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认识金人李东垣   转帖
    

黄帝内经:认识金人李东垣 转帖

认识金人李东垣
   _________漫谈医道

转帖自铁杆中医,作者:陈有堂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医杂志》登载了有关“甘温除热”的文章,引起广大同仁们的关注,展开了一场大的讨论。最先是由欧阳锜先生启端,发表了“甘温除热法的理论探讨”,继而有艺勇、刘度舟、颜文明、夏桂成、朱式夷、牟允方诸位发表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晋医朱式夷与刘度舟教授的不同的见解,特别令人关注。
那时余才学了三年西医,已将早年从师学习的《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以及《医宗金鉴》有关各科的知识忘了不少。看到先生们的论著很难理解,于是买了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各科教材,首先阅读各家流派的学说,有缘认识了李东垣先生的学说,不过很粗浅,以为脾胃论是在那个饥馑时代产生的,有它特殊背景。及至读完对《甘温除热法的理论探讨》等文的讨论,方才有了比较深的认识。然而又读了刘度舟、牟允方《关于东垣内伤类似伤寒的我见》一些文章,所据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与补中益气汤人参养荣汤的比较,得出补中益气汤、人参养荣汤是治疗虚人伤寒、感冒的结论,不禁迷疑惑了,对“阴火”一说产生了质疑,想不到中医理论竟是这样的奥妙、复杂?是否同病异治?翘首以盼,想看个究竟。
  不知何因?后来杂志竟没论出个结论来,再没登载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于是决定:从自己的临证实践、别人应用李氏学说治病的经验,来验证他的学说。
后来从其他杂志、报刊上经常看到同仁用李氏学说治好的不少疑难病症,相信李氏的补中益气汤等方,绝不是仅仅是治疗虚人伤寒、感冒的方药,而是建立在《内经》基础上新的学说思想制定的方剂,于是再次学习、钻研李东先生著作,以及其他人研究李氏学说的论著。
  李东垣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曰: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 ,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盖阴火上冲,则气高喘而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营卫,则不任风寒。人之一生,一呼一吸,吸多呼少,多者纳气于肾,以助肾、命门之元气。元气者,常人肾中阴平阳秘,生之元气,以鼓动气机上升,促进肺之呼吸。
  阴调经篇云:阴虚生内热,虚则生阴火。今“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曰内热。”可见内热所起,则因肾阴虚也。如若肾阳虚,则应生泄泻,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
今因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阴虚内热,蒸于胃中则生阴火。火者上炎,升也,蒸于肌肤,则为内热。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举痛论云:“劳则气耗,劳则喘,且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夫喜怒不节,起居不时,有所劳伤,皆损其气,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热无气以动,懒于语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不安、、、、、”因而说劳倦内热的发热,与外感风寒的发热显然不同。
  内热者,贼也,进一步促使肾之阴阳失衡,妨碍气机的正常升降,促使病症加剧焉。
  李东垣洞悉此理,创补中益气汤加减法,取其辛开苦降、升清阳降阴火,疏通气机,恢复其升降作用,因方药与病机相投,获得良效,故而提出“元气”、“内伤”、“阴火”“升降”之说。又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自潜而热退,制定出了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的一系列方剂,做能治愈多种内热病症。
