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周楣声教授是著名针灸学家,毕身从事针灸学的研究,崇尚道学,精于灸法,著述丰硕,成果卓著。周氏在针灸学上的重大成就,被国务院确认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医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本文系统介绍周楣声崇尚道学疏注《黄庭经》、研究脉法、针灸立法组方选穴、编著《灸绳》的学术成就,重点突出他临床“热证贵灸”的诊疗特色。所发明的灸架、灸具,在灸疗、经络感传、提高疗效等方面的重大意义。所举名案十则,论述了他治疗杂病十法,体现周氏不仅以灸针见长,而且临证用药遣方,多有别出心裁之处。医论论及皇甫谧对五腧学说的重大贡献,医话中对阴升阳降、金水相生、耳闻鼻嗅、阿是压痛均有独到见解。经验方治咳六合,依照十二经脉互为表里的六合关系,取穴配方治疗五脏之咳,方法全面,方义明确,操作简便,效果明显,适于推广应用。从事中医针灸教学、医疗、科研同道,各科认真学习,借鉴其经验,定能有所启迪,获益非浅。
道者道也,理也;医者理也,亦道也。以医之道而通道之道,则道理愈明;以道之理而明医之理,则医理更彻。始于一理,散为万物,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乃天下之大本与达道也。不明道则不足以言医,既知医则更宜通道。世事虽有万殊,而义理自无二致。
———周楣声《黄庭经医疏》自序
周楣声,男,汉族,1918年出生,安徽省天长县人。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家学,博览旁收。通《内》、《难》及诸家言,弱冠即施诊于乡里。中年以后专从事于针灸,对灸法尤为擅长与独具心得。
平时治学严谨,思路活泼。对古典文学基础深厚,能诗能文。幼年对金石书画,均有涉猎。及从事刀圭以后,乃慨然曰:“虽能撷艺苑之精华,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莫若入轩岐之堂室,则既可利己,亦可利人。”故寝馈于斯,数十年如一日。常语我等曰:治学之道,若能坚持隅反、得间、汇通、三勤四大要领,则何患无成乎!隅反者即举一反三之谓。得间就是古人所说过的“读书贵在得间”,间是孔隙,意为读书贵在找窍门,不能读死书。汇通,是说对某一问题的探索与理解,要把各家学说集合贯穿在一起,以决定适从和取舍。三勤是指手勤,要勤做笔记与文摘;眼勤,要目光敏锐,捕捉住对自己有用的素材;脑勤要对自己的目标与方案反复思考。正是由于这些治学之第一卷455道与读书方法,所以他不是崇尚何家学派,而是步入他自己独辟蹊径的康庄大道。
周氏临症50年,深知灸效远远超过于针,特别是对急性与热性病效果更为优异。鉴于目前只知有针而不知有灸,与热性病不能用灸的错误观点与畸形发展,多年来即为振兴灸法而奔走呼号。在其所撰著的灸法专著《灸绳》一书中,曾经这样写道:“桑榆虽晚,终存报国之心,灸道能兴,愿效秦庭之哭”。可以想见其献身灸法事业的抱负与心情。
“热证贵灸”可以说是周氏对中医与灸法事业所做出的一大贡献。虽然已经有人(王雪苔、魏稼)在发出“热证可灸”的倡议,但“一齐之傅几何,众楚之咻易乱”,终难挽既倒之狂澜。周氏认为如果要想扭转热证忌灸、禁灸的错误观念,使之转归为热证宜灸、贵灸的正确途径,必须选择一种急性、烈性与典型的热性传染病作为例证,使反对者在事实面前口服心服。而属于中医瘟疫范畴内的
流行性出血热,正好是选择的对象,关于周氏在这一方面的收获与科研成果,已经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部级鉴定,并已写成专著。
周氏知识面广阔,著述丰富,现正式出版的已有《黄庭经医疏》、《金针
梅花诗钞》、《针灸穴名释义》、《针灸经典处方别裁》、《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等五种。还有由
安徽中医学院印行的《灸绳》与亟待同版的《周氏脉学》等其他手稿。至于在各种刊物上所发表的论文,则未作统计。在这些著作中,均是见解精辟,立论新颖,戛戛乎成一家之言,迥非拾人牙慧者可比,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在其“学术精华 ”部分,再扼要进行介绍。
周氏的学术思想与科研道路,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安徽中医学院自1984年开始,受中央卫生部委托,举办过四届全国灸法讲习班,并应邀在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举办过全国灸法讲习班,以及在国际针灸班与多届全国针灸专长班上,讲授过灸法课程。可以说是
桃李满天下。
“以退为进,将暮作朝”,这是周氏退而不休,老当益壮手书的自我写照与座右铭。周氏现为安徽省灸法研究会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研究会顾问,安徽省针灸及气功学会顾问,阿根廷中华针灸学会顾问,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主任医师,被卫生部授予“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目前周氏正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与资助,肩负与阿根廷方面共同为筹建“中阿
艾滋病防治中心”的使命,向另一种危害人类的瘟疫进军。为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不畏险阻与“不知老之已至”而奋战不息!周氏最近有一首舒怀七绝,是他对自己的自慰,也是对当前大好形势的表达。录之于下,以饷同道。
杏林春色满园芳,更有黄花晚节香。不是天公重抖擞,那能大地好风光!
学术精华
一、由医识道疏注《黄庭》周氏本是一位中医理论家与临床家,对于《老》、《庄》之学也多所涉猎,发现“道经”中的许第一卷456多内容与思想体系,存在与“医经”相符合,而特以《黄庭经》的内容更有集中的体现。于是乃在诊余和课余的间隙中,焚膏继晷,写成《黄庭经医疏》一书,五易寒暑,已由安徽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
《黄庭经》是一本流传较广的道家经典与气功圭臬,历代注本甚多,但大多是随文衍绎,均少发挥,特别是对其中医道同源的思想体系,一直未曾得到发掘与重视,周氏以他渊博的学识,独具慧眼,与“读书得间”的治学方法,用医经的观点注解道经,撰成本书。内容新颖,搜罗广博,笔调流畅,解说详明,对中医学说与气功的发扬,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更对老年养生具有实用价值。全书发前人之未发,共有十大特点:(一)对“黄庭”的取义作出合理的解说前人对“黄庭”一词的解释,诸说不一,如梁丘子说:“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地中人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也。”务成子说:“黄者二仪之正色,庭者四方之
中庭。近取诸身则以脾为主,远取诸象则天理自会。”李千乘说:“黄者中央之正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取在天中地中云霞之上,内取于脑中心肝脾之间。”董德宁说:“黄乃土之色,庭及家之中。是三才各有三中宫也。”而《金丹问答》则谓“黄庭在膀胱之上,脾之下,肾之前,肝之左,肺之右。”一般认为人身上中下三部均有“黄庭”,而以脾为其主宰。可见“黄庭”的部位,并无确定的处所,而“黄庭”一词的取义,也并非黄为四方之中,庭是堂前的空地所能概括。
周氏在书中说:“黄庭”的取义,并不是单指中焦之脾脏,也不是指人身上中下三部而言,曰天中地中人中,曰云霞之上,曰远取诸象则天理自会,乃是外而三才,内而脏腑,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天地间中和之元气也。而“中和”在儒家来说,则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与“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是也。在道家来讲,人得太和之气而生,谷得太和之气而成。太和亦即中和也。故黄者乃太和之气凝聚之色也,庭者朝廷颁布典章之处。故黄庭者乃人身太和之气转输,运转与调度之中心也,是有其名而无其处,有其处而无其位,有其位而无其形。在外则是天中地中云霞之上,在内则是脑中心中与肝脾之间,是天地人三才的聚合,是精气神三宝的泉源。《内景·百谷》:“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黄宁。”可对“黄庭”的取义作出注解和说明。
以上的见解,确是可以道出“黄庭”的真正涵义,为研习《黄庭》者,开拓一个新的境界。
(二)根据巫与道的关系,证明医与道的历史源渊关于医与巫的关系,既是源远流长各有蹊径,又是同气连枝,一源两歧。书中认为巫能治病是出于人类灵感的本能,医能治病是来自长期的生活实践。?,读翳,《说文》:“病声也。”即病者呻吟之“??”声也。由于巫能治病,故古?字作“?”。又由于农业的兴起和生产力的发展,酿造技术已具规模,酒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汤液醪醴的功效又远远超过于巫。酉,酒也,故由?巫之?,进而衍变为?酉之?。并逐步得到发扬光大,在《内经》中也有“汤液醪醴”的专章。又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总结出砭石、微针、毒药、灸?,导引按跷五大医疗手段,已经把巫术治病排斥在外。在《汉书·艺文志·医经》中,对古代治病手段,概括为箴、石、汤、火四大类,也就是《异法方宜论》中除去导引按跷的其余四种。此时医学早已奠定基础,治病已为第一卷457医家所专有,惟独导引按跷这种自然本能与自我疗法之升华,并未受到重视而落入由巫发展成的道家之手,得到道家的维护与发扬,而成为另一种医疗体系与手段,使医家之治病与道家之强身,彼此共存而直至于今。
可见医与巫本是各有起源,无分先后,也就是异源同流,而在其衍进过程中,又有主流与支流之分。在上古之世,使人只知有巫而不知有医,此时是巫居主流。迨至中古以后,又使人贵医贱巫,此时是医居主流。其后医与道之间,又是各有偏重,医则是以外因与外来作用为主,对于调动内因而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则未免重视不够。而由巫发展而来的道家,则以呼吸吐纳,导引按跷,发扬内因与内在作用为主,对于利用外因与外来作用治病,则已不能与医家争长短。
时至今日,已是源无分先后,流无分主次,殊途早应同归,更不必为孰先孰后而有所争执也。
这对于医与巫的起源,以及在医学领域中的衍变过程,其论述是颇为持平而合理的。因此这也是本书的特点之一。
(三)阐明“移精变气”与“神转不回”的精神作用,是巫术、气功及针灸等治病手段的根本和基础用巫术治病,古称祝由。祝,赌咒,是祈神与颂祷之意,这是由巫向医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中国医学史上用祝由的符咒治病,在一个时期内是相当昌盛的,医家十三科,祝由居其一,足见其是有某种治疗效果。中医的许多典籍,均将祝由列为专章或作为片断。在民间更是不绝如缕。
祝由治病的主要作用,就是“移精变气”。这是《素问·移精变气论》所首先指出的,故必须对之有一初步认识与理解,方可便于对巫与道,以及道与医的关系作出探讨。书中说:移是移动,调动,改变或动摇。精是人身的精气,精力或某种精微的物质,或是更高一级某种物质的特有作用。移精是指调动人身各种精气与精微物质的储备力量而充分发挥其特有功能,或是改变与动摇某种原有的机能状态。变是指在移精的作用下,能使某种作用与机能状态发生改变。
祝由这种治病总则,也是和医经的见解相吻合的。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正气不乱,精气不转。”此之所谓正气,既可认为是正常的真气或原气,更可认为是已经存在的某种主气。
《吕览·君守》:“可以为天下正。”(注:“正,主也。”)如果不能改变这种已经存在的不正常的主导之气,则正常的精气就不能发生转移与变动。又好《素问·玉版论》及《玉机真藏论》曰:“神转不回,回则不转。”这均与“移精变气”有一定联系。
转是顺序向前,回是倒退向后,人身属于原气的各项生理机能,如果是顺天之机相生而转,这就是正常。如果倒退向后,这就是反常。任何治疗手段,都是促进人体机能顺序向前,建立和恢复良性循环,防止和打断倒退或越轨的恶性循环。巫术治病不论是书符念咒和扮演斩妖捉鬼,都是从精神和心理上先行扰乱其已经存的某种致病的主气,使其产生感应与感动,促其元气与元神即正常的生理机能相生而转,不致相反而回,达到精神回复“神转不回”的“移精变气”的作用,故“移精变气”不仅是巫术治病的根本,而且也可对其他治疗方法作出解说,特别是对气功与针灸疗法更可说得通。当外来或内在的某种作用因子或作用方式加作用于人体时,都可动摇其已经存在的某种主导之气,出现变气的机转,而后就可达到精神回复的“移精”的目的,或是首先起到调动内在因素的“移精”的作用,而后再发挥其扶正祛邪“变气”目的。关于这一点,特别是对《黄庭经》的呼吸吐纳与导引按跷,其关系尤为密切。这对巫术与医术以及第一卷458气功的作用的初步理解,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哲学医学的重大问题。
(四)对道教之“神”与巫术之“神”,以及“存神”与“移精变气”的关系,作出精辟的论证无论为巫术与道教,对于“神”与“神灵”均奉为至宝而时刻不忘。但两者的体现与表达形式,却截然不同。书中说:巫术是托言某种神灵与灵鬼,通过人的特殊舞姿与荒诞的说唱而表现的,没有神灵就没有巫术本身,没有舞跳与说唱就没有巫术的存在。《黄庭经》也是以不同形象的神灵为基础而时刻存念在心,没有不同的神灵,就没有《黄庭经》的内容,没有时刻存念,《黄庭经》也就失去意义。巫术之神与道家之神所不同的是巫术之神灵是在于以舞跳即以动的方式为表现,《黄庭》的神灵是在于以存念凝思即以静的方式为依归。同是以神灵为内容,但是由于表达和体现方式不一样,因而其目的与效果也就存有差异和不同。巫术之神主要是用于欺世和治病,而《黄庭》之神主要是用来养身和防病。由欺世治病之巫术,上升为养生防病之道家,这是巫术本身的一大进步。也是由巫婆走向道家的一个巨大的转变。
在《黄庭经》中所说的各种不同的神形和神名,并未牵涉到因果报应与降妖捉怪之事,而是如医家所说的原气、元气、真气或神气,是人身各个部位的机能状况,是被神化了的精神活动,是被净化了的巫术的升华,这就是《黄庭》之神与巫术之神的区别。
《黄庭经》的存神,也就是祝由“移精变气”的应用。孔子读《诗》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黄庭经》的诸神虽多,但可一字以蔽之,曰:“存”。存是想念之意,又,在也。即时刻想念其存在不能对之遗忘也。这与巫术治病的“移精变气”是一脉相通的。在病理状态下,“移精变气”是利用与运用某种方式,调动人体内部的因素,以治疗与改变某种疾病。在生理状态下,“移精变气”是运用某种特有方式,使人体的精气与精微物质向着某一方面集中与移动,而改变某一局部与全身的机能。如精气能为我用(移精),则疾病自可痊愈(变气)。这也就是说,内脏之神,修治既久(移精),则功效自然发现(变气)也。
医家治病也每取法于道家之存神,《诸病源候论》引《养生方》曰:“从膝以下有病,当思脐下有赤光,内外连没身也;从膝以上至腰有病,当思脾有赤光;从腰以上至头有病,当思心内赤光;病在皮肤寒热者,当思肝内青赤光。皆当思其光,内外连而没己身,闭气收光以照之。此消疾却邪至验,笃信精思行之,病无不愈。”这和道家存念脏腑之神,其意完全相同。由此可见,巫与祝由,以及道与医,彼此之间,本是脉脉相连,纠结难分也。
(五)阐明道家脏腑的神灵,是医家藏象学说与脏腑之官的升华书中说医家的藏象学说,是脏腑功能的概括和描绘,《黄庭经》对脏腑神灵的刻画,大大丰富了医经的内容。医经对藏象的论述,是用十二官职来比譬的,不同的官职就有不同的使命,而《黄庭经》则是用各种神灵的形象进行比拟。称脏腑的职能为官和称之为神,其涵义可以说是完全相同,在《黄庭经》中所列举的人身各部的许多神名,都是和其本身之机能与阴阳五行的属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肝色青应春,故“肝部之宫翠重里,下有青童神公子。”肝气旺于丑,正天色未明,烟雾朦胧之时也,故“神名笼烟字合明。”心色赤应夏而藏神,故神名丹元字守灵。
脾居四脏之中,色黄属土,故“脾部之宫属戊己,中有明童黄裳里。”土为四时之常气,故“金木水火土为王”。而脾神即名常在,主藏意志,其字即名魂停。肺色白应秋,因虚而成其用,故“肺第一卷459神皓华字虚成”。肾色黑应冬,主藏精生育,故肾神即名玄冥字育婴。又如胆为中正之官,为东方之阳木,故胆神名龙曜字威明也。
这些都是说明五脏的精神活动与天人相应的五行关系,医道两家并无二致,而脏腑不同的神灵。较之不同的官职,更为细致切贴,精辟恰当。
(六)揭去人身诸神的玄虚外衣,阐明心存神灵在服气炼形中的作用《黄庭经》以及其他道家经典,其内容几乎无不为各种神灵所占有,自然就易被认为是荒唐和迷信。周氏对于这一方面更有独到的见解。书中说:在道书的各种人神之中,既有正名,也有别号,而且还有不同的形状和衣着,由于这些神名和神形,是出自虚构和幻想,所以有许多的道书对人身诸神,名既不同,形又各异,而没有统一的标准,就连许多古代名人,也被借来作为人身诸神的形象。例如脐神一职,也叫孔子来充当,实属令人忍俊不禁,这自然就被认为是荒诞和无稽。
须知就在这种荒唐外衣的背后,却存在着另一种极其有用的光辉瑰宝。其所以给以不同名称和塑造出不同形状者,其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道家的基本功夫,是以呼吸吐纳为第一关,主要是要求能够入静,如何入静,就是要求收摄心神,使心有所存,然后才能神有所聚。如果能在呼吸入静之时,专心致志,先行在头脑中构成一种幻觉,想念某一部位,某一脏腑,其中住有一位神人,默呼其名,心想其形,则思想自然易于集中在一部位,使这一脏腑与器官的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时日既久,则目闭而息调,息调而神凝,神凝而气聚,气聚则某种神之形状可见,使形与神俱,而服气炼形之功备矣。这就是说:“存神”是用来作为炼气时所追求的目标和集中意念的一种手段方法。
人身各部之神,也就是不同器官的生机和活力,其所以给以不同名称和塑造出不同形状者,也是用来作为不同组织与器官各有不同真元之气的区别和标志。存念各种神名神形,也是为了提高不同脏腑的功能而创立的,存神成仙,只是引导人们的思想向高一级的境界迈进,保存真元与元阳,不致散乱飞越而已。
以上所述,是对《黄庭经》内容的深刻理解,使我们在发掘道教宝藏时,多添了一把钥匙,打开了一个新的门户,真好像
醍醐灌顶,茅塞顿开,《黄庭经》的全部妙义,均在其中矣。
(七)指出《黄庭经》不仅是吐纳以炼形养生学的专著,而且也是恬淡虚无,无为以养性的指南养生古称养形,养形则必须养气,养气又必须养性,而养性就必须养心。这在注解《内景·心典》时,对于儒、道与医三家治心之道的一致性,作了精练的引证和归纳。书中说:儒家治心,称为正心,即:“欲修其身者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又曰:“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大学·释明明德》)可见治心不仅只是治身,也是和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的。而《黄庭经》的思想体系,也是道与医以及道与儒这三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道家治心,既与儒家的道德观相符,而且也与医家的思想体系相仿fo。《道藏·西山记》曰:“所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有所存谓之志;事无不周谓之智;智用万物谓之虑,动而第一卷460荣身谓之魂;静以镇身谓之魄;流行骨肉谓之血;保形养气谓之精;总括百骸谓之身;众象备见谓之形;块然有阂谓之质;形貌可别谓之体;大小有分谓之躯;众思不碍谓之神,漠然变化谓之灵;气来入身谓之生;气去于形谓之死;所以通生谓之道。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精,变化不测……修道即修心也。”这较之《灵枢·本神》更为周详。
书中又引《素问·上古天真论》以及清代余国佩《医理》“以心治心”的论述,反复说明儒、道与医在修身养性方面均以“治心”为前提。
(八)阐明道家对“脐”的重视,以及“脐”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在古代中医典籍中,对于“脐”的作用,并未有着重的说明,而道家对此却早已引起重视,如《老子中经》十四曰:“脐者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
昆仑,一名特枢,一名王城,主身中万二千神也。”所谓“主身中万二千神”,是说明人身各部的机能和神气,莫不与脐中之神气有关。而医家对于脐的重视程度,则远远落后于道家。至明代张景岳在《大宝论》中,才对脐的作用有了着重的论述。本书对《中景·念吾》章中之“消除恶气出脐门”,与《素问·气穴论》之“以溢奇邪,以通营卫”,作了互相对照和印证。认为“脐”这一天然的孔穴与缺口,乃是溢奇邪与通营卫的最佳通路,也是“消除恶气出脐门”的最好注解,是医道同源的又一证明。
(九)认为《内景·脾部》当然是指脾,而《脾长》之脾,是指胰而非脾《外景·宅中》“横理长尺约其上”也是指脾而言。在医经中对于胰的作用并未见有明确的论述,而《脾长》是象征着胰的形状与对脾胃关系的说明,是对医家学说的重要补充。脾与胃可以同称太仓,胰体狭长,覆于脾胃之上,故曰:“脾长一尺掩太仓”也。胰与脾胃同以消磨水谷为本职,故《内景·心神》称“脾神常在字魂停”,而《脾长》则称“厥字灵源字混康”,意为人身灵气之泉源与丰盛之元气,均由胰与脾胃所提供,故胰神即以混康及灵源呼之,是褒扬之美名,也是与脾神的区别。可见《脾长》者胰也,非脾也,以《脾部》与《脾长》并列,足以证明为二物而非一体也。
以上的这种见解,是发前人所未发,是各家的《黄庭经》注本所未曾注意与体会到的。
(十)《黄庭经》共分为《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与《黄庭中景经》三篇不仅在这三篇中,内容重叠错综,即或是在一篇之中,重见叠出的章句更是随处可见。调滥词陈,不耐寻味。周氏以独特的胆识,收内外中三篇的原文八百五十九句,以《中景》最后的散句合并为一句,共为八百八十句,移前挪后,以此参彼,分门别类,收入四百八十六句,编成为《重订黄庭养生经》附于卷末,眉目清楚,习诵方便。这是历代注解《黄庭经》者所不能做到也是不敢做到的事。
二、克绍家学法祖《梅花》吾高祖父树冬公,生于清末(1862~1915年),儒而能医,通诸家言,尤长于针灸,熔今冶古,自成门户,平生喜画梅及咏梅,故将其对针灸方面的心得即以“梅花派”名之。曾著有《金针第一卷461梅花诗钞》一稿(以下简称《诗钞》),在其手稿的诗序中,曾有句曰:自古金针重玉龙①,玉龙久已归太空。
断鳞残甲埋尘土,世人枉自说雄风。
我今新谱梅花诀,梅香沁心能去疾。
年年寂寞在深山,不以无人花不发。
质似凝脂骨如铁,不待三春
生绿叶。
施锄移入院庭间,本性难迷恶炎热。
流芳常伴天风落,大地氤氲如沐浴。
化作金针度与人,但愿普天皆寿域。
从诗中可以想见其抱负与胸怀。但因岁月长久,且迭经战乱,原稿已大部残缺凋零,吾祖不忍先人手泽及其心得湮没无存,乃收拾其残笺断简,补充修订,不仅使原稿面目重新再见,且增损补益,内容更为丰富。1982年《诗钞》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曾被评为是继《
针灸大成》以后的一部名著之一。
全书分上下两篇,共有诗歌326首。上篇为针道,除扼要叙述古代各种刺法外,对用针的各项要领,均有深入浅出的阐发。下篇为孔穴,列举十四经要穴而标其用,亦有推陈出新之处。
《诗钞》不仅以首列诗歌,次陈经典,删繁就简,首尾贯通,条理清晰,笔调流畅见长,在其全部内容中,处处均有着独树一帜的风格与体系。约举于下,以见梗概。
1.重视修身,强调守神:在书的卷首即强调守神与治神的意义。不仅对病者要求守神与治神,而且在医者本身也同样如此。医者神完气足,精力充沛,方能以不病之身,治有病之人。其诗曰:能治神者可治针,治神之要在修身。
识得玄微通造化,全形保命刺方真。
2.识禁知要,不拘细则:这种思想体系与应用方法,特
别表现在第三章“识禁”这一节中。
对人身禁针与禁灸诸穴,作了精辟的概括。其诗曰:针灸必须藉孔穴,宜针宜灸须分别。
诸说不同难适从,我今扼要为君说:主病之穴有多般,择其发者自合辙。
宥于古说亦非宜,穴失其用将湮没。
颜面诸穴火难行,灸疮发作瘢难灭。
腋?肘掌灸亦难,行坐痛楚人不悦。
动脉应手慎灸针,伤其经脉防出血。
背部多灸针忌深,胸腹浅刺为妙诀。
腹部诸穴孕不宜,足之阴阳亦同说。
旁通博览一反三,始可仁心用仁术。
3.认症选穴,求异求同:认症必须明确,选穴方能中肯。《诗钞》选穴法中之“求异求同”,实为梅花派认症选穴思想之精华。书中说:“在认症之时,如欲提纲挈领,则应异中求同;如欲条①指《玉龙歌》第一卷462分缕析,则须同中求异。选穴之际,亦应如此。以乎太阴肺经各穴而论,大多皆能止咳平喘,穴所异而主治则大体相同,是乃异中之同也。但中府则用于咳喘肺系急、肩背痛;孔最则多用于咳而
发热、汗不出;列缺则用于咳而掌中热与咳则尿出;少商则用于咳喘
喉痹肿痛。其咳虽同,兼症则异,是乃同中之异也。故又特叮嘱曰:“在有数症并存而又互相联属者,则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执其要领,攻其一端,而收澄本清源,执简驭繁之效。其诗曰:同中求异异求同,吾道玄微在此中,欲向先贤求妙术,兼收旁蓄一针通。
4.进针有法,左右开弓:进针是针刺的第一关,这不仅是在于无痛,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得法。《诗钞》所总结出的进针方法,即端静、调息、神朝、温针、信左、正指、旋捻、斜正、分部、中的,已足为进针之楷模,而梅花派之左右单手同时进针法,尤为独创。其法是以拇食二指夹持针体,微露针尖二三分,用中指尖在应针孔穴之上,反复揣摩片刻,发挥如同左手的作用,然后将食指尖爪甲侧紧贴在中指尖内侧,将中指第一节向外弯曲,使中指尖略行离开孔穴中央,但中指爪甲仍紧贴在孔穴边缘,随即将拇食二指所夹持之针,沿中指尖端,迅向孔穴中央刺入,不施捻转,极易刺进。针入孔穴后,中指即可完全离开应针之穴,此时拇食中三指可随意配合。
三指两用,简捷无痛,适宜于两手同时进针,在左右同取时尤为适宜。其诗曰:拇食持针中按摩,三指两用见功夫。
中指略移针迅进,梅花香到病能除。
5.直斜贯穿,数穴兼收:《诗钞》曰:“人身之经脉既是纵横交叉,而孔穴更是栉次鳞比,或前后相对,或彼此并排,相对者则直针可贯也,并排者则斜针可串也,常于一针两穴或一针两经时用之。即今之所谓透针与过梁针者是也。”在用液门治疟时,更为斜串法之典型,即自液门进针,经过中渚与少府而至阳池。一针四穴,留针食场,截疟有良效。其诗曰:直者可贯斜可串,两穴两经一针嗅,用针虽少效用多,娴熟始能操胜算。
液门深刺实多功,静以留针疟遁踪,一针四穴前人少,毕竟梅花法不同。
6.重深轻浅,深浅兼顾:进针是否得效实取决于入穴之深浅,而宜深宜浅之间,不但因经因穴而不同,且亦因人因时而各异。以八纲辨证为例,即有宜深宜浅之分。如阴深阳浅,里深表浅,实深虚浅,寒深热浅。而梅花派之重深轻浅,亦与《经》旨相符。《灵枢·终始》曰:“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官针》又特为之解说曰:“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至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梅花派的深浅之法,乃是先浅后深,逐步深入,以祛邪而调谷气。邪气去则针下之紧急自除,谷气调则针之徐和乃见。
