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沈氏尊生书 痧胀 上课笔记
    

沈氏尊生书教程:痧胀

痧胀源流   痧胀, 风湿火三气相搏病也。 夫痧胀之病, 自古已有, 痧胀之名, 自古未立。 考之方书, 曰干霍乱, 曰绞肠痧, 曰青筋, 曰白虎症, 曰中恶, 即皆痧胀之病也。 特未专立痧胀之名, 而其症亦偶一患之, 未如近今之甚耳。 故从古患此症者, 北方多有, 谓之曰青筋症, 又曰…

痧胀源流

痧胀, 风湿火三气相搏病也。 夫痧胀之病, 自古已有, 痧胀之名, 自古未立。 考之方书, 曰干霍乱, 曰绞肠痧, 曰青筋, 曰白虎症, 曰中恶, 即皆痧胀之病也。 特未专立痧胀之名, 而其症亦偶一患之, 未如近今之甚耳。 故从古患此症者, 北方多有, 谓之曰青筋症, 又曰马头瘟。 今则南方遍行, 谓之曰水痧, 又曰水伤寒。 江浙则为痧, 闽广则曰瘴气, 其实一而已矣。 惟古已有此病, 故凡方书所以治干霍乱、绞肠痧、青筋、白虎、中恶者, 皆即治痧胀之方药。 惟古未立此名, 故凡后世焠刮刺等法, 及所以治之之方剂, 皆自古所未专详, 后之医者, 因得藉口以为古书之所无, 今人自不能治, 以致患此症者, 俱束手以视其毙, 亦可憾矣。 虽然, 皇古无医书, 自轩岐创法, 历代名人各有撰述, 因而一切之病着, 一切之治法亦备。

痧胀之病, 特古未遍行, 故治法遂略耳, 迨后世其病既盛, 其法又何尝不有人详论之耶。 且痧胀至今时而始有人详论, 不犹之一切病症, 亦为古略而后详耶, 是亦理有固然, 无足怪已。 夫所谓今时详论痧胀者何人, 王养吾是也。 养吾名凯, 毗陵人, 精于医, 尤善痧症, 曾详列七十二种正变痧, 于康熙间刻《痧症全书》行于世, 而其板惜早湮没, 其书不甚传。 向余于痧胀一症, 曾遍稽古方书言干霍乱等症者, 参以己见着为论, 后得养吾书读之, 详尽无遗, 仍复理精词达, 虽其言兼症、变症、类症处, 未免头绪太烦, 然掘柢搜根, 发前人所未发。 直觉养吾未有书, 痧症如隐烟雾中, 养吾既有书, 痧症如显日月临照中, 而人皆得共见也。 视余向之所论, 殊为简而未该矣。 遁即养吾之言最精确者, 采辑而条贯之, 以着斯篇, 又恐人不知余斯篇之实本于养吾, 而反没养吾也, 因于此特中之, 亦不敢掠人之美云尔。 且余前言痧胀为风湿火三气相搏之病者, 何也?风为厥阴风木, 湿为太阴湿土, 火为少阳相火, 三气杂揉, 清浊不分, 升降不利, 遂至胸腹胀急, 或痛或不痛, 而痧胀之症以成, 此则病因之由于内者也。 其实内三经之因, 其发必由外感, 而外感必分表里。 其始感于肌表, 人自不知, 则入半表半里, 故胸闷、呕吐腹痛也, 用焠法可愈, 不愈, 以药治之(宜四号否象方、五号观象万)。 或感于半表里, 人自不知, 则入于里, 故欲吐不吐, 欲泻不泻。 痧毒冲心, 则心胸大痛。 痧毒攻腹, 则盘肠吊痛。 用放血法自愈, 不愈, 以药治之(宜十四号丰象方、十九号大畜方)。 或中于里, 人自不知, 则痧气壅阻, 恶毒逆攻心膂, 立时发晕, 气血不流, 放之亦无紫黑毒血, 即有亦不多, 此痧毒入深, 凶兆也。 但当审脉辨症, 风寒暑湿气血食积痰饮, 辨其何因, 治之使苏, 令气血流动, 然后扶起放痧, 如不苏, 急以药灌之(宜二十一号暌象方、三十三号巽象方、四十五号蒙象方)。 如此重症, 当立时连进汤丸, 方能有救, 迟则必死。 凡痧胀服药, 但由痧气壅盛, 而无食积瘀血, 宜冷服。 若痧气壅阻食积, 而无血瘀, 稍冷服。 若痧毒盛而血瘀, 微温服。 若痧入气分而毒壅, 宜刮痧。 若入血分而毒壅, 宜放痧。 其大较也。 且痧症必分凉热, 如痧犯太阳, 则头疼发热; 犯少阳, 则耳旁肿胀, 寒热往来; 犯阳明, 则但热不寒, 面目如火; 犯太阴, 则腹痛身凉; 犯厥阴, 则少腹或胁胸痛, 亦身凉; 犯少阴, 则腰痛, 亦身凉。 犯肺, 则咳嗽痰喘微热, 甚则鼻衄; 犯心, 则心痛, 或心胀, 头额冷汗如珠, 而身或热或凉; 犯膀胱, 则小便血, 甚则身热; 犯大肠, 则痢脓血, 呕吐身热; 犯肝, 则沉重不能转侧, 晡热内热, 甚则吐血; 犯三焦, 则热毒内攻, 口渴便结而身热。 此痧犯六经脏腑, 而寒热之外现者也。 又有痧气壅盛, 发为热症, 或热而不凉, 或日哺发热, 或潮热往来, 皆痧毒阻而不通, 搏击肌表, 发而为热。 若误为外感传经热症, 发汗温饮, 虽慢痧迟缓, 势必益盛, 变出头汗发狂谵语种种重症。 不知外感之脉浮数而紧, 热症之脉洪数有力, 痧症之脉终有不同, 或有可疑, 须看痧筋有无, 辨之即明矣。 而痧张又必观其所起与其所伏。 说B痧之发也, 与中风、痰厥、昏迷相似。 若脉不洪滑, 便有可疑, 非真痰矣。 故症或口渴身热, 而脉变为沉迟, 症或不渴身凉, 而脉变为紧数, 皆为脉症不合, 必取青紫筋色辨之, 方有确见, 不得误认为中风、痰厥、昏迷也。 且其病源之起伏, 更有显然者。 如先吐泻而心腹绞痛, 其痧从秽气而发为多也。 先心腹绞痛而吐泻, 其痧从暑气而发为多也。 心胸昏闷, 痰涎胶结, 遍身肿胀, 疼痛难忍, 四肢不举, 舌强不言, 其痧从寒气久伏, 郁为火毒而发为多也。 则其源之所在, 安可不详审哉。 且夫治痧胀, 与治他症之法异, 欲治痧胀, 必先明乎他症之所以异, 何言之? 如伤寒食未化, 下之太早, 反引寒邪入胃, 变而为热, 热邪固结, 所食不能消化, 乃成结胸。 若痧症新食, 固宜以吐为先, 至所食既久, 骤然痧胀, 虽所食消化未尽, 下之无害。 说B痧胀非有寒邪入胃, 变成热结之患, 但因痧毒在肠胃部分, 肌肉作肿作胀, 盘肠绞痛, 遍及脏腑, 故外宜用刮放以泄毒于表, 内可即下以攻毒于里, 则肿胀自消, 食积因之通利, 原无结胸之可忧也。 但下之必兼去食积, 又宜以渐而进, 中病即止。 痧毒若犯咽喉, 则痰喘如锯, 先放其痧, 急用薄荷、牛蒡、童便山豆根之类以清之, 兼用吹药(宜二十号损象方)。 痧症危急, 大便不通, 急宜放痧, 用药攻之(宜润下丸)。 小便不通, 亦急放痧, 用药分利之(宜四十四号未济方)。 枚举两三端, 可见痧与他症之异也。 即或有痧与他症相兼而发者, 亦当首重治痧, 兼医他症, 以痧症急而他症缓也。 惟胎前产后有痧, 当并重处治。 说B胎前宜补, 痧症宜消, 产后宜温, 痧症宜凉也, 此际最当斟酌。 虽然, 痧症之发, 其表里寒热起伏, 以及他症同异, 固不可忽视。 而痧气侵犯, 要必先及十二经, 故其发时, 每随所犯之经而有十二经现症, 必明乎此, 方可随症寻经, 因经设治。 而十二经脉所起, 及十二引经之药, 俱不可不知, 试条列焉。 或腰背巅顶, 连及风府, 胀痛难忍, 是足太阳膀胱经痧也, 其脉起于足小指外侧之端, 其引经药黄柏、本。 或两目红赤如, 唇干鼻燥, 腹中绞痛, 是足阳明胃经痧也, 其脉起足次指外间, 又一支入足中指外间, 又一支入足大指端, 其引经药葛根厚朴白芷, 少用。 或胁肋肿胀, 痛连两耳, 是足少阳胆经痧也, 其脉起足四指间, 其引经药柴胡青皮。 或腹胀板痛, 不能屈伸, 四肢无力, 泄泻不已, 是足太阴脾经痧也, 其脉起足大指端, 其引经药酒炒白芍。 或心胸吊痛, 身重难移, 作肿作胀, 是足厥阴肝经痧也, 其脉起足大指丛毛上, 其引经药柴胡、青皮、川芎。 或痛连腰与外肾, 小腹胀硬, 是中少阴肾经痧也, 其脉起足小指下, 其引经药独活、 盐、酒。 或咳嗽声哑, 气逆发呛, 是手太阴肺经痧也, 其脉起手大指端, 其引经药葱白桔梗、白芷, 少用。 或半身疼痛, 麻木不仁, 左足不能屈伸, 是手太阳小肠经痧也, 其脉起手小指端, 循外侧上行, 其引经药羌活, 少用。 或半身胀痛, 俯仰俱废, 右足不能屈伸, 是手阳明大肠痧也, 其脉起手食指端, 其引经药白芷, 少用。 或病重沉沉, 昏迷不省, 或狂言乱语, 不知人事, 是手少阴心经痧也, 其脉起手小指内侧出其端, 其引经药独活、细辛。 或醒或寐, 或独语一二句, 是手厥阴心包络经痧也, 又名手心主, 其脉起中指端, 其引经药柴胡、丹皮。 或胸腹热胀, 揭去衣被, 干燥无极, 是手少阳三焦经痧也, 其脉起手无名指端, 其引经药川芎, 少用。 夫既因十二经现症而知何经之痧, 即可因何经之脉所起之处以施针刺, 再用药治之, 宁患痧胀之不愈。 或有谓针刺手足, 无如指顶为妙者, 法最简便, 参用可也。 然而治痧莫要于手法, 更有不可不明者。 手法奈何, 不外焠、刮、放三者而已。 说B痧在肌表, 有未发出者, 以灯照之, 隐隐皮肤之间, 且慢焠, 若既发出, 有细细红点, 状如蚊, 粒如麸, 疏则累累, 密则连片, 更有发过一层, 复发两三层者。 焠法, 看其头额及胸前两边, 腹上, 肩腰照定小红点上, 以纸捻条或粗灯草, 微蘸香油, 点灼碎之, 即时暴响。 焠毕, 便觉胸腹宽松, 痛亦随减。 此火攻之妙用也, 此焠法也。 痧在皮肤之里, 有发不出者, 则用刮法。 若背脊, 颈骨上下, 胸前, 胁肋, 两肩臂湾, 用铜钱或碗口蘸香油刮之。 若在头额项后, 两肘臂, 两膝腕, 用棉纱线或苎麻绳, 蘸香油戛, 见红紫血点起方止。 大小腹软肉内痧, 用食盐以手擦之, 既刮出, 痛楚亦轻矣。 此刮法也。

古人云: 东南卑湿之地, 利用砭。 所谓针刺出毒者, 即用砭之道也。 但今放痧, 俱用铁针, 轻者一针即愈, 重者数刺不痊, 说B因痧毒入深, 一经铁气, 恐不能解, 惟以银针刺之, 庶入肉无毒, 又何俱痧患之至深乎。 此刺法也。 夫治痧之手法既明, 而放痧之要处宜悉。 放痧者, 即刺痧也。 其可放之处有十: 一在头顶心百会穴, 只须挑破, 略见微血以泄毒气, 不用针入。 二在印堂, 头痛甚者, 用针锋微微入肉, 不必深入。 三在两太阳穴, 太阳痛甚者用之, 针入一二分部B。 四在喉中两旁, 惟虾蟆大头瘟可用。 五在舌下两旁, 惟急喉风喉鹅痧可用, 急令吐出恶血, 不可咽下。 六在两乳, 乳头垂下尽处是穴, 此处不宜多用, 不如看有青筋在乳上下者刺之。 七在两手十指头, 其法用他人两手, 仂下不计遍数, 捏紧近脉息处, 刺十指尖出血; 一法, 用线扎住十指根, 刺指背近甲处出血, 随人取用, 若刺指尖, 太近指甲, 常令人头眩。 八在两臂湾曲池穴, 臂湾名曲池, 腿湾名委中, 先蘸温水拍打, 其筋自出, 然后迎刺。 九在两足十指头, 与刺手指同法。 十在两腿湾, 看腿湾上下前后, 有青筋所在, 名曰痧眼, 即用针迎其来处刺之。 如无青筋, 用热水拍打腿湾, 直刺委中便是, 惟此穴可深入寸部B。 或谓刺腿湾痧筋法, 细看腿湾上下, 有筋深青色或紫红色者, 即是痧筋, 刺之方有紫黑毒血。 其腿上大筋不可刺, 刺亦无血, 令人心烦。 腿两边硬筋上不可刺, 刺之筋吊。 臂湾筋色, 亦如此辨之, 此说参看可也。 以上刺痧要处, 皆当紧切牢记。

 总之, 凡痧有青筋紫筋, 或现于一处, 或现于数处, 必须用针刺之, 去其毒血。 然用针必当先认痧筋, 医者不识, 孟浪用药, 药不能到血肉之分, 或痧症复发, 痧毒肆攻, 轻者变重, 病家不能明其故, 归咎于医, 医者之名, 由玆损矣。 故放痧必须令其放尽, 然亦有不尽者, 何也?说B痧者, 热毒也, 或误饮热汤, 其青筋反隐不现, 即略现, 放之或毒血不肯流, 刮痧亦不出, 热汤为之害也, 当急饮冷水解之, 然后可再放而血流, 再刮而痧出。

