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继承了先人的对气的理解而写就的,很多条文可能也不是《黄帝内经》的首创,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写的肯定也不是一个人,摘抄前人的很多著作嘛,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后来慢慢的演变,人们对气慢慢地狭义化。《黄帝内经》是在气的层次上写就的,也就是中医是在气的层次上产生的一种医学,这个是中医的最大特点。现在说什么中西医最大区别是什么呢,一个最本质的区别,中医认识到气,西医只认识到形。上医守气,下医守形嘛,《黄帝内经》上说的。大家可以拿那个搜索引擎啊,搜索一下《黄帝内经》关于气呀所有的,气上、气下、气虚、气实、气刚、气柔、气竭、肾气、肺气等,大家可以看看搜一搜,两气相搏、气机逆乱、邪气、风寒暑湿之气,人的五脏六气怎么样,什么什么气怎么样,都是从气的层次来理解人体。所以说今天给大家讲《黄帝内经》啊,我就希望带大家能用气来思维,进入气的层次,去理解在气的层次指导下的中医,这个可以说是前五篇的关键,如果用其它任何东西来解释都不是中医的最大的特点,其它的也能解释得清,但终究隔了一层,或者说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就事先和大家说清楚,就避免大家在理解上陷入误区,或者是跟我今天讲课啊合不上拍。
那是不是它没有涉及到形和神呢,当然也都涉及到了,这个形它略而不谈,只是大概有这个东西就行了。四肢啊,百骸啊,关节啊,毛发啊,它只要是有个名字就行了,没有必要去追究。神的层次它也讲了,因为七情就是神嘛,就是说这个中医啊以气为主,兼顾神形。所以说中医非常了不起,大家如果不能很好地学习,愧对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瑰宝。
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很好的解剖学?因为中国这个文化不注重形体的深入探讨,跟大家说几个大的原则,关于神气形,神统气,气化形,最重要的神统管气,气化出形来。为什么不是精气神呢?因为古人哪,精气神啊是把形给略了,因为我们现在对形非常执著,所以我现在把它拿出来当作一个存在,所以说形气神,因为精就是气之精微者,精和气合二为一,合为气,精也是气,神统气,气化精,神在最上面,形在最下面,气在中间。比如人一哭气散,一笑气畅也,一怒气上,一悲气下,这个就是简单的神统气的道理。神凝则气聚,因为我们专注某个事情,气就聚在那儿去做这个事。神形涣散,神要是涣散了,气也就散了。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啊,气很虚弱人不会挺直胸板去专注干某件事,所以说神统气,关键是神啊。
七情六欲无非是神之所发,然后是各种气,思过于思考,气就聚在中焦不散,久思则气结了,大家一定要跟上,所谓气化形,有气才有形,没有气就没有形。人先天一点真气,结在胎中,慢慢气化出来,原来都是没有的,慢慢化出形体,长出胳膊呀,那都是气之所充嘛。就像气球,里面气有多大,外面形体就有多大,吹出来的。人长身高长肉都是气充出来的,如果气不充肉不盈啊。气在那长,形体才会长,气结实,形体才会结实,气化形嘛。很多病久而久之,比如说纤维化,某些病变纤维化,气长期停留在那,呆滞不化,慢慢就化成形体的纤维化,慢慢地长瘤子了,刚开始都没有瘤子,气聚在那不散,慢慢地久而成形,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嘛,就这个意思。成了形了就不好治了,那气长期驻扎在那,成了宿根了,开伙做饭了,各种家伙事儿都预备了,慢慢房子也盖起来了,道路也开拓了,疆域也划出来了,就变成形了嘛。刚开始人到一个地方,暂住,它没有形,拔腿就走,拎把刀,它在那安营扎寨,就化出形来了,所以人得很多疾病,也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