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中药,用在需要的人身上是补品,用在不需要的人身上就是“毒药”
春节前,老家邻居的儿子为父母花高价带回一大堆进补的中药。老两口奉为至宝,把
羊肉和
人参、
鹿茸、
雪莲等放在一起炖着吃。谁知没多久,他们患了一种说不清的病,上北京大医院来治疗,花费不菲。孝顺的儿子后悔不迭:不进补还好好的,进补却补出一身病来!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讲究养生保健。但有些人过分迷信药补,反受其害。目前,我国滥补中药的现象严重。很多人误以为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其实,中药进补也要讲科学,不能滥用,不可乱来,否则既花了钱,又伤了身。不合理使用中药进补,往往适得其反。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的“毒”是指有偏性的东西。在临床上,中医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身体的偏性。如果吃补药使身体产生不平衡的话,就是补“偏”了。拿人参来说,它有很强的补气作用,可以补虚养气,但如果给年轻人吃,他本来身体里面火力就很旺,吃了人参往往流鼻血。滋补中药,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就是补品,用在不需要的人身上就是“毒药”。中医非常讲究平衡,人体既有不足的一面,需要补,也有亢盛的一面,需要抑制。如果补得太过了,就会适得其反,破坏平衡,营养过剩,也可能产生疾病。
中药养生,重在补虚。对于无病也不虚的人,根本不需使用药物,他们的养生以非药物为主。中医强调进补的原则是“虚则补之”。不是虚症患者是不能吃补药的。而虚症又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不分虚实诸症,乱用补药,只能越补越糟。中药滋补大忌就是不辨体质随意进补,
盲目跟风。
事实上,虚弱的体质并不会因为“进补”而好转。合理药补,先问脾胃。由于脾胃被药塞满了,运化出了问题,虚不受补。中医常说,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功能的兴衰都与脾胃密切相关。无论食补、药补,人体都必须经过脾胃吸收才能利用。胃口不好,将导致体虚还不能进补的恶性循环。
有人形容健康人体状态就像走得很准的钟表,没有必要人为地干预它的运行,切不可做那些“无病吃药,花钱买病”的傻事。不要整天想着吃鱼翅、
燕窝去补,劳逸舒和,气血流动起来,经脉通畅,吃窝窝头都补。这才是正确的‘补’的原则。”
-----------有理
-----------发宜常梳,目宜常运,耳宜常搓,津宜常咽。肩宜常耸,臂宜常抻,腹宜常摩,腰宜常捂。肛宜常收,腿宜常曲,踵宜常提,足宜常按。每天做做这些比瞎吃乱补强多了。
-----------好帖,所论非常中肯!
-----------恩恩,每个人都是需要补一下。
-----------精辟,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