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中医“养生四味药”
苏轼,号东坡,字子瞻,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堪称文坛魁首,不但散文写得美,而且精通诗、词、书、画。东坡深刻认识到,适当服药养生是长寿的得力措施。苏东坡一生酷爱研读中医药书籍,他每到一处,都爱与当地名医结交友谊,...后人曾搜集他治病常用的48个验方,编为《苏学士方》,至今存于中医宝库中。他还自著了《东坡养生集》.
此外,还是位美食家,东坡肉流传至今。他虽然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迁徒多地,历经磨难,但享年仍近古稀,这在当时已属高寿,与他善于养生,注重保健,有密切的因果关系。
他在黄州寓所的墙壁上挥毫题写的:
出舆入辇,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娥眉,伐性之斧;甘脆肥脓,腐肠之药。一段精辟论述,可算是规劝人们关注养生保健的宝贵箴言。
有一次,苏东坡的朋友张鹗向他请教养生之道。苏东坡挥笔写了四味药:
一曰无事以当贵,
二曰早寝以当富,
三曰安步以当车,
四曰晚食以当肉。
苏东坡解释说,“无事以当贵”,是指人不要把功名利禄、荣辱得失考虑得太多,如能在情志上任性逍遥,随遇而安,无事以求,这比大贵更能使人终其天年。“早寝以当富”,对老年人来说,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尤其是早睡早起,以获得任何财富更加富贵。“安步以当车”,指人不要过于讲求安逸,而应多以步行来替代骑马乘车,多运动才可以强健肢体,通畅气血。“晚食以当肉”,意思是人应该用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代替对美味佳肴的贪吃无厌。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8/4/13 11:02 编辑 www.lindalemus.com/jianyan/]
-----------苏东坡于西湖边遇一80多岁的老和尚,身体竟如40多岁般健壮,得一延年益寿的生
姜药方。
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时,非常赞赏西湖之美,曾做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漾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也相宜。”这西湖之秀丽有如国色天香的西施,但由于湖面辽阔,
游入很难投入她的怀抱。因而他率领民众修起了一条横跨西湖的苏堤,与自居易的白堤交相辉映,成为西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天苏东坡独自一人便服游览西湖,他漫步在苏堤上,见百姓扶老携幼,来来往往,熙熙攘攘,心里十分高兴,总算给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只听百姓们交口称赞:“苏大人为官钱塘(即杭州),造福西湖,利在千秋。只可惜像他这样的好官太少了!”他感到惭愧,觉得人生短暂,能做的事太少了。猛然想起不远处的净慈寺有位寿高体健的和尚值得拜访。放眼望去,那净慈寺掩映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湖光山色之中.
不知谁走漏了消息,净慈寺和尚早已列队在山门外恭候苏大人的到来。苏东坡挥手致意道:“各位不必拘礼,我今天是因私事前来拜访老方丈的,请各位自便吧。”于是方丈将苏东坡迎进禅堂,小和尚端来西湖龙井茶。苏东坡一边喝茶,一边问方丈:“听说你这里有位寿高身健的高僧,可得一见否?”方丈命小和尚叫来。只见那位高僧步履矫健,胸挺腰直,面色红润,目光炯炯,看上去不过四十来岁。方丈介绍说:“这就是人称‘聪药王’的本寺制药僧,前来拜见苏大人。”苏东坡忙起身让座,双手合十虔诚地问道:“久闻高僧身健寿高,今得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请问贵庚几何,何以如此不老?”聪药王顿首
盲道:“贫僧今年八十有五,四十岁时身体肥胖,臃肿不堪,步履艰难。后得一方做成乳饼,连吃四十余载,所以不老。”苏东坡问此方可得闻平.乳饼如何制作?聪药王道:“苏大人造福民众,贫僧要将此方献给大人。此方只一味
生姜,把姜捣烂,绞取姜汁,盛入瓷盆中,静置澄清,除去上层黄清液,取下层白而浓者,阴干,刮取其粉,名为‘姜乳’。一斤老姜约可得一两多姜乳,用此姜乳与3倍面粉拌和,做成饼蒸熟即成。每日空腹吃一二饼。我连吃1年就身轻体健了。后来遁入山门,我也日吃不断。看来姜乳饼将伴我终生。”
