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玩家天下《伤寒论》”
——中医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的代表作
——《伤寒论》在中医总框架中的定位
——略谈中医的“道、理、方、法”大框架(此处只谈服药治病的中医主流体系,暂略去术数,祝由,吐纳导引等等)
△《黄帝内经》,道之极致关于“上古”据当代权威学者们比较一致的观点,《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到西汉年间之间,是经过若干年代,若干代人的不懈努力集结而成。
其开篇第一篇“上古天真论”,所说的事情指的是相对于“黄帝”时代的上古。
中国文明,先是据口口相传,据说是开始于“三皇五帝”,轩辕黄帝大约是公元前26世纪的人物。这就是人们经常喜欢说的“上下五千年”。那黄帝与岐伯对话之中所提及的“上古”,究竟离我们有多古远呢?
有人说,可能指的就是“伏羲氏”的文明时代,就是那位创造了八卦的“伏羲氏”所开创的文明时代。而“伏羲氏”离“轩辕黄帝”又有多远?是一万年、两万年?抑或更为远古?
还有人说,“伏羲氏”所开创的文明,是相对于“轩辕黄帝”文明的上一个文明。伏羲氏时代,所用的八卦是先天八卦,而轩辕黄帝时代,所用的八卦是“后天八卦”。这两个不同的文明之间的八卦,是不能混用的。
伏羲氏、轩辕黄帝,我们今天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见过,但总还是有蛛丝马迹遗留了下来。如先天后天八卦,《黄帝内经》等等。就是这些,使得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一个文明!所以,古人把《周易》、《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列为“三坟”,意思可能是说,年代太为古远,这些就相当于古坟当中的古董一样。
也有人说,八卦之中的《连山》是伏羲氏所创,《归藏》是神农氏所创,《乾坤》是轩辕黄帝所创。(见《辞海》。)
《黄帝内经》所说的“上古”,至少是伏羲氏到神农氏之间的事情。
“上古天真论”的看点何在——治未病真义整个《黄帝内经》的重点在哪儿?《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的看点在哪儿?这件事情必须得弄清楚。
笔者觉得,从第一篇所说的:“夫上古之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yin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以及第二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已显端倪。
所谓的治未病,就是解决怎么不生病的问题。
总其说,就是抱朴全德合道,自然无病。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从加强道德修养入手解决不生病的问题。(现代中西医结合的观念,将“治未病”说成是预防医学,可能是歪曲了古人真义。)
(捎带一提,现在的《道德经》,从马王堆出土的版本看,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故实际上应当是称作《德道经》,具德在先,得道在后。后人在其中做了手脚,歪曲了古人真义。《德道经》与《内经》是完全一致的。)
不要生病最最好,只要是生病了,就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相应的麻烦。就必须要找一个医生去看病,得确定这是一个什么病,以及该吃什么药等等。这就是第一个看点。
其二是,不生病了,但是总还得有一个老与死吧。第一篇当中就彻底地交代了人为何会老与死。这是从天癸与动气这方面做了交代。
再合起来说,先是尽量地不病,且尽可能地延缓老死的到来,这样每一个人就能安享天年了。
实际上,整部《黄帝内经·素问》的主题思想,就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的。
故能理解,为何《内经》里面,为何没有给出过多少非常引人注目的病名与药方。这个是炎黄时代以前的人们的处世哲学与生活特色。
△《扁鹊·难经》,理之极致——去古已远的扁鹊(公元前407—前310)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物欲横流,战乱频频,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德之不全,道随之失。那一套已经是行不通了。疾病必然也就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黄帝内经》所鼓吹的“治未病”的高调就已经是行不通了,故而出现了扁鹊,提出了一系列的看病治病的根本性理论原则。如何切脉(独取寸口,三部九候等)、如何进行四诊(望闻问切)、疾病所产生的最基本的层面等等(肾间动气,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以及动气出现于人体的不同部位,对应于不同的疾病等等)。这些就是中医医理的最深层面,但此书主要是面向自己修行的中医医生,因为中医自古的特色就是医道同修。对于没有修行体验的医生,仍然如同看天书。
下面附以扁鹊的一些资料供参考。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个时候,扁鹊同样被宫廷太医们诽谤为“草莽游医”,最后惨遭杀害。(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扁鹊籍贯
因为扁鹊一生游历四方,所以去过的很多地方.以至于关于扁鹊的籍贯有一些争议
有古书记载的是渤海莫人(今河北任丘)扁鹊见蔡桓公写到渤海莫人。唐朝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引《黄帝八十一难》说:“(秦越人)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也。”卢国,在今山东长清。“渤海郡”在今山东省中南部和西北部。“郑”,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