  病例:李某,女,35岁,每日上午自感发低热已五、六年,劳作后加重,体温37(摄氏)度,面色苍白,纳差,疲乏无力 二便正常,诊前发热时曾用西药退热,但又反复。舌淡胖有齿痕,脉虚。诊断:脾虚发热 用药:
  黄芪15克 党参15克 炒白术15克 炙甘草6克 升麻9克 柴胡9克 归身15克 青蒿18克 陈皮9克 枳壳6克 三剂 水煎服 一日一剂
二诊:服药后不觉发热,为巩固疗效,去枳壳又开方三剂。
  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中曰:“众之百病,莫大于中风,有汗则风邪客之,无汗则阳气固密,腠理闭拒,诸邪不能伤也。 或曰∶经言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又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胃者,行清气而上,即地之阳气也,积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曰清阳实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者也。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当时余正读《续名医类案》,看到用补中益气汤治眼疾的病案,正巧我县领导梁某之爱人李某某,患怪症,读书看报只能俯视,不能仰视,西医诊断为玻璃体混浊,用药多日不见好转。
其例:
  李某某45岁女干部
  面色苍白,倦怠无力,纳差。二便正常。脉虚数 舌质淡红 此乃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气机失常,用药:
  黄芪24克 人参15克 白术15克 白芍12克 当归15克 柴胡9克 升麻12克 陈皮10克 枳壳10克 灸甘草9克 生二片 水煎服 一日一剂 前后加减服一百多剂,读书看报,逐渐能仰视,恢复正常,人也吃胖。
  至此,对“阴火”一说深信不疑,对李东垣的脾胃论学说进一步探讨,仔细阅读其著作。
  那时临证经验不多,读《兰室秘藏》没有多少心得、体会,如读罢《劳倦所伤论》后,总结用药:治劳倦内热、气耗病,以温脾为主,佐以升降辛散(兼有辛开)苦降(具有清热)加以兼症(其他)之药治之。九例中用健脾药8例;温脾药6例;行气和胃药9例;升降药有6例、、、、、、、喜用的药有:
  健脾:人参 黄芪 苍朮 白朮 白茯苓 灸甘草,因脾藏血,血损时加当归。
  温脾:干姜 缩砂仁 草豆蔻仁 益智
  暖脾:肉桂 吴茱萸 川乌
  升降:柴胡 升麻 黄连 黄柏 黄芩
  行气药具有助升降作用:橘皮 青皮 槟榔 枳实 厚扑 木香 藿香叶
  消食:神曲 京三棱 广朮          
  降逆:半夏
  痰饮:半夏 皂角 紫苑 (饮)白茯苓 泽泻 猪苓 
  泻下:巴豆
  止泻:乌梅肉 诃子
  遗憾得是当时没有深研下去,却埋头在那些教科书中,以至有好长时内,临证时照书本看病,对症用药,养成吃“便宜饭”的习惯,若遇到书本上没讲得病便抓瞎,尤其是遇到疑难病症时就没辙了。心想,长此下去,自己不就成了个墨守成规的“工匠”了吗?看来此路不可行。
  为了突破这个困境,于是总结这些年来学医的经验,想从中吸取教训,摸索出自己的治病的思路,写出了《医法心要》,为的是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学术思想。然而总觉得这篇东西,是步人后尘,不是自己特有的东西,于是着手钻研《内经》、《景岳全书》乃至《易经》、、、、、、
  到此时才深深感到要想创一条属于自己治病的思路,谈何容易?真是“千技易学,一绝难得”啊。真羡慕那些名医流派师授的门徒。他们幸运啊,能在师傅的指引下,找到简捷、快速成才的途径。
  一九九0年春,余正在撰写《杂病纲要》,主张“调理五脏六腑可以祛除外邪”时,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学会准备召开全国首届儿童保健学术会,来函约稿,便将以前照李东垣用药构方,面面俱到(那时的认识的水平),拟定在《杂病纲要》中治脾病的通用方,定名为“和胃健脾止泻汤”寄出,不料竟被定为大会的交流论文,得到与会者的好评。
  如此看来,有必要再进一步认识李东垣,看看他是怎样摸索出这个流派的路子,好从中吸取经验,便潜下心来专研他的著作。
  李东垣(1180~1251)李杲,字明之,金代,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上的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他自幼沉稳安静,极少言笑,十分喜爱读书。20多岁时,母亲患病,请来许多医生,治疗无效而故,这对他的触动极大,便立志学医。听说易州的张元素的名声大,就携重金前去拜师。由于他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勤于思索。几年后便学有成就,继承了张元素重视脾胃的易水学派的学说。
