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条文研习:平脉法(1)
    

伤寒杂病:条文研习:平脉法(1)

原文:
【1.1】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
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
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
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
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
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
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①,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
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平脉”解:
    中医关于诊脉的说法约略有:诊脉,平脉,切脉,持脉;习俗说法有:摸脉,按脉,清脉,号脉;对身份高贵者称请脉等等,不赘述。鄙意以为中医用语应该规范,故此处不论习俗说法。
    诊脉,是诊法的指称;平脉,平者,准也,意在过与不及,意寓脉理,又指诊脉行为;切脉,指诊脉动作。

条文解: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此言脉诊的理论依据,即平脉为什么能诊病呢?此乃一元之法,亦即太极之法。
    “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现于脉,故可以脉诊。
    “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此二元之法,亦即阴阳之法。以脉察气血,则“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故脉非能诊病也,脉以诊气血也。
    而气血者,病之本原也。故“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①,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注①: “欲知病变”:会通本无。

==
说明:“会通本”:黄竹斋先生撰述之《伤寒杂病论会通》。
-----------《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张仲景在吸取《皇帝内经》、《难经》、《阴阳大论》等汉代医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而著成。此书首创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对后来的中医学影响很大。时至今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极大的实用价值。
    由于战乱等原因,《伤寒》成书后并没有流行,以至流失不全。至西晋王叔和把一部分编纂为《伤寒论》,宋代又校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共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为135条,共涉及脉象约50多种。其中单脉10种,相兼脉40余种。(金匮要略大体相同)。因此《伤寒论》虽非专门的脉学著作,但是她的脉象与主病已形成体系。尤其“病、证、脉并治”的有机结合,成为鲜明的辨证论治的特点,这个特点也是后世的医家们所无法比拟的。
-----------民间中医网之《伤寒杂病论》研习版,以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为教材,桂本全书共有 965条(简化的说法:可视为伤寒金匮合一),条文统计见本站所校对之电子档,附录四 条文编号对照表。

台湾整合中医版之桂林古本,在书末所附《脉象索引》(该书 313-320 页),列举脉象共 30 种,每种脉象下又列举相关兼脉及条文编号。学友可善加利用。本站校对之电子档无此《脉象索引》,不过电子档的方便之处在于可以利用 PDF 的搜索功能查阅关键字。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6/10/27 at 00:43 ]
-----------大熊先生屡言:伤寒的脉与后世脉法有一些差别。
末学对注解本来就有相当戒心,看来现在更要谨慎,尽可能以原文解原文,万不得已时,才考虑求助于注解。

研习版跟贴的学友还不多,新学如我,没什么可以供养,在此试将一些并非心得,也许算是问题,或什么都不是的内容(姑名为"笔记"),暂寄贴在此,聊作顶帖之用。如有不妥,将来再移出。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6/10/31 at 22:32 ]
-----------脉与气、血、阴、阳

原文:
【1.1】…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

后文解前文:

【1.4】 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

【1.50】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也?师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也。何谓阳脉不足?师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何谓阴脉不足?师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涩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待解:
从上所见,脉阴阳俱盛(衰)的 “阳” 当指 “阳脉”,在位置上指 “寸脉”;“阴” 当指 “阴脉”,在位置上指 “尺脉” ?

【2.1】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师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待解:
此条的 “脉有阴阳”,是否指的又是另一个概念?脉象的 “性质分类”,而不是前述的 “位置”?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6/11/1 at 12:55 ]
-----------原文:
【1.1】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

暂出一图,还有些内容以后慢慢增修(或者说:有很多疑惑从此图衍生出来)…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UC讲堂活动日程表(请点我)
  论坛各版面简介(请点我)
回复引用

举报返回顶部

古月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古月当前离线
阅读权限
60 
积分
5896 
注册时间
2005/8/20 
最后登录
2008/5/23 
在线时间
552小时 
精华
日志
主题
帖子
3441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58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4103 积分
8#
发表于 2006/11/1 14:10|只看该作者
健康商场善书免费结缘 玉历宝钞 寿康宝鉴 弟子规 无量寿经 地藏经
原文:
【1.1】…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

待解:
1 “气血俱盛(衰),脉阴阳俱盛(衰)”,气(+)血(+)俱盛,是指寸脉、尺脉俱盛(衰)吗?
2 气盛(+)血衰(-),气衰(-)血盛(+)之脉象,各当如何?
3 “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
  “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的脉象,是否就是 “脉微而涩”?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UC讲堂活动日程表(请点我)
  论坛各版面简介(请点我)
回复引用

举报返回顶部

古月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古月当前离线
阅读权限
60 
积分
5896 
注册时间
2005/8/20 
最后登录
2008/5/23 
在线时间
552小时 
精华
日志
主题
帖子
3441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58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4103 积分
9#
发表于 2006/11/1 16:50|只看该作者
脉微

【1.50】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也?师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也。何谓阳脉不足?师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何谓阴脉不足?师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涩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2.55】 师曰: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7.18】 脉浮紧者,法当汗出而解。若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须自汗出乃愈。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也。须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8.39】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9.69】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鞕也。

【11.6】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11.7】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11.10】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11.36】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后,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11.64】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12.18】 伤寒,脉微而复利,利自止者,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12.22】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6/11/1 at 17:13 ]
-----------脉涩

【1.50】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也?师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也。何谓阳脉不足?师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何谓阴脉不足?师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涩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2.25】 寸口脉弱而涩,尺中浮大,无外证者,为病属内伤。

【2.26】 寸口脉弱而涩,尺中濡弱者,男子病失精,女子病赤白带下

【2.53】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7.17】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其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也,当解之薰之;若发汗不彻,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之。不汗,则其人烦躁,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更发汗则愈。若其人短气但坐者,以汗出不彻故也。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之也。

【7.72】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

【9.35】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讝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