苏东坡拜谢了聪药王回到府上,心想姜乳饼制作较繁,加之他自幼生长在四川眉山,吃惯米饭,不喜面食。于是他在公务之余又遍访民间,终于搜集到以生姜为主药的“驻颜不老方”。他很欣赏此方,曾做诗道:
“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
白盐三两草,
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
茴香一处捣。
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
每日清晨饮一杯,一生容颜都不老。”
[生姜]
别名:老姜、老生姜、姜。
产地: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各地均产。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切片生用。
生姜味辛辣而芳香,是菜肴的主要调味品。
性味、归经:辛,温(子姜微温,乾姜则热)。归脾、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散寒,杀虫。
用量、用法:3-10克。煎剂,作调味品或捣汁服。
使用注意:
生姜伤阴助火,不可多食。
脏腑有热者慎用。
阴虚内热、目疾、
痔疮等病人不宜。
-----------《医药养生保健报》 许力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至老仍身强体健,面色红润,才思敏捷。据其自诉,是得益于数十年坚持每日慢慢嚼咽10至40粒
芡实(一种中药)。嚼咽芡实有开胃健脾、滋润
肺脏、补益脑髓、防治咽炎的功效。通过这种细嚼慢咽,又起到了防止双颊肌肉松弛,减少面部皱纹的作用。
据宋代赵令畴《侯鲭录》记载:苏东坡对饮茶很有讲究。他认为茶可以“除烦去腻”,但“暗中损人不少”,有副作用。为此,苏东坡经过摸索,创造了一套浓茶固齿法。其方法是:用中下茶泡的浓浓的,每次饭后,用来漱口,这样残留在齿缝里的肉屑便会“不觉脱去”,不需要再替牙,而“齿性便若缘此渐坚密,蠹病自己。”他认为这样既去了腻味,又不伤脾胃。而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用茶漱口有其道理:因吃饭时要分泌大量带酸性的唾液。茶中含
咖啡碱和
茶碱,带碱性,饭后用茶水漱口,使酸碱中和,能令口腔清洁,残留口中的酸碱麻辣诸味一扫而光,味觉神经疲劳得以恢复。
苏东坡认为“治齿当如治军”,说的十分深刻。
苏东坡日日含芡实到底为哪般?其奥秘何在呢?
原来,苏氏深谙咽津术!他每次含吃芡实,总是在口内缓缓地含,直至满口唾津,再鼓漱几遍,才徐徐咽下。咽津术,即吞咽口津下肚之养生术。口津,俗称唾液、舌水。有趣的是,古人造“活”字,是“舌”左边先加“水”,舌先有水方成“活”,足见咽舌水下肚的养生意义。中医认为,舌水属“阴津”,“存得一分阴津,则得一分生命。”古代医家还称口津为甘露、金津玉液,颂它:“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渡长年。”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8/4/12 20:12 编辑 www.lindalemus.com/Article/]
-----------有一次fo印禅师与苏东坡相对打坐,苏东坡问fo印:“大师,你现在看到的苏东坡是什么呢?”
fo印反问他:“你先说说看,你看到的fo印是什么?”
苏东坡怀着竞争心理,开玩笔说:“我在打坐时,我用我的天眼看到大师是团牛粪。”
fo印对苏东坡说:“我在打坐时,我用我的法眼看到你是如来本体。”
苏东坡回家后,洋洋得意地告诉了他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很惨,我难道不知道么,修行期间一切外在事物都是内心的投射?你的内心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人家内心是如来,所以看到你也是如来。”
-----------苏东坡害了红眼病,有人告诉他不能食脍,他很愿意听从这个建议。但他说,他的嘴巴不同意,抗议这种厚此薄彼的不公平做法。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究竟是考虑眼睛的利益放弃脍这样的美味呢,还是满足嘴巴的需要不管眼病问题。最后他听从了嘴巴的话,决定等以后嘴巴得了病不能吃的时候,再把眼睛视物的权利放到首要地位。这就是东坡的幽默有趣,他自己为眼病所苦,但又舍不得不吃好东西,于是自我解嘲,这样一说,眼病之苦似乎也就不苦了。但苏东坡并不单单为了自我解嘲,他由此引申自己的思想观点:
管仲有言,畏威如疾民之上也,从怀如流民之下也。又曰,燕安鸩毒,不可怀也。《礼》曰,君子庄敬自强安肆日偷。此语乃当书诸绅,故余以畏威如疾为私记云。