称号由来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又号卢医, 勃海郡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或齐国卢邑(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人,也有记载为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县北)人。春秋战国时代名医,医术精湛,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轩辕时代的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史记》中记载他是渤海郡的一名大夫,而卢医则是指他的出生地在卢国。由此可见,“扁鹊”是古代医术高超者的一个通用名词。
秦越人也被称为“扁鹊”,按照古人的传说,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将安康和快乐带到哪里,好比是带来喜讯的喜鹊,所以,古人把那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称作“扁鹊”。而这个出生在卢国、名叫秦越人的医生医术高明、学识渊博,走南闯北、治病救人,顺理成章地被人们尊敬地称作“扁鹊”。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相传扁鹊曾医救虢太子,扁鹊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于今永济市清华镇东。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
扁鹊拜师
扁鹊少年时期在故里做过舍长,即旅店的主人。当时在他的旅舍里有一位长住的旅客长桑君,他俩过往甚密,感情融洽。长期交往以后,长桑君终于对扁鹊说:“我掌握着一些秘方验方,现在我已年老,想把这些医术及秘方传授予你,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外传。”扁鹊当即拜长桑君为师,并继承其医术,终于成为一代名医,先秦时期医家的杰出代表。扁鹊成名后,周游各国,为人治病。
据司马迁记载,扁鹊当时看病可以直接看透人的内脏,如同现在的透视一样,至于望闻问切都是掩人耳目的。很多反对中医学的人借此攻击中医。聂文涛认为,从中医学文献上看没有扁鹊透视眼的记载。这说明,是书所记属于医学之外的文化内容。如同牛顿的苹果落地,本来莫须有,且不符合逻辑,然而也会流传。文化的传奇必然覆盖一切,包括古代和当代的科学发展过程,不能作为评判科学的依据。这种传奇只能反应了扁鹊医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扁鹊具有高明的医术。他的行医事迹及医学成就,可以反映出先秦时期的医药水平和医药特点。先秦不少著作载有扁鹊的事迹,本文主要取材于《史记·扁鹊列传》。
四诊辩证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这些诊断技术,充分地体现在史书所记载他的一些治病的案例中。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如他晋见齐桓侯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他劝齐桓侯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
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侯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更加发展。桓侯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桓侯仍不予理睬。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侯病情危重,已进入到骨髓深处,病入膏肓,无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齐桓侯不久即发病,终于不治而死。此病例说明扁鹊当时已经能很好应用望诊,而且诊断水平相当高。
扁鹊的切脉诊断法也很突出,具有较高水平。《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先秦时期,中医的脉诊是三部九候诊法,即在诊病时,须按切全身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及躯体的脉。扁鹊脉诊及其理论可从虢太子这一病例的诊断中体现出来。当时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鹊通过脉诊判断为“尸蹶”。他认为患者的阴阳脉失调,阳脉下陷,阴脉上冲,也即阴阳脉不调和,导致全身脉象出现紊乱,故患者表现如死状。其实,患者并未真正死亡,除脉诊外,他还观察到患者鼻翼微动。结合切摸,他发现两大腿的体表仍然温暖,因而敢于下此判断。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
扁鹊遇害
秦武王与武士们进行举鼎比赛,不觉伤了腰部、疼痛难忍,吃了太医李醢(音海)的药,也不见好转,并且更加严重。有人将神医扁鹊已来到秦国的事告诉了武王,武王传令扁鹊入宫。扁鹊看了武王的神态,按了按他的脉搏,用力在他的腰间推拿了几下,又让武王自己活动几下,武王立刻感觉好了许多。接着又给武王服了一挤汤药,其病状就完全消失。武王大喜,想封扁鹊为太医令。李醢知道后,担心扁鹊日后超过他,便在武王面前极力阻挠,称扁鹊不过是“草莽游医”,武王半信半疑,但没有打消重用扁鹊的念头。
李醢决定除掉扁鹊这个心腹之患,派了两个刺客,想刺杀扁鹊,却被扁鹊的弟子发觉,暂时躲过一劫。扁鹊只得离开秦国,他们沿着骊山北面的小路走,李醢派杀手扮成猎户的样子,半路上劫杀了扁鹊。相传扁鹊是四月二十八日诞生的,人们在他的家乡建造起“药王庙”,专门供祠他。每年四月二十八日这天,大家都举行盛大的纪念仪式。同时,也祈求他保佑人们无病无痛、延年益寿。
△医圣仲景,《伤寒论》出:中医“与世俱退”三部曲——从“道与理”退化到“方与法”——《伤寒论》的出现,绝不意味着中医的进步,而恰恰是意味着中医的退步!——去古已远的中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觉又过去了五、六百年。到了东汉末年(东汉是公元25-220年,《伤寒论》据说是产生于公元200年左右。)那个时候的世道,据仲景翁《伤寒论·自序》记载:“怪当今居世之士……但竞逐融势,企踵权贵,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士”在古代是一个对具有相当修养的知识分子阶层的高雅美称,这些“高雅之士”况且如此,更何谈他人!
就完全可以看出,那个世代的人心已经整个地堕落到了何等地步!
