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德》 熊春锦先生访谈录
摄制单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导演:周兵 主持人:吴小满、曲楠 采访对象:熊春锦 访谈话题:中医之德 时间:2011 11-12 地点:北京-柏林 中医与道德 一、道家对中医道德的影响体现在哪里?
解答: 这个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道德根文化,是中医学的母体;中医是岐黄之术,岐黄源于道。因此,中医的理论、方法、技术、教育全部都建立在道德根文化的基础上。这个体现,则主要表现在中医学人才的教育培养应用的全过程中。中医学由于源自道德根文化的内文明,因此中医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修身明德的培养实践,离不开内外兼修同步提升的过程。 传统中医是“仁心仁术”,是慧智同工的技术,她是文化与知识紧密结合的一门生命科学,单凭智能意识无法真正深刻掌握她,需要具备一定的道德素质,才能够真正掌握中国道德根文化中这一有别于西医学的中医学。 以德论疾: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里的一段文字,对于生命的真相和疾病的原理,以及与德的关系,揭示得极其深刻和透彻,对医者和患者都具有极大的教益。为了使现代人能直接读懂这一段内容,在这里我们直接用白话文进行释读: 黄帝问:上古的圣人传授百姓制作中药的煎剂汤药和浸制药酒酊剂的方法,却并不主张直接使用,是什么原因? 岐伯回答说:自古圣人传授制作煎剂汤药和浸制药酒酊剂的方法,只是让百姓系统性、全面性地了解和掌握防治疾病的方法,作到有备无患,以利于后世离道失德的社会出现以后,能及时地运用这些方法防治疾病。所以,虽然自上古时代起,圣人传授了运用中药治病的方法,但只是承传而并不实际使用,因为当时的人们尊道贵德,精气神内守,正气内存,邪不内生,并不需要使用中药煎剂内服,也就能自我养生调节。而防治外感性的疾病,只需要针灸等体表经络的调节气机,就能产生良好的作用。内伤五志、六欲七情,是人类离道失德后必然罹患疾病的关键性原因。 到了中古之世时期,社会的道德观念下降,人们出现离道失德的心智活动,私心贪欲渐起,体内五阴生成五种情志的邪气时常发生,适当配合中药的服用才能周备安全,从而在人体的深层中调节清除邪气的内生。 黄帝问:现今的社会上已经不再慎用中药制剂,而是普遍使用,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回答说:现在的社会,人们离道失德之势已经形成,由于人们少私而寡欲的内环境丢失,德一的能量在体内已经无法吸收,德一散五,仅有的五德在体内也参差不齐。人们的五阴、五情志活动不断地生成于内,患发于自身体内的深层中,已经失去上古之人那种正气内存、内实,邪气不会内生,外邪不易深达于内,而只需要防患病邪从外攻袭于体表卫气,就能维护健康的状态。所以,现在的人们自毁精气神,产生邪气于内自我损伤,外邪不断侵袭于体表。必须全部方法都使用上去,用各种中药以毒药去中和内毒,而从内部深层调治。同时运用锐石、针刺、艾炙调治于体表经络穴位的气机,疏通五藏六腑三焦在体表的户牖,由表及里地进行沟通调整气机于外。内治气机与外治气机协同配合,才能产生良好的防治效果。 黄帝接着问:患者的形体活动功能丧失,卧床不起,血液流量锐减,运行缓慢,而治疗却不见功效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人体内精气神三宝中的神,拒绝执行管理命体功能的职责所造成。 黄帝继续追问:为什么会出现体内的神拒绝执行管理职责呢? 岐伯回答说:针石等各种医治的方法,都是符合于大道的自然规律的,它们的运用是否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还需要使用者和受用者内在的尊道贵德品格与能量作为受体,同频配合。现代的人们,不能主动提升自己的精气神以符合“道生之,而德畜之”的品质要求。内在的情志活动和后天意识恣意妄为,不能主动依照尊道贵德的原则治理内身国,固执地外求索取,毫不反省自身的不足,造成内在的品格低劣,能量匮乏,不能与符合道性规律的医治方法相应、同频共振,所以疾病难以治愈。 