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闲暇时,至反中医分子的网站逛了逛,发现一篇张功耀写的叫“张仲景疑云”的文章,本想嗤之以鼻,可他却说张仲景“史无其人”。因此在这里,我准备写一篇文章反驳这种谬说: 一、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没有记载张仲景,是很正常的。因为此时张仲景的名声还未像后世那样名满天下,而且东汉末年史料混乱,只有当时较著名的人士才能在史籍上留名。如《三国志·方技传》中,仅记载了华佗一位医学家,当时的名医肯定不会只有华佗一位的。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经说:“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要方既然“秘”而“不传”,医圣张仲景的名声也就无法像后世一样人人皆知了。那陈寿和范晔要想了解到关于张仲景的史料,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我不清楚张功耀先生的“很显然”是如何“显然”出来的。如“越人救虢太子於既殒”这段文字,明白无误地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怎么是“假设”呢?其他的尽管有些夸张,但葛洪还是一个文学家,写了《西京杂记》,在别的书中有点夸张也是正常的。而且葛洪也说了,“此医家之薄技,犹能若是”,难道不是把仲景当作真人来写么?我也没看到葛洪这里有什么“坚持了怀疑态度”。再者,同为葛洪所作的《肘后备急方·治卒患胸痹痛方第二十九》中说:“仲景方神效”,如果不是真人,这些“方”从何来?又如何“神效”呢?试想一下,葛洪能在其中一本书中写张仲景不是真人,又在另一部书中写张仲景是真人,这可能吗?综上而论,至少葛洪是认为仲景是真实存在的。 三、关于张仲景见王仲宣的故事的两个版本,其实根本就不像张功耀先生讲得那样“相差甚远”,两者相差之处,也仅是《甲乙·序》中张仲景预言王仲宣40岁落眉,而《太平御览·卷七二二》中是30岁,这样的差别算得上什么“相差甚远”?而且据《三国志》,王仲宣逝世时41岁,而皇甫谧写这篇序时据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份至多半个世纪,则皇甫谧的叙述较为客观实际。而且,皇甫谧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医学家,他的生年比张仲景的卒年还早5年。如果《伤寒论》是王叔和托名张仲景所作,则皇甫谧这样写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被王叔和“蒙了”,二是他和王叔和一起“骗”后人。这两种可能都是绝对不可能成立的。而对于王叔和来讲,他的《脉经》用自己的名字都可以流传千古,何必假托张仲景的名字呢?从张仲景当时的年龄来判断他是否入医道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张仲景当时年龄在二三十岁左右,后世在这个年纪就是名医的医学家有很多,更何况“入医道”了。 四、张仲景“不在《张氏谱牒》”中有很多种可能,谱牒中漏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不能因为历史人物不在谱牒上就否定他的存在。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张氏谱牒》中记载的是张机,而张功耀先生硬说张机不是张仲景。而任何一个中医人士都知道,“张机”就是仲景先师的名讳。 五、长沙太守的名单中并不是没有张仲景。明•崇祯《长沙府志》记载张机在杭徐之后,在孙坚之前。清•乾隆《长沙府志》中的名宦志中,也有张机的名字。而且在张仲景家乡的《南阳府志》和《邓州志》中,也有关于张仲景的记载。清•乾隆《长沙府志》序中,录明•嘉靖《长沙府志•序》曰:“郡旧有志,世远年湮,类多残缺散佚,嘉靖辛卯,郡守丰山孙公存肇其始……虽谓古之良史亦可也。”这些材料已经证明了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了,哪里“没有依据”? 六、《素问》、《九卷》(即《灵枢》古本)、《阴阳大论》(应该即七篇《大论》)都是《黄帝内经》的组成部分,而《黄帝内经》在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就有记载,既然在东汉初年到今天都流传较广的书,在建安年间却“没有真正地流行过”,这不是很可笑么?而且《三国志》和《后汉书》中,都没有像《汉书•艺文志》这样专门记载古籍的文章,而且这些医学古籍也不是郭玉、程高、华佗、徐登、赵炳、费长房这几位医学家写的,怎么会写在他们的传记中呢?梁•陶弘景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又悉依《本草》,但其善诊脉、明气候,以消息之尔。”由此可看出,《胎胪药录》与《神农本草经》关系密切,甚至就是一书两名。而《难经》成书于汉代,也是定论。这些书,难道都“没有真正地流行过”吗?显然不是。 七、王叔和《脉经》与《伤寒杂病论》在思想脉络上如出一辙,并不能证明《伤寒杂病论》就是王叔和所作。因为王叔和谙熟《伤寒杂病论》,在在思想脉络上如出一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在《脉经》中的某些内容,就是出自《伤寒杂病论》。试问,王叔和有可能将自己书中的内容重辑一本,又托名于仲景吗?而“王叔和集”跟“王叔和著”明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张功耀先生能因为《甲乙经》为“皇甫谧集”,就说《甲乙经》是皇甫谧“著”么? 综上而论,“仲景史无其人”这种说法是极其荒谬和可笑的,企图用这种方式打击中医则更是可笑之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