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门呈献给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福建、江西八个有天然中草药资源条件的大省(市),作为创建“中草药制剂产权产品百药园区”的参考资料。希望可资借鉴!
一、四项预言
1、中国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历史机遇:
(1)中国的文化优势:
中国人从古到今,在认识事物的习惯上和历史过程中,常常表现得不那么热衷于机械唯物论和教条认识论!而是以“天地人合一”和一切“遵循顺应自然法则”的世界观来形成其传统的思想意识的。于是,整体大综合观也就成了其主要的思维方式。在这种主导思想和历史背景下,不仅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古典大文化宝库,同时也由此而衍生了完整的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使其成为独立而深奥的学科。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才创造了“四大发明”;悟出了“太极”;发现并证实了“经络与穴位”的“存在”。这些大概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根源与精髓及不同背景吧!
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想学好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同时具备坚实的中文基础,才能了解其精要。这对于把最大的困难常比喻为“比学中文还难”的外国人来说,岂不成了难以逾越的“百年路障”?再加上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历来都是通过中文基础条件下的文献流传、师徒相传、父子相传和民风习俗辗转交流的形式,才能沿袭继承和发展到今天。除了中国,外国人又能到哪里去继承“衣钵”呢?这种状况恐怕再持续一百年也无法改变其程序和路径。所以,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精髓,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够有条件群体领悟和世代相承。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外国人,目前还无法集群地登入这“大雅之堂”。这就是中国人的文化优势。
(2)中国的资源优势:
我们的历代祖先们用了几千年的集体智慧和文明历程,不但创立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体现了“临床直接经验效应法”的真实完美程度;突出了“高效无害”的“整体综合效应”;同时也认识和掌握了13140种天然中草药。并将其历代重复验证的公理效应和性质,详尽而完整地载入了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史册。成为中国人独特的“中华绝技”和祖传垄断资本。
在中国的本土上,蕴藏着占全世界80%以上的中草药资源品种和储量。它们主要分布于滇、蜀(渝)、黔、桂、湘、闽、赣七个资源大省之中,其中又以“哀牢山”、“无量山”、“大娄山”、“武陵山”、“大(小)凉山”、“大(小)相岭”、“武夷山”、“罗霄山”、“大(小)神农架”……等相对较富。从版图上看,地处经线100°与纬线24°——28°纵横相互交织的线格之中。
目前,中国的天然中草药正处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和极端时期之中!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目前正在市场上进行商业性流通的1800种左右的常规资源,只占总数量的14%左右,而且大多数均属于原始品质在不同程度上已基本变性的种群。它们既不能作为全面衡量中草药资源天然品质的主要依据;也不能代表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整体综合水平。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保留“认定1800味就能代表中草药资源”的错误概念呢?这不是与日本人一样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吗?
其二是目前的科研、生产和市场经营单位,均未身临其境地深入到9300味中去切身体验过。因此也就不知道“高效无害型”“歌谱音符效应”的“靶(定)向资源”几乎尽在其中。它们更是中草药资源的主体部分和突出代表;也是中国未来制药行业即将全面开发的最大潜能和优势。
不懂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又无法摆脱“中华绝技”主导的外国人,只能到中国来——跟中国人走!这才是其医药进步的必然途径。也便是中国的资源优势。
(3)中国的历史机遇:
正值中国入世之际,如何“抓住历史机遇”便成了举国上下的热门话题。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的议论都围绕在那些紧步洋人后尘的行业中和事物上而各抒己见。很少有人首先考虑到自身的优势有哪些是与国际发展方向相互对应的?再从中找出那些“对应程度高”、“经济价值大”、“发展速度快”、“到位里程短”、“抗竞争能力强”和“发挥优势时限长”的大目标来重点对待和把它们作为机遇来驾驭。没有自身优势,你拿什么去实际发挥?又凭什么与国际发展方向接轨?倘若连自身价值都发现不了,你能抓到什么机遇?总不能把跟随在别人后面“拾遗捡弃”的行为也当成是抓住了“机遇”吧?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我只好闭嘴!
我在2000年8月撰写的“21世纪中国医药发展方向的探索与体验”一文中,直言不讳的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中国最近、最大的机遇和未来持续发展时间最长的优势,莫过于组合“中国医药新文化”和形成“中草药制药主体工业”!因为中国的文化优势和永久性资源优势,正好与世界医药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必经之路凿枘相应,近在咫尺,顺手可得!它完全吻合了上述的“六大优点”,我们只要顺应这一世界潮流走向,把握住现在和未来,那么,中国的中草药制药整体工业效益,必将为中国的现在和将来创造出各行业排名首位的巨大经济价值来!