疾病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时,体内的精坏质损,神所需要的房舍破败、脏臭不可居住和进行工作,神也就必然离体弃形而去。精坏神离后,人体的荣气和卫气必然迅速散逸消失,而不可能再重新收聚运行。在这种情形下,各种医治手段也就全无效验。 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因为人们离道失德,丧失道德的信念,自私贪婪,嗜欲无穷,内乱、内耗精气神,五阴生发无穷的五情志活动而自伐精气神。自寻烦恼而产生忧患不断滋生,导致体内精气散失破坏。荣气不能营和于五藏六腑三焦,卫气的层级保护消失,内邪蔓延滋生于深层,外邪长驱直入体表。在体内各系统中主持工作的神,这些体元失去居住和工作的最起码环境,纷纷离开各自的工作环境,所以疾病无法治愈。 《黄帝内经》中的这一段话,对于人类从尊道贵德的诚信中认识健康,防治疾病,提升治疗效果,是极其重要的论证。
二、为什么《大医精诚》中第四段孙思邈引用的老子的话,跟fo家的因果报应论如此接近?儒释道三家在医德领域的解释是否存在共通?
引文: 《大医精诚》第四段:为医之法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所以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译文: 做医生的准则,应该是慎于言辞,不能随意跟别人开玩笑,不大声喧哗,谈说别人的短处,炫耀自己的名声,诽谤攻击其他医生,借以夸耀自己的功德。偶然治好了一个病人,就昂头仰面,而有自我赞许的样子,认为自己天下无双,这些都是做医生的不可救药的坏毛病。 老子说:“一个人公开地有德于人,人们自然地会报答他;一个人暗中有德于人,鬼神会报答他。一个人公开地作恶于人,人们自然会报复他;一个人暗中作恶于人,鬼神会来害他。”探求这两个方面的行为,阳施有阳报,阴施有阴报,难道是骗人的吗? 所以,医生不能依仗自己的专长一心谋取财物,只要存有救济别人痛苦的想法,(积下阴德)到阴曹地府之中,自会感到是多福的人了。还有,不能因为别人有钱有地位,就任意给他开珍贵的药物,让他难以找到,来炫耀自己的技能,这确实不符合儒家的忠恕之道。我志在救护帮助世人,所以琐碎地谈论了这些。学医的人不能因为我说得粗俗而感到耻辱。 解答: 因果规律是自然法则,就如同一个弹簧,你给它多大力量,它也回馈给你相同的力量。有因必有果,同样是辩证法,只是自然因果律常常以超越有相的形态而存在,超越时间和空间而表现,使人们有限的智能意识难以理解和认同而已。 儒释道三家的因果论是比较接近的,特别是道释两家的因果论是基本一致地存在。这是因为这两家的理论都源自于修身明德实践,在慧明以后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观察到众多事物的本质和能量转换过程,发现和捕捉到其中的客观规律性。 儒学虽然难以进入修身的慧明慧识状态中,但儒学是吸取道学和释学理论精华来完善自己的智能意识文化的一个学派,承担着显学教化的职能,她认同这一自然规律法则。所以,儒释道三家在因果论的认知上,比较一致。
三、道德可以治病吗?道德塑造与医术精进两者间是怎样的关系? 解答: 老子的道德学说,在世间所有学说中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道德高峰。 她所揭示的是生命的真相和人文能量的动态法则,釜底抽薪式地将五类情志内伤的心理因素消弥于无形,提升生命卫气的质量而抗御外邪的入侵。因此,感格与实践道德,坚持诵老子《德道经》,不仅可以预防疾病,同样能够治疗疾病。 世间目前有三种类型的医学:道医学、中医学、西医学。 道医学,调治的是生命;中医学,治理的是人身;西医,治疗的则只是疾病。 道医,是在生物光中认知生命真相;中医,是在气血中认知人体阴阳;西医,是在精细中认知疾病。 这三类医学各自所处的界位不同,因而同医不同理,殊途而同归地构成各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是,其中包含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性,所以结果也不同。 