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大伦
2012年的春节来了,终于可以放假,我泡上杯茶,在家里看了会各个台的春节晚会,非常热闹,其中东方卫视表现出众,搞得我这几天基本锁定东方卫视在看,我估计,以后有一天文艺中心会从北京转移到上海的。我坐在沙发里,看着看着,突然,心里想念起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孟子,那位两千年前的孟子,后来他怎么样了?和魏国国王又发生了什么?他又说了哪些让我们感动的话语?于是,我拿起《孟子》这部书,再次穿过历史的时光的迷雾,来了解那些先哲的智慧。所以,今天让我们接着来聊孟子吧。话说上一次,梁惠王因为治国成绩不好,被孟子痛批,被骂“带着动物吃人”,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估计面子实在难以挂住,难免心情低迷。孟老先生觉得这位也应该有个反思的时间,于是俩人交谈暂告段落。过了些时日,孟老先生突然再次接到梁惠王的邀请,要再次探讨问题。彼时,孟先生正端着茶杯,望着院落里的一地阳光,想着未来的日子。突然听说梁惠王有请,孟先生喜出望外,心想这辛苦还真没白费,估计这位老梁终于想明白了,一定是对仁政有了心得,要是这样,那也是百姓之福啊,于是再次带领着研究生们,兴冲冲来到了宫殿。此时,梁惠王也是两眼放光,很有心得地对孟子说:“孟老,您也知道,我们晋国以前那叫一个强大,应该也是天下最强的吧。”呵,孟子心里这个高兴,心想这位看来志向开始远大了,于是点头。那么,有的朋友该问了:这位梁惠王不是魏国的国君吗?历史上也被称为魏惠王,为什么他说自己是晋国的呢?原来,这个魏国的前身,就与晋国有关,春秋的时候,晋国非常强盛,称霸诸侯,地位估计跟今天的美国差不多,后来在最强盛时期,很有做为的晋献公打仗俘虏了一个女人叫骊姬,这女人八成儿是妖精变的,把晋献公迷晕了,于是想立骊姬生的儿子,就把自己以前的儿子赶了出去,从此晋国内乱,走向衰败,这叫“骊姬乱晋”,虽然后来经过晋文公时期重新称霸,但是后来国力还是衰败下去,若干代后,辅政大臣六卿的力量逐渐增强,国君慢慢被架空,最后剩下这六家互相掐架,结果剩下赵、魏、韩三家,这三家最后干脆把晋国分掉,这叫“三家分晋”,建立了赵国、魏国、韩国,晋国最终灭亡。所以梁惠王说自己是晋国的,听着体面,但是有点不厚道。我们再聊回来,话说孟子听梁惠王说当年晋国最强,心想这位开始目光远大,于是点头。结果,梁惠王的面色突然变得非常不忿,很有些恼火地说:“可是,国家传到了我的手里,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手气太不顺了,就跟点儿背的时候进了赌场似的,东边,我败给了齐国,连我们家那大儿子,也在打仗的时候被他们做掉了;西边,我又丢失给秦国七百里地方,别提多丢人了;这还不算,南边,说起来更丢人,连楚国那帮小子都欺负我,您瞧瞧,我这都混到什么份儿上了?”(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我估计大家一看到这,一定很晕,这位梁惠王都说什么呢?原来,他在讲他的心酸史。我们前面提过,梁惠王刚当上国君的时候,还是很进取的,后来,则错误不断,使用了庞涓做军事统帅,这庞涓心眼特小,使阴招把孙膑给陷害了,挖掉了髌骨,于是孙膑忍辱逃到了齐国。当时正好梁惠王发兵攻打赵国(大家一定奇怪,怎么总是打来打去的?这是当时他们这些国君的主要工作——看那个国家稍有虚弱,立刻发兵攻打,来增加自己的地盘),赵国因为被攻打,所以向齐国求救,齐国一看,打啊!早就看魏国不顺眼了,于是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出兵。这孙膑是个打架的好手,脑袋机灵,他让田忌不直接去救赵国,而是直捣魏
国老巢,好比打群架你出拳打我朋友的脸,我不去替朋友挡,而是直接出拳打你肚子,你肚子疼了,自然收回拳头(各位原谅我写的暴力,实际上战国的情形和打群架实在有的一拼)。结果魏兵不得不撤兵回救,两军于桂陵相遇,齐军大破魏军。这是孙膑第一次雪耻,也是“围魏救赵”这个成语的来历。结果过了十三年,魏国与上次挨打的赵国和好,两国又一起出兵攻打韩国(瞧瞧,您又吃惊了,其实当时就是这样的,乱作一团,今天打,明天好,然后再一起掐别人,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国君的利益),韩国又向齐国求救,齐国一看,呵,机会又来了,你们哥几个还真照顾我,总是互相乱打,你们打得越乱,就越是给我机会插手啊!于是再次出兵,两军相遇,孙膑设计,让齐军先退,同时每天把做饭的炉灶从十万减至五万,再减到三万,庞涓大喜,觉得齐军害怕,逃兵很多,于是轻率进军,最终,孙膑于马陵设伏,在一棵大树上刻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并让齐军夜里一见到树下有火光,就万箭齐发。庞涓追到树下,见有字,就点火看,“读其书未毕”,也就是说刚看了一眼,就成了靶子,魏军被射杀大乱,庞涓见大势已去,说了句“遂成竖子之名”,于是自杀。