从眼与口之间的选择,引申到政治之道、人生之道的取舍,这不仅代表了苏东坡的语言风格,而且还反映了苏东坡一贯积极的用世态度和人生立场。
关于眼病,东坡还与他的弟弟子由认真谈论过,他们谈到了眼翳与眼明的关系,这一回很像在讨论一种哲理。东坡这样说:
眼翳尽,眼自有明,医师只有除翳药,何曾有求明药,明若可求,即还是翳。固不可于翳中求明,即不可言翳外无明,而世之昧者,便将颓然无知认作fo地。
他的说法听起来很玄妙,用的是参禅那一套语言。其实,这是苏东坡从日常境遇中感悟到的道理。他自从得了红眼病以后,眼睛模糊看不清东西,常常用热水清洗,他的朋友张文潜对他说,眼晴有病要静默存养,这样才能复“明”。东坡似乎大有启发,“明”不能靠医药治疗,它是从个人内在修养中得来的。“翳中求明”,单靠医药不行,医师即便治好了眼睛阴翳的毛病,但也无法保证你就能看得清世事万物;翳外未必“无明”,假如内在修养的功夫深厚,那么即便你的眼睛长了一层翳膜,世事万物的道理也能了然于心,这才是人的更高层次的“明”。东坡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有一种超然于事外的内心思辨能力,他一生都在求道,哪怕是一点日常遭遇,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内心求索,达到道的精神境界。把论医说病上升到禅学,东坡的思路确是够开阔的了。
人们评价苏东坡的特点,称道他能俗能雅,大俗大雅,上面两次谈论眼病,就很能体现他的这一特点。前一次入俗,有着东方朔式的滑稽,这个俗,又不只是逗乐,而具有关心民生、关心社会的内容,与东坡的政治理想是联系在一起的,所谓世俗关怀是也。后一次通雅,讲的是生命修为的大道,用东坡的话来说,就是怎样于静中推求真知识,超越现实世界里种种昧暗,回到生命的本体透明状态之中,所谓终极关怀是也。这两者在苏东坡身上是互为表里的,没有前者的关心社会、关注民生,后者只能成为高蹈派的空谈,但是若没有后者对于生命的自觉,那么他就会为现实所困,失去心灵自由,而没有心灵的自由生活,对屡遭现实围困的苏东坡是不可想像,也是无法容忍的。两者结合起来,便是苏东坡。如果读者从中理解了他为什么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文人和哲人,那么我这篇介绍苏东坡与眼病的文字,也就达到了目的。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费振钟
-----------
茯苓面润肠 玉糁羹益脾 麦门冬助眠 在《与程正辅书》中苏东坡曾透露,一次他的痔疮复发了,不得不休粮断酒肉,忌
酱菜盐
酪好几天,可是一点也不见好转。于是,苏东坡就开始查询医书药典,对着症状自制了茯苓面。就是将白茯苓(一般药店都可买到)去皮,研成末,再用
蜂蜜调匀。
用少量晒干后的
黑芝麻与调好的茯苓粉混合,每天服用20克即可。中医认为,茯苓含有蛋白质、脂肪、
卵磷脂、酵素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镇静、降血糖的作用。与黑
芝麻搭配在一起,能更好地起到润肠、和血、补肝肾的作用。苏东坡的茯苓面,可谓是祛病疗疾、延年益寿的佳品。
苏东坡很喜欢研究吃,也很注意保养自己,他经常到山野里去发掘一些药食两用山草野味。一次,他走到一片稻田附近,突然看见他平时喜爱吃的野荠(现在所说的
荸荠),便想解解馋,于是用衣服捧着荸荠来到附近的寺院,借用灶火煮着吃。
把500克荸荠,100克大米,适量生姜,就可煮成荠羹。荠羹可以补充
维生素C,还有清热利尿、平肝和血、抑菌、化痰的作用。另外,荸荠与
海蜇头各60~120克煮汤服用,称为“雪羹汤”,可以降压化痰,是很好的食疗佳品。
苏东坡还爱吃玉糁羹(
山芋煮成的)。他经常下厨自己煮着吃,并且经常得意地称这是健脾益气的佳品。中医史书也记载,山芋是块茎类食物,富含蛋白质、钙、磷、铁、
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可益脾和胃、治淋巴结肿大。外用可以帮助消肿、镇痛。
麦门冬饮是苏东坡喜欢的饮品,他将麦门冬饮制成具有口腔保健、安神催眠的家常饮料。并作诗说,
一枕清风值万钱,无人肯卖北窗眠。 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我国中医也有记载,麦门冬是中药中补阴的上品,有益阴养胃、润肺清心的功能。常用于咽干口渴、大便燥结,也可用于心烦
失眠、
心悸盗汗等症。具体做法是,一次取少量麦门冬,像泡茶也一样沏水喝。每天喝一、两杯即可。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8/4/15 12:18 编辑 www.lindalemus.com/shouyi/]
----------- 苏轼经常向长寿老人学习,他接受了民间“脾胃全固,百疾不生”的思想。他认为,饮