其诗曰:重深轻浅有来由,谷气深调厥疾瘳,穴浅忌深深忌浅,妄深中脏必招尤。
7.候气三法,曰静移改:《针灸大成》曰:“用针之法,候气为先……以得气为度。”故下针得气与否,是针刺成功的关键。久不得气者多由气血不足,病久体虚,或精神迟钝与针未中的缘故。梅花派候气三法,是可推荐。其一是静以久留,即将针在孔穴中静置片刻,不必急于捻转。
第一卷463其二是如待之而仍不至,可将针尖(古称针芒)向前后左右频频移动,不必出针另刺。其三是如仍不能得气者,即须将针抽至皮下,另行改换方向刺入,切忌操持太急,乱捻乱捣。如始终不得得气,当另投他法,不必专于用针也。其诗曰:易得气者病易痊,气不至者病难愈。
候之不至将如何?静置移锋或改道。
8.辅针导气,推陈出新:经气不至,在于候气,经气已至,在于导气。而导气之要则在于辅针。辅针者使针能为我用,针与气血相依辅也。《灵枢》曰:“辅针导气,邪得yin佚,真气得居。”古人在这方面创有许多的成方与成法,梅花派总结前人的经验,创立通、调、助、运四大法则。
通气法是包括推气与行气两法;调气法是包括和气与行气两法;助气法是包括迎气与鼓气两法;运气法是包括提气与纳气两法。《诗钞》中均有详述。其诗曰:推之引之谓之通,行之和之调气功。
迎之鼓之乃能助,提之纳之在运中。
通调助运为纲领,导气之方此实崇。
9.以我为主,补泻分明:针刺的作用,主要在于平衡阴阳,也就是有余可泻,不足可补,为了能使这种作用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古人创立了许多补泻方法,其中如迎随、疾徐、开阖、提按、九六等法,较易理解与应用,至于捻转、呼吸,就常常难免混淆。比如:(1)捻转补泻:这主要是包括左右、进退运针方法的补泻法,一般均以大指前进向左为补,食指后退向右为泻。但在实际运用时,就极易发现如应用右手运针,在病人左侧取穴进针,这是极易明白而有效。如应用右手在病人右侧取穴,这就与左右内外的关系不符。而且针下的寒热感也不易出现。《诗钞》说:“在进补泻之时,不论是在病人左侧或右侧进针,医者不论是使用右手或左手,均以大指前进为补,后退为泻。左右手同时施行补泻时,则两手大指同时前进为补,后退为泻。其余诸说,不可拘泥。”根据这一原则,也就是以医生自我为中心,不论是用双手或单用右手或左手捻针,均以向内收拢者为补,向外推扬者为泻。证之于临床实践,事实正是如此。其诗曰:补泻之妙在手指,自身内外为准则大指前进补之方,大指后退泻之诀(2)呼吸补泻:历来均以病人之呼吸为准,即候呼进针,候呼运针,候吸出针者为补,反之为泻。简言之,即“呼补吸泻”。吾祖针刺是“以人治人”的思想指导下,在施术时以医生自己之呼吸与病人之呼吸同步进行,并与提按捻转相配合,即吸气时将针外捻上提,呼气时将针内捻下按,两者紧密配合,把思想集中在手指上,感应极其明显。这也是继承和发扬的鲜明事例,其诗曰:呼吸补泻呼时补,鼻吸宜短口呼长,候呼引针候吸出,泻法反此莫相忘。
病者医者同呼吸,补泻分明效更彰。
10.出针有法,不失时机:自进针以至出针,一次治疗至此即全部结束,其中亦有法度而不可忽视。梅花派十分强调出针时机与出针方法。出针时机是指:①针下寒热,即补则热生,泻则凉至;②针下虚实,即如《金针赋》所云“病势既退,针气微松,病未退者,针气如根”;③脉之软坚,是指针刺前后的脉象比较,如脉象由躁急转为平静者,是泻之弛也,由沉伏转为应指者,第一卷464是补之验也;④气之调否,是指针刺前后患者精神状况的各种变化,这必须心领神会,方能有所察觉。
在出针方法上,梅花派有三指两用之进针法,同样也有三指两用之出针法,既用拇食二指轻轻转动针柄,中指按压在针孔旁之肌肉上,再逐步或一次外提,以后再用中指按压或不按压针孔,简便安详,无须双手配合。其诗曰:出针之要贵适时,识其时机乃可贵,寒热虚实脉软坚,气调而止为凭藉。
梅花出针亦有法,拇食旋捻中按捺,笑他双手一齐来,捉鼠何须缚虎力。
吾祖正是由于家学渊源,加之他自身的刻苦努力,志在岐黄,心无外慕,笔不停挥,手不释卷,数十年如一日,乃能硕果累累,为祖国医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周氏脉学》启后承先脉学是中医临床的一门特殊学科,是从桡动脉搏动的各种微细变化中,来推理生理机能与病理情况的一种独具风格和形式的诊断方法,也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传统的中医论脉方式,不仅是晦涩费解,更是不可避免地固执在抽象概念里。在今天看来,当然有许多地方已成为脉学史上的陈迹,而有更多的地方还有待理解和逐步得到证实。
其中由正确抽象概念所形成的结论,是不应该摒弃的,而在很多的正确结论当中,也仅有少数被西医所认可,因之有好多生动活泼的玄思理念的中医学说成果,由于未能理解和把握,因而被歪曲了,而且已经到了湮没的边缘。
周氏以特有的见地和多年的心血,写成《周氏脉学》一稿,在阐明中医脉学历史根源的基础上,分为两大方面讨论和论证。
首先认为不仅中医脉学是以心血管体系为中心所形成的特有理论体系与诊察方式,而且这也为西医所共有,尽管西医对这方面的认识粗糙,而在今天论脉时,也应结合西医的观点,加以充实和发挥,使每种脉象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和病理基础,把以往中医对这方面的抽象概念,使之更接近于具体概念,把晦涩深奥的题材,使之更接近于条理清晰的形象,给古老朴素的学说,输进一些新鲜血液,恢复其青春活力,以便能使这两个流派不同,思想体系不同的东西方学说,能够彼此补充和互相印证,最后达到殊途同归,百川归海的要求。
其次,两手寸关尺六部分候脏腑的诊脉方法,既是中医脉学的精华部分,也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秘奥。2000多年来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都是以这种思想为指导,但这种内外相应的关系,并不是确定不移和随时存在的,即有时是能相应,而有时又是不相应。在相应时确是能与古说相符;而不相应时又不能强为联系。总是在若隐若现,可凭与不可凭之间,清代徐灵胎氏曾经这样说过:“如以脉为可凭,而有时亦不可凭;如以脉为不可凭,而又凿凿乎其可凭”。事实也正是如此。因此对于这一学说见解,是信者有人,而不信者是更有人。歧视中医的人们更是利用中医理论上这一未曾得到证实与阐明的薄弱环节,作为攻击中医学说的藉口。所以把中医脉学这一精华和秘奥,使之发扬和光大,将是有其实际意义和刻不容缓的。
书中最后说明对寸口桡动脉搏动的观察,乃是阐明生活有机体完整现象的一个成分,是机第一卷465体内部因果关系的改变或破坏,在桡动脉搏动上的特定反应。而寸口六部分候脏腑的方法,则是起着补充和印证的作用。两者只能互相参证和对照,不能彼此孤立和割裂。全稿引经据典,剥茧抽丝,解说详明,令人信服,节录如下,以见一斑。
(一)中医脉学的历史回顾1.脉的正确涵义与上古三部九候诊法的关系:所谓“脉”从广义上来说,乃是人体各种沟通联络体系之总称,是包括着血管、神经、淋巴管与特有的经络体系在内而言的,故在所附之四言诗中说:“脉脉相通,一脉相承,沟通联系,均以脉称”。狭义的则是心血管系统跳动着的脉搏。
而血管体系古人也是用经络来作为说明的。如《灵枢·经脉》曰:“经脉者常不可见,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诸脉之可见者皆络脉也。”这就概括出动脉静脉与桡动脉的搏动关系。而在经络系统之脉来说,更是和血管之经络纠结难分。中医切脉方法的唯物基础,当然是建筑在桡动脉搏动的不同反应与微细变化之上的。但这乃是中医脉学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这是属于血脉之脉的范畴,如果单从这种观点来论中医之脉,那就把为中医所重视的经络学说置之于不顾,不但对上古三部九候的诊法不能有充分的了解,而且对后来独取寸口的诊法也无从升其堂室。
《素问·三部九候论》指出人之头面,上肢与下肢,各有上中下三部,三部之中各有天有地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这就是上古三部九候的诊法。从这三部九候的部位,可以见到血管之脉与经络之脉的密切关系。
古代三部九候诊法与经络相互关系表三部九候脉诊部位血管经络测候范围上天颞浅动脉额支足少阳胆经当颔厌之次以候头目之气地面前动脉分支足阳明胃经当巨?之次以候口齿之气人面前动脉分支手少阳三焦经当和?之次以候耳目之气中天桡动脉手太阴肺经当经渠之次以候肺地桡动脉之指背动脉手阳明大肠经当合谷之次以候胸中之气人尺动脉手少阴心经当神门之次以候心下天太冲第一足背动脉五里阴部外动脉足厥阴肝经当五里或太冲之次以候肝地胫后动脉足少阴肾经当太?之次以候肾人冲阳足背动脉箕门股动脉足太阴脾经当箕门或冲阳之次以候脾胃从上表中,可见在人身上中下的九个诊脉部位,是根据几个主要血管与经络的交会点来测候的,这不仅以心血管的机能为依据,更是与经络系统的反应相结合。在人身的十二经络中,除了手厥阴经的
心包,手太阳经的小肠和足太阳经的膀胱外,其余均已包罗在内,这三经虽未第一卷466列入,但在“脏能概腑”的原则下,是可以居于次要地位的。由此可见,只有对心血管系统之脉与经络系统之脉,作出全面理解,方可以言中医脉诊之“脉”。
2.九候成三的诊法是独取寸口的过渡阶段:上古三部九候诊法虽然详备,但在应用时也未免费事费时,各部动脉的搏动情况,有的深而隐,有的浅而显,有的粗而大,有的细而小,有的端而直,有的迂而曲,何者为常,何者为病,经文从无详细的说明,事实上也无从分别说明。因之有的地方就很合用,有的地方就很不合用。寸口是最合用的,自然就保留下来了。又发现到颈部的人迎与足部的趺阳,也较原有之上中下三部更为合用,于是即取原有之上中下三部而代之,而成为九候成三上中下三部的诊法。
九候成三上中下三部诊法表三部血管经络上人迎(喉结两旁的颈总动脉)足阳明胃经中寸口(桡动脉)手太阴肺经下趺阳(足背的胫前动脉)足阳明胃经以上的三处动脉,乃是人身动脉系统中在身体表面搏动最明显的地方,与经络系统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趺阳即冲阳,与人迎同属足阳明胃经,寸口正当手太阴肺经之太渊与经渠处。从这三处来作为脉诊的依据,对于血脉之脉与经络之脉,仍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寸口在上古诊法中早具有重要地位:独取寸口的由来,以现存的中医文献说,均认为是首先出于《难经》,但究竟起于何时则殊难估定。即以《内经》而论,除详论人身上中下之三部九候的诊法外,对于寸口也是非常重视。如《素问·经脉别论》曰:“……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平人气象论》曰:“欲知寸口之太过与不及。”《灵枢·五阅五使篇》曰:“脉出于寸口,色见于明堂。”《小针解篇》曰:“所谓虚则补之者,气口虚而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根结篇》曰:“持其寸口,数其至也。”可见在上古三部九候诊法的同时,寸口早为当时所重视,且已经有取其他各部而代之的趋势。
4.独取寸口的实际意义和时代背景:张仲景在《
伤寒论》里对这种删繁就简独取寸口的诊法深感不满,认为“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寸口,趺阳三部不参”的诊法,是不合经旨的粗浅行为,不能为法。但是任何学说思想,都是表现其自身于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里,任何学说的表现形式和面貌,也必为当时的社会形态所决定。诊察人迎要搬弄头部,诊察趺阳要摩弄足部,在封建社会中,既认为头部是最尊贵的地方,不能任人摩弄,足部是次于趾部最隐蔽的地方,更不能轻易暴露,尤以女性更是如此。再则这种握手不及足的诊法,也与缠足之风盛行有关。由于人迎、趺阳受到旧礼教的封锁,则三部存一,是可以想见的。也由于诊察寸口时,既不摸头脚,也不解衣着,经过古人不断地经验积累,乃能成为认识人体机能状况的一个窗口和渠道。
综上所述,可见中医的脉诊是从上古的全身上中下的三部九候诊法,简化和发展为人身上中下三部三处主要动脉的三部诊法。再由上中下三部的诊法,简化和发展为独取寸口的诊法。
在独取寸口的基础上,又发展成寸关尺三部九候的诊法。并由此引导出两手寸关尺六部分别与脏腑相应的关系。这种过程虽然从以往的文献中,不能找出确切的证明,但按照事物发展的第一卷467规律来说,其大体演变程序,是不会有多大出入的。
5.古代脉象与脉名的形成:中医察脉方式的演变程序,大体如上所述。而各种脉象与脉名的形成,不可能是与上古三部九候诊法同时产生的。因为上古的三部九候是在全身九个不同的部位分别诊察,而各种脉象与脉名,则是在某一特定部位的测候总结。只有在独取寸口的基础上,才能经过不断的补充和完善而形成体系。《内经》在识别各种脉形时,开始是用形容词来表示的。如“如风吹毛”,“如张弓弦”,“累累如连珠”,“如鸡践地”,“辟辟如弹石”等皆是,其后方简化为固定脉名。经过搜索考证,证明源于《内经》者25种,源于《难经》者3种,源于仲景者2种(另有“厥脉”未统计在内),共有30种脉象与脉名,后人认为脉象有21种、24种或28种者,均是不正确的,其所附之四言诗曰:脉学之源,起于《灵》《素》,词重形容,未臻巩固。浮沉滑涩,大小虚实,长短紧弦,洪细微弱。缓急数迟,动代结促,散脉廿五,精简所得。《难经》所增,濡牢与伏。为革为芤,仲景所续。
一象一名,共有三十。后世之基,脉学之则。
(二)中医脉学与心血管系统的一般关系1.心血管之脉在中西医脉诊中具有同等地位:根据桡动脉的搏动状况,用以作为生理机能的探测与病理变化的推理,这不仅是中医的常规,同样也是西医的守则,只不过是在认识方法上,存在着深与浅,全与偏的不同差别而已,在西医来说,虽然也列举了许多脉名与每一脉所代表的病理变化与涉及到相互影响以及连锁因果的推理关系,但基本上是以心血管本身的机能状况与病理变化为主,并未曾深刻地注意到寸口桡动脉的搏动状况,乃是人体对内外界环境各种变化的综合反应。这就不能与中医脉诊相提并论,但在我们探讨中医脉学时,同样自应给以确定的地位。
2.中西医脉名异同:西医和中医一样,在按触桡动脉搏动状况时,也确定了很多名称,其中绝大部分不但其名称和中医相同,其所代表的病理意义也多可互相印证。周氏经过详细比较,列表说明,有一定的对照参考价值。
中西医脉名异同对照表西医各种脉名形性相等于中医的脉象均脉PulsusAogualis心率在每分钟72次以上,心动周期平均为0?82秒,起伏与间隔几乎完全相等,即有差别也不超过1/6秒,充实柔韧,秩序井然者平脉小脉PulsusParvus脉搏体积细小及相对于大脉而言小脉虚脉PulsusVacnus脉搏细弱无力虚脉实脉PulsusPlenus脉搏充实饱满实脉软脉PulsusMollis血管弹性良好,但充盈不良濡脉(软脉),芤脉第一卷468西医各种脉名形性相等于中医的脉象硬脉PulsusDurus血管僵直硬化,弹性减少革脉(坚脉)速脉PulsusCeller频脉PulsusFreguens心搏频率每分钟超过90次者数脉(疾脉)迟脉PulsusTurdus稀脉或徐脉PulsusRasus心搏频率每分钟降至60次以下者迟脉(徐脉)交替脉PulsusAlternaus脉搏频率规则,但一个强的和一个弱的脉波交替出现与仲景所谓之厥脉部分相似①水冲脉WaterHammerPulsus或称水钅追脉,高脉,滑脉,跳脉(BoudingPulsus)高度跳脉,称柯氏脉(Corrigau?sPulsus)脉波升降幅度增大,汹涌满指,有如水波冲击之状洪脉奇脉(吸停脉,逆脉)PulsusParadoxus在深吸气时,脉波可以消失不同脉PulsusDigerens左右手脉波的强弱和出现的时间上可能不一,但无频率上的差异复脉(重复脉)DicroticPulsus脉波在下降的途中,又复有新的升起,好象是第二个脉波低平脉PleteanPulsus脉波升降幅度减少,升起徐缓,而降落亦复延迟从上表中可以见到,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脉搏形性的描述,其见解和名称大体上是接近的。在中医所列举的各种脉象之中,如浮、沉、长、短等脉,虽为临床所常见,但并未被西医所采用。而西医所列举的各种脉名,如交替脉、吸停、不同、重复与低平等脉,在临床上也并非罕见,也为中医所缺漏。这在今天论脉时都是一种严重的偏向,必须在中医论脉的基础上,汲取西医的养分,以壮大中医脉学的成果,充实中医脉学的内容,使中医脉学更能合乎时代要求和富有时代气息,因此理应把不同、吸停、重复和低平等四种脉象吸收过来,另外把交替脉合并在厥①脉里而一并叙述,鉴于中医对脉象的取义,都是用单一的形容字来称呼的,周氏把不同脉称为差脉,低平脉简称为低脉,奇脉与复脉则仍用西医原名,以见统一。中西结合,对照归纳,有35种脉象,连同生理之平脉,就成为36种脉象,其所附之四言诗曰:①见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在原著脉象各论中有详述,即渐强渐弱交替出现。
第一卷469中西脉象,有异有同,同可合一,异须互通。时至今日,难泥旧章,取长补短,今古相商。交互归厥,不同称差,低奇与复,五脉新加。生理脉一,病理三五,中西合流,三十六脉。
3.脉象分类不能再蹈前人旧辙:对脉象分类,在《内经》上早有说明,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按尺寸浮沉滑涩而知病所以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调其脉之大小滑涩而病变定矣。”这就是古代对脉象分类的明证。宋人《脉诀》创立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细,动)二十四脉。进一步作了划分。元代滑伯仁又以浮,沉,迟,数,滑,涩为纲,增入大,小,长,短,牢,急六脉,仍为三十脉,明代李时珍又损去大、小与急三脉,列出二十七脉,并未依类归纳。明代李中梓又以浮、沉、迟、数为纲仍为二十七脉。其他各家虽各有其分类方法,但均以浮、沉、迟、数为基础,其所依据的无非是在大、小、长、短、虚、实、滑、涩等几个方面。晚清以来,又有以深度(浮或沉),频率(迟或数),幅度(大或小),强度(虚或实),节律(结或代),作为分类标准。虽然各有见地,但均未能执简驭繁,扼要而全面地概括出脉象变化的基本规律。
周氏认为对任何事物的分类,都是根据它们的基本属性和近似的性质,人为地加以划分和归纳。各类之间的界限,就很难十分清楚,它们的体系和位置都是相对的,只是在相对稳定体系当中,有着它们各自的性质和内容,脉象变化的运动规律,不外是以形态和节律这两种基本形式来显示的。在形态方面来说,正常时是形体停匀,充实柔韧,在右寸口六部之间,并无大小浮沉不相应称的情况。在节律方面来说,古人是用不疾不徐,从容应手来形容的,这就是指能把脉搏频率限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和能保持着一定姿态神韵,表现出有充沛的潜在力量者,这就是生理脉象最主要与最基本的特征。
脉之大小长短,浮沉滑涩等等,都是属于形态变化,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体状”。脉之偏快偏慢,快慢不齐,或是在规则的频率之中出现间歇者,都是属于节律变化。由此可见,脉象的形态与节律,这两种基本动态,在病理情况下虽然变化多端,也不能超出这两大类基本范围以外。
因此划分脉象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运用“二分法”把各种脉象划分为互相排斥的两个类。在以形态变化的这一类中,首先就把有节律改变的各种脉象排斥开;在以节律变化的这一类中,把形态改变的各种脉象排斥开。再根据形态改变与节律改变的基本表现,就可作出如下表所列的划分。
新拟脉象分类表分类依据基本动态特定形式(脉名)形态改变深浅有别宽窄不同强弱各异伸缩不等偏浅浮脉芤脉濡脉革脉偏深沉脉牢脉弱脉伏脉偏宽大脉洪脉偏窄小脉细脉偏强滑脉实脉偏弱虚脉低脉厥脉涩脉偏伸长脉紧脉弦脉偏缩短脉动脉第一卷470续表分类依据基本动态特定形式(脉名)节律改变频率失常至数参差偏快数脉急脉偏慢缓脉迟脉间歇奇脉结脉代脉促脉不齐散脉微脉差脉复脉如上所述,可见周氏对于脉象的分类和划分,是十分深刻而细微的,是对传统脉象分类的升华和别开生面。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医学说的一大贡献。
4.中医脉象应赋予西医的具体内容:中医脉学本来就是一种凭藉指尖的灵敏触觉与深遂心灵两者相结合而成的经验科学。脉象的形象表现,既寓存于迹象之中,又超出于迹象以外;既可以用语言文字作形容,又不是语言文字所尽能描绘。所以古人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这种道理。
古人早就想用图解的方法,来描绘脉象的形性,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对于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及其他方面,未能有详细的了解。因而求显反晦,反招垢病。周氏为了能把以往空洞虚无的论脉方式矫正过来,特运用西医的学说在每一脉象之下,增附“有关病理因素示意图”,赋予中医脉象的具体内容,这虽然对于脉象变化真正机制距离很远,但是作为阐明脉象的一个方面与浅近形式,也不失为研究脉学之一助。现录二则如下,以例其余。
虚脉病理有关因素示意图(三)中医脉学与经络系统的特殊关系1.左右寸口分候脏腑是以经络学说为根源:两手六部分候脏腑的诊脉方法,既然是中医脉第一卷471诊的精华和秘奥,自然应该追本溯源,明确其理论依据,才能进而肯定其临床价值。有如前述,“脉”的正确涵义,乃是人体各种沟通联络体系之总称,中医脉诊方法的形成,自上古三部九候诊法开始,既是以心血管之脉为根本,同时更是与经络之脉相结合,左右寸口分候脏腑的学说根源与相应的基础,就是建立在经络体系之上的,离开经络学说与经络体系的作用机制,就不能对中医的脉诊作出理解与应用。有许多中医文献认为寸口六部与脏腑相应的关系,首先是来源于《素问·脉要精微论》。即“尺内两旁则季肋也……”那一大段文字,周氏特别着重指出这乃是古人在正身垂手仰卧或直立以前臂内侧尺部相对处之季肋为起点,所作出的人体表面的诊察法,与两手寸关尺六部并无牵涉。是后人用削足适履的手法强行纳入于寸口六部之中的。
说理详明,此处不能具录,因此,这一学说根源,应以《难经》为依据。
在《难经》的第一难中,就把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生死吉凶列为第一要义。在第二难中又把寸口划分为寸关尺三部,在《内经》上寸口只有尺寸之说,在尺寸之间增添了“关”的界限,是自《难经》开始的,在第十八难中乃有了寸口六部与脏腑的相应关系。后世注解《难经》者于此均有所发挥。现将第十八难原文,及徐灵胎氏之注释,抄录于下,以供参研。
第十八难曰:脉有三部,部有四经,三部寸关尺也,四经两手寸关尺各候一脏一腑也。手有太阴阳明,手太阴属肺,手阳明属大肠,皆诊于右寸。足有太阳少阴,足太阳属膀胱,足少阴属肾,皆诊于左尺,为上下部,右寸为上,左尺为下,何谓也?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此言左右手循环相生也。足厥阴少阳木也,足厥阴属肝,少阳属胆,皆诊于左关。生手太阳少阴火。手太阳属小肠,手少阴属心,皆诊于左寸,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手心主即乎厥阴心包络也,手少阳属三焦,推本文之意,则宜诊于右尺,生足太阴阳明土,足太阴属脾,足阳明属胃,皆诊于右关,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更相生养者也。以上释三部四经上下之义,下文又论所主之病也,脉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三部各有浮中沉故为九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此又不以经络以部位言。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即《素问·脉要精微论》所云,上竟者胸喉中事也,下竟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但其候脉法与此微别……徐氏又说:“此篇所论六经部位,乃《素问·血气形志论》所谓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阴阳也。”“而后世《脉经》《脉诀》因之。但《素问》止言经络表里如此,并不指为诊脉之位,今乃以右尺诊心主少阳,及第八难以肾为三焦之原,三十九难又谓命门气与肾通,皆互相证明也……盖《内经》诊法其途不一,而《难经》则专以寸口为断,于是将经中诊法尽附会入云,此必别有传授,不可尽议其非……”。在第一难中,徐氏就说过:“独取寸口者越人之学也,自是而后诊法精而不备矣。”寸口六部与脏腑相应的位置,其源虽出于《难经》,自此而后,即为后人所信奉,如杨玄操、丁德用等注解《难经》,王叔和之《脉经》,以及高阳生之《脉诀》等对之均未加更动。
后世的意见,忽视了寸口六部与经络体系的关系,因而对肾、心包、三焦、大肠、小肠的位置,抱着各不相同的看法,就对这几个脏腑搬上搬下,搬左搬右,或多或少,任意安排。在第十八难中,早已明确指出大小肠是分候于两寸,乃后世诸名家提出反对意见,而对高阳生的《脉诀》以大小肠分候于两寸,痛加诋毁,群起而攻之,几欲置之鼎?而后快。这是中医学说史上的第一卷472冤案,是崇拜偶像的典型。
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各家并无异议。而对尺寸来说就各执一说。有人(如张景岳等)则以膀胱、大肠应左尺,以小肠、命门、三焦应右尺,又以两尺应两肾。又有人(如吴谦等)则以左尺应肾、小肠、膀胱,右尺应肾、大肠。又以三部应三焦。诸李(时珍父子、中梓叔侄)以左寸应心与心包,左尺应膀胱及肾,右寸应胸中及肺,右尺应大肠及肾。因之,寸口六部与脏腑相应的关系,仍应以《难经》为依据,这才能符合脏腑与经络的完整性和依存性。
左右寸口分候脏腑的机理,既然是上古血管与经络相结合的脉诊的演进和发展,就更不能和经络学说相割裂,而从经络学说以外寻求根据,可见中医的经络学说,是和上古的三部九候诊法,以及左右寸口分候脏腑的诊法,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吴草庐、李濒湖等皆认为“两手六部皆肺之经脉也,特取此以候五脏六腑之气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李氏又说:“且脉之应于指下者为有经络,循经朝于寸口也。”可见左右寸口分候脏腑这一学说的基本观点,早已被确定是和经络学说分不开的。
2.寸口为“脉之大会”,是经络作用的集中体现:首先必须对《内经》“肺朝百脉”作出理解,才能对《难经》“寸口为脉之大会”有所说明。此之所谓“脉”,主要是指经络之脉而说的。肺为什么能受百脉之朝奉,因为肺为华盖,居于至高,人身经络之脉,其上下出入,无不交贯于胸中,早在吕广注解《难经》时就指出说:“肺为诸脏上盖,主通阴阳,故十二经皆会手太阴寸口……十二经有病皆见寸口,知其何经之动,浮沉滑涩……,以知其生死。”丁德用也说:“肺主气,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凡五脏六腑有病,皆见于气口,故曰大会也。”《内经》和《难经》均指明经络之脉是以手太阴的肺经为其终始,这无疑是说明胸腔内压力的周期变化,是经气
流注的推动力量,为经络之脉所仰赖,而寸口的经渠穴乃是经脉渠道之意,不但肺之经气由此流行,而心之血管亦由此通过,肺之经络受百脉之朝会,心之血管主一身之灌溉。在这一盈寸之地,互相纠结,彼此环抱,形成为经络与血管互相交会之枢纽。所以寸口的三部九候诊法,才能取上古的三部九候诊法而代之,成为中医四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独取寸口在中医脉诊中的双重意义综上所述,可见中医脉诊的主要内容,乃是以寸口处的桡动脉的搏动变化为特定讨论中心所形成的特定理论体系,决定脉搏形性改变的主要力量是来自心血管系统的机能,而心血管本身之机能又为全身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所决定,因此才能由寸口脉搏的形性改变。来推理心血管本身以及其他系统与器官生理与病理的各种变化。没有这种连锁因果的相应关系就没有中医脉学的地位和作用。