同时,魏国的太子被俘,魏国就此衰落下去。这就是梁惠王说的“东败于齐,长子死焉”。梁惠王说的“西丧地于秦七百里”指的是后来,马陵之战以后,秦国又打败了魏国,占了不少土地,导致魏国迁都大梁,所以魏惠王也叫梁惠王;至于他说的“南辱于楚”,原来是南边的楚国曾经进攻魏国,并占领了一些地盘。梁惠王唠叨了这么多自个儿的倒霉事儿,孟子听了也晕:这位老兄到底想干嘛?是想励精图治?他到底明白没明白我讲的仁政的道理呢?孟子正兀自发愣,就听到梁惠王接着说:“孟老您说说,什么叫耻辱?这就是耻辱啊,我现在特想做的,就是为那些死难的人报仇雪恨,洗刷耻辱,您能给出个主意吗?您说我该怎么干,才能报仇雪恨?”(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一听,鼻子差点气歪,这位敢情什么都没懂,您以为我老孟不知道您心里都想什么呢?您就是想接着打仗,您是想问我怎么才能打赢,说雪耻是好听的,其实就是想把别国的土地都占了,这点小心眼儿还想蒙我?我估计,当时孟子望着这位不争气的梁惠王,心里一定特沮丧,之前的话这位到底听进去多少,孟老先生心里实在是没谱,怎么办呢?朽木也要雕啊,于是,再接再厉,接着开始教育。孟子说:“您不就是想取得天下吗?别急啊,我告诉您,别说您现在魏国这么大了,如果按照我的措施执行,只要有百里见方的小小的国土,也能够取得天下!”(地方百里而可以王。)梁惠王一听,立刻睁大了眼睛,就像一个正在街上闲逛的小偷,突然看到街边的一个桌子上摆着一堆钱,他既想立刻把这堆钱纳入囊中,又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有这么一堆钱摆在这没人动,于是
狐疑:“有,这等好事儿?”孟子接茬儿说:“有啊!就我们俩这关系,我还能蒙您吗?我告诉您,秘诀就是,大王您需要对百姓施行仁政(估计老梁一听“仁政”两字手就麻了),大王您只需要少用刑罚,减轻赋税,然后让老百姓深耕细作,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即使他们拿着木棍,也能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老梁听罢,更加狐疑,心想:您没蒙我吧?听您的话,最后老百姓拿根简单的木棍子就能打败秦国楚国的装备精良的特种兵?孟子早料到会如此,于是接着讲:“您还别不信,您看看他们秦、楚那边,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搞得百姓连农活儿都干不了,结果根本就没有粮食来奉养父母。最后怎么样?他们的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老梁听罢,觉得将信将疑,觉得有些道理。孟子见此情况,最后说:“大王请千万不要怀疑这句话,那就是‘仁者无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这句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就此,《孟子 梁惠王上》的第五篇结束。那么,孟子的这篇,到底是在讲什么呢?除了治国之外,我们还能理解到什么呢?原来,孟子在这篇里,讲的是“通过增加内在积极的能量,来改变周围的环境”的道理。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让我们看看孟子让梁惠王对老百姓做些什么吧。孟子让梁惠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这里面“省刑罚”与“修其孝悌忠信”是对应的,我们知道,刑罚是消积的行为,刑罚用多了,生机就会被压抑,所以刑罚虽然是惩戒行为,但是总有些消积的影子。而“修其孝悌忠信”,则是积极的,是预防的措施,两者虽然都很重要,但是这两个比起来,孟子更倾向于使用积极的手段。而“薄税敛”,则也是让民
心积极的手段。当税收收得多的时候,民间的生机难免被抑制,所以民心会不快,这个民心可千万不要小瞧,非常的重要,如果民心都是积极阳光的,这个国家一定会有所发展,如果民心都是忿忿的,则会问题多多。孟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有布缕之征,
