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沈氏尊生书 脾病(痞气) 上课笔记
    

沈氏尊生书教程:脾病(痞气)

脾病源流(痞气) (足太阴脾脉, 起大指端, 循指内侧过核骨后, 上内踝前廉, 上内, 循胫骨后, 交出厥阴之前, 上膝股前廉入腹, 属脾络胃, 上鬲, 挟咽, 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鬲, 注心。每日巳时气血注脾。足太阴脾经, 血少气旺。 )  脾也者, 心君储精待用之…

脾病源流(痞气)

(足太阴脾脉, 起大指端, 循指内侧过核骨后, 上内踝前廉, 上内, 循胫骨后, 交出厥阴之前, 上膝股前廉入腹, 属脾络胃, 上鬲, 挟咽, 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鬲, 注心。每日巳时气血注脾。足太阴脾经, 血少气旺。 ) 脾也者, 心君储精待用之府也。赡运用, 散精微, 为胃行精液, 故其位即在广明之下, 与心紧切相承。其职掌太仓之运量, 而以升为德。 其部当水谷之海, 故患湿。其属土, 配资生坤元, 故为十二经根本。其势居中央孤脏, 以灌四旁, 注四末, 故为六经内主。其所以为脾如此, 古人谓为后天之本, 信然也。 说脾统四脏, 脾有病, 必波及之, 四脏有病, 亦必待养于脾, 故脾气充, 四脏皆赖煦育, 脾气绝, 四脏不能自生, 昔人云, 后天之本绝, 较甚先天之根绝, 非无故也。凡治四脏者, 安可不养脾哉。然经曰: 腹满填胀, 支膈胠胁, 下厥上冒, 以为过在脾与胃者, 岂尽脾胃之过哉, 皆由中气不足, 为病甚而入脾, 致脾经不运, 阳明之气亦不胜, 是以不能出营卫, 升达上下也。惟不升上, 故肺气不行而上冒; 惟不达下, 故肾气独沉而下厥耳。至若本经为病, 不外湿yin热郁两端: 湿由水气, 病则壅, 壅则伤气, 气虚而不运, 必腹胀, 胃痛, 肠鸣飧泄, 身重, 食不化; 热由火气, 病则不濡, 不濡则伤血, 血活而燥, 必胃气厚, 善饥, 肉痿, 足不能行, 善瘛, 脚下痛, 口干, 舌本强, 食即吐, 食不下, 烦心, 水闭, 黄疸, 脾约, 皆脾经病也。治之者, 务使三焦之气流转和通, 则土润而升, 不忧其燥, 而火气不得病之; 土健而运, 不忧其湿, 而水气亦不得病之矣。

【脉 法】

《脉诀》曰: 脾脉实兼浮, 消中脾胃虚, 口干饶饮水, 多食亦肌虚, 单滑脾家热, 口气气多粗, 涩即非多食, 食不作肌肤, 微浮伤客热, 来去乍微疏, 有紧脾家痛, 仍兼筋急拘, 欲吐不即吐, 冲冲未得苏, 若弦肝气盛, 妨食被讥吁, 大实心中痛, 如邪勿带符, 溢关涎自出, 风中见羁孤(羁, 伤也, 脾为孤脏, 而受风伤, 故曰羁孤。)

又曰: 右手第二指连脾, 四十五动无诸疑, 急动名为脾热极, 食不能消定若斯, 欲知疾崽多因冷, 指下寻之慢极迟, 吐纳不定经旬日, 骨气忡心得几时。

【脾病证治】

《灵枢》曰: 有所击仆, 若醉饱入房, 汗出当风, 则伤脾。又曰: 脾脏营, 营舍意,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 五脏不安; 实则腹胀, 大小便不利。又曰: 邪在脾胃, 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 阴气不足, 则热中, 善饥; 阳气不足, 阴气有余, 则寒中, 肠鸣腹痛

《素间》曰: 肝传之脾, 病名曰脾风, 发痹, 腹中热, 烦心, 出黄。又曰: 脾热者, 腹黄而肉动。又曰: 大骨活, 大肉陷, 胸中气满, 喘息不便, 内痛引肩项, 身热脱肉, 真脏见, 十月之内死。又曰: 脾病者日晡慧, 日出甚, 下晡静。又曰: 脾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 脾欲缓, 急食甘以缓之, 苦湿是有余, 欲缓是不足。又曰: 脾病禁温食饱食, 湿地濡衣。