道德治病的原理: 道医是在生命真相中用一元论认知疾病。《老子》在第十四章《尊贵》中指出:“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万物皆是道生德养,人类也是如此,所以,道德才是拯救人类生命的最根本的元素和能量。老子提出“上善治水”的理论方法,人体内70%是水,人体细胞内慧观下含有善粒子和太极双波弦文的文。DNA螺旋结构的双波结构体,就是人文的化物,是人体“精化物”的显化文之一。 老子还提出了“可非恒道”与“可非恒名”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双可教育”的诵读方法。老子,就是一位高超的生命科学音乐家,他运文调字,遣词造句,按照特定的音律而创词汇、编语句,大慧大智而亲自创作、撰写了《德道经》这部鸿篇巨制式的人类生命科学的交响曲。他在涵谷关亲笔谱写的五千言经文,就是生命科学的交响乐章,2000多年以来,一直在静候着人们去发现和自觉地运用生命的声音去进行演奏。 人类只需要长期坚持诵读,也就是反复演奏练习她,就能够奏响自己生命最善、最正、最真、最美的华章。恭敬和熟练地诵读老子五千言,能够使诵读中声音的音,发出圆润而优美的太极弦“∽”文的双波韵动,从而产生人体内的波粒二象性生物光电振动效应。只是这一原理,是在人体“明明德”的生物光前提下的波粒韵动。这种生命波粒二象性原理,完全与近代微观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不谋而合。老子的道德文化,是描述慧观下的生命结构、运动与变化规律的生命科学。他的生命科学成果早在2500年以前就已经诞生,现代物理科学的量子力学同样再一次验证了中国古代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正确性。物理学量子力学的诞生,促成了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科技奇迹的勃发。那么,老子关于生命量子力学的复兴,难道不会同样给全人类带来健康的福祉、生命科学的奇迹吗?! 物理学的量子力学证明能量态是万物的普遍法则,能量的高低决定着作用力的大小。老子人体生命的量子力学,同样早就证明了“道生德养,道光德能”的自然普遍法则。人类疾病最根本的原因,是德一光的能量不足,体内细胞中的太极弦双波文不能正确、圆润地韵动。人类如果解决了这一关键性的、根本性的原因,疾病的治疗和健复将会变得简单和容易得多。 人类的疾病,说到底是文化的疾病,是细胞内弦文波韵动动力缺乏、生物光的能量不足所造成。因此,《大学》中曾经明确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这个“本乱”,就乱在人文之乱,乱在德光不显,乱在善粒子缺乏,乱在∽弦波韵动不力。理不通则法难随。本未治理,则人体生命的精气神与血肉识,容易处于否塞不通的生理状态下而百病易生。老子的道德学说和生物光的量子力学,就是治本之道。 《内经》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搏而生者也。”天德养精神,地气养命形。德和气的缺失,是疾病产生的内因。 道德治病的原则:“修之身,其德乃真”。 修身养德养气,品格与品质同步提升是方法。有了德,在明亮的生物光中,精气神活力充沛就拥有健康;有了德,在生物光中具有创造力,就能保持三生万物,产生良好的“中气以为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使自己拥有健康的心灵和健康的生命肉体。 道德塑造、修养心身,与医术精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道医和中医生的医术体现在对疾病的诊断准确性以及治疗的有效性两大方面,都与医者本身的修身层次以及对精气神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密功相关。德高术精,是指医者内在德一能量的高低,其品质的优劣决定着对患者病气、浊气、邪气的可控度和调节能力。这如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原理一样,医者正气内存,驭邪则邪气必散。