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培养正统中医 从“师承”起步
    

中医讨论:培养正统中医 从“师承”起步

“口干吗?”“最近饮食如何?”“让我帮你把下脉吧”……

    暑假期间,张秋仔每周两次来到福建国医堂医院,跟随“师傅”出诊。与其他几位师弟师妹不同,他们尚只能站在师傅身旁观察,而张秋仔从大三起就已加入“师承班”,如今已能与候诊病人沟通,熟练采集“四诊”(望闻问切)信息等。

    “拜师前,说实话,对中医的了解很片面,以为会开些树皮、草根中药就是中医,通过这三年,我才真正理解中医的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以及因病施治。比如刚才那个病人的感冒症状,就要和现在的温热气候等因素结合起来……”

    张秋仔口中的“师傅”便是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李灿东,目前共有5名“徒弟”师从他。算上所带研究生,每周出诊时,李灿东身边经常围着一圈身着白大褂的年轻人,让本就狭小的诊室显得更拥挤。而从2005年福建中医学院师承班创立起至今,对常来问诊几位“老中医”的患者而言,这种景象早已习以为常了。

    “专家看病时他们会很专心地听,做笔记,抄药方,但不会乱说话,不影响医生诊断”,“老练的会帮‘师傅’向病人问诊,把把脉什么的”,70岁的林大爷因患老胃病而成了国医堂的常客,“中医调理效果很好,看到那么多孩子跟着老专家学,感觉咱们的中医后继有人了。”

    在同样师从李灿东的硕士生王洋眼中,像张秋仔这样的师承班学生,临床工作经验甚至多于他。“决定读研也是因为缺乏临床经验,毕业后连药都不敢开,而师承班学生上手快,为病人看病开药没问题。”

    2004年,福建中医学院开始在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二年级学生中开展中医“师承试点班”教学模式的探索。2005年,首批经选拔的师生确定了“师徒”关系,在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的人民医院和国医堂医院跟师学习。至今,该校先后有130名本科生接受过师承教育,其中已有近50名学生毕业。

    缘起中医“西化”之惑

    “现在,纯正中医越来越少了,更别说名中医了!”谈及学校决定恢复“师承”这一中医传承模式的初衷,主管教学工作的李灿东副院长如是说。

    如今,中医院校毕业生人数是30年前的十倍以上,但调查中记者却发现,国医堂及一些名医诊室几乎天天人满为患,群众信任的名中医明显“供不应求”。

    另一方面,也有患者对中医产生了质疑。

    “一些年轻医生开的中药效果并不好,不如西药……”“以前中医都要切脉、看舌苔什么的,但现在有的中医医生只会让你去做各种各样的检查,看报告写病历,有的甚至就开西药。”……榕城知名老中医吴熙也表示,“传统中医在萎缩,越来越少的中医会用传统方法来施治,无论是诊疗还是药方。”

    而一位业内人士则透露,目前在各级各类中医院中,中医医师经过西医系统进修者占九成以上,他们对现代医学知识的掌握远远超过对中医药理论知识认知。而近年来,中医药从业人员数量也呈逐年下降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中医从业人数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了20%。

    对此,李院长也坦陈,从教育层面看,矛盾的原因在于“我们培养的中医人才离民众需求差距太大。”鉴于此,福建中医学院的教育工作者们想到了古老的“师承制”。

    “我们从本科生中选拔成绩优秀,有志于中医事业,且希望能真正用中医药解决临床问题的年轻人,让他们跟师出诊,充分地将师承教育模式与现代中医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005年,20名经过层层选拔的本科生成了福建中医学院首批师承班成员。同时,十几名理论扎实、经验丰富,“最重要的是临床上坚持使用纯中医中药看病”的老中医也经过考核成为“师傅”。通过预跟师阶段后,双方采取传统“互相承认”的自愿原则结成“师徒”关系。

    “师承”不止“承”医术

    观察师傅诊治全过程、抄写药方、与师傅探讨各种疑难杂症、一起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经典课程,甚至为老师端茶送水,擦桌子,除了还需系统学习现代医学理论,师承班模式已近乎古代老中医“师傅带徒弟”模式。

    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中医告诉记者,师承班学生学的不仅是医术,更非简单复制药方,“他们要学的是一种中医态度,以及中医医德。”“中医需要积累,而年轻人又有迫切的物质需求,这是个矛盾。因此从跟师第一天起,我就告诉他们,做中医就要耐得住清贫。历代名医,皆是如此!”