在经络系统来说,血液流转是产生经气的泉源,但经络的经气既经产生,又可对血液流转的动力关系与寸口桡动脉的搏动状况起着影响和作用,由于寸口为脉之大会是经络作用的集中体现,形成为血管之脉与经络之脉互相交会的枢纽与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因之寸口六部与脏腑的相应关系,就可通过桡动脉的特定反应而显示出来。如果没有这一点,则中医的脉诊就失之粗糙和肤浅,而不能发挥其特有的专长和取得确定的临床地位。但是全身的不同病证与不同的病理反应,决不是表现在一个方面,如一概以寸口六部与脏腑相应的关系作推理,有时是确凿可凭,有时又是茫然无绪,这是毫不足怪的,绝不能有某项诊断方法或仪器能对全身所有病证均能作出说明。
第一卷473总的来说,不论是单以心血管之脉为依据,或是结合经络之脉作推理,均是阐明生活有机体完整现象的一个成分,是内部因果关系改变或破坏,可以在这一特定区域产生特定反应,可以分别对待,也可综合论证,才能兼收并蓄,左右逢源,发挥中医脉学最大效果,为临床医学作出贡献。
(五)寸口六部经脏脉法四言诗周氏从经脏相关的观点出发,引经据典,斟酌诸家之言所写成的“寸口六部经脏脉法四言诗”,既不脱离前人的藩篱,也不落入前人的窠臼,别具一格,录之作为本文的小结。
1.寸口六部与脏腑相应诗心居于左,肺旺于右,各有偏胜,应在两寸。腑经随脏,自外走内,大肠小肠,肺心同位。左关肝胆,右关脾胃,右右相交,另有奥义。肾与膀胱,左尺可悉,包络三焦,应在右尺。
2.寸口六部五脏生理平脉诗浮为心肺,沉为肝肾,脾居中州,浮沉之间。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浮涩而短。肝脉之沉,沉而弦长,肾脉之沉,沉石而濡。经气血脉,归于权衡,阴平阳秘,是谓平人。
3.寸口六部脏腑病脉诗腑脉为阳,浮取可得;脏脉为阴,沉取为则。有余为阳,不足为阴,有余不足,病症可识。
4.十二经脏脉证诗(1)手太阴阳明脉证右寸浮阳,风寒汗出,口干
鼻衄,颈肿齿痛;右寸浮阴,腠理不固,畏寒战栗,肓背冷痛。右寸沉阳,上
气喘咳,胸满心烦,尿频掌热;右寸沉阴,气不接续,洞泄肠鸣,寒栗不复。
(2)手少阴太阳脉证左寸浮阳,嗌干口渴,小便短黄,尿道灼热;左寸浮阴,津伤水脱,泻痢汗多,血量不足。左寸沉阳,
胁痛烦躁,掌热面赤,舌绛苔薄;左寸沉阴,精神恍惚,
失眠多梦,头晕汗出。
(3)足太阴阳明脉证右关浮阳,温yin汗出,口渴鼻干,消谷善食;右关浮阴,
胃寒胀满,吞酸
嘈杂,腹壁肥厚。右关沉阳,
腹痛便秘,肋满舌强,谵语烦躁;右关沉阴,腹胀善噫,水闭体重,不食自利。
(4)足厥阴少阳脉证左关浮阳,咽干口苦,心烦喜呕,往来寒热;左关浮阴,完谷飧泄,厌食不饥,心虚胆怯。左关沉阳,肋痛
黄疸,木火内燔,
头痛惊厥;左关沉阴,面色脱色,虚风内动,精神恍惚。
(5)足少阴太阳脉证左尺浮阳,风寒在表,阴虚火动,
膀胱湿热;左尺浮阴,细小过渡,
膀胱虚寒,尿频清白。左尺沉阳,胎产血结,腹胀腰疼,嗌干足热;左尺沉阴,下元衰惫,恶寒
嗜睡,
水肿下利。
(6)手厥阴少阳脉证右尺浮阳,下焦火炽,水涸阴伤,骨蒸颧赤;右尺浮阴,元气衰微,封藏失职,相火不足。右尺沉阳,胎产便秘,肚腹胀疼,火不受制;右尺沉阴,水停湿滞,髓竭精枯,左右一致。
5.奇经八脉脉证诗(1)任督二脉脉证直上直下,尺寸俱浮,腰脊强痛,督病可呼。实长紧细,自尺上关,症瘕七疝,内结任参。
第一卷474(2)冲带二脉脉证直上直下,尺寸俱牢,逆气里急,冲脉昭昭。关左右弹,带脉可决,腰如水浸,腹满
带下。
(3)阳跷脉阴跷脉脉证寸左右弹,阳跷可识,体强腰疼,偏枯僵仆。尺左右弹,阴跷可别,男疝妇漏,寒热里急。
(4)阳维脉阴维脉脉证寸偏向拇,外斜阴维,心胸肋痛,
癫痫失音。寸偏向小,内斜阳维,手足相引,寒热痛痹。
四、溯源求本探讨经络当前针灸疗法与经络学说,似乎是紧密结合在一起而难以分割,谈针灸者莫不侈言经络。
而究竟什么是经络,经络的存在形式又是什么?是人自为说,说自成书,既是五色缤纷,更是光怪陆离。而有形与无形则是争议的焦点。有人说:对经络的研究早于原子弹和火箭,火箭早已遨游太空,而对经络来说还是一笔糊涂帐!虽然有形论的观点已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但有些人还是固执己见而不肯回头。这主要是脱离中医认识论,对经络学说未作全面理解与温习,与未曾深入临床所造成的。对经络学说的认识必须是溯本探源,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特将周氏见解陈述于下:1.经脉与络脉是人身不同经络体系共有的存在形式,络脉是从经脉中所派生出来的:中医对于人身各种沟通联系的信息通路,既统称之为“经”或“脉”,也分称之为经隧、经脉、络脉、经筋、筋络和经络等,它们既是互相沟通,又是各立门户。如《灵枢·经脉》说:“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这就是说,人身有各不相同的经脉,由此就可产生支分派别各不相同的络脉。由于有了这些不同的经脉与不同的络脉所形成的经络体系,才能使全身各个组织与器官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处于互相依维与制约的关系之中,并能起到支持与附丽的作用。在《经脉》中所说的“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种关系无论是对血管、神经、淋巴管,以及在针灸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的经络,都是合适的,绝不是单指某一系统而言。
古人对经脉以及经络的理解,首先注意到的是血脉之脉,即血管系统,主要是指外周血管的分布状况而言。如《经脉》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何以知经脉与络脉异也?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可见者皆络脉也。”又如《灵枢·官针》曰:“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大经即可见直行的血管,结络经分即大经脉与络脉交接分叉之处,小络之血脉自然是横行的较小之血管。可见外周血管在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在经脉体系之组合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在《灵枢·经脉》中,虽然详细记载了经脉系统的组成和分布,《脉度》说明了各经的长短,《营气》指出了各经流注的顺序,《经别》列举了各经支别的六合关系。还有其他有关篇章,对经络学说所作出的记载和叙述。这些虽都是形成经络学说的基石,但仅有《灵枢·本输》不夹有其他经脉体系是经络学说惟一的独立专章,是经络学说的根本。“十二经络”这一专有词汇和生动具体的用水流现象对经气流行所作的比譬,也是在本篇首先出现的。
目前对经络体系的认识,首先是混淆了经脉与经络的主次关系,认为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由许多孙络和浮络所组成的。而十二经络则是这些体系的总纲,竟把血管体系排斥在外。又常含混的认为“经络系统能运行气第一卷475血”。人身的气血运行,是由全部经脉系统所共同承担的,而在针灸作用下所激发出的经络现象如能运行血液,不就是和血管等同了吗,还要什么探讨与研究呢?要知经脉与络脉乃是一种从属的母子关系,络脉乃是从经脉系统中所分离和派生出来的支别,只有经脉能包括经络,而经络决不能代表经脉,这种主次关系在任何经脉体系中都是如此,决不容混淆。
2.经络实质的虚实异说早已见于《内经》:对经络体系的理解,我们不妨先作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前者是指属于形态结构的人身经络的一般关系,后者则是指功能作用和在针灸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线。经络虚实和有无的争执,是中医学说领域内有争议的焦点之一,不仅存在于今天,而且早见于古人。在《内经》的许多篇章中,虽然把特有的狭义经络体系合并在广义的经络体系中而彼此难分,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它乃是一种无形的功能通路,曾经明确指出经穴体系乃是在皮肉筋骨等形态结构以外的属于神气的东西。《灵枢·九针十二原》即指出过“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此处之节是指经气结集与交会之处,三百六十五节,即三百六十五穴。古人把节、穴、会、络,常常是互相通用的,如《素问·气穴论》:“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调经论》:“十二经脉皆络三百六十五节。”《长刺节论》谓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又谓九针可以除三百六十五节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又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九针十二原》中所说的“节”,指明并非皮肉筋骨等形态组织,乃是一种神气所游行出入的场所。这就充分说明在经脉系统形态结构的组织之外,还包含着另一种为神气所灌注的无形体系。这种游行在三百六十五节(穴)之间的神气,不正是十二经络的经气吗!不难看出,特有经络的这种无形体系,古人对之早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对于经络实质,早已出现过虚实和有无之争。
有人认为《灵枢·经脉》曾说过“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脉之长短……皆有大数。其治以针灸,各调其经气……。”因此由针灸作用所激发出经气基础的经络,一定可以从形态结构方面找出证明。须知上述的经文,阅读者们忽略了其中的一句,也是其中的一字,即“各调其经气”的“各”字,这是说明针灸可以对各种不同的组织与经脉体系,皆可改善和调整其机能,决不单是特有的经络体系所独有。这是不能用凝固的思想方法对待的。
3.经络体系是中医藏象学说的体现:藏象学说中医认识论的一个方面,是对脏腑功能高度的浓缩和概括。中医认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机能,轻视形态。中医三才学说的天地人,所指的人,不仅是自身之人,而且也与社会的人事分工相比拟。所谓藏府十二官,就是脏腑功能描绘在这方面的说明。在针与灸作用下所激起的经气流注就是脏腑职能的显示和发挥。藏象十二官是主体,而十二经络与三百六十五穴,则是官与官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路。人死之后,脏腑的职能不复存在,自无藏象可言。针与灸是在活人身上根据各个器官的职能范围,在相互联系的通路之上施加作用,以激发和活跃其感应程度,与加强其传导关系,从而出现明显的感传线与治疗作用。只要藏象学说不被推翻,则各个职官之间的联络体系自可存在。
4.经络体系是依附于形态结构人身的信息通路:由于经络体系的经气流注,并无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这就必然要以其他形态结构为依附,但与其他组织体系又无固定关系。李时珍曰:“火者五行之一,有气而无质。”又引邵子曰:“火无体,因物以为体。”这与经气的活动其义完全一致。故不论为经典的经络分布范围,与在针灸作用下的感传所见,每是与其他体系既是互相依存,但又变动不居。如人迎、经渠、尺泽、冲阳、太冲,以及复溜、神门、太溪等,均能搏动应第一卷476手。而根据搏动应手之穴,又可推理出内外相应的经脏关系。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病本于脾,冲阳脉绝死不治;病本于肺,尺泽脉绝死不治;病本于肾,太溪脉绝死不治;病本于肝,太冲脉绝死不治;病本于心,神门脉绝死不治。”这是指经络的循行与分布,是和周围的浅表动脉分不开的。《素问·气穴论》曰:“愿闻?谷之会也?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谷之会,以行营卫,以会大气。”这是指凡属肌肉分界明显之处,所谓“分肉之间”,多为经穴寄附之处,而以?谷命名的孔穴,都是和肌肉有关的。又如尺神经沟之小海,骶神经孔之八?,下颌面动脉处之大迎等,均是经络体系寄附于神经体系之说明。腕关节腔之大陵,肩关节腔之肩?,内踝尖之吕细,中指背之中魁,鹰嘴突之肘尖,无论为正经或奇穴,均是经络体系依附于骨骼体系之例证。如果说人身的经络体系另有其形态结构可言,则对这些关系必须作出合理的解说。
由此可见,经络体系是以人身各种形态结构为依附,但又不为其他形态结构所决定的信息通路,是不能与其他组织体系相提并论的。
5.水到渠成是理解经络实质的关键:《灵枢·本枢》首先指出:“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腧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深浅之状,高下所至……。”接着就用井、荥、腧、经、合的水流状况来象征其功能和现象。把经络作为一个特有的动态体系,并列出各经的要穴,可以说是全部经络学说的浓缩和根源。而对于经络实质来说,通过水流现象这一生动确切的比譬,也有了原则性的提示。
以经络比譬为河床,经气比譬为河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何等可贵。当河床中有了水才能叫江河,没有水只能叫洼地。只有“水到”,才能“渠成”。在病理状态下,经络体系的感传现象其所以易于出现,也可用“江河满溢,滂沛横流”来作为解说。今天如果想从尸体的形态结构方面证明经络体系的存在,就等于在干涸的土地上找水,在发电机已经停止运转的金属导线上测量电流与电压,或是想从死亡的脑细胞中,寻找兴奋或抑制的形态结构,当然是很难想象的。
6.经络体系是以
肺脏为中心经气流注的轨道:经气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虽是如环无端,不知其纪,但它和任何运动领域内的情形一样,必然有其始动机制存在。血液的前进力量是取决于心脏的舒缩,以心脏为中枢。神经活动的各项机能,是以大脑为中枢。经气流行,《内》、《难》均指明是以手太阴经为其终始,这无疑是以肺脏为中枢,也就是说肺脏的盈亏舒缩的呼吸作用,是经气流注的推动力量。而胸腔又是经络体系贯穿交会的场所。《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谓“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当是指心血管之脉而言。《难经》第一难所谓“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并特别强调手太阴肺所具备的作用,这就有一定理由认为此之所谓“脉行”,是指经气流注的速度而言,而在《素问·经脉别论》中还有“肺朝百脉”之说,也是说明经络系统内的经气流行,必须归之于肺脏的呼吸机能。
肺主气,经气更是属气,人身经络体系均是上下出入交贯于胸腔,由肺脏的盈亏所引起的胸腔压力的周期性变化,既对血液循环具有挹注作用,更是经气流行的推动力量,在针刺治疗时,特别重视运用呼吸以进行补泻与催气行气,更可证明经气流注是与肺脏的呼吸作用密切相关。
7.经络体系应有生理与病理、自然与诱发之分:在临床上早有大量实例证明,各条经络所出现的经气流注,既有正常的生理常道,更多异常的病理歧途。这与各种生物电波是一样的,常道与正常的波形是互相协调与维持平衡的保证,歧途与异常波形则是互相干扰与破坏平衡第一卷477的根源。故对经络体系的认识,就应从生理与病理、自然与诱发两种情况进行理解和说明。
(1)生理与自然的经络:这可认为是不被感知的经络,人身本来就是一种自动化系统内的多路通讯与多路控制的整体,既有以形态结构为特征的各种沟通的渠道,更有以机能作用相结合的感应通路。前者是西医解剖学的基础,是静止的局部直观,后者是经络学说的根源,是生理活泼的描绘。经络系统存在形式的经气流行与流注等说,都是表明它是人体内部在形态结构以外的另一种机能体系和信息通路。虽有其自身的特定范畴与运行轨迹,是随着内外界环境变化而随时发生相应的改变,是以形态结构为依附,但又不为形态结构所决定的维持生活有机体动态平衡的生机和活力。古人所列举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以及周身三百六十五穴等等,都是指生理的经络体系而说的。
(2)病理与诱发的经络:这可认为是可被感知的经络,是指用特定的刺激方法,对人体的特定部位,给以一定的影响与作用,使之产生特有的生物物理的反应与感传现象而言,这种特有的感传反应,可以沿着或是超出生理经络的运行轨迹而向前流行。目前对于经络学说的认识与研究,虽是方法各异,众说纷纭,但归根到底都是用人为的某种刺激方法,以激发和诱导出所谓“循经感传”作为依据,用以证明古人所说的经络循行与分布状况,这就不能不存有争议和怀疑。因为属于人身生机和活力范围内的自然存在,是不能与人为的模拟相提并论的。病理与诱发出的感传现象不能符合生理经络的理由是多方面的,特举如下:①由于作用方式,作用量,被作用的面积和部位,病理性质以及病变位置等种种差异,再加上个体因素,因而由人工激起的属于生物物理反应的感传路径与现象,也就有很大差别。如方向多变,宽窄不一,可以部分地沿着生理经络的轨迹循行,更多则是不受正常经络的轨迹限制而越经前进,这就构成了目前在针灸作用下所出现的循经感传,如与古代经络路径相比既相似又不十分相似,既不十分相似而又部分近似的根源。这就很难以之作为正常经络的解说和依据。
②已如前述,正常的生理经络是以肺脏为中枢,是藉助于肺脏的舒缩与胸腔的盈亏以推动经气的流行,故以手太阴为其中枢。而由人工所激起的感传现象,则在全身各处选取作用点均可出现,经气流行的发源点与经气中枢无关。而感传的速度与形式,又是取决于作用方式与作用量。
③依照经气流行的顺序与经络的循行方向是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这样才能彼此衔接,如环无端。这就是说经气的循行有如血液的流转,同样是不能倒流的。而在
咳嗽时取手太阴之尺泽,感传为何向内入胸,腹痛时取足阳明之三里,感传为何能向上入腹。可见这种逆行的情况,是属于在病理情况下和由人工所激起的在正常经气运行的轨迹上特有的反应,而不是正常经气循行的规律。
④在针灸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是与病变的轻重程度相一致的。凡是症状愈鲜明,则感传作用也就愈明显,随着病情的好转和痊愈,而感传现象也就减弱与消失,这也是临床上常见和熟悉的事实。可见在针灸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既是一种病理反应体征,也是一种病理反应产物,是与正常经络存在着截然的差别。
⑤病理反应特以压痛反应,可以出现在相应经络的轨迹上,更可出现在并不相干的无经无穴的其他部位。而取用反应穴针灸,不仅效果明显,而且由此所出现的感传现象却是非常鲜明。这就不能用病理反应穴作为确定正常经穴的依据,同时也不能以正常经穴的位置作为临第一卷478床取穴的准则。这种变动不居的病理反应穴,不是又在充分说明同样也是一种病理反应体征与病理反应产物,而人体的经穴体系不是应该有生理与病理之分吗!⑥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这种传统观点并不能与实际所见相符。有大量事实表明,既无正经可通,又无别络可及,同时也无病理反应穴出现,却能出现气至病所极其鲜明的感传作用。
比如
腰痛取阴交用持续的温和灸,灸感可由前向后直达腰部。再如阑尾炎取左尺泽,感传进入胸腔后,可以斜过胸腹越过任脉而达右下腹。如果说这些都是通过正常的经络途径而发挥其前后左右的相互关系,不但在古代针灸文献中未有发现,而在近代的解剖关系上也未见有什么直贯与斜串的联络结构。可见这种由人工激发和诱导出的感传现象,与古人所说的正常经络体系,根本上是两回事。
⑦在针灸作用下所获得的感传路径除在关节四肢与肢体交接处能曲折行进外,当进入躯干及胸腹以后,均是直赴患处,从未见到与古说相符的迂回交会的走向。可见古人所说的经络体系在体内的曲折交会,是指在脏腑之间生理机制的感应与感通的关系,是属于内源性的。而由人工所激起的感传现象,是一种生物的物理反应,是属于外源性的。这种关系十分明显。
⑧由针灸作用所激起的感传现象,并不只是仅限于经穴体系与反应穴,只要作用于身体的某一敏感点,即可激起经气流行。现在有多种多样的针刺方法,如头针、耳针、鼻针、眼针,以及手针、脚针等等,有的作用点是有经有穴,有的根本是无经无穴,而大多均能有感传现象与感传线的出现,是不能用十二正经或奇经八脉说明的。试问研究与证明经络体系应以何种感传途径为准呢?⑨由气功所出现的经气流行,如大小周天等等,也是在人为的意念作用下以生理经络为轨迹所导引出的自身的能量蓄积与运行,也与自身的生理经络存有差异,而不是什么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传统的生理经络体系。
综上所述,可见人身机能通路的生理经络,虽有轨迹可循,但无形态可征。了解其轨迹与掌握其与某一或某些脏器的机能相联系,就可通过这种轨迹发挥其调整与提高的治疗作用。
在针灸作用下所获得的感传现象与治疗效果,是一种点、线、面的结合。即由作用点而出现感传线,由线而及于患处之面,这种线的走向能以生理经络某一段的运行轨迹为基础而流行扩布,多数是以患处的位置为其终点,而与正常经穴的分布状况仅有部分相符而绝大部分则是不符。因而由此所获得材料仅是经气运行轨迹某一部分的证明,而不是研究正常经络的依据和凭证。如果认为在针灸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与感传线,就是相同于古人所说的经络体系这是说不通的。
另外在针灸作用下所激发出的感传线,在肘膝以下可以按照古人所说的经络体系循经前进,但当进入头面及躯干以后常是混淆难分,故可直接称之为“感传作用”或“感传现象”,而省去“循经”一词。这样可以加深对针灸作用的理解,而不为“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所拘。
8.经脉体系的联系和依存:如果已经确认不论是神经、血管与经络,都是经脉系统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针灸效果的一种因素,而不是针灸效果全部或惟一的依据,则针灸学的内容乃是以全部的经脉体系为其内容,而针灸的治疗作用自将由各个经脉体系所分担和综合共同发挥其作用。
但在各个经脉体系中,其地位与作用也是各有侧重,因而对不同的针灸方法所获得的效果必须给以不同认识。在同一患者,同一孔穴,同一时间,由于针灸的作用方式不一样,则人体就第一卷479可通过不同的经脉渠道,出现不同的反应形式,而收到近似或相同的效果。以少商为例,同一喉痹患者,可以分别采用
三棱针点刺出血,急剧短暂的烧灼(麦粒灸、点灸或打灯火),或是采用稳定持续的温和灸使之出现感传而皆可收效。虽然是同时作用于经脉系统中的神经末梢、微血管、微淋巴管和经络,而在解释其作用与效果时,就可从不同角度出发而给以不同认识。既可认为是作用于微血管出血而获效,也可认为是作用于神经末梢由反射作用而获效,也可认为是由经络感传而获效。在这三者之间,均各有其理论依据,但可以明显看出虽属同一部位,因作用方式的不同,就可通过不同途径而发挥其作用。因此在解释针灸作用机理时,必须根据其作用特点与反应特征,认清其主次环节,才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解说和更为合理的应用。
9.对经穴体系的选择与应用(1)不同经脉不同病症就有不同的针灸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就是这方面的明训。以针刺来说,《灵枢·官针》曰:“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够。”可见古代九针之制,就是为了取皮肤、腠理、肌肉、血脉,以至泻血排脓等不同用途而制定的具体例证。
(2)不同经脉不同病症就有不同的选穴原则:这是经脉体系与针灸疗法的关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①识穴知经,有经有穴:《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腧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并列举各经的要穴。《素问·气穴》及《气府》则是孔穴的专章,其他篇章不及其述。由于有了经穴学说,才能发展成为特有的针灸学这门科学。在经穴学说的指导下,取得了临床上特有的效果,并且把灸法与针法与一般的物理疗法区分开来,这是针灸学说的基础,以下各法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补充。
②定部守位,无穴无经:《素问·刺要》:“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素问·刺解》:“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终始》:“在骨守骨,在筋守筋。”凡此诸说,均是指明凡是病患所在之处,即为针灸所取之处。《经筋》可以说是以病为腧的专章而不为经穴体系所拘,这种无穴无经的针灸方法,自上古以至近代都在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而收到应有的效果。
③有穴无经,有经无穴:在有穴无经方面说,这就是所谓奇穴,是指分布在十四正经以外或是未被收入正经的各个孔穴而言。自《内经》而后,历代以来均有增益。特别是在近代更是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在有经无穴方面来说,奇经八脉中就有六脉是寄附于他经而有经无穴。在其寄附的经穴上进行针灸时,其所发生的效果,是属于奇经还是属于本经,这就很难作出划分和强为解说。
④穴病相连,经无常道:在病理与诱发的经络节段中,已经反复说明过在针灸作用激发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既可发生在正常的经穴体系之上,而更多的则可出现在无经无穴的其他部位。只要感传作用能够发生,则绝大部分是以患病部位为其终点。特以病理反应穴更是如此。
这就可以打破“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陈规,而“穴病相连,经无常道”的观点就有充分理由得到承认。在针灸临床上掌握这种规律与建立这种思想体系,也将是经穴学说的一大进步与一种新的收获。
10.经络研究的主流与着眼点(1)研究经络当以阴阳学说为指导,经气为前提:阴阳学说是中医认识论的基础,对经络实第一卷480质的理解,自然也应建筑在这一原则之上,有形为阴,经络实质既然不能从形态结构中得到证明,那么就可从无形之阳即经气方面寻求旁证与答案,对经气作出深刻的探究。
当然阴阳是互为依附,有了有形之阴,才能产生无形之阳。属于阴的物质基础既然没有着落,则属于阳的功能和作用又将如何产生呢?要知人体各种功能和作用,都是建筑在全身各个体系与组织这一属阴的“块然”大物之上的,经络体系属阴的形质基础,早就已经奠定了。这就是说,经络体系是在整体作用下生成,经气流行也是在整体范围内运转。当身体某些组织间隙或组织结构能为经气流通的常道和有经气流通的时候,这就由形态结构生成特有的无形经络,当经气流行停止,则这种经络体系也就不复存在。以这种关系来理解与研究经络实质,既不脱离经典,也能与现行见解相符。
