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第四节 甲状腺
    

生理学:第四节 甲状腺

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平均生理约为20-25g。甲状腺内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腺泡。腺泡是由单层的上皮细胞围成,腺泡腔内充满胶质。胶质是腺泡上皮细胞的分泌物,主要成分为甲状腺球蛋白。腺泡上皮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的部位,而腺泡腔的胶质…

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平均生理约为20-25g。甲状腺内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腺泡。腺泡是由单层的上皮细胞围成,腺泡腔内充满胶质。胶质是腺泡上皮细胞的分泌物,主要成分为甲状腺球蛋白。腺泡上皮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的部位,而腺泡腔的胶质是激素有贮存库。腺泡上皮细胞的形态物质及胶质的量随甲状腺功能形态的不岢发生相应的变化。腺泡上皮细胞通常为立方形,当甲状腺受到刺激而功能活跃时,细胞变高呈低柱状,胶质减少;反之,细胞变低呈扁平形www.lindalemus.com/sanji/,而胶质增多。

在甲状腺腺泡之间和腺泡上皮细胞之间有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分泌降钙素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甲状腺激素主要有甲状腺素,又称甲碘甲腺原氨酸(thyroxine,3,5,3’,5’-tetraiodotyyronine,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3,5,3’-triiodothyronine,T3)两种,它们都是酷氨酸碘化物。另外,甲状腺也可合成极少量的逆-T3(3,3’,5’-T3或reverseT3,rT3),它不具有甲状腺激素有生物活性(图11-8)。

图11-8甲状腺激素有化学结构

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有碘和甲状腺球蛋白,在甲状腺球蛋白的氨酸残基上发生碘化,并合成甲状腺激素。人每天从食物中大约摄碘100-200μɡ,占合身碘量的90%。因此,甲状腺与碘代谢的关系极为密切。

在胚胎期11-12周,胎儿甲状腺开始有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能力,到13-14周在胎儿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刺激下,甲状腺加强激素的分泌,这对胎儿脑的发育起着关键作用,因为母体的甲状腺激素进入胎儿体内的量很少。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包括三步:

(一)甲状腺腺泡聚碘

由肠吸收的碘,以I-形式存在于血液中,浓度为250μg/L,而μg/L内I-浓度比血液高20-25倍,加上甲状腺上皮细胞膜静息电位为-50mV,因此,I-从血液转运进入甲状腺上皮细胞内,必须逆着电化学梯度面进行主动转运,并消耗能量。在甲状腺腺泡上皮细胞在底面的膜上,可能存在I-转运蛋白,它依赖Na+-K+-ATP酶活动提供能量来完全I-的主动转运,因为用哇巴因抑制ATP酶,则聚碘作用立即发生障碍。有一些离子,如过氯酸盐的COO4-、硫氰桎卤的SCN-GnI-竞争转运机制,因此能抑制甲状腺的聚碘作用。摘除垂体可降低聚碘能力,而给予TSH则促进聚碘。用同位素(Na131I)示踪法观察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摄取,在正常情况下有20%-30%的碘被甲状腺摄取,临床常用摄取放射性碘的能力来检查与判断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二)I-的活化

摄入腺泡上皮细胞的I-,在过氧化酶的作用下被活化,活化的部位在腺泡上皮细胞项端质膜微绒毛与腺泡腔交界处(图11-9)。活化过程的本质,尚未确定,可能是由I-变成I2或I0。或是与过氧化酶形成某种复合物。

图11-9 甲状腺激素合成及代谢示意图

TPO:过氧化酶 TG:甲状球蛋白

I-的活化是碘得以取代酪氨酸残基上氢原子的先决条件。如先天缺乏过剩,I-不以活化,将使甲状腺激素有合成发生障碍。

(三)酷氨酸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在腺泡上皮细胞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可形成一种由四个肽链组成的大分子糖蛋白,即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其分子量为670000,有3%的酪氨酸残基。碘化过程就是发生在甲状腺球蛋白的酪氨酸残基上,10%的酪氨酸残基可被碘化。放射自显影实验证明,注入放射性碘几分钟后,即可在甲状腺腺泡上皮细胞微绒毛与腺泡腔壁的上皮细胞残部,即能碘化甲状腺球蛋白,说明碘化过程发生在甲状腺腺泡上皮细胞微绒毛与腺泡交界处。

