆本36部居首,其次红叶山文库本32部,毛利本14部,昌平坂学问所本2部,来历不明本2部。特别是如果除外江户抄本,包括明代刊本在内,整体上医学馆本与红叶山文库本没有大的差别。但是红叶山文库的藏书是优先选购舶载书形成的[4],而医学馆的藏书并非如此,不少书是来自吉田意庵、野间三竹、曲直濑氏、小岛宝素等藏书家之手的。尤其第一代吉田意庵(1512-1572)是1538年和 1547年二度赴明的名医,据说曾携有大量医书归国。二代意庵(1558-1610)亦是名医,其兄角仓了以也是直接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实业家,因此到手明代医书似乎并不困难[5]。历代吉田家皆称意庵,现已清楚吉田意庵旧藏的江户医学馆本中国佚书,其中明万历以前的刊本有4部,江户初期抄本有2部。藏有这些名家的传承本也是江户医学馆本的特征。

  毛利高标旧藏书的明刊本中国佚书也比较多,除了藏书丰富与精于古书鉴赏之外,这多少与他是临近长崎的丰后(现在的大分县)佐伯藩的藩主有关。红叶山文库的明刊本中国佚书也有32部之多,容不赘述。由于有毛利氏献书的红叶山文库,作为德川幕府的国家图书馆,管理严格,江户医学馆以研究为目的积极地汇集与抄写贵重书,因此与江户时代相并的明清两代医书,才大量在内阁文库流传、保存下来。在中国也由宫廷书库汇集与保管贵重书,但由于没有相当于江户医学馆那样的国家组织所从事的事业,没有得到后世评价与复刻的医书,尤其是清以前时代较远者成了佚书,而清代的书则大量流传。由于上述两国不同的国情,所以内阁文库所传承的中国佚书大多数是明代之书。

结  论

  (1)根据本调查,迄今为止在世界18所机关发现的266部中国散佚古医籍,其中约有80%,即150种,206部属于内阁文库本。

  (2)内阁文库本的206部中国佚书,江户医学馆本128部,红叶山文库本44部,毛利高标本21部,昌平坂学问所本8部,由来不详本4部,林家本1部,江户政府机关的旧藏书居压倒的多数。

  (3)206部书的成书年代虽分为宋、金元、明、清,但明代之书149部占有高比例。没有宋以前之书,是因为这些书虽曾一度在中国散佚,但又传回中国了。

  (4)206部书别为元、明、清版,清抄本,朝鲜版,室町抄、江户刊、江户抄本之不同。无宋版及室町刊本,朝鲜版、元版、室町抄本各仅几部,是因那些书大多已移归宫内厅保管。比较各类佚书,91部江户抄本与86部明版居首,两者占全部佚书的86%。

  (5)206部书中江户抄本共91部,江户医学馆本占79部。其中属多纪氏的手跋本与亲笔抄本者,元坚10部,元简5部,元胤4部,元昕2部。此外江户医学馆本的江户抄本中,抄自明刊本者15部是依据红叶山本,11部是依据毛利本。可以认为他们是以研究利用贵重书为目的而作成的抄本,所以206部书中只有江户抄本涉及了宋~清各时代医书。

  (6)206部书中明代著作149部,并且明版亦有86部的高比例,这是由于江户时代所汇集之书,与其时代相交叉的明清代、明清版书自然要多,并且因为是政府汇集、保管,所以几乎全部收藏于内阁文库,在中国尤其是有关医书方面,由于没有相当于江户医学馆那样的政府机构,得不到后世评价与复刻的医书,特别是清代以前之书亡佚较多。时代较近的清代之书大多流传下来。基于双方这样的国情,可以理解为什么内阁文库传承的大多数中国佚书,出自明人,乃至明版书的比例高。

  (7) 内阁文库的150种206部中国散佚古医籍,去其重复,已知有不少是世界上仅存1部的孤本书。若用历史的尺度来衡量,必须对它们的重要价值予以高度评价。此外,这些几乎全部是江户幕府机关的旧藏书,且半数以上是江户医学馆的旧藏书,为搜集与保存而呕心沥血的多纪元简、元胤、元坚等人,可谓功垂青史。今后期待着这些书在中国全面公开,从而能对日本若干个世纪以来始终享受的中国文化的恩惠,给与点滴回报。

  谢辞:对于本调查研究在古医籍资料的阅览与复写方面,提供方便的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以及提供事业资助基金的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亚洲中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单位:1.310-8512 日本水户, 国立茨城大学. 108 日本东京,北里研究所;
     2.150040 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真柳诚.江户期渡来の中国医书とその和刻.见:山田庆儿编.历史の中の病と医学.京都:思文阁出版,1997:301~304.

2大庭修.东北大学狩野文库架藏の御文库目录.见: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编.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纪要3.1970:9~97.

3真柳诚.友部和弘.中国医籍渡来年代总目录(江户期).见: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编.日本研究7集.1992:151~183.

4上野正芳.江户幕府红叶山文库旧藏书唐本医书の输入时期について.史泉.1977,(51):42~74.

5京都府医师会医学史编纂室.京都の医学史.京都:思文阁出版,1980:151~153,1191.

(收稿:1997-07-03  修回:1997-10-28)
?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