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原创]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儿童肝郁案例连载
    

妇幼课堂:[原创]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儿童肝郁案例连载

      现在有许多家长,极度地关怀孩子的身体健康与发育,营养、体重、防污染、饮食搭配、看病,等等,是伴随着年轻爸爸妈妈的日常主旋律。孰知,还有比这些话题更重要得多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丝毫的关注,而孩童期的这些问题,却足以影响到孩子终生的前程,这个就是孩童期的心理健康问题。等到孩子长大,上了大学,或者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就业之路,幼童时期埋藏的心理问题凸显出来,就木已成舟,为时晚矣。如今,笔者已经是一个当上了爷爷的老者,这些就算是一个过来人的某些对人生问题的某些反思而已。

      对身体健康卫生保健,体育锻炼,食品营养搭配等等方面的极度关注,而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极度忽视,甚至于缺乏最最限度的心理保健意识,这种极度扭曲的社会现象心理形态,这是当今中国的传统观念受到西方科学文明、工业文明与西医知识残害与影响必然结果!以至于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为什么孩子总会表现得逆反,跟爸妈的希望反着来?为什么孩子脾气暴躁,动辄发火(作热处理)?为什么孩子整天不愿意与爸妈沟通,郁郁寡欢,离群索居,总是不合群(作冷处理)?为什么孩子吃饭会没有一点胃口,孩子吃饭成了当今爸妈们的头号难题?为什么孩子会反复感冒,无有了期?为什么孩子会沉溺于网上的虚拟空间的虚拟生活方式,以此来逃避现实?为什么孩子小小年龄,居然入夜难眠……

         这一系列的为什么,仅仅是孩子心理“冰山”浮现于水面的极小的一部分而已,而更大更多的心理问题,将有待于年轻的爸爸妈妈自己去觉悟与正确面对!
      而这些问题处理的不妥当,虽然爸妈们出于一片好心,但是这些失位的“好心”,完全有可能孩子推上绝路!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笔者总是跟自己的儿女们说,孩子没有任何过错,孩子是爸妈的一面镜子,孩子出现了问题,要在爸妈们身上与心里找根子!甚至于,在给孩子吃药之前,先得给爸妈们吃上几天药,爸妈们的身体与心理问题得到调整之后,回头调整孩子的问题,往往会易如反掌!

      因为,爸妈们的问题,会在家里形成了一个“场”,而孩子是“纯阳之体”,经络通畅无阻,运行得很快,就像是一块纯洁无暇的海绵一样,或者是家庭“吸尘器”,把这个“场”里面的不好成份通过经络吸入到自己体内与心中。结果呢,爸妈们自己倒还没有感觉到什么,而孩子往往就受不了了。


      这儿仅仅举出笔者所来得及记录下来的例子,而更多的案例,实际上深深地埋藏在每一个家庭,无一例外。所举出的案例,仅为引发社会的关注而已,用一句说滥了的话就是“抛砖引玉”。

[示例]:问题女孩,病起有因

  1998年夏,我和一帮同学参加了庐山校友聚会,在逛山时也顺带给大家看看身体。其中一同学的女儿大概刚从自费大学毕业,也来旅游,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让我看了看,观察后发现她心脏与胃问题较大。
她妈妈就说,她的胃病与心脏找过好多医生看了,都没看好。我随即说:你女儿心里肯定长期有不愉快的事。女孩说:不啊,我一直挺高兴的,没什么不高兴的事啊!