水过多会冲淡胃液,少饮则胃强,气盛而液行。据说,有位江南老人,七十有三,望之却如四五十岁之人,苏轼问其故,答曰:“无异术,平素不饮汤水,常人曰饮数升,吾日减其数。”
苏轼深谙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所以他特别喜欢出外游览观光,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 苏轼也十分重视精神的保养,他认为闲暇之时观赏“碧玉碗盛红
玛瑙,青盆水养石
菖蒲”,这些悦目怡人的景象,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苏轼认为,养生应:
固脾节饮水,游乐多行走;盘腿擦涌泉,闲坐观菖蒲;地黄芪门煎,酌饮蛤蜊酒;常饮茯苓面,常餐杞菊肴.----------- 年届不惑,一不留意,身体渐渐发福,夜里又经常失眠,平日工作起来也没有从前那股子旺盛的精力,更让人烦恼的是肠胃不好,吃东西稍不注意,或是受凉,就容易
腹痛、
腹泻,有时腹胀、
便秘。去医院看医生,做了多种检查,也没发现什么病变。医生说是得了“结肠功能紊乱综合征”,也称为“过敏性结肠炎”,没有什么特效药。
当我感到绝望时,一位老中医建议我采用摩腹治疗,并将方法逐一做了介绍。经几个月的摩腹锻炼,我的胃肠功能渐渐恢复了正常,晚上睡得好,白天精力充沛。为此,我专程上门拜谢那位老中医,他却笑着说:“你还是感谢古人苏东坡吧。”
苏东坡善于养生,除了“慎饮食起居,节声色之欲,能劳能逸”和“安分养福”外,还有时时不停地以手摩腹,并为此吟出了“一夜丹田手自摩”的诗句,虽然他一生几度流放,坎坷曲折,可他年逾花甲时,竟“毫无衰惫之气”。
苏东坡的“以手摩腹”是中医按摩养生术中的一种。这种自我按摩,包括自摩头面、自摩胸腹、自摩四肢,也包括自摩特定穴位。苏东坡“一夜丹田手自摩”中所指“丹田”即为脐腹部位,该处又称“中丹田”,也称为“脐丹田”。历代养生家视该处内连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承上启下、内通外达之功。现代医学指出,“脐丹田”处相当于胃幽门腺和肠腺部位,频频摩之能使胃肠蠕动加快,使胃液、肠液分泌增多,自然有益消化,有助于正常排泄。
自摩养生术的方法是:用
手掌或食、中、无名指贴腹部体表皮肤,做回环旋转动作,动作宜轻软柔和,不能过急,以感觉舒适为度,每分钟120~150次为宜。摩腹时,可以适当配以提肛锻炼,效果更佳。尤为重要的是,以自摩术养生,尚需澄心闭息,与调身、调心、调息相结合,心息相依,方达意气合一,加之徐徐渐进,功夫有恒,定会产生神奇的效应。我就是苏东坡自摩养生术的受益者。 (于 峰)(文章出处:当代健康报 2007.05.17)
=========
原诗:
傅子美召公择饮,偶以病不及往,公择有诗
樊素阿蛮皆已出,使君应作玉筝歌。
可怜病士西窗下,一夜丹田手自摩。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8/4/15 13:47 编辑 www.lindalemus.com/zhicheng/]
-----------公元1089年,宋哲宗四年间,苏东坡在钱塘(今杭州市)出任地方官,没想到刚一上任,就碰到疫病大流行,一时间,街头巷尾到处是一片病吟声,尸横荒郊。苏东坡一边积极上奏朝庭汇报疫情,一边开仓赈灾救荒。与此同时,他又筹集钱款,准备开设病坊(相当于现代的医院住院部)。为了开办病坊,苏东坡自己也拿出50两银子的积蓄,投入到病坊的建设中去。半个月后,病坊正式开诊收治病人。由于专门向广大贫苦农民开放,病坊常常是病人超员,苏东坡便派人制作稀粥药剂,免费发放给患病群众。他为官3年时间,共医好了一千多人,而且无一例医疗事故,以致当地的百姓称赞这种病坊为“安乐坊”。
苏东坡在当时这种特定条件下,创办起来的“安乐坊”,据考证是杭州最早的医院雏形。苏东坡平常除了写诗作文,还爱好医学研究,并和许多对中医药学造诣较深者结友探究有关医药知识。“安乐坊”就是从精通《
伤寒论》的名中医庞安时那里得到启发创建的。不仅如此,苏东坡还亲自参与药剂的研制。他与名医交往探讨各种药理时,十分注重他们的有关祖国医药学上的阐述,他的稀粥药剂,就是把平时精研药理心得体会和搜集到的民间验方融会贯通,试制而成。这种药剂给当时的贫苦百姓服用,既达到了治疗疾病的目的,又省却贫苦百姓无钱就医的烦恼。因此,这种保健药粥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比如用
白头翁、
车前草等中药煮粥治腹泻便是其中一例。此外还有至今仍在沿用的“
苏合香丸”,也是苏东坡研制首创的。
苏东坡在医学上的成就,还可以从一本后人新编的《苏沈良方》集中反映出来。《苏沈良方》即是苏东坡和沈括的治病良方新集。该书共18卷,另《拾遗》两卷,收有170余条药剂,是一部比较科学实用的重要古籍医书。
====
为官3年时间,共医好了一千多人,而且无一例医疗事故。的确不易。