(2)经气在经络体系中的位置:经与络既是人身各种沟通联络体系之总称,则流行和运转在这些体系中的不同物质,古人也就统称之为经气,如血液是血管内的经气,淋巴液是淋巴管内的经气,电传导是神经系的经气。故《灵枢·经水》有“各调其经气”之说。这是属于广义的经气。而运行在经络体系内的物质,这就是我们所要认识的狭义的经气。既然花了40年时间在轨迹上得不出总论,不妨对运行在轨迹上的特有物质作出一番探索,也可从中得到启示与佐证。更何况古人是用流注说明经气的活动状况,今人也是想从经气感传的轨迹上来寻求轨迹的真实存在呢!可见经气在经络体系中的位置和性质。
(3)经气研究的课题内容:经气的存在和出现,自然和经络一样,也有生理与自然的经气、病理与诱发出的经气之分。在生理与自然的经气方面,如何才能把不被感知的经气及其运行轨迹,由隐性变为显性,阐明经气轨迹与周身各个组织与器官的网络关系;不同器官其经气有无异同,以及经气本质及其产生的物质基础。这就是研究工作的一大难题。已如前述,在人体表面不论对某一部位采用何种刺激物与刺激方式,都不是研究生理经络与经气的手段,都是走不通的死胡同。至于采用何种方式与手段,是一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也可能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
在病理与诱发的经气方面,在目前对人体表面所应用的各种刺激物与刺激方式,均可择宜选用。阐明自然经气与诱发经气的异同,在病理情况下诱发出的经气是如何疏通经脉渠道而发挥其功能,以及趋病性的产生机制等,这可能比研究生理经气要容易些,但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综上所述,可见经气流注是人体内部能量发放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体功能的动态表现。
我们不能说经络实质就是经气,但经气则是经络实质的一个具体内容。离开经气根本无经络体系可言,通过对经气的研究,可以使我们研究人体的动态平衡向前迈出一大步,走出动与静不分,死与活不辨的困境,使东方医学永远屹立于世界医林。
-----------五、立足根本认识针灸目前对针灸学说及其功效的理解,是家自成书,人自为说,虽可言之成理,也可顺理成章,但对针灸这门特有学科在中医学说中的地位与特点则涉及不多或是并未重点突出,这就忽视了针灸的学说与功效是和中医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这种根本关系。中医的认识论和由此所产生的方法论是中医各科与治疗方法的基础,只有认识正确,才能方法合理,这是任何学科与科研第一卷481项目必须遵循的前提。作为东方瑰宝的中医学,在理论体系上有其自己的认识论,在治疗手段上更有自己的方法论,针灸学说与功效,是在中医认识论基础上所产生的具体产物。而方法论则是认识论的具体应用。因此要对针灸作用以及经络学说的理解与探讨,首先应该在中医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中寻求答案。至于用西医学说与观点所作出的解说,乃是针灸作用的另一个侧面,是不能同针灸学说的根本同日而语的。
(一)针灸功效是以阴阳学说为核心1.阴阳平衡是以双相调节为凭证:人体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不论是生理机能的发挥与病理过程的衍变,都是处于阴阳转化和矛盾对立的运动过程之中,故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阴阳失调的结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强调“治病必求于本”,就是指本于阴阳。因此不论用什么手段和方法,都是以恢复阴阳平衡为目的。《灵枢·根结》所说的“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就是指明针灸作用的最大特点,所谓针灸作用的“双相调节”,就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针灸的作用其所以能异病同治与百病皆治,道理即在于此。
有余可泻,不足可补,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有余为亢盛属阳,不足为衰竭属阴,阴阳平衡,健康自可恢复,这就是中医理论的正确与针灸疗法平凡而伟大之处。
2.阴阳平衡在针灸取穴上的体现:在针灸临床上左右互取,以及前后上下的颠倒取穴法,也必须根据阴阳学说才能理解。这在中医理论上就是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阴阳互引法,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就可有许多灵活多变的取穴与配穴法,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左侧病而在右侧选穴,右侧病亦可在左侧选穴,从腰以上属天之阳,从腰以下属地之阴,上半身病可在下半身选穴,下半身病亦可在上半身选穴。腰背为阳,胸腹为阴,前后互取,更为常用。
又如白昼为阳。黑夜为阴,在白天或夜间定时发作的疾病,而于昼夜相反的时间选穴施治,也是阴阳互相法则的运用。
3.阴阳现象在针与灸的手法上均可显示:再以针刺手法来说,也是和阴阳学说分不开的,针刺的作用如能得到充分发挥,是通过手法的补泻才能显示,手法操作的名称虽多,如通过分解,不外是互相对待的两个方面,没有出就没有入;没有提就没有插;没有左也没有右。他如多少、深浅、内外都是如此。没有这些相反的矛盾手法,就不能起到矛盾转化的治疗作用,故针刺手法本身和作用过程,也就是矛盾对立和阴阳转化的过程,而针刺的补泻作用,就是要求通过矛盾的手法运动,以求达到针下凉热的阴阳反应,由此才能使平衡阴阳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得到发挥。
针效是如此,而灸效也不例外,《灵枢·背腧》以急火为泻与慢火为补之说,由于不能立即出现反应而找不出明显佐证,似乎是属于玄虚,但是如果应用周氏所独创的意念运针补泻手法(见后述)热感自不必言,凉感也能出现。这说来可能是十分荒唐,听来也可认为是荒诞,在艾火烤灼的情况下,焉能出现凉感?如果手持艾卷,如同持针,充分运用意念,再用手势相配合,就可出现如同针刺凉泻反应。当艾火将接触皮肤时,即着意在穴上引病气外出,同时指腕外扬,连续不断,则穴上与病处均能出现凉感。补法则是手持艾条,不断着意用力向内推送。则感传作用更易出现。如果说这是气功,但又不是气功,不是气功又与气功十分相近。这种方法周氏不是出自师传,是他触类旁通的特有心得,也是古今中外针灸文献上从未见有记载的事。
可见针灸这门学问是如何博大而渊深!人体的秘奥决不是机械唯物者所能理解与说得清的。
第一卷482(二)针灸功效是以五行学说为基础1.五行学说是以建立良性循环打断恶性循环为目的:五行体系是中医阴阳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之作为对脏腑功能的划分,及对生理与病理变化的概括,这不仅是灸针学说的基础,而且更能从灸针作用中得到证明,所谓五行相生就是良性循环,相克就是恶性循环,人体内部各种信息通路(包括经络体系在内)在生理情况下就是互相联系与沟通的良性循环,在病理情况下,就是彼此推移与相克的恶性循环。灸和针的作用就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这种特定因子,促使其发生特定的感应,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从而达到防病与治病的效果。中医治则之“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就是打断恶性循环的一种手段。
2.神转不回,回则不转,是五行学说的浓缩和升华:在《内经》上有“神转不回,回则不转”的明文,这是对人身生理机能与病理衍变的高度概括,也正是对五行系统与对祝由治病“移精变气”的注解和说明。顺序为转,倒退为回。人身机能的气血运行,只能顺序向前,决不能倒退向后。向前就是相生的良性循环,倒退就是相克的恶性循环,如果恶性循环一经出现和形成则人身的气血运行也就不能正常地运转了。目前还有人攻击五行学说是玄虚、不科学。试问这种高度概括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说见解是真的不科学吗!3.五行学说在针灸临床上的应用和证明:宇宙和人身都是一种因果推移的转化链,五行则是在这个转化链上不同阶段和不同环节的标志和符号。在承担疾病的人体说来是一个因果转化链,而在致病的各种因素特以各种致病微生物来说,也是一个因果转化链。因此不论是改变病人自身或是改变致病因子的因果转化关系,都是一种治病与防病的重要环节。特别典型的以
疟疾来说,疟原虫的生活周期也是一种因果转化的关系,如果在疟原虫的转化周期中,打断其一环,则疟疾的周期发作自然就被制止。用针灸治疗的道理,就是激起人身内部环境的变化,改变疟原虫的寄生环境,因而达到截疟的目的。其他可以例推。周氏应用灸法治疗属于病毒为患的流行性出血热,也是运用五行学说的理论打断恶性循环所收到的效果。可见阴阳五行的学说见解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三)针灸功效是以调和气血为关键1.气血不和是病理变化的普遍机制:气血是中医阴阳学说中的一个具体内容,中医对生理,病理的理解与治疗方案的拟定,莫不以之作为指导与依归。近代对各种病理变化的研究,早已表明,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由某种组织或器官的三种基本改变所引起的,即代谢改变,机能改变和形态结构改变,而机能与代谢这两种改变,又必然导致其在组织形态上发生异常,而血液的供应和通道也将随之而发生改变,因之不论三者之间是孰先孰后,都是以气———代谢和机能,血———正常的血液供应这两大基本因素的改变为转移。故《素问·调经论》曰:“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至真要大论》曰:“调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可见中医对“气血不和”病理机制的认识,以及对解决这种机制的相应措施,不但与近代才被阐明过的三项病理机制相符合,而且更能包括这三项基本变化于其中,这不能不令人叹服!2.针灸调和气血是以异病同治为突出表现:针与灸的治疗作用,早已一致公认其具有调整内部环境,增强抗病能力,使已经发生障碍的各个组织与器官的功能得到提高和恢复,促进其第一卷483血流与淋巴流的重新活动,带走有害物质使之无害,使人体基本物质的供应和细胞代谢恢复平衡状态,这和中医所说的“调和气血”基本是一致的。生理机能的提高,血液供应的改善,这两者乃是治愈疾病的重要环节,和在治疗学上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因此针灸功效就可百病皆治与异病同治,而调和气血的作用,也就为阴阳学说提供更好的印证和说明。由此也可见到针灸调和气血的功效,是以治人为主要手段,而与西医针对病原的治疗方法存在着根本的悬殊。
3.针灸调和气血可从对症治疗中得到证明:临床治疗学,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历来就分为治病与治症两大方面,治病就是针对致病因子进行控制与扑灭,这就是西医所奉行的准则。
而治症就是根据在发病过程中的某种见症,给以缓解和消除。这被认为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拙劣手段,恰恰相反,针灸的治疗作用,就是以对症治疗这种“拙劣”手段见长。
中西医对症治疗的主要区别,就是在于西医的对症治疗,是用强有力的手段针对某种症状进行抑制,而对疾病本身并无多大作用。而中医的对症治疗则是以调和气血提高全身机能为前提,从而达到减轻与消除症状的目的。也就是说在解除症状的同时,对疾病本身还具有治疗作用。因此不论是虚寒与实热之腹痛均可取用三里,不论是外感与内外之咳嗽,均可取用肺俞,不论是
肝阳上亢与肾阴不足之头眩
耳鸣,均可上取风池下取涌泉,不论是下元亏损与风寒侵袭之腰痛,均可前取阴交后取肾俞。有某病即可选某穴,而某穴也并不是单主某病,同是在调和气血的基础上,所达到异病同治的目的。
(四)针灸功效是以天人相合为说明人与天地相应,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也是中医认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人与周围环境是一种互相感应的整体,因而周围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自然就会影响到人身内部器官的各种周期性活动,“脏气法时”的理论体系与治疗方法,不论是在古代与现代,都有着不可动摇的确定地位。
时间针灸学中的子午流注针法,就是在天人相合的思想指导下运用干支学说的具体产物。而在一些定时发作的病症,如运用脏气法时的理论推理选穴,也可获得意外的效果。例如晨咳的患者,日出为春,春属肝,可以推理为木旺侮金,实泻其子,火为木子,可以在手少阴经选穴施治,也可滋水涵木,在足少阴经选穴施治。又如日晡腹胀,日晡为秋,秋属肺,可以推理为金气不收,可以在手太阴,或配合足太阴经选穴施治,总之汤液或是针灸功效的发挥,天人相合的学说见解与应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五)针灸功效是以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人身是由许多局部所组成的整体,而在整体关系当中又寓存着许多的局部,每一局部都是建筑在整体关系之上的。在生理上局部作用的发挥,必须有赖于全身机能的协作,每一局部与全身其他相应的组织或器官,都可保持着一种息息相关与脉脉相通的明显或潜在关系。所以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都是全身变化的一种表现,也是全身变化的一种反应,全身的反应和变化,每能导致局部的机能障碍和失调,而局部的机能障碍和失调,也能引起全身的变化和障碍,因此在治疗方法上,更可以从整体关系中影响和作用于局部,反之更可从局部关系当中,以影响和作用于整体。局部病症如采用药物内服治疗,这就是从整体以影响局部,整体病症如采用局部外用治疗,特别是针灸治疗就是从局部以影响整体。可见局部与整体的治则是统一的,内第一卷484治与外治的区分也是相对的。“生物全息论”的出现,对针与灸的作用部位与每一部位共同与不同特点,开拓了广阔的园地。诸如耳针、鼻针、眼针、舌针、手针、腕踝针以及脚针等等,均可由全息的观点作出说明。而对传统的循经取穴针灸法,更是一种新的佐证与新的补充,值得注意与重视。
(六)针灸功效是属于生物物理学范畴1.针灸作用本身就是属于物理刺激:物理疗法在天然与人工的两大类别中,品类繁多,但都是运用特有的物理作用引起生物物理反应所产生的效果,针与灸自然是属于人工的物理疗法之一。许多物理作用,都能使组织温度升高,发生电荷,电位,细胞通透性,胶体状态,酸碱度,酶系统,分子结构,生化性质与生理功能等多方面的变化,形成生物活性物质如组织胺或类组织胺,乙酰胆碱,以及某些物质代谢产物及内泌素等,从而提高机体调整能力和免疫机制,有利于病理过程向正常方向转化,促使疾病的好转和痊愈。这些都为针灸疗法所共有。
要想能达到物理治疗的作用,就需要有一套科学方法,例如应用方式、剂量、时间以及部位等,都需要加以考究,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又完全与针灸疗法的治则相符合。可见针灸的作用与效果,更为其本身所特有,也为他种物理疗法所共有。因为针灸作用本身就是属于物理刺激。
2.循经感传与神经反射同是属于生物的物理反应:物理治疗的效果,西医的观点是十分重视神经反射与体液的作用。在体液方面的意义与功效,中医的“经水”学说,已经有着类似和相近的内容,而神经反射学说,则与中医的“循经感传”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对立。两者既是彼此抗衡,也是互相印证。是人体接受外来刺激同时存在和互相协调的两种方式和途径,神经体系决不能脱离其周围环境与依存的条件而孤立地发挥其反射机制,而循经感传也不能在神经麻木的肢体上为患者自身所感知或被测出,从神经论的角度说,反射是物理疗法的主要作用机制,从经络学说角度说,感传是针灸疗法的中心环节。感传现象,完全是属于生物的物理反应,是在物理作用的定点刺激下局部能量蓄积至一定程度时,即可沿着固有的和有病理因素参与的某些或某种特有的联络体系运转和向病处运行,而发挥与神经反射相协调的治疗作用,是两位一体不可分割。
3.物理作用能提高免疫机制,可能与促进干扰素的形成有关:干扰素是脊椎动物的细胞中普遍存在的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调节的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质,它和免疫系统关系密切,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免疫系统。具有广谱性即几乎对所有病毒均具有抑制作用,而又具有选择性,即仅作用于异常细胞,对正常细胞作用很小。在生理状态下动物细胞干扰素的基因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只有受到一定刺激后,基因才开始活动,诱生干扰素,而诱生干扰素的物质,种类很多,统称为干扰素诱生剂。
在针或灸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效果与干扰素的功用是十分相近的,特别是干扰素并不是直接地扑灭病毒,而是通过细胞的基因产生另一些蛋白质,来发挥效能,这与针灸能间接扑灭细菌与病毒的作用更加符合。这可能就是人体在接受针与灸的作用下,就如同是干扰素的诱生剂,当细胞干扰素的基因被激活,干扰素产生以后,治疗效果也就得以显示。这种设想自然是一种推理,缺乏实验资料的证明,但也不失为“实验针灸学”的一个新的探索内容。其他物理疗法所产生的效果,也可由此寻求解答。
第一卷485综上所述,可见针灸的作用机理是更博大而又复杂,这就使我们在认识与理解时,往往是注意了这一面而又忽视了那一面,因而就没有一种学说能代替其他学说,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包罗其他学说,难免就各执一词,各成一说。至于如何方能把这些复杂机理用来指导临床实践,周氏曾经这样说过:“只有全面理解,才能重点应用,如果不能有选择地重点应用,就不能发挥针灸的最大作用。”事实正是如此,针与灸的选穴选法,是因地,因时,因人,因病而各有不同,是没有一种固定模式和程序的。
六、针砭异源持之有据物体之细长坚挺者曰针,石之锋利可出血者曰砭,两者同在中医治疗学的发展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但针与砭的关系,在目前许多针灸文献与教科书中,均已公认为砭是针的前身,即先有砭而后才发展成为针,并以出土之石质针状物(?石、石针)作为凭证。这已是深入人心,不可更动。周氏灼见真知,引经据典,指出砭与针是各有渊源,不能混淆。特列举其见地如下,以正视听。
(一)从字形的衍变与取义说明砭与针的各自渊源1.针的字形衍变与起源:针是?的俗字,而?又是从箴衍进而来的,箴从竹从咸,《易·杂卦》:“咸,速也。”《说文》:“箴,缀衣箴也。”人类的活动必然是先与竹木打交道开始的,竹木之筋坚韧,人与物被刺则入之甚速,故可用以连缀,在发现其能缀物与伤人的同时也有消除病痛的另一作用。所以谏诫之言,至今仍称为“箴言”。可以想见,必然是先有竹木之箴,在冶金术发明以后,才进步为金属之?,再由?简化为针。故用针治病,必然是先由竹木伤人而产生的。
“箴言”一词,最初是出于《尚书·盘庚》:“犹须顾于箴言。”《左传·宣十二年》亦有“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语。《尚书》是现存最早的上古时典章文献的汇编,相传曾经孔子的编选,可见在殷商时期虽然金属物已经出现,金属针必然已经得到应用,但是用“箴”来治病可能还在沿用,或是仍存于人们的心目中,所以才把用语言规劝譬作用箴治病,以至一直沿用到后世,而有许多用“箴”命名的告诫与劝世的文章。这是“针”来源于箴的有力佐证。
2.砭的取义及与?石的关系:人类在茹毛饮血之世,投掷石块当是猎取食物的重要手段。
砭从石从乏,《说文》引《左传》曰:“反正为乏”。因为在篆文上,乏是反写的“正”字。段注曰:“受矢者曰正,拒矢者曰乏。”所谓受矢,就是为矢石所中,拒矢就避开矢石的投击,故砭也是石矢之意,人为税利的砭石所伤,破皮出血,也就发现到能用以解除病痛。这当是用砭石治病的由来。在《内经》上常称为石或?石,?是可刺之锥,而?石之名必然是在冶金术出现以后,所以才用锋利的金属物来代替粗糙的石块,是砭的后期名称,是与已经出现的?针互相对待而言的,也标志着在这一时期内,针与砭还是同时并用的,用砭治病还未被人们遗忘。故《素问·汤液醪醴论》曰:“?石针艾治其外也。”这也是针砭异源的一个有力的佐证。
(二)从《内经》许多章节及史籍中说明针与砭的彼此区别1.针砭异源首先应该从《素问·异法方宜论》为凭证:论中明确指出不同的医疗方法与手段,是分别先从不同地区产生,而后才逐步交流汇合得到推广的,故砭石是从东方来,毒药从西第一卷486方来,微针从南方来,灸?从北方来,导引按跷从中夹来。《山海经·东山经》:“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郭璞注曰:“可以为砭石,治
痈肿者”。可见砭石之石是一种特有坚硬的石,以产自东方的高氏之山为佳。与《素问》的说法是一致的。
2.针砭并用是贯穿在《内经》的全书之中:针与砭的来源既是各不相同,其用途当然也就不能一致。由于针体细长,可以深刺入肉而不易出血,而砭石则是形体粗大,只能用于浅刺出血,也可以说砭是古代用以放血排脓的专用工具,或者说砭是“刀”的前身,可能较为确切。出土的古代石针,是属于?石的范围,与竹木之箴及金属之?均是不能相比的。所以古代金石并用的有关论述,在《内经》中比比皆是。如《素问·病能论》曰:“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曰:此同名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身体羸瘦者,无用?石也。”《疏五过论》曰:“刺灸砭石,毒药所主。”《示从容论》曰:“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当投毒药,刺灸、砭石、汤液,或已或不已愿闻其解……。”《灵枢·痈疽》谓痈发于腑下,赤坚者治之以砭石,发于膝,色不变坚如石者,不可用石,石之则死。在《素问·征四失论》上列妄用砭石为一失,说明砭法是一种出血较多的治法,在古代应用已很谨慎。这些都是把砭石与针各自分开对待,可见其是两位而非一体。又如《素问·五藏别论》曰:“恶于?石者不可与言至巧。”《五藏生成篇》曰:“?石缘而去之。”《移精变气论》曰:“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汤液醪醴论》曰:“针石之道也……针石不能治。”《血气形志论》曰:“病生于内,治之以针石。”《通评虚实论》曰:“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还有《灵枢·论痛》所云耐针石之痛与不耐针石之痛等。这些都是以针石并称,以同等的地位合并对待,因而易被误认针石为一物。又如《汉书·艺文志·医经》中说:“用度箴石汤火之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颜注曰:“箴所以刺病也,石谓砭石,即石箴也。古者攻病则有砭,今其术绝矣。”《说文》:“砭,以石刺病也。”段注:“按此篇(指《异法方宜论》)以东方砭石与九针并论,知古金石并用也,而后世乃趋湮没。”如认为石针是金属针的前身,从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历史文献中是找不出充分根据的。
时至今日,针砭同源与异源,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又何必喋喋不休,耗费笔墨与唇舌,但在讨论针刺的起源及其衍变与经过,又不能不有一正确的回顾,不然的话,继承既然混淆,发扬又将从何说起呢?质之同道,当不以周氏之言为迂腐也。
七、曰灸曰壮另有解说1.关于“灸”的取义,最初不是由火而来:考“灸”字的由来,不是古人用火治病而产生的。
灸初作久,是按塞附着而不使脱落之意。《仪礼·士丧礼》:“用二鬲于西墙下,幂用疏布,久之。”疏:“久读为灸,幂(读觅),《覆樽巾》谓以粗布盖塞鬲(读力,是古代盛谷鼎属与瓦瓶)也。”《既夕》:“皆以木桁久之”。郑注:“久读为灸,谓以盖按塞其口。”《周礼·冬官·考工记》:“凡试庐事,灸渚墙,以眠(古视字)其桡(弯曲之意)之均也。”疏:“灸渚墙,谓柱于两墙之间,观其体之强弱均否。”庐是矛戟柄,即在制作时,须柱塞于两墙(两个平面的屏障)之间,以观其强弱是否均称。
《说文》:“灸灼也。”段注:“今以艾灼体曰灸……引申凡柱塞曰灸……灸犹柱也……故作灸。
久,皆附着相拒之意,凡附着相拒曰久,用火则曰灸。”《北史》李洪之传:“疹病久(灸)疗,艾炷团将七寸,手足十余处,一时俱下。”可见至隋唐之际,久与灸还是可以相通用的。
第一卷487柱也是塞的意思,柱又与住通。《后汉书·邓禹传》:“辄停住节”。注:“住或作柱”。住又是驻的意思。《一切经音义》十七:“驻古文作住。”驻又是主的意思。《文选·东征赋》:“怅容与而久驻兮”。注引苍颉:“驻,主也。”一般称艾团为艾炷。炷,本作主,《说文》:“炷,灯中火主也。”段注:“主,炷古今字。”炷也就是灯心,古诗:“燃灯不下炷,有油即得明。”艾炷就是像灯炷状的燃烧物。故焚香也称为一炷香。可见柱、住、驻、主、炷的音义是相通的。灸法正是用艾炷塞在孔穴上,使其停住而不脱落,令火烧灼肌肉,两相格拒的一种治疗手段,是不能单从“火”的方面作理解的。
2.火灼与用火致创是解释灸“壮”的主要依据:有关灸法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壮”,壮数的多少,是灸法重要术语之一,是古代灸疗作用量的标准,沿用至今未改。但对“壮”的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如《千金》卷二十九曰:“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多倍于壮数,若其人老小羸弱者可复减半。”《东医宝鉴·针灸篇》曰:“着艾一壮,如人丁壮之力,故谓之壮。”《梦溪笔谈》卷十八曰:“医用艾一灼,谓之一壮,以壮人为法,其言若干壮,壮人当依此数,老弱羸瘦者量力减之。”《本草纲目》卷十三曰:“一灼谓之一壮,以壮人为法也。”以上对“壮”的解释。很容易使人误解为强壮与少壮,是增强人的强壮力。虽然也有烧灼之意在内,而对其真实含义,则终欠明晰。
(1)壮者灼也,是用艾附着于人体,进行烧灼之意:《说文》:“灸,灼也”。又曰:“灼灸也。”段注:“此与灸为转注,凡物以火附着曰灼……医书以艾灸体谓之壮,壮者灼之转语也”。朱起凤亦曰:“灸字通灼,医书以艾灼体谓之壮,壮即灼之转音。”故几壮也就是烧灼几次之意。
(2)壮者创也,是由灼与刺对人体所造成的创伤:《广雅·释诂》二:“梗、刿、棘、伤、?、刺、壮,箴也”。《尔雅·释草》:“?、刺。”郭注:“草刺针也。”王念孙曰:“是古谓箴为伤也。?、针,并与箴同”。又《广雅·释诂》四:“壮,创,伤也”。注曰:“壮,伤也。”《易·大壮》:“壮于五趾。”《?》:“女壮”。虞翻、马融并注云:“壮,伤也”。《汉书·叙传》下:“安国壮趾。”颜注:“壮,伤也。”《淮南·亻叔真》:“形苑而神壮”。高注:“壮,伤也”。《释名·释疾病》:“创,戕也,戕毁体使伤也。”王念孙曰:“创,壮,声并近,故壮也为伤”。艾灸与针刺,同样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方法,而壮和伤的意思是完全相同,故几壮也是给予几次创伤和予几次烧灼之意。