可是到了第二天,她就主动找我说了,所说的话真还令人不寒而栗:“我在上小学时,调皮好动,上课经常做小动作,老师讲话时还经常好插嘴,学习成绩不好,被认为是坏孩子。于是同学们就认为,不能跟一个坏孩子一起玩。家里知道了,也就认为我是问题女孩。”

而在我看来,这个女孩是一个完全正常,聪明活泼健康的孩子。实际上问题完全是出在了教育模式:权威教育、听话教育、包办教育、隔离教育。必须服从老师的绝对权威,必须对老师惟命是从,必须与不良环境隔离开来……稍有违抗,就入另册。孩童的天性完全被扼杀。与其说是“问题女孩”,不如说是“问题教育”、“问题老师”、“问题家长”。

这世界的一切都是颠倒错乱的。从笔者的大小循环理论不难解开她胃部与心脏不适的原因。

一个小学孩童心目中的天地能有多大?不就是老师、同学与家长。尤其是老师的一句话,无异于圣旨。但这些人一致的认为她是坏孩子,那她就算不坏,也得背上了无情的黑锅,一直伴随着到大学毕业。而孩童期间落下的病根,将得伴随着她一生!不是太残酷了吧?

给我们开车的司机在一旁听完我给“问题女孩”看病,就要求给他也看看。我看了看他手,就说:“胃痛,脾气大。脾气消掉,胃病才能好。”他说:“神了,脾气还能看得出来?”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09/8/1 09:57 编辑 www.med126.com]
-----------这是一个由家庭教育理念误区,几乎引发命案的真实故事。

该故事由央视第十套科教频道“讲述”栏目在2009-7-18日上午10:10分播出。播出的标题就叫《危机家庭》。

故事的女主角叫林妙香,40岁,是广东省汕头市乐园区小学的校长。她有一个14岁的男孩,叫阿凯。场景是这样开始的:一天下午,与往常一样,林带着她的儿子阿凯在办公室做作业,那天作的作业是作文,老师出的作文题目是《冬天的雪》。只见阿凯呆坐了好一会儿后,在作文本上写了一行字:汕头没有雪。当妈妈看到了阿凯的这行字之后,就说:“你这样写不行,还是好好想想把作文完成吧!”说完,就习惯性地把阿凯写的那一页纸扯去了。

但是,怎么也令林女士没想到的是,这时候儿子竟然会像发了狂似地,突然从座椅上蹦了起来,直扑自己,一下子用双手将林女士的喉咙口死死用力掐住不放,只一会功夫,林女士就感到天旋地转、眼冒金花、手脚抽动……这时候在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见状全部炸了锅,赶快围上来七手八脚地把阿凯的双手掰开,又将两人分开……

这一夜,林女士通宵失眠,白天所发生事件的场景翻来覆去在心里挥之不去:“究竟为什么儿子要对自己下此毒手?”她觉得自己的心都要碎了,回想着自己14年来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培养,感到自己已经为“自己的”儿子尽到了“自己”所能尽到的一切,为什么居然会换来如此残酷的后果——面对着摄像机镜头,林女士泣不成声地诉说着!

后来的日子里,林女士还是经常失眠,在一个又一个的不眠之夜里,她不断地回忆、搜索着过去的一切。最后,她终于回想起了最关键的一幕,事情的开端是这样的,7岁的儿子到了从托儿所“毕业”的年龄了,为了精心地培养自己的宝贝儿子,林女士不惜成本,强迫儿子进入了一家收费昂贵的私立小学就读。开始,儿子的学习兴趣很大,但不久之后,成绩迅速滑落到全班倒数第二名。

与此同时,儿子与妈妈之间的冷战也拉开了序幕,先是拒绝吃早饭,郭凯将妈妈买来给他吃的包子扔在了地下,还把包子用脚踩得稀巴烂,然后抬头轻蔑地狠狠地瞪了妈妈一眼,最后扬长而去……逃学、天天与别的孩子打架,拒绝与妈妈之间的任何交流——“冷战(冷处理)”成了郭凯每日生活的主旋律。

妈妈终于被这个宝贝儿子弄得焦头烂额、“黔技穷”,而不得不求助于丈夫。郭凯的爸爸是一位生意人,长期外出忙于事务,从来也不过问儿子的事情。丈夫闻讯后赶回了家,但是等待着他的是一场夫妻之间的争吵,两人之间的相互指责。但还算好,到最后郭凯向老爸老妈认了错。但是,林女士却觉得,事情好像并不是那么简单,总担心着后面还会发生什么……

