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重温《伤寒百问》
    

伤寒杂病:重温《伤寒百问》

本帖最后由 lml2002 于 2013/3/8 13:28 编辑 www.lindalemus.com/sanji/

    《伤寒百问》系李克绍老先生所做,李老学习伤寒思维缜密,其文旨在回答伤寒中常被问及和一些疑难问题而作,此贴愿与大家一起读《百问》学伤寒,其中错简之处难免,望大家不吝赐教。
    一、《伤寒论》所论的伤寒,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
    答:这里只就书名来提醒一下。《伤寒论》本来叫作《伤寒杂病论》,“伤寒”指的是外感,“杂病”指的是内伤,人体发病也不外乎外感病和内伤病这两大类。后经王叔和整理,才把“伤寒”和“杂病”分了家,“伤寒”部分叫作《伤寒论》,“杂病”部分叫作《金匮要略》。通俗一点讲,《伤寒论》就是“外感专论”,《金匮要略》就是“简要内科学”。《伤寒论》当初,和杂病都合为一书。岂有反把外感病中属于伤寒之一的温病抛弃在外的道理?人们之所以直到现在还喋喋不休地对《伤寒论》作广义、狭义之争,是因为用《伤寒论》方治温病,有时不如温病诸方较为理想的缘故。但这是学术发展的结果,不能因此就否定《伤寒论》不包括温病,因为任何一门科学,随着时代的继续发展,理论的继续提高,到一定程度,分科都是不可避免的。


----------- 本帖最后由 lml2002 于 2013/3/7 12:24 编辑 www.lindalemus.com/hushi/

    二、怎样理解《伤寒论》中的邪与正?

    答:中医有句话说:“言正以识邪”。这说明邪与正,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种思想在《伤寒论》中更为突出。譬如太阳中风的发热,12条称之为“阳浮”,而95条却叫作“邪风”。柴胡证的胁下满,148条认为是“阳微结”,而97条则说“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又如我们常称伤寒表证为邪在表,而《伤寒论》中之“阳气怫郁在表”、“阳气怫郁不得越”,实质就是说的表未解。由此可见,所谓“邪”,实质是脏腑气血的病理性改变。就是说,生理范围内脏腑气血活动,属于正。反之,脏腑气血活动异常,有害于健康,就属于邪。所以内热不足,称为里寒,里寒属于正虚。体热过甚,称为阳亢,阳亢就是邪盛。推广言之,机体的一切物质,也是如此,譬如气血水液,代谢运行正常,就是卫气、津液、荣阴、荣血,属于正,如果停蓄、瘀滞,就是蓄水、痰饮、蓄血、瘀血,就不属于正而属于邪。

    可是正常为什么变为异常?就是说,正为什么变为邪?还必有其原因。在《伤寒论》中引起正气异常的原因,大都是风和寒,但是要辨别究竟是风邪,还是寒邪,还须以症状为依据,而症状的出现,就是正常生理起了病理变化。譬如以太阳病来说,发热、恶风、自汗就是中风,发热、恶寒、无汗就是伤寒。认邪不在病因,而在太阳荣卫的变化,这就是太阳提纲(六经提纲同)为什么不说“风之为病”或“寒之为病”,而说“太阳之为病”的精神所在。“太阳之为病”,提示我们太阳的正常生理功能起了病理变化。“之为”,是太阳之所为,这就提示医生,要根据正气的变化去认识邪,并用药物去调理太阳。调理好了太阳,使太阳正气从病态转为正常,就等于是消除了风寒外邪。推广言之,治疗任何一经病,也都是如此。这就可以看出,根据症状去选方用药,不需要实验室检查,不是选什么杀菌药、消毒药,而是采用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法去调整六经,却会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这就证明:邪与正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撇开正去孤立地认识邪,在中医是不可能的。


----------- 本帖最后由 lml2002 于 2013/3/7 12:25 编辑 www.lindalemus.com/zhuyuan/

    三、怎样理解《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的涵义?
    答:三阴三阳在《内经》中主要有两种涵义,就像张景岳所说:“六经之分太少,以微甚言,分一二三,是以六气之次第言。”在《伤寒论》中,六经称太、少,不称之一、二、三,并且以阴阳之微甚作三阴三阳生理与病理的解释又最为恰当(如太阳为巨阳,阳明为盛阳……厥阴为阴尽阳生等),所以,《伤寒论》之分为三阴三阳,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日三阴三阳也。”

----------- 本帖最后由 lml2002 于 2013/3/7 12:25 编辑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四、表证是否就是太阳病?   
    答:表证和太阳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证是肤表荣卫不和的反应,其症状为发热、恶寒、脉浮或体痛等,这虽然也是太阳病的必有症状,但若仅就发热、恶寒来说,也常是阳明病和少阳病初得病时的共同症状。论中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就是说,发热、恶寒这样的表证,是伤寒三阳初发病时所共有。发热、恶寒这样的表证,不但见于伤寒三阳病,也常见于一些内科杂病。譬如肠、肺痈等病的初期,也常首先影响到肤表的荣卫而出现发热、恶寒。因此,仅凭表证还不能确定病位,也就不是病名。
    至于太阳病,它的病位就在肤表,当然也必有表证,但在表证的同时,还有“头项强痛”这一太阳病所特有的症状,这就不仅仅是表证,而且也是太阳病。   
    总而言之,“证”,是许多脉证的组合,“病”是病名,一个病的不同时期,可以出现各不相同的证,而同样的证,又可能是不同疾病在某一时期的共同反映。因此,一见到发热、恶寒就认为是太阳病,这是不对的。