由此可见,烧灼与致伤,乃是灸壮的真实含义,只是由于后来语音的改变,才令人难解和费解。如果从训诂学的角度作探讨,是可以作出合理的解说的。
八、《穴名释义》抉幽发微针灸穴名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是针灸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关经脏关系的内外联系,孔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孔穴的大体位置等,大多可通过穴名予以显示。如果认为穴名只是体表某一点的符号和标志,而无须加以研讨和深究,则在针灸学说与疗法得到发展与重视的今天,无疑将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对针灸穴名的解释,很早以来就一鳞半爪散见于中医文献之中,近代诸多针灸名家在这方面均作出过贡献和努力,见仁见智,各有发挥。周氏所撰著的《针灸穴名释义》也有其特有的见地,在诸家学说之中,能保持其自身的特点。对“穴名释义”的意义、作用、分类和要求,均能作出概括和归纳,对一些难以“定名辨实”的穴名,其见解也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分别介绍如第一卷488下:1.明确穴名释义的意义与作用(1)因名定实:什么是“名”,名是“明”的意思,是相对于“实”而说的,是事物真实情况的体现,是事物内涵的浓缩。《释名·释言语》:“名,明也,明事实使分明也。”《韩子·扬权》:“名正物定,名倚物徙。”明确指出事物如果有了正确的名称,就有了正确的地位;名称如果偏移了,则这一事物的地位也就动摇了。亦即《论语·千路》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是也。
如果对某一穴名的理解不当,或是某一穴名的取义不当,均将影响到他的学说地位和临床应用,孙思邈早就指出过:“凡诸孔穴,名不虚设,皆有深意。”穴名释义也就是穴名“正名”。通过讨论,古人的穴名取义将会逐步得到阐明,从而巩固和显示其应有地位。
(2)由表知里:经穴体系本身就是一种观其外而知其内,由表知里的学说体系,脏腑深藏,经穴四布,经依脏分,穴与脏应,孔穴的名称自然是属于这一范围之内,特别是以“俞”命名的孔穴,如五脏六腑的各个俞穴,就是直接标志出相应脏腑关系。又如心藏神,神藏应心,肝藏魂,魂门应肝,脾藏意,意舍应脾,肺藏魄,魄户应肺,肾藏精与志,志室应肾。其余诸穴,各有线索可寻。
(3)顾名知用:穴名与所主病有关,是古人对孔穴命名的另一基本思想。如听宫主
耳聋,迎香主鼻塞,承光主目疾,承满主腹胀,腹结主便秘,腹哀主腹痛,神门能安神,水分能利水,承山治脚软,通天开鼻窍。凡此等待,均属显而易见者也。
(4)见名求位:通过对穴名的了解,对于指示穴位所在,也将有助于记忆。如肘?、臂?、肩?、禾?、承泣、缺盆、膺窗、乳中、乳根、中冲、少冲、关冲、肩中俞与肩外俞等,均是这方面的说明。
2.穴义不明是字形对错与音义混淆所造成的,其次也与附会太甚有关:其考证与论述颇为精辟,例如:阴市是阳市之误。上古遮阴部的短裳谓之“市”(读fú),穴当市之边缘,故名。
禾?是禾之误,《说文》:“禾,木之曲头,止不能上也。”禾,读鸡(jī),是象征着弯头,不能向上的树木,是一种典型的象形字。穴在弯曲的鼻唇沟的下方,形象至为确切。
辄筋不能写作辙筋。辄是车之雨畸,是车旁人所凭倚之木,其形弯曲,亦称车耳。穴在肋间隙状如两畸之筋肉处,故即称之为辄筋。而辙则是车轮所碾过的轨迹。以辄为辙,义有未当。
四肢端之关冲,决不能直读为“关(guān)”以读“弯(wān)”才能与穴义相符。关与弯通,《孟子·告子》:“越人关弓而射之”。注:“关弓,弯弓也”。又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注:“信,伸也。”手之第四指称无名指,不能单独伸直,故一名环指。穴当弯曲指端冲要之地,故名。
食窦穴,今皆直接读为食窦,如望文生义,可以直接解释为:食是食物,窦是孔窦。是食物通过的孔窦。但这与穴位所在是不符的。周氏从训诂学的角度,对食窦的名义作出合理和精湛的解说。食的第一种读音是直接读“食(shí)”,是指饮食与粮食。食的第二种读音是“饲(sì)”,《论语·述而》:“饭疏食”。又《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食音嗣,饭也。”食的第三种读音是“饮(yìn)”,即“饮”的去声,是饮入流体食物。《庄子·德充符》:“适见豚子食其死母者”。
注:“食音饮,邑锦友,乳也。”食的第四种读音是“异(yì)”,郦食其(读音历异几)汉代人名。窦的第一种读音是“渎(dú)”,窦通渎,渎为水道。
如上述,除“食”的第四种读音而外,其余均可对“食窦”的穴义作出解说。但穴在乳头之外第一卷489下方,因此决不能离开乳房中之乳汁是乳儿生命之源这一前提,如读为“嗣窦”,则是指此乃乳儿摄取食物之孔窦。如读为“饮窦”,则是指此乃乳儿摄取乳汁之孔窦。如读“窦”作“渎”,则是指此乃乳儿摄取乳汁之水道。而从读音及取义方面来说,则以“嗣渎”为好。因为穴不在乳头而在乳房,正为乳汁之水道也。读“渎”也可。如直读为“食窦”,则穴义即欠明畅。
其他有关片断,不及细述。
3.对穴名分类的归纳和划分(1)取象比拟:古人对穴名的取义,内容十分广泛,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从多方面汇集而成的。其中以天文星象比拟命名的如:华盖,璇玑,中极,天枢,太白等皆是;以地理地形比拟命名的如合谷,阳谷,阴谷,曲池,血海,气海,尺泽,天泉,水沟,天井,昆仑,大陵等皆是;以居处和社会形态命名的如紫宫,大都,天府,中府,地仓,神阙,玉堂,内庭,京门,库房,府舍等皆是。
其他还有以藏象,官制,以及用衣着服饰比拟命名的,在各穴条析中均有说明。
(2)审形推理:是以人体自身的肢节结合其局部形象而命名,根据名称可以使人联想孔穴的大体位置。如颔厌,兑端,颊车,颧?,玉枕,横骨,曲骨,犊鼻,膝关等皆是;以孔穴的位置和功能而命名,如睛明,承泣,承浆,承扶,承山,归来,气冲等皆是;以经穴的彼此关系命名,如前顶、后项;上次中下?;前谷,后溪;二间,三间,上中下三脘;外关,内关;阴陵,阳陵等皆是。有关这些内容,书中均有详述。
4.对穴名释义的要求和希望:认为也将是发展针灸学说的一个方面。简介如下:考订穴义,不能脱离训诂,要理解古人当时的语言和文字,引用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的目的,就是为训诂工作服务的。不然就会“以今训今”,或是“望文生训”,产生许多误解。
其次要明辨
玉石,认为古代的各个穴名,并不是每个均有深意,很多是空洞浮泛,举出以“天”命名的孔穴就有16个之多,以“神”和“灵”命名的也有11个。这就必然会名义重复和相似。还有气户与气舍,风府与风门,曲池与曲泽等,都很难发挥“以名定实”的作用。
在书的概论中特别指出要勿泥古义,推陈出新,许多空洞浮泛的穴名,不妨大胆予以改革,并引《荀子·正名》的话说“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注:“名之善者循之,其不善者作之。作犹改也。”就是说合理的旧名要沿袭应用,不合理的就要重新制定,故举例说,天窗与天牖同义,而天窗正当侧颈部,可以改称为“颈窗”。神封与神藏同义,而神封正当心脏右缘,可以改称“心封”。气户与气舍同义,气户正当肺上方,可以改称“肺户”。又指出京门与金门,中注与中渚,音同和音近,也应有所区别。以上这些问题,虽然积重难返,但如群策群力,去芜存菁,对全身的各个穴名,是会作出合理的安排的。
综上所述,可见周氏的治学之道态度严谨,知识渊博,构思周到,条理分明。因此,《针灸穴名释义》是一本值得推荐的针灸工作者提高学养的有益的读物。
九、以穴组方定名立法1.有穴无方是针灸治疗学的一大缺陷:由不同药物所组成的不同方剂,并冠以一定的方名,是中医方剂学的一大特色。如
补中益气汤、荆防
败毒散之类。这些名称,习惯上称为汤头。
有了这些汤头,就可知道每个汤头的内容,而免于强记所用的一连串的药品,以收提纲挈领之效。同时还可把法、方、药联系在一起,比如补中益气是法,而补中益气汤则是方,所用的升、第一卷490柴、参、苓、术、草、归、陈等,则是药物的组成。知道了补中益气这一汤头,则法、方和药均在其中。针灸和药物相比则前人所做是不够的,在针灸治疗中,虽然也蕴藏着如回阳开窍,降逆止呕,以及活血化瘀,通经散结诸法,但是法虽具而方则缺如,或是方已具而方名则从未拈出。较之药物的汤头实属相形见绌。事实上,针灸的孔穴就等于汤液的药物,由几个孔穴所组成的有效穴组,就等于药物的成方。成方因为有了汤头和方名,就可便于记用,而有效的穴组则如一盘散沙,苦无眉目。如何弥补针灸治疗学上的这一缺陷,这也是当前针灸界的责任和义务。
2.《针灸经典处方别裁》的编成弥补了这一空白:周氏有鉴于此,多年前即编成本稿,用中药处方的汤头形式,把古代针灸经典文献中的有效穴组联系起来,冠以方名,疏其要义,并按古代方剂七方的形式加以分类,大方(十穴以上);小方(二至三穴);缓方(以用于慢性病为主);急方(用于急性病及急救为主);奇方(以单穴或经外奇穴为主);偶方(以阴阳相济,表里同治为主);复方(以两个习用的针灸成方联合应用为主),共得148首方法。也按方剂汤头歌的形式衍为歌括,使记用均便。全书共约18万字,1992年3月,已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十、移光定位脏气法时周氏在针灸理论上的贡献,自然首推《金针梅花诗钞》一书,把针灸理论从繁芜中作出条理,针灸方法在混乱中得到升华,但另外在不可埋没的贡献中,有许多尚未能引起重视与注意,现就“移光定位针刺心法”与“法时辨证取穴法”作一介绍,这是目前另两种体系完整,方法周密的时间针法,分述于下:1.移光定位针刺心法(1)方法的由来:这是一种按日按时与子午流注针法理论体系相同而方法又有不同的针刺方法,系前人之首创或是另有师承,已不得而知。在《诗钞》的末页中,原稿曾附有《家传移光定位针刺心法歌》一首,计三十四言,并无注文。周氏根据原文,列为表解,并应用于临床,此与世传之“时间针灸法”相较,实有过之而无不及,特陈述于下,以供同道比较和应用。
家传移光定位针刺心法歌移光定位妙用长,五脏五腑十干详:甲胆乙肝小肠丙,丁心戊胃己脾乡,庚是大肠辛是肺,壬属膀胱癸肾藏。
心包三焦统气血,包纳阴干焦纳阳。
十二支应十二时,干支脏腑互依赖,阳子寅辰午申戌,阴丑卯巳未酉亥。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井荥腧原经与合,日时纳穴以此详,第一卷491欲识井荥五腧穴,六十六穴有篇章。
六阴亦有六原穴,七十二穴不荒唐。
中都通里孙列缺,水泉内关一同行。
阳干日穴阳腧值,阴日阴时阴腧入。
阳支时穴首侠?,少商解通委使出;阴支时穴首行间,曲商腕阴中渚得。
阴阳互换日时同,脏腑相通功仿fo。
日时纳穴有三针,时穴病穴君宜择。
(2)推算和应用①天干与脏腑相配的关系仍以传统法为准。取五脏五腑以应十干,即甲日应胆,乙日应肝,丙日应小肠,丁日应心,戊日应胃,己日应脾,庚日应大肠,辛日应肺,壬日应膀胱,癸日应肾。从子时起,亥时终。每干轮值一经,而不再是阳干流注到阴干,阴干流注到阳干那种混乱的关系。
②纳穴仍然是阳日气纳三焦,阴日血纳包络。三焦之五腧穴配阳日阳干之流注,包络之五腧穴配阴日阴干之流注。
③仍以十二辰应十二时,即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十二经的十二个值时穴,在阳干值日分别为侠?,少商,解?通里,委中,间使。在阴干值日分别为行间,曲池,商丘,腕骨,阴谷,中渚。均按木火土金水的关系顺次向下排列。
④阳干配阳经阳时,阴干配阴经阴时。甲丙戊庚壬为阳干,在时取子寅辰午申戌,在经取肝心脾肺肾以配之。阳经的井荥腧原经合,分注阳干的六个时辰;阴经的井荥腧原经合,分注阴经的六个时辰,是为值日经穴。阳支的子(胆),寅(肺),辰(胃),午(心),申(膀胱),戌(心包);阴支的丑(肝),卯(大肠),巳(脾),未(小肠),酉(肾),亥(三焦)六个时辰内,各经与脏气相应之穴,是为值时经穴。
⑤阴经的六个原穴,按照《千金》及《大全》的意见,分别采用中都(肝),通里(心),公孙(脾),列缺(肺),水泉(肾),内关(包络)以代之。而不再以腧代原。连同原有的六十六个五腧穴,共为七十二穴。各值日经的流注关系,按照井荥腧原经合顺经往下开,每日是起于井而终于合,亦有所出为井与所入为合之义。
⑥阴干或阳干值日,每日均有六个时辰无穴可开,在阳干值日如为阳日阴时,即取阴日五输穴以补足之,阴干值日如为阴日阳时,即取阳日五输穴以补足之。例如甲干值日,阳时取本经之五腧,阴时即取下一天乙干值日之五腧,值时穴也按此例推,阴阳相倚,脏腑互通,于理甚合。
⑦值日经穴与当日的天干相应,值时经穴与当时的脏气相应,纳穴则与气血的阴阳相应,第一针先取值日经穴,第二针再取值时经穴,第三针最后取纳穴,作为顺阴阳而调气血的常规三针,得先后,为补为泻,则依病情而定,此为时穴。如时穴与病证相符或针已获效,则不必另配病穴,如不符或针未得效时,则另取病穴以配之。
第一卷492移光定位针刺心法表日干值日经穴值时经穴纳穴日干值日经穴值时经穴纳穴甲干(胆)值日甲子窍阴金胆侠?水乙丑肝丙寅侠?水肺少商木丁卯大戊辰临泣木胃解?火己巳脾庚午丘墟心通里辛未小壬申阳辅火胱委中土癸酉肾甲戌阳陵土包间使金乙亥焦关冲金液门水中渚木阳池支沟火天井土乙干(肝)值日丙子胆丁丑大敦木肝行间火戊寅肺己卯行间火大曲池土庚辰胃辛巳太冲土脾商丘金壬午心癸未中都小腕骨甲申胱乙酉中封金肾阴谷水丙戌包丁亥曲
泉水焦中渚木中冲木劳宫火大陵土内关间使金曲泽水丙干(小肠)值日戊子少泽金胆侠?水己丑肝庚寅前谷水肺少商水辛卯大壬辰后?木胃解?火癸巳脾甲午腕骨心通里乙未小丙申阳谷火胱委中土丁酉肾戊戌小海土包间使金乙亥焦关冲金液门水中渚木阳池支沟火天井土丁干(心)值日庚子胆辛丑少冲木肝行间火壬寅肺癸卯少府火大曲池土甲辰胃乙巳神门土脾商丘金丙午心丁未通里小腕骨戊申胱己酉灵道金肾阴谷水庚戌包辛亥少海水焦中渚木中冲木劳宫火大陵土内关间使金曲泽水第一卷493日干值日经穴值时经穴纳穴日干值日经穴值时经穴纳穴戊干(胃)值日壬子厉兑金胆侠?水癸丑肝甲寅内庭水肺少商木乙卯大丙辰陷
谷木胃解?火丁巳脾戊午冲阳心通里己未小庚申解?火胱委中土辛酉肾壬戌三里土包间使金癸亥焦关冲金液门水中渚木阳池支沟火天井土己干(脾)值日甲子胆乙丑隐
白木肝行间火丙寅肺丁卯大都火大曲池土戊辰胃己巳太白土脾商丘金庚午心辛未公孙小腕骨壬申胱癸酉商丘金肾阴谷火甲戌包乙亥阴陵水焦中渚木中冲木劳宫火大陵土内关间使金曲泽水庚干(大肠)值日丙子商阳金胆侠?水丁丑肝戊寅二间水肺少商木己卯大庚辰三间木胃解?火辛巳脾壬午合谷心通里癸未小甲申阳?火胱委中土乙酉肾丙戌曲池土包间使金丁亥焦关冲金液门水中渚木阳池支沟火天井土辛干(肺)值日戊子胆己丑少商木肝行间火庚寅肺辛卯鱼际火大曲池土壬辰胃癸巳太渊土脾商丘金甲午心乙未列缺小腕骨丙申胱丁酉经渠金肾阴谷水戊戌包己亥尺泽水焦中渚木中冲木劳营火大陵土内关间使金曲泽水第一卷494日干值日经穴值时经穴纳穴日干值日经穴值时经穴纳穴壬干(膀胱)值日庚子至阴金胆侠?水辛丑肝壬寅通谷水肺少商木癸卯大甲辰束骨木胃解?火乙巳脾丙午京骨心通里丁未小戊申昆仑火胱委中土己酉肾庚戌委中土包间使金辛亥焦关冲金液门水中渚木阳池支沟火天井土癸干(肾)值日壬子胆癸丑涌泉水肝行间火甲寅肺乙卯然谷火大曲池土丙辰胃丁巳太溪土脾商丘金戊午心己未水泉小腕骨庚申胱辛酉复溜金肾阴谷水壬戌包癸亥阴谷水焦中渚木中冲木劳宫火大陵土内关间使金曲泽水2.移光定位和子午流注针法的比较:生物的生理活动与其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周期性和规律性,直至近代才为人们广泛地注意,遂有“生物钟”与“生理钟”之说。我国古代对此早有认识与理解,并已上升为精湛的理论体系。《素问·藏气法时论》就是以天之十干与人身藏气盛衰的关系所推理出的治则及预后专章。而篇中的后半部也与时间针法紧密联系。因此,不论是子午流注或是移光定位针灸方法,其最初与最早的根源,均是在《内经》天人合一与脏气法时的思想指导下,对人体生命科学的探索,就是想把自然界的阴阳矛盾和生克制约的这些周期性现象和节律,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流注的盛衰节律互相配合,同十二经的主要腧穴相联系,按日按时顺阴阳而调气血以取穴治病,而不为某穴专治某病或某病必取某穴那种狭隘的观点所约束。
不管这两种方法是否能符合于上述要求,从理论基础上说,均是无可非议的。但通过分析与比较,则两者的优劣,又是十分明白与显然的。
(1)子午流注针法的缺点①名义含混,与“以名求实”的要求不符。子午乃是阴阳进退的分界线,流注乃是比譬人身脏腑的气血盈亏有如潮汐与月有朔望。根据这种关系用以作为按日按时针法的命名,是正确的。但是“子午”一词,含义广泛,天文家、术数家、道家以及医家等等,均可应用。唯物主义的科学可以与之结合,唯心主义的迷信也可加以利用。这就失之于浮泛和空洞。
②在十天当中有十个时辰的大缺口。物质世界阴阳转化的运动周期,本来就是如环无端,浑然一体,决不允许有等待弥补和填充的巨大漏洞。原来的子午流注配穴法,每日都是阴经交于阳经,或是阳经交于阴经。阴经的流注,起于阴日阴时,终于阳日阳时。例如胆经是起第一卷495于甲日甲戌时之阳日阳时,终于乙日甲申的阴日阴时,只有11时。肝经是起于乙日乙酉的阴日阴时,终于丙日乙未的阳日阳时,也只有11时,每日交一次,每日差一时,最后交到癸日就空下了十个时辰。因此肾经的流注就不能起于癸日的癸丑,而是提前十个时辰起于癸亥,无法与甲日的戌时相交。在甲子十日再周表上可见到癸干值日时有十个时辰的大缺口,难道人身的生理循环到此即能发生中断吗!汪石山是反对子午流注配穴法的,对于这一漏洞也未明白提出。虽然可以用戊与癸合的方法对之进行弥补,使之有穴可开,但天然的完整圆圈是不能镶嵌填补的。
③十二经流注的跨越不能与当日的日干相符,在甲子十日再周表上,可见甲日是胆经值日,而流注时刻则是起于甲日下午之戌时,而终于乙日下午之申时,这就差不多占据了乙日白天大部分的时间,而甲日大部分的时间又是让癸日的流注所占据,这样一来,各经的流注关系,都变成了彼此跨越和退让。不仅与值日的经穴不符,也与脏气法时的关系不合。子午乃是阴阳的分界线,界线不表,越跨凌乱,不能从当天的时干中马上找出应开的时穴,而是要从前一日往下推,确是难以自圆其说。
以上的两大缺点,可以从甲子十日再周表上可以一望而知,如果认为子午流注的关系乃是干支的顺序关系,不是当天脏气法时的关系,必须用五门得变的方法进行弥补,将是愈补愈乱,只能使脏气法时的关系,屈从于干支的轮流而无法使干支学说为脏气法时的针法服务,这种关系是应该分清的。
(2)移光定位针法的优点①名义明确,是子午流注学说的真正根源。《素问·八正神明论》说:“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答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义气,气定乃刺之……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六微旨大论》对移光定位一词,又再次提出并加以阐释,光,乃日光和月光,位,乃孔穴的位置,即根据日光和月光移动的规律,而采取相应的孔穴针刺治病,这是符合于生物节律与内外界环境统一性的基本规律的,可见“移光定位”一词,用于按日按时的针灸方法,其意义是极其明确切贴。
②移光定位的脏气周期,与干支的周期是首尾一贯,关系鲜明,决无中断与跨越的凌乱情况,可以从当天的时辰当中,马上找出应开的时穴,能符合脏气法时与阴阳进退的一般关系。
可见移光定位针法,无论是从理论体系与具体安排上,均是远远超出于子午流注针法之上,是时间针灸学另一个值得推广的方法与有待验证与开发的园地。
3.法时辨证取穴法四时之寒暑,一日之晨昏,人身脏腑之机能活动莫不与之息息相关。故脏气法时,是中医天人相合的基本思想体系之一。而顺阴阳以调气血也就是针灸与药物的重要守则。子午流注与移光定位的针灸方法,仅是以穴应病,即不论病证的千变万化,而取穴的规律则是一成不变的,这似乎有失于凝固和板滞。而“法时辨证”乃是以十二脏腑的见证和证状发作或加剧之时间为准,再根据生克制约与脏气法时的原理而选经配穴。可以与子午流注及移光定位法互为羽翼而相得益彰。
比如肺与大肠属金,在子丑时肝
胆木气旺盛之际,而肺与大肠之见证,则在此时发作或加剧,如系金气亢或木气被乘,就可在申酉时取用肾与膀胱经的要穴或五行相应穴以滋水涵木。
如系木气亢盛,每交子丑之时金受反侮,则可在寅卯时,取用肺与大肠经的要穴或五行相应穴第一卷496以助金伐木。其余各时各脏可以类推。这种以病应时,以时应经,以经选穴的思想体系,并非周氏首创,本来就是散见于中医及针灸文献之中,不过未曾条理陈列而已,一经指出,自可显示其应有的光辉,列表说明于下。
法时辨证取穴表脏气证状发作或加剧时间针灸时间取穴法则木气(肝、胆)子丑火气(心、小肠、包络、三焦)午未戌亥土气(脾、胃)辰巳金气(肺、大肠)寅卯水气(肾、膀胱)申酉虚申酉肾与膀胱经滋水涵木实寅卯肺与大肠经助金伐木虚子丑肝与胆经助木生水实申酉肾与膀胱经壮水制火虚午未心与小肠经补火生土实子丑肝与胆经助木制土虚辰巳脾与胃经培土生金实午未心与小肠经泻火救金虚寅卯肺与大肠经助金生水实辰巳脾与胃经培土制水当然时间医学和时间针灸学,都是古人和今人在探索人体奥秘时所作出的许多尝试与设想,是否能真正与人体生命科学相符,尚不能有何凭证和肯定。周氏在这方面所作出的阐述,只是对子午流注、移光定位和法时辨证等几项针灸方法,能有一明确的理解和区分,便于选择、对照和应用而已。
十一、重大发现灸感三相1.灸感过程的三个基本时相:当人体在接受某种外来刺激时,虽属同一刺激物,由于作用方式和作用量的不同,而人体的反应也就不能相同。所谓“灸感三相”,是在采用特定的灸疗作用方式与作用量的影响下,人体所发生的特有反应过程。这是与一般的常用灸法所不能相比的。无怪乎有人说:“我已干了大半辈子针灸工作,从未见到过有什么灸感三相”。须知这是采用特制的“灸架”,由温和灸所获得的,具体方法在“灸具改革”中再作介绍。
有了特定的作用方式,才能获得充分的作用量,这就要求我们所采用的灸具必须是位置稳定,作用集中,热力均衡,时间持久,始终作用于一点,当局部力量蓄积至一定程度时,感应即离开灸处(穴),开始向病处及远方流行,这也就是目前大家所称道的“感传”。而这种感传又是有其阶段特点与自身的规律,因而就称为“感传三相”。所谓“相”,有相关、相连、相承、相接与相感之意在内,是意味着在感传之全过程当中,既有各不相同的阶段特征,又有一脉相承的彼此联系。所以把感传的三个主要过程称为三个“时相”,而把各个时相中的主要作用称之为“期”。
这种不使火力中断,持续均衡的着灸方式,正是与其他针灸法的主要区别。
2.感传三相的临床所见第一卷497(1)第一相(定向传导期):针灸的作用自古就是强调“气至病所”,在针刺时,为了能达到这一目的,古人创立了多种手法,使针感加强,以催气和推气前进,但并非每一病例都能达到这一目的。而在采用“灸架”或其他类似工具连续施灸时,其作用就可大大提高,使感传易于发生,患处在头就走向头,在足就走向足,在不用手法协助的情况下,可以自然出现,而且极其鲜明。
这种几乎无例外的方向性传导,可以转弯抹角地沿着特有途径(经络或不是经络)朝着患处的区域前进。而远离患处的另一侧仅能前进少许或是连一寸也不能前进。常在第一次施灸即可到达患处,有时也要在二次以上方能到达。如左右上下同时施灸,则感传可以先后或同时到达患处而彼此集合。
(2)第二相(作用发挥期):当上述定向传导到达患处后,感应并不同时停止,而是对患处能发出极期明显的治疗作用,确实可立竿见影。由此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同第一相一样完全能为患者自身所感知,既是多样性,也有规律性。大致均是感应先自患处边缘而达患处中心,再逐渐向四周扩大,最后及于整个患处,但仍以中心为强烈。患处能出现发热、发凉、盘旋、蚁行、风吹、芒刺等不同感觉。如系脓肿有时似感知有气体或脓汁向外流,患处的热感可较灸处的热感为大,感应的轻重强弱及时间的长短,与病情的轻重缓急大致可成正比。病愈重愈急,则感应亦愈快愈强,在严重病例,灸处的热感似乎是被患处所抽吸。病较轻较慢,感应亦较轻较慢,时间亦较短。感应最后消失之处,也常是患处的中心部位。但有时也可见有症状并不十分鲜明,而感应时间却能久不消失,最后病人因体位发生疲劳而中止。当作用发挥期开始不久和到达顶峰时,病人的自觉和他觉症状即开始逐步有所减轻,如产生舒适感,疼痛大减或停止,体温下降,咳喘平静等。如为化脓性炎症每见肿胀当时即有所消退,皮肤出现皱纹。所有以上这些效果,可以维持3~4小时,此时各种症状又复燃,故必须连续施治。在轻病也有一次痊愈者。但均是无例外的因病情之减轻与痊愈,而感应亦逐步减弱与消失。
(3)第三相(下降中止与循经再传期):不同部位与不同病变,感传过程第一、二两相基本是相同的,但至第三相则有两种差别:①下降中止期:当作用发挥期到达顶峰时,感应即逐渐开始下降,并不能因火力持续不断而感应亦持续不已。患处的感应多是由减弱而消失。贯穿线(经络)亦逐步退缩而消失,最后仅剩下灸处局部皮肤的灼热而别无任何作用。当上述情况出现后,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使感应再见,而一次治疗到此也应中止。因此灸治时间的长短不是固定的,是依照感应时间的长短决定的。下一次治疗间隔的时间,一般多在3~4小时以后,感应方可再见。如另取对侧或相距较远的经穴,则不在此限。
②循经再传期:如仅取一个孔穴施灸,当感传已达病处,第二相的作用已经完成后,有时并不以此为终点,而能有以下几种表现:A?先后再传:当身体有两处性质相同或性质不同的病变同时存在(如头痛、腹痛,或是
关节痛同时并存),或是同一病种而双侧同时受累时(如双侧急性
结膜炎,或双侧关节炎),则感传可以先到较近或病变较重的处所,使前一患处感应完毕后,再向后一患处移行,使两种或两处病变先后和连贯地各自发生一次感应过程。
B?往返再传:感处先至甲病处,不久又走向病处,复由乙病处而返回甲病处,如此互相往返。
C?轮流再传:一身有多处或多种病变同时存在,感传可以轮流和交替地出现。
第一卷498D?全身再传:因灸治次数的增多,作用亦逐渐积累,当到达一定程度时,又可离开受病组织,在全身上下反复周流,持续时间也可较长。
3?灸感时相的作用和意义:灸感过程三个基本时相的发现,其意义和重要性是多方面的:(1)根据感传第一相的特征,能为中医基本理论特别是五行学说与五液所主找出依据(详见下章第七节所述)。
(2)根据感传现象与路径,可对经络实质及其学说作出阐明。在下章第六节中所列举的实例,是不可否定与无可辩驳的客观事实。
(3)根据灸感第一相的定向传导,可为临床诊断指明方向。由于感传第一相的基本特点是以病患所在为其投射目标与行进终点,因而对病变部位就可作出有益的提示。例如肾脏病患者是双侧还是一侧?如双侧同病是轻重一致还是轻重不一?而根据感传所见,则是左病至左,右病至右,左右同病则左右皆至,左右轻重不一,则左右反应也是强弱不一。对其他病变也可指示其所在与范围,这虽然只能定位不能定性,但这既是对病人的治疗,也是对病人的检查,具有双重意义。
(4)根据感传受阻与被遮断,可以发现隐藏和潜伏的病灶。例如上腹痛而灸治三里,当感传进入下腹后竟迟滞不前,久不上达或终不上达,而下腹的反应却很明显,这就必然是感传中途受到另一病灶所阻断的缘故。由于这种病变尚未产生自觉症状,或是症状轻微尚未引起注意。这就可为跟踪检查,发现隐患提供线索。
(5)根据感传所至,可以打破“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陈规,为“穴病相连,经无常道”奠定基础。这在“溯本求源,探讨经络”章中早有相应的说明。
(6)根据灸感消长的情况,可以指示病情的好转和恶化。凡是感传明显,反应良好的病例,结合其他体征,其预后也是良好的。随着病情的好转和恢复,而各种感应也就逐步减弱与不复发生。另一方面原先反应也属良好,感传作用也颇明显。但随着病势的深化和恶化,而感传与各种反应,也就逐步迟钝以至不复出现,这常是预后不良的象征。
(7)根据感传第二相反应时间的长短,可使灸疗作用量具有客观标准。古人对于灸疗的作用量,是用“壮”来表示的。现时的艾条灸又多是以手持法为主,而以分钟计算,这均是“以意为之”,均不能达到有效的作用量,而灸感第二相的作用发挥期,就可弥补这一缺点而大大提高了灸效。
(8)根据灸感第二相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看出灸的效果是远胜于针。特别是对急性病与各种化脓性与非化脓性炎症,其效果远远优于药物之上,这是随时经得起验证的。所谓“急性病宜用药物,慢性病宜用针灸;实证体强者宜用针,虚证体弱者宜用灸”,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必须打破,必须清除。
