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中医下乡好 中医下乡难
    

中医讨论:中医下乡好 中医下乡难

作者: 沈建华


今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发起的“农民健康百村工程”活动,又让苏南苏北的农民迎来了40多位中医药学专家教授、博士、硕士,为他们义诊和传授中医药知识技术。这已是该校及附属省中医院第三年送中医下乡了。所到之处,不仅农民叫好,笔者也很为中医下乡叫好,同时,更为乡下中医叫难。

首先,中医下乡方便农民群众,是解决农村“就医难”、“就医贵”的有效途径。由于农村医疗设备和技术人才匮乏,农村许多医疗点连基本的化验和最简单的手术也无法开展。中医“望、闻、问、切”诊断简单,中药的适应症广、医疗成本低、易推广应用,在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中药方剂的多种有效成分,能适应人体多样性和病变复杂性,针灸和推拿方法更是简单易行,疗效显著,适用范围广泛。笔者的一位在农村卫生室当医生的亲戚,常常用几毛几元最多几十元钱的中草药偏方和针灸推拿术,为村子里的农民治好疔疮、皮炎、感冒、泻肚等毛病。当地村民说,到城市医院,没个百儿八十元钱,甚至上千元钱,别想治好病。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农村“草根中医”,也已是凤毛麟角,后继乏人了。农民看病,动辄县城、省城医院,花费成千上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数不胜数。尽管中医药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与西医药相比更具有优势,更容易发挥作用,尽管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广大农村利用中医药的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制度曾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最为成功的经验,但是,中医药在当今农村不受重视,甚至饱受歧视的现象,并非个别和一时。笔者的那位亲戚,因为用中医药给农民治病收费低廉,甚至有的针灸推拿之类的,干脆就不收费,营业额就很少,一年收入三四千元,顶不上城市医生一个月的工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根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除了认识和观念上的偏颇外,主要有:乡村中医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扶持和保护;市场竞争使收费低廉的中医药在压抑的夹缝中生存艰难;乡村中医严重缺乏后备人才;乡村中医诊所、中医院基本消失,农村中医失去了起码的立足之地。中医下乡和乡下中医,如今都很难,而且是很艰难。

今年5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基本实现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在农村,在当前新医改方案实施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之际,更应该重视中医药在农村医疗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应该把中医药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可以这么说,轻视和忽视中医药地位和作用的现状,一天不改变和消除,国家医改方案的实施、新合作医疗的推行,就一天不能真正为农惠农到位。

参加“农民健康百村工程”活动的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家教授们认为,要发挥中医药在新医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认真贯彻中西医并重方针;发展农村中医药事业,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速创建乡镇中医院,开办乡村中医诊所;要鼓励农村有一技之长的中医、退休老中医,在乡镇村里办中医诊所;组织城市在职中医执业人员到乡村办中医院、设立中医诊所;在推行新农合工作中,应优先让中医诊所参入新农合,让农村中医能自主地开展中医临床医疗工作;乡村中医自种、自采、自制、自用的中草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提高农村中医药的报销比例,引导农民享受中医药简、便、廉、验的服务;地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解放思想,解除禁令,宽待农村中医,让农村有资格、有执业能力的中医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能无忧无虑地为农民百姓解除疾苦,发挥特色优势;农村医生尤其是基层的乡村医生,急需实用并能反映当今医学科技发展的教材或手册,可以选编一些中医针灸、拔罐、刮痧、按摩以及民间有效偏方、验方等实用科技产品,供农村医生使用。

新医改给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在农村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中医药人员在农村是会大有作为的。
振兴中医药 解决农民看病难
近期记者随同“三湘农民健康行”采访团到湖南省部分市县乡村采访后发现,中医药自上世纪80年代西医药在我国蓬勃发展以来,逐渐走向衰落,而作为华夏文化的瑰宝的中医药,也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良方,如不重视其发展,后果堪虞。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虽然有较快的发展,但发展的现状与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仍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不甚协调,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中医药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地方对“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中医药可有可无,一些保护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得不到落实,有的地方甚至把中医医院当包袱,推向社会,随意撤并、租赁。这种错误认识和偏颇的行为,也导致百姓走向迷信西医。
  
二是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中医医院的前身大多是集体所有制的联合诊所,一直以来中医药的投入就严重不足,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加之价格因素,中医院的收益不到西医院的一成,本身实力扩张就不易。据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郭子光介绍,近两年尽管省财政安排中医事业专项经费有较大增加,但中医事业经费所占比例仍严重偏低,2008年中医医院事业经费拨款为9325万元,仅占卫生事业拨款的5%、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0.11%,而各地市几乎都未设立中医事业专项经费。
  
三是中医医疗机构设备设施简陋。作为中医药服务体系骨干的中医医院,尤其是县级中医医院,还普遍存在基本建设滞后、基础设施不配套、医疗业务用房和医疗设备严重短缺、就医环境差、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的情况,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医疗保健需求。
  
四是中医药人才缺乏,后继乏人。随着老一辈中医药专家的相继退休或去世,加上人才培养机制等一些深层次问题,目前既缺乏有专长的名老中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和中医药学术带头人,又缺乏基层实用型中医药人才。如湖南省尽管中医药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较快(已建起一所中医药大学),但基础设施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教育教学模式与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影响,加之缺乏有效措施和机制,导致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城乡基层又得不到人才补充,尤其在全省农村中医药人员中,无专业学历者占44.18%,无技术职称者占18.79%,无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资格者占42.7%。
  
五是中医药特色优势削弱淡化,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由于投入不足,中医药服务项目价格又很不合理,中医医院为求生存,寻求“以药补医”、“以西补中”,不少中医医院出现“亦中亦西”甚至“重西轻中”的发展倾向,中医药特色逐步淡化。加之一些名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没有得到继承,不少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而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创新又不足,新的学科带头人影响力不够,特色中药制剂也受到限制,中医药的专科优势有所削弱,服务领域出现萎缩,“挂羊头卖狗肉”现象频发。
  
六是中医药管理体系不健全,体制不顺畅。如湖南这样的中医药大省,全省市州卫生局单独设立了中医管理科的也仅有7个,其余的都是与其他科室合署办公,县级卫生局有中医专干的不到30%;同时,管理体制不顺,中医中药分离,影响了对中医药事业的监管和指导。
  
“我们到村卫生室、乡卫生院找个中医看感冒,路程近,医药费只要三五十元,而看西医要三五百甚至上千!中医药我们欢迎啊,但中医药现在的质量和服务都不如以前了!”湘北一位老农感概地对记者说。对如何解决我国中医药困局,湖南省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委万伏秀做了大量调研后认为,要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真正做到中西医并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充分体现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积极拓展师承教育范围,支持和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大量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中医药合格人才;各省市区尽快至少建成一所国医馆,整合区域现有人才、技术、设备、科研等优势;整理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和经验,形成技术规范,研制开发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并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一体化;进一步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在地市均设立副县级的中医药管理局,在县区卫生局设立中医药管理股,在市县中心医院设立中医药管理科室。


来源:农民日报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