    这位老中医表示,有的中医实际上开的是西药药方,仅用中药做调理,“西药解决不了了才用中药”,这不但是基于能力不足所致对中医的不自信,也背离了中医医德,“如果师承再不做,那么中医很快就没了!”

    但他也表示,在现代医疗卫生制度下,年轻的中医师确实面临生存难题,“且不说中医的经验需要时间积淀,大多数医院按西医模式在运转,甚至不少医院把中医当西医来用……”

    所幸的是,通过几年的跟师学艺,师承班的学生渐渐树立了坚持用中医治疗的信心。

    目前师从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张喜奎的黄国芳告诉记者,跟师三年,除了临床经验越来越丰富,重要的是,现在自己对中医的信心比起原来“不可同日而语”。

    “以前觉得中医只是调理,见效慢;现在亲眼见到老师短时间内治好了那么多疑难杂症,观念完全不一样了。” 黄国芳表示,西医将一个人的各个部分分开来看,有的病人体检指标都已正常,但身体却未必恢复,而中医则是从整体来看问题,强调“治未病”,“现在对中医更有信心了,今后也会坚持用中医来看病。”

    中医“师承”在延伸

    “治疗消渴病一般用养阴的药,但用多了病人会出现脾胃不适,应该加些健脾的成分……”记者在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采访时,内分泌科老中医周国英正在和年轻的主治医师李翠云交流治疗心得。

    李翠云2000年从福建中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后便开始了自己的医师生涯,去年以来,福建中医学院将对师承的探索扩展到医院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并在附属医院进行试点后,李翠云便“拜师”于有40多年从医史的周国英。

    师承一年多,李翠云感触良多,“老中医一辈子积累的经验,对我们的帮助太大了,中医注重感性认识,老师关键时候的点拨也许我们需要摸索几年。”周国英也认为,师承使得年轻人避免了花时间“摸着石头过河”,又能在出现疑难病症时有了请教指导的对象。”

    李灿东认为,经过几年试点,师承班收效显著。学生和年轻医师通过多临床,早临床,对中医诊断建立感性认识,对中医的信心增强,这对其未来坚持中医诊治打下了良好基础。据了解,2008年第一批毕业的师承班学生,除部分继续攻读研究生外,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得到了院方认可。

    如今,师承模式已经贯穿该校本科、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年轻教师和年轻医师的整个培养体系,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品牌,并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兄弟院校的高度评价。目前,学校正借机酝酿实施一系列的“国医振兴计划”,邀请国内知名国医大师前来授课。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福建培养一些真正的中医接班人,传承中医正统基因。”李灿东坦言,作为一个中医教育工作者,他和许多老中医都不愿看到中医在这一代丢掉。“通过师承,只要一年能培养10名中医,按一个中医服务社会40年计算,未来能形成一个400人左右的高素质的中医群,每个县都能有5—6个自己的名中医。” 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


(记者 林侃 实习生 林蒨 )

来源:福建日报
-----------中医就得“师承”,仅凭课堂里学的一点皮毛啥也干不了!
中医理论重要,经验更重要!
-----------可喜的苗头啊
-----------民间师承从没间断,只是政府不予认可。官办师承才是中医坟墓。
-----------目前纯中医的带教老师太少,好多还是“中西医结合”的老师,学生素质都不错,但临床医师制度还是西医为主,中医本科毕业之后,纯中医还是玩不转,好多硕士也是如此;总之,要想对中医充满自信,得有适宜的医疗环境与过硬的临床技术相配套,还得有《中医法》作后盾,这决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办到的事!
-----------师承好是好,但是好老师难得!我在大学里和大医院里,还没有见到一个能让我服气的,而我的水平也就是一般化,呵呵
这里没有人认识我,所以我才敢说真话,呵呵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