因此,今天的中国人如何认识和驾驭好这一历史机遇,已经成了当务之急而势在必行。我相信,无论我辈驾驭或放弃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都将以不同的结论给后人留作“史记”!如果错失了良机,中国人是再也不可能重逢的!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呵!
2、世界医药发展方向和两条必经之路:
“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的宏观医学,对应药学,高效无害标准,整体综合效应及其数以万计、储量永久再生的天然中草药资源和无数的公理性药用价值”;“西医的微观诊断和明确分类以及手术治疗”;“现代化的医疗
器械和制药技术设备”;分别形成了当今世界医药行业的三大结构和各自所占的优势。这就是未来形成“世界医药新文化”的基本构架和完整体系,也是未来世界医药发展方向的三大源头。
走“西医中药化”的凿枘相应的医药结构式套路和“从天然中草药里混合制取整体综合性效应的‘高效无害型’新药制剂”,是未来“世界医药文化”与发展方向的两大基本形式和主要标志,也是两条必经之路。谁都非走不可,舍此别无通途!
我们再不要搞以前那种所谓的“中西医结合”,那不过是“主辅现象”上的改良化形式主义而已。更不要搞什么“西学中”的形式,这既不现实也容易误导。今天的中西医药界继续维持着各自为战的局面和使得两大医学阵容的力量较前更加悬殊不就是其中的因果关系吗?难道这历史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得让人醒悟?今天还有掩饰的必要?
只有走“西医中药化”的道路,才是凿枘相应的“中西医结合”形式和最佳捷径。也是中医药理与中草药制剂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只有求得发展才能生存下去,这是“硬道理”。如果中草药制剂得不到发展,就会在领域中和市场上不断消失,结果必然导致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不复存在!这就等于说没有发展中的中草药制剂,也就没有发展中的“中国医药新文化”!没有了这两者的存在,中国人又拿什么来与别国人较劲而感到自豪?倘若真有这么一天,你还那么自以为是吗?
3、世界医药新文化的整体组合必将首先在中国实现:
(1)承认自身的缺陷:
先哲云:“知错善改,善莫大焉”。这是赞誉中华风范和民族情怀的历史文证。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很难适应于今天的国情和形势,与今天的现代化生活节奏已经很难合拍同步,更不利于今后的生存与发展,这是不可掩饰的事实。因此,“历史地评价传统医药文化的过去、客观地认识传统医药文化的今天,正确地对待传统医药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已是中国人无法回避的实际问题和历史责任。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更新换代!同时创造出新的医药文化来延续世传。再不能自以为是的老虎屁股摸不得和“死抱fo脚地坐倒庙宇!”当今世界万物竞争,优胜劣汰而适者生存!任何不更新进化的事物都将被无情的自然所淘汰!这也是自然界里和社会史中的自然法则,我们谁也不能悖逆?
(2)发扬自身的优势:
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所体现的“临床直接经验效应法”,基本上是正确而实用的。由此而产生的“高效无害”型标准和“整体综合效应”价位以及被历代集体智慧所证实的“13140种天然中草药公理式药用价值”,也是相对比较科学的。这些都是我们的自身优势,我们必须在尊重事实和坚持真理的前提下,继续发扬光大,再充实完善和不断发展,使之成为一门完整而先进的学科。决不能因为自身的不足而否定自己的长处!更不能滋生“邯郸学步”的行为而产生“太阿倒持”的后果!
(3)吸取别人的长处:
虚心的吸取别人(当然也包括外国人)的先进科技知识本是中华民族一贯的传统美德。这既不算丢人现眼,也不会因此而失掉自尊。每个民族都有他的长处,同时也有他的不足之处,这是不能否定的。正像前面划分的三大结构那样,西医的长处恰好是中医的不足。既然知道了就必须承认和改正,万不可有门户之见和学派歧视遗风。
因此,我希望有关方面能尽快地在行业上下,以“双百”方针来组织进行一次大规模不定期的实质性学术争鸣。将中西医药理论展开全面的辨析和译释,本着求本正义、改错纠偏的态度,对中西医药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从中筛选、优化出实用性知识来充实库存,以便同行们能轻松自如地从中吸取营养和填补遗漏,从而充实自己。
(4)开创新的医药文化体系:
在中国的现代医药史中,曾有过既分且合的“中西医结合”形式表现,这本该是良好的开端和可喜的进步!但因不得要领和概念、关系含混不清,结果无序可循、无本可依。致使今天的中、西两家还在门户森严、界线分明的各自为战,彼此对立而互不相和!