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孟子尽心下》)这话的大概意思是税收的种类可以很多,但是有道的统治者只会收很少的税,这样可以让民心积极平稳,社会安定。如果多征了,老百姓就会有挨饿的了,如果再多征,则老百姓就会父子离散了,所以要慎重。所以“薄税敛”是使民心安定、积极的一种方法,古代管这叫休养生息。那么,孟子讲的“深耕易耨”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深耕”,是干农活耕地的一种要求,要把深层的土壤翻上来,表层土壤覆下去,现代的要求是一般要深于22厘米。深耕具有翻土、松土、混土、碎土的作用,虽然耗费劳力,但是可以明显促进产量,深耕则庄稼长得好;“易耨”的耨读音是nou,四声,是指除草,易耨的意思是经常的除草。“深耕易耨”这个词就出自《孟子》这里,这两个行为看起来只是农活的要求,实际说明的是什么?其实孟子在这里说明要让民心安定,因为只有民心安定了,才能踏踏实实地仔细地干活,也才能有心思把地耕得深一些,有心思常来除草。所以,像孟子这样的大学问家,讲的话我们必须往深了理解,否则就会只理解一半的含义。所以,孟子教育梁惠王的内容,“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从其实质来讲,都是要让国内的民心安定,积累积极的能量。那么,这里面有一个谜团,就是孟子说让“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这个“壮者”是什么意思?难道只有体力好的人,才能学习孝悌忠信吗?体力差的就不学了?大家都没怎么搞明白,所以历代注释的书上也很少解这个“壮者”,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个“壮者”并非体力壮的意思,而是成人的意思,古代讲人到了三十岁就被称作壮年了。比如《礼记曲礼》中说“三十曰壮”。那么,孟子为什么要单单提出这个“壮者”呢?这必须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里才能明白,否则总是搞不清楚孟子在说什么。原来,孟子是在“哪壶不开提哪壶”。当年这个国家的壮者都干什么了?都去打仗了。在魏国,过去老百姓壮年的时候,都去备选魏武卒了。要说起这个魏武卒,可是大名鼎鼎,那是早年间吴起训练出来的,每个魏武卒,要带三重铠甲,操十二石之弩,背着五十箭,带着三天的口粮,半天行军一百里,吴起带领魏武卒“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在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中,吴起以五万魏武卒,击败了五十万秦国的军队,把秦国压缩在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所以,别看后来秦军很利害,可是在当年那还是不成,当时最为彪悍的军队,就应该是魏国的魏武卒了,这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可是,即使有这么强大的部队,魏国就强盛了吗?并没有,说衰落马上就衰落了,孟子这里面直指问题的核心,壮年人该干的事儿,不是去打仗,而是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这就是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所以,孟子重视的是建设内在,使内在更加积极阳光起来。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第二个问题,难道增加了内在的善的能量,就可以改变周围的环境吗?这里最使我们奇怪的是,孟子居然说如果做到了这点,即使老百姓拿着棒子,也能打败秦楚的坚甲利兵,这是真的吗?对于这点,基本上大家都表示怀疑,不但梁惠王不怎么信,后世的学者也都不信,连司马迁都认为孟子迂腐,大家都想:您别逗了,您为了宣传您的孝悌忠信的学说,也不能这么胡说啊,噢,学了这个,连拿着木棒都能打胜仗,您这也太夸张了吧。那么孟子确实是在蒙梁惠王吗?他说的到底是什么呢?原来,孟子是在教我们,从一个大的格局里面看问题。很多时候,当一个国家里面老百姓安居乐业,另外一个国家穷兵黩武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认为这个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家会被穷兵黩武的国家打败,但是,我们往往发现,那种穷兵黩武的国家,可能暂时会胜利,但是却无法长久,比如秦国刚统一天下没多久就灭亡了,倒是休养生息的西汉持续了很长时间。所以,从大的格局来看,一定是以仁政对待百姓的政权可以长久。所以,穷兵黩武常常可以占一时的便宜,但终究会倒霉,因为他忽略了民生的根本。在当时,基本上没有哪个国君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看的都是眼前的利益,占邻国多少个城池,国君就乐得睡不着觉了,所以打仗那是家常便饭,可是,到头来暂时的胜利却总是带来最后的倒霉,比如齐国强大,曾经把燕国差点灭了,国都都给占领了,这是多大的便宜啊,结果,这事儿却埋下了齐国灭亡的种子,后来燕国后代复仇,终于灭齐。所以,孟子教育梁惠王,搞好自己的国家,让国家强盛,当我们老百姓丰衣足食、孝悌忠信的时候,那些相邻的国家,因为老百姓食不果腹、妻子离散,所以一定会向我们倾斜,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这就是增加内在积极的能量,以此来改变周围的环境的道理。