又有毒痧方发, 为食物积滞所阻, 与痧毒凝结于中, 即放之不尽, 刮之不出者, 食物积滞为之害也, 当先消食积而再刮放。 或有痧毒痧滞, 热极血凝, 瘀血不流, 阻于胸腹, 刮放不尽者, 当先散瘀血而后刮放。 又有痧毒方发, 兼遇恼怒, 气逆伤肝作胀, 故痧气益盛, 而刮放俱难尽, 又当先用破气药而再刮放。 如此, 痧毒皆可渐消矣。 然而痧筋不同, 有现者, 有微现者, 有乍隐乍现者, 有伏而不现者。 其现者, 毒入于血分为多。 乍隐乍现者, 毒入于气分为多。 伏而不现者, 毒结于血分为多。 微现者, 毒阻于气分为多。 现者人知放刺, 微现者乃毒阻于肠胃, 痧筋不能自显, 虽刺无血, 即微有血, 点滴不流, 治疗之法, 但宜通其肠胃, 痧筋自现, 从而刺之可也。 乍隐乍现者, 又必待现而放之矣。 至伏而不现者, 虽欲放而无可放, 必从脉不合症辨之。 孰为所发之病在缓, 孰为所见症候甚急, 即症与脉相合, 又必细辨其何痧治法: 结于血者散其瘀, 结于食者消其食, 结于痰积者消其痰积, 迨结散之后, 痧筋必然复现, 然后刺放, 病其可得而理也。 治痧之手法, 宁有可不讲求之者乎。 如果善用手法, 使痧毒得泄于外, 则必再求用药之法, 以扩清其内。 而治痧之药, 大约以T削为主, 不可用补益。 说B以痧者, 天地间疠气也。 入气分, 则毒中于气, 而作肿作胀。 入血分, 则毒中于血, 而为畜为瘀。 凡遇食积痰火, 气血因之阻滞, 结聚不散, 此所以可畏也。 故壮实者有痧症, 忽饮热酒热汤而变者固然。 即虚弱者有痧症, 忽饮热酒热汤而变者, 亦无不然。 至如人有杂症, 兼犯痧胀, 是为杂病变端, 亦畏热汤热酒, 人不知觉, 遂遭其祸, 则痧症之发, 又何论人虚实乎?夫惟实者犯之, 固当以有余治。 虚者犯之, 亦即以有余治。 说B其有余者, 非有余于本原, 乃有余于痧毒也, 故药虽T削, 病自当之, 中病即已, 于本原依然无恙。 可见治痧之药, 绝无补法, 痧之有实无虚也明甚。 然则有手法以泄毒于外, 有药剂以清毒于内, 痧不既治矣乎, 乃竟有放血不出, 用药不效者, 宁遂无法以治之? 说B痧筋隐隐, 放之而血不流, 即昏迷不醒, 势在危急, 若审其无食积血痰阻滞于中, 急用阴阳水, 或泥浆水, 或晚蚕沙水, 或白沙糖梅水, 或细辛水, 择一种用之, 俟其稍醒, 然后扶起再行别法疗治。 有因血瘀放之不出者, 用桃仁红花、童便之类。 有因饭后便犯痧症, 多用盐汤, 或矾汤冷饮, 以吐去新食。 食久痧胀, 用菔子、山楂麦芽消之。 有积痧阻, 用大黄槟榔驱之(宜七号晋象方)。 或痰血凝结, 昏迷欲死, 不省人事, 用菜油二两、麝香一钱调下立醒。 如是先去食积血痰之阻滞者, 则痧筋自然复现, 痧气自然散行, 而后可刮即刮, 可放即放, 当药即药, 说B缘痧症初发, 未攻坏脏腑故也。 总之, 肌肤痧, 用油盐刮之, 则毒不内攻。 血肉痧, 看青紫筋刺之, 则毒有所泄。 肠胃及脾肝肾三阴痧, 须辨经络脏腑在气在血, 则痧气内攻者, 可消可散可驱, 而除其病根也。 且凡病用药得宜, 断无不效, 独痧症竟有得宜亦不效者何故? 夫痧, 热毒也, 热毒宜凉不宜温, 宜消不宜补, 汤剂入口, 必须带凉, 凉则直入肠胃, 而肌肤血肉之间, 虽有良剂, 安能得至, 故治痧者, 莫先于刮放也。 如刮放而肌肤血肉之毒已除, 后将肠胃肝脾肾之毒, 用药驱之, 未有不效者矣。 然有刮放过, 药仍不效奈何? 说B虽刮而刮有未到, 虽放而放有未尽, 则肌肤血肉之毒犹在, 故药有不效也。 若刮已到, 放已尽, 而痧症犹在, 则毒惟在肠胃及肝脾肾三阴经络, 非药将何以治之耶。 虽然, 痧之治法, 既已精详, 而痧之名称, 又当枚举。 说B痧各有受病之由, 其原虽不离七情六气, 然不尽关七情六气也。 有因粪秽所触而发, 有因饥饱劳役而发, 有因传染时行瘟疫而发。 痧本无定脉, 凡脉与所患之症不相应者, 即为痧之脉。 痧亦无定症, 或感风感食感劳感痰, 而以本症治之不效者, 皆为痧之症。 有其症即应有其名, 有其名即应有其治。 故养吾于有所感而独发为痧者, 定为正痧三十六症, 而以三十六方治之。 又以痧之发, 或兼他症, 或类他症, 或变他症, 皆有必然之势, 故复即此而定为变痧三十六症, 而以二十八方治之。 总计痧症共七十有二, 治痧方六十有四。 又以一症有兼用数方者, 有一方或可治数症者, 有有症而不必用药, 因无方者。 其方难于立名, 遂取六十四卦象, 定名编次。 说B以症皆己析, 方皆己造, 从古无七十二痧之名, 亦无六十四方之治也, 今得取其方症而列陈之。 曰风痧, 头疼腿酸, 身热自汗, 咳嗽腹痛, 此因时邪所感, 不可同伤风治法, 纯用疏风, 当用刮法, 后服药(宜第一号干象方)。 曰暑痧, 头眩恶心, 自汗如雨, 脉洪拍拍, 上吐下泻, 腹痛或紧或慢(宜第二号姤象方)。 而亦有暑胀不已者(宜第三号遯象方, 如竹叶石膏汤、六一散俱可用)。 曰阴痧, 腹痛而手足冷者是也, 宜用火焠, 或因秽气所角而致(宜第四号否象方。 曰阳痧, 腹痛而手足暖者是也, 出血即安, 或因郁气不通之故(宜第五号观象方)。 曰红痧, 皮肤隐隐红点, 如疹相似, 痧在肌表, 感受虽浅, 热酒热汤, 亦不可犯, 外用焠刮(宜第五号观象方)。 曰斑痧, 头眩眼花, 恶心呕吐, 身有紫斑, 痧在血肉,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急用刮放, 迟则渐入于里, 必生变症(宜第六号剥象方)。 曰乌痧, 满身胀痛, 面目黧黑, 身有黑斑, 毒在脏腑, 气滞血凝, 以致疼痛难忍(宜第七号晋象方)。 曰吐痧, 汤水入口即吐, 急用伏龙肝研碎, 水泡澄清饮即定, 若汤药亦以此水煎之(宜第四号否象方)。 曰泻痧, 水泻不计遍数, 不可下, 不可涩, 惟分理阴阳, 用五苓散去桂, 白术苍术, 加车前木通之类(宜五苓散)。 曰紧痧, 其痛急, 霎时晕倒, 不消半刻即死, 故曰紧, 若知之者, 急为放血焠刮(宜涤痧丸, 或可救)。 曰慢痧, 紧痧只在顷刻, 慢者十日半月死, 甚或一月三四月死, 然亦必速治, 说B其死虽迟, 久则痧毒延蔓肠胃经络, 正多凶险。 如痧毒结滞于身, 或左右, 或上下, 或表里。 其在内者, 先坏脏腑。 在中者, 先损经络。 在表者, 先溃肌肉。 一不治, 便成死症。 夫痧之有紧有慢, 人多不识, 未能逐症详明。 如初犯, 邪气胜, 元气衰, 或十日半月一发, 或一月二月一发, 久之则日近一日。 说B由胃气本虚, 故尔数犯, 当用药以充其胃气, 则毒自解而痧自断矣(宜六十四号归妹方)。

曰晕痧, 一时头眩眼暗, 昏迷跌倒, 乃毒痧气攻, 毒血一冲, 必至败坏脏腑, 其势甚急, 不能少延。 说B因毒血与食积痰气, 结聚心腹胸膈, 而经络不转, 气血不通, 虽放而血不流, 虽刮而痧不显。 治法视其食积痰血气阻, 及暑热伏热秽气之类, 消之散之。 俟胸膈一松, 则昏迷自醒, 然后验其青紫筋以刺之(宜第八号大有方、 第九号坎象方)。

曰绞肠痧, 心腹绞切大痛, 或如板硬, 或如绳转, 或如筋吊, 或如锥刺, 或如刀刮, 痛极难忍。 轻者亦微微绞痛, 胀闷非常, 放血可愈。 若不愈, 必审脉证何因, 辨明暑秽食积血痰气阻治之, 须连进数剂, 俟其少安, 方可渐为调理。 此症多有放血不愈, 不肯服药, 遂痧毒攻坏肠胃而死者, 良可惜哉(本症右手脉伏宜放血, 用第十号节象方、第八号大有方、十一号屯象方, 服下, 能熟睡即愈。 如昏沉绞痛, 口吐痰涎, 宜先刺指头出血, 用十二号既济方冷砂仁汤调下, 并一号干象方加山豆根、茜草银花丹参、 山楂、菔子服之安。 如盘肠绞痛, 脉俱伏, 宜十三号革象方、十四号丰象方。 或饮之稍愈后复绞痛非常, 叫喊不己, 宜十五号明夷方、十六号师象方, 必愈)。

曰抽筋痧, 两足筋抽疼甚, 忽一身青筋长起如箸粗, 必须处处大放毒血(宜十七号艮象方)。 曰暗痧, 心闷不已, 不食, 行坐如常, 即饮温热, 不见凶处, 心腹腰背不痛, 但渐憔悴日甚, 不治, 亦大害。 此痧之慢而轻者, 放之愈。 更有头痛发热, 心中胀, 似伤寒。 亦有往来寒热似疟, 闷闷不已。 又有咳嗽烦闷, 似伤风。 有头面肿胀, 面目如火。 有四肢红肿, 身体重滞, 不能转侧。 此痧之慢而重者, 误吃热物, 遂乃沉重, 或昏迷不醒, 或痰喘气急, 狂乱。 如遇此等, 必当审脉辨症果系何因, 在表者刮, 在中者放, 在里者或煎或散或丸, 须连进数服, 俟其少安, 渐为调理。 (一妇忽不省, 颜黑, 左脉洪大, 右脉沉微, 此暗痧也, 刺腿湾青筋出紫黑血, 不苏, 次日用十号节象方稍苏, 至五日刮痧, 用十八号贲象方, 乃大苏。 一老人六月发热昏迷, 舌上黑苔芒刺, 狂骂不已, 六脉伏, 此痧之极重者, 利之血不流, 用十号节象方、十九号大畜方, 稍冷饮之, 又用三号遯象方, 次日痧退少苏, 但身重如石, 黑苔不退, 用六号肃象方而痊。 一妇杯孕, 失火急下楼, 坠仆绝气, 以惊治不效, 安胎又不效, 明日胎下, 儿已死, 诊之脉伏, 细按如有一丝, 但四体温软, 如熟睡状, 急为刺手足血, 便呻吟, 投涤痧散遂苏, 更用十九号大畜方并二十号损象方而痊)。

曰闷痧, 痧毒冲心, 发晕闷地, 似中风中暑, 人不知觉, 即时而毙, 此痧之急者, 如略苏, 扶起放痧, 不愈, 审脉用药急投涤痧丸, 如发晕不苏, 扶不起, 必须辨症的确, 用药数剂灌苏, 再放痧, 再调治(宜十号节象方、九号坎象方)。 曰落弓痧, 忽昏不省, 或痰喘, 目上吊, 如小儿落弓症, 此暗痧难识, 必须审脉辨症是何痧毒, 再看身之凉热, 唇舌润燥何如, 然后治之(宜十五号明夷方。 如痧气未尽, 宜二十一号暌象方加银花、山楂、丹参、菔子。 一人常身热口微渴, 饮热茶, 忽昏迷, 左尺沉细, 动止不匀, 右寸浮芤, 乃肾虚而痧犯之。 肾水之痧逆行于肺, 故痰气壅盛而发晕也, 用二十二号履象方加贝母牛膝, 入童便饮之, 更用二十三号中孚方, 然后扶起放痧愈)。

曰噤口痧, 不语, 语亦无声, 乃痧气郁盛, 热痰上升, 阻逆气管, 咽喉闭塞而然, 宜先放血, 审肺肾脾三经脉, 次之推详余经, 则知病之所由来矣。 (一女为后母所詈, 痧胀昏沉不语, 左关有力, 右脉沉伏, 乃伤气之痧也, 陈香椽一个, 煎汤微冷服, 稍有声, 次日左关弦长而动。 说B因怒气伤肝, 痧气尚阻肝经之故。 刺委中三针, 血出如注。 又刺顶心臂指十余针, 乃用于十八号贲象方、二十四号渐象方加元胡索、香附, 微温服之, 乃痊。

曰扑鹅痧, 痰涎壅盛, 气急发喘, 喉声如锯, 此三焦命门之痧也, 当放臂指腿湾青筋紫黑血, 不愈, 服药(宜十三号革象方、二十一号暌象方, 外吹二十五号震象方, 再服二十六号豫象方自愈)。 说B此症痛如喉鹅状, 但喉鹅喉内肿胀, 痧只如喉鹅之痛, 而不肿胀, 形如急喉风, 但喉风痛而不移, 痧则痛无一定。 且痧有痧筋, 喉鹅则无可辨也。

曰角弓痧, 心胸胀极, 痧毒内攻, 故头项向上, 开如角弓反张, 是脏腑已坏死症也。 然反复试验, 又得一治法, 胸腹胀闷, 自不必言, 身难转侧, 或手足拘挛不能屈伸, 有时踡蹜, 有时反张, 急将毛青布一块蘸油烧, 抹其手足拘急处, 再口含火酒, 喷其通体, 少顷, 定觉舒展松动, 然后用药, 或可回生(宜十号节象方、十八号贲象方之类)。