中国是传统医药文化的“祖师国”!同时又具备了一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无几的西医队伍和医药、器械设备生产体系,可谓近水楼台占尽先机!是唯一全面具备了所有条件的能将三大优势巧妙整合为“世界医药新文化”的国家。我相信,中国的医药行业必将集体主动地担负起这一历史的光辉使命!为中华民族赢得“世界文明”的赞誉。“世界医药新文化”必将首先在中国整合和实施!
4、中国未来的“药谷”只能产生于七个资源大省之中:
在中国,不搞中草药混合制取又没有高效无害型产权产品和定向资源的任何地方,都是搞不成“药谷”的!这一点我敢断言。因为道理已经非常明白,单一性成份的生化制剂水平,“七大制药国”领先了我们几十年;而以1800味为原料的常规性制药,日本人又把我们远远的抛在了后面!如果我们不扼守住和利用好那9300味,同时又放弃中草药混合制取剂的高效无害型整体综合效应品质,那你哪来的优于同类产品的优势?难道就凭现行的1800味常规制剂能力和单一性成份的生化制剂水平,而舍近求远的
盲目追随也能在短期内赶超他们?甚至还搞出个“药谷”来?这显然是虚张声势,自欺欺人!
要想建成“药谷”,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条件才行。并不是单凭决心和愿望就能实现的!根据世界医药发展方向和两条必经之路的历史机遇,再结合“创建百药园区的四大基本条件”(待续)的要求来看,中国未来的“药谷”决不在香港、上海或北京!而只能产生于七个资源大省之中!
以上便是我实话实说的“四项预言”,如果20年之内不能兑现的话,那就只好留给后人去评判了!
二、四条意见
1、药物性疗法与非药物性疗法各自所占的施治比例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
药物性疗法与非药物性疗法各自所占的施治比例大约分别为85%与15%,这种比例关系是长期不可能对等或倒置的。诊断是手段,治疗是目的,但两者只分先后而不分轻重,应该同等重要,必须同步发展,这便是医和药的“天平关系”。侧重于提高诊断水平、病理研究和整体综合性高效无害型药物与制剂的临床研究,是医药行业未来发展中的主攻方向和主体科技部分,也是行业综合发展的重点部分。
时至今日,医和药的发展不但没有同步,距离还在继续拉大。药物性疗法的发展速度跟不上诊断(器械、设备)与非药物性(器械、设备和手术)疗法的发展速度,“重医轻药”和“重术轻药”倾向十分突出。西方制药业已经全方位地进入了误区,十年八载的还无法脱胎换骨地突破行规;中国制药业则“懒惰疲塌”的“不担风险吃现成”,宁可年年当“老纳”,就是不敢迁徙炉灶进“枯荣山中”去栖养生息。如此一来,使得行业的发展现状呈扭曲畸形状态,而处处留下的“医疗科技缺陷”和漏洞,却让无辜的患者们去“充填”,专业工作者们则因遵守常规就算不上“医疗事故”而心安理得,极少有人敢于置身于险境地去“挑战传统”和极限,结果延误了更多的患者!这便是专业工作者与患者共同的悲哀……!
2、中西医药相互比较各具优劣的分析:
(1)一般分析:
中医对病理病机的整体综合性宏观认识和中药的对应疗法与整体综合性效应的治则,较之于西医西药尚有其独特的长处;西医在病理病名上分门别类简洁明了、针对性强的微观认识和西药给药途径直接而医、药基本配套两大方面又恰是中医药界的不足之处。西医在诊断上和治疗时常常主病而不兼症;中医却往往主症而忽病。西医药突出重点不讲求兼顾整体和全面;中医药虽讲究整体平衡却有时抓不住针对的重点。西医药主张受体反应效价学术;中医药提倡按临床经验效应法的整体综合效应来评价。西药制剂实行明确的“理化量化”定性指标,并将单一性成份提取为制剂,结果不但整体综合效应不突出,而且大多数还无法避免“四大遗害”的存在;中药制剂则依据直接“临床经验效应法”的实际例证而产生出混合制取的制剂,并体现了“高效无害”型整体综合性组合效应。以上便是中西医药的基本差别和明显标志。既各自有其所长,也各自存在着不足,尚有待于将来去取长补短,通融整合。
(2)不同见解:
“理化量化”定性指标与“单一成份的法规”,均不符合中草药混合制取剂的客观实际!不但不具有突出的整体综合效应,也达不到高效无害的品质标准。这是西方的偏见,我们不能追随其后而“作茧自缚”。本人认为:将人为生造(并非共性改造)的某些脱离自然本性的物质强加给人体,本身就是悖逆自然法则的行为!任何有益于人体的自然物质(包括原始同化的和共性改造的),均是在与人类同期的演变进化历史阶段中和自然规律上,经历过彼此选择、相互适应的和谐状态历程,才共同过渡至今天的。它们已经成为了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共性生存链属。任何一种与人类没有建立共性依存关系或未曾经历过自然共性通化环境历史和生理转换演变过程的新生自然物质或人为生造的变性物质,都可能不被人体转换而无法建立正常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因此,中草药混合制取剂的复杂成份和深刻内涵,仅凭现有的“理化、量化”指标是根本就“定”不了“性”的!甚至还会完全没有实际意义。我们又凭什么也要盲目追随服从?