邪不胜正,需要正气的强大深厚,才能明显地发挥作用力。因此,道医、中医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必然地与医者的仁心和道德修身实践水平,以及德一能量的强弱紧密相关。 诊断: 全面继承道医和中医的诊断技术,摆脱对西医技术的依赖合理应用。 诊断的准确性,往往又是治病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决定着用药及治疗方法的使用。道德塑造,如果从传统上来说,应当就是一个“修身”的过程,修养德性,提高德性能量。医学知识是基础,医者性与命的修养水平,能否“识气有光”,是医生诊断准确的关键;对望闻问切的四诊,进行全面深刻的继承。 治疗: 医生的精、气、神的三大元素能量的水平高低,能否调动光、音、气,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三大元素的修养水平高者,具备德和仁爱者,能调用光;为人善、正、真者,可调动音和气,加上对证药物的应用,就可以起到药到病除的奇效。甚至在与病人交流中,通过“音”波的传输,就完全可以达到治病的效果。古代的治病,主要就是靠“音樂”来完成,而在汉字的流变中也可以看出,“药”(藥)去了草头,就是一个“樂”(乐),由此可见两者的关系。
诊断与治疗 四、您的全息性康复治疗仪是基于什么思想研究出来的? 解答: 现代人的疾病与古代人的疾病成因明显不同,是“外感”与“内伤”交织复合型的疾病为常见。在治疗方法上,应当一体把握住表里的清浊排阴,才能产生复合效应。在体表施治,对于外邪的致病容易清除,但是如果方案合理同样可以由表及里,载药性进入臟腑而调治“内伤”,产生表里同治的良好效果。 基于道德文化中的“天合人一”思想,以及“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德气能量物质观,将黄帝和老子的形名学说具体应用,并结合智能科学对无相能量中能够生成电、磁、光、振荡等现象的发现,隐显合一,太极白与太极黑整体把握而设计,遵循老子:“知其白,守其黑,恒德不二,复归于无极”的原理综合应用。人体无形的经络,是阴阳属性能量传输的生理结构;人体无形的穴位,则是阴阳属性能量排放和纳入的门窗。能够充分排放体内的浊气、病气、邪气,补入清气、天德地气、正气,调和深层的臓腑,加强体表的营卫,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五、您如何看待疾病,您认为疾病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解答: 人类的疾病,在分类上简而言之,只分为“表”和“里”两大类,也就是“浅”与“深”两部份,外感、内伤是最重要的致病原因。表病,常见于“外感八邪”;里病,则常见于“内伤情志”。表病,源自于外邪侵袭而营卫能量不高、不纯以及不稳固;“里病”,则源自于心性素质偏低,五阴生五志而自耗自毁,内在能量品质差,中气不足而难以中和化解所造成。 表里互为因果关系的“邪之所腠,其气必虚”的家贼难防,家贼引外贼,两者相互影响与制约性的破坏性加重,则是疾病易发和难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我提出过疾病的三因学说,这也是基于老子“三生万物”思想的一种延伸,一切疾病都有三种因素,这就是本因、内因、外因。三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性,是人类生成疾病的原因。目前医学界只关注到内因和外因,而忽视本因,这只是因为丢失了内文明的修身实践而产生的必然现象。 本因,源自于“物质不灭”的学说思想,“物质不灭”包括着能量的不灭性,不消失而只存在转化,这是一种自然的客观规律性。 本因,是一种特殊的能量形态,只有在修身达到《易经·明夷》中所说的:“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易·乾》:“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以及《大学》中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状态以后,才能慧观下进行捕捉发现。