  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这与《内经》中讲到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他还将内科疾病系统地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这对当时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很有指导意义,对于内伤疾病,他认为以脾胃内伤最为常见,其原因有三:一为饮食不节;二为劳逸过度;三为精神刺激。
  李东垣认为脾胃属土居中,是阴阳升降的枢纽,升则归于肺,降则输于肾,肺之脾胃虚、肾之脾胃虚,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不论哪脏受邪或劳损内伤,都会伤及脾胃。同时,各脏腑的疾病也都可以通过脾胃来调和濡养、协调治疗。
  这些理论都是张元素、李东垣多年来对《内经》等著作潜心研究的成果,因此奠定了以脾胃为主的补土派。
  由此可见:名医流派师传授学的办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门徒早日成才。可惜的是现在将这种学医的方式丢弃了,而是统一在中医院校,在一个模式下学习,以至于好多学子进一步深造时,要走好多的弯路。
余退休之后,开设诊所,根据当前人们生活状况:贪欲过多,饮食不节、事业競争激烈,精神易于受刺激,生活节奏快的情况:鉴于现在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一般不用猛浪狼虎之剂,以免带来纠缠、打官司之类的麻烦,觉得用补土派的理论用药治病比较保险、妥当,认为用李东垣先生的方药是明智之举。于是又重新专研李氏著作。
  这次的学习,对李氏学说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颇有收获。李先生首重元气(有关元气的论述,请阅余写的《人之气的探讨》),他根据《内经》的理论,阐述了脾胃与元气、 阴火与元气(如前节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所述)、内伤与元气(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精神刺激)、升降与元气(请阅余写的“调理气机可治百病”)、甘温与元气(内经所言:劳者温之)的关系等等。
  由此想到:按照脏象学说,百病的症状尽管有千变万化,但也离不开五脏六腑的范畴。李氏既然将脾胃列为治百病的枢纽,那么就应该熟知脾胃的秉性了。
  脾者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象土 脾藏意,属土,为万物之母主营卫,主味,司主气主运化,性升,恶湿,统血,主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舌,其华在唇,其声歌,其臭香,其味甘,其液涎,其色黄,其脉缓,为后天之本,循经部位常髀痛,与胃相表里,与心肺相生,与肝肾相克。脾病多因饮食、思虑劳累过度、体质素弱、易受湿邪。
 常见的症状有:1、倦怠无力、懒惰嗜卧、行动气短为气虚 2、脘腹胀满为气滞 3、食后难化、胀满为中阳不化 4、眩晕为清阳不振 5、脱肛、小腹胀坠 6、目胞肿、腹胀、泄泻、黄疸 7、浮肿、脚气 8、大便血崩漏 9、消瘦脱肉 10、沉困泛力 11、口淡、口腻、舌胖、苔厚。12、口臭、口甜、口舌生疮为脾热 13、唇绛唇裂为脾燥 14、食呆不化 15、泄泻不止 16、脾髀痛 17、大便难,脾不为胃行津液 。余作为编码的系列、症状组。
  胃者 脾胃者为仓禀之官 五味出焉。属土。脾之府也,主容受,为水谷之海。宜和降为阳土,与脾为表里,喜润恶燥。胃病多由饮食不节、饥饱劳伤、寒热不适引起,常有:1、胃痛、胀。2、食欲减胀满 3、泛恶、呕吐呃逆、嗳气中脘满 4、嘈杂、口渴引饮、消谷善饥、口臭 5、牙齿肿痛。作为编码的系列、症状组。
熟知这些编码的系列、症状组,以便分清病之虚实,归类用方。
东垣先生在病因上着重指出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精神受刺激是造成百病之始:在辨证上要辨清阴、阳证:要从辨脉、寒热、手心手背、口鼻、气少气盛、头痛、筋骨四肢、外感八风之邪;辨外伤不恶食、渴与不渴;劳役受病表虚、、、、、、分清外感、内伤之疾,以免犯虚虚实实不明之错。在论治方面主张"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损者自潜而热退为原则,制定出好多传世的良方。
