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灵仙新用妙方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23期
传统认为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三大功效,常用量5~15g。因其性走窜,
药理学证实其还有解除食管、支气管、输尿管、胃及胆道等处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用,因此,临床实践中又摸索出其许多新用妙方。
急性腰扭伤 威灵仙20g,
当归尾10g,
牛膝15g,
牛蒡子l0g。水煎服,日1剂。一般3~5剂收功。
慢性咽炎、梅核气 威灵仙、全
栝楼各20g,
青蒿、
茯苓、
陈皮各15g,
黄芩、
枳壳各12g,浙
贝母、
竹茹、
桃仁各10g,生
甘草5g。水煎服,日1剂。或威灵仙30g,水煎去渣,加醋、
蜂蜜各10g,煮沸,分2次服,日1剂。
急性
龟头炎、阴囊
湿疹 威灵仙60g,浓煎250ml,温洗患处,日2~3次。局部红疹、水疱、瘙痒、疼痛等症状一般可很快消失。
呃逆 威灵仙30g,
黑芝麻20g,蜂蜜30g,加水750ml,水煎30分钟,日1剂。
跟骨骨刺、足跟痛 威灵仙50~100g,放入2000~2500ml的清水中,煮沸30分钟,待药液温度适宜,加入陈醋50ml,浸泡患足l小时。每日1次,连用7~10天。也可取本品200g,煎汁300ml,熏洗患处,每次半小时,日1~2次,连用15天。
胆结石 威灵仙60g,每日2次煎水内服;或威灵仙45g,
海金砂(包)、
郁金、
金钱草各30g,
柴胡、
延胡索各15g,黄芩、枳壳、
厚朴各10g。水煎服,日l剂。
外伤性食道炎 威灵仙30g,绵白糖100g,开水浸泡或煎煮。晾微温时代茶频饮。日1剂。
面神经麻痹 威灵仙、
防风各30g,水煎服,日1剂。
外伤性神经损伤 威灵仙20~50g,当归、
红花各15g,
地龙l0g,
鸡血藤30g为基本方。上肢加
姜黄、
桑枝;肩胛胸脊部加
葛根、
桔梗、
狗脊;腰部及下肢加
续断、
桑寄生、
川牛膝;气虚加生
黄芪;血瘀加
乳香、
没药;肢体屈伸不利、运动障碍明显加
伸筋草。水煎服,日1剂。
痔疮出血 威灵仙60g,
芒硝30g,煎水熏洗、坐浴患处。日1~2次。
虚寒胃痛 威灵仙30g,水煎去渣留汁,加入生鸡蛋2个,红糖适量,煮成蛋汤温服。日1剂。此外,本品还可治疗
肝硬化、
黄疸性肝炎、腮腺炎、
输尿管结石、支气管炎等。
(尚学瑞)
-----------谈威灵仙的古今临床应用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第1卷 治法与方药 中国图书分类号 R281
威灵仙为毛莨科植物威灵仙、棉团
铁线莲或
东北铁线莲的根及根茎,历来以“祛风湿,通经络”为主要功效,是治疗风湿痹痛之良药。随着对威灵仙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不仅用于风湿痹证,还用于梅核气、尿路结石、
便秘、癌症等疾病的治疗,兹概述如下。
1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威灵仙辛散温通,其性善走,既祛在表之风,又化在里之湿,通经达络,可导可宣,主治风湿痹痛,尤善治腰脚疼痛。《海上集验方》曾言:威灵仙“去众风,通十二经脉”。威灵仙入药最早见于南北朝梁代姚僧垣之《集验方》,该书载:治肾藏风壅积,腰膝沉重,用威灵仙末和蜜丸,桐子大,温酒下。《太平圣惠方》载威灵仙散,辄用威灵仙150g,捣细罗为散,于食前温酒调下3g,逐日以微利为度,治腰脚疼痛久不瘥。皆是取其祛风通络止痛之功。现代医家秉承前人用药经验,对此应用有所发展,所谓痹证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及
类风湿性关节炎、
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
痛风、
肩周炎等多种疾病。如李氏用
海马威灵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疼痛,方用威灵仙30g,海马1条(研末另冲),
茯苓皮、
地骨皮、炙
蕲蛇各20g,
自然铜10g。水煎,白酒1杯送服。共治45例,治愈11例,显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9例。[1]于氏治坐骨神经痛,用铁脚威灵仙自然阴干,研末。每服1汤匙,酒下或开水送服。[2]吕氏治跟骨骨刺疼痛,用威灵仙100g,浸入食醋1000g内,约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待稍温后浸泡患处20分钟(先熏后洗),用力按摩患处。1日3~4次,1剂用2天,一般3~4天,多则7~15天,疼痛缓解或消失。[3]韦氏以镇痛消风汤治疗痛风,并认为方中威灵仙可解除尿酸性疼痛。[4]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威灵仙对小鼠热板法疼痛反应能提高痛阀,其浓煎剂还有消炎作用。
2 祛痰散结
威灵仙具有疏通血滞痰阻,消散积块之功。《本草正义》说:“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普济方》化铁丸治痞积,即用威灵仙、楮桃儿各30g,为细末,每服9g,温酒调下。《本草纲目》戴治停痰宿饮,喘咳呕逆,用威灵仙、姜
半夏为末,
皂角水熬膏,丸
绿豆大,每服7~10丸,姜汤下,1日3服,1月为验。现代临床常用威灵仙治疗某些痰气、瘀血互结之证。如魏玲玲将其用治梅核气,每次30g,入
半夏厚朴汤以理气散结,屡用屡效。王氏治双侧输卵管阻塞不通合并多发性
子宫肌瘤,用威灵仙40g配
鳖甲、
桂枝、
丹参、甲珠、水蛀、黄芪、
香附、