后来所发生的一切,证明了林女士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她真正的噩梦还在后面呢……

后来,郭凯的叛逆心理继续升级(注意:这儿不是用的“逆反心理”,而是用的“叛逆”二字,这不是笔者的用词,而是林女士自己的用词。)他开始驾摩托车飙车,离家出走不见踪影……而林女士是失眠继续,噩梦继续……一个个不眠之夜,一万种可能在她的脑海中翻腾,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儿子将会发生什么……处于“冷战交战”一方的妈妈,只能靠猜测来度过这种难熬的煎熬,终于有一天妈妈精神崩溃,她终于昏了过去……

但她还是回想起,自己是如何从小为儿子包办一切、干涉一切、设计一切。例如,对于郭凯的小朋友,凡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就下禁令,不让郭凯同他们一起玩!儿子慢慢地变得沉默寡言,于是,她就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是儿子对自己教育方式的认同……

母子之间三个月冷战应力逐步的积累,最终以妈妈的一个习惯性动作——漫不经心地扯去儿子的一页作文,而引发了一次巨型家庭“核弹”的爆炸!(按:从“冷处理”积累到“热处理”。)

惨剧之后,母子双方终于达成了家庭沟通与谅解“备忘录”:
第一、儿子的一方:儿子对自己以往的出轨行为认了错,表示赔礼道歉。但是,儿子最终还是希望,大丈夫志在四方,远离家门,越远越好!
第二、作为妈妈对儿子的理解与让步是:终于同意郭凯去了广州学习他自己喜爱的美术专业,体现了妈妈对儿子自身意愿的尊重。

沟通之后,郭凯终于吐露了那天的“核弹” 被引爆的原因,那天是在妈妈的学校里作作业,妈妈居然当着许多其他老师的面,把自己的作文扯掉,觉得很没面子,极大地伤害了自尊心。而去参加飙车,实际上是期待着壮烈地死去的一个机会,就死给她看看!

第三、妈妈的一方:作为小学校长的她,在自食苦果之后,也换来了某种醒悟,她将她的小学改造成一所专门纠正父母教育理念误区的特色学校。

一场家庭惨剧最终以皆大欢喜的大圆满而收场,但是留给观众们的思考却是绕梁三匝,余韵难尽。

实际上,作为笔者的我,太同情、太理解小郭凯了。无有了期地受强势妈妈的压制,唯一的选择只能以沉默作为开始,不选择沉默,他又当作何选择?最后歇斯底里的突然爆发,作为自身价值观与自身理念的宣泄,也属完全之必然。

举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例如旧上海滩的黄浦公园门前,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样极端侮辱性的词句,那么对于当时国民来说,只能唯一地选择“敢怒而不敢言”吧?及至解放前,条件成熟之时,国民毫无意义地会选择,起义,用暴力推翻殖民政府。从沉默到愤怒的火山终于爆发,是一个完全合理的情感应力拉伸与断裂的合理逻辑发展过程。

强势女人,支配型个性,终遇克星。物极必反,一物降一物,中庸之道长存!

冷战终告结束,尘埃落地,以大圆满的结局收场,这也算是不幸之后的大幸也!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09/7/30 10:40 编辑 www.med126.com]
-----------张某,女,1970年毕业于某大学工程化学系,今年60余岁。大学毕业后不久身体就不佳,主要是长期胃部胀气不适,体弱多病。只要一遇见她,谈话的主题就是无穷无尽地围绕着自己的病痛与看病。1988年的气功大潮中,我结识了一位有真功夫的气功师,就邀请该气功师为其透视并针灸,并请另一位中医师为其会诊,也未能说出原委。

十年之后,也就是1998年的某一天,她突然给我来了电话:“老余啊,你真行啊!”我被这突然一说,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问道:“怎么回事啊?”她说:“十年前会诊时,你也在场,当时只有你一个人说出了我的病症状在胃,而病根在肝。”我说:“那可能是无意当中说的吧!现在的确已经完全忘了当时我说过了什么。”

