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阳和汤治愈化脓性腮腺炎
    

医师交流:阳和汤治愈化脓性腮腺炎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2/20 04:43 编辑 www.med126.com

袁xx,男,54岁,2010年12月1日初诊。

病情概述:左侧耳下、耳后及颌下弥漫性肿胀,剧烈疼痛并伴有咽喉痛2天余。

检查局部不红、不热,皮肤略发亮,颌下淋巴结如蚕豆大并有压痛,颈部活动受限。

患者平素嗜烟酒,有中风史,恢复尚好。

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脉象弦缓有力。

治法:温阳通脉,祛痰解毒。

处方:熟地10克 鹿角胶15克(另化)炮6克 肉桂3克(后下)炙麻黄6克 白芥子10克玄参20克 银花15克 桔梗12克 白芷10克 当归10克 板蓝根15克 生甘草6克水煎服 3剂,一日2次餐后服用。

12月4日复诊,服上药一剂后,肿痛渐消,三剂平复,唯淋巴结略大,原方再进三剂。嘱服此三剂后停药。

讨论:此属颈,相当于化脓性腮腺炎。从舌苔脉象上看本病寒证明显,其肿痛实属血气凝滞,因寒而痛,笔者以阳和汤为主方,至于玄参、金银花、板蓝根仅为辅佐。方中熟地、鹿角胶为君,温阳补血;炮姜、肉桂温中通脉;麻黄白芥子驱在表之痰,金银花、玄参、板蓝根清在里之毒,甘草和药解毒。

化脓性腮腺炎病机多属三焦郁火,气血凝滞,本当解毒散风,行瘀活血,以仙方活命饮为主方。但本病例所见一派寒象,实属少见,使用阳和汤配玄、金、板似有“四不像”之嫌,然而疗效之著也在意料之中,仲景方中也不乏寒热并用的方剂。

化脓性腮腺炎与儿童常患的流行性腮腺炎不同,前者各年龄均可罹患。本病除了局部症状之外,全身症状更为突出,清热解毒应用最多,寒证用热药的情况非常罕见,需要准确辩证,没有确证,不可随便仿效。转帖学习。



-----------阳和汤治疗化脓性扁体炎
女,26,顺产后两月,受凉后出现咽痛,流涕等症,经服西药、打针、输液等治疗一月后,诸症均消失,唯有咽喉如有物堵,自觉影响呼吸及吃食物。患病来稍活动即觉心累。到我们巿中医院五官科检查(是西医老师,现在的中医院除了门诊有中医而外,其它基本都全是西医了),说是扁桃体肿大,要做手术切除扁桃体。马上入了院,又是静脉点滴抗生素,准备第二天做扁桃体切除术。正好那天我回家,那病人是我的一个亲戚,我一听说此事马上打电话叫她马上回来。我说:“这个扁桃体是个免疫器官,不要随便切,先吃中药再说。”
一望:面色略显苍白(顺产后两月),自诉:咽喉如有物堵,自觉影响呼吸及吃食物。患病来稍活动即觉心累。查:扁桃体3度肿大,颜色苍白,扁桃体上有约5个细小的脓点,脓点也是苍白。咽后壁并无充血。脉浮缓。
辩证:气血不足,寒凝血滞,余毒未尽。
依据:顺产后两月,气血尚未恢复,气血亏虚,加之反复用西药、打针、输液等治疗一月,伤人阳气。(长期用抗生素伤人阳气是很多的,尤其是输液,不知诸位医友可有体会),先应该是感受风寒,寒性咽痛(假如在初期应用桂枝汤之类的,我想就不会出现现在的情况了。)经西医伤人阳气后,致风寒内闭,郁而成毒,寒凝血滞,气血不通,形成硬结故扁桃体3度肿大。为何辨为寒性?依据:扁桃体颜色苍白,扁桃体上有约5个细小的脓点,脓点也是苍白。咽后壁并无充血。脉浮缓。
处方:阳和汤加减
方药:
熟地20g,鹿胶15g(烊化),肉桂3g,炮姜6g,麻黄6g,白芥子20g,甘草6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夏枯草20g,金银花20g每两日1剂水煎服。每日三次。
方解: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胶、炮姜、白芥子、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效,是治疗外科阴疽的代表方。笔者用此方加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夏枯草20g活血散结,加金银花20g清余毒。
服药一付,自觉稍好转,第二付服完诉:明显好转。三付服完扁桃体已是一度肿大了,其余诸症均消失。
体会;临床上除了热性咽痛而外还有寒性咽痛及其它类型的。如阴虚等。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报导的大多是热毒型的,加之片面的宣传是病毒引起的,故治疗扁桃体类的疾病,大都喜用板兰根清热凉血或是银翘马勃散之类的加减。习惯套用,灵活辩证者少,尤其是初学中医者。
题外话:有此辩证的思路均来自于看伤寒论的结果。其实我只是看了三四遍而已,自认为此证辨的精当(银花的应用在此方中是否精当,还请诸医友批评指正)。结果我昨晚看了一下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有三篇讲白喉的,也是用了四逆汤,为什么?所以沾沾自喜的心情一下平静了不少。自认为我是找到了学中医的门了,就是医书读的太少,看来还是应该多读经典,灵感自然而来。
我打了一个小时的字才打完。
转帖学习
-----------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由熟地、白芥子、鹿角胶、肉桂、炮姜炭、麻黄、生甘草等组成,具有温阳气、通经络、除痰结之功效,是外科治疗阴症痈疽的主要方剂。笔者根据其作用,用于下述诸证,获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1水肿
  
