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茗德中医 于 2014/1/13 22:47 编辑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桂枝汤治疗妊娠恶阻证
引子
这篇帖子是【茗德中医】医学实践录——临床篇的开篇之作,写点什么呢?刚好我的一位朋友给我来了个电话,正是这个来电触发了我写作的灵感。“桂枝汤”有伤寒论第一方美称,又有桂枝十八变之说,平时大家谈的最多的也就是其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治疗太阳中风证,但这一篇我却写一写它不甚为人所知的——治疗妊娠恶阻证。
话说1995年的夏天,我到这位朋友家串门,闲聊中她跟我说,她女儿怀孕快五个月了,妊娠反应很厉害,喝水吃饭都得吐了,现在身体虚弱,人瘦的皮包骨,每天都是靠输液补充营养,很心痛女儿,觉得这样下去女儿会受不了,就问我对此有没有好办法,我说见见你女儿吧,看到他女儿时,其正卧在床上打点滴,细看之下,但见面色萎黄,困倦嗜睡,腿胳膊很细,查舌淡红苔薄白,脉象滑弱,我跟她讲:“为了自己身体和孩子,你要强吃一点”,她说吃什么吐什么,很害怕吃饭;我们都知道妊娠反应是一种生理反应,每一位怀孕者或轻或重都有,一般是不用治疗的,但像这么重的看来不用药物是很难办了,该如何处方呢?时值7月夏季,他室内开着空调,我在屋里都感到凉意,因思之患者素体虚弱,阳气不足,空调之凉气自口鼻吸入,导致脾胃虚寒合妊娠胎气上逆恶阻,于是我对他们说,“没关系,我处一方,服之当愈”。处方为桂枝汤,芍药10g,桂枝去皮10g,炙甘草6g,生姜片5片,大枣5枚,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服。
当时一剂药两角钱,服了第二剂药,就不吐了,3剂服完胃口开,想吃东西,食之不再吐,全家奇之,都说这么严重的情况,三剂药,不到1元钱病就治好了,太神了吧。打电话告诉我已经不吐,能吃饭了,问还用吃药吗?我说病已除无需再服,但我要求患者,一是不能再使用空调,二是不能进食生冷,其守之,其自此健康起来,足月生下一女。我这个朋友为了表达对我的感激之情,硬让小孩认了我为干爹(这是我们这一带的一种报恩风俗)。这才引发了这么一篇文章。
按:《金匱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弱小,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妇人得平脉,为无病之脉,尺脉稍弱,为胎元未盛;表现为呕吐不能进食,更无外感,无寒热,这是妊娠恶阻的现象。治以桂枝汤者,即桂枝汤有解肌和营卫的作用,但亦有辛甘化阳,酸甘化阴的化调阴阳之用,更具有和中降逆的功能,故对脾胃虚寒之妊娠恶阻,用之效果较佳。但是也许有朋友会问,妇女妊娠禁忌中有“…砒石硝黄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其中的桂(包括桂枝、桂皮)不是禁忌吗?何以敢用,还有这样的好效果?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内经》中找出答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无陨,亦无陨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黄帝问岐伯,妇女怀孕了,给她用有毒药的药治病,会怎么样呢?岐伯说:自身有病而没有造成胎儿的流产,那么给她用有毒的药治疗她的疾病,对胎儿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还有《金匱要略》中附子汤、干姜人参半夏丸分别治疗妊娠阳虚寒盛腹痛和胃虚寒饮的恶阻,后世医家虽视半夏、干姜、附子为妊娠禁药,但仲景运用是在准确辨证的前提下,非但不会发生堕胎之弊,反能起到去病即以安胎之效。
至此桂枝汤治疗治疗妊娠恶阻证这个帖子写完,回想起当时情形,虽时隔快20年了,但仍历历在目,茗德愿将这一尘封多年的医案写出来,与各位同仁分享。
-----------如果别的孕妇吃了这个药,也能有效果,才能说这个药房是真的。否则,这是骗人的。
-----------
回复 高居 的帖子看病要看证型,而不是随意套方。此案孕妇吹空调造成表不解,用桂枝汤解肌和营卫,平常如若无表证,当用干姜人参半夏汤或者旋覆
代赭汤之属。
-----------