甲状腺球蛋白酪氨酸残基上的氢原子可被碘原子取代或碘化,首先生成一碘酪氨酸残基(MIT)和二碘酪氨残基(DIT),然后两个分子的DIT耦联生成四碘甲腺原氨酸(T4);一个分子的MIT与一个分子的DIT发生耦联,形成三碘甲腺原氨酸(T3),还能合成极少量的rT3(图11-9)

上述酪氨酸的碘化和碘化酪氨酸的耦联作用,都是在甲状腺球蛋白的分子上进行的,所在甲状腺球蛋白的分子上既含有酪氨酸、碘化酪氨酸,也常含有MIT、DIT和T4及T3。在一个甲状腺球蛋白分子上,T4与T3之比为20:1,这种比值常受碘含量的影响,当甲状腺内碘化活动增强时,DIT增多,T4含量也相应增加,在缺碘时,MIT增多,则T3含量明显增加。

甲状腺过氧化酶是由腺上皮细胞的核糖体生成的,它是一种含铁卟啉的蛋白质,分子量为60000-100000,在腺上皮顶缘的微绒毛处分布最多。实验证明,甲状腺过氧化酶的活性受TSH的调控,大鼠摘除垂体48h后,甲状腺过氧化酶活性消失,注入TSH后此酶活性再现。甲状腺过氧化酶的作用是促进碘活化、酪氨酸残基碘化及碘化酪氨酸的耦联等,所以,甲状腺过氧化酶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抑制此酶活性的药物,如硫尿嘧啶,便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四)甲状腺激素有贮存、释放、运输与代谢

1.贮存 在甲状腺球蛋白上形成的甲状腺激素,在腺泡腔内以胶质的形式贮存。甲状腺激素有贮存有两个特点:一是贮存于细胞外(腺泡腔内);二是贮存的量很大,可供机体利用50-120天之久,在激素贮存的量上居首位,所以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时,用药时间需要较长才能奏效。

2.释放 当甲状腺受到TSH刺激后,腺泡细胞顶端即活跃起来,伸出伪足,将含有T4、T3及其他多种碘化酪酸残基的甲状腺球蛋白胶质小滴,通过吞饮作用,吞入腺细胞内(图11-9)。吞入的甲状腺球蛋白随即与溶酶体融合而形成吞噬体,并在溶酶体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将T4、T3以及MIT和DIT水解下来。甲状腺球蛋白分子较大,一般不易进入血液循环,而MIT和DIT的分子虽然较小,但很快受脱碘酶的作用而脱碘,脱下来的碘大部分贮存在甲状腺内,供重新利用合成激素,另一小部分从腺泡上皮细胞释出,进入血液。T4和T3对腺泡上皮细胞内的脱碘不敏感,可迅速进入血液。此外,尚有微量的rT3、MIT和DIT也可从甲状腺释放,进入血中。已经脱掉T4、T3、MIT和DIT的甲状腺球蛋白,则被溶酶体中的蛋白水解酶所水解。

由于甲状腺球蛋白分子上的T4数量远远超过T3,因此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主要是T4,约占总量的90%以上,T3的分泌量较少,但T3的生物活性比T4约大5倍

3.运输 T4与T3释放入血之后,以两种形式在血液中运输,一种是与血浆蛋白结合,另一种则呈游离状态,两者之间可互相转化,维持动态平衡。游离的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甚少,然而正是这些游离的激素才能进入细胞发挥作用,结合型的甲状腺激素是没有生物活性的。能与甲状腺激素结合的血浆蛋白有三种: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hyroxine-binding globulin,TBG)、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hyroxine-bindingprealbumin,TBPA)与白蛋白。它们可与T4和T3发生不同程度的结合。血液中T4有99.8%是与蛋白质结合,其余10%与白蛋白结合。血中T4与TBG的结合受TBG含量与T4含量变化的影响,TBG在血浆听浓度为10mg/L,可以结合T4100-260μg。T3与各种蛋白的亲和力小得多,主要与TBG结合,但也只有T4结合量的3%。所以,T3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正常成年人血清T4浓度为51-142nmol/L,T3浓度为1.2-3.4nmol/L。