曰瘟痧, 寒气郁伏肌肤血肉间, 至春而发, 变为瘟症, 是名瘟痧。 又暑热伤感, 凝滞于肌肤血肉中, 至秋而发, 亦名瘟痧。 但春瘟痧毒, 受病者少, 不相传染, 时或有之。 秋瘟痧毒, 受病者多, 老幼相传, 甚至一家一方俱犯。 其发也, 恶寒发热, 或腹痛, 或不痛, 似疟非疟, 或气急发喘, 头面肿胀, 胸鬲饱闷, 或变下痢脓血, 轻者牵连岁月, 重者危急一时, 治宜放血消食积为主, 然后和解清理(宜九号坎象方、二十八号恒象方加大黄一二钱)。

曰满痧, 初起跌倒, 牙关紧闭, 不省人事, 捧心拱起, 鼻煽耳鸣, 急为大放毒血(宜七号晋象方、 九号坎象方、二十九号升象方)。

曰脱阳痧, 小腹急痛, 肾缩面黑气短, 出冷汗, 名为脱阳, 有似发痧, 用连须葱白三茎研烂, 酒四碗, 煮二碗, 作三服, 又炒盐熨脐下气海穴, 令气热自愈。

曰羊毛痧, 腹胀连背心, 或腰胯如芒刺痛(宜用烧酒瓶头泥研细, 将烧酒和成团, 带潮随痛处, 将团上滚少顷, 即有细细羊毛滚在团上, 疼即止, 屡用皆验)。

曰羊筋痧, 腹胀, 浑身板痛, 此与上羊毛痧症, 或胸前, 或腰背, 当用小针穿皮, 提出筋毛自愈, 只拣疼处看其有毫毛聚起者便是(宜涤痧丸、普济消毒饮)。

曰紫痧, 痧症不内攻, 则外溃, 即如为肿为毒之外, 又有发为紫血者, 此真痧之异者也, 宜刺腿湾及手指头, 令出毒血(宜三十号井象方)。

曰疯痧, 曾见一人犯大麻疯症, 眉发俱脱, 面目颓败, 手足踡挛, 遇一老者为之放痧三次, 曰痧疯也, 传一方, 日日服之, 以渐而痊。 疯者, 天地之疠气。 说B恶毒之气缠于血肉, 散于肌表, 留于经络, 以成疯症, 最恶候也。

 痧亦时行恶毒之气所钟, 变为大疯, 又何疑乎。 (老人所传奇方, 金银花六钱, 苦参四钱, 牛膝三钱, 赤芍、红花、生地各二钱, 黄芩一钱半, 皂角刺一钱, 水酒各半煎。 附虱痧, 手湾内钻痒无比, 此症无药吃, 亦不多见, 惟有急破去虱剥去皮一法耳。 曾见一人遍身起大, 其痒无比, 用热水洗之稍解, 尝欲眠手盐蒲包上, 若破, 内藏虱一包, 如此数月而死)。

 曰血痧, 胸中胀闷, 饮食俱废, 两胁疼甚, 口中尝涌出淡红色血沫如西瓜瓤(宜用熏陆香为君即丹阳零香, 佐以茜草、 刘寄奴之类, 治之自愈)。

曰蛔结痧, 痧毒攻胃故蛔死, 入于大肠与宿粪相结, 腹中大痛, 是为蛔结。 又有痧毒入胃, 胃必热胀之极, 蛔不能存, 因而上涌, 乘吐而出, 或蛔结腹痛, 不大便, 或入大肠由大便而出, 与伤寒吐蛔、 伏阴在内者不同, 法当清其痧胀为主, 先用刮放, 后服药(宜二十六号豫象方、 十五号明夷方、三十一号大过方)。

曰铜痧, 浑身上下, 头面眼珠, 尽如黄色, 直视, 四肢僵直, 六脉似有似无, 一时又如沸羹, 大小便闭, 淹淹欲死, 急投涤痧丸, 刺指臂委中俱令出黑血(宜三十二号随象方良)。

曰铁痧, 头面手足十指如锅煤色, 不治, 以周身血凝聚也, 急深刺委中, 令多出黑血, 用火酒擦身法。

曰痧块, 痧毒留于气分, 成气痞块; 留于血分, 戚血块痛; 壅于食积, 成食积块痛。 说B因刮放稍愈, 痧毒未尽, 不用药消之故。 治法, 在气分者, 用沉香砂仁之类; 在血分者, 用桃仁红花之类; 由食积者, 用槟榔菔子之类。 或气血俱有余毒者, 兼治之。 更兼食积, 并治之。 又有痧症不忌食物, 痧毒裹食, 结成痧块, 两胁下痛, 其痧块变症多端, 故难治。 且治痧唯在初发, 若不知, 或饮温热, 毒血凝结, 即慢痧, 不至杀人, 亦成胁痛, 瘀之日久, 势必难散(宜二十九号升象方, 三十三号巽象方与九号坎象方加贝母、 白芥子, 七号晋象方, 三十四号小畜方)。

曰身重痧, 痧症初发, 势虽凶暴, 未必身重, 若饮热汤热酒, 痧毒即阻塞经络血肉之间, 偏身重痛, 不能转侧, 或呕吐腹胀, 脉伏, 放痧之后, 治先消瘀解毒(宜三十五号家人方, 如痧气渐减, 再放痧, 用三十六号益象方)。

曰心烦嗜睡痧, 痧气冲于心胸, 故心烦, 或嗜睡, 此等俱慢痧。 若误以心烦嗜睡治之, 必日甚。 倘吃温热, 必日凶, 至不起, 治法刺血为主, 可不药而痊。

曰偏身青筋痧, 痧发, 面色如靛, 满身青筋胀起, 粗如箸, 痛自小腹起, 攻上胸胁, 困倦不堪, 切不可误认作虚, 急刺曲池、 委中出黑血(宜涤痧丸以火酒下)。

曰遍身肿胀痧, 痧者, 暑热时疫恶疠之气, 攻于里, 则为痰喘, 为瘀血, 昏迷不省。 若元气实, 内不受邪, 即散其毒于肌肤血肉之表, 为肿为胀。 若误吃热汤酒, 便成大害, 此痧之暗者, 宜从脉异处辨。 (一女手足俱肿, 将及于腹, 六脉弦细沉迟, 此为慢痧变症, 因不肯放血, 数日愈肿, 强之放二十余针, 黑毒血出, 用十号节象方, 并散痧解毒消瘀顺气药十余帖安。 一女久生疮, 腹肿如鼓, 手足肿, 左脉微数, 右脉歇止, 夫疮毒脉必洪数, 今脉症不合, 此慢痧为患也, 刺腿湾青筋五针, 又刺指头十余针, 用十号节象方并三十六号益象方, 连进五服乃痊)。 以上三十六正痧也。 试更即三十六变痧述之。

曰伤寒兼痧, 凡伤寒头痛寒热诸症, 或当暑天, 或触秽气, 或感疫疠, 忽犯痧胀, 是惟认脉看筋辨之, 必先治痧, 痧退乃治伤寒。 若误食温热汤酒生姜, 立见凶危。 (一人伤寒发痧, 昏沈, 卧不能转。 说B痧气冲心, 故昏迷。 痧毒入血分经络, 故不能转侧。 先放痧, 用三十七号无妄方, 痧退, 治伤寒而痊。 一女太阳伤寒, 治之四日, 面赤身热, 心胸烦闷, 六脉洪大无伦, 此兼痧症也。 刺青筋一针, 流紫黑血。 余有细筋隐隐, 痧气壅阻之故, 用三十四号小畜方二帖稍松, 次日筋大见, 刺九针, 服二十三号中孚方少安。 又早饮食, 复发热面赤, 又刺两足青筋, 用小畜方二帖稍痊。 偶饮温茶, 立刻狂言, 此痧未尽散, 故又发耳, 饮冷井水二碗, 更服小畜方数帖, 痧乃清, 但病久身虚, 服参*始愈) 。

曰痧症类伤寒, 伤寒集中仅有四症类伤寒, 至于痧症类伤寒, 比四症尤凶暴, 而方书不载, 故医者不识。 夫伤寒头痛, 恶寒发热, 是太阳经症, 寒从肌表而入, 故宜发散。 若痧症头痛, 是痧毒上攻头面三阳, 不因外感, 其恶寒发热, 虽在肌表, 是时行之气所感, 由呼吸而入, 搏击于肌表之中。 作为毒热, 内热则外寒, 故亦恶寒。 治宜先刺巅顶, 放痧以泄其毒, 用药惟以透窍解毒顺气为上。 若误用麻黄、羌活, 发表太甚, 反助痧毒火邪, 势必恶毒攻冲, 作肿作胀, 立时凶危。 故痧与伤寒症虽同, 而治各异。 要知痧症宜清凉, 则痧毒可由解。 伤寒宜辛散, 则寒气可外舒。 固不可以治痧症者治伤寒, 更不可以治伤寒者治痧症也, 急刺腿湾指臂及顶心(宜十号节象方、 三十八号噬嗑方、三十九号颐象方、四号否象方)。

曰伤风咳嗽痧, 痧从时气所感, 因而咳嗽, 肺经受伤, 不可同伤风治。 说B伤风以疏风为主, 痧则当以刮放为先。 用药以清喉顺气, 凉肺散痧为上(宜四十号蛊象方加前胡、山豆根)。 曰咳嗽呕哕痧, 痧毒之气, 上凌肺金, 故气逆, 发呛而咳嗽, 痰涎上涌, 或呕哕恶心, 或面目浮肿, 或心胸烦闷, 此热毒入于气分, 痧筋往往不现, 当刮之。 间有入血分者, 必待痧筋方刺之, 急宜清理其痧毒。 若从伤风治, 误矣(宜十号节象方加童便, 微冷服, 又二十号损象方或一号干象方加贝母、薄荷、童便)。

曰霍乱痧, 痛而不吐泻者, 名干霍乱, 毒入血分也, 宜放痧。 新食宜吐, 久食宜消, 食积下结宜攻。 痛而吐泻者, 毒入气分也, 宜刮痧, 有痧筋则放, 宜调其阴阳之气, 须知肠胃食积, 宜驱不宜止, 止则益痛。 若吐泻而后痛者, 此因泻粪秽气所触, 宜用藿香正气散, 须防食积血滞, 或消或攻, 或活血, 山药茯苓不可乱施, 燥湿之品, 温暖之药, 俱在所禁。 干霍乱盘肠大痛, 先放痧, 后即服药(宜十号节象方与润下丸妙)。 若上腹大痛, 吐泻数十次痛更甚, 宿食虽吐泻尽, 乃毒入血分, 血瘀作痛也(宜二十号损象方、三十三号中孚方)。

曰痧痢, 夏伤于暑, 秋必疟痢, 痢疾初发, 必先泄泻, 泻则肠胃空虚, 虚则易触秽气, 即成痧痛。 或天气炎热, 时行疫疠, 感动肠胃, 因积而发, 亦致痧痛。 夫痢不兼痧, 积去便轻, 若一兼犯, 必绞痛异常, 止治其痢亦不效。 或变痢如猪肝色, 或如屋漏水, 或惟红血水, 或变噤口不食, 呕吐, 凶危。 或休息久痢, 惟先治痧兼治积, 则痧消而积易去, 积去而痧可清矣, 急宜刮放(宜九号坎象方, 砂仁汤下, 或三十号井象方)。 或更发热胀闷沉重, 痢下紫血, 六脉洪大不匀, 此痧气不清, 毒尚盛也, 急刮放(宜三十五号家人方入童便饮, 次以苏木、红花、茜草、灵脂乌药、 香附、当归, 以导其瘀)。

曰痧类疟疾, 痧有寒热往来似疟, 或昏迷沉重, 或狂言乱语, 或痰喘不休, 或心胸烦闷, 叫喊不止, 或呕哕吐痰, 睡卧不安, 或大小便结, 舌黑生芒, 如此重极, 脉必有变, 不与疟同, 宜细辨之。 (一人日晡潮热, 昏沉胀闷, 大便不通, 苔厚舌焦。 左脉浮大而虚, 右脉沉细而涩, 若是疟脉, 不应虚且涩, 视其乳下有青筋, 刺出黑血, 用散痧消毒活血之药, 诸症退, 又用润下丸三钱, 大便通, 惟寒热未除, 用小柴胡汤愈)。

曰疟疾兼痧, 疟疾连朝间夕, 多因暑热相侵, 心中迷闷, 或感疫气兼犯乎痧, 疟因痧变, 势所必至, 不可慢以为疟而忽视之, 疟犹可延, 痧必伤人, 自非先治痧, 决难全愈, 兼痧之祸, 可胜道哉(宜十号节象方、八号大有方)。 又或有本患疟疾, 日哺寒热, 七八日后, 忽壮热不已, 昏沉不醒, 左脉不匀, 右脉虚涩, 此非疟脉, 乃为疟之变症, 非痧而何, 刺臂出毒血, 不愈服药(宜五号观象方加藿香、菔子、 厚朴、槟榔, 并四十一号离象方, 次日再刺指头, 即观象方加大黄、枳实, 俟热退, 再用十八号贲象方运动其气)。

曰头痛痧, 痧毒中脏腑之气, 闭塞不通, 上攻三阳巅顶, 故痛人脑髓, 发晕沉重, 名真头痛, 旦发夕死, 夕发旦死, 急刺破巅顶出毒血以泄气, 药则惟破毒清脏为主。 痧毒中脏腑之血, 壅瘀不流, 上冲三阳头面肌肉, 故肌肉肿胀, 目闭耳塞, 心胸烦闷, 急刺破巅顶及其余青筋, 药宜清血分破壅阻为要(气分宜四十二号旅象方, 血分宜先冷服红花膏子半盏, 再用四十三号鼎象方)。

曰心痛痧, 痧毒冲心, 属之于气, 则时疼时止, 痰涎壅盛, 昏迷烦闷, 此其候也, 治宜刺手臂, 服顺气药为主。 痧毒攻心, 属之于血, 则大痛不己, 昏沉不醒, 此其候也, 治宜刺腿湾, 服活血药为主, 迟则难救(宜十一号屯象方)。

