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Chen,1959)Chen,1963]1959年首次报道,可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
形态
成虫(图14-15)虫体窄长,前宽后窄,两端较尖,大小为3.5~6.0mm×11.0~18.5mm,宽长比例为1:2.4~1:3.2,最宽处在腹吸盘稍下水平。在童虫期已显示出虫体长明显大于体宽的特征。腹吸盘位于体前约1/3处,略大于口吸盘www.lindalemus.com/pharm/。卵巢位于腹吸盘的后侧方,其大小及分支情况视虫体成熟程度而定,虫龄低者,分支数较少。虫龄高者,分支数多,形如珊瑚。睾丸2个,左右并例,可分多叶,其长度占体长的1/7~1/4,有些可达1/3,位于体中、后1/3间部。虫卵椭圆形,大多数形状不对称,壳厚薄不均匀,其大小平均71~48µm(果子狸),但各地区差异较大。
图14-15 斯氏狸殖吸虫成虫
生活史
生活史与卫氏并殖吸虫相似,已证实的第一中间宿主有泥泞拟钉螺(Tricula humida)、微小拟钉螺(T.minutoides)、中国小豆螺(Bythinella chinensis)、建国小豆螺(B.jianguoi)、建瓯拟小www.lindalemus.com/shiti/豆螺(Pseudobythinella jianouensis)和中国秋吉螺(Akiyoshia chinensis)等。这些小型及微型螺类,大多栖息于溪流较小、流速较缓的山沟中,附着于枯枝、落叶的下面,石块周围、苔藓之中。在作流行病学调查时要尽可能往上游处寻找,因其体形微小,容易疏忽。
第二中间宿主有锯齿华溪蟹(Sinopotamon denticulatum)、雅安华溪蟹(S.yaanensis)、河南华溪蟹(S.honanese)、福建马来溪蟹(Malayopotamom fukienense)角肢南海溪蟹(Nanhaipotamon angulatum)、鼻肢石蟹(Isolapotamon nasicum)和僧帽石蟹(I.physalisum)等。还有红娘华(一种水生节肢动物)体内发现此虫的囊蚴。多种动物,如蛙、鸟、鸭、鼠等可作为本虫转续宿主。终末宿主为果子狸、猫、犬、豹猫等哺乳动物,人可能是本虫的非正常宿主。从人体检获的虫体绝大部分为童虫,少见发育成熟并产卵者。
致病
本虫是人兽共患以兽为主的致病虫种。在动物体内,虫体在肺、胸腔等处结囊、成熟产卵,引起类似卫氏并殖吸虫的一系列典型病变。如侵入肝,在肝浅表部位形成急性嗜酸性粒细胞脓肿,中心为坏死腔,内含坏死组织。有时也能在肝中成囊并产卵。人可能是本虫的非正常宿主,在人体内,侵入的虫体大多数停留在童虫状态,到处游窜,难于定居,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病变 ──幼虫移行症。主要表现为游走性皮下包块或结节,常见于胸背部、腹部,亦可出现于头颈、四肢、腹股沟、阴囊等处。包块多紧靠皮下,边界不清,无明显红肿,摘除切开包块可见隧道样虫穴,有时能查见童虫,镜检可见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坏死渗出物及夏科雷登结晶等。近几年来,屡有报道斯氏狸殖吸虫侵犯胸肺,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咳嗽、咳痰,肺部X线显示可见边缘模糊的浸润阴影或房性囊状阴影,并常伴有肋膈角变钝等征象。如侵犯肝,则出现肝痛、肝大、转氨酶升高等表现。如侵犯其它部位,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全身症状有低热、乏力、食欲下降等。血象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因本病表现多样,临床上误诊率相当高,应特别注意与肺结核、肺炎、肝炎等鉴别。
分布
斯氏狸殖吸虫在国外还没有报道。国内已发现于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14个省自治区。其分布范围曾被看作是由我国青海起向东至山东止这条线以南地区。
实验诊断与防治
免疫学诊断或皮下包块活体组织检查是本病的主要诊断方法(见第五节卫氏并殖吸虫)。实验证实,小鼠、大鼠、豚鼠、黑斑蛙、虎纹蛙和雏鸡等动物可作为本虫转续宿主,推测人体可能因误食这些动物的未煮熟肌肉而感染。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与卫氏并殖吸虫病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