  枳术丸
枳实(麸炒黄色,去穣,一两) 白术(二两) 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汤下,无时。 白术者,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令人胃气强,不复伤也。
  据说李东垣具有代表性的补中益气汤,最初是受此方的启发制定的。白术气温味甘,味浓气薄,阴中阳也,和中益气去湿,温脾和胃;荷叶色青气香升发清阳,可升发脾胃之气;枳实苦微寒降气,可祛脾胃痞结,仅此三味就有天地气交的升降,合乎天地造化的象征意义。故能强胃、消食、治痞。  
      橘皮枳术丸
枳实(麸炒,去穣) 橘皮(以上各一两) 白术(二两) 上件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食远。 夫内伤用药之大法,所贵服之强人胃气,令胃气益浓,虽猛食、多食、重食而不伤,此能用食药者也。此药久久益胃气,令不复致伤也。
  此方是枳术丸加橘皮。橘皮气温微苦,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强化枳术丸作用,故能治老幼元气虚弱,饮食不消,脏腑不调,心下痞闷。
  半夏枳术丸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 枳实(麸炒黄色) 白术(以上各二两) 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添服不妨,无定法。如热汤浸蒸饼为丸亦可。如食伤,寒热不调,每服加上二黄丸十丸,白汤下。
  更作一方,加泽泻一两为丸,有小便淋者用。
  此方是橘皮枳术丸加半夏,半夏气微寒味辛平,燥湿祛痰,降逆止呕,故治因冷食内伤。内伤者有湿有痰有痞则有呕焉。
  、、、、、、、
  再看补中益气汤,制方之意:
  补中益气汤:
  黄芪(病甚,劳役热者一钱) 甘草(以上各五分,炙) 人参(去节,三分,有嗽去之。) 以上 当归身(三分,酒焙干,或日干,以和血脉) 橘皮(不去白, 二分或三分,以导气,又能益元气,得诸甘药乃可,若独用泻脾胃) 升麻(二分或三分,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 柴胡(二分或三分,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 白术 (三分,降胃中热,利腰脐间血) 上件药[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量气弱气盛,临病斟酌水盏大小,去 渣,食远,稍热服。如伤之重者,不过二服而愈;
若病日久者,以权立加减法治之。
如恶寒冷痛者,加去皮中桂一分或三分(桂心是也)。
如恶热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药二味中更加生黄芩三分或二分;
如夏月腹痛, 而不恶热者亦然,治时热也。
如天凉时恶热而痛,于已加白芍药、甘草、黄芩中,更少加桂。
如天寒时腹痛,去芍药,味酸而寒故也,加益智三分或二分,或加半夏五分、生姜三片。
如头痛,加蔓荆子二分或三分。
如痛甚者,加川芎二分;
如顶痛脑痛,加 本三分或五分。
如苦痛者,加细辛二分,华阴者。诸头痛者,并用此四味足矣;
如头上有热,则此不能治, 别以清空膏主之。
如脐下痛者,加真熟地黄五分,其痛立止;
如不已者,乃大寒也,更加肉桂(去皮)二分或三分。《内经》所说少腹痛,皆寒证,从复法相报中来也。经云∶大胜必大复,从热病中变而作也,非伤寒厥阴之证也(仲景以抵当汤并丸主之,乃血结下焦膀胱也)。
如胸中气壅滞,加青皮二分;如气促,少气者,去之。
如身有疼痛者,湿,若身重者,亦湿,加去桂五苓散一钱。
如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 本根,以上各五分,升麻、 苍术以上各一钱,勿用五苓,所以然者,为风药已能胜湿,故别作一服与之;
如病去,勿再服,以诸风之药,损人元气,而益其病故也。
如大便秘涩,加当归梢一钱;闭涩不行者,煎成正药,先用一口,调玄明粉五分或一钱,得行则止,此病不宜下,下之恐变凶证也;
如久病痰嗽者,去人参;初病者,勿去之;冬月或春寒,或秋凉时,各宜加去根节麻黄五 分;
如春令大温,只加fo耳草三分,款冬花一分;
如夏月病嗽,加五味子三十二枚,麦门冬 (去心)二分或三分;
如舌上白滑苔者,是胸中有寒,勿用之;
如夏月不嗽,亦加人参三分或 二分,并五味子、麦门冬各等分,救肺受火邪也;
如病患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一分或三分 ;