本因中包含着有质无形的质元、物元、体元三种形态,这种三元形态并不能被肉眼所直接发现,但是却又客观地存在着,并且具有活力性和疾病成因性。 内因之中,人们离道失德,不再尊道贵德,失去精气神内守如一,从而丧失“正气内存,志不内生”的生理功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圣人之治修身方法的失落,就是疾病生成三因中的核心内因。这个内因的概念,也与常见的病因分析方法不同,它是把握住心性状态和能量状态、五类情志活动状态以及功能性和器质性状态,综合性地分析原因,而不是仅仅单纯地依据功能状态和器质性变化分析疾病的成因。 我曾在《道医学》中详细阐述过五德缺失与疾病的关系,例如仁德不足,不仅肝臓本身容易患上肝炎、肝硬化,而且还会害了其子女(心),引起心血管的疾病,同时会损伤其邻居——脾或肺,以及拖累自己的母亲——肾,耗空肾臓内的能量,引起肾的病变。内在五阴的活动和失损,都是相互作用性地存在。 内伤情志,是疾病生成的主体因素。五志内伤中,内阴中的心阴是生成五志的统帅,分析病因同样要擒贼先擒王。相由心生,病由心生,这个生成的源头是一致地指向心灵。只要把握住心灵的扶正祛邪,心居道○用德一,用德一这个生命的阳光能量和品格朗照体内深层,五阴也就必然转阳,五贼的情志也就无从透发,这是疾病内因的釜底抽薪,切断根源的方法。 六、您怎样理解在疾病治疗中“道德”的作用? 解答: “道德”一词,现代人将它矮化为只是一种品格,而丢弃了对品质能量属性的观察和认同,所以就难以理解道德在疾病治疗中的根本性作用。 黄帝和老子是站在天人合一慧识、慧观与智识高度和谐的生理状态中观察,老子的“道生之而德畜之”、黄帝的“天之在我者德也”,揭示的是万物的本来状态,德对生命的养畜作用,是通过无形无相的能量状态对生命进行滋养和调节,人只要具备相应的气质行为,具有与德相同的频谱就能自然获得。 生命营养的获得,并不仅仅只是有形有相的食物。天德养神,地谷养形,这是自然的客观规律。生命的神和形都健康,才能少病和无病。现代人之所以疾病众多,难以治疗,关键是自我五志内伤难以认识。 五志内伤的根本原因,是内在的德性能量不足,而不是食物的营养不足。食物的营养并不能有效地调节情志,只有德一的能量才能有效地对情志活动进行调节和修复。疾病的产生与治愈,都离不开“能量”这个话题。 外邪所腠,五志所伤,其气必虚。气虚,其实所反应的是缺少德一的能量,因为在慧识中可以观察到,德一的能量在游离于有相的物形之前,是表现出德的无色透明光的能量特征。而德的这种光能量物质在进入有相有形的物体中以后,则是表现出五色气的特征,并且随着物相的不同而出现多种分类。生命如果能够直接获得德的能量进入自己的形体中,那么生命中各种属性的气,都能直接得到补充和调节,疾病的治疗与恢复的可能性就会成倍地提升。
七、您认为中医和西医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不足是什么? 解答: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西医所针对的是病,中医针对的是人,道医针对的是性命。医学的中西之分,是文化的差别所造成的,是因为对“生命”的认知以及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两大医学领域,那么两者之间相比之下最大的差别及优势的体现,就看谁对生命的解析最完整以及最具实相性。 西方的医学科技,是人体智能前六根功能的外延性创造,对生命的认识建立在对疾病的分析研究基础上,局限于对有形有相的肉体系统进行研究,而失落对精神系统进行实质性的研究。 中医,则是继承道学性识、慧识、智识“三识合一”对生命的神和形进行整体认知的文化和知识。中医所把握的,是人的性与命两大系统复合性的整体,将肉眼不可见的精、气、神与肉眼可见的肉、血、识这两个系统综合起来进行认知研究。 概括而言,西医是二元论认识疾病,中医则是一元论认识人体。中医相对于西医的长处,就在于完整地掌握着人体的性和命两大系统论证健康和疾病;而西医到目前为止,才只是初步认识到人体精神系统的一些现象,以及对疾病的作用力和影响。 中医虽然继承的是道学对生命的一元认识论,但是在2000年以来,由于人类全面跌入了左脑智识文化的历史时期。智识文化历史时期中,对需要慧识与智识相结合进行运用和发展的中医,消积影响极其明显。