中国的天然中草药混合制取剂及其提倡的“直接临床经验效应法”、“高效无害”型标准和“整体综合效应”价位,正是顺应了人与自然的“物质相互转换机制和几率”及其“物质相互依存关系”,这就遵从了自然法则,理所当然是正确的。这是中草药制剂与西药制剂的不同标准在本质上的严格区别。这里可以肯定:生物制剂优于化学制剂;生物混合制剂又优于成份单一型制剂。不信你可以实际比较嘛!
3、另辟蹊径,以长克短:
中国现有的(指以1800味为源料者)常规性(大典内的)中草药制剂,皆因原始品质大多变性而效价不高。其定位标准又含混低下,自身存在着严重的老化退变缺陷,久已失去普遍的国际同类率先品质地位,不能体现出中草药制剂的真实面目,无法赢得国内外市场的销售信誉,严重的影响了市场的竞争能力,这确是中国医药行业目前的窘境。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就没有率先于国际同类的产品存在!而是因为中国暂时还没有产生出与之适应的“优越的科技生态环境”来,使得众多价位标准极高的药剂无法向社会展示,至今仍属私人蕴藏而正在等待时机以体现其应有的自身价值。本人通过有关文献和社会信息综合分析后粗略估计:中国散在于民间纯属个人拥有的优于同类型“原始剂”、“粗制剂”和“成品剂”,至少有上仟个。不但潜藏量极其丰富,而且还包罗了“全科整类”。在这其中,又以医林“七奇八怪”积累最丰,而且“三剂”具全。他们可能是中草药制剂未来的希望,切不可小观了他们的体载能量!“原始剂”与“粗制剂”则于民间“草泽盲医”们分散操控着,常以“草药一味气傻名医”!他们多半为扼守孤技安分度日者,是既不想奉献也不至于贪婪,所以很难发掘。这两类人物都有可能成为制药行业未来的精英或同盟,就看你怎么对待和如何利用。因此,我们要纠正社会观念,改变行业作风,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一技之长,以便将来有机会接近和争取他们加盟“园区”。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够首先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开创出与之适应的“科技生态环境”来,他们必将“饥不择食”地争相依附于境内,以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和美好理想。作为地处“近水楼台”的资源各大省,不去抢占先机“先得明月”,又更待何时呢?倘若有朝一日,中国的行业精英们“慌不择路”地被迫成了外国人的“雇佣”或“马前卒”,他们所体载的巨大能量岂不一起随之流失?这等于是把巨大的财富拱手相让,难道就不会觉得“谦让”得冤枉而后悔莫及?我就担心有这么一天!