----------- 本帖最后由 lml2002 于 2013/3/7 12:24 编辑 www.med126.com

    五、“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是什么意思?
    答:因为太阳病可以转属阳明,少阳病“发汗则谵语,此属胃”,伤寒系在太阴,至七八日大便硬为属阳明。其余如少阴病下利,手足自温者能自愈或可治,厥阴病欲得食其病为愈,虽说这不是阳明病,但也是通过胃气恢复才能自愈而不再发展。因此说“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至于“无所复传”,是说热入阳明,即不再传它经。据此可知,旧注有所谓阳明病传少阳的传经之说,是不符合张仲景原意的。

-----------    六、阳明中寒是不是太阴病?   
    答:阳明中寒证是指胃阳不足,化热迟缓,化燥费力所出现的一些极不典型的阳明病。如大便不能成硬,却塘硬混杂而成“固瘕"(191条),蒸不出汗来,却身痒如虫行皮中状(196条),虽然腹满,却燥气不足,湿气有余,湿与热合,欲作谷疽(195条),甚至胃寒生浊,食谷欲吐(243条)或水饮上犯,或呕或咳,头痛、手足厥(197条)。但也有阳气渐积渐盛,迫邪外出,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192条),这些症状,都未出现吐利,而且病位又都在于胃,所以不是太阴病而称阳明中寒。

-----------    七、口苦咽干是否就是少阳病?   
    答:不能简单地一见到口苦咽干就叫少阳病,就像不能把发热恶寒都说成太阳病一样。同是口苦咽干,在目眩的情况下,才是少阳病,而在腹满的情况下,则是阳明病。因为口苦咽干有属胃热、属胆火的不同,所以其临床表现也并不相同。少阳病的口苦咽干,只是少火被郁,所以舌苔并无明显的变化,而阳明病的口苦咽干,是胃家实热的反映,必苔黄厚腻(譬如阳明中风就是这样)。二者一望即可鉴别。

----------- 本帖最后由 lml2002 于 2013/3/8 13:25 编辑 www.lindalemus.com/yaoshi/

      八、霍乱是不是太阴病?   
      答:太阴病是脾阳不足,凡平素脾胃健康的人,不会得太阴病。而霍乱是胃肠功能紊乱,不论平素脾胃健康如何。都可能患霍乱病。另一方面,太阴病在发病之前,往往先有几天倦怠、纳少等前期症状,而霍乱发病急骤,没有前期症状,常是突然发作。还有,太阴病的病势缓慢,不会骤然恶化,不病久人少阴,便无死证,而霍乱病势急剧,吐、利会一日数十次,或近百次,能迅速出现脱水、转筋等危急症状,若不及时抢救,就有死亡的危险,但若抢救得法,也会迅速痊愈。比太阴病好转的更快。   
  由于上述的不同,古人有将太阴病归属于脾胃虚寒,而将霍乱病归属于三焦水道紊乱的,颇有道理。因此,霍乱病和太明病,无论病理、症状,都是绝不相同的两种病,把二者混为一谈或合入一篇是错误的。

----------- 本帖最后由 lml2002 于 2013/3/8 13:26 编辑 www.lindalemus.com/hushi/

    九、合病和并病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叫作两感?
    答:两经同时受病,同时又出现两经的症状,这两经的症状不分先后,也不分主次,叫作两感。“两感”这一名词,见于《内经•热论》,在《伤寒论》中没有这一名词。有人把论中的“合病”、“并病”看作是两感,这是不妥的。兹说明如下:
    合病虽然也是不分先后同时出现两经病的症状,但它并非两经同时受病,而是一经病为主,同时又影响到别经而出现别经的症状。例如太阳阳明合病,出现下利或呕,就是由于太阳表邪郁闭过重,胃中津液不能正常宣泄畅达而致成的。它好像现代医学术语的xx病并发xx证。合病既然有主有次,就不同于两感。
    并病虽然也是两经病,但它不是同时出现,而是有先有后,实质是先发病的一经症状尚未消失,而另一经的症状接着出现。后一经病实质是前一经的继发病,所以也不是两感。

-----------      十、189条,既发热恶寒,又口苦咽干,腹满微喘,为什么不叫三阳合病,却叫阳明中风呢?   
      答:有些注家一见到发热恶寒,就叫太阳病,一见到口苦咽干,就叫少阳病,因此,把本条说成是三阳合病。其实本条的发热恶寒是阳明表证,口苦咽干,是阳明化热化燥,腹满微喘是阳明入腑。如果把本条和221条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出阳明中风发展的大体进程:本条是口苦咽干,221条为咽燥口苦,本条是腹满微喘,221条是腹满而喘,从发热恶寒到汗出恶热,从“微喘”到“而喘”,始终都在阳明一经,它既不是合病的一经为主同时波及它经,也不像并病那样,可以按阶段分成两经病,它是阳明风热由表及里以化热化燥的面目进行着,所以叫阳明中风。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