她说:“在此前此后看过很多很多医生,没有一个人说到我是肝出了什么问题,唯一只有你说了。今年入春之后,我胃部胀气越来越厉害,每天只能勉强吃半碗饭,已经几个月了,我想再这样下去,我就要被胀气胀死了。正好前些日子合肥同仁堂分店新开张,前天我去逛了逛,逛的当中忽然想起你的话,就寻找与肝有关的药,后来就找到了舒肝丸,自说自话地买了一盒,当天试服一丸,第二天胃部胀气消失,就可以正常吃饭了。”

后来她就每天服用,又过了一段时间来电说:“现在胃部症状越来越好,我想要更好一些,舒肝丸是否可以长期服用?”我说:“这可不行!舒肝丸是泻气的药,中病即止,可别拿泻药当补药。”
在这后面还发生了几个插曲颇为有趣,也值得三思,写来共赏。

⑴看到一个校友如此长期地陷入痛苦,我除了深表同情之外,当时可行的援助办法唯一只能是尽我所能给她介绍一位良医。此前我通过另一位校友的介绍,认识了一位安徽中医学院的专家教授边医师,她是北京中医研究院当代名医方药中教授的研究生毕业,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又是一位虔诚的fo教徒,无论是从中医功底,还是到信仰,都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我就介绍她去找边大夫诊治,在看了若干次病之后,张给我来了电话说:边大夫告诉她说,她的病我看不了。在我后来很长很长的经历当中,遇到过许多许多的病例,比较之下,才知道边大夫是一位了不起的真正完全负责任的中医大夫,不会看就是不会看,坦诚地告诉患者。完全不像是当前的许多许多的中医师,明明完全不知道病人体内所发生的是什么,却一副道貌岸然相,让病人一年两年三年地品尝自己的“佳作”,吊死在自己这棵树上,无有了期地浪费金钱、时间、精力和希望。

⑵后来有一年寒假期间,我到合肥办事顺便探望这位多病的校友,正好她儿子假期在家,她告诉我说,说她儿子有一个怪病,想让我给看看是怎么回事儿。这儿子只要在她的跟前一站,就浑身一个劲儿不停地抖动,头也晃是脚也摇,就那德行真还不知道怎么能考得上大学,说完就将她儿子叫了过来。

我一望就知是肝经的事,肝经已经从头一郁到底,贯穿全身到了两脚,故而头晃脚摇。就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肝郁所致。”
这位妈妈偏要追根刨底儿,又问:“郁从何来?”
答:“郁就从你来。你想想,你儿子从放假回家开始,你就不停地对他唠叨:你的房间如何之乱也不收拾收拾,等等。他的房间不妨让他自己作主,乱就乱一点吧,又能有多大的关系?放假回家图的不就是放松吗?如果从小到大,儿子一直在你的唠叨声中成长,不郁了才算怪。”
谁知她闻言后居然会大惊失色!

我也就在刹那间明白了,她并不是真正地想知道她儿子病根所在!
她并不愿真正面对事实真相!她非常愿意生活在虚伪的假象之中。有很多病,的确也是天机不可泄露的啊!

回想起有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探长波罗说出了女人往往喜欢生病的一个重要的潜台词是:女人往往在其潜意识中存在着想要博得男人更多的关怀企图,而生病就是这一类女人手中最有用的工具!

一位肝郁妈妈,自己已经深深地陷入到无有尽头的漫漫痛苦之中,居然却在亲生儿子身上乐此不疲地拷贝着自己的肝郁,制造着儿子的无穷无尽的痛苦。说来真是不可思议!