4.代谢 血浆T4半衰期为7天,半衰期为1.5天,20%的T4与T3在肝内降解,也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后,经胆汁排入小肠,在小肠内重吸收极少,绝大部分被小肠液进一步分解,随粪排出。其余80%的T4在外周组织脱碘酶(5’-脱碘酶或5-脱碘酶)的作用下,产生T3(占45%)与rT3(占55%)。T4脱碘变成T3是T3的主要来源,血液中的T3有75%来自T4,其余来自甲状腺;rT3仅有少量由甲状腺分泌,绝大部分是在组织内由T4脱碘而来。由于T3的作用比T4大5倍,所以脱碘酶的活性将影响T4在组织内发挥作用,如T4浓度减少可使T4转化为T3增加,而使rT3减少。另外妊娠、饥饿、应激、代谢紊乱、肝疾病、肾功能衰竭等均会使T4转化为rT3增多。T3或rT3可再经脱碘变成二碘、一碘以及不含碘的甲状腺氨酸。另外,还有少量的T4与T3在肝和肾组织脱氨基和羧基,分别形成四碘甲状腺醋酸与在三碘甲状腺醋酸,并随尿排出体外。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T4与T3都具有生理作用。由于T4在外周组织中可转化为T3,而且T3的活性较大,曾使人认为T4可能是T3激素原,T4只有通过T3才有作用。目前认为,T4不仅可作为T3的激素原,而且其本身也具有激素作用,约占全部甲状腺激素作用的35%左右。临床观察发现,部分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的血中T3浓度强;另外,实验证明,在甲状腺激素作用的细胞核受体上,既存在T3结合位点,也有T4结合位点,T3或T4与其结合位点的亲和力是不同的,T3比T4高10倍。这些资料提示,T4本身也具有激素作用。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过程。机体未完全分化与已分化的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可以不同,而成年后,不同的组织对甲状腺的敏感性也有差别。甲状腺激素除了与核受体结合,影响转录过程外,在核糖体、线粒体、以及细胞膜上也发现了它的结合位点,可能对转录后的过程、线粒体的生物氧化作用以及膜的转运功能均有影响,所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

(一)对代谢的影响

1.产热效应 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绝大多数组织有耗氧率,增加产热量。有人估计,1mgT4可使组织产热增加,提高基础代谢率28%。给动物注射甲状腺激素后,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潜伏期才能出现生热作用。T4为24-48h,而T3为18-36h,T3的生热作用比T4强3-5倍,但持续时间较短。给动物注射T4或T3后,取出各种组织进入离体实验表明,心、肝、骨骼肌和肾等组织耗氧率明显增加,但另一些组织,如脑、肺、性腺、脾、淋巴结和皮肤等组织的耗氧率则不受影响。在胚胎期胎儿大脑组织可受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而增加耗氧率,但出生后,大脑组织就失去了这种反应能力。

近年的研究表明,动物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心、肝、肾和骨骼肌等组织出现产热效应时,Na+-K+-ATP酶活性明显升高,如用哇巴因抑制此酶活性,则甲状腺激素的产热效应可完全被消除。又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大鼠,血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其肾组织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减弱,若给予T4,酶的活性可恢复甚至增加,由此看来,甲状腺激素的产热作用与Na+-K+-ATP酶的关系十分密切。另外,有 人认为,甲状腺激素也能促进脂肪酸氧化,产生大量的热能。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产热量增加,基础代谢率升主患者喜凉怕热,极易出汗;而甲状腺功能低下时,产热量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患者喜热恶寒,两种情况无法不能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

2.对蛋白质、糖 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1)蛋白质代谢:T4或T3作用于核受体,刺激DNA转录过程,促进mRNA形成,加速蛋白质与各种酶的生成。肌肉、肝与肾的蛋白质合成明显增加,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尿氮减少,表现为正氮平衡。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肌肉收缩无力,但组织间的粘蛋白增多,可结合大量的正离子和水分子,引起粘液性水肿(myxedema)。甲状腺分泌过多时,则加速蛋白质分解,特别是促进骨骼蛋白质分解,使肌酐含量降低,肌肉收缩元力,尿酸含量增加,并可促进骨的蛋白质分解,从而导致血钙升高和骨质疏松,尿钙的排出量增加。