-----------
【营养食谱之配方】芝麻1000g茯苓200g蜂蜜1000g
【功效与应用】补肝益肾、滋润五脏、渗湿利水、宁心安神。适用于中老年人食用。
【方解】本方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延缓衰老的饮食方。方中芝麻味甘,性平。补肝肾、滋五脏,治肝血不足、虚风
眩晕、风痹、
瘫痪、大便秘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人乳少等症。《神农本草经》记述:“主伤中虚羸、补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茯苓味甘淡,性平。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
水肿胀满、痰饮咳逆、
泄泻、
遗精、惊悸
健忘等症。《日华子本草》曰:“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与芝麻互补为伍,更有利于益脾胃、安心神、补脑填髓,是抗衰防老佳品。
【制法】将芝麻即1日内蒸3次晒3次,重复3天即可完成。即九蒸九晒;茯苓洗净去皮晒干,共为细末,以蜂蜜炼熟,瓷器密贮备用。
【服法】每日早晚各服1匙,或冲开水均可。
在中国最古老的医书《
黄帝内经》中,先人们就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
三七,肾气平均,……四七,身体盛壮,……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开始来描述女子一生的病理和生理了。
在二○○○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明确记载了白
僵蚕有“灭黑斑,令人面色好”祛斑美容的功效。从那时起,在这二○○○多年的历史中,历代的中医都在不断的研究着
黄褐斑、研究着黄褐斑的治疗方法。中医将黄褐斑称为:“面尘”、“黎黑斑”、“
肝斑”等。“面尘”:指黄褐斑如面上的浮尘,洗之不去,如尘附着;“黎黑斑”:指黄褐斑的色形而言;“肝斑”:指黄褐斑的病因多与“肝”有关。
我国历代的医学家们,对黄褐斑还有其它的分类与认识:1)精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2)气血痰瘀、积滞皮下,而致色素沉着;3)肝郁气滞、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而致颜面气血失和;4)脾虚生湿、湿热蕴结,上蒸于面所致;5)冲任起胞宫,终上行至面;6)肝郁血滞伤冲任,气血不能上荣于面等等,还有很多不同的认识。但不论为何种情况,都不外乎:虚、瘀、湿并与“肝”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黄褐斑的病因与:身体部分功能的下降、气血流通不畅、毒素积存体内及与情绪等密切相关。
在这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很多经的起考验的名方。但由于,时代的差异、文字的变迁,很多已是物事人非,在加上现代人往往急功近利、不求甚解,所以,我们常常听到抱怨:为什么古代的方子不好用?古代的方子都是骗人的,等等。比如,到处都在说的“七白散”、“五白膏”:在这些“白”中,有一味“
白附子”,本人就曾认真的核对过几十家的方子、产品(包括淘宝),大多都是错的:大家都是误把
乌头的侧根――附子,当成了白附子,(当然也有很多好的)。其实,大家如果仔细阅读过原文,一篇不漏、字字认真,根本就不会出这样的、普遍的错误。用这样的“假白附子”配出的美白产品,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怎么可能会达到古书中描绘的效果呢?!
还有最常见的:在炮制上偷工减料、怕麻烦。古医书上说:黑芝麻能补肾、养发,但几乎所有长期饮用黑芝麻糊的人都抱怨:什么养发?是脱发!是的,现在的黑芝麻糊就是在脱发!原因何在呢?几乎所有的古书都谈到:黑芝麻必须九蒸九晒!《本草纲目》讲的就更清楚,黑芝麻九蒸九晒,否则就会脱发。 时代的影响,用西医的研究成果来代替中医传统的理论。都说:
白芷美容。待到用时却又效果牵强、不如人意,就是因为:忘记了中医传统的理论,忘记了配伍等等。其实,大家也都知道配伍的重要,现代生物化学也已经证明了配伍的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很难见到
精准的配伍,比如对于女性、血瘀、血虚的时候,美容却不配伍
当归的一部,效果当然可想而知,而《本草经集注》其实早已言明:“当归为之使,恶
旋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