中国的制药技术与设备与“七个制药大国”相比还很落后,这既是事实也是现象而已,我辈切不可因此感到困惑而丧失了信心!要看到自身的优势,纠正自己的主攻方向。同时务必明了,高度文明的外国人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至少20年)内是精通不了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也不可能普遍掌握纯天然的9300味品性,我们还有的是时机和“本钱”。即使其技术设备再先进,也只能局限在那1800种里穷折腾,像“毛虫”一样的被困在变性的商业饮片上“转圈”,是既走不出圈子外也甩不掉桎梏锁的!他们至今还以为1800味就是中国国粹的全部?已经发掘得山穷水尽了?那就让他们继续沉睡于假象和错觉的恶梦中晚些觉醒好了,以便给我们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去另辟蹊径。
我们与其比技术设备是以短量长,暂时还够不着,目前只能避其锋芒而绕道于捷径,捷足先登地从9300味里抢先开发出众多原始高效无害型定向资源来制取一大批优于同类的新药制剂(这是我在38年的实践中所走过的经验路线,收效很大,体会颇深),覆盖“全科整类”,再全面填平夯实,让日本人将来无隙可击。只要我们的产品品质远远优于同类,外国人是不会在乎你用什么技术和设备生产的。所以,我们只有生产出大批的整体综合效应的高效无害型产品来,方能以长克短。
4、创建“百药园区”的四大基本条件:
“药港”也罢,“药谷”也罢,“百药园区”更是如此,均要在具备了四大基本条件之后才有希望建成,这可由不得你不信!其条件之一是,要现有和逐步拥有众多完全优于市场同类和国内外市场经济价值大的“高效无害”型“产权产品”。条件之二是,要长期稳定的拥有品种、储量均足以满足“全科整类”的科研项目和大规模生产需求的“原始高效无害”型长久再生性(含原
生地带大面积“仿原”种、养的)自然资源。条件之三是,要以世界医药发展方向为目标,以“科技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定向资源”与“产权产品”为能源和驱动力,瞄准国内外市场的实际需求,及时有效地制定出有利于园区整体长足发展的战略定位规划来实施运作。条件之四是,要尽快择优寻找到国际大型行业伙伴前来进行长期合作,以便趁机顺手地解决好运作资金和一步到位地将产品打进国际市场。从而共同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运转机制和依存关系。地方政府再建立起一整套与“园区”发展相互对应的“园区法规”来主持大局和维护正常运作。
任何一个地区,如果不首先具备一、二两个条件,第三、四条件也就淡然失色,甚至完全失去意义。要是那样,你又凭什么去建“药港”或“药谷”呢?
三、三点设想
中国的民营企业能量有限,使得中国的国民经济总量不足,增长速度也因此受限。加速民营企业的同步发展也就成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影响中国的民营企业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两先”而无“三后”!
与旧的体制相比,民营企业“先天”就有两大优势,一是自主发挥的空间大;二是自身背负的“包袱”小。如果其“后天”现有能量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后劲足而又企业作风好的话,是完全可以稳健发展和前途无量的,根本就不可能会“急起直落”或“得而复失”的。
根据“百药园区”的行业性质、组织结构、联作机制和生产关系综合来看,还是走民营道路的好!这样有利于体现相互转换机制与相互依存关系。也便于形成“聚集能量阵容强大”、“生产关系新颖先进”、“整体经济实力雄厚”、“相互依存关系合理”的百药园区组合模式。
1、百药园区分布为五大作业区域的初步构想:
合理布局、统筹规划、重点崛起、逐步扩展、分期组建、自然到位,是创建百药园区时的有序步骤;各主其事、各尽所能、各有应得而又同根连枝相互依存、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既分且合联体模式,是百药园区未来的“科技生态环境”与“联作机制”和组合结构形式;科学的划分作业性质与区域并使之功能齐全又互不干扰,共同和谐的形成将自然环境融入社会人文环境的——集科研、生产、贸易、生活于一体的“科技大家族”式的综合园区。
还能同时与“三个代表”的精神和“开发大西北”、“中部崛起”的战略以及“调整农(山)村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药)”、“植树造林”、“美(绿)化环境”、“生态平衡”、“水土保持”、“提高农、林、药综合产业附加值……”等项方针政策完全吻合。又能综合性的开展“科技交流活动”、“自然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治病疗养”、“康复养老”等业务项目,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商业、地方税收和经济大幅度的快速增长。