如不能食,心下痞,勿加黄连;
如胁下痛,或胁下急缩,俱加柴胡三分,甚则五分。
  上一方加减,是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始病热中,则可用之
  对补中益气汤的分析:
  个人认为:此方是在上述三个方药组成的思路中充实、发展而成的。白术增人参、黄芪、甘草健脾补元气,因脾藏血加当归,增加脾的活力;保留橘皮导气,以益元气;柴胡、升麻替代荷叶,升清阳;如若心下痞添黄连降浊气;如、、、、、、即随症加药。同时随六yin、四季气节变化用药,写有加减用药法,如有风湿加羌活、防风、升麻、苍术。很明显,补中益气汤是在上述三方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为强调此方作用,东垣先生又写有:“四时用药加减法”的章节,使得补中益气汤治病的范围更加广泛了。如除风湿羌活汤、通气防风汤、羌活胜湿汤、升阳顺气汤、升阳补气汤、清暑益气汤等方剂都是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减中制定成的。
  个人以为东垣先生治脾胃病制方命名,大多是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减定名的,是在治一组系列症候,命一个名的。这可从《兰室秘藏》各门(各科)中看出:大多是先列一组症状后附方药;如:
  治中满腹胀,内有积聚坚硬如石,其形如盘令人不能坐卧,大小便涩,滞上喘气促,面色痿黄,通身虚肿 。
  广朮红花吴茱萸升麻(各二分)半夏(七分)柴胡泽泻神曲青皮陈皮(各三分)浓朴(生用)黄芩黄连益智仁草豆蔻仁(五分)生甘草(三分)当归梢(五分)
如渴加葛根(四分)
  上锉如麻豆大,水二大盏煎至一盏,稍热服食远,忌酒醋,湿面服二服之后,中满减半,止有积不消再服后药。
  可见东垣先生是先讲症状,后对症开方,这样的写法,至《脾胃论》也复如此,如:肺之脾胃虚论: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 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沥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 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胃,名之曰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汤
黄芪(二两) 半夏(汤洗,此一味脉涩者宜用) 人参(去芦) 甘草(炙,以上各一两) 防风 (以其秋旺,故以辛温泻之) 白芍药 羌活 独活(以上各五钱) 橘皮(连瓤,四钱) 茯苓(小 便利、不渴者勿用) 泽泻(不淋勿用) 柴胡 白术(以上各三钱) 黄连(二钱) 何故秋旺用人参、白术、芍药之类反补肺,为脾胃虚则肺最受病,故因时而补,易为力 上[口父]咀。每服三钱,生姜五片,枣二枚,去核,水一盏,同煎至二盏,去渣,温服,早饭、午饭之间服之。禁忌如前。其药渐加至五钱止。服药后,如小便罢而病加增剧, 是不宜利小便,当少去茯苓、泽泻。 若喜食,初一二日不可饱食,恐胃再伤,以药力尚少,胃气不得转运升发也。须薄滋味 之食,或美食,助其药力,益升浮之气,而滋其胃气也,慎不可淡食,以损药力,而助邪气 之降沉也。可以小役形体,使胃与药得转运升发,慎勿大劳役,使复伤。若脾胃得安静尤佳。若胃气少觉强壮,少食果,以助谷药之力。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者也。
  然后才在《脾胃论》中论述“脾胃虚实传变论”、“脾胃胜衰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说”之后,方才“分经随病制方”命名,如:
《脉经》云∶风寒汗出,肩背痛,中风,小便数而欠者,风热乘其肺,使肺气郁甚也, 当泻风热,以通气防风汤主之。
  通气防风汤
  柴胡 升麻 黄芪(以上各一钱) 羌活 防风 橘皮 人参 甘草(以上各五分) 本(三分 青皮 白豆蔻仁 黄柏(以上各二分) 上[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气盛者,宜服; 面白脱色,气短者,勿服。 如小便遗失者,肺气虚也,宜安卧养气,禁劳役,以黄芪、人参之类补之;不愈,当责 有热,加黄柏、生地黄。 如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以风药散之。 如脊痛
  羌活胜湿汤