⑶故事继续:她会经常称道她儿子是如何孝顺,对大人的训斥一直是逆来顺受,无比的顺从,从无抵抗表示,真是一个少见的孝顺儿子!而其子好不容易见到像我这样一个不入流的人,也很好奇,后来经常会打电话来问这问那。到后来,来电突然终止。我知道,儿子一定又是被“修理”过了。因为他妈妈说过,她可不希望她的儿子像我一样,这也不吃,那也不碰,像个苦行僧那样……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09/7/30 10:47 编辑 www.med126.com]
-----------万病唯心造!
快乐无竞争意识、无就业压力的时代过去了,起跑线的宣传把孩子挤压倒一大片,让家长遗憾终生!
-----------现在的孩子可怜,父母也可怜啊。
-----------[示例]:翩翩温顺一小伙,大发肝火为哪般(写于2009.07.27日)(注:若嫌字体太小,可以点击本栏右上方字号栏,一般选择14号字体即可。)

前不久(大概是7月20日)的一天黄昏,笔者的儿子儿媳带着特可爱的孙女(两岁两个月)到湖边的沙滩上去玩沙,据说孙女特别喜欢玩沙。那天的天气特热,我和老伴俩人就没有一起跟着去,孰料沙滩之行竟然爆出了意外。

据说那天宝宝玩得特开心,最后到了很晚的时候,爸妈都说该回家了,她还是一个劲儿想玩下去,怎么给她说就是不听。这时,孙女的老爸突然歇斯底里大发作,勃然大怒,将宝宝玩沙的玩具,小铲子、小桶儿、小模子一下子全都踩了个稀巴烂。

结果呢,小孙女还可爱地说:“爸爸生气啰!爸爸生气啰!”而儿媳觉得特扫兴、特没有面子,在那么多的爸爸妈妈面前,出了一个大洋相!为了表示抗议,妈妈带着宝宝立即到超市又买了一套新的玩沙玩具。事后,儿媳怪罪我儿子不该当着很多人的面如此大发作,而儿子说,如果不是将玩具砸毁,他当时可就要砸人了!

后来,儿媳妇将此事告诉了我和我老伴,我一听,那还了得,一个“危机家庭”的危机居然就在我的眼皮儿底下“爆炸”了!但是,那时儿子正在气头上,只得另瞅个机会沟通沟通吧。

第二天我上网,发现我儿子也在网上,就用QQ先跟他聊了几句别的事儿,接着就切入正题。他承认错了。我说,你该吃点药,消消气啦!他说,好的,晚上就过来。我说,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就好办!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09/8/1 10:03 编辑 www.lindalemus.com/kuaiji/]
-----------○脉案即禅案,禅案即脉案——“致虚极,守静笃”、“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机发即成象,机灭则杳冥——郁郁黄花,莫非般若;翠翠青竹,皆属菩提——此处无声胜有声

晚饭后替儿子切脉。他以前的脉象我是知道的,基本上是左右两手一弦到底,即两手寸关尺三部均为弦劲滑脉。(即上文中所录《素问》所说:“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虽然他仅三十岁刚出头,但为了警惕高血压的出现,近几年来曾替他量过多次血压,那时是正常的。

可今天切脉,双手均疲软滑,弦像基本退失,但右手寸脉独弦,而且还出现了不正常的“漂移”(脉书上没有的玄机之所在),当即断为“右脑痛、胀、昏,右脑络不通”,就问他是不是这个感觉?他说是的,尤其是休息不好的时候,就会有这个感觉。他说他自从有了宝宝之后,就老是感到疲乏,睡不够。

这时,在一边紧盯着父子俩的老伴叫出了声:“比CT还厉害啊!还能有个准确的定位!我诊脉一辈子,还不知道脑络不通怎么诊脉。”说完,她就过来验脉,我给她解释了这个脉象为何能断为右脑脑络不通。我又接着说,右手属于气分,目前还仅仅是形成了气结,关系还不大,也还是很容易调整,如果这个脉象出现在左手,就进入到了血分,麻烦会大一些。(老伴是上海中医学院1969年正式毕业的科班生,一生从事中医师职业到退休。笔者老是给她灌输修行理念:一想成为一流的中医,或提高医术,就必须打坐修行!她在气功高潮时也坐了几天,后来终于难耐寂寞,整天泡在了没完没了的电视剧中间,浪掷光阴。)