路路通,服56剂,肌瘤基本消失。[5]武氏等介绍治
乳房纤维瘤,用威灵仙40g,配
透骨草、郁金、柴胡、丹参、川楝、香附、
海藻、全
瓜蒌、生
牡蛎、
三棱、
莪术,服18剂,肿块全消。[6]
3 解毒消肿
威灵仙功擅解除风毒以消肿。李东垣言其:“散皮肤、
大肠风邪”。《生草药性备要》谓之:“去风毒”。《普济方》设能消丸治五痔肿痛,下血不止,用威灵仙300g,
木香30g,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50丸,
荆芥汤下。《本草纲目》引《儒门事亲》方治痘疮黑陷,以铁脚威灵仙3g(炒为末),脑子(即
冰片)0.3g。温水调服,取下疮痂为效。现代医家扩大了威灵仙解毒消肿之应用范围,内服外用可治多种感染性疾病。据报道治腮腺炎,以威灵仙15g,加
米醋90~150g,煎沸后倒出1半,待凉后涂患处,其余另加水250ml,再煮沸后分2次内服。
发热超过39°C者加
板蓝根15g同煎服。一般用药1~2次均获痊愈。临床还以威灵仙治疗咽喉炎、睾丸炎、
急性乳腺炎、小儿龟头炎等。
4 和胃除哽
威灵仙具有和胃除哽之功。《本草纲目》载治诸骨哽咽,用威灵仙36g,
砂仁30g,砂糖1盏,水煎温服。药理研究证实,威灵仙煎剂给麻醉犬灌服,可使食道蠕动节律增强,频率加快,幅度增大,肌松后通过其抗组织胺作用,可使局部松弛,蠕动改变,使骨松脱。这说明了威灵仙确有治疗异物哽咽的功能。取其和胃作用,李氏治
呃逆症,用威灵仙、蜂蜜各30g,煎水内服共治60余人,有效率90%以上。[7]
5 软坚,利胆,排石
威灵仙具有软坚利胆排石之功效。史氏治尿路结石,用威灵仙20g,
车前子、
石韦、
海金沙、
冬葵子各15g,
木通、川牛膝、
乌药各10g,金钱草、
滑石各30g,
瞿麦12g,
硝石3g(冲服),并随症加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期间多饮茶水,忌辛辣肥腻食物。共治26例,治愈18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史氏指出,威灵仙配以硝石冲服,可能对于结石基质的胶体具有一定溶解作用[8]。苏氏等还用威灵仙
钩藤排石汤治上尿路结石52例,总有效率达81%。并认为威灵仙治疗尿路结石与其能使食道肌肉发生节律运动,有助于推动异物下行的机理相通,还发现临床重用威灵仙可提高排石率[9]。陆氏等报道,每日用威灵仙60g为主,水煎服,治疗
胆石症120例,结果治愈60例,好转4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7%[10]。近年来,有些医家还以威灵仙治胆囊炎,效果满意。现代研究证明,威灵仙确有利胆作用,能增加家
兔胆汁分泌量,促进胆红素排泄,松弛胆总管末端括约肌。
6 通便
临床证实威灵仙有通便之功。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中曾载用威灵仙丸威灵仙、黄芪、
枳实治年高气衰,津液枯燥,大便秘结。著名老中医赵恩俭擅治老年虚证便秘,以黄芪补气,归芍养血,麻仁、
肉苁蓉润燥,厚朴行气,酒
大黄缓降,威灵仙通气利脏腑,佐以
银花清脏腑之热而不伤正。并强调威灵仙“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滞,心腹痰水”,故胸腹不利,痰水气滞,脏腑不通之证皆有良效。
7 抗癌
《抗癌治验本草》称威灵仙能“败毒抗癌”。近年来以威灵仙治癌,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医家的重视。韩国曹圭亨医师介绍,治
胃癌、
食管癌,用威灵仙适量,米醋、蜂蜜各半碗,一起熬喝,每天1次,连服1周,可缓解症状,甚至有治愈的病例[11]。我国医家在治食道癌时,用威灵仙60g,板蓝根、
猫眼草各30g,制
南星9g,人工
牛黄6g,
硇砂3g,制成浸膏干粉,每服1.5g,日服4次,温开水送。共治300例,有效率88.7%[12]。经药理研究表明,威灵仙在体内外均有抗癌活性,对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所含
白头翁素有细胞毒作用。这对威灵仙的抗癌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威灵仙的抗癌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开发。
参考文献
1 李浩洲.海马威灵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5例.新疆中医药,1991,(4):34
2 于庆平.单味威灵仙治疗坐骨神经痛.浙江中医杂志,1983,(5):210
3 吕长青.威灵仙外洗治疗跟骨骨刺疼痛.吉林中医药,1992,(1):34
4 韦家杰.镇痛消风汤治疗痛风18例.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9,(2):26
5 王忠民.威灵仙用于癌症、结石及子宫肌瘤.中医杂志,1992,(8):5
6 开步经,武步涛.威灵仙临证运用—得.甘肃中医,1993,(5):38
7 李桂华.威灵仙治疗呃逆症.中成药研究,1982,(2):46
8 史庭仁.威灵
溶石汤治疗尿路结石26例.四川中医,1997,(11):27
9 苏冬生,戴河渗.威灵钩藤排石汤治上尿路结石52例.基层中药杂志,1994,(3):43
10 陆焕青,李瑞之,孙明爱.威灵仙治疗胆石症临床疗效和实验观察.河南中医,1987,(6):22
11 常敏毅.抗癌良方.第一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0
12 安徽人民医院.中草药治疗食道癌300例报告.中草药通讯,197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