(2)糖代谢:甲状腺激素促进小肠粘膜对糖的吸收,增强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并能增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生长素的生糖作用,因此,甲状腺激素有升主血糖的趋势;但是,由于T4与T3还可加强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也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糖常升高,有时出现糖尿。

(3)脂肪代谢:甲状腺激素促进脂肪酸氧化,增强儿茶酚胺与胰高血糖素对脂肪的分解作用。T4与T3既促进胆固醇的合成,又可通过肝加速胆固醇的降解,而且分解的速度超过合成。所以,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中胆固醇含量低于正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由于蛋白质、糖和脂肪的分解代谢增强,所以患者常感饥饿,食欲旺盛,且有明显消瘦。

(二)对生成与发育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组织分化、生长与发育成熟的作用。切除甲状腺的蝌蚪,生长与发育停滞,不能变态成,若及时给予甲状腺激素,又可恢复生长发育,包括长出肢体、尾巴消失,躯体长大,发育成蛙。在人类和哺乳动物,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正常生长也发育不可缺少的激素,特别是对骨和脑的发育尢为重要。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儿童,表现为以智力迟钝生身体矮小为特征的呆小症(又称克汀病)。在胚胎期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或出生后甲状腺功能低下,脑的发育明显障碍,脑各部位的神经细胞变小,轴突、树突与髓鞘均减少,胶质细胞数量也减少。神经组织内的蛋白质、磷脂以及各种重要的酶与递质的含量都减低。甲状腺激素刺激骨化中心发育,软骨骨化,促进长骨和牙齿的生长。值得提出的是,在胚胎期胎儿骨的生长并不必需甲状腺激素,所以患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的胎儿,出生后身长可以基本正常,但脑的发育已经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在出生后数周至3-4个月后,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智力迟钝和长骨生长停滞。所以,在缺碘地区预防呆小症的发生,应在妊娠期注意补充碘,治疗呆小症必须抓时机,应在生后三个月以前补给甲状腺激素,过迟难以奏效。

(三)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不但影响中枢系统的发育,对已分化成熟的神经系统活动也有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过敏疑虑多愁善感、喜怒失常、烦躁不安、睡眠不好而且多梦幻,以及肌肉纤颤等。相反,甲状腺功能低下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出现记忆力减退,说话和行动迟缓,淡漠无怀与终日思睡状态。

甲状腺激素除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外,也能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其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

另外,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活动有明显影响。T4与T3可使心率增快,心缩力增强,心输出量与心作功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心动过速,心肌可因过度耗竭而致心力衰竭。离体培养的心细胞实验表明,甲状腺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心肌,T3能增加心肌细胞膜上β受体的数量,促进肾上腺素刺激心肌细胞内cAMP的生成。甲状腺激素促进心肌细胞肌质网释放Ca2+,从而激活与心肌收缩有关的蛋白质,增强收缩力。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甲状腺功能活动主要受下丘脑与垂体的调节。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三个水平紧密联系,组成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此外,甲状腺还可进行一定程度的自身调节。

(一)下丘脑-腺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

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hormone,TSH)是调节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激素。TSH是一种糖原白激素,分子量为28000,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α亚单位有96个氨基酸残基,其氨基酸顺序与LH、FSH和hCG的α亚单位相似;β亚单位有110个氨基酸残基,其顺序与以上三种激素有β亚单位完全不同。TSH的生物活性主要决定于β亚单位,但水解下来的单独β来只有微弱的活性,只有α亚单位与β亚单位结合在一起共同作用,才能显出全部活性。

血清中TSH浓度为2-11mU/L,半衰期约60min。腺垂体TSHA呈脉冲式释放,每2-4h出现一次波动,在脉冲式释放的基础上,还有日周期变化,血中TSH浓度清晨高而午后低。