中医发展史上,只有为数不多的道学修身人士,对中医的正确发展方向,发挥着中流柢柱般的作用,使中医没有被智识文化所彻底改造和吞噬。但是,近百年以来由于修身明德教育方法的抛弃,需要慧智共运才能真正掌握好中医的人才,在社会上迅速凋零;而伴随着西方智能文化科技成果的强势涌入,以及官方强行的干预,中医已经全面出现被智识文化改造与同化的现状。 中医教育完全奴化于智能的西医学,全面放弃传统中医一元论认识人体的学术原则,将对人体精气神认知的真知灼见完全抛弃,将中药气味的“温热寒凉”、“升降浮沉”的气学能量认知,全面西医化学分子化,在西医面前是一副彻底缴械投降的状态。 中医的人本理论,明显优胜于西医的唯疾病论。西医虽然在智识文化的社会共识背景下,能够暂时摧残中医学,但是却无法真正消灭中医。因为中医所承传的是生命的真相,所把握的是人体一性一命的完整性,是将肉眼不可见的精、气、神与肉眼可见的肉、血、识完美统一起来论证人体的学问。这也就是中医的长处和优势所在。 中医的复兴,与文化的复兴相类似,同样需要追根溯源,重新汲取营养,然后再前进。中医的复兴,应当首重继承,真正将中医对人体一性一命中对性识系统的认知全面继承下来;西医对“命”所研究的成果,则需要借鉴和合理应用。而对“人无我有”的对“性”识系统的认知,特别是对“气”的认知,我们绝不能抛弃,而是应当深入研究和认识。 中医只有牢牢把握住慧识文化下诞生的精气神学说全面继承和完全实证,对药物的气味、药理,进行慧识型的全面论证,坚守住“人无我有”,而加以发扬,并且对“人有我无”的部分合理借鉴,才能真正地扬长避短,复兴中医,使中医学在本世纪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优胜于西医的贡献。
八、您能否讲一例您行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病案? 解答: 我个人的行医经历中,印象深的病案不少,但又全都不足挂齿。一切都是理通法随。有些案例也曾撰文介绍过,这里就不必例举了。 在行医经历中,由于应用道医学和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的知识,产生过许多印象深刻的案例,这些案例是对道医学和中医学的理论与方法科学性的验证,说明祖先们在大慧大智、慧智同工状态下揭示的生命真相是人类应当遵循的真理。 祖先的理论和方法都是可以继承和应用的,只是需要我们继承者忠实、诚信地按照祖先们教导的修身方法去实践,去创造符合实验与应用的先决条件和操作环境。当我们这些道医和中医的继承者真正去实践“修之身,其德乃真”以后,才能超越自己有限的智识认知而进入慧识认知,才能继承与应用道医和中医的理论与方法。 修身实践出真知,这是掌握道医和中医的前提,也是道医和中医教育中绝不能缺失的关键所在。这也如同一个智能科学的实验项目,只有具备试验的器皿、环境、条件,才能实验成功。道医和中医,绝不雷同于智能科学的试验模式和教学模式,她是必须以自身作为实验室,以自己的精气神、肉血识作为试验的原材料,进行修身试验在前,进行奠基;并且,同步掌握道医中医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问。 这种修身试验,比智能科学的试验节省资源得多,从医者只要长期坚持实践以德修身,一旦“明明德”的试验成功,德光明心内照,左脑智识与右脑慧识同步,慧智同工地运用自己的前六根,那么就是一种“一次性”的实验成功,这种成功也就为真正全面掌握和应用道医和中医奠定出坚实的基础。而临床中的实践,都只是这种“内成外就”的必然结果,并不足以挂齿。
历史源流 九、您上次说过,您觉得中国人对“道”的理解认识从西周开始丧失。那您觉得中国哲学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革,从而对中国人对身体和疾病的认识有什么影响? 解答: 人类对于道和德的全面认知,是一种在内心德性光明的前提下,右脑慧识与左脑智识同步管理意识以及眼耳鼻舌身这前六根的状态下的认知。这种德慧智三位一体的生理状态越稳定,那么认知就越深刻和全面。当人们的心灵不再能够生发出光明,慧识缺乏能量的供求而逐步屏蔽,只剩下左脑智识的“唯智独尊”生理功能以后,那么这种对道和德的理解和认知也就必然会逐步淡化以及扭曲。