曰腰痛痧, 痧毒入肾, 则腰痛不能俯仰, 若误吃热汤酒, 必烦躁昏迷, 手足搐搦, 舌短耳聋, 垂毙而已。 故凡痧中于肾, 曰大腹痛痧, 痧毒入大小肠, 则小腹大痛不止, 形如扳推, 绞切不已, 治之须分左右, 二股屈伸为验。 如小腹大痛, 每每左卧, 左足不能屈伸, 小肠经痧也。 或痧筋不现, 先服药(宜四十四号未济方两三剂), 俟筋现, 刺左腿湾二三针, 出紫黑血, 再服药(宜二十三号中孚方, 冷服愈)。 如大腹大痛, 每每右卧, 右足不能屈伸, 大肠经痧也, 急刺右腿湾青筋三四针, 出毒血, 服药(宜三十二号随象方冷服)。 如夏月不头疼发热, 但觉小腹痛, 或心腹俱痛, 胀痞, 不能屈伸, 此皆暑火流注脏腑, 故先小腹痛, 偏及心腹, 急用药(宜六和汤清解之, 或四苓散木瓜、紫苏、香茹和散之。 或藿香正气散加山栀。 或用炒盐和阴阳水, 探吐痰涎亦可)。

曰头眩偏痛痧, 痧气慢者, 上升于三阳头面, 常觉头眩内热, 或半边头痛, 心烦不安, 宜刮痧, 不愈, 用清热下气之剂治之。

曰流火流痰痧, 痧毒传遍, 不待时日, 朝发于足而足肿痛, 夕发于手而手肿痛, 朝发于肌肤而红肿, 夕发于里而痰喘不休, 此等痧乍隐乍现, 乍来乍去, 按脉而痧脉又不现, 最难识认。 如痧毒所流及之处, 热者似流火而非流火, 肿者似流痰而非流痰, 或痒痛不已, 或但痛之极, 又痧之变者也。 欲知此痧, 须看病势凶暴, 不比流火流痰轻且缓者, 验于痧筋发现, 刺之无疑, 然后凭脉所犯风暑湿食痰血气阻分治之, 斯能有效。 (一女人日间左足小腿红肿大痛, 夜即腹痛, 而足痛止, 次日左足小腿红肿大痛, 腹痛又止, 来去不常, 痛无一定, 但六脉如常, 难据为痧, 委中有青筋三条, 刺之血甚多, 反加痰喘, 放痧未尽也, 用二十六号豫象方加土贝母三钱, 二帖少愈, 次日又刺左委中痧筋一条, 巅顶一针, 用前方加牛膝三钱, 痧退, 又用二十三号中孚方, 肿痛俱痊。 一人晚间右腿红肿, 痛之已, 喉旁肿痛, 初不觉其为痧, 只见时症犯此者甚多, 细看两臂痧筋, 剌出毒血, 用十六号师象方倍山楂、菔子, 加大黄一钱饮之, 食消便下而安。

曰痰喘气急痧, 先痰喘气急, 痧胀因之, 先治痧后治痰气, 无令痧为本病之助, 先痧胀后痰喘, 气急因之, 但治痧而痰气自愈。 若痧有寒热不清, 痰喘气急者, 兼和解。 痧有但热无寒喘争者, 兼消食顺气。 有二便不利喘急者, 有痢脓血或赤白喘急者, 但急攻里。 有瘀血凝滞小便利, 大便黑喘急者, 当防痧毒攻坏脏腑。 不痛者可治, 痛不已者难治, 服药不应者必死。 (一人发热头疼, 胀闷昏迷, 痰喘气急, 六脉无根, 因放痧, 用十三号革象方、二十号损象方, 稍冷服, 又用四十五号蒙象方, 胀平, 再用一号干象方加青皮、连翘、山楂、菔子、熟大黄, 病痊。 一妇喘急胀闷, 刺乳下二针, 出紫黑血, 用二十八号恒象方, 二帖愈。 一人喘急, 发热身重, 腹中绞痛, 刮放不效, 用四号否象方、十四号丰象方加大黄, 服之愈)。

曰半身不遂痧。 心主血, 痧毒中血分, 故易攻心, 此痧症所以发昏也。 若慢痧冲激迟缓, 留滞经络, 或左或右, 半身疼痛, 或麻痹不仁, 遂成半身不遂, 总因痧毒为害也。 见有青筋, 急宜刺破, 乃用药散毒活血消瘀, 始得愈(宜四十六号涣象方)。

臌胀兼痧, 先臌胀, 忽痧气乘之, 臌胀益甚, 在臌不可先医, 在痧自宜早治。 一人腹胀如鼓, 脐突筋青, 心口将平, 知为血鼓症, 其指头黑色, 兼痧无疑, 刺二十余针, 腿臂出血, 略松, 遂服药(宜十九号大畜方, 脐下青筋渐退, 后用鼓胀药导去恶水, 日服治鼓香橼丸, 二月余鼓症平, 永不复发)。

曰痧变臌胀, 痧者, 毒也, 慢痧之毒, 迁延时日, 留滞肌肤肠胃中, 若不早治, 即成真鼓。 (一人气急作胀, 胸腹饱闷, 脐下青筋突然起, 心口将平, 此慢痧成鼓也, 出毒血二十余针, 筋淡腹松, 用十号节象方)。

曰老病兼痧, 先患痰火咳嗽, 忽喘急痰涎, 喉声如锯, 或头汗如油, 喘而不休, 心胸烦闷, 莫可名状, 虽是痰火危困, 然有兼感时气, 或触秽骤然势盛者, 必宜察脉按症, 先清痧, 次治痰, 渐补气血斯可耳。 (一妇素痰火, 或痰壅喘急, 六脉啄, 此兼痧症, 尚有救, 刺出恶血, 用散痧消毒豁痰顺气药, 并用四十五号蒙象方, 渐安, 后惟大补气血愈)。

曰弱症兼痧, 先患痨弱, 或吐血, 或干嗽, 两颧唇口鲜红, 或骨蒸热, 一感时气或触秽, 必兼痧症, 或痰喘, 或咽喉如哽, 或心腹胀闷, 烦躁发热, 较之平时不足, 益加沉重, 此宜先治痧, 令痧毒退尽, 方治本症。 (宜十号节象方, 清茶下)。

曰内伤兼痧, 人有内伤, 讵无外感, 外感不独风寒, 即暑热时疫传染, 秽恶触犯, 一受之, 亦如外感。 然内伤, 本病也。 外感, 标病也。 内伤兼痧, 宜先治痧, 次治本病。 (一老妇夺产争殴, 发热, 咳嗽吐痰, 胸中胀闷, 知是内伤兼痧, 刺痧筋二十余针, 与十号节象方, 少松, 又用四十七号讼象方治其内伤, 下黑粪瘀血, 诸症除后, 用六十二号谦象方, 并前虚症亦除)。

曰痧变痨瘵, 痧症有忌饮热汤者, 有反喜热汤者, 惟喜饮热, 痧益难辨, 慢痧所以渐成痨瘵也。 原夫痧毒之始, 入于气分, 令人喘嗽吐痰, 发热声哑。 说B火毒伤肺, 肺为娇脏, 若不知治, 变为百日紧痨、轻亦数年难愈, 卒至危亡。 入于血分, 重者凶变在即, 轻者岁月挨延。 若乃毒瘀胃口, 必须去毒而愈。 毒瘀肝经, 损坏内溃, 吐血数发, 势极凶危, 毒瘀心包络, 总成痨瘵, 治须识立于始, 莫咎厥终。 (一人痧胀, 不服药, 但放痧三次, 胃脘间成一块, 嗽痰发热, 不食日瘦, 右关芤, 余皆数, 此内有瘀血, 必吐出方解, 用桃仁、苏木、泽兰、白蒺、香附、乌药, 酒煎服, 吐出紫黑血碗部B, 更用活血引下药, 加童便酒服愈)。

曰痧变吐血衄血便红。 痧毒冲心则昏迷。 冲肺则气喘痰壅, 甚则粪衄。 入肝则胸胁疼痛不能转侧, 甚则血涌吐出。 流于大肠则大便血。 流于小肠膀胱, 则小便血。 治宜先清痧毒, 顺其所出之路, 则气自顺而血自止矣。 (一人放痧不服药, 变筋骨疼痛, 十日后吐血甚多, 疼痛不愈, 脉芤, 痧气已退, 尚存瘀血, 用三十六号益象方。 一幼儿痧痛大便血, 令放痧, 用四十八号同人方。 一女痧痛溺血, 放痧不愈, 用四十九号坤象方加益母草、金银花、牛膝、连翘。 一人痧胀鼻衄, 是痧气由衄而泄也, 用六号肃象方)。

曰痧变发斑, 痧粒不过红点而已, 至有浑身成片斑斓, 发热头晕者(宜五号观象方)。 其有痧变发黄者, 邪热攻乎脾胃, 而土之本色见于外也。 脾胃虽属土, 又有湿热之分。 说B脾阴脏属己土, 主燥, 观其纳甲于离宫可见。 胃阳腑属戊土, 主湿, 观其纳甲于坎宫可知。 一湿一燥, 湿热熏蒸, 如盦曲之状, 故发黄也。 其方治载铜痧条。

曰犯痧小便不通, 痧毒结膀胱, 令便溺不利, 小腹胀痛难忍(宜四十四号未济方, 并涤痧丸、润下丸)。

曰眼目怪症痧。 痧者, 火毒也。 若犯痧症, 适与心主之火相合, 痧毒逆冲, 须防攻心之患。 今少阴心君不受邪, 逆犯厥阴肝母, 故两目红肿如桃, 甚则眼珠突出。 然他症患目, 惟在于目。 若因痧为患, 必心中烦闷, 而目疾因之, 不早治, 则痧毒已参阳位, 其火炎极, 轻则坏目, 重则殒命, 治宜先刺巅顶百会穴以泄毒气, 用清火活血顺气药, 加牛膝、石斛引火归原, 良法也。 若心中烦闷头眩, 两目红肿大痛, 眼珠挂出, 左目尤甚, 至晚即昏沉眩晕(宜五十号复象方加童便服, 眼珠始收)。 若两目通红, 甚至起障生翳, 此痧之余毒在肝(宜五十一号临象方加灯心、白芙蓉叶, 水煎温服。 曰痧后牙疳, 此痧毒入于胃也(宜五十二号泰象方, 神效)。 曰痧后胸膈痛, 痧毒虽退, 尚留瘀血在胸膈间, 是积血作痛也(宜朱笑散)。

曰妇女倒经痧, 经行之际, 适遇痧发, 经阻逆行, 或鼻红, 或吐红, 肚腹肿胀, 卧床不能转侧, 肚腹不痛, 亦为暗痧, 若痧毒攻坏脏腑者不治, 急放痧(宜五十三号大壮方)。 当急救。 若暗痧陡发, 则胎前痧脉溷于有孕, 产后痧脉杂于恶阻, 又无心腹痛可据, 须当究其症候, 察其声色, 看有痧筋, 急宜刺破, 肌肤痧壅, 焠刮兼施, 至若痧毒横行, 肆攻脏腑, 莫可挽回矣。

曰胎前痧痛, 毒气攻冲绞动, 殒命伤胎, 岂为细故, 至如安胎用白术、当归、茯苓之类, 痧所大忌, 以痧胀所宜, 惟是破气破血之味。 又胎孕所忌, 斟酌其间。 活血解毒用金银花、益母、丹参、 红花、寄生, 消瘀而不伤胎元。 顺气用香附、陈皮、厚朴、砂仁、乌药, 行气而不伤胎气。 散痧用防风荆芥、细辛, 透窍而不动胎孕。 消食积用山楂、 卜子、谷芽、麦芽, 宽中而不伐胎性。 采择于中, 最为稳当。 然此等药, 势盛难于速效, 权用一二味T药, 恐于胎气有妨, 不可不慎(宜五十四号夬象方)。

曰产后痧痛, 产后用药必须温暖, 痧症用药惟重清凉, 既属相反, 而处治之方, 毋执产后一于温暖, 亦毋执痧症一于清凉也, 今统制一方, 为临症之法, 散痧用独活、细辛, 破血用桃仁、红花, 顺气用香附、乌药、陈皮, 解毒用金银花、 紫花地丁, 消食用山楂、卜子、神#、麦芽。 如产后常用姜炭肉桂以温血, 是痧症所忌。 痧症必用荆芥、防风以散痧, 连翘、薄荷以清热, 又产后所不宜也。 况痧症胀极, 尤贵大黄、枳实、槟榔以通积滞, 而产后更不可用。 说B痧而用温胀者益胀, 产而用凉瘀者益瘀, 惟取微温之气, 则两不相妨, 更加童便以清热消瘀, 岂非良法乎。 (一产妇三日, 腹胀绞痛, 恶露不通。 夫产后痛当在小腹绞痛, 非产后本病。 脉洪数有力, 兼痧无疑, 先饮童便一杯, 少苏, 剌出毒血, 用二十二号履象方, 痧尽, 恶露行。 一妇产八日, 恶露太多, 忽寒热, 胸中胀闷, 脉洪大无伦, 今恶露去尽, 此脉不宜, 放红紫痧筋二条, 便不洪大, 又刺臂指十余针, 用五十五号需象方, 四帖病痊。 一妇产六日, 身痛, 寒热如疟, 昏闷, 脉歇止, 指甲黑, 乃兼痧症也, 刺指七针, 舌底一针, 稍缓, 用五十六号比象方愈)。

曰小儿夹惊痧, 小儿一时痰涎壅盛, 气急不效, 眼目上翻, 手足发搐, 肚腹胀满, 误作惊治不效, 看有痧筋, 速为出血, 额现痧粒, 急为火焠, 先令痧退, 然后治惊(宜四十五号蒙象方)。

曰痘前痧, 痘本先天, 因时而发, 必由外感, 如痧亦时疫之气所感, 作胀作痛, 而胎元之毒因之俱发。 凡痘未见点之前痧胀, 必心胸烦闷, 痰涎壅塞, 甚至昏迷不省, 此其候也。 小儿滑疾之脉, 类于痧症, 厥厥动摇之脉, 虽若疑似难明, 然有痧筋可辨, 单用药清之, 痧自退, 痘自起矣。 若痘点既形, 触秽痘隐者, 痘科自悉, 不载。