随着人心的堕落,如果再一味地滔滔不绝、高谈阔论地讲中医的“
道与理”不仅是没有人来听,也来不及讲了,来不及听了。就是所谓的“
阳春之曲,和者盖寡”。
试想,仲景翁作为一个长沙太守,其家族在当时应当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在疾病攻击下所面临的惨状,其死亡率居然达到了三分之二,真的是令人惨不忍睹!就更别说是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们了。
面对这种现实,仲景翁就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这样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医临床实战手册《伤寒论》,正因为伤寒系列疾病,具有传变快,变化多端,死亡率高的特点,故而《伤寒论》必须是一部“速查速用”的“临床实战性手册”,其中的113方,397法,一条条,一方方,一法法,就是提供给后人们速查速用的短线操作性手册。说俗了,就是给后人们“临时抱fo脚”用的。实际上仲景翁已经做了通俗化、简洁化处理,使其尽量地具备“下里巴人”性质的著作。将中医的“门槛”,尽可能地降低。而这正是体现出仲景翁的无量慈悲!
其中基本忽略了高深的中医理论,首要解决的就是将中医伤寒系列的“证”与“方”,如何一对一地作出正确的抉择。至于其中的“六经辨证体系”,还退居于其次。你先暂时能把药方对证入座,先把小命保住了再说,不吃药可就要死人啦!哪还有时间去讨论“六经”不“六经”的事情?把小命保住之后,来日待到了有空,再来慢慢地弄清楚六经传变啦,等等规律。
现在如果将《伤寒论》定位在一部中医理论书籍,以传授理论的方式教学,完全是一个战略性观念性的错误定位,势必造成学医者浩浩荡荡,入门者凤毛麟角。
“我”的这本书,只讲“方与法”,至于“道与理”这个层次,已经被忽略啦。
《伤寒论》从诞生的一天起,就是一部十足的“玩家伤寒”,讲究的就是“短平快”,是标准的中医“快餐”。这个就是仲景翁《伤寒论》告诉后人的潜台词!
面对着《伤寒论》找不到北,就是忽略了解读这句潜台词。将一个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越弄越复杂化,将“腐朽化为神奇”,陷入到迷信之中
《伤寒论》就是中医从“阳春白雪”向“下里巴人”转变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在去古更远更远更远的今天,世道在继续地没落,中医很自然地,也不可抗拒地不得不随之而没落!
很快,就连正宗的“下里巴人”中医也要绝迹,而被只会打吊针的“中医”取而代之。据笔者风闻,从边陲之地新疆乌鲁木齐,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乃至北京上海,整个神州大地上的中医院,只要是伤寒住院,就会毫不犹豫清一色的“吊针伺候”,中医院成了“吊针天下”中医院!
今天看来,这也是一个不争的,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又有谁能说得清,这究竟是世道的悲哀,中医的悲哀,抑或是患者的悲哀!?
释迦牟尼fo所预言的末法时期的特点,正在无余显现,就像是五浊恶世,种种叫不出名目的瘟疫大流行,等等等等……
中医正走上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不归路!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09/9/4 17:52 编辑 www.lindalemus.com/zhicheng/]
-----------伤寒论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土,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推名利是务,崇怖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fo,明堂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读其书而不从其法,可乎?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则始终顺旧。能知素问与伤寒论渊源,始尽伤寒论妙法。
[
本帖最后由 正法眼藏 于 2009/9/4 04:12 编辑 ]
-----------来客说伤寒是退步的
李保柱却说伤寒是大大的进步
我们都被搞糊涂了,到底信谁好,到底谁对谁错
郁闷
-----------个人以为,从治未病来讲,伤寒论是退步了,从治已病来讲,伤寒论是进步了,至于现在的大部分西医只能说是“修理工”
-----------从形而上来说是退步了,从形而下来说是进步了。
对于疗病的手法与过程来说是进步了,具体了,对于防病与认识病后面的人的层次来说是退步了。
非常清晰,没有郁闷的必要吧。
-----------看了内经就知道当然是退步了,你看内经里面说,有病何时才用到方药的,那是最后一种手段,无可奈何的手段,而今人却除了西医以外以之为首选,悲哀乎?!
-----------先生,看了你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点,:就是我以前认为“如果让大多数老百姓都能对些日常小病自己找对方子用药就是宏扬中医”的这个观点还是太片面了。
找对本来就不容易,而且万一他找错还说是你教的,这不是讲不清吗?中医真的难普及吗?!我说的是真正的,绝不是号了脉要你吊
水消个炎的那种伪中医。就是他们坏了中医的名头!
-----------仲景的高明之处就是能够居高临下,高瞻远瞩,观其气数图就可知过去现在未来,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才是上工的水平。
李保柱说的
-----------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养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医生会知道你没注意养生?会跑到大街上去看,然后拉着你说你没注意养生,过阵子会得病,你要怎么怎么样??
你去找医生当然是已经病了,这个时候的治未病就是后面2中情况。
《内经》云: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
所以《伤寒论》绝对是进步!
PS:鄙视那些动不动就回复“好”的人!
[
本帖最后由 ice0177q 于 2009/9/6 09:12 编辑 www.lindalemus.com/zhicheng/]
-----------由王道而霸道,由霸道而夷狄道,哈哈,看看《龙图论医》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