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伤寒杂病论》被人忽视的精妙之处
    

伤寒杂病:《伤寒杂病论》被人忽视的精妙之处

作者:陈辉


伤寒杂病论》被人忽视的精妙之处作为中医经典,《伤寒论》可以说是被广大中医学者及爱好者传诵最多也研究最多的。但是,对条文本身含义的过度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很难窥其庐山真面目。下面几点论述,全在于抛砖引玉吧!


一、“以经解经”,看《伤寒杂病论》隐秘的治病原则
   

《伤寒论》第12条(次序依赵本)桂枝汤方后注云:“煮取三升”,“服一升”,“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这种每两小时服药一次,6小时内将一剂药服完的方法,其实就是外感病的服药原则。其道理安在?即“汗不厌早”。《内经》言:“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半死半生也。”
 

早期及时治疗,使外邪从表而解,不令内传入里。这是治疗外感病的特定法则,与一般内伤杂病服药一日三服不同。
 

31条葛根汤方后注“诸汤皆仿此”,就是给我们提个醒,所有外感方子,无论发热咳嗽等等,均应每两小时一次,直至病愈。如麻黄汤、葛根汤银翘散,等等。
 

谁说中医治感冒慢?只可能两个原因——一是药不对证,二是服药时间错误。否则,自然有效如神灵相助。


其实《伤寒论》中讲治病原则的地方很多,但都是点到即止,所以需要有心人的发掘。比如还有“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还有“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你以为人家张圣人是在就条文论条文,就方论方呀?错啦!那是人家在指点后生,圈定治疗总则,辨证用药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二、结合《金匮》,以全仲景条文之意   
      

《伤寒》与《金匮》原为一书,名《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而分成两本。既为同一人所作的一本书,那么无论在理法方药还是辨证论治方面,都会存在有机联系,构成一个整体而又互有详略。所以,对于一些我们感到疑惑,难以解释,甚至怀疑错张乱简的条文,这时把两书的相关条文结合起来研究,互文见义,以全其意,或许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
柴胡汤证,在《伤寒论》中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103条)为主要见症,而在《金匮》中云:“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两书相结合,对于大柴胡汤证的认识必定更加清楚准确。《金匮》不仅指出大柴胡汤证为可下之实证,同时还表明了大柴胡汤证的病位在于心下为主,疼痛拒按。再结合《金匮》“病者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的内容,则大柴胡汤证当见舌黄就不言而喻了,这与小柴胡汤证以胸胁苦满为主、舌见白苔形成鲜明对比,又为临床使用大、小柴胡汤,提供了有力的辨证依据。
      

这是一位精研伤寒几十年的伤寒大家的研究《伤寒杂病论》之道,个人认为非常有用而且字字珠玑。在此略写片语,以飨同道。


《伤寒论》中大、小承气汤的可下之证的舌苔同样略于《伤寒论》而详见于《金匮》,有感兴趣者可以试以此法进行研究,必将受益无穷。
-----------“这是一位精研伤寒几十年的伤寒大家的研究《伤寒杂病论》之道,个人认为非常有用而且字字珠玑。在此略写片语,以飨同道。”

是一本书吗?能否推荐?谢谢!
-----------书名为《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作者裴永清
-----------久未上民间中医,原来也颇多好案,深受启发。谢了!
-----------谢谢版主的细心提示!学伤寒,用经方,早临床,思路广!
-----------活学活用,悟其真理,彰显灵效
-----------
原帖由 jhai 于 2008/5/2 10:12 发表
书名为《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作者裴永清


謝謝了!
-----------学习了,仲景条文里暗含着许多方法规律,精华都隐在条文里,有心钻研的自会发觉。
-----------《伤寒杂病论》被人忽视的精妙之处作为中医经典,《伤寒论》可以说是被广大中医学者及爱好者传诵最多也研究最多的。但是,对条文本身含义的过度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很难窥其庐山真面目。下面几点论述,全在于抛砖引玉吧!


一、“以经解经”,看《伤寒杂病论》隐秘的治病原则
   

《伤寒论》第12条(次序依赵本)桂枝汤方后注云:“煮取三升”,“服一升”,“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这种每两小时服药一次,6小时内将一剂药服完的方法,其实就是外感病的服药原则。其道理安在?即“汗不厌早”。《内经》言:“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半死半生也。”
 

早期及时治疗,使外邪从表而解,不令内传入里。这是治疗外感病的特定法则,与一般内伤杂病服药一日三服不同。
 

31条葛根汤方后注“诸汤皆仿此”,就是给我们提个醒,所有外感方子,无论发热、咳嗽等等,均应每两小时一次,直至病愈。如麻黄汤、葛根汤、银翘散,等等。
 

谁说中医治感冒慢?只可能两个原因——一是药不对证,二是服药时间错误。否则,自然有效如神灵相助。


其实《伤寒论》中讲治病原则的地方很多,但都是点到即止,所以需要有心人的发掘。比如还有“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还有“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你以为人家张圣人是在就条文论条文,就方论方呀?错啦!那是人家在指点后生,圈定治疗总则,辨证用药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二、结合《金匮》,以全仲景条文之意   
      

《伤寒》与《金匮》原为一书,名《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而分成两本。既为同一人所作的一本书,那么无论在理法方药还是辨证论治方面,都会存在有机联系,构成一个整体而又互有详略。所以,对于一些我们感到疑惑,难以解释,甚至怀疑错张乱简的条文,这时把两书的相关条文结合起来研究,互文见义,以全其意,或许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柴胡汤证,在《伤寒论》中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103条)为主要见症,而在《金匮》中云:“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两书相结合,对于大柴胡汤证的认识必定更加清楚准确。《金匮》不仅指出大柴胡汤证为可下之实证,同时还表明了大柴胡汤证的病位在于心下为主,疼痛拒按。再结合《金匮》“病者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的内容,则大柴胡汤证当见舌黄就不言而喻了,这与小柴胡汤证以胸胁苦满为主、舌见白苔形成鲜明对比,又为临床使用大、小柴胡汤,提供了有力的辨证依据。
      

这是一位精研伤寒几十年的伤寒大家的研究《伤寒杂病论》之道,个人认为非常有用而且字字珠玑。在此略写片语,以飨同道。



精准,请广为流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