(1)科研实验、教学园区:
该作业区的职能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从事资源的调查,建立标本园区,从种(养)植技术、生态、性状、适应环境、计算单味面积产量到采收、加工、分析有效成份、提取技术、交互作用等,建立系统的原始性档案资料,从中筛选出针对某些病种高效无害的定向资源来。再由专业性人员结合有关文献和单位或组方、临床实验验证结果,研制出优于同类的组合型原始剂、粗制剂和成品剂来,最后定型为产权产品。同时完成三期社会实验及资料整理和申报专利、准字号有关文件编撰工作,完成生产上市前期的一切有关事宜,并估算出类比效价和市场(包括合作或经营的)身价。还要积极
地参与“天体起源?”“地球起源?”“生命起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药物性疗法作用于人体的机理?”“针灸的作用机理及其反应过程和实际意义?”“药物性疗法与非药物性疗法的范围和各自的优劣对比?”“减少或排除人为创伤机体的疗法与应用?”“维护、修复、提高原有基本体质以抵御外因侵袭与自身体质下降的有效办法?”“维护和增强基本体质是控制和消除炎症以及治愈疾病的最有效途径?”“致病因子的着床体质条件有那些?”“诱使组合基因和细胞组织变性的有效药物与途径?”“受损机体(细胞组织)的再生修复过程?”“不同的物质是不同的细胞的定向营养基质?”共性相容互济条件下的物质基本质量与相互转换几率、机制和抗负荷载体及依附载体的“四元”相互依存关系等项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实用型技术的全面深入研究。
其二是,让有综合能力的科研院所主持负责,逐步地为园区内外培养出一批数量相当、质量优异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和创造发明者来促进行业发展。可采取自办大学和传帮带授徒的多种形式,从诸如南京药学院之类的专业基础知识深厚的院校毕业生中择优招生。本大学师生员工由承办单位招收,所有费用皆由承办单位全额负担。毕业后学生有权自由选择自己的去留。承办单位在学生同意的情况下也有权优先录用。学制常规为两年,学业分“实用基础理论学”、“临床经验学”、“中草药作用机理学、”“分子生物学”、“定向资源学”、“原始方剂与新药制剂学”六门基本必修课程。结业考核以各门专业性课目学习成绩累积所得(占50%)加学年中个人自主发挥累积(评定)所得(占50%)综合计算总分数。改变常规教学与考核方式;转变学生的思维角度和实践路线;按百药园区的发展需求而培养和选拔创造性人才。给他们布置“最优越的科技生态环境”和提供“最接近又极易上路的创造几率”。使他们成为既有实际工作能力又有相当充足的潜在能量的“产权产品所有人”。作为百药园区将来的能源和动力,以保证百药园区后继有人并维持行业率先的稳定地位。
科研实验园应座落于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的资源密集型山区内。以情趣气息相应、工作便利专一和无干扰又安全为主要选址条件。同时兼顾水电通讯交通和区内生活等配套附属条件一并考虑。该园大致由研究院(所)、档案室、实验室(厂)、标(活)本园和工作期间的生活、休息园地等项功能综合组成。最具规模的单座占地面积为1—2平方公里。一般的有1000亩即可。
教学园区则应邻近于科研院(所)座落,以便科教、咨询研讨、有关实验等,连环系统的施展。校园大致由科研教学楼、图书馆、校级实验室(厂)、“百花”馆(师生学术探讨与争鸣的会堂)、文化娱乐园(运动场所)、物资供应所(全免费)、食堂、招待所、校舍等项功能综合组成。整个百药园区只此一座专业性大学,大约占地面积为1000亩左右。落址条件与研究院基本相同。
(2) 产权产品生产工区:
该区是专门生产产权产品(中草药制剂与先进的新型器械、设备等)的工业区域。应该选择在地域宽松平坦、自然灾害较少、离资源区域较近(便于取材和提醇等)、水电通讯交通与弃废均相对便利和能绝对保证安全(机密)生产的地方落址。未来的规模较大,可能由产权产品生产厂家若干(预计20家左右)座、提醇厂家(含粗加工)若干座组成主体。区内公共配套设施大致由工区医疗卫生服务、生活服务、文化娱乐服务、水电配制服务、交通运输服务、机械修配服务、消防排险服务、工区安全保卫服务等项依附必备功能组成。所有服务性单位均由工区管委会集中管理,统一指挥调配。生产厂家无须另设类似职能部门,也无权直接指挥。管委会向百药园区和有关生产厂家负完全责任。所需费用按比例据实情的由工区厂家分别摊销,于每年元月如数预交,年底结算多退少补。
这样的集中专一性生产方式,有利于科技互助、检测监控、计划统计和安全生产。减少了配套重复而力量单薄和精力分散。也不致于闲置浪费土地和发生双边纠纷。该工业区未来占地面积,预计应准备5-10平方公里。
(3)计划性资源分布园区:
本区的资源主要是指生产厂家定额计划内的和国内外市场供需双方计划性销售的资源。是限制在原生地带范围内的原始资源和维持原性的栽培(养殖)资源的统称。同时也不排除无合同保障的市场不稳定性自由贸易的计划外资源在内。