本帖最后由 茗德中医 于 2014/1/14 12:18 编辑 www.lindalemus.com/jianyan/回复 高居 的帖子 请问“高居”先生,你和前几天将丹溪叟治疗盗汗的“桑叶”偷梁换柱成“五味子”的那个“高居”是同一个人吗?我想应该不会有第二个“高居”了,你这高人怎么有时间“莅临”我这“偏僻小镇”了,你的到来使我这蓬荜生辉呀,
好了,我也说说你评论的我的帖子吧,别说还真有水平,我检讨自己,当年我学习《伤寒论》、《金贵要略》、《内经》时也没想那些书、那些方、那些论是不是骗人的,我只觉得这是仲圣的书,是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千秋万代应用过的,而我呢遇到了这个“妊娠恶阻”慌张忙乱中,想到了《金贵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弱小,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这句话,就想一试,谁知道一试竟如此管用,至于你说的“如果别的孕妇吃了这个药,也能有效果,才能说这个药房是真的。否则,这是骗人的”,我这里可不敢说所有孕妇恶阻吃这个药都管用,我们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讲究“脉因证治”、还讲究“四诊合参”,是说谴方用药要和个人体质、病因、症状、舌脉、所处环境、时辰节令要密切结合,综合分析,对症对因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效果。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了一句名言,“一个人做一件坏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坏事不做好事”,你没有坚持你的原则呀,我看你今天倒是做了一件好事,因为你的质疑,使我们更加慎重的处方遣药了,也使我更认真地思考“十八反”“十九畏”以及“妊娠禁忌”的使用了,你的直言还促成了我的下一篇帖子“误食妊娠禁忌药致孕妇流产的悲剧”。茗德谢谢你了。
-----------哈哈,没有‘活’,是‘阔’不起来的。
----------- 对于桂枝汤,经加减后形成了一些新的经方或类经方,例如小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十四味建中汤、小
柴胡汤等,用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痛、
咳嗽痰多、
营养不良、气虚鼻炎等往往不在其治疗名目中的病症,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因而有人对于传统说法的桂枝汤“解肌和营卫”提出质疑,并提出了“益气建中”的新说。
-----------
回复 sunjingxin1955 的帖子高见
-----------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4/1/14 11:23 编辑 www.lindalemus.com 持此说的是河北人士,著名的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论者并大力行之的赵洪钧先生。以下是其发在《中国中医论坛》的全文
桂枝汤新解 桂枝汤为中医群方之祖,尤为伤寒诸方之魁,历来解伤寒者无不先于此方用力,欲新解此方似已无置喙之地。然而,伤寒诸方解法之纷乱莫如此方。窃以为历代诸贤,尚未得其精义。试先论今通行本《伤寒论》解法。
一、今本《伤寒论》解法
今伤寒本论已明言桂枝汤功用,惜乎纷乱特甚,计有以下8说或9说:(引用条文编号均以今高等教材为准)
1、解肌说:见第16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
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2、发汗说:见第53、54、56、57、234、240、276条。234条云:“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276条云:“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为免繁琐,暂抄此两条。读者需知,此7条中,后3条均非单纯太阳病。
3、解外说:见第44、45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4、解表说:见第164条。“解表宜桂枝汤”。
5、攻表说:见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