TSH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激素有合成与释放。给予TSH最早出现的效果是甲状腺球蛋白水解与T4、T3的释放。给TSH数分钟内,甲状腺腺泡上皮细胞靠吞饮把胶质小滴吞入细胞内,加速T4与T3的释放,随后增强碘的摄取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TSH还能促进腺泡上皮细胞的葡萄糖氧化,尤其经已糖化旁路,可提供过氧化酶作用所需要的还能型辅酶Ⅱ(NADPH)。TSH的长期效应是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腺体增大,这是由于TSH刺激腺泡上皮细胞核酸与蛋白质合成增强的结果。切除垂体之后,血中TSH迅速消失,甲状腺发生萎缩,甲状腺激素分泌明显减少。

在甲状腺腺泡上皮细胞存在TSH受体,它是含有750个氨基酸残基的膜蛋白,分子量为85000。TSH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多,进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与合成。TSH还可通过磷脂酰肌醇系统刺激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与合成。

有些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中可出现一些免疫球蛋白物质,其中之一是人类刺激甲状腺免疫球蛋白(human thyroid-stmulating immunoglobulin,HTSI),其化学结构与TSH相似,它可与TSH竞争甲状腺细胞腺上的受体刺激甲状腺,这可能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原因之一。

腺垂体TSH分泌受下丘脑TRH的控制。下丘脑TRH神经元接受神经系统其他部位传来的信息影响,把环境因素与TRH神经元活动联系起来,然后TRH神经元释放TRH,作用于腺垂体。例如,寒冷刺激的信息到达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系统,一方面传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还与该中枢接近的TRH神经元发生联系,促进TRH释放增多,进而使腺垂体TRH分泌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去甲上腺素趣了重要的递质作用,它能增强TRH神经元释放TRH,如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则机体对寒冷刺激引起的这一适应性反应大大减弱。另外,下丘脑还可通过生长抑素减少或停止TRH的合成与释放。例如,应激刺激也可通过单胺能神经元影响生长抑素的释放,如外科手术与严重创伤将引起生长抑素的释放,从而使腺垂体分泌的TRH减少,T4与T3的分泌水平降低,减少机体的代谢消耗,有利于创伤修复过程。

(二)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血中游离的T4与T3浓度的升降,对腺垂体TSH的分泌起着经常性反馈调节作用。当血中游离的T4与T3浓度增高时,抑制TSH分泌。实验表明,甲状腺激素抑制TSH分泌的作用,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刺激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产生一种抑制性蛋白,它使TSH的合成与释放减少,并降低腺垂体对TRH的反应性。由于这种抑制作用需要通过新的蛋白质合成,所以需要几小时后方能出现效果,而且可被放线菌D与放线菌酮所阻断。T4与T3比较,T3对腺垂体TSH分泌的抑制作用较强,血中T4与T3对腺垂体这种反馈作用与TRH的刺激作用,相互拮抗,相互影响,对腺垂体TSH的分泌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是否有反馈调节作用,实验结果很不一致,尚难有定论。

另外,有引起激素也可影响腺垂体分泌TSH,如雌激素可增强腺垂体对TRH的反应,从而使TSH分泌增加,而生长素与糖皮质激素则对TS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图11-10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表示促进或刺激 (一)表示抑制

(三)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除了下丘脑-垂体对甲状腺进行调节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外,甲状腺本身还具有适应碘的供应变化,调节自身对碘的摄取以及合成与释放甲状腺激素的能力;在缺乏TSh 或TSH浓度不变的情况下,这种调节仍能发生,称为自身调节。它是一个有限度的缓慢的调节 系统。血碘浓度增加时,最初T4与T3的合成有所增加,但碘量超过一定限度后,T4与T3的合成在维持一高水平之后,旋即明显下降,当血碘浓度超过1mmol/L时,甲状腺摄碘能力开始下降,若血碘浓度达到10mmol/www.lindalemus.com/hushi/L时,甲状腺聚碘作用完全消失,即过量的碘可产生抗甲状腺效应,称为Wolff-Chaikoff效应。过量的碘抑制碘转运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如果在持续加大碘量的情况下,则抑制T4与T3合成的现象就会消失,激素的合成再次增加,出现对高碘含量的适应。相反,当血碘含量不足时,甲状腺将出现碘转运机制增强,并加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四)自主神经对甲状腺活动的影响

荧光与电镜检查证明,交感神经直接支配甲状腺腺泡,电刺激一侧的交感神经,可使该侧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相反,支配甲状腺的胆碱能纤维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则是抑制性的。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