而以笔者的经验来看,诸种脉书仅仅是给出了脉象最粗糙的图像,指示了学习掌握脉象的大方向。至于脉象精微之处,以及超出脉书所描绘范围之处,也是难以形之于语言笔墨的,全凭个人临床多多体验,反复悟解为要,而这正是体现了具有个人特色脉诊的要害之处——“一语中的,四座皆惊”。

儿子以前的脉象,两手弦劲,以关尺为甚,反映肝气气郁在中下焦。到目前的疲软,疲软对应元气虚亏,人感乏力。右寸独弦且漂移,反映肝气乘元气虚亏而上泛,结于右脑络。再说得明确一点,就是原来在中下焦平均分布的肝郁之气,现在趁着元气虚亏而造反,一股脑儿侵犯到他人的地盘——大脑脑络。

脉诊诊脉,三部九候,五阳五阴,就是《伤寒论》开篇第一卷“辩脉法”的内容。其实诊的就是气血的运动分布状态而已,而且重点在气分。血分跟随着气分变化而变化,提供参考。我们中医诊脉诊的主要是“气分”,这个“气分”“形而上”的事情,彼等西医的CT也好,X光也好,就算是精密之至,他能看得到吗?

诊脉之要,妙在“致虚极,守静笃”,妙在“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些都是老祖宗正宗的一整套看家本领。把一切脉书上的条文搁置一边,专心体悟患者的气血运动状态是如何一个样子。也就是《行者老师讲河图洛书之阴阳》一文中所讲的脉法之上乘。

每诊一个脉象,就是“参”一个“禅”。禅师们参禅参的时间久了,如果方法对路,加上明师引路,就能开悟。学中医也是一样,学中医就是“参禅”!这个“难”字,难就难在这儿啦!
举天之下,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禅机”,“郁郁黄花,莫非般若;翠翠青竹,皆属菩提!”皆吐广长舌,演无上菩提。

民间中医网上,行者老师曾借题河图洛书与诊脉而说,这是借了个话题,实在是说“参禅”。老师是参禅参破了的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此事,唯有过来人能识得!

故中医的脉诊,诊的是“形而上”的事情,彼等西医走的是“形而下”之路,孰高孰低,不辨自明。

以笔者愚见,正宗的中医们,根本犯不着与西医们去辩论。君子不与小人一般见识!关起门来,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做出一系列有说服力的事情来,才能说服社会。(按:这儿的“西医们”,特指少数唯我独尊,鄙视国医的洋贩子。而多数良知未泯的西医们,还是具有一颗“中国心”的吧!)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接着,又量血压,121/79,均高于以前数值,尤其是低压。
最后开药方,药方就取用笔者开发的“补气平肝汤”,五剂。(按:禅机泄尽,走过场,例行公事而已。)到昨天下午服过第一煎的一半,昨晚和今晨都忘了服用了。今天中午(2009.07.26日,星期天)午饭前诊脉,右手弦脉全部消退,而左手关尺为弦脉。问:今天头昏的感觉没有了吧?答:是的,没了。

再量血压:107/59,完全恢复正常。
此例说明了,在肝郁导致持续性高血压之前,及时的服药调整,疏解肝郁,血压是很容易控制的。
治疗高血压,越早越好!
-----------○翩翩温顺一小伙,大发肝火为哪般

知其子莫如其父。要说起我这个儿子,绝对是翩翩然温顺可人的一小伙,对老爸老妈的话,向来是绝对地服从,即使是不合他的意,也总是是采取“太极拳策略”,接过招,然后化解它,“虚心听从,坚决不办”,就是他的“武林秘籍”。事后问他为何不办,他若无言以对,就咧着嘴呵呵笑一笑,着实是拿他没办法,要想生气都生不起来。

他人缘绝对地好,加之电脑软件硬件都玩得很溜,屁股后面总跟着一大溜“粉丝”排着长队,期待他上门解决电脑问题。这年月,这些少男倩女们似乎都是为了电脑而降生的,家家有电脑,人人玩电脑,业已成为一道靓丽的时代风景线!而他成了活跃在电脑第一线的“电脑小侠”,出远门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去玩,对方自有网友接着,住在网友替他开的高级酒店,优哉游哉地潇洒上几天。充满了自信!感觉很不错!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令老爸老妈看傻了眼!