(一儿痘初发犯痧, 腿湾有痧筋二条, 余曰, 两目少神, 四肢战动, 痘之候也。 隐隐微点, 痘之形也。 口热如炉, 红紫之色, 热之盛也。 但是痰喘气急, 腿湾痧筋, 必痘因痧胀而发。 治宜先透痧, 或兼发痘, 用五十七号兑象方一帖, 稍冷服, 痘乃发, 十二朝而痊)。

曰痘后痧胀, 痘后中气多虚, 有感必伤, 一遇暑热及秽恶即成痧胀, 往往忽然生变, 人多认为恶痘所致, 竟不知痧之为害有如此也(宜二十六号豫象方, 合二十八号恒象方。

曰痘前痘后痧, 论凡痘前后, 见有痧筋, 止可辨其为痧, 用药治之, 切忌针刺, 非不可针也, 痘变不常, 若一差池, 为害不浅, 故切切不可用针也。

曰疮症兼痧。 疮痛者, 心火血热所致, 故火盛而脓肿作痛。 然脓疮虽痛, 必渐渐而来, 非若兼痧之骤。 故凡疮疡兼痧, 其肿痛必多可畏处。 况疮脉多洪数, 兼痧脉固不同, 筋色又可辨验, 不容混也。 急刺指头及头顶(宜五十八号困象方、五十九号萃象方)。

曰痧变肿毒, 痧毒不尽, 留滞肌肉腠理间, 即成肿毒, 急先放痧, 用解毒散痧药以除其根, 然后审毒所发, 照十二经络脏腑, 分阴阳寒热处治, 轻则消, 重则拓, 虚则补, 实则泻。 若红肿甚者属阳(宜五十九号萃象方)。 白色平肿不起发者属阴(宜六十号咸象方)。 毒又有半阴半阳者(宜五十八号困象方)。 凡毒穿破后, 护之(宜贴太乙膏)。 若肿毒无脓, 止有毒水流出, 或脓少血多须拔去毒水脓血(宜飞龙夺命丹, 研碎些些, 填太乙膏中, 毒水尽, 但贴膏)。 有毒口难收者, 收之(宜掺红玉散。 一人发背, 疽黑烂, 脉沉微, 指头黑色, 恶热饮, 此痧变恶毒, 用冷围药而成此疽也, 令去围药, 放痧讫, 俟痧气绝, 用六十号咸象方温托之, 外敷如前法, 另有六十一号蹇象方选用)。

曰痧后调理, 痧退之后, 痧气已绝, 气血虚弱者, 急补之(宜六十二号谦象方、 六十三号小过方)。 若屡患痧症者, 待痧气既清, 调理之(宜六十四号归妹方)。 以上三十六变痧也。 列正变之名目, 考正变之症状, 备正变之方治, 痧焉瘦哉, 痧焉瘦哉, 以是知养吾之书, 实能发前人所未发, 足为轩岐之央B臣也, 余能不祖其说而述之哉。

[脉法]

王养吾曰: 痧症脉多微缓细涩, 有时弦数, 纵浮大亦虚而无力, 疾徐不伦, 或六脉俱伏, 伏亦无妨。 (鳌按: 又有或左或右一手伏者, 有一部两部伏者)。 痧气一退, 脉即渐还。 假如头疼壮热, 脉应洪实而反微迟者, 痧也。 如厥冷不语, 脉应沉细, 而反滑数者, 痧也。 大抵痧脉与他脉有异, 脉症不符, 便舍症而从脉。 凡诊痧无过此, 两言尽矣。 且痧之毒气, 冲激于经络血肉之分, 或脉多洪数, 或沉紧, 或大而无伦, 或洪实有力, 若症脉稍有不合, 便审痧筋有无。 有则俟刮放后, 再诊脉之来复如何, 以断病之寒热虚实从治。 无则凭脉断其寒热虚实用药。 如伤寒杂病, 自有本脉, 若一兼痧, 其脉必变病, 必凶暴。 然兼痧之脉, 自可细考而知也。 伤食之痧, 脉多紧实。 伤血之痧, 脉多芤滑。 伤暑之痧, 脉多洪滑而数疾。 伤风之痧, 脉多沉微。 触秽之痧, 脉多变异不常。 伤气之痧, 脉多沉伏, 或形如雀啄。 伤寒湿之痧, 脉多沉细耳。 或有痧脉一似阴症者, 尤不可不辨。 说B痧毒之气, 阻抑于经络血肉间, 故多沉伏, 即有别病兼痧者亦然。 如伤寒脉沉迟无力, 是直中三阴经之脉也, 治用热药, 固无疑矣。 惟伤寒兼痧, 痧脉与阴症相似莫辨, 一服温补热药, 痧毒变幻, 悔无及矣。 凡临伤寒症, 见有沉微或伏之脉, 一似直中三阴经, 其外视症候, 稍有不合者, 便取痧筋验之, 有则为痧, 无则为阴症施治, 或凉或热, 万不失一。 且刮放服药之后, 血肉经络之分, 通而无阻, 即按其脉, 便不复如前之沉微或伏矣。 然后按脉辨症, 治其伤寒, 未有不效者。 至如杂病兼痧, 有沉微或伏之脉, 亦以此法验之, 诚为至当不易。 是故凡痧察脉, 可决死生。 脉微细者生。 实大急数者重。 脉洪大无伦者凶。 一部无脉者轻。 一手无脉者重。 两手无脉者死。 六脉无根, 放血服药不应者, 不治。 诸怪脉现, 放血服药不应者, 死也。 总之, 治病欲辨明虚实寒热之法, 斟酌轻重缓急之宜, 惟脉是恃。 若诸脉伏, 不可推测, 医者将何以断验乎, 故必求他症以辨之, 方有治法耳。 当诸痛脉伏者, 推验筋之青紫, 识其为痧。 即诸病不痛而脉伏者, 亦必推验筋之青紫, 识其为痧。 说B因痧毒气壅血瘀于经络间, 故尔脉伏。 若刺放血流, 气亦泄, 毒无壅阻, 而脉乃复其常。 至于重痧, 伤在三阴, 针刺有所不到, 血流有所不尽, 惟从食积血痰所阻之毒以治之, 脉且随药而复, 乃知痧症脉伏, 反为平常事耳。

[痧胀原由症治]

陶节庵曰: 湿霍乱死者少, 干霍乱死者多。 以上不得吐, 下不得利, 上下不通, 腹痛甚而头疼发热, 此为干霍乱也。 犯此死者多, 因其所伤之邪不得出, 壅塞正气, 阴阳隔绝也, 宜先用吐法, 再服药。 缪仲淳曰: 绞肠痧属胃气虚, 猝中天地邪恶秽污之气, 郁于胸腹间, 上不吐, 下不泻, 以致肠胃绞痛异常, 胸腹骤胀, 遍体紫黑, 头顶心必有红发, 急寻出拔去之。 急以三棱鎞针刺委中, 挤出热血, 可立苏。 次用新汲凉水入盐两部B恣饮, 得吐泻即止。 委中穴在两膝下弯横纹中间两筋之中, 刺入一分。

王养吾曰: 痛而绞动者, 痧毒阻于食积之气分也。 痛而不移者, 痧毒壅于血分而有瘀也。 发于头面上部者, 痧之毒气上壅也。 缠于手足下部者, 痧之毒血下注也。 上吐下泻者, 痧气上下冲激也。 烦闷气胀者, 痧气壅塞于心膈也。 恶寒发热者, 痧气遏抑于肌表也。 胸膈偏痛者, 痧之毒血流滞于经络也。 结滞肠胃者, 食积瘀血为肿为胀也。 吐血便血者, 痧血泛溢而溃败也。 咳嗽喘急者, 痧毒壅于气分而生痰逆也。 立时闷死者, 痧之毒血攻心也。 手足软而不能运者, 痧入于血分, 毒注下部也。 腰胁俱痛者, 毒阻于血分而有瘀也。 半身偏痛者, 毒阻于半身而血瘀也。 身重不能转侧者, 痧之毒血壅瘀, 不能转运也。 变成毒溃烂者, 毒血凝滞, 败坏肌表也。 (以上宜分表里)。

又曰, 痧症之发, 未有起于寒者, 然亦有时为寒, 非真寒也。 说B因世人知痧之热, 而服大寒之剂以致此。 夫犯痧症, 必其无食积血阻于中者, 方可服寒饮而得效。 若一有食积血阻而饮大寒, 则食不消, 血不散, 积不行, 痧毒反冰伏凝阻, 未有得宁者。 尝见高岩穷谷中, 行旅感受暑气, 渴饮涧水而即死者, 是名寒痧。 说B缘痧毒攻心, 服寒饮太过, 痧毒反凝结于心胸, 多致不救也。 若为放痧, 毒血一行, 便无阻滞, 得有其命。 故方书有服阴阳水者, 不独取井水, 以此故耳。 是以久服凉饮之后, 痧有未痊者, 又当以微温之药施之, 略用三香温和之剂, 诚为权宜之术。 若用桂附干姜吴萸参*之属, 则又误矣。

又曰: 治痧当辨身凉身热, 身凉而内热者, 宜攻其里, 表热者, 宜透其肌, 用药随时活变, 故不立主方。 (以上言宜分凉热)。 又曰: 痧症危极, 昏迷不醒, 即扶不起, 呼不应, 虽欲刮放而不得, 即当用药救之, 以期必效。 然痧症用药, 必须带冷, 虽未能即周于肌肤血肉间。 其昏迷不省, 乃痧之热毒冲于心胸, 心即不能自主而昏迷。 若药带冷入口, 先从胸膈间顺流而下, 则热毒之气在心膈间者, 随药而消, 故昏者复明, 迷者复省, 即有不省者, 乃食痰血积所阻, 若能攻而下之, 未有不省者矣。 (以上用药法)。

又曰: 痧胀有一等凶症, 心胸高起如馒头者, 不治。 虽曾以升象方治活一妇人, 胸前高突如拳大, 坚如铁石者, 亦偶也。 背心一点痛者凶。 角弓反张者死。 腰肾一片痛者死。 心胸左右有一点痛者不治。 胁肋痛, 四肢肿痛者难治。 鼻如烟煤者死。 舌卷卵缩者死。 环口黧黑者死。 头汗如珠, 喘而不休者死。 昏迷不省, 放痧不出, 服药不应者死。 痧块大痛, 服药不应者死。 此皆实热为害固然耳。 (以上难治症)。

又曰: 仲景《伤寒论》中, 不及瘟疫, 何况后世所云痧胀乎?夫伤寒原为传经热症, 说B因六气阴阳同异不齐, 风热火统乎阳, 寒燥湿统乎阴, 大抵六气由表及里, 故云外感, 乃肝脾胃肾与膀胱传变皆周, 而病自解矣。 至于痧, 有由内而出者, 有自外而入者, 有无端而起者。 或发于脏, 何脏受之, 或发于腑, 何腑受之。 或犯兼症, 或犯变症, 但止于一经而不传, 原不拘拘经之手足也。 故内受邪, 则为绞刺, 为胀急, 为闷乱。 外显于症, 则为瘾疹, 为斑黄, 为吐泻。 存中形外, 自然之理耳。

又曰: 河间云, 诸热瞀瘛暴喑, 冒昧躁扰, 狂越詈骂惊骇, 腑肿疼酸, 气逆冲上, 噤栗如神守, 嚏呕疮疡, 喉痹耳鸣及聋, 呕涌溢食不下, 目眯不明, 暴注卒泻, 瘛暴病暴死, 皆属于火。 已上诸症, 今时痧胀十居八九。 至如暴病暴死, 河间但指中风痰厥, 由今观之, 暴病暴死者, 于痧胀最为酷肖, 想古时不立痧胀之名, 未经说破故耳。 则知痧之属火明甚。 然火有君相之别。 手少阴经君火也, 右肾命门为手心主, 乃手厥阴包络之脏, 经言心之原出于太陵, 凡刺太陵穴者, 所以泻手心主相火之原耳。 又有手少阳三焦合为表里, 神脉同出, 现于右尺一经, 代君行令, 故相火之为病居多, 皆因火性最烈, 其气上炎, 以致三焦阻塞, 六脉全乖, 昏冒口不能言, 痰喘声如曳锯。 然相火作病, 犹有可回。 若犯少阴心君, 确具死症, 则殒在须臾, 莫谓医工艺术之疏耳。 又曰: 事必师古, 何况于医。 丹溪治杂病, 以气血痰三者为先, 说B三者成疾, 人身最多, 能详审于三法之间, 便可指下奏央B。 至于痧胀, 又何能离此三者乎。 痧有气塞者, 为喘息, 为胀满, 为呕哕, 为头目胀, 其痛阵紧, 脉必洪数, 属阳。 有气闭者, 为昏冒不语, 为口噤目翻, 不省人事, 上下厥冷, 虽痛, 口不能言, 脉必沉伏属阴。 痧有血热者, 为烦躁, 为紫斑, 为头目赤, 为衄, 为口吐红沫, 脉必实大, 属阳。 有血阻者, 腰胁痛, 攻心痛, 手足青紫, 脉必紧而牢, 乍大乍小, 属阴。 痧有痰壅者, 喉中沥沥有声, 吐咯不出, 呕吐酸水清涎, 脉必弦滑, 属阳。 有痰厥者, 卒倒僵仆, 手足厥冷, 肌肤芒刺, 遍身青筋, 坐卧不能转侧, 脉必微细, 似有似无, 属阴。 凡气血痰之为害于痧, 有如此者, 不得谓阳痧则生, 阴痧则死也。 即使阴痧, 又不比伤寒直中阴经症, 可用姜桂参*也。 痧胀有脉伏三日, 亦得救活着。 四肢厥冷, 刺血投剂后, 即时温暖者。 目闭牙噤, 刺血投剂后, 即时睁眼认人, 而言其所苦者。 医工能识其窍则危者立安, 失其机, 虽得生全者亦死矣, 可不深为究心, 以救人生命乎。 (以上参集诸家名论)。

又曰: 凡犯痧症, 仰卧, 将大公鸡一只, 放肚上, 鸡即伏好, 疼止, 即跳下而愈, 此法试过亦验。 又法, 痧症属肝经者多, 肝附于背第七骨节间, 若犯痧, 先循其七节骨缝中, 将大指甲重掐入, 候内骨节响方止, 以盐涂之。 如不响, 必将盐重擦, 必使透入, 方能止疼。 (以上腹痛治法)。