不仅中国人对“道”的理解认识是从西周开始丧失,其实这种丧失是世界性的,西方也同样是如此。我在《人类文化的寻根探源》一文中和其它的一些讲学内容中,都提到了这个地球人类离道失德的轴心转折期。 哲学的概念,是西方智识文化的产物。“哲学”一词源自于希腊语,意思为“热爱智慧”,或者翻译为“智慧的朋友”。从西方学术史看,哲学衍生出科学。后来,哲学成为与科学并行的学科。西方的“智慧”一词,也并不具备东方智识与慧识的完整理念。西方的“慧”,只是慧识的一部分,也就是只有直觉和灵感,并未将整个右脑的慧识生理功能完整地纳入其中。 在中国的道德根文化历史时期,只有诞生于内文明中的“文明”和“文化”以及“教育”等概念,并未衍生出用智解慧的哲学观。以智解慧学说的出现,是失落修身明德实践体悟以后的必然结果。我们在运用西方哲学概念时,应当注意这种文化的不同属性,才不容易产生“以西解中”的谬误。
中国的哲学观,是立足于生命真相的修身治世哲学观,与道德文化的联系极其紧密。中国的哲学所经历的变革,老子在他的《德道经》五千言中,早就将这种必然变化过程揭示得一清二楚:“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我依据老子的思想,结合历史曾经绘制过一些图表,用图文的方式表述这种变革过程,有利于研究时参考。有兴趣时,可以看一看。
我们中国人虽然比西方幸运地将祖先慧智文明中的文化大量保存下,承袭和享受着修身内文明给我们带来的文化成果,例如《黄帝内经》就是一部完整细致的对身体和疾病进行正确认知的百科全书。由于内文明的失落,修身明德教育的放弃,改良奴才儒学的误导性教育,中国人并没有真正全面地继承和深化祖先们的慧智文化成果,同时也未能在智识文化领域像西方那样细致全面地发展开来。中国既丢失了自己民族文化中的慧识文化之长,而智能文化又全面地沦为皇家的奴仆,未能在智识文化领域像西方那样长足地发展,这就是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尴尬历史现实。 文化,决定着各类学科的方向和前途。文化下的医学同样如此,人类的疾病同样是文化病。中国历史上人类疾病的以防治外感六邪用针砭导引相治,到五志内伤的臟腑内耗自毁,需要用药物来以毒攻毒相治。以及外感六邪与五志内伤交织错综为病,需要针砭、药物内外一起上,乃至需要割除更换零件维持,这些疾病的总体变化和治疗过程,全都与文化教育离道失德逐层级下滑密切相关。 智能文化所关注的命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由于只认识到生命真相一半,根本无法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健康和稳妥的治疗结果。生命的一性一命,是两个同体客观存在的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太极模形,知其白,守其黑,恒德不二,才能确保生命的真正健康和疾病少发易治。通过修身明德实践,用德的光明能量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净化提升,再造进化,才是完整和根本性的健康之路。 单一性的“全民健身”,只有出现向全民修身的转化提升,才能完整地提高国民的精神素质和身体素质。正如《大学》中所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者,否矣。”什么是“本乱”?心乱就是本乱,离道失德必然导致本乱。执中守一,修身明德,就是最有效的治本良方。德一的光明能量充实,性命圆通,慧智圆融,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我们的中医学,只有洞彻自己民族的道根文化特征,分析历史,借鉴西方,扬自己慧识文化之长,才能超越。如果继续毁灭民族固有的慧识文化,慧盲式地学习西方的智能文化和医学,那就必然是中医学的死地。
|
版权声明:本文章来自道德知音网,文章网址http://www。daode.biz/html/daoyixue/2012/0601/827.html请转载时注明! |
bygzpf 发表于 2013/5/9 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