而他的老爸,这时候也感到了大彻大悟,原来生活在网上的人,和不会上网的人,过的完全是两种生活!脑袋里面竟然装的是两个天地!

他没脾气,从来也没见过他发脾气。这一点绝对是我老伴的遗传基因,就像是一个模子脱出来似的。但这次居然会歇斯底里大发作,完全是在出乎大家意料之外,这就迫使我不得不细细理论理论。
-----------○儿子老爸的肝郁史

这事儿,首先要怪罪到他的老爸,也就是笔者本人身上。其次是他老妈,就是笔者的老伴。再其次要怪罪小学校的教育模式!再以后呢……

1968年底,笔者大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高原城市西宁。在那儿,仍然是按照在北京读大学期间的锻炼方法锻炼身体,就是按半洋人“马约翰”所灌输的锻炼方式(马时任体育教研室主任),以为靠那个洋法门就可以“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每天还傻乎乎地坚持跑步、体操、爬山、杠铃、单双杠等等。而当时,似乎也是一身的劲儿不知用来干啥,每个星期天总要爬山,结果将西宁周边地区的山头全都爬遍了。但坚持数年之后,身体却越来越差,到最后,终于患上了甲肝!

后来才得知,当时分配在西宁的大学生很多,凡是像我一样锻炼身体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一个个不是肝炎、肺结核,就是肾炎等等很麻烦的慢性病,这就是我等之辈,充满了革命朝气一族,完全符合科学卫生观的“体育锻炼”的结局。反之,好吃懒动之辈,也是笔者最看不起的、最缺乏青春朝气的人,却一个个活得很滋润,“善始善终”。
这个最初步的分析是,西式的锻炼身体的方法,经常可能会给健康“添乱子”、“帮倒忙”!

又过了若干年之后,笔者启动了学习中医的漫长历程,“七情六yin致疾”的字眼开始映入笔者的眼睛。刚开始看到书上说,七情过极,会影响到全身气机的运行,进而会形成生病的原因。那时候看到这些话的时候,觉得离开自己非常、非常之遥远:“什么?动一点情绪,就会影响到气机运行?而气机运行的失常,还会致病?”太玄乎了吧?
记得当时心中颇不以为然。

而那时,笔者已经开始隐隐约约地感到了身体里面似乎已经出现了某些问题。体力每况益下,以前能轻轻地一跃而过的一条小沟沟,现在居然会变成举步维艰、难以跨越的“天堑”。
于是就出现了序文中所提到的,开始四处打听真正有本事的老中医的一幕。张老中医切脉后轻轻地递过来五个字:“腰痛,肝不好。”而笔者自忖,我腰不痛啊,也没患上过肝炎啊!遂颇不以为然。

孰料,大约不到半年之后,笔者甲肝急性发作。于是“走后门”,找了一位有真本事的年轻西医才确诊的。化验单结果,肝功能轻度失常。而肝区隐隐作痛,则是再过了半年之后的事情。此后,稍一劳累,或是稍稍喝一点点啤酒,肝区就会作痛。

从此,肝病的阴影就开始笼罩着年轻的我,名牌大学毕业的学历,还不到三十而立的花季少年,居然会落得如此下场。壮士未捷身先亡,长叫英雄泪满襟!

此时此景,笔者对于张老中医的诊断,方才掂量出其中每一个字的分量!