又曰: 治霍乱腹痛之甚, 以新汲水百沸汤各半合饮之, 甚效。 说B上焦主纳, 中焦腐化, 下焦主出, 三焦通利, 阴阳调和, 升降周流, 则脏腑畅遂。 一失其道, 二气淆乱, 浊阴不降, 清阳不升, 故发为呕吐霍乱之病。 饮此汤即定者, 分理阴阳, 使得其平也。 此即无病, 凡夏月早起, 或卧间, 用一盏, 亦能清暑调中消食。 (以上论阴阳汤之利益)。

凡痧症饮汤药, 云稍冷者, 九分冷一分温也。 云微冷者, 八分冷二分温也。 云微温者, 冷者四分之三, 温者四分之一也。 云冷服者, 十分生冷也。 云温者, 四五分温也。 (以上汤药规则)。

又曰: 痛时则不欲饮食, 痛后亦有不喜食者, 有食而作胀复痛者, 或疑伤寒而饿坏者, 其间饮食最要斟酌, 宜忌不可不审也。 夫发痧忌热汤热酒粥汤米食诸物, 若饮热汤酒, 轻必变重, 重必至危。 吃米物恐结成痧块, 日久变生他疾, 难于救治。 如有食消不殒命者, 亦幸耳。 故痧病略松, 胸中知饿, 设或骤进饮食, 即复痧胀, 立能变重, 必忍耐一二日, 乃可万全。 更见禅僧痧胀, 愈后再不复发, 以无荤腥故也。 今后凡遇痧病得愈者, 当知所戒, 即无屡发之患。 如伤寒不饮食至一候两三候不妨者, 以邪气填胃口也。 痧胀十日五日不饮食亦不妨者, 以痧气满塞胸膈也。 惟俟痧气尽, 然后与之。 生姜痧症大忌, 切不可泡汤服, 或作药引, 犯之必死。 今将宜忌食物开列, 医家病家, 各遵毋忽。 食忌生姜、枣、圆眼川椒胡椒、辣、烟、茶、酒、 滚汤、索粉、醋、面、面筋、猪肉羊肉、鸡、鱼、葱、蒜、芥、菜瓜、茄、菱、 糯米食、糖食、桃、梅、李、杏一切甜物, 食宜黑沙糖、芋艿、食盐、荸荠百合、西瓜、灯心汤、山楂汤、莱菔子汤、芦根汤、陈香橼汤、阴阳水。 然即所宜, 亦必等痛止后, 知饿方可吃。 清水饭汤如米粥米糊亦宜少用, 且须冷吃, 不然, 则复发。 (以上食物忌宜)。

治痧胀忌宜诸药

忌药切勿犯(人参 白术 山药 黄耆 熟地白芍 甘草 茯苓 猪苓 半夏 白芷 苍术 升麻 肉桂 附子 吴萸 干姜 生姜 五味 木瓜 竹沥 杜仲杞子 故纸 茯神 枣仁 苁蓉 巴戟 柏子仁 凡治吐症, 用半夏、藿香。 独痧症作吐, 半夏性燥, 须防火邪, 切不可用。 藿香惟取其正气, 以治秽浊, 倘肠胃中有食积瘀血, 阻滞痧毒, 骤用此以止吐, 反有闭门逐盗之忧矣)。

宜药须酌用(陈皮 枳壳 荆芥 柴胡 葛根薄荷 青皮 枳实 防风 前胡 厚朴 紫 苏 细辛 独活 桔梗 香附 郁金 木香 砂仁 乌药 连翘 蓁艽栀子 贝母 天冬 杏 仁 桑皮 赤芍 香橼 丹参 山楂 红花 苏木 桃仁 三棱 莪术 麦芽 神# 麦冬 牛膝 牛蒡 泽兰 菔子 茜草 银花 香茹 地丁 甘菊 青黛 乳香 阿魏 胆星 雄黄 天竺黄 蚕沙 没药 角剌 牛黄 麝香 明矾 石膏 甲 姜蚕 童便梅花 板蓝根 小青草即血 见愁 红蓼子 紫荆皮 火麻仁 刘寄奴 益母草 地骨皮 穿山甲芥子 元胡索五灵 脂 痧症寒热, 不由外感, 其毒从鼻吸而入, 搏击肌表, 羌活 麻黄, 俱在所禁。 如荆芥、细辛善能透窍, 说B恶毒之气由窍而入, 故用以治痧, 亦由窍而泄。 若防风乃臣使之品, 取为透窍之佐, 不比麻黄、羌活专主发表, 反有升发火毒之虑也)。

忌宜相半药(羌活 藿香 檀香 当归 黄连元参 川芎 沉香 丁香 生地 黄芩 花粉 木 通 大 凡忌宜相半之药, 如必不得已而欲用之, 轻者止可用半分至三分, 重者亦只可四五分至钱部B)。

治痧胀方六十四

一号干象方

防风 细辛 陈皮 枳壳旋覆花芥穗 等分, 水煎, 稍冷服。 头面肿, 加薄荷、甘菊。 口渴加天花粉。 手足肿, 加威灵仙、牛膝、金银花。 腹胀, 加大腹皮、厚朴。 吐不止加童便。 内热, 加连翘、知母。 血滞, 加茜草、丹皮。 痰多, 加贝母、瓜蒌霜。 小腹胀痛加青皮。 寒热, 加柴胡、独活。 赤白痢加槟榔。 食积腹痛, 加山楂、菔子。 喉肿, 加射干、 山豆根。 心痛, 加莪术、延胡索。 触秽, 加藿香、薄荷。 瘀血面黑, 加红花、苏木。 放痧不出, 加苏木、桃仁, 倍细辛、荆芥。 以上加减法, 大同小异, 余可类推, 后不具载。

此方专治感风成痧之剂。

歌曰: 干象风痧腹痛频, 嗽烦身热汗头疼, 荆防细壳陈旋独, 时气相干一服宁。

二号姤象方

香茹 薄荷 连翘各一钱金银花 紫厚朴 木通各七分 水煎, 冷服。 此方专治伤暑成痧之剂。

歌曰: 暑痧姤象止头眩, 自汗如倾吐泻兼, 荷泽翘通车藿朴, 香茹瓜豆是更须。 此首歌内有加味。

三号遯象方

香茹 紫苏 厚朴 山楂枳壳 菔子 陈皮 青皮 等分, 水煎冷服。 汗多者本方去紫苏。 此方专治暑热成痧之剂。

歌曰∶暑胀难当遯象名, 香茹楂朴壳陈青, 更加菔子苏随意, 竹叶石膏汤亦灵。

四号否象方

藿香 香附各四分 薄荷叶七分 枳壳 连翘 山楂 元胡索各一钱 水煎, 冷服。 此方专治阴痧之剂, 腹痛而手足冷者是也。

歌曰: 否象阴痧手足凉, 腹疼秽气触而成, 延胡壳木楂香附, 砂藿连翘薄荷增。 此首歌内有加味。

五号观象方

防风 荆芥各一钱 川芎三分 连翘 陈皮 表皮各八分 水煎, 稍冷服。 食不消, 加山楂、菔子。 有积加槟榔。 心烦热, 去川芎, 加山栀子。 痰多, 加贝母、白芥子。 气壅, 加乌药、香附。 血壅, 加桃仁、红花。 郁闷不舒加细辛。 食积, 加三棱、莪术。 暑热, 加香茹、厚朴。 大便秘, 加大黄、枳实。 小便秘, 加薄荷、射干、牛蒡子, 去川芎。 咳嗽, 加桑皮、马兜铃。 此方专治阳痧之剂, 腹痛而手足暖者是也。

歌曰: 观象阳痧手足温, 多因气郁痛相寻, 荆防陈细槟翘郁, 烦热栀香菔子青。

六号剥象方

地骨 薄荷 山栀 丹皮天花粉 元参 细辛 等分, 水煎, 稍冷服。 此方专退痧热之剂。

歌曰: 斑痧剥象是良方, 呕吐头眩发紫斑, 地骨栀元花粉细, 丹皮薄荷便身凉。

七号晋象方

元胡索 苏木 五灵脂天仙子各一两 莪术 广皮 三棱 枳实厚朴 槟榔 姜黄各七钱 乌药五钱 降香沉香各三钱 阿魏二钱 香附四钱 菔子一两 水泛丸, 每十五丸, 砂仁汤下。 此方专治食积壅阻痧毒, 瘀痛难忍, 头面黑色, 手足俱肿, 胸腹胀闷等症。

歌曰: 乌痧恶症痛难当, 晋象丸方果是强, 苏木延胡陈附朴, 蓬棱阿魏菔槟榔, 灵脂乌药天仙子, 枳实姜黄沉降香, 水泛为丸如绿豆, 砂仁汤送月圆双。

月圆双者, 每服十五丸也。

aa

八号大有方

沉香 槟榔各五钱 卜子枳实 厚朴各七钱 山棱 蓬术 天仙子广皮 各六钱 蔻仁 乌药各四钱 木香三钱姜黄五钱 水泛丸, 每三十丸, 砂仁汤稍冷服。 此方专治痧气急, 胸腹胀痛, 迷闷昏沉。

歌曰: 晕痧大有救昏迷, 厚朴天仙卜广皮, 白蔻姜黄槟枳橘, 蓬棱乌药木香齐。

九号坎象方

五灵脂 广皮各一两 青皮 天仙子 三棱 蓬术 姜黄各七分 枳实 六钱 蔻仁 乌药各五钱 木香 沉香各二钱 阿魏一钱 制法、服法, 同八号。 此方专治痧症气壅血阻, 昏迷不省, 偏身沉重, 不能转侧。

歌曰: 坎象同前气阻壅, 青陈乌药实棱蓬, 仙灵白蔻兼阿魏, 更有姜黄沉木央B。

十号节象方

郁金二钱 细辛一两 降香三钱 荆芥五钱 每末三匙, 清茶稍冷服。 此方通治痧症之仙剂。

歌曰: 绞肠痧痛病非常, 节象仙方效最良, 郁细降香荆芥穗, 三匙细末和茶浆。 以下七方俱属此条。

十一号屯象方

三棱 蓬术 白芥子延胡索 卜子各一钱 枳壳 青皮 乌药各八 分 红花七分 香附四分 水煎, 稍冷服。 此方专治痧气内攻之剂。

歌曰: 屯象祛痧气内攻, 蓬棱白芥枳延红, 卜青乌药同香附, 任是盘肠一剂通。

十二号既济方

降香五钱 牛膝二两大红凤仙花 红桃花 红花各七钱 白蒺藜一两 为末, 砂糖调童便冲服。 此方专治痧毒中肾之剂。
十三号革象方

郁金 沉香 木香各一钱 乌药三钱 降香二钱 细辛五钱 每末三 钱, 冷水服。 此方专治痧气寒凝之剂。

歌曰: 痧气寒凝革象方, 郁沉乌降木辛将, 共来为末三钱服, 定使阴寒见太阳。

十四号丰象方

三棱 蓬术 卜子 青皮 乌药 槟榔 枳实各一钱 水煎服。 此方专治痧症因于食积者。

歌曰: 丰象多缘食积因, 青乌卜实与蓬棱, 楂槟神#能消食, 水二煎成取八分。

十五号明夷方

细辛 大黄 枳实 厚朴 桃仁 青皮 火麻仁 等分, 水泛丸, 每服一钱, 重者二钱, 再重者三钱, 灯心汤稍冷下。 此方专治痧症大便干结, 气血不通, 烦闷壅盛昏沉者。

歌曰: 明夷干结便难通, 烦闷昏沉气血壅, 蒌实将军辛厚朴, 二仁水滴滞消融。 此首歌内无青皮, 有瓜蒌。

十六号师象方

三棱 蓬术 厚朴 山楂 枳实 卜子 连翘 青皮 陈皮 细辛 等分, 水煎, 冷服。 此方专治痧症气食壅盛者。

歌曰:师象连前有七方, 绞肠痧内疗多般, 青陈楂朴蓬棱实, 卜子连翘与细看。

十七号艮象方

五灵指 菔子 山楂神# 青皮各一两 蓬术 厚朴各八钱 三棱 槟 榔各七钱 蔻仁 乌药 姜黄各五钱沉香 木香各三钱 阿魏二钱 丁香一钱水泛丸, 每一钱, 紫荆皮汤下。 此方专治痧症食积成块, 痛而不已, 推上移下, 日久叫喊, 筋脉抽掣之症。

歌曰: 艮象抽筋手足疼, 青筋胀起筋粗痕, 三香楂卜神灵蔻, 乌药蓬棱朴实青, 阿魏姜黄槟治块, 丸吞十粒紫荆皮。三香, 沉、木、丁也。

十八号贲象方

木香 檀香 沉香 等分, 为末, 每服五分, 砂仁汤微冷下。 此方专治过饮冷水痧不愈者。

歌曰:贲象皆由饮冷过, 三香末服暗痧多, 皆因暑热寒冰受, 凝结于中毒阻何。

十九号大畜方

白蒺藜二两 泽兰 姜黄 卜子 山楂 茜草 土贝母各一两 元胡 索 五灵脂各两五钱 槟榔七钱 金银花八钱 乌药 青皮各六钱 桃仁一两二钱每末 一钱, 温酒下。 此方专治食积瘀血, 痧毒凝滞成块, 日久不愈之症。

歌曰: 大畜能消积食瘀, 毒凝成块久难除, 泽兰白蒺姜黄菔, 茜草青槟乌药俱, 楂肉银花土贝母, 桃仁胡索五灵脂。

二十号损象方

没药三钱 细辛四钱白蒺藜 元胡索 桃仁各一两 降香三钱每末一钱, 酒下。 此方专治血郁不散之症。 暗痧难识, 为病亦多, 故立贲、损、大畜三方。
歌曰: 歌曰: 落弓痧胀最难医, 痰喘昏迷不醒时, 睽履中孚分辨治, 放痧去血复何疑。