  羌活 独活(以上各一钱) 甘草(炙) 本 防风(以上各五分) 蔓荆子(三分) 川芎(二分) 上件[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 如身重,腰沉沉然,乃经中有湿热也,更加黄柏一钱,附子半钱,苍术二钱。 如腿脚沉重无力者,加酒洗汉 如卧而多惊,小便淋溲者,邪 合病也 如大便后有白脓,或只便白脓 者,因劳役气虚,伤大肠也,以黄芪人参汤补之;如里急频见者,血虚也,更加当归。 如肺 少许。 如甚则交两手而瞀者,真气大虚也,若气短,加黄芪、五味子、人参;气盛,加五味 子、人参、黄芩、荆芥穗;冬月,去荆芥穗,加草豆蔻仁。 如嗌痛颔肿,脉洪大,面赤者, 如耳鸣目黄,颊颔肿,颈、肩、 、肘、臂外后廉痛,面 赤,脉洪大者,以羌活、防风、甘草、 本,通其经血,加黄芩、黄连消其肿,以人参、黄芪益其元气而泻其火邪;如脉紧者,寒也,或面白善嚏,或面色恶,皆寒也,亦加羌活等四 味,当泻足太阳,不用连、芩,少加附子以通其脉;面色恶,多悲恐者,更加桂、附。 如便白脓,少有滑,频见汗衣者,气脱,加附子皮,甚则加米壳;如气涩者,只以甘药补气,当安卧不语,以养其气。
  以及羌活胜湿汤、升阳补气汤、升阳顺气汤等方,莫不是如此。
  故在升阳顺气汤后东垣先生曰:凡治脾胃之药,多以升阳补气名之者此也。
  因此,个人认为只要掌握了李氏脾胃论的理论,可以说是有灵魂,心中有底了。明白了补中益气汤方义,临证时见到具有脾胃病系列组的症状,就可将补中益气汤加加减减,用不着死记硬背李氏制定的那么多的方药,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余今已过古稀之年,记性不如从前了。只能熟悉东垣先生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药,如补中益气、升阳益胃汤、除风湿羌活汤、清暑益气汤、葛花解酲汤、肺之脾胃虚方、肾之脾胃虚方以及益气聪明汤等方,临证只要见有具有系列组的症状,将这些方剂加加减减,便能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这,也可说是学“医道”的一条捷径吧?
  以前自以为:拙著《医法心要》收入《中华医学学术文库》,根据《医法心要》写出的《杂病纲要》,做为好多学术会议的宣读论文,编入2004年《中国纪录年鉴》,大概有些“医道”了吧?可是学习了李氏的著作后,深感不安,那些微不足道的文章,只不过是千技易学之“技”,哪里能谈得上“一绝”的道?方才觉得要想得到自己特有的学术思想,没有渊博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证经验,休想创出自己特有的治病思路。
  余在《医法心要》里所说的“调理五脏六腑祛除外邪”之说,只不过步人后尘,总结了一些先辈的临证经验而已,哪里能谈得上是学术思想?只不过是才跨入医道的门槛罢了。像李东垣的脾胃论、朱震亨的相火论、王泰林的肝气论、、、、、都是在五脏六腑学说的基础上有所感悟、发现,才有资格阐述自己的卓越见解,并以大量的验案来证明其学术思想,才是具有个人特点的学术思想,方可称之谓“一绝”之道焉。
  李氏学说的创立是如此,其他大家创立流派的经历何尝不是这般?我们从《中医各家流派学》中看到:各家都是通过多年的临证实践后,在经典著作《内经》中,从某一个论点悟出“道”而创立的,如刘完素对五运六气的认识;张介宾的阳非有余、真阴不足论;喻昌的大气论;叶香岩的温热论、、、、、都不是从这部不朽的著作中受到启发,而有所成就的吗?
  余所以说《内经》是不朽的著作。一点儿也不夸张。难道不是吗?试问:世界上有哪一部医著像《内经》能这样流传百世,至今仍是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座丰富的宝矿啊,里面藏有取之不尽的宝藏。不过,要想从中采出灿烂的矿石,创立出自己的学说,没有多年的临证经验,没有感悟,找不到矿苗,寻不见开采的凿入点,休想取出那些宝藏。那得下苦功,找到凿入点,像唐宗海从血证、今人从痰饮证,着手开采《内经》的宝藏,如今能够在治疗肿瘤、癌病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不也是“一绝”吗?
  余唠唠叨叨的漫谈,是想通过行医五十余年所走的弯路,没有得道,没有获得“一绝”,学无成就的教训,供给后来人参考,以便与时俱进,创立起新的学术思想,让我们的中医早日走向世界为世人服务。
                         于已丑年夏至

转帖自铁杆中医,作者:陈有堂




-----------本来以为中医会绝,近来在本网站看到了不少前辈们、同道们,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着中医的奥妙,体现了“中医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可歌可泣!可点可评!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