如上所述,可见灸感三相的发现,确是灸法史上的大事,其意义是十分深远,也是周氏对灸法事业的一大贡献,请勿等闲视之。
-----------十二、编著《灸绳》树立典范周氏岐黄生涯已有50余年之久,针灸临床也有近40年的历程,对灸法的研究与探讨尤有心得。《灸绳》全书共分三篇。上篇为“灸论”,着重说明灸与针的基本理论与读书心得;中篇为第一卷499“灸赋”,以骈体韵文的体例,说明灸与针的有关内容;下篇为“灸例”,列举各种有效的验案,全书共约30万字,特举其要点于下,以见一斑。
1?指出古代经脉(络)学说的欠缺和错误之处:经脉学说与体系虽是不容否定,但其内容确也存在着舛错和矛盾,这固然不能动摇其真实地位,但在深入讨论的今天,自应予以揭示和不容掩饰,周氏独具慧眼,指出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经气流注自应左右齐头并进,而不能是单线运行。《灵枢·脉度》认为人身经脉左右相合,全长为16丈2尺。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日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五十周于身。这种推算方法,如果经气是单线流注,是可以大体相符,如果一分为二,左右分行,这就是绝大错误。因此只能理解为日夜各为一万三千五百息,日夜脉行左右各为八百一十丈,五十周于身。方可作出合理的解说。
(2)任督二脉自应阴升阳降上下分行,当以《灵枢·营气》之说为准。《素问·骨空论》与《难经》第二十八难,均认为任督二脉是同起于下极之俞与中极之下。这就是说同是自下而上。这种关系好像已成定论。但任脉属阴,督脉属阳,阴气主升,阳气主降(这种关系极易混淆,待后再作讨论),这是阴阳升降的一般规律,决无阴阳同升同降之理。为何从古至今视而不见。而《灵枢·营气》早就认为“营(经)气从手太阴出依次至足厥阴经而上行至肝,又从肝复注入肺,其支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可见督脉是自上而下的。《内经》早已公认为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其中的学术见解,自然就是菁芜并存,反而以瑕掩瑜了。
(3)经气流注应以手太阴肺为中枢而成为一源三歧:通过以上的论证,人身的经气流行自应左右各自构成一个大圆圈,任督二脉又以人身的中轴再构成一个小圆圈。同时皆以肺朝百脉为枢纽,而成为前后左右,阴阳表里,中心与外周的三条因果转化链。这固然是在古人见解上所作出的推理,而在理论上是完全说得通的。
(4)十二正经手足分布相符,足厥阴经的井穴应列于中趾尖:人体上下肢的结构大体上是互相应称的。因此手足三阴三阳之阴阳同名经在上下肢的分布大体上也是互相一致,可以表述如下:阴阳同名经手足分布对照表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上下关系手太阴大指内侧甲角(少商)足太阴足厥阴大趾内侧甲角(隐白)与手太阴经相符外侧甲角(大敦)不符手阳明次指内侧甲角(商阳)足阳明次趾外侧甲角(应作内侧)(厉兑)相符手厥阴中指指尖(中冲)中趾第一卷500续表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上下关系手少阳四指外侧甲角(关冲)足少阳四趾外侧甲角(窍阴)相符手少阴手太阳小指内侧甲角(少冲)足少阴外侧甲角(少泽)足太阳小趾内侧甲角(有经无穴)相符外侧甲角(至阴)相符从表可见,手足阴阳同名经各个井穴的位置,上下是基本相称,只有手足厥阴经的关系上不符,使中趾尖这一重要的敏感点成为空白。阴经应行于身之阴,阳经应行于身之阳,这是中医阴阳学说与划分阴阳经络的基本原则。足厥阴经既为阴气之盛者,自应与手厥阴经一样,行于足底正中,而不应出于足背。因此根据阴阳十二经手足分布的规律,则中指尖自应为足厥阴经之井穴大敦而循行于足底。但牵一发而全身动,势难在足部各穴重新组合与安排。如果在临床上把老大敦的部位移动于中趾尖(新大敦),不但在理论上说得通,而且功效也是明显的。
(5)足阳明经井穴厉兑的位置混淆不清彼此矛盾:首先要说明的是古代对于手指与足趾是以手统足,均称为指,大指称大指、拇指或将指;次指称次指、大指次指或食指;中指称中指或中三指;四指称四指、小指次指、无名指或环指;小指即称小指。以手背向上,
手掌向下,向外者称外侧,向内者称内侧。这虽为人所共知,但也可发生混淆,关于足阳明经井穴厉兑的位置,《灵枢·经脉》说是:“胃足阳明之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就是说厉兑的位置是在中三趾的近次趾一侧。而《本输》则说是:“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这又是说厉兑的位置是在足大趾内侧次趾的末端,但次趾明明是在大趾的外侧,这就不好解说。只能认为厉兑的位置是在次趾内端近大趾这一侧,不然就是“内”为“外”之误。这就可以与手阳明经井穴商阳的位置上下相符。而目前的针灸教材上,把厉兑位置列在次趾外间,对于这种关系还是含混不清。
(6)其它还有足阳明经在头部的分布不当,足少阴经在足部的分布欠妥,以及足阳明、少阳与厥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重叠混乱等,具见原书,不及细述。
2?明确针灸功效为全身各个组织体系所共有:目前学习与讨论针灸者,好像离开经络学说,针灸理论就无存在余地,针灸功效也就无从发挥,而针灸功效即是全身的综合反应,针灸的作用部位、全身各处又皆可承受,人身四肢和躯干的外壳,均由皮肉脉筋骨分层组成,除内脏而外,皆可接受针或是灸的刺激而发挥其作用。针刺时必须破皮入肉,或是透筋贯脉直至于骨,因此就可根据这些不同组织与某些疾病的关系,有选择地采用不同针具与针刺方法,而谋求其效果。《灵枢·官针》、《九针十二原》等许多篇章,在这方面即有分别的说明。如:治皮用?针,刺法有毛刺或半刺,手法是浅内而疾发针,勿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
即进针浅,出针快,状如拔毛,无伤肌肉,以治病在皮肤者,与今之梅花针有相近之处。
治肉用圆利针或毫针,刺法有分刺、合谷刺、齐刺、扬刺等。分刺是针分肉(即肌肉之分界明显处),用形如卵圆之圆针在分肉之间摩动,勿伤肌肉。或用一正二斜之合谷刺,三针并立之齐刺,以及正中直入一针,四旁斜入四针之扬刺,以治病在肌肉者。
第一卷501治腠理可用毫针,刺法有直针刺与浮刺,直针刺是左手撮起皮肤,右手沿皮横针直刺。浮刺是不用手撮皮,斜行进针,以治病气之浅者。浮刺不是浅刺,《金针梅花诗钞》有诗云:“须知浮刺一针斜,肌急而寒效可夸,且莫认浮当作浅,浮而深入始无差。”可以参考对照。
治脉(血管)用锋针、毫针或?针。有出血与不出血之分。出血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刺法有经刺、络刺、
豹文刺。经刺是对较大较浅之静脉点刺出血,络刺是对浅表小静脉点刺出血,对较深之血管不易刺中出血,可用豹文刺,即数针齐下之簇针法,“以中脉为度,以取其经络之血者。”用治病在血脉者。还有赞刺法,即直对红肿处进针,先深后浅,直出直入,渐刺渐浅之出血法,也与治脉有关。不出血的刺法是用锋如黍粟之?针,在较大的血管壁上进行按摩,手法是“着针勿斥,按摩勿释。”深入谓之斥,着针勿斥,即勿使针入过深之意,按摩勿释,即对准血管壁反复按摩,不能一触即去,以调其虚实之气,即调整血管之机能。
治筋(神经、肌腱)用燔针或圆利针。刺法有劫刺、?刺和恢刺等。燔针即是火针,故刺法即名?刺或劫刺,恢刺是用圆利针直向患处深针,并上下左右,提插捻捣,以恢复筋脉的拘急。
治骨可用?针,刺法有短刺与输刺,以治病在骨骼者。《灵枢·官针》:“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即当病之所在而进针,渐摇渐入,在针尖着骨时,反复摇动针身,使针尖在骨面来回摩擦。因针尖及骨而止,所刺不深,故名短刺。输刺法有二,这是《灵枢·官针》五刺法中深内至骨,直出直入,以取骨痹之输刺。另一为《官针》九针法中外取手足之荥输,内取腰背之藏俞,内外同取之输刺。名同而用不同,宜注意分别。
以上主要是指针刺而言,历代以来,灸法更是丰富多彩,何病宜直接灸,何病宜间接灸与温和灸。以及针灸联合应用之火针与温针等,莫不与被刺激部位的皮肤、肌肉、微血管、微淋巴管、神经末梢和特有的经络体系有关。而效果的出现,就很难肯定是属于那个方面,明了人身体不同组织与体系,在针灸疗法中的各自地位,才能全面地认识针灸与应用针灸。
3?对针与灸不同作用方式能产生相同效果的说明:所谓针灸学与针灸疗法,针则是用针刺入肉,灸则是用火熏灼皮肤,两者的物理性能与作用方式均存在着绝对悬殊,为何能使之融合在一起而成为一门特有的学科与特有的医疗手段,对此也应有所说明,目前某些教材与文章简单地认为:因为灸与针这两种方法常常合并在一起应用,故合称为针灸学与针灸疗法。这未免过分粗糙不足以说明问题。周氏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作一讨论。
(1)相同的定点特征:针和灸都是以特定的点(穴)所产生的定向反应为基础所产生的效应。针的定点当然是由其本身的形态所决定的,而灸法的“壮”,也是由点所产生的效果。如果灸法是有“面”而无“点”,这就失去了灸法的意义,也就不会出现气至病所的感传作用。由于有了在定点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线,才能使针与灸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得以互相结合,而不是走上了另一种温热疗法的范畴。这在第五节灸法的基本特点《灸不离宗赋》中还有说明。
(2)相同的生理反应:人体本来就是能以相同的反应形式来应付各种干扰和刺激,但在针灸不同的刺激与作用下,所产生的反应更是十分接近和一致。早已证明,不论是针还是灸都可动员体内各种生理机制,提高机体的稳定性、抵抗力、可塑性、代偿性,和作用于免疫、营养、代谢等各个过程,以适应内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从而减轻与消除病理反应与病理过程。可见针和灸虽然是两种作用方式不同,性质不同与机理也不尽相同的治疗方法,而人体所产生的反应则基本是相同的。这就是针和灸在生理上的内在联系和治疗功效的共同基础。
(3)近似的物理效应:人类利用天然与人工的因素来治疗疾病,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不仅第一卷502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可以代替药物和补助药物之不及,因而对许多病症在许多场合,其效果能凌驾于药物之上,较之药物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针和灸虽然是属于物理疗法的范围,但由于针灸的内容丰富,方法特殊,原理深邃,才能使之独立门户成为一门特殊的医疗方法与学科,这就使之与其它理疗相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物理疗法中的许多机制与效果,也就为针灸疗法所共有,而成为针与灸之间的有机结合。
理疗除了冷冻方法外,其余大部均是向体内导热与导电,和诱发体内生热与生电。各种理疗都是将热与电慢慢传给人体,而发生辐射与传导等作用。针刺的主要作用是诱发体内生热与生电,而艾灸除了这种作用而外,更可向体内导热与导电。人体本来就是一种复杂的电解质导体,在针灸的激发和导入等作用下产生的电位差,就可以由高电位流向低电位而出现感传作用。因此向体内导电、导热和诱发体内生热生电,所出现的这些反应,是针灸作用机制的中心环节,也是针灸所有的物理效应之一。
物理因子的温热作用和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有的是易知和易见的因果关系,有的则是难知和难见的间接反应。而由直接作用所产生的间接变化,即所谓“热外效应”既为许多物理疗法所共有,也为针灸疗法所特有。因而这也是针与灸相同的物理疗效之二。
许多物理因子,均具有促进人体机能正常化的双相性调节作用。而针与灸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突出。这就说明良性的物理因子乃是以恢复机体的正常机能为主,而亢进或衰竭的机能紊乱,也就可得以调整和提高,这既是针灸作用机制的优点,也是针和灸相同的物理效果之三。
针和灸之所以能结合在一起,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能对之作出详细的探讨和说明,自然可以作为阐明针灸作用机制之一助。
4?确认灸效超出针效之上,故常称针灸为灸针:在针灸史上,唐宋之际灸法的应用是十分广泛,迨至金元以后,直至近人,逐步使人只知有针而不知有灸,为了能恢复灸法的地位,周氏常常把“灸”列在“针”的前面,称为“灸针疗法”与“灸针学”,这并非是离经叛道的偏激之见,早在《素问·血气形志论》即有:“五藏之俞灸刺之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奇病论》:“病名曰息积……不可灸刺”诸说。刺,当然是指针。为了能促进灸法的复兴,显示灸疗的特点,根据针和灸优点的比较,故周氏常把“灸”列在“针”的前面,这既是与古说相符,也是矫枉必须过正之意。
针与灸虽然有着共同的生理反应与近似的物理效应,彼此结合在一起而成为一门特有的医疗体系,但也由于作用方式的不同,因人体的反应与效果也就不尽相同,掌握针法与灸法的各自特点,以及对针与灸的优缺点作出比较,才能充分发挥针与灸的治疗效果。周氏特就其显而易见的几个方面作为说明,简介供参。
(1)直接化脓灸的作用特点:直接用艾火烧灼无菌性的化脓灸,其特点当然是痛楚较大,必须形成Ⅲ度
烧伤之灸疮方可有效。术时是皮焦肉烂,术后是脓水浸yin,以致许多患者宁愿遭受疾病的折磨,也不愿遭此炮烙之苦。而且选穴受限,如颜面,心前区,阴部,关节部位,以及浅表血管所在诸穴,均不能应用。而在灸疮愈合后的瘢痕形成,更不易使人接受。其次,另一方面的缺点就是化脓灸对一些陈年痼疾虽然最为相宜,而在新病与急病来说就不宜应用。因为新病和急病的病程短,而灸疮的愈合常是在30天以后,如病愈而灸疮尚在,这就会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甚至在此过程中出现其它证候,也将归咎于灸,而针就没有以上的缺点,故尔被广泛地第一卷503应用于临床。
但是直接的化脓灸,开始时的烧
灼痛固然在所难免,但灸疮形成之后有分泌物渗出时,(不是感染化脓)却是有十分良好的治疗作用。渗出越多,效果也就越好。至分泌减少,灸疮开始愈合,效果也就停止或减弱。这是因为由直接灸所造成的灸疮,乃是存在于体表的一种稳定而持续的温和刺激,只要灸疮一天不愈合,则作用也就一天不停止(其它如割治,埋藏,以及穴位结扎等,也是一样的道理)。因此传统化脓灸的主要特点,就是作用持久,刺激均衡,对慢性病与久病,有潜移默化的为他种疗法所不及之处,使病情在不知不觉中好转和恢复,这是针刺与其它疗法所不能相比的。尽管这种方法粗糙原始,但对慢性病以及疑难杂症的治疗,仍有一定的地位与作用。
(2)直接非化脓灸的作用特点:主要是用小艾炷的麦粒灸,当第一壮艾炷将尽未尽之际,每有轻微的爆炸声,这种急剧强烈的短暂刺激,每可当即生效,较之针刺作用更为快速明显。但痂皮很快即可愈合脱落,不遗瘢痕,这和火针的点刺法是一样的。这种方法也可说是针和灸的混合产物,其效果也就在针与灸之间,而较之单纯的针刺作用,其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3)间接隔物灸的作用特点:这是直接灸的发展和进步。艾的本身就是一种物理和药理的复合刺激,再加不同的衬垫物,如药片中的
姜、蒜、附片,药饼中的
硫黄饼、葱饼,树皮中的槐皮、桃皮、
桑皮等,均可入选,就更为灵活多变,丰富多彩。这既可减少烧灼痛,也增强了灸的药效成分。皮肤虽可出现轻度的灼伤,但会造成灸疮与形成瘢痕,因症选药,对急性病与慢性病均皆相宜。这是单纯的针刺疗法所不能比拟的。
(4)温和灸的作用特点:这又是隔物灸的发展和进步。目前温和灸的种类繁多,均不破皮损肉,温和舒适,与化脓灸存在着悬殊,其主要优点是:①可以对同一孔穴与部位多次重复使用。无论为灸或针,其作用均是逐步积累,即应用次数越多,其效果亦逐步增强。但如对同一孔穴反复进行针刺,针孔的疼痛即逐次增加,而感染机会也就逐步增多,疗效亦会下降,每为患者所拒受。而温和灸对同一孔穴与部位,虽连续使用百次以上,即或是发生轻微烫伤,也可在原处施灸而有益无害,这是针刺的不足之处,也是极其明显的。
②艾灸作用是向体内导热与导电,针刺则是诱发体内生热与生电,由灸与针所产生的温热作用,是针灸效果的一个组成部分。针刺的温热感多是在手法协助下才能产生,而艾灸的产热则是其自身的本能。因此两者又是不能相比的。
③在灸针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线,即可作为针灸临床效果的指征,也是探讨针灸机理的有力明证。而在针刺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线,绝大多数是依赖于手法的协助,而温和灸则不然,如能使艾火的位置稳定,作用集中,时间延长,当局部温度蓄积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循经或不循经自然向远端流行。
④灸治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而延长,灸感三相与许多灸效秘密的揭示,均是在采用持续的温和灸所获得的,而针刺则万难办到。
⑤由针刺所导致的事故与副作用,如出血、感染、晕针或
休克,以及刺中内脏等,时有发生,这些在温和灸除偶可出现“晕灸”外,其余均不会出现。
⑥全身各处均无禁灸之处,即以眼球来说,也可采用特制灸具或用纱布覆盖应用温和灸。
通过以上比较,已足可证明艾灸的作用远胜于针。除以光电为热源的属于单纯物理疗法第一卷504的灸具而外,而在保持原有艾灸作用的许多改良灸具,也在不断涌现。我们既不能重针轻灸,同时也不愿重灸轻针。至于何病宜针,何病宜灸,这是因病因人,因学识经验而各有不同,是不能作出具体规定的。
5?要想充分发挥灸效必须保持灸法的基本特点:目前形形色色的灸法,花样繁多,但与传统的灸法已相距甚远,脱离了继承与发扬的基本轨道,周氏在《灸绳》一书中的《灸不离宗赋》,对此特别指出以下四个方面,节录供参。
“夫灸者火之用也,艾者灸之法也,灸不离艾,热由艾生,为光为电,难与同论。”灸不离宗,首先就是要以艾为热源,而不是光电领域内其它发热物质所能代替的。古代许多针灸文献均指明松柏、榆、柘等与金石之火,均不能用来作灸。由于有了艾,才能使灸效充分发挥,灸法亦得长期流传。
“夫灸者灼之用也,灼者灸之法也。灸不离灼,效由灼生,为熏为熨,法用有分。”灸不离宗,就是要保持传统直接与间接各种灸法的热灼作用,才能发挥灸疗的最佳效果。而热熏与热熨其方法与用途是不能与灸法相提并论的。
“夫灸者穴之用也,穴者灸之法也。灸不离穴,效由穴生,烘烤成片,尽失本真。”灸不离宗,就是要保持孔穴的地位,目前对身体表面所作的大面积的烘烤,已经失去了灸法的基本面目。
穴为一点,由点方能出现感传之线,而烘烤已与用火取暖无所区别。
“夫灸者久之用也,久者灸之法也。灸必须久,效由久生,从火从久,灸义可征”。灸不离宗,就是要保持灸与久的关系,如不能坚持久治,是达不到治疗效果的。久治不移,久而久之,沉疴痼疾,自然得以消除矣。
识艾、灼、穴、久,为灸法之所宗,则传统灸法的特点,已可概括包罗矣。
6?详论灸感现象与特性为经络体系寻求佐证:灸与针的感传路径,既认为是由经络体系所决定的,或者说灸针作用的感传所及,就是经络所在,如果这种前提是被一致所公认的话,则我们就可根据感传的特性与现象,作为研究经络实质的参证和说明。
经络系统与学说,既是通过感传路径而得到承认,这就应该通过感传的形式而充分肯定,如果要想否定这些现象和特性与经络体系的实质关系,那就是从灸针的感传路径以外另寻他途,另创新说。
7?中医基本理论在灸感中得到证明:灸针和药物是中医治疗学上的两大主要手段,故中医理论体系,同是药物与灸针的指导和依据。因此在灸针和药物方面所出现的治疗效果,不仅要求能用中医理论体系对之作出解说,而且必须从中医理论体系中得到证明。这是区分理论真伪的关键,也是中医理论能不能够存在的关键。根据灸法的感传规律,对中医基本学说的探讨,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凭证。
(1)对五行五味与五脏关系的验证①口甜与脾脏的关系:口中发甜(口甘),在临床上实为多见,《素问·奇病论》认为是脾气外溢而称为“脾瘅”,与脾热有关。《集成》曰:“脾热则口甜”。这种五行、五脏与五味的关系,难免被认为是出自假设和玄虚,周氏多年来对多例口甜患者进行灸治,从灸感第一相的趋向特性中,证明灸感均是进入脾区,路径鲜明,作用良好,对五行学说重要内容之一甜味与脾脏的关系获得了明显的凭证。可见古人对这一疾病的命名及其根源的认识,确实有其真实见地,决非无凭推衍与随心臆测可比。
第一卷505②口苦与心胆的关系:口苦有两种情况,即“心热则口苦,
胆热则口苦呕苦”(《集成》),心热则口苦可从发热的病人每多口苦咽干作为解说。在临床上,也多可见到心气不足的患者,舌尖常有发苦的感觉。而在感传现象上,尚未有所发现。
胆热则口苦,在《素问·奇病论》上称为“胆瘅”。指明胆气溢则口苦。以阳陵为特效穴。根据灸感所见,所取无论为足少阳本经或他经,感传均是进入右上腹,且多与胆囊点的位置相当,除针刺阳陵泉确可获效外。
③口辛与肺脏的关系:辛不单是指食物中之辛辣味,更是指金属的特有气味,特别是用新的金属器皿烹调食物时更易尝出。因此,辛是金属物的属性之一。在
肺结核的早期,病人口中常会有金属气味出现,这是为西医所熟悉的,可见金、辛、肺三者之间,所存在的一定联系。当肺结核的症状明显时,感传入肺乃是常见的现象。如果是在早期,肺部体征尚不明显而口有金属之辛味出现时,根据感传所至,既是肺结核病早期诊断的依据,而且这种依据又是中医五行学说的佐证。
④口酸与肝脏的关系:口酸常与胃中泛酸同时并存,可用肝木犯胃作理解,而感传所及则是止于上腹,故肝胃之间常难分清,在肝之本脏病而口中泛酸者临床上尚未见到,不能强为联系。如能在五味归经主面进行探讨,当可找出新的佐证。
⑤口咸与肾脏的关系:口咸在日常生活中虽不少见,但因口咸就诊,并由此获得感传凭证者,则尚未遇到,存疑可也。
(2)对心主汗与汗为心液的验证:《素问·宣明五气论》与《灵枢·九针》对心主汗,肝主泪,脾主涎,肺主涕,肾主唾,五脏化液与五液所主,均有明显记载。这和五味与五脏的关系一样,也是根据五行学说进行归纳和概括成的理论体系,而从灸感的感传作用中,对于心和汗的关系,同样也找出了明确的客观依据。
汗为心液与五液为病,是说明在生理情况下,正常的汗腺分泌是由心脏参与,而在病理情况下,异常的出汗过多,也要与心脏有关。如此则在汗症的病例中,则灸感的感传作用就应抵达心脏,情况正是如此,多年来对汗症的灸疗,在选穴方面以手少阴本经传统的治汗症的有效穴阴郄,作用最为明显,感传均是沿手少阴本经进入心前区,而与心律不齐及心内膜炎的感传情况完全一致。1981年,全国针灸学术贵阳会议期间,均以实例作为示范,曾由大会提供女性成年
盗汗患者一名,进行现场验证,结果感传路径、过程与终点皆如预期。足以证明古人的见解正确,与灸感的发现真实。
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哲学思想为指导,由阴阳五行、玄思理念所构成的中医理论体系,决不仅是一般的说理工具,而必须是临床实践的指南。中医其所以不是草药医生,和与草医的具体医别,主要就在于这方面。通过灸感所发现的外在的口中不同的味觉,是内在的不同脏腑机能的反映这一客观事实,可见五行属性与人体机能的联系,还会表现在其它更多的方面。认为中医的五行学说为唯心与不科学,即以中医界本身来说,也是大有人在,如能就此开展一次深入广泛的探索,获得更多的实例与可靠的数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奠定五行学说的唯物基础,将是医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五脏化液与五脏所主的理论,特别是“心主汗”和“汗为心液”这一重要的生理与病理机制已逐步湮没无闻。而在汗症病例中,只要感传能够出现,均以心脏为其终点。这就可以为这一学说找出客观依据。
第一卷506以上均是用中医治疗方法本身来证明中医理论的正确性,从而显示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完整和统一的关系。这比用西医的方法来证明中医理论更为可贵,应引起高度重视。
8?通过“灸例”,可见其认真严肃的治学精神:《灸绳》的下篇为“灸例”,共收集病案487例,是“灸论”的论据和凭证。在上篇有许多不能与时行见解相符,和以往未曾被发现到的灸疗功效与现象,均有实例可供参证。决非互相抄袭与层层相因者可比。书中特点很多,列举数项如下:(1)失败成功,同被重视:周氏认为成功与有效的治法和治则,固然要推广和发扬,而失败与无效的手段和方法,同样也可给人以借鉴和启迪。因此在“灸例”这一篇中,记载有许多失败和无效的病例,而不是炫己之长,敢于暴露自己之短,这也是本书的主要特点。
(2)理论实践,紧密结合:在所列举的病案中,均是先行抓住病案的要点,提纲挈领地说明其中心内容与意义,然后方叙其疗法与疗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又从实践中说明理论。使理法方穴,得到有机的结合,这与其它医案有其不同之处。
(3)灸针并重,灸不忘针:周氏重视灸法,对于提倡灸法不遗余力。而对于针法并不偏废,在所列的验案中,许多是用针刺获效的,比如瘭疽是用针直贯患指,唇痈是挑刺背部反应穴,腮腺肿大用少商与少泽出血,阑尾炎除应用灸法外又常深针阑俞,牙疼深针太白三寸,截疟是一针四穴,自液门深透阳池等等。尤其是由他所首创的“意念运针”法,更为可贵。
(4)崇古泥古,决不等同:周氏传统的观点非常浓厚,深信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正确,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学医学。但是他这种崇古思想,决不走上泥古的迷途。他对古人许多遗留下来的学说见解和治疗方法,只要力所能及均要对之进行探索和重新认识。
(5)善于隅反,推陈出新:目前时间针灸学十分引人注目,其立论虽然正确,但方法却存在极大的疏漏。周氏根据古人理论,举一反三,总结出一套“法时辨证取穴法”,经应用于临床,对一些定时发作的疾病,如定时咳嗽与定时疼痛等,用已多验。这在“灸例”中均有说明,决非荒诞。
(6)病案翔实,风格迥异:在灸例全篇之中,均是亲手经治的真实记录,理法详明,文笔生动,以往尚无类似专著。
临证特色
一、热证贵灸以灸治疫(一)热证贵灸的理论依据热证可灸与禁灸,自金元以至近代,争论已有千余年,但始终以禁灸占上风。中医的学说思想既总是以经典和古人的见解为典范,则热证是否禁灸也应以经典为依据。通观《内经》全书,并无发热不能用灸的条文与字样,而且在《素问·骨空论》中还有热病二十九灸之说。当然并不能单单根据这一点就可以认为这是热病可以用灸的惟一依据,还应从根本上即从中医的第一卷507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中找到证明,才能有充分理由与事实根据。
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所列举的正、反、逆、从的治疗原则,早就指出以热治热,以寒治寒,是中医临床的大法。所谓“正治”,是治寒以热,治热以寒,乃是正常与常规的治法。“反治”是以寒治寒,以热治热,是相对于正治而说的。“逆”是针锋相对之意,故以热治寒,以寒治热的正治法,也叫“逆治”。“从”是顺从与随从之意,故以热治热,以寒治寒的反治法,也叫“从治”。