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6、救表说:见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7、调和营卫说:见第53、54、95条。“病常
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病人无它病,时发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求邪风者,宜桂枝汤”。
8、和解(或亦属调和荣卫)说:见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9、救邪风说:见第95条。
以上9说15条可分为3组:解肌、发汗、解表、解外为1组共11条,旨在“发汗”;调和营卫、和解为1组共4条(53、54条重出)旨在调和营卫;攻表、救表为1组共2条,其义待商。
要而言之,以发汗说为主。仅明言发汗者即有7条之多。
然而,浅见以为,以发汗为旨解桂枝汤必解不通。此汤之适应证即为发热汗出。既有汗出,何必再发?且第234条有汗出多,第25条有大汗出,何以仍用桂枝汤?又察桂枝汤服法需温覆、啜热稀粥,而仅求微似有汗。病家本有汗、汗多,甚且大汗,服药后仅求微似有汗。可知此汤非有发汗之功,而能止非常之汗。学者或因此放弃发汗说,而采“解肌”说。
考仲景时代及稍后,“解肌”实与发汗同义。《名医别录》载“
麻黄……通腠理,解肌。”陶弘景曰:“麻黄治伤寒,解肌第一药”,《千金要方》中之六物解肌汤、解肌
升麻汤、解肌汤均含麻黄,《外台》有“麻黄解肌汤”、“
葛根解肌汤”足为证。况且肌(肌肤之谓也)不解,何以有汗?故“解肌”实为“发汗”之同意语,固不宜用以明桂枝汤功用。
解表、解外之说应与解肌发汗同义,似不必多费辞。
然则调和营卫说或和解说可乎?试看第53、54条,知其仍系发汗。“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先其时发汗则愈”。是可知发汗即所以求得荣卫和。然调和荣卫说略有可采。今试论其所以。桂枝汤之荣卫不和旨在“荣气和”(见第53条)而:“卫气不和”(见第54条)。和者,平和、正常之义。卫气不和在此特指卫气虚,实与表虚同义。然第95条却云:“荣弱卫强,故使汗出”,如此则荣气弱为表虚,此说颇牵强,不若直称卫气虚弱为妥。周扬俊即谓:“风既伤卫,则卫疏,故必汗出。”本文暂不深究。总之,不顾表虚,惟以营卫不和说解桂枝证仍不妥。试思麻黄证岂无“营卫不和”?古人或云其为寒伤营,或云其为营强卫弱,今教材谓其为“卫阳被遏,阴营郁滞”,则
麻黄汤亦具调和营卫之功。故调和营卫之说未能揭示桂枝汤精义。
此外尚有“救表”、“攻表”之说。容下文讨论。
显然,上举计13条今伤寒本论所揭之桂枝汤方义为发汗解表,而不能自圆其说。笔者以为,此种逻辑混乱必非仲景之责,乃后人牵强附会所致,致使仲景心法千载难明。据文献载,王叔和首次编次伤寒论,则始作俑臆说桂枝汤者,应为王氏。然赵宋以来,伤寒学渐兴,解此方者不下数百家,而得其精义者绝少。谨试缕析诸家解法。
-----------二、历代伤寒学家解法
古今解桂枝汤者,大略分为4类。
1、强牵《内经》者:如成无已云:“《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内经》曰:风yin所胜,平以辛,佐以甘苦,以甘缓之,以酸收之。”后世杜撰桂枝辛甘发散,芍药味酸性寒之说实滥觞于成氏。略同此说者有叶天士、陈修园、陈古愚、曹炳章等。
2、总括本论者:如柯韵伯曰:“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方有执、吴谦、张隐庵、程郊倩等略同此说。
3、专主去风者:创此说者为许叔微。《伤寒百证歌》曰:“一则桂枝二麻黄,三则青龙如鼎立”。许氏以桂枝证为风伤卫,桂枝汤主去风。至徐灵胎竟称“桂枝汤为驱风圣药。”略同此说者有周扬俊、喻嘉言、费伯雄等。
4、专主表虚者:首创此说者亦为许叔微,但不甚肯定。至李东垣开始明确。李氏谓:“仲景制此方,以桂枝为君,芍药甘草为佐。小建中汤,以芍药为君,桂枝、甘草佐之。一则治其表虚,一则治其里虚,各有主用也。后学当触类而长之”。
此外,尤在泾、吴谦以此方为“安内攘外”、“助正气,去邪气”之方。
简言之,注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新近之《伤寒论》教材仍以此方治法为“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终不出旧说藩篱。