其实,孟子所讲的道理,我们不能仅仅认为是治国用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这个道理。我们在生活中,环境复杂,周遭会给你酸甜苦辣各种滋味,这是人生常态,但是如何对待这些境遇,确是有学问的,任何一件事,其实都有两种态度来对待,一个是积极的,一个是消积的。比如,冬天我们把被子拿到阳光下暴晒,晚上收回来,会有什么味道?大家一定说,有阳光的味道,这个味道非常的好闻,甚至闻着它,晚上睡觉都香。可是,这个味道到底是什么呢?据说有科学家研究了,他们发现被子里面有很多螨虫,这些螨虫被阳光照射,会死亡,尸体爆裂发出的气味,就是这个阳光的味道。大家听了一定很晕,其实,这就说明同样一件事,我们从两个角度去看,结局是完全不同的,一个让我们愉快,一个让我们恶心。在我们的一生中,有无数的这样的事儿,我们用什么态度对待它,这非常关键。如果我们消积对待,则一生充满痛苦,这样的人,整天不开心,当然身体也会毛病多多,因为肝气不舒啊,这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大多数,因此会有:“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说法。现代人这样的问题尤其多,根据我的体会,无数的所谓的疑难杂症都与此密切相关。可是,如果我们积极对待,则会开心很多,因为每个看似糟糕的境遇,都可能是一个包装得很精致的礼物。比如,我们开车迷路了,这看似糟糕,但是我们却可能因此而发现从未见过的美景,这就是好事了。遇到挫折了,我们才能借此发现自己的问题,努力修改,积蓄力量,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因此,有这种心态的人,其实无论遇到别人看起来多么糟糕的事儿,在他们都是无所谓的,因为他们心中自有化解困境的阳光。这样的人,则心宽体胖,身体当然会健康很多。那么,这个化解困境的阳光是什么呢?究竟是什么能使我们积极起来呢?这事儿说起来挺难的,浅层的方法是我们每天告诉自己积极,对着镜子说“积极”,这是一种程式的训练;而更深层地分析,这个能让我们积极起来的阳光,其实就是一颗仁慈之心,我们用这颗心对待人,则坦诚愉悦。我们用这颗心对待世界,则处处晴朗。孟子告诉我们的,在治国的时候,国君要有仁慈之心,其实“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其中所有的措施的核心就是“仁政”的“仁”字,是这个“仁”字使得老百姓变得积极起来;同样,在处理我们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凭借的,也正是这个“仁”字。有了仁心之后,我们的生活才能处处阳光。有了仁心之后,我们才能积蓄自己积极的能量,才能感染他人一同走向阳光。这种仁心的获得,这种积极心态的获得,其实是通过学习实现的,这事儿谁都不能吹牛,说自个儿是天生的,连孟子都是在孟母的教育下,自个儿又努力学习才最终成材的。所以这是一个修炼的过程,您学习一点,就比不学强,多修炼一点,就会多受益一些。这个过程我自己也有体会,我曾经说过,我以前的性格非常不好,急躁、自私等等坏的品性多多,后来接触到fo教,明白了一些慈悲的道理,又接触到古代大医的事迹,性格才开始慢慢改变,所以我知道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有的时候我会想,如果真的能穿越的话,我回到过去遇到那个蒙昧的我,真会上去给他一个耳光,让他警醒:还不赶快学习,为什么要浪费那么多年的时光?当然,我现在也还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经常犯错误,很多道理,就是昨天或者今天翻书才知道的。没准儿,如果未来的我遇到现在的我,也想上来打一记耳光让我精进,也说不定的。我们说回来,那么,这种内心充满善的能量的人,会不会在生活中被欺负呢?这就是司马迁所迷惑的,这样的行为方式,岂不是会被欺负?其实不会的,这正是孟子在这篇里面要强调的,这样的人,处处受欢迎,因为人人都喜欢心态阳光的人,都讨厌暴戾阴暗的人,这是人之本性。心态阴暗、处处算计的人可能暂时会占点便宜,但是大家一定会绕着他走,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发现,微笑到最后的,一定是心态阳光、心怀仁慈的人。一个国家,如果充满这种积极的能量,会让周围的国家受到感召而接近;一个团体里面,如果有人内心充满这种积极的能量,他的光芒会从内心散发出来,感染这个团体的每个人,最终这个团体都会因此而改变,变得积极向上,变得富有活力,变得光芒四射。这就是孟子在这一篇里面所讲的“仁者无敌”的道理。其实,“仁者无敌”的真正含义,并不是你去打谁都能打赢,而是仁慈的人,根本就没有谁愿意与他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