但“反治”与“反佐”必须分清,故在论中又复指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意为以热治寒,以寒治热,这种正治与逆治,只是指一般情况而言,而在重病来说,就应该“寒因寒用,热因热用”而“反佐以取之。”后世诸家解释大意均指为“寒之微小者,寒可胜热,热亦可以胜寒。故可逆其气以折之。若夫大寒大热,则为必违性者争雄,与异气者相格。声不同不相应,气不同不相合。反佐之法以同病之气而取之也。即以热治寒,可佐之以寒,以寒治热,亦可佐之以热。”目前还有不少人认为“从治”是属于汤液方面的反佐法,热证用灸不是属于“从治”的范围。这是对“反治”与“反佐”的关系未曾认清所形成的片面误解。
再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郁为病的治则,也是热证用灸的主要准则与依据。五郁为病即五脏之气不得宣通也。治则是:“木郁达之”。如肝气郁滞,则宜舒肝而助其条达;“火郁发之”,心火郁遏,则宜助其发散升扬;“土郁夺之”,中土壅塞,则宜夺门开关,助其通利;“金郁泄之”,肺失清肃,则宜疏泄宣通;“水郁折之”,肾水停滞,则宜下通水道。(《广韵·训诂》:“折,下也”。)这种因势利导,不失时机,乃是掌握与支配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热证用灸,也是“火郁发之”的具体应用。张景岳在《类经》中对此作注说:“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灸法正是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腠理宣通,从而达到“火郁发之”散热退热与祛邪外出的目的。
(二)热证禁灸的错误根源1?是金元学派所造成的影响:金元四大家中,特别是张从正反对热证用灸最为突出。在《儒门事亲》一书中,对针法则重视出血,古人认为热病出血谓之红汗,可收热随血出之效。这是和其汗法思想分不开的。而对于灸法,则是深恶痛绝。如痿证治法曰:“风寒湿痹,犹可蒸汤灸燔,时或一效。惟痿者用之转甚……若痿作寒治,是不刃而杀之也。”又伤寒三禁,以当汗之时,火坑,重被,热粥,燔针为二禁。目疾头风治法曰:“世俗云,热汤沃眼十日明,此言谬之久矣,火亢乘目,更以热汤沃之,两热相搏,是犹投贼以刃也。”又反复说:“热证用灸是两热相搏,以热投热,毋乃太过。”又说:“诸痛痒疮,皆属于火,燔针火针,是何义也。”“燔灸中脘、脐下、关元、气海、背俞、三里等,燔灸千百壮者,全无一效,使病者反受其殃,岂不痛哉!”张氏反对热证用灸,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但六气皆从火化。治疗疾病多用寒凉药,提出辛凉解表与泻热养阴的治疗法则,故世称寒凉派。对热证不能灸,自然不言而喻。
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多以滋阴降火为法,世称养阴派。这当然也与热证用灸,不能沆瀣一致。
李东垣认为人以胃气为本,长于温补脾胃之法,世称补土派。虽未明确反对热证用灸,但也未曾对热证用灸。
故自金元以后,灸法乃一蹶不振,这不能说是与金元学派的学说思想无关。
第一卷5082?是后人对《伤寒论》的火逆、火戒认识不清:自《伤寒论》问世,直至唐、宋,如《千金》、《外台》、《圣济》、《资生》等书,并未因《伤寒论》有火逆、火戒之说而认为热证不能灸。时间经历了1500余年,热证仍然是灸法适应证之一。自金元而后,随之而起的崇古与泥古者,推波助澜,又对《伤寒论》作了偏重的理解,把张仲景抬出来作为热证禁灸的最高的人物形象,而热证不能用灸也就风靡一时,金科玉律,莫敢触犯,致使灸效长期湮没,得不到理解与应用。
在《伤寒论》中所列举的火逆火戒之说,是统指古代各种火疗方法在内而言的。古代的火疗是包括?、蒸、熏、熨、灸五种作用于全身和局部的用火方法之总称。如?火即为雾火、无焱之火,后世的煅坑法,掘地为坑,如人长短,烧之全热,布
桃叶、松柏叶、
菊花及其他药物于内,人卧其中,覆盖熏蒸取汗,即属?火范畴。蒸是湿蒸,熏是干烤,熨是用药加热包罨,灸则是用艾点灼。由于火蒸炎熏,热力强大,作用于全身,虽然是大汗淋漓,用之得当自然有助,用之不当灾害立至。而灸仅是作用于身体的某一点,决无大汗
亡阳的情况出现。火虽能包括灸,而灸则不能代表火,如因以火劫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统统归咎于灸,这是不公平的。
在《伤寒论》全文中,共有28条31处是论及用火治疗的方法与不良反应。并不是单指灸法一项而言。称为被火、火熏、火劫者有11处,统称烧针与温针者有8处,称熨者有2处,称灸者有10处。而被火,火劫,火熏,热熨,温针与烧针以及灸等,各种不同名称和方法,也表现用火作用的强弱不同,被作用面积的大小不一与形式变化的多样,因而自有不同的功效,同时也蕴藏着不同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而在不良反应中,就有23处之多。
在10条论灸当中,只有4条认为是用灸不当就会有咽燥
吐血,焦骨伤筋,腰以下重而痹等几种不良反应。至于其余的惊痫、??、烦躁、谵语、发黄、起卧不安、奔豚,以及衄血、
便血等19条,则是其他用火方法的不良反应与坏病,决不能与灸混为一谈。如果把这类情况也归咎于灸,显然不是仲景的原意。
如果说,热证禁灸是来源于《伤寒论》,那么仲景自己在治疗伤寒热病时,为何也曾用火呢?如在太阳脉证中说:“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汗,若吐,若下,若温针而不解者,此为坏病。”又曰:“二阳并病,当解之,熏之。”如认为发热禁灸是以仲景为楷模,而对仲景自己也曾热证用火,为何避而不谈呢?不仅如此,统观《伤寒论》的六经病证中,除阳明的经腑病,是以辛凉和苦寒的方剂为主外,其余各经莫不是以辛温大热大剂为治则,在《伤寒论》中的113方中,应用
麻黄、
桂枝、
干姜、
附子、
细辛者就有60余方之多,内治与外治同理,难道说内治法的热因热用是尊经重道,而外治法的热因热用就是离经叛道吗?这是难以解释的。
由此可见,热证禁灸如以仲景之言为圭臬,则是对《伤寒论》的误解。由火逆火戒所造成的许多不良反应,是包括多种用火不当在内而言的。这是应该分清和不能混同的。
(三)以灸治疫的作用和意义1?瘟疫用灸是灸法史上的革命:热证可以用灸的理论基础虽然奠定,但还应从临床实践中得出证明,这才不是纸上谈兵。为此目的,周氏根据其多年的临床经验,早拟选择一种典型的发热性传染病,作为“热证贵灸”的突破口。中医的瘟疫,经过对比参证,与今之所谓“流行性出血热”基本上是两相一致。特别是瘟疫中的瘟痧与疫疽的见证,更为与流行性出血热相符。
而应用灸法治疗瘟疫,也将是热证贵灸的最好说明。几经周折,终于在1985年至1987年连续第一卷5093年,在本省砀山县出血热流行区,应用灸法经治205例诊断明确的出血热患者,实现这一目标,取得了93.47%的良好成绩,彻底打破了热证不能用灸的陈腐偏见。为灸法的适应证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受到卫生部领导的关怀和重视,列为七五科研中标项目,1991年10月,该项成果已通过部级鉴定。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应用研究》,由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就是这一成果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全书虽仅有8万字,但对于热证用灸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的经验;瘟疫与流行性出血热的关系;对流行性出血热中医的辨证与分型;施灸的具体方法与有效穴组,实验方法与结果;以及临床病例等方面,都有扼要而又详细的记载。是灸法史上的革命与划时代的篇章。
(2)深入虎穴乃得虎子为我辈树立楷模:流行性出血热不仅病情险恶,而且发病周期也正是冬末春初的严寒季节。加之人力单薄,周氏第一次进入疫区时,仅带着两名青年学员,在朔风扑面,积雪盖地,病人逾百的恶劣环境里,每个病人每天要亲治两次,危重病人还得昼夜奋战。周氏当时已年达七旬的高龄,从不因饮食习惯的改变,气候条件的恶劣,工作过度的劳累而稍萌退意。常在劳累间隙对我们说:“大丈夫当以马革裹尸为荣,我若能为灸法事业而死,死得其所矣!”当他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患者出院时,曾怀着喜悦而又感慨的心情写下这两句话:“劈开峭壁千年石,露出阳光一线天!”他这种深入虎穴,乃得虎子的献身精神,是足为我辈效法的。
(四)瘟疫施灸的具体方法1?选穴法则:针灸疗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异病同治的对症治疗。因之对于瘟疫也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孔穴与特殊的穴组,而是按常规和常法辨证施治的。大要如下:(1)头痛发热合并颧面潮红或青紫浮肿,以及球结膜充血等症,是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必见的症状。取大椎或加大椎左右上下各一寸(简称大椎五针)火针代灸,乃是祛风解表,泄热止头痛的首选穴组。再随宜加用手足阳明、太阳、风池诸穴,在发热期与阳气怫郁,腠理不宣阶段,自属适宜。三棱针点刺手足诸井穴亦有泄热解表之功,并可防止热毒入营。
(2)遍身浮肿作胀,口唇肥厚,舌胖,苔秽腻,关节疼痛,全身沉重,四肢不举,是早中期湿浊内阻,水气不化时的主要体征。常取中脘、脾俞以宽中化浊,四渎、阴陵以利湿行水。前后上下同用,较之单用为好。
(3)腰痛是肾脏受损的主要体征,在病程的各个阶段均可出现。中医的瘟疫症中也有“腰痛如被杖”的证候,可见出血热与瘟疫的关系密切。灸法的作用不仅在于缓解症状,主要乃是改善与维护肾功能。腰痛停止以后,少尿症状就很快得到改善或不再发生。常用穴组是阴交四针(即阴交、命门、左右肾俞),火针代灸,每能立即止痛,效果接近100%,是最有效的穴组之一。阴交、命门前后相对,是属于“偶刺”法的应用。再配合左右肾俞,对各类腰痛均可有效,不仅是用于出血热。
(4)轻微咳嗽再合并有头痛发热,常易误诊为
伤风感冒。单取大椎或大椎五针,再加风门、肺俞,在轻型病例极易收效。严重病例、咳喘气急或泡沫血痰、出现
肺水肿症状时,当取用膈俞、血愁,以降气止血。膏肓、肺俞、至阳等穴皆不可缺少。用三里以引气下行,亦为必要。
(5)上消化道症状如干呕、痞满、胀闷、厌食与食入即吐等症,在流行性出血热的早中期常第一卷510与发热浮肿等同时并存或单独出现。三脘加左右穴梁门,再随宜选加手足三里,是宽中快膈,止吐进食的首选穴组。
(6)烦躁不宁或眼睑不开昏沉思睡,常见于湿浊内阻,热毒入营与心阳不振之低血压休克期,亦见于阴亏水涸之少尿期。前者可轮用巨阙、至阳,以强心复脉,阴交四针以养阴护肾,亦可用百会五针以醒脑安神,心俞、肾俞以交泰水火。大钟、通里亦有交通心肾,调理阴阳之功。
(7)语言无序,谵妄
昏迷,烦躁发狂,惊悸
抽搐,多见于邪入心包,阴亏水涸之少尿期。除百会五针,阴交四针以醒脑养阴外,三棱点刺手足指尖出血,以泄入营之热毒,或再加关冲窍阴,以熄少阳之风火,对于平息症状,每收显效。
(8)失眠烦躁,低热不退,纳差,在中后期为多见。取百会、大椎以安神彻热,中脘、三里以和胃宽中,可以有助。
(9)腹部膨满与少腹胀痛,或合并便血,以及似痢非痢,
泄泻便频,肛门坠胀等症。中脘、下脘、水分、阴交、腹中行诸穴,以及天枢、水道、手足三里等,也是常用穴组之一。
(10)小便黄赤短少,
尿血,尿道刺痛,以中期热毒入营时为多见,除以阴交四针为常用外,特以列缺与照海,对消除尿道刺痛更为有效。虽不用照海,单用列缺,效果亦极明显。
(11)鼻血、
牙龈出血,以及内脏腔道出血等,取膈俞以泻热清营,兼以强心,用血愁以止血养阴,兼以护肾。在上肢可配尺泽、鱼际;在下肢可配血海、三阴交。在清金培土的基础上发挥其泄热止血的作用。
(12)口渴口苦,唇焦咽燥,胸中烦热,在中后期为常见和必见。用阳陵或阳陵三针(阳陵留针,先点刺足中趾尖,再点刺手中指尖)以清营生津,舒肝利胆(按照手足应称的关系足中趾尖应为肝之井穴大敦),具有显效和特效。常在入针后,症状即可缓解和消失。液门,清冷渊,消泺,以及阳辅、丘墟亦可入选。于义亦同。取用三椎下间以泄胸中之热,在《素问·刺热论》早有记载,取用亦效。
(13)局部红肿青紫,硬结肿痛,在病程之中后期,因经脉阻滞,湿热蓄积,可出现于身体之许多部位,特别在目前后常可出现,并常引起化脓,除针对全身情况采用相应穴组外,局部火针代灸,用于
消肿散结,实非任何药物所可比拟。
(14)大便不通,支沟与照海是传统穴组,用之有效。
(15)常有全身症状均皆消除,唯舌苔秽浊灰暗久久不退,食欲迟不恢复,三脘脾胃俞与手足阳明诸穴,虽为常规穴组,但效果有时却很迟缓。如有此种情况出现,应考虑投以理气宽中,化浊醒脾方剂,不应偏重于灸而忽视药物的作用。
(16)在所遇8例
呃逆患者中,取用攒竹与膈俞,亦可有效。而内关与公孙,上下同取,针刺或点灸,效果较佳。
2?施灸方法:是以灸架熏灸与火针代灸为主,同时配合点灸法。具见正文,此处不赘。
(五)热证贵灸赋这首赋是周氏所著《灸绳》中的十赋之一,也是他对
热证类灸的总结,已收入《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一书中,将正文再转录于此,注解见原书,以作为本文的小结。赋曰:夫病有虚实,药有补攻;证分寒热,治有逆从。寒凝气滞,灸之所擅;气升火郁,灸更有功。
真知自当恪守,陈言未敢苟同。
第一卷511异法方宜,乃有天温无灸之说,以词害义,难为热证禁灸所宗。无与禁义有分别,火与灸用不同功。寒热二十九灸,经文俱在,唐宋诸家典籍,注重遗风。
尔乃伤寒居热病之首,仲景为后世之师。伤寒火逆,非止一端,先圣片言,遂成科律。热病也曾用火,误解出自推崇。夺液亡津,火害非浅,因噎废食,灸?尘蒙。
时至金元,学崇泻火,视艾灼如蛇蝎,以养阴为矩规,倡和者推波助澜,泥古者因循守旧。
内治与外治不分,反治与反佐互混。更以仲景相标榜,遂至流毒近千年。
若夫壅者宜导,乃事物之常情,抑者当舒,识天人之相应。火郁发而木郁达,古人早有嘉猷,正为逆而反为从,经典更为明训。以热引热,代有阐明,因病因人,认证宜慎。模棱之说,适是自欺,真要之言,足资凭信。
寒热互治,正逆所由,寒热同治,反从可筹。药有反佐,火能艾投。
虚热用灸,元气周流;实热用灸,郁结能瘳;表热可灸,发汗宜谋;里热可灸,引导称优。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开门逐贼,顺气行舟。
须知方随法变,物以用分,灸名虽一,灸法纷呈。古法为灼,今重在温,灼创久着,温可变更。创已成而火早灭,侈言火逆;病向愈而创犹在,受过因人。
明乎热由火生,亦从火治,为热为炎,理无二致。痈疽疮毒,体表之炎症可立奇功;肠痈骨蒸,内脏之热升不论虚实。病愈急而效愈奇,是破慢病宜灸之陈规,针不为而灸所宜,识重针轻灸之陋习。
至如灸效与灸量同观,热退与热升互证。火足始可效生,热降须防再起。正气流转,营卫通调,则可降可升;邪气方张,措施失当,则火随灸炽。胸有成竹,择法明宜,剖析详明,自能合辙。
迨至阴亏水涸,谵妄
神昏,势已至于垒卵,法难拘于一成。兼顾统筹,庶合变通之法,倾囊孤注,终多倾覆之樽。
火能泻热,发千古之幽微;针所不为,得先贤之妙用。瘟神遇之而辟易,群魔见之而披靡。
实践真知,全仗试金之石;因循守旧,难逃坐井之讥。扬灸效而寿域同登,扫陈规而玄相自识矣。
二、灸具灸法不断更新灸效之不彰,主要在于灸法之原始。因此改进灸具与灸法,乃是发扬与振兴灸法的一项必要措施。周氏在这方面更是付出了巨大的辛勤劳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已经开发与正待开发的有以下几种。
1?灸架:目前在采用艾条灸时,多数是以手持法为主,而有所谓
雀啄与回旋之分。但总因位置不能稳定,作用不能集中,时间不能持久,故不能发挥艾条灸的最大作用。灸架就是为了弥补这些缺点而创制的。
结构、使用方法等这里略而不述。
2?周氏万应点灸(快速点灸法):这是在古代内府雷火针,观音救苦针,阴症败毒针,以及阳燧锭等法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共分为药笔与药纸两个部分。
药笔成分:选用舒筋通络,活血行瘀,祛风解毒,镇痛消炎等20余味各类中药及浸膏压缩第一卷512成型而成,外形有如笔杆,保持干燥,不能受潮。
药纸作用:为了能增强药效与保护皮肤,特选用渗透作用强大的药物与药笔配套使用。使点灸处的皮肤不变色,不起泡。约有10%的病人,口中还能呼出药的气味。
药笔和药纸的使用方法等这里略而不述。
3?火针代灸法:火针常被看成是难以使人接受的野蛮手段,故目前的应用范围已越来越窄。由于周氏所采用火针方法,与传统的火针大不一样,功效显著,痛苦轻微,故能为多数患者所接受,如应用于流行性出血热,就是以火针代灸为主,而火针在我院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4?药气吹灸法:亦名热流喷灸法,是把药物通过电热器加热,鼓风加压,对准孔穴及相应部位吹射,以发挥灸疗效果与感传作用。较之各种温和灸,其作用更为快速明显。
药气吹灸器的结构、使用方法等这里略而不述。
5?气灸法:采用药物蒸汽向着体表相应部位进行喷射,是把灸法、药液喷雾、药液熏蒸互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疗法。
气灸器的结构、使用方法等这里略而不述。
三、补泻绝技意念运针周氏不但以灸法见长,对于用针的各项要领尤以针刺的补泻方法,更是独具一绝。他在临床上的意念运针热补凉泻手法,是酌古融今析以己意独创的补泻方法,既为古之所无,更为今之罕见,是对针术的一大贡献!周氏向不矜技自私,在商得其同意后,特公开介绍如下。
1?意念运针的特点:当前针刺的补泻手法是以烧山火与透天凉为代表,在施行传统的这种方法时,必须手持针柄,不断进行出入,左右,轻重,多少等复杂多变的提插与捻转运动,对于老弱妇孺实属痛苦较大而不易忍受。本法是当植针入穴之后,在指掌远离针柄的情况下,充分运用意念,能使针体在肉中自行转动,发挥补则热生,泻则凉至的补泻作用。不仅可以减轻痛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疗效。
2?意念运针补泻歌针道至精妙,是以人治人。
针效在补泻,其用在平衡。
《素问·汤液醪醴论》曰:“针石道也。”清·姚止?注曰:“治病之法必需针石,是针器也,而有道存焉。”此之所谓道,是乃用针之妙与用针之巧也。针虽为器,而用针则在于人,故针刺治病乃是以人治人的一种特殊方法。针仅是在医生与病人之间起着一种桥梁与媒介作用,特别是运用手法进行补泻时,更是针道至精至妙与以人治人的证明。
中医的治疗原则就是有余可泻,不足可补,从而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例如不论是虚寒与实热之腹痛,均可针刺三里而收效。虽不用补泻手法进行协助,同样均可产生效果。可见这种平衡阴阳的作用,本来就是蕴藏在针刺作用的本身之中,不过在手法作用的协助下,其效果可以加强与更为明显而已。
针术分阴阳,阴阳化水火。
火补热自生,水泻凉可至。
所谓针效是指针刺的一般作用而言,而针术乃是指在运用针刺时之特殊技巧而言。有了第一卷513针效本身的作用,又有了提高针效的特殊技巧,这就可以加强针刺的临床效果,显示出针刺作用的特殊地位。
针术的阴阳,主要是表现在针刺的补泻之中。补则热生,热则像火;泻则凉至,凉则像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这种阴阳水火的补泻方法,也就是针术中的要妙所在。
补泻不在乎,手乃心之役,意念存水火,手下生寒热。
用针离不了手,而补泻作用均是在于手法运针。即所谓“针刺手法”是也。此云补泻不在手,似乎与事理不符。须知手法操作仅是一种机械动作,而主持这种动作的则在乎自身之心灵即意念是也。手为心役,即手是受心之驱使,心中存念为补为泻,则手下自可为凉为热矣。
意念本无形,精诚贯金石,见石有如虎,
将军矢没镞。
意念即心有所忆与存念不忘之意。精诚则是精神高度集中与专心致志。这虽是一处无形的情志活动,但却可以蕴藏着巨大的、变化莫测的潜在力量。如古代有咒针法,念咒吹气在针上,心想针如火龙,则进针入穴,效果必佳。这也是精神意念所发挥的功效。
自身为主宰,患者可不论,只有内外别,并无左右分。
传统的捻针方法有大指食指前进后退,左转右转之分,这种为左为右,究竟适用于医生之左手或右手,病人或是医生之左侧或右侧,则极易混淆。证之于临床实践,不论是用意念或不用意念运针,应以医生之自身为主宰,以自身之中轴为准则。即不论是用左手或右手运针,不论是在患者身上左侧或右侧进针,均以大指前进,食指后退,为向内向右,食指前进,拇指后退,为向外向左。这是在双手运针,或是单用左手运针,以及单在患者左侧或右侧运针时,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这在“克绍家学”,法祖《梅花》第9节中,已有说明,可以互参。
内拢均为补,推纳自相当;外扬均为泻,提拔是同行。
推纳与提拔,真气贯劳宫,手不近针体,气乃与针通。
不论是左手与右手,补法与泻法,大指的运动均不居于主导地位。在施行补法时,食中等四指均用力向内收拢,同时聚全身之力于掌心之劳宫穴,罩在针柄的上方,存想心如火龙,以推气与纳气进入患者体内,针下即有热感出现。在施行泻法时,食中等四指用力向外扬展,同时存想气如冰冷,以掌心对准针柄,用力吸拔和提取病人之气外出,则针下即有凉感出现。这种道理也和普通补泻手法相同。其区别主要是手不接触针体,不用提插捻转,可以提高疗效与减少病人痛苦。
凉热感出现之快慢,视医生之功力而定。如真气旺盛且有气功基础者,掌心与针柄之距离可至尺许。如真气不足,一般约在2~3寸之间。专心存想为补为泻之各种手法与动作,则真气自可与针体相通,不仅针下之凉热感可以产生,而且针体也可同手法运针一样,出现肉眼也可见到的旋转作用。
第一卷514用有补与泻,法有动与静。
静欲如握虎,动如鸟飞翔。
功效既有补泻之殊,方法亦有动静之别,所谓动法,即是运用食中等四指施行内拢外扬等诸种动作时,必须不断挥动手指,有如鸟之鼓翼,雀之振翅。静法是充分运用劳宫穴以推气入内或提气外出。同时食中等四指亦须着意用力,有如手持虎尾之势。动法较易,静法较难。如应用既久,功力深厚,则不论为动为静,皆可达到预期效果。
平时勤三练,指腕与掌心。
呼补吸为泻,配合更分明。
平时必须勤于练习,手指必须灵活自如,坚强有力。腕部要保持相对稳定。在练习指腕时也要把意念集中在劳宫穴上。在施术时也可运用呼补吸泻法相配合,这也是以人治人的说明。
补则热如火,泻则冷如冰,冷热有凭证,至病与循经。
这种意念运针的补泻方法,凉热感均是由小而大,由渐至著。同样是循经扩布,较之手法运针之提插捻转其作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熟悉常规补泻手法者,稍加练习即可掌握,可以随时验证,决非欺人之谈。
意念可运针,古之所未闻,此是针中秘,慎勿作等闲。
四、以鬃代针别出心裁周氏对于由针灸疗法所获得的功效,有深刻的理解与见地,他认为不论是针刺、艾灸、敷贴、推拿,以及拔罐与耳压等,都是由人为的短暂刺激,通过各种不同形式,从而引起人体内部系统与系列的基本反应,如代偿防御机制与潜在的储备力量,以求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由于这些刺激作用是短暂的,所以这些应激机制也就不能持久。这就要选用延长刺激的其他方法。
而由直接灸所造成的灸疮,割治,穴位结扎,埋藏,以及50年代的组织疗法等,都是对人体造成一种创伤,或是植入一种异物,由此引起人体的修复功能和排异反应,才能相应地使存在于人体的某种不平衡状态与病理反应得以消除和恢复。只要刺激作用一天不消失,则人体的反应也就不会消失。
目前在延长刺激的许多方法中,均有一定的痛苦与局限性,而利用羊肠线进行埋藏,虽然简便易行,但其缺点则是吸收较快,也不能持久。异物如被吸收则排异反应也就消失,这就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周氏根据他多年的心得与体会,创用了一种手续简便,效果延长,以鬃代针新的鬃针埋藏法。经过20多年超过万人以上的应用,较之羊肠线埋藏有许多优越之处。
取材:①猪鬃,以猪颈项部长鬃毛为宜,剪去根部与末梢,放入清水中加碱煮沸去垢,反复数次,直至水清澈为止。取出用酒精浸泡或干包备用。②6或7号注射针头数枚,以猪鬃能自由进出针孔为准。③剪刀。④酒精棉球。
埋藏部位:凡属肌肉丰厚之处,如肩背腰腹及上下肢之近心端均可应用,特以背部最为相宜。
操作:①将猪鬃穿入针头之内,猪鬃末梢在针尖部分,要藏入针孔之内,根部在针座部分,第一卷515要露出在针体之外。猪鬃有极细之芒刺,如果是针尾向着针座,则在埋入后每可在体内不能停留自行吐出,故必须注意不能颠倒放入。②在选定部位皮肤常规消毒,用左手拇食二指沿肌纤维行走方向,连皮带肉紧紧提起,右手持针在捏起的肌肉下方横行刺入,针尖穿出皮外。埋入之猪鬃必须与肌纤维交叉,否则常因肌肉之收缩将猪鬃推向远方。③不能放松左手,右手将露出针座外之猪鬃向前推进,使之露出针尖之外2~3厘米,再放松左手,用左手食指尖压住露出针尖外方之猪鬃,右手捏住针座,将针拔出,此时猪鬃即横卧于皮下深层或是肌肉中。④用左手拇食二指夹住猪鬃之末梢部分,将猪鬃之根部拉入皮内,以手在皮外不能感知为准。再用剪刀将猪鬃末梢部分平皮剪去,用手指向外推展皮肤,手续即告完成。
适应证:凡适宜于埋针及肠线埋藏者均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心血管病:以左右心俞与至阳为宜,
高血压性心脏病可加用中脘。
(2)呼吸系病:以左右肺俞或膏肓为常规。亦可在3、4、5、6、7、胸椎随宜选用。特别是对12岁以下儿童之支气管喘息,其效果常出意外,年龄越大效果越低。对老年哮喘虽亦有效,但并不十分满意。
(3)胃肠病:以左右脾胃俞,小肠俞,天枢等穴为主。
(4)泌尿系病:以命门,左右肾俞,阴交,关元等穴为主。
(5)关节及运动系病:上肢以臂?,?俞,手三里等穴为主,下肢以风市、梁丘、血海、三里、条口等穴为主。
(6)内分泌病:
糖尿病以八椎两侧为主,甲亢以左右肩井为主。
(7)外科病:主要是指颈部肿块而言,特以
瘰疬与原因不明之肿块,双侧肩井埋藏有奇效。
使用及注意事项:(1)选穴以1~2处为宜,最多也不超过3处。
(2)埋藏后亦无任何不适,或仅有轻微芒刺感,很快即会消失。术后可以沐浴及游泳。
(3)埋入后猪鬃的两端,手摸均不能感知,如两端植入太浅,每可引起刺痛,如有可能,可以拔出再埋。
(4)对疼痛及儿童喘息等症,埋藏后之当日即可生效,一周左右效果最佳,二周左右即呈停滞状态。一般在20天后可以重复选穴埋藏,顽固病症亦不超过3次,尚未收效者,即以无效论。
(5)鬃针埋入后即不能取出,任取自行吸收(常在半年以上尚未被吸收),或移向远方,无任何危害。
6?以上方法于顽固病症为常用,常称之为“全埋”。对一些轻浅病例,如需在3~5日内取出者,可将猪鬃末梢部分保留,用胶布覆盖,拉去胶布即可将猪鬃带出。常称为“半埋”。
五、阳光普照得心应手针灸的功效既取决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认识方法,也取决于或针或灸与宜针宜灸所采用的作用方式。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就是选穴必须准确,效果才能发挥。因之临床选穴也就成为针灸临床的一个重要步骤与特殊技巧。周氏在这方面根据古人的提示与自己的心得,所采用的“阳光普照法”,执简驭繁,得心应手,屡用屡验,值得推荐。特介绍于下,以供参第一卷516考。
1?命名根据与作用:中医认为背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而位于心脏后方,背部胸椎两侧的这一区域,历来为针灸家临床选穴所重视,如崔氏四华,八华,骑竹马,以及灸痨,灸喘,灸反胃等许多有名灸法,均集中在这一区域而用之有效。不仅如此,全身的许多疾病在第3~8胸椎及其两侧都能出现反应。而采用不同的作用方式,均可收到显效与速效。因而即称这一区域为“阳光普照区”,而所采用的方法,则称为“阳光普照法”。
2?选穴及施灸方法:全身各个系统与多数疾病,在这一区域内的反应形式虽是各不相同,如红点,黑点,结节,气泡,自觉痛与压痛等均可出现。而特以压痛反应最为多见与重要,王执中在《资生经》中对此特别重视。反应穴的出现也有一定的规律。大多以病侧为多见,即病在身之左,而反应穴亦多在背之左,在右侧多在右。病在上则多在病上方,在下则多在下方,如左右不分者则多出现在正中或邻近椎旁。当反应穴找出后,可以选择不同治疗方法而皆可获效。