由于该区有点多线长面大又不均等的地域性特点,操控监测管制以扼守计划内资源不外流比较困难,因此就必须划分为强制封闭式资源区和自由开放性资源区两大不同类别。强制封闭式资源区主要为供需双方合同计划范围内的指令性定向品种而生产资源。双方必须履行合同相互交易,供方无权将计划资源自由贸易。无计划指标的任何需方均不得违规地在该区采购或偷销。自由开放性资源区,除百药园区资源主管部门明令禁止流通的保护品种和与邻近计划资源区周边可能发生争执的品种外,均可在国内外市场上无计划保障也无不正常干扰的情况下自由贸易,但要防止“坐吃山空,遗害子孙”的行为继续发生,以促进资源的发展和充实市场加速流通。同时也有利于科技信息的交流和地方经验的发掘,使百药园区多一份“百花齐放”的气息和多一支同盟劲旅,为百药园区增添营养基质。
百药园区资源主管部门对上述业务负责,对任何资源的品种、品质均有权监理(有偿的和无偿的),以杜绝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和违规事件的发生。从而维护百药园区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和确保无假流通的市场信誉。凡不符合园规要求的品种,一律禁止在园区内生产和交易,否则百药园区有权查处。
该园区属于非永久性固定区域,所需面积也很难确定,但预计未来百药园区的生产量与市场资源销售量均很大,可能种植(含原生)面积当在2000万亩(国内现有商品药种植面积约为540-600万亩左右)左右是极有可能的。成为世界产量、销售均名立第一是可以预知的。
(4)综合市场、生活区:
综合市场由成品药(医疗器械、设备等)市场,资源药(原料、辅料、生产加工设备等)市场,生活(食)用品市场和“百药园区”四方联合负责制的职权常务机构四大块组成。
成品药市场主营百药园区内外生产的产权产品;兼营国内外其它产品和医疗用具、器械、设备等。资源药市场主营纯天然中草药饮片、粗制原料、提醇品、制剂用辅料等;兼营国内外原有商业性流通的中药饮片及其粗制原料、制剂辅料、加工、生产所需工具、设备等。生活用品市场经营百货、食品、文化用品及与园区协调配套的其它物品。为了行文方便,以下按顺序排列简称为第一、二、三市场。
生活区由住宅、学校文化娱乐场所、体育运动场所和其它配套服务性单位组成。该区应紧靠第三市场兴建,尽可能做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配套完整、方便协调。
“百药园区”政、科、企、商四方联合协调负责制的职权常务机构“综合大楼”,应选择有利于联系和操控“三场一区”的最佳位置座落,以便发挥其指挥中心的作用。广告、信息职能也纳入在大楼内。
到未来的“百药园区”基本建成时,预计占地总面积为6-10平方公里左右。
(5)医疗、旅游区:
本区有临床实验医院:主要职能是为园区内的科研院所提供的新、旧原始剂、粗制剂、成品剂和相关的器具设备进行临床验证和评判。同时为供试单位整理提交书(图)面报告与附件资料。双方在议定责任书后开始实施有关事宜。临床验证所需费用由提供单位全额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也由提供单位完全负责,受试者在受试项目中的费用全免,但要签定协议书。试用者(医院)按使用说明要求执行时不承担意外责任。临床医院在不影响其主要职能的情况下,也可兼顾全科或相关性疾病的业务项目服务,临床实验医院自行开设的业务则自主负责一切因果。
康复疗养院:主治血管、神经、消化、运动系统障碍性疾病与损伤性疾病和老年退行性疾病;同时开展老、弱、伤、残者的期限式与终极式养老护老业务。随着人口老化、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节奏加快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估计该项业务前景十分可观。
科技参观交流、度假、旅游社团与区域:主要职能是为国内外有关人士和休闲人士提供科技学术交流活动的内容与场所;提供休闲度假旅游的景点与场所及其相关服务,同时联系治疗、疗养优势展开业务。
该区域应配套合理,结构新颖实用,功能齐全独特,服务超前周到,整体评价为世界领先的综合型“安乐园区”。落址时应选择距离生活区域不远处兴建。同时又要按功能性质和要求分别安置于不同的地带,以便突出其特色与实用安乐两全其美。该区未来预计占地跨度较大,不便以面积预算。
2、创建百药园区的先后步骤与可能实现的未来模式:
要想如期(12年左右)建成百药园区,就必须分三期进行,六步到位。才能先后有序,步步稳健,期期实现。
第一期为创业期:
第一步应选择和认定至少1-2个“优于同类程度高、国内外市场经济价值大、商业寿命长”的首批产权产品,诚心诚意地将它们引进到百药园区来落户。同时帮助他们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为他们的下一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步是凭借首批产权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价值,以此为本地大胆招商引资,吸引诸如美国的“默克”、“雅培”,日本的“武田”,德国的“马博士”之类的大型国际行家前来合作,借助他们的雄厚资金使产品在园区重点崛起,并利用他们的国际商誉使产品一步到位地进入国际市场。