浅见以为,李氏、尤氏、吴氏之说近乎经旨,惜仍有一层不明。盖桂枝汤非为发汗、非为解肌、非为去风、非为调和营卫、亦非为解表、解外,乃补中以固表之剂。补中即所以治外也。试申其说。
-----------三、桂枝汤新解
桂枝汤治表虚(今教材亦主此说)约可为当代多数读者接受。然则表虚竟需发汗、解肌、解表乎?此岂非无视虚虚之戒?倘问,病家何以表虚?岂可谓中风表必虚乎?故尚需索解。旧说或云风伤卫则卫强,以牵经文。然则寒伤营应为营强。果然卫强属表虚,营强属表实,则营卫两伤何以仍为表实?且《内经》云:“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据此卫强应属表实,不当有汗。故此种强解不可通也。究其实际,所谓风寒,实则一邪,和风无寒,不为邪风。故中风即是伤寒。倘读者细研经文,则必知不“中风”而常自汗,亦属桂枝汤证(第53条)。则所谓中风桂枝汤证,乃中气虚者中风寒之初证也。中气虚者表亦虚,是以患者有汗,甚或汗多。此时表已受邪,当先求补中,防邪入里。中气固,表自和。桂枝汤调和营卫,乃通过此种机理。因其补中而固表,实能减少汗出。故此方可用于有汗、汗多,亦可用于大汗。前人见及此者,惟谓芍药酸寒(酸寒说待商)敛汗,从无人论其主补中。程郊倩谓“桂枝胎建中之体”,而不敢再越雷池一步。但甘温以除大热,
补中益气汤治虚人
感冒则为东垣之重大发明。惜乎彼仅知桂枝治表,不知实乃由补中以治表也。然李氏不愧善读经者,故能触类引长。是可知果系虚人虚证(伤寒初起,非虚人无虚证,所谓正气夺则虚是也)之中风寒,参、术、归、芪亦可用。此乃东垣之发明也。
再研经文,仍可知桂枝汤实为补中。前引“救表”、“攻表”经文两条,病理酷似,均因下利致里虚寒而仍身体疼痛。其治则为先温里,而后“急当救表”,“乃攻其表”。其实所谓“救表”、“攻表”不过是里寒已去,当救里虚所致之表亦虚。倘以此说牵强,请试解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较桂枝汤仅多一味胶饴(即
饴糖),竟名之为建中。建中即补中,补中不远甘温,应无疑义。然则一味食品之加,方义即全变乎?非也。读者需知,所谓桂枝汤实应再加热稀粥。稀粥化为谷气,即等同于胶饴。此不必借助当代化学,古人亦知胶饴由稀粥化成。故二方之区别极微。小建中与桂枝汤之用即视患者是否急需谷气或兼腹疼。倘急需谷气(如第103条有心中悸而烦)或有腹疼(如第100条有腹中急疼),即径投小建中,否则用桂枝汤(加热稀粥)即可。或曰:小建中倍用芍药,功用自变。曰非也。查《本经》芍药止疼、益气。则倍用一为止疼,一为益气,此不过强化桂枝汤补中作用而已。是故,桂枝汤之精义非为发汗、解肌、解表、解外、去风、调和营卫也,实乃建中也、补中也。其固表止汗、调和营卫等端赖补中气。
或问:服桂枝汤并啜粥、温覆后,是否可比治疗前汗多,或使无汗者见汗?答曰:可以。但须明白,此种汗较前多或无汗而见汗,实非单靠桂枝汤。其见汗之机理亦非因桂枝汤发汗,乃因此汤+粥纠正了中气不足所致之表亦虚,达到表里和(阴阳和之一)的状态。常人(无它病且表里和者)但啜热粥或温覆,不服桂枝汤,即可见汗(天热时不啜粥、不温覆亦见汗)。此种出汗,属于常态,即表里和或荣卫和者,在环境温度高至一定水平时应有之汗。桂枝汤治法即为达到此种状态。故无汗者(人体并无绝对无汗状态,所谓无汗只是说汗很少)可温覆以见汗,汗多者可不温覆减少出汗。总之是因其解决了中气虚,方使患者基本上恢复常态。
或再问:尊见以补虚解桂枝汤,仲景何以不用参芪等治表虚证?答曰:参芪当然可用于外感初起之虚证,读者试看当代方剂教材不仅用参芪,而且用附子、
当归等。学完中医,见外感初起只知用麻桂或桑菊、
连翘,是仍不真通中医也。仲景用桂枝治表虚,固然有历史原因。然桂枝之补虚,实较人参为稳妥。因其仍属调动人体运化之功能,非若人参之强补。盖人参之补,仍需必要之物质(即各种谷气)基础。其补益作用仅在一时,倘谷气不能随时得以补充,人参便无以奏其功。古人亦有认识到桂枝汤作用者。尤在泾说“后人不能尽桂枝之用,而求之人参、归、地之属,立意则同,而用药悬殊矣!”(《伤寒贯珠集•太阳正治法第一•合论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三方》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至于用附子治伤寒初起则首创于仲景,即用麻黄附子
细辛汤治太阳少阴合病。传变后致虚,仲景用参、术、归、地等补益药的方剂甚多,上一章均已解过。黄芪补益与人参不同,本书不解。
笔者如此解桂枝汤,必遭“尊经”者批驳。彼等或不知此说实可直接取证于《本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