《难经》曰: 饮食劳倦则伤脾。又曰: 外证面黄, 善嘻, 善思, 善味; 内证当脐有动气, 按之牢若痛, 其病腹胀满, 食不消, 体重节痛, 怠惰嗜卧, 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 无是者非也。

【脾绝候】

《灵枢》曰: 是太阴气绝, 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 肌肉之本也, 脉不荣则肌肉软, 肌肉软则舌痿人中满, 人中满则唇反, 唇反者肉先死, 甲日笃, 乙日死。又曰: 太阴终者, 腹胀闭不得息, 善噫善呕, 呕则逆, 逆则面赤, 不逆则上下不通, 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仲景曰: 环口黧黑, 柔汗发黄者, 此乃为脾绝。

【脾气滞涩保养法】

《保生秘要》曰: 凡人气旺则血荣而润泽, 气绝则血活而灭形, 故气虚弱则滞涩而成病。如涩于脾, 则胃口凝滞, 不克饮食, 而多泻泄。久不疏通, 则成中满之证。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四季脾居土, 轻呼稍宽胸, 大病须服气, 能伏养谷神。说脾为一身之主, 气滞于内, 却内五藏之患; 滞于外, 防疥之忧。皮里隔膜有积热, 而内外相感, 尤防疽毒。所感者, 七情六欲而生也。

【导 引】

臞仙曰: 可大坐, 伸一脚, 屈一脚, 以两手向后反掣各三五度, 亦可跪坐, 以两手拒地, 回顾, 用力虎视各三五度, 能去脾脏积聚风邪, 喜食。

【修 养】

《养生书》曰: 常以季夏之月朔旦, 并四季之末十八日旭旦, 正坐中宫, 禁气五息, 鸣天鼓十二通, 吸坤宫之黄气入口, 十二咽之, 闭气五十息。

治脾病诸药要品及方二

方剂名治症药味组成
益黄散 脾虚腹痛泄利 陈皮一两 诃子肉煨 青皮 炙甘草名五钱 丁香二钱 共为末,每周二钱或三钱, 煎服。一名补脾散。
泻黄散 脾热口疮口臭 黑山栀钱半 藿香 甘草各一钱 石膏八分 防风六分 共用蜜、酒拌, 微炒, 水煎。一名泻脾散

附载仲景分别标本方药

  • 标(不渴脉浮桂枝汤 湿胜濡泄理中汤) 本(渴欲引饮四逆汤 亡液燥渴理中汤)
  • 实有余为湿(气, 茯苓、干人参、陈皮、青皮、甘草; 气, 白术、肉桂吴萸)
  • 虚不足为燥(血, 沙参、益智、麻仁、郁李仁、参、耆; 气, 木瓜、乌药、 自芍、枣、盐)
  • 腹胀满(虚, 芍药; 实, 厚朴)
  • 心腹痛(虚寒, 人参、芍药; 实热, 大黄黄芩)
  • 脐腹痛(白术)
  • 少腹痛(男, 四物汤阿胶、茯苓; 寒, 小茴、延胡索。女, 四物汤加延胡、 川楝子; 热, 大黄、黄芩)
  • 飧泄胃泄(承气汤 白术调中汤)
  • 洞泄脾泄(建中汤 理中汤)
  • 寒中大肠泄(干姜 附子)
  • 寒小肠泄(承气汤)
  • 脏毒下血(有鲜血不可下宜解化)
  • 溏泄鹜泄(天麻 吴萸 附子 干姜)
  • 一法, 土郁则夺之, 谓下之使无壅碍也。 脾之积曰痞气。经云: 在胃脘。腹如盆大, 久则令人四肢不收, 黄疸, 饮食不为肌肤, 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 脉必浮大而长(宜痞气丸、增损五积丸, )皆由脾气虚及气郁所致, 治法宜健脾, 兼散结滞。

治痞气方一

方剂名治症 药味组成
痞气丸 痞气黄连八钱 厚朴五钱 吴萸三钱 黄岑 白枋各二钱 茵陈草 砂仁 干姜各钱半 茯苓 人参 泽泻各一钱 川乌 川椒各五分 桂心 巴霜各四分 丸法、服法同息贲丸。
增损五积丸痞气黄连 肝积五钱 脾肾积七钱