如挑刺、拔罐、埋藏、贴药,以至针或灸。而在诸种方法之中,特以灸法最为有效。如直接灸可以应用于陈年久病,温和灸可以适用于新久轻重各病而出现感传。快速点灸可以立即控制症状而收显效与速效。根据不同病情而采用不同灸法或他法,均可收到满意效果。
3?病案举例:在这一区域内选穴施灸,对一些常见病可以有效自不待言,而对于一些疑难病症不能用传统方法进行选穴者,尤为有用。
名案评析
周氏不特以灸法见长,且对用药遣方,更多引经据典与独出心裁之处。特拈出其体系完整,立论详明之病案一束,以见其余。
(一)敛肺补肺治久利唐某,女,48岁,3年前因暴食生冷,患
腹泻便溏,其后即随食随便,日夜十余行,粪淡白,夹食物残渣,食瓜果生冷后更甚。查之神疲少气,面色白光白,舌淡苔薄,脉来六部细弱,尤以两寸为甚,服温中固脱,益火补土之剂不下百数十帖。此属肺气久虚,即手太阴之经气虚则遗矢无度之类也。拟方敛肺补肺,收大肠而行脾气,宗
百合固金汤与补中益气汤增损。
百部30克、百合50克、
升麻8克、
黄芪15克、
党参15克、
柴胡8克、
苍术10克、
白术10克、
杏仁10克、
甘草10克。
服后两剂减,十剂已。半年后随访,未再发。
〔评析〕此病因泄泻日久,肺气下陷,肺与大肠为表里,肺失收敛,大肠之气即滑脱不收;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气不宣,由脾精不布。妙在敛肺以收大肠,补肺而行脾气,虽不止泻而泻自止,不温中而脾自健运矣。
(二)清肺利肺治
癃闭陈某,男,成年,上感发热、咳嗽、痰鸣气促、小便赤涩、尿道刺痛,继而淅沥而出,以至点滴全无。下腹急胀,利尿剂未效。导尿法不堪忍受。诊见面赤息粗,口干舌绛,脉浮大有力。两第一卷517寸满指。象属上焦壅塞,肺失清肃,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宣通,则水道自利矣。拟方泻火以免金伤,清肺而助气化,泻白与导赤增损图治。
生地15克、
麦冬15克、
木通10克、桑
白皮10克、杏仁10克、
桔梗10克、
地骨皮15克、鲜
竹叶30片、生甘草10克、
车前子10克。
一剂症减,二剂尿出如注,三剂脉静身凉,诸恙悉退。
〔评析〕中医认为肺为水之上源,是指金水相生而言,所谓金能生水之金,乃是指凉爽,收敛与干燥之气候而言。故秋风也称金风,金风即起,则木叶凋零。这就是热蒸气必须遇到冷空气,才能凝结而成雨的道理。在人身、要有肺气清肃,才能水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膀胱为州都之官,小便必气化而能出,理由即在于此。方中地骨皮味甘性寒,入手足少阴经,能除肺中伏火,泻肾火,去胞中火。既可清心肺,通水之上源,又可入肾胞,利水之下窍,更居于重要地位。
(三)补心养心治盗汗黄某,男,成年。盗汗半年,时轻时重夜寐多梦,
心悸怔忡,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脉来弱小无力,偶有间歇,象属心阴不足,营气亏损,卫气不固,故虚阳外越,盗汗时生。拟方补心阳以固表,养心阴以和营,表固营和,正气流转,则盗汗当自止也,
柏子仁丸与
炙甘草汤增损图治。
人参10克、
地黄15克、麦冬15克、麻仁10克、柏子仁10克、
五味子8克、白术10克、
牡蛎15克、灸甘草15克、
阿胶15克、桂枝10克、
大枣5枚、
生姜5片。
连服10帖,脉转饱满,律齐,汗渐止,又服10帖,诸症平息。
〔评析〕中医五液所主,认汗为心液,这在灸法的感传作用中,已充分得到证明,因此制止盗汗或
自汗,不单在于固表,重要的还是在于养心。
(四)宁心清心治失眠王某,女,成年。失眠3月余,每过午夜即不能交睫,直至天明,次晨头目昏沉,精神恍惚,烦躁易怒,口渴喜饮,舌绛无苔、尖赤,脉来浮大偏数,此心火内炽,扰乱神明之象。拟方清心以泄热,宁心以除烦。竹叶
石膏、
玉女煎出入。
生石膏15克、
熟地15克、麦冬15克、党参15克、
知母10克、
牛膝10克、五味子8克、鲜竹叶30片。
〔评析〕中医谓心主神明,午夜不眠,一阴初动,阴不涵阳,神明受扰也,在清心除烦之剂中,麦冬、党参与五味子相伍,能收摄耗散之元气,亦有
生脉散之意焉。
(五)泻肝舒肝治奔豚王某,女,成年。
难产后,下腹不断发生冲痛,发作时腹部出现硬块,如拳如臂,冲向上腹,发无定时,平时情绪不宁,妇检无异常发现。舌质紫暗,脉来弦劲有力。此乃中医奔豚之象也。
已投理中四逆及少腹逐瘀等辈,收效不显。改用
龙胆泻肝合以
木香槟榔意,冀合病机。
龙
胆草15克、木通10克、
泽泻10克、槟榔10克、木香10克、
黄芩10克、柴胡10克、
陈皮8克、
青皮10克、三棱10克、
莪术10克、
乌梅10克。
连服20帖,基本保持平静,改汤为丸,以善其后。
第一卷518〔评析〕奔豚亦症瘕
积聚之类也。与下腹之筋脉及肌肉紧张痉挛有关。肝主筋主风,古人谓风是数行而善变,意为发作无常,变化不定,故筋脉挛急诸病,每可用舒筋熄风而收效。用泻肝疏肝而治奔豚,亦属此意。方中乌梅作为引经报使,兼可软坚舒筋,尤不可缺。
(六)补肝和肝治
眩晕汪某,男,成年。眩晕、头痛,有间断耳鸣。加剧时则
呕吐不能睁眼,脉来弦细无力,舌淡苔薄。象属肝气不足,清阳不升,因而致晕。治宜养血以补肝,滋水以和肝。四物,六味,
当归补血复方图之。
当归15克、黄芪50克、党参15克、地黄15克、
白芥10克、
川芎10克、
山萸肉10克、
山药15克、白术10克、
茯苓15克、泽泻10克、姜5片、枣5枚。
连服30帖渐安。
〔评析〕此案虽为养血益气,宁肝熄风之常法。但也有药不虚设之义。
医论医话
一、皇甫谧对“五腧学说”的重大贡献(一)五腧穴在经络系统及临床上的地位腧穴本是人身孔穴的统称,而在肘膝关节以下的十二正经的各个腧穴,在经络系统中更有其各自意义。其中不仅有各经的郄穴和阴阳表里经的各个络穴,而且更为重要的就是以井、荥、腧、经、合流注关系为比譬的五个腧穴和为各经原气所聚的各个原穴。《灵枢·本输》说:“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经络之所别处,五输(输与腧通)之所留,六府之所合……。”这就是“五腧”的由来,而称为“是为五脏六腑之俞”。其中有与五脏相应的五五二十五腧,六腑中又加入一个原穴,使之与六腑相应而有六六三十六腧。在脏经之中则是“腧原合一”。因为脏可代表腑,言脏即可以知腑,故称为“五腧”,而不称为“六腧”。这些既是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更是针灸临床的关键,而有其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五腧体系在晋以前尚未臻完备根据《灵枢·本输》的记载,可见五脏五腧,共有二十五穴;六腑六腧,共有三十六穴。两者共有六十一穴。而缺少了手少阴心经五腧流注的关系。对此,《灵枢·邪客》作出说明认为:“手少阴之脉独无腧者何也?答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曰:少阴独无腧者不病乎?答曰: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其余脉之出入曲折,其行之疾徐,皆如手少阴心主脉行也。”这从心包的功能为代心行事的臣使官来说,是可以把手少阴厥阴两经合二为一。但如与第一卷519《本输》本篇其他各经的流注及《灵枢·经脉》阴阳表里的体系相比较,则显然是一种缺陷。这就使“五输学说”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处于一种停滞和不完备的状态。
(三)五腧学说在《甲乙经》中得到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上述五腧学说的缺陷和未臻完备之处,直到《甲乙经》问世以后,才得到合理的补充,使之进一步地发展和提高。在《甲乙经》卷三,手少阴及臂凡二十六穴这一篇章中,首先引证了《灵枢·邪客》的原文,接着就对手少阴心经的五腧流注关系,作了明白具体的规定:“心出少冲,少冲者木也……手少阴脉之所出也,为井;少府者火也……手少阴脉之所溜也,为荥;神门者土也……手少阴脉之所注也,为俞;灵道者金也……手少阴脉之所行也,为经;少海者水也……手少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根据皇甫先生《甲乙经》自序,该书是由《素问》,《针经》(即《灵枢》又名九卷)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三书撰集而成的,除最后一书早已亡佚,无从得知其全貌外,而在其余两书中,都不能找出手少阴心经流注之五腧关系。因此,姑不论手少阴心经的五腧穴是出自《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或是皇甫先生根据他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作出的推理和补充,其功绩都是不可磨灭的!(四)五腧体系的完备开拓了针灸领域的灿烂前程《甲乙经》对针灸学所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影响更为深远。即以五腧穴这方面来说,对“时间针灸学”的发展,其价值就很难估量。本来“移光定位”是时间针灸学的基本概念,早见于《素问·八正神明论》及《六微旨大论》。但是由于缺少手少阴心经五腧流注这一重要环节,就不可能使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盈亏的节律,与自然界阴阳转化和生克制约的周期性现象作出很好的配合。也就是说六十一穴的五腧流注,不是测量气血循环周期性的标准。自《甲乙经》而后,六十六穴的五腧流注规律得到完善,以“移光定位”古代学说思想为基础的源远流长的“子午流注针法”也就随之而诞生成长,当前正是方兴未艾。在重视和探讨“时间灸学”的同时,应该感激皇甫先生在这方面所建立的功勋!二、阴升阳降必须明了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是“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此,阴阳是万事万物的基本属性,而阴阳的升降关系,又是阴阳本身的基本属性。所以是“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无不升降,无不出入。”(《六微旨大论》)但是这种升降出入阴阳的基本属性,目前不是少数人而是很多的人,特别是在我们年轻的中医界同仁,莫不认为既然有形为阴,无形为阳,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阳化气,阴成形”。(《阴阳应象大论》)自然就是“阳升阴降”。如果有人说是“阴升阳降”,必将贻为笑柄,斥为荒诞和无知。因此才不得不就此无知之谈,作一番饶舌,以供评论。
中医是哲学医学,其认识体系,是从事物的依存、制约、联系、变化、转换与转归的基本内涵中,作出推理、引伸、识别和判断。虽是“清阳为天,浊阴为地”,但地气必须上为云,天气才能下为雨。“雾出地气”,这就是阴升,“雨出天气”,这就是阳降。故在《六微旨大论》中又明确指出说:“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第一卷520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相召就是互相召唤,相因就是互为因果。而后各种变化才能出现。故“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这就是阴升阳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道理。
《周易》一书,是中国哲学体系的大成。对于阴升阳降的关系,更有精辟的归纳和概括。可从泰、否、既济、未济四封中作出说明。阳,以天与火为代表,天在卦为乾;阴,以地与水为代表,地在卦为坤;水,以坎为代表,火以离为代表。如果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升已而降,降已而升,这就是天地交泰之泰卦,如果是有升无降,或有降无升,这就是天地不交,阴阳决离之否卦。
否,塞也,闭塞不通也。如果水在上而火在下,是为水火相济之既济卦,如果水在下而火在上,这就是水火不交之未济卦。如果不能从事物的依存和变化中看问题,是不能对阴升阳降的关系作出正确理解的。
在人身来说,则心肾是一身之水火,中医历来均十分重视与强调心肾相交与水火相济。在生理病理与临床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此可用古方
交泰丸作为说明。方中重用
黄连五钱,而
桂心只用五分,对于
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因而怔忡不眠者,具有良效。失眠不寐者,是天气不降,阳不能入阴也。故用黄连之苦降以济心火。而天之不降,亦由地之不升,故用桂心之辛通而行水气。一寒一热,一升一降,如此则水火济而心肾交矣。
人身经络体系的上下出入,也不例外,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足厥阴上巅顶)而下行循臂至指端(手之三阴从胸走手);阳气从手上行至头(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而下行至足(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这是说明,阴气自下向上行,由身体上部达手上肢之末端后,即将由阴转阳,再由上肢返回身体上部,自上向下行,达于下肢之末端后,再转化为阴气而上行。如此反复周流。如正身直立,双手上举,则阴升阳降的这种关系更为明显。
由此可见,阳升阴降,乃是事物表面和孤立现象,而阳降阴升,才是阴阳学说的真正内涵,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准则和变化的枢要,贯串在中医生理与治疗原则的理法方药之中。
三、金水相生必须明晰五行的生克制约,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在相生关系上来说,大家都熟悉木能生火,是说明古代的原始社会,首先发现钻木能取火,而草木也极易燃烧而生火;火能生土,是说即使如岩石之类的东西,经过火的燃烧也能化为土壤,而大地也需要有阳光的照射才能化生万物;土能生金,是说金属物质从土壤中挖掘而来的。而金能生水,这就颇为费解。有不少前人,不惜穿凿附会,出现许多笑话和奇谈!如有人说:开河挖渠,必须要有金属的工具。又有人说:将金属物在火上加热,其表面就能出现水滴。如此等等,也得流传。至于水能生木,植物不能缺水,这就不用多说了。
时至今日,有关金水相生的理论,仍是含混模糊,未能明晰。这对继承和发扬来说,无疑是一种缺陷和讽刺。周氏在这方面的理解,可能有其见地。特整理供参。
古人对于五行属性的概括和推理,是上而天文,下而地理,中而人事。既是博大无边,也可退藏于密。因此必须综合理解,彼此印证,决不能孤立地为某一事物所局限。约言之,如众所周知,在天为风,在时为春,在方位为东,在地为木,在人为肝;在天为热,在时为夏,在方位为第一卷521南,在地为火,在人为心;在天为湿,在时为长夏,在方位为中央,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在天为燥,在时为秋,在方位为西,在地为金,在人为肺;在天为寒,在时为冬,在地为水,在人为肾。其他方面不作具述,特就在天为燥,在方位为西,在地为金,作一探讨,以见金水相生的关系与根源。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洁,其化紧敛,其政劲切,其令燥,其变肃杀,其灾苍陨。”什么是燥?《说文》:“燥,干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到秋天,气候干燥而凉爽,所谓“秋高气爽”而“天朗气清”,也只有在秋天才容易看到。正因为如此,所以《兰亭集序》这一历史名文,才未被梁昭明太子收入他的《文选》之中。这就是“其德清洁”的说明。
欧阳修的《秋声赋》曰:“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其容清明,其气忄栗冽,其意萧条,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这也就是“其化紧敛,其政劲切,其变肃杀,其灾苍陨”的说明。苍陨者苍翠之色,遇之而陨落也。故秋风也叫金风,所谓金风既起,则木叶凋零是也。封建王朝杀人,也在秋天。这些又与金能生水有什么关系呢?道理很简单,热空气如不与冷空气相遇,水气就不能凝结,天雨也就不能下降。而“在天为燥,在时为秋,也就是金能生水的关键所在。而金水相生与地理位置的关系,还应予以探讨。
金是代表西方,金水相生,是说水都是从西方来的。早年曾读过一本笔记小说,书名已记不清,且藏书早付秦火。但记忆却非常深刻。书中有这样一段简短的记载,大意是五行中之金能生水,是说水都是从西方来的,千条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向大海。此其一;其二,天空中的冷空气,都是来自西北方,与南方的热空气相遇而成雨;其三,在降雨过程中,特别是在雷雨时,大都是由西南方生成,而自东而西的降雨,却极为少见。民间曾有这样一句谚语:“老头子已活八十八,未见东南有大水发。”笔者为了证明这一问题,曾随师拜访了安徽省气象学家,得到了他们的指教。更加加深了对“金能生水”的理解。
由此可见,所谓“金水相生”,乃是湿热的热空气必须与凉爽的冷空气相结合才能成雨的道理。古人把自然界各种因果推移与互相的变化规律,归纳成为五大体系,而称为“五行”。行是移的意思(《素问·八正神明论》:“行者移也。”),又是道路之意(《尔雅·释宫》:“行,道也。”)。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曰:“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曰五行。”可见“五行”乃是万事万物互相推移的规律与道路,也是中医理论体系不可动摇的组成部分。自应言之成理,而不能模糊其词。
四、耳闻鼻嗅应有区分作为中医四诊之一的闻诊,其意义自无庸赘述。但闻诊的内容实应予以明确和肯定,方能有的放矢,掌握要点,发挥作用。闻诊当然是充分运用听觉,从病人语言的声音,以及身体其他部分所发出的病理音响,作为对人体机能与对病理情况的估计,做到“聆音察理”的诊察作用。
但“闻”又与“嗅”通,《孔子世家》:“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臭。”因此近代某些中医同道,把在病人身上所能嗅到的某些气味,也作为闻诊的内容,认为这是对中医闻诊的发展。这当然未可厚非,但也未可等同。现将周氏在这方面的见解与体会,约举于下,以供争鸣!1?五音五臭是两个独立体系:《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肝其音角,其臭臊;心其音征,其臭第一卷522焦;脾其音宫,其臭香;肺其音商,其臭腥;肾其音羽,其臭腐。”这就是肝心脾肺肾五脏与角征宫商羽五音及臊焦香腥腐五臭的各自关系。
2?人的声音与气味各有其识别器官:声是单一与一般的声响,即单出与凡响均曰声。音是复合与变化的声响,以声之清浊高下,古代分为宫商角征羽五音,声变乃成音,音和乃成乐。
这是专门由听觉器官来识别的。臭,气也,腐秽与芳香之气皆为臭,臭通嗅,嗅,吸其气也。因此臭也就是吸其气味,凡通于鼻者皆称为臭。声、音有五,两者常混为一体,与五脏相应。气与味也有五,两者虽常是混淆不分,但又是各自独立,分别与五脏相通。五气专门是由嗅觉器官所识别,而五味则由口舌所体察。因此宫商角征羽五音,臊焦香腥腐五气与酸苦甘辛咸五味,乃是中医在诊断学方面三个独立体系,不可混淆。
3?五臭在中医诊断学方面的意义:《难经》第四十九难,以暑邪伤心为例说:如果其病身热,胁下满痛,其脉浮大而弦,何以知为
伤暑得之?答曰:五臭各有所入,入肝为臊臭,入心为焦臭,入脾为香臭,入肺为腥臭,入肾为腐臭。这一病人是恶焦臭,故以知其为伤暑得之,《素问·腹中论》说:“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吐血……中气竭,肝伤……。”这是说明何脏受伤则患者自身即可先嗅到本脏之气,而感到厌恶,当然也可为医生的嗅觉所察觉。这在临床上也不乏例证可寻,如严重肝病患者所出现之“肝臭”,就是属于腥臊气的范畴,肺病患者确实能感知口中能出现腥臭气味。可见“五臭”在中医诊断学方面具有一定意义,但久已被忽略而未曾得到光大和发扬。
4?用耳闻包括鼻嗅不是对中医学说的发展:目能辨五色,耳能听五音,鼻能分五气,口舌能知五味。如是则眼、耳、鼻、舌五官各有其不同职能与不同分工,而以闻通嗅,仅是一种习惯语言,如用鼻子闻一闻,饭店门口也有“闻香下马”的招牌。从字义上讲是不能混淆的。这种关系用于诊断,更应有严格的准则,中医本身的主要缺点,就是在于概念含混,为了发展中医就是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弥补,而不能再制造新的混乱。这是继承和发扬的关键,特别是对作为中医诊断法纲领之一的闻诊法,更不能轻率。
五、阿是压痛机制有别在针灸取穴方法上,对于压痛穴与阿是穴应用尤多。目前在针灸教材上,对于两者的区分和联系,常常是含混其词。极易使人误认为是彼此不分。因而在应用上也就心中无数。略予说明,或可有助。
1?两者的相同点:阿是穴与压痛穴,均是以能出现压痛反应为特征。阿是穴古人有称为天应穴或不定穴。所谓天应,就是自然出现的,不定是指并无固定的经络体系与位置。如果两者同有压痛反应,且以天应与不定命名,也可以说阿是穴与压痛穴是无所区分。如果就其产生机制及临床价值而言,则两者就决难等同。
2?两者的不同点(1)如众周知,所谓“阿是”,即在患病的部位所出现之压痛点,常是病变的中心位置。《金针梅花诗钞》曰:“穴为天应病为腧,扪按探寻穴不拘。有痛自能呼阿是,持针散刺自然苏。”注曰:“《入门》云:散刺者,散针也。因杂病而散用其穴,随病之所刺而针之,初不拘于流注,即天应穴。《资生经》所谓阿是穴是也。阿是之名,见于《千金》,不拘经穴,扪按有得,患者常自称阿第一卷523是,即据以入针,故亦名不定穴。亦即《内经》以痛为腧之遗意也。”因此阿是穴乃是局部的病理体征,也就是直取病处之取穴法。
(2)而压痛穴则不然,确可称之为不定穴与天应穴,它能出现在远离病处的他经他穴与非经非穴的许多部位。内脏有病可以出现在体表,头面有病可以出现在手足,手足有病可以出现在背腰。因此它乃是全身的病理反应,也是远离病处之取穴法。
(3)就其应用价值而言,寻找压痛穴之远距离取穴法,具有调节整体的作用在内,且容易出现感传,因而其效果也极为优异。而以痛为腧之取穴法,其作用仅是限于局部,当然不会出现感传,因而其效果也就不如远距离之反应穴为好。由此可见,远取与近取,局部与整体,感传作用之有无,效果之大小,乃是区分压痛穴与阿是穴的关键。掌握这些关键,就可大大提高对针灸作用的理解与临床效果的发挥。
经验方周氏的治学要点是条理要求清晰,脉络必须分明。选穴处方也不例外。在名案评析
中之“杂病十法”已可见一斑。而“治咳六合”更是方法全面,效果明显,已载入周氏著《针灸经典处方别裁》之中。特转录于下,以供选用。
一、治咳六合中医对于咳嗽的认识,认为不胆肺脏本身在遭受病理刺激可发生咳嗽,即在肺脏以外的其他脏腑蒙受病理变化时,也将互相影响,引起或加重咳嗽而成为恶性循环。在《素问·咳论》中又指出,咳是肺先受邪,然后乘他脏之虚而传与之。如传于肝则为肝咳,传于脾则为脾咳之类。
脏咳不愈乃传于腑。治咳的要领,除依照各经的见证而分经论治外,并应按照“脏咳取俞,腑咳取合”的原则综合治疗。又因肺为诸咳总司,不论为何种咳嗽,均应同时采用肺经的孔穴施治。
特依照十二经脉互为表里的六合关系,创立“治咳六合”的法则,六合的顺序仍以《灵枢·经别》为准。在“六合”之中,同时也配合着原络主客的法则。分述如下:(一)一合溪委穴组:太溪复溜大钟委中昆仑京骨飞扬手下廉合谷鱼际用途及释义:肾咳,咳则腰背相引而痛;膀胱咳,咳而
遗尿。及咳喘上气,咳引尻痛。
取太溪(足少阴俞及原),委中(足太阳合),飞扬,京骨(足太阳络及原),大钟(足少阴络),复溜,昆仑等穴,以足少阴太阳表里经脏原络俞合同治。鱼际对咳引尻痛有效,迭被古针家所重视。再则鱼际与合谷同用,既是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的道理,更可增强下腹及下肢诸穴的作用。
用法:针或点灸。
第一卷524(二)二合冲陵穴组:太冲阳陵蠡沟光明丘墟窍阴期门合谷鱼际用途及释义:肝咳,咳则两胁下痛;胆咳,咳呕胆汁。及干咳无痰,头痛眩晕,中焦痞满,与内伤咳嗽,肝逆犯肺者。
取太冲(足厥阴俞及原),蠡沟(足厥阴络),阳陵(足少阳合),光明,丘墟(足少阳原及络),与期门(肝募)及窍阴等穴同用,以足厥阴少阳表里经藏原络俞合同治。合谷与太冲同用,功用尤为广博。用鱼际不但是通于肺脏而止咳,《铜入》鱼际主治项下曰:“痹走胸背痛不得息。”近人也证明在鱼际寻找压痛点,以治胸胁痛(
肋间神经痛)屡效。可见鱼际对于咳引胁痛及咳引尻痛,具有双重作用。
用法:期门灸,余针或点灸。
(三)三合
里白穴组:太白三里太渊章门丰隆陷谷公孙冲阳(改用解溪)用途及释义:脾咳,咳则胁下痛,痛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甚;胃咳,咳而呕,呕则长虫(蛔虫)出。及中焦水湿不化,咳嗽多痰。
取太白(足太阴俞),公孙(足太阴络),三里(足阳明合),冲阳(足阳明原,因近足背动脉故改用足阳明之经穴解溪),丰隆(足阳明络),与章门(脾募)及陷谷等穴同用,以足太阴与阳明表里经脏原络俞合同治。尤适用于中焦水湿不化,湿盛生痰诸见证。取用太渊,不仅是手足太阴之俞穴上下相应,尚有消除呕哕,宽胸降气之功。
用法:章门灸,余针或点灸。
(四)四合门海穴组:神门小海大陵少泽通里腕骨支正少商下巨虚心俞用途及释义:心咳,咳则
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甚则咽肿喉痹;小肠咳,咳而失气(气不接续,或欲咳而不能出声)。
神门(手少阴俞及原),通里(手少阴络),小海(手太阳合),腕骨,支正(手太阳及络),与大陵,心俞,少泽等穴同用,以表里经脏原络俞合同治。用少商是既利其喉,又治其咳,下巨虚乃是小肠在下肢的合穴,上应神门,少泽等穴,而止咳降气,兼可强心。
用法:心俞灸,余针或点灸。
(五)五合大井穴组:大陵天井委阳间使支沟阳池内关外关尺泽用途及释义:心包咳,咳则胸胁支满,心中忄詹忄詹大动,烦心,面赤掌热;三焦咳,咳则腹满,不能饮食。
大陵(手厥阴俞及原),内关(手厥阴络),天井(手少阳合),阳池,外关(手少阳原及络),与委阳(手少阳在下肢之合穴)同用,以手少阳与厥阴表里经脏原络俞合同治。支沟与委阳对
便闭,胸腹满均有效。胸腹不胀,则饮食自增,三焦调和,则咳喘自止。且三焦与包络同为相火之第一卷525所寄附,火泻则心烦、面赤与掌热亦解。用尺泽是与肺脏相应之义。在《素问·咳论》中,无心包咳,依手厥阴之是动所生病以补足之。
用法:针(内关透外关,间使透支沟)或点灸。
(六)六合渊池穴组:太渊列缺尺泽合谷曲池偏历上巨虚肺俞用途及释义:
肺咳,咳而喘息有音,甚者唾血;大肠咳,咳而遗矢(大便出)。及风寒外感,头痛咳嗽吐寒痰,与诸种咳嗽,胸胁疼痛。
太渊(手太阴俞及原),列缺(手太阴络),曲池(手阳明合),合谷,偏历(手阳明原及络),与尺泽同用,以手太阴与阳明表里经藏原络俞合同治。上巨虚是大肠在下肢的合穴,上应曲池,合谷,太渊,列缺等穴而降气止咳。灸肺俞是就近以温通肺脏之气血,而对各种咳嗽均可收效。
用法:肺俞灸,余针或点灸。
二、歌括
五脏六腑皆致咳,治咳六合慎勿失。一合溪委肾膀胱,太溪大钟复溜出。飞扬下廉合谷鱼,昆仑委中与京骨。二合冲陵胆与肝,太冲阳陵蠡沟得。光明丘虚与窍阴,期门鱼际与合谷。三合里白胃与脾,三里太渊与太白。章门丰隆陷谷随,公孙解溪同相续。四合门海心小肠,神门小海大陵优。少泽通里腕骨支,心俞少泽巨虚足。五合大井包三焦,大陵天井委阳属。间使支沟与阳池,内关外关与尺泽。六合渊池肺大肠,尺泽偏历合谷曲。肺俞上巨虚在内,六合之法供采择。
-----------谢谢!慢慢学习。
-----------非常感谢 您辛苦了 急需这方面的材料学习 谢谢
-----------学习,,正需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