形式上是股份合作制,产权人以产品权入股,值合为大于51%以上的股份。并单方面继续负责产权产品的科研和资源的供给工作;投资商以资金(包括生产设备等)入股,相应地投入小于49%以下的资金股份。并单方面负责生产与销售业务。产权产品的身价评估不得低于默克公司近5年上市的产品平均单个科研耗资金额单位(大约不低于11.2亿美元)。利益分配遵循股份比例。合作时限至产品终极为止。
策略上暂时放弃独立生产和自行销售,是园区现实境况和未来的需要,也是不得以而为之的权宜之计!一来可以减轻自身的负担,以便专一性发明产权产品;二则可以让他们去将各国销路的“红灯”撞“绿”,我们省时省事得多;三还可以因此而改变西方的认识和修正其法规,使之从此接受中国医药新文化。既可一举两得,又可快速起动,从此步入坦途。
第二期为过渡期:
第三步是利用重点崛起后的声威和实力,扩大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探索出下一步发展的路数,以便循序渐进,使百药园区的架势逐步明朗化。同时布置好“优越的科技生态环境”和提供“最佳的创造几率”,从而“引百鸟来栖”。
第四步是借助园区的声威和明朗架势,吸引国内外行业精英们,携带各自的体载能量,争先恐后的加盟园区,各主其事,各尽所能,各有应得而又同心同德的献身于园区的远大宏伟事业,利用集体的智能共同加速和扩大园区的继续发展,使园区向正常的系统化规模型过渡。
第三期为成形期:
第五步是力争使园区内各种功能均发挥至国内外一流水平,形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和新颖先进的生产关系,不断创新的思想意识,每年翻倍的优异产品,逐年猛增的上交税利,不断积累的巨大资金,联合整体地进入到园区自定的目标阶段。
第六步是以园区集体的成果所产生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来证明园区的实力和体制与实施办法均先进正确和无可非议,从而争取全面有效地实施园区自定的法规。
只到此时,园区新的生产关系、相互转换机制与相互依存关系、园区文化、园区联合整体模式等,才算完全确立与形成。
各期实现目标时年预计为:第一期于第3-6年实现。第二期于第6-9年实现。第三期于第9-12年以上实现。
3、加盟百药园区的审批标准与必须保持的资格认定:
顾名思义,百药园区是产权产品的研究与生产的园地。非产权产品的科研院所与生产厂家,一律不具备加盟纳入园区作业的资格。所属产权产品不能全面优于市场同类和已经丧失开发能力的单位,也一律拒之园外。已进园区作业的科研、生产单位,三年内若无全面优于市场同类的后续新品上市,一律停止发放和使用“百药园区信誉标志”,以示严重警告。倘若所属所有产权产品商业寿命全部终极时仍无全面优于市场同类的后续新品上市,百药园区有权于三个月后讨论和表决估价收购该单位在园区的所占地面与所有设施,并届时注销其百药园区成员资格和请其离境。
百药园区对整体利益负责。有权对园区资源的品种、品质、原始效价作出评判。也有权对园区内的产权产品制定效应价位标准并审核验证结果。在确认效价和品质均符合园区要求的全面优于市场同类时,百药园区才能据实地按照“园区规定”要求,分期分批足额发放“百药园区信誉标志”,以显示其曾经得到过园区的认可和推荐。以获得“百药园区信誉标志”即等于创立了国际市场信誉品牌的巧妙手段,来增加园区产品的市场销售率和同时提升“百药园区信誉标志”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最佳品牌效应和可信程度。凡是不符合“百药园区信誉标志”发放标准的产权产品,百药园区决不降低标准或欺骗市场胡
乱发放,以此来鼓励和促进科研生产单位把握好定位标准,努力提高产权产品自身的科技含量与品质。同时也迫使科研生产单位永远不敢稍有懈怠和固步自封。
不管是园区内独立发明或园区外参与合作的产权产品,均必须符合整体综合性高效无害型定位标准和科研生产时无公害的基本要求,否则百药园区不予支持或接纳,甚或有权抵制进入园区作业。
以上是“百药园区的同盟原则”。要想加盟或长远立足于其中,那就必须永远遵守“园区规则”,否则请便!
附后说明:
一、显而易见,本文类似于“可行性报告”,但因不具备相应的资格,这才有了假托“参考资料”一说。
二、由于本文的综合性质,显得内容繁杂零乱,很难顺理成章的表达精当,有些“后话”就只好省略了。但本组资料客观翔实、切中时弊、不囿众说、独辟蹊径、惊世骇俗、发人深省,自以为是值得一读的。
三、除本文是近作外,其它资料均为旧话。但因并不费读而未作修改,借此一并寄上附加参阅。
谢谢阅读!希望寒门有幸,斗室生辉,能够看到你们作出的反应!
致以现代科技气息的敬意!
邓子涵专呈
2003年6月
-----------确有真知灼见!希望政府中的有识之士能高度重视,加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