    蔡××,女,75岁,1996年4月4日初诊。患者慢性心力衰竭10年余,曾多次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经用强心利尿剂后缓解,但停药后仍恢复原状。本次因下肢浮肿加重一月,用西药无效而来我院心血管专科门诊。刻诊:胸闷心悸气喘咳嗽,动则尤甚,不得平卧,面色灰暗虚浮,口唇紫绀,肢末不温,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没指不易恢复,纳呆脘胀,便溏溲少,舌淡暗有瘀斑,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滑,脉沉细结代。证属阴水(脾肾阳虚,水湿泛滥,上凌心肺),治宜温补脾肾,助阳化气,利水消肿,方用阳和汤加味:熟地15g,白芥子6g,鹿角胶9g(另冲),肉桂3g(后入),麻黄6g,炮姜炭3g,党丹参各15g,生芪50g,茯苓30g,淡附片10g,紫石英15g,益母草30g,炒白术15g,车前子30g(包),泽泻30g,炙甘草3g,砂仁3g。嘱:限制活动,低盐饮食,少量氧气吸入。每日一剂,连续五剂后,小便增多,大便见实,面浮肢肿渐退,纳增,唇舌紫绀好转,守方出入二月,诸症得平,后用金匮肾气丸、刺五加片等巩固其效,冬令时节膏方进补以进一步改善肺、脾、肾功能,随访至今未曾复发。
  
    按:患者年逾古稀,肾阳衰微必然,故其浮肿特甚,溲少便溏,肢末不温,口唇紫绀,舌淡暗胖有瘀斑,苔薄舌滑,脉沉细结代,一派阳虚寒凝,水湿痰瘀阻于经络之象,故投以阳和汤加味,痼疾渐消。《景岳全书·肿胀》云:“温补即所以化气,气化而痊愈者,愈出自然;消伐所以逐邪,逐邪而暂愈者,愈由勉强,此其一为真愈,一为假愈,亦岂有假愈而果愈者哉!”
  
    2痹证
  
    张××,男,46岁,农民,1992年2月20日初诊。患者自诉十年来腰骶酸痛,症状日趋加重,疼痛从右侧骶骨部沿大腿后外侧向小腿处传布,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活动不利且动后疼痛更甚,足背部麻木,肢体不温,曾针灸、骶管滴注、西药治疗均未减轻,近一月因诸症加重,要求中药治疗,观其舌淡暗,苔白滑腻,脉沉细弦,证属痹证(寒湿阻于经络,气血流通失畅,不通则痛),治宜温通经络,散寒除湿,仿阳和汤加味治之:大熟地30g,白芥子9g,鹿角胶9g(冲服),生麻黄9g,肉桂3g(后入),炮姜3g,炙草3g,制川乌9,苍术10g,独活9g,细辛5g,生苡仁30g,乌梢蛇10g,当归10g,川芎9g,怀牛膝10g。每日一剂,煎3次,第一、二次早晚分服,第三次药液加热水浸双足(足浴时水温以足能放时为度)。浸至膝下3寸,以半小时为宜,取其微汗。药用一周后患侧肢体酸麻,疼痛均消,继续原方出入,内外合治一月,十年沉疴顿除,随访至今未发。
  
    按:患者自少年起喜下河中捉鱼摸虾,风寒湿邪直侵,久而为痹,尤以寒湿为重,因其病因、病理与阳和汤功用相符,施以异病同治之法而获效。又足浴一事,据《内经》云:“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故内服外浸,疗效更为显著。
转帖学习。
  

-----------的确很多 少阴类的扁桃腺脓肿到西医那里都给消炎吊水,越搞越厉害。当用麻黄附子细辛类,四逆类。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