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4月8日讯 (记者 高伟 通讯员倪铁英)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我市在中医适宜技术普及率和应用率有所提高的同时,乡镇仍面临着中医人员流失、短缺、断层的困境。乡村中医人才普遍缺乏、青黄不接,成为我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的瓶颈之一。
“虽然大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都有负责乡村医生中医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的专兼职管理人员,但乡村中医人才匮乏仍是不争的事实。”市卫生局中医科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上世纪60、70年代毕业的中医临床骨干陆续退休,现在中医药专业毕业的学生又大多不愿意到农村工作,因而出现了乡村中医的人才断层。“这直接导致了利用中医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防病治病的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据了解,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仅占医药人员总人数的17.5%,还有部分的乡镇卫生院未设置中医科,没有中医大夫;村卫生室中以中医药知识为主的乡村医生仅占到乡医总数的19.5%。
去年我市卫生部门已组织5000余名乡村医生接受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医生运用简便有效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农村常见病的能力。蓬莱、海阳、牟平、招远等县市区的培训覆盖率已达95%以上。
根据相关培训计划,我市各医疗单位将通过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中医药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中医人才培养。基层卫生人员每年到上级参加中医专业进修不少于2人次,下乡业务指导不少于3人次。三年内组织6名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参加省、市两级业务培训;选拔约20名乡村医生参加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鼓励基层中医人员参加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力争到2008年底,90%以上的乡村医生和社区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接受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率达到35%以上。“中医推广,人才先行”,市卫生局中医科负责人表示,“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中医药服务队伍,已成为当前落实中医发展倾斜政策、在全市农村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当务之急”。
来源:烟台日报社-水母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