再后来,笔者开始正视并反复体味中医情志致疾的真理,才知道,原来是在肝炎之前,已经有大段的肝郁史打底铺垫作伏笔,方才导致了那天肝炎的最终发作!

笔者的肝郁居然起始于幼年!

原来,笔者的老妈也是一位按照自己带上“老花镜”之后的眼光,来对幼童的价值观进行衡量取舍的世俗之人。
她用她的卫生观、乐趣观、价值观取向,对幼童进行无情地干涉,粗暴地强加!

一个三四岁的小孩,总是喜欢坐在泥巴地上,玩儿泥巴,玩儿小石子儿,这种种的小儿把戏,在老妈透过了“老花镜”的眼光来看,都是极其无聊的、脏兮兮的。一旦发现,格查毋论。声讨在先,什么“手太脏”,“裤子沾上了泥巴”等等,是挂在嘴上,最最起码的声讨词。接着就实施镇压,把幼童拉扯回家,洗手更衣。最后是警示句,以后的一系列不准……

经过这一系列的“弹压”,那幼童的一份好心情,老早不知飞到了哪个“九霄云外”去了啦!

这就是一位具有歇斯底里“洁癖”的妈妈,与她那宝贝独生儿子之间的故事。
当然,她的确以为她所做的一切,完全是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我的童年,由老妈做主!

当类似事件不断反复地重演之后,就在步入小学前后,那个幼童就开始出现了诸如“泛酸、嗳气、胃痛”的系列典型症状。(笔者之所以能将肝郁综合症描绘得如此惟妙惟肖,当得力于这大段的亲历。)

泛酸,就是突然间,两个腮帮子下方,先是突然地发酸,接着酸水如涌,以此同时,胃里面也一阵阵地大规模地翻动如搅,这种难受劲儿,也就只有过来人才知道。

大口大口地嗳气,真不知道胃里面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气,会向上一个劲儿翻动并释放出来。

最后,就是胃痛,胃痛如搅。

再以后,就是这个幼童,只要是老妈的影子大老远地一闪现,那一身的好心情,立刻就会飞到了九霄云外!

当笔者幸运地考上了北京的一间名牌大学之后,远走高飞,远离家门,如同小鸟儿飞出了鸟笼,总算是解放啦!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好心情从此就如影随形般地伴随着这个渐渐长大,步入青年期的小伙子。也就渐渐告别了诸如“泛酸嗳气胃痛”的困惑。

这就是笔者肝郁理论的原始起点!

将近三十岁时所发现的肝炎,其起点,却深深地根植于学童前期!
-----------因为笔者的肝炎既往史,肝火自然是比较大。所以在儿子们小的时候,往往也会有一股无名火突然不知从那儿冒出来,对儿子们会突然一记耳光过去。但那时完全不知道其严重后果。在后来,儿子上了小学,开始学习成绩不错,后来快速下滑,50-60分,是其正常发挥的水平。明显地厌学,多动症,放学了不回家……
这些就是我的孩子们小的时候家庭的主旋律!

儿子考大学前后,突发胃出血。上吐下泻,大盆的血。后来胃出血多次住院,输血……幽门螺旋杆菌……这一个系列的词汇,就长期地伴随着他。

再以后,就回到了上文所描述的儿子的歇斯底里突发——心理应力的断裂……

痛定思痛,回顾人生,这位老爸终于获得了大彻大悟,儿子所发生的一切,罪魁祸首,就是作为老爸的我。
而老爸的肝郁,又是起始于他的老妈……

儿子因为肝郁对女儿发脾气,必定又要引发我的孙女的肝郁……

于是,一家子四代人之间的肝郁故事,就这样代代相传,无有了期……

到这儿,我想读者们一定会感觉到,笔者的拙文,即使不算悲天悯人之作,绝对也是笔者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
同时也是一篇学习了先哲经典之后,获得了某种觉悟,在心灵得到了升华之后,反眸人生道路,权衡检点得失的经验之谈。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