二十一号睽象方

枳实 菔子各一两郁金二钱 乌药 连翘各八分 共为末, 茶清稍冷下。 此方专治痧气郁闷之剂。

歌曰: 睽象方原开郁闷, 翘乌菔实郁金施, 丹参楂肉银花佐, 共末茶清冷服之。 此首歌内有加味。

二十二号履象方

刺蒺藜 独活 桃仁蒲黄 红花 元胡索 乌药各一钱 枳壳七分 香附三分 水煎, 微温服之。 此方专治痧症因于血郁者。

歌曰: 履象专攻血郁症, 桃仁独活壳蒲黄, 延胡白蒺乌香附, 牛膝童尿贝母强。

二十三号

中孚方 红花 青皮 蒲黄各一钱 香附四分 枳壳六分 贝母二分 水煎, 温服 此方专治血痰之症。

歌曰: 中孚专治血痰 , 贝附青红枳壳蒲, 已上落弓宜选用, 昏沉发晕一时苏。

二十四号渐象方

陈皮 青皮 山楂厚朴 乌药 等分水煎, 冷服。 痰多, 加贝母、白芥子。 头汗, 加枳实、大黄。 口渴, 加薄荷、花粉。 血瘀, 加香附、桃仁、延胡索。 痧筋不现, 加细辛、荆芥。 此方专治痧症因气阻者。

歌曰: 痰潮噤口语无声, 气阻咽喉闭塞成, 渐象青陈楂紫朴, 延胡香附可回生。 又

歌曰: 痰涎壅盛朴鹅痧, 莫认喉鹅药用差, 震豫解方来救治, 外吹内服妙堪夸。

二十五号震象方

天竺黄 硼砂各二钱朱砂一分 元明粉八厘 冰片五厘 共为细末, 吹喉中。 此方专治痧症咽喉肿痛。

歌曰: 震象咽喉肿痛频, 朱硼冰片竺元明, 细研吹入喉中好, 拽锯之声一旦宁。 痧胀之害, 甚于喉风。

二十六号豫象方

刘寄奴 荆芥 红花茜草 丹皮 赤芍各一钱 乌药五钱 香附三分 蒺藜八分 水煎, 温服。 此方专治血滞之症。

歌曰: 豫象方医血滞凝, 寄奴茜草蒺藜荆, 红花赤芍丹皮共, 香附还同乌药并。

二十七号解象方

牛蒡子 苏梗 薄荷甘菊 贝母 金银花 连翘 枳壳各一钱桔梗五分 乌药四分 水煎, 微温, 加童便服。 此方专治痧症咽喉肿痛。

歌曰: 解象咽喉属命焦, 牛蒡枳壳桔连翘, 菊花苏梗金银贝, 乌药须添肿即消。

二十八号桓象方

大腹皮黑豆汤泡洗广皮 细辛 菔子 前胡 麦芽各一钱 山楂二两, 先煎汤, 代水煎药, 稍冷服。 此方专治痧气食结, 胸中饱闷, 腹中绞痛。

歌曰: 瘟痧为病有多端, 恒象方中大腹前, 细麦菔陈先六味, 山楂浓汁更须煎。

二十九号升象方

苏木二两 刺蒺藜元胡索 桃仁 红花各一两 独活三钱 降香 姜黄 赤芍各六钱 五灵脂七钱 大黄五钱 香附 乌药 三棱 蓬术 陈皮 青皮 角刺各四钱 每末二钱, 酒下。 此方专治痧毒血瘀成块, 坚硬突起不移者。

歌曰: 满痧跌倒最希奇, 紧闭牙关事不知, 升象血瘀坚突块, 延苏独活降灵脂, 桃红赤芍二黄附, 乌药青皮角刺宜, 更有三棱蓬术等, 共研细末酒相资。 二黄, 姜黄、大黄也。

三十号井象方

蓬术 红花 泽兰 桃仁 乌药 桔梗 川芎 牛膝 水煎, 温服。 此方专治紫痧之剂。

歌曰: 紫成痧怪异多, 若求井象免沉, 泽兰芎桔桃乌药, 牛膝红花术用莪。

三十一号大过方

香附 菔子 槟榔山楂 陈皮 薄荷 连翘各等分 木香磨二分 水煎, 加砂仁末五分冲和, 稍冷服之。 此方专治痧症食积气阻之剂。
歌曰: 三十二号随象方

赤芍 陈皮 桃仁枳实 茵陈 黄芩 瓜蒌仁 金银花 山栀连 翘各一钱 大黄三钱 煎, 微温服。 此方专治痧症毒结于大肠之剂。

歌曰: 铜痧遍体似姜黄, 随象除瘀结大肠, 青赤芩翘桃枳实, 姜茵栀子大黄尝。

三十三号巽象方

木香 沉香各五钱砂仁 卜子各八钱 檀香三钱 五灵指六钱水 泛丸, 每服五分, 白汤下。 此方专治过服冷水痞满者。

歌曰: 痧块成形痞闷多, 单求巽象莫能过, 三香卜子砂仁共, 再入灵指胁痛瘥。 三香, 沉、木、檀也。

三十四号小畜方

香附 红花各四分桃仁 大黄 贝母 山楂 赤芍 青皮 五灵指 各一钱 水煎, 微温服。 此方专治痧症因于血实者。

歌曰: 小畜同前因血实, 桃红贝附青楂赤, 灵脂还共大黄煎, 气滞血凝全没得。

三十五号家人方

归尾 枳壳 赤芍各一钱 山楂 菔子各二钱 厚朴八分 水煎, 微冷服。 此方专能消食顺气和血。

歌曰: 身重消瘀解毒先, 家人气顺食消兼, 朴楂卜壳同归尾, 赤芍相和用水煎。

三十六号益象方

苏木 桃仁 红花各一钱 青皮八分 乌药四分 独活六分 刘寄奴 一钱 白蒺藜钱二分 水煎, 微温服。 此方专治血结不散之剂。

歌曰: 益象同前因血结, 桃仁苏木并红花, 寄奴白蒺青乌独, 转侧如常不用嗟。

三十七号无妄方

菔子二钱 槟榔 山楂 连翘 赤芍 金银花各一钱 防风 乌药 元胡索 炒枳壳 桔梗各七分 水煎, 稍冷服。

歌曰: 无妄兼寒食血成, 防延桔壳菔楂槟, 翘乌赤芍银花共, 沉暑冲心痧发昏。

三十八号噬溘方

桃仁 苏木 乌药香附 白蒺藜末 独活 泽兰 山楂 水煎, 微冷服。 此方专治痧症类伤寒。

歌曰: 噬嗑头疼发热攻, 类伤寒症最为凶, 桃苏乌附泽兰蒺, 独活山楂可奏央B。

三十九号颐象方

柴胡 菔子 山楂连翘 红花 枳实 荆芥 花粉 熟大黄二钱 水煎, 冷服。 此方专治先因伤食, 发热口干等症。

歌曰: 颐象方因伤食先, 口干身热症同前, 柴翘楂菔红荆粉, 枳实将军酒制煎。

四十号蛊象方

射干 马兜铃 桑皮桔梗 薄荷 天花粉 元参 贝母 枳壳金银花 甘菊 等分, 水煎, 温服。 嗽甚加童便冲服。 此方专治痧似伤风咳嗽。
歌曰: 四十一号离象方

青皮 厚朴 枳壳柴胡 贝母 知母 藿香 槟榔 陈皮 葛根 水煎, 温服。 此方专治痧症痰气壅盛。

歌曰: 离象之痧疟疾兼, 热寒迷闷壅痰涎, 葛柴知壳青陈朴, 槟藿祛除夏月天。

四十二号旅象方

贝母二钱 姜黄一钱细辛 红花各八分 青皮 厚朴各七分 荆芥六 分 乌药五分 水煎, 冲砂仁末五分, 微冷服。 此方专治痰气壅塞之痧。
歌曰: 四十三号鼎象方

牛膝二钱 独活 枳壳 桃仁 连翘 泽泻 赤芍 山楂 姜黄蒲黄 各一钱 水煎, 微冷服。 此方专散瘀毒, 引火下行。

歌曰: 鼎象同前瘀毒除, 为因引火下行时, 翘牛独枳楂桃泽, 赤芍姜蒲次第施 。

四十四号未济方

牛膝二钱 金银花丹皮 连翘 细辛 延胡索 泽兰 白芨蒲黄 木 通各一钱 水煎, 冲童便微温服。 此方专治小肠经痧。
歌曰: 小四十五号蒙象方

天竺黄 胆星各三钱雄黄 朱砂各五分 麝香 牛膝各三分 甘草汤 泛丸梧子大, 每服三丸, 白汤下。 此方专治痰涎喘急之痰。

歌曰: 蒙象痰涎喘急声, 朱雄天竺胆南星, 麝香研末牛黄共, 甘草汤丸拔尽根。

四十六号涣象方

旋覆花 丹参 姜黄橘红 元胡索 穿山甲 赤芍 泽兰 山楂角 刺 此方专治半身不遂痧。

歌曰: 半身不遂毒来攻, 涣象丹延泽橘红, 角刺穿山楂赤芍, 姜黄旋覆气平胸 。

四十七号讼象方

泽兰 延胡索 赤芍桃仁 陈皮 红花 乌药 独活 丹参 水煎, 温服。 此方专治内伤兼痧。

歌曰: 讼象兼属痧内伤, 丹乌延赤泽为兰, 陈桃独活银花取, 不畏烦劳咳嗽痰。 此首歌内加金银花。

四十八号同人方

归身 山楂 红花枳壳 赤芍 川断 青皮 茜草 丹参 连翘 微温服 此方养血和中之剂。

歌曰: 同人吐衄便红增, 养血和中此剂平, 楂壳赤红翘茜草, 归青续与共丹参。

四十九号坤象方

白蒺藜 荆芥炭 赤芍 薄荷叶 青皮 陈皮 等分, 水煎, 微冷服。 此方专治痧症气血阻塞。

歌曰: 坤象同前血阻明, 肚心肺部患非轻, 蒺藜赤芍薄荷叶, 荆芥青皮又用陈。

五十号复象方

连翘 山栀 茜草 枳壳 丹皮 赤芍 牛膝 金石斛 金银花草决 明 水煎, 冲童便服。 此方专治眼目怪症痧。

歌曰: 眼目奇痧复象方, 栀翘茜草决明当, 银花石斛丹牛壳, 赤芍还加童便良。

五十一号临象方

羊角 生地 黄连木通 荆芥 谷精草 赤芍 生甘草 甘菊大 黄 木贼草 羌活 望月沙 水煎服。 此方专治痧毒在肝目生障翳。

歌曰: 临象同前用二生, 连通菊贼芍羌荆, 羚羊望月谷精草, 一着将军眼倍明。

五十二号泰象方

人中白三钱 花粉硼砂 青黛各一钱 生甘草 儿茶 薄荷叶细茶 叶 黄连各五分 冰片一分 牛黄 珠子各五厘 研至无声, 先用浓茶洗去腐肉, 吹之。 此方专治痧后牙疳。

歌曰: 痧后牙疳泰象神, 儿茶花粉黛官硼, 牛黄珠子人中白, 薄荷黄连一片冰。

五十三号大壮方

桃仁 红花 山楂独活 细辛 香附 青皮 水煎, 冲童便服。 此方专能行经散痧。

歌曰: 倒经大壮妇人科, 腹胀双红可奈何, 独细青红香附米, 楂桃多用便相和。 双红, 谓经水红及鼻红也。

五十四号央象方

桑寄生 红花 香附荆芥 菔子 益母草 细辛 神# 水煎, 冲砂仁末服。 此专治胎前痧症。

歌曰: 央象胎前痧所侵, 寄生益母附红荆, 细辛卜子兼神#, 冲服砂仁药更灵。

五十五号需象方

独活 细辛 丹参柴胡 牛膝 乌药 山楂 陈皮 金银花益母草 金石斛 水煎, 温服。 此方专治产后痧症。

歌曰: 绞痛非常产后虚, 消瘀需象独陈皮, 柴丹益母辛牛膝, 石斛楂乌即便除。

五十六比象方

香附 姜黄 桃仁 苏木 山楂 丹参 牛膝 艾叶 柴胡 独活金 执业兽医银花 益母草 水煎, 稍温服。 此方专治产后痧症。

歌曰: 比象同前苏木姜, 楂桃益母艾柴香, 银花牛膝丹参独, 纵有诸邪亦不妨。 姜, 姜黄也。

五十七号兑象方

荆芥 防风 连翘红花 青皮 卜子 桔梗 枳壳 山楂 牛蒡 子 此方专治小儿痘前痧症。

歌曰: 痘前痧胀用心专, 兑象荆防桔梗看, 青壳牛蒡楂菔子, 红翘共剂自安痊。

五十八号困象方

羌活 红花 荆芥木通 当归 牛膝 青皮 连翘 蝉退 牛蒡子 此方专治痧后热毒, 流连不已, 致成疮疡。

歌曰: 困象疮疡热毒攻, 羌防归膝芥翘通, 青皮暗退红花合, 肿痛兼痧一旦空。

五十九号萃象方

甘菊 荆芥 红花甘草 木通 连翘 土贝母 金银花 牛蒡子 柴花地丁等分 胡桃肉一枚 水煎温服。 此方专消痧后余毒, 发为痈疡红肿, 缘痧毒留滞肌肉骨腠间者。

歌曰: 萃象同前毒发红, 金银土贝菊翘通, 荆防甘草地丁紫, 引用胡桃肉一宗。

六十号咸象方

人参 当归 黄耆 甘草 牛膝 红花 贝母 角刺 白芷 山楂 金银花 加胡桃肉一个, 水煎空心温服。 此方专治痧后余毒, 流连气血不能即溃者。

歌曰: 咸象变成恶毒症, 参耆归贝草银红, 山楂角刺胡桃芷, 莫使流连气血攻。

六十一号蹇象方

乳香 没药 贝母雄黄 花粉 黄连各一钱 大黄半炒半晒赤芍各二钱 牛蒡子钱二分 甘草七分 穿山甲土炒七分 每细末五分, 蜜汤下。 此方专治痧后热毒, 发痈发, 疼痛不已。

歌曰: 蹇象痈疔不可当, 川连乳没贝雄黄, 将军赤芍穿山甲, 细末还调是蜜汤。

六十二号谦象方

人参 茯苓 当归白术 白芍 黄耆 陈皮 川芎 熟地 甘草 空 心服。 此方痰后调理之剂。

歌曰: 痧退调和谦象称, 芎归熟地芍参苓, 陈皮耆术生甘草, 煎服空心气血平。

六十三号小过方

金银花 土贝母 牛蒡子 白扁豆子 山药 山楂 当归各一钱人参 四分 甘草三分 胡桃肉一枚 莲肉六枚 水煎空心温服。 此方痧退后调理之剂。

歌曰: 小过同前调理清, 银花土贝草归参, 蒡楂扁豆兼山药, 莲肉胡桃引用明。

六十四号妇妹方

炒盐 枯矾各一两炮川乌 甘草各五钱 干姜三钱 饭丸, 每服一钱, 白汤温服。 新犯痧者, 一二服即愈; 久犯痧者, 十服全愈。 说B用甘草以助胃, 用姜、乌以充胃, 用枯矾以解毒, 用食盐以断痧, 五味之妙用, 诚为千古之良方。 若病人素本虚寒, 必加倍多服, 方能有效。 此方专治屡患痧症, 必待全愈然后服之, 以绝其根。 若痧气未除, 切不可服, 恐甘者能作胀, 热者反能助邪也。

歌曰: 妇妹常沾要绝根, 待他全愈断痧灵, 矾盐乌草干姜共, 米饭为丸汤送温。

治痧胀应用古方十七

  • 玉枢丹 山茨菇去皮焙二两此味不真则药不效 五倍子洗净焙三两 千金子霜一两红芽 大戟去芦焙干一两半 麝香另研和入三钱 上除千金、麝香另研, 三味为末, 和入二味, 研匀, 糯米浓汤和木臼内杵千下, 分为四十锭。 孕妇忌服。 每用一锭, 生姜汁磨薄荷汤服, 井华水磨亦可, 通利两次无妨, 用温粥补之。 此方所治诸病, 开列于后:
    一治痈疽发背未破时, 用井华水磨涂患处, 并磨服之, 良久, 觉痒即消。
    一治阴阳二毒伤寒, 心闷狂言乱语, 胸膈壅滞, 邪毒未发, 并瘟疫, 山岚瘴气, 缠喉风, 并痧胀腹疼, 冷水入薄荷一叶, 同磨下。
    一治急中风癫邪, 喝叫乱走, 鬼胎鬼气, 无灰酒送下。
    一治自缢死, 落水死, 心头温者, 及惊死鬼迷未隔宿者, 并冷水磨灌下。
    一治蛇犬蜈蚣伤, 冷水磨涂伤处, 并服尤妙。
    一治新久诸疟, 临发, 桃柳枝煎。
    一治牙痛, 含药少部B, 吞下。
    一治汤火伤, 东流水磨涂患处。
    一治扑跌损伤, 炒松节无灰酒煎数沸下。
    一治年深日近头疼太阳痛, 酒磨涂纸上, 贴太阳穴。
    一治诸般痫疾, 口嘴斜, 唇眼掣, 及夜睡多涎, 言语蹇涩, 卒中风口噤, 牙关紧急, 筋脉紧缩, 节风肿, 手足疼痛, 行立俱觉艰辛, 风气疼痛, 并用酒磨服。
    一治小儿急慢惊风, 五疳二痢, 蜜水、薄荷叶同磨服。 牙关急紧, 磨涂并服。
  • 普济消毒饮 酒黄连 酒黄芩各五钱去白陈皮 生甘草 元参各二钱 牛蒡子三钱 连 翘 板蓝板各二钱 马勃一钱 炒姜蚕 升麻 柴胡各七分 桔梗三分 薄荷五分 大青叶三钱 川芎 防风各八分 共为细末, 半用汤调, 时时服之, 半用蜜丸, 含化服尽良愈。
  • 牛黄八宝丹 雄黄 元参瓦上焙各五钱炒羌活 土炒川连 羚羊角 犀角 炒贝母 乳香 没药各三钱 青黛二钱 珍珠四分朱砂五钱 牛黄 冰片各二钱 共研细末, 再将金银花、紫花地丁、甘菊各二两, 甘草五钱, 长流水五碗, 砂锅内慢火煎至半取汁, 渣绞干, 桑柴火熬膏, 入炼蜜盏部B再熬粘筋, 和丸, 每丸重三分, 幼者一丸, 大人二丸, 蜜汤服。
    此方专治痧症发斑发狂, 浑身赤紫, 痧后恶毒疮疡, 皆能消化。
  • 仙方脑麝丸 黄药白药子各三钱花粉二两 黄连一两研末筛止用头末 木香三钱 沉香二钱 麝香五分 龙脑三分 猪胆汁丸, 每丸重一分。
    此方专治山岚瘴疠, 解茶痰酒渴, 除伏暑, 退心热, 止喉疼, 开目雾, 及赤白痢, 一切火症, 央B效如神。 并将兼治之症, 开列于后:
    一治瘴气痰渴, 老年痰火, 临卧含化三丸。 一三伏时行路, 含一丸, 口不渴, 且消暑气。 如感大热, 用五丸或七丸, 同好茶一撮, 盐梅一个打碎, 以井华水调服。
    一治心热头疼, 用三五丸含化。
    一治赤痢, 用七丸, 茅根汁同捣服。 白痢用七丸, 同茶叶、盐梅捣服。
    一治痧胀面赤身热, 痰喘气急, 不省人事, 服之即愈。
  • 郁金丸 醋炒五灵脂一两 元胡索八钱木香 郁金真者晒研 雄黄各三钱 生矾砂仁各 五钱 神#糊丸, 每三十丸, 或四十丸, 用自己口中津唾咽下。 此方专治随常痧症腹痛, 一服见效。 兼治九种心疼。
  • 润下丸 酒制大黄四两 黑丑头末炒二两 牙皂煎汁和丸, 凤仙子大, 每服一钱, 或钱半至二钱, 灯心汤服。 此方专治大肠燥实, 二便秘结, 痧毒壅盛者。 此丸不但润肠, 兼利小便。
  • 炼石丹 千年石即陈石灰水飞一两 松根石即真琥珀三钱 水骨石即滑石水飞二钱水泛 为丸。 表热躁烦者, 青黛为衣。 眩晕心闷者, 朱砂为衣。 每服二钱, 垂头芦粟汤下。
  • 如圣散 麸炒枳壳三两 微炒小茴三钱盐砖铲上烧红三分 每末二钱, 温酒调下, 如不能止, 再服一钱。 此方可补痧胀方所不逮, 兼治当心痛, 遍身骨节牵疼, 或呕吐恶心, 不时发作者, 并疝气劳根。
  • 失笑散 五灵脂去砂土炒 炒蒲黄 等分, 每末一二钱, 温酒调服。 此方专治男妇惯发痧胀, 服此永不再发。 兼治血迷心窍, 不省人事, 妇人产后心腹绞痛, 及腹瘀血作痛者。
  • 白虎汤 熟石膏五钱 知母三钱 甘草一钱 梗米一撮 加竹叶, 名竹叶石膏汤。 此方专治伤暑发痧, 神效。 兼治温病身热, 自汗, 口干, 脉来洪大, 及霍乱一切暑病。
    解曰: 病在阳明骨肉, 则巨阳之表邪已解矣, 故外不恶寒, 又无头痛身疼之症, 但自汗出而发热也。
    经曰: 热yin所胜, 佐以苦甘, 以知母、 甘草解热, 说B热则伤气, 用粳米、甘草之甘以益气, 且治不得眠而烦躁也。 烦者, 肺也。 躁者, 肾也。 以石膏为君, 佐知母之苦以清肾之源。 因石膏体坚而重坠, 知母沉寒而走下, 故用米草之甘以缓之, 使不遽达于下焦也。 名之曰白虎者, 以白虎为西方金神, 而司秋令, 暑火之气, 至秋而衰, 且知母之苦寒, 又能保太阴肺金之气, 故名之曰白虎。 以为三阳经一解表药耳, 虽是三阳经解表, 切记有汗当施, 无汗当戒也。 说B无汗者, 必须柴葛升麻以解其表邪, 不可见其身热, 误用白虎以遏其热, 而使之内陷也。
  • 益元散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每末三钱, 暑月凉水调服。 加朱砂, 名辰砂六一散。 此方专清暑热, 利小便, 止渴除烦, 利窍之剂也。 余治小儿身热咳嗽, 微带惊风者, 用灯心汤调服之, 屡屡有效。
  • 大羌活汤 防风 防己 羌活 独活苍术 白术 黄芩 细辛 炙草各一两 川芎 知母 生地各二两 俱咀片, 每用一两半, 水煎, 得清药一大盏热饮之, 不解再服。 此解利两感神方也。 若痧症与此相似, 亦以此方加减而选用之。
    经曰: 两感者, 死不治。 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头痛, 发热恶寒, 口干, 烦满而渴。 太阳者, 腑也, 血背哄B而入, 人所共知。 少阴者, 脏也, 自鼻息而入, 人所不知也。 鼻气通于天, 故寒邪无形之气, 从鼻而入。 肾为水, 水流湿, 故肾受之。 又曰: 天之邪气, 感则害人五脏, 以是知内外两感, 脏腑俱病, 欲表之则有里, 欲下之则有表, 表里既不能一治, 故死矣。 然所禀有虚实, 所感有浅深, 虚而感深者必死, 实而感浅者独或可治, 治之而不能救者有之矣, 未有不治而得生者也。
  • 治臌香橼丸 陈香橼四两 去白广皮醋三棱 醋蓬术 泽泻 茯苓各二钱 醋香附三两 炒菔子六两 青皮去穣 净楂肉各一两 神#糊丸, 每服五六十丸米饮下。 此方或水或气或食俱治。
  • 加味活命散 土炒穿山甲 金银花 大黄各三钱 去白陈皮 归尾各钱半 花粉薄荷 赤芍 生地 白芷 乳香 甘草节防风 贝母各一钱 没药 角刺各五分 水煎, 空心服, 忌醋并诸毒物。 此方专治痧后一切留滞热毒, 发为肿毒, 发背疔疽, 其加法开列于后:
    毒在背加皂刺一钱半, 毒在面加白芷一倍, 毒在胸加瓜蒌仁二钱, 毒在头项手足加金银花五钱。 此方之妙, 即非痧后寻常发毒亦可用。
  • 祛瘴辟瘟丹 厚朴 苍术 羌活 防风陈皮 枳实 香附 牛蒡子各一钱 槟榔白芷各 八分 藿香 川芎各五分 细辛四分甘草三分 加葱白。
    加减法, 开列于后: 无汗加苏叶、薄荷, 口渴加花粉、葛根, 身重汗出加防己、石膏, 温疟加柴胡、 半夏, 大便秘结加大黄, 头疼加川芎, 遍身疙瘩肿痛加盐叶、姜蚕、大黄, 肌肉发红黑紫斑加元参、青黛、连翘, 先中热又中暑加白虎汤、香茹, 咳嗽涕唾头目昏眩加旋覆花、荆芥, 风温身体灼热加黄芩、黄连、黑山栀。 此本方专治感受时行不正之气, 瘟疫痧瘴, 男妇老幼皆同者。
  • 加减圣效散 厚朴 藿香叶 防风 制苍术 本 柴胡 独活 泽泻 枳壳 石菖蒲 细辛各五钱 槟榔 陈皮 炒砂仁炒菔子 元胡索各八钱 草蔻仁去壳十枚共为粗末, 每服五钱, 不计时, 煎温服, 取遍身微汗即愈。 时气不和, 空心饮之可辟邪疫。 原名圣散子, 即东坡守杭时, 设剂疗疫, 全活万人之方也。 如有痧症相类者, 用此以治之, 亦无不效。
    此方专治伤寒时行疫疠, 阴阳两感, 表里未辨, 或外热内寒, 或外寒内热, 肢节拘急, 头项腰脊疼痛, 发热恶寒, 呕逆喘咳, 鼻塞声重, 及饮食生冷, 伤在胃脘, 胸膈饱满, 肠胁胀痛, 心下痞结, 手足逆冷, 肠鸣泄泻, 水谷不消, 小水不利等症。
  • 硫矾丸 明矾 硫黄各四两 先将二味用豆腐渣, 在砂罐内煮一日夜, 取去豆腐渣仍入罐慢火熬至干燥, 罐盛二药, 埋地深三尺, 三日夜取出, 矾硫化紫金色, 再下一层有泥渣不用, 然后再将茯苓、山药各三两同蒸晒露一宿, 酒炒当归、酒炒白蒺藜各四两, 乌药略炒, 熟半夏三两, 杏仁焙一两半, 去白陈皮、 炒小茴各一两, 枣肉丸, 清晨盐汤下一钱半, 临卧白汤下一钱。
    此方为断除痧根之神剂。 有人病痧十年, 或十日半月, 或一季半年, 发则痛不可忍, 叫喊惊人, 随即晕死, 或用探吐, 或用醋炭熏鼻, 并用华佗危病方, 略得解醒, 后用此丸全愈, 遂得除根。 此病已入骨髓, 百无一救, 今幸而得此, 且余屡用而多效, 真神方也。
  • 附华佗危病方 吴萸 木瓜 食盐各五钱同炒焦 用砂罐盛, 水三杯, 煮百沸, 随病人冷热, 任意服之, 即苏。 又痧胀随宜便用

救急小方十九

  1. 阴阳水, 凉水、滚水各半, 或井水、河水各半。
  2. 细辛为末, 砂仁汤冷调服(此治气阻受寒痧)。
  3. 晚蚕沙为末, 白汤冷服。
  4. 羊粪一把, 滚水泡尽一时, 取上面清汤, 冷极服之。
  5. 白砂糖搅梅水服, 黑砂糖亦可。
  6. 童便连饮数碗。
  7. 泥浆水(路上受暑痧, 用仰天皮水搅, 澄清饮之)。
  8. 绿豆汤稍温服, 做绿豆粉泔水亦可。
  9. 麻油一盏, 灌下牙关紧, 抉口灌之。
  10. 芦根汤微温服。
  11. 菜油二两, 麝香一钱, 昏迷不省欲死者, 灌下立苏。
  12. 萝卜菜作汤饮。
  13. 伏龙肝泡水饮。
  14. 豆腐浆服碗部B。
  15. 丝瓜叶捣汁饮之(亦可治霍乱)。
  16. 生黄豆细嚼, 不豆腥气, 可用辨试是否痧症。
  17. 芋艿连皮毛生嚼, 是痧便不麻口, 可用辨试。
  18. 烧盐汤待冷, 不拘多少, 灌下探吐(以下二方, 乃吐新食阻隔痧毒之法, 必多饮方吐)。
  19. 明矾研末, 阴阳水调服二钱, 亦可探吐, 多则用至三钱。
以上六十四方、古方十七、小方十九, 皆录养吾原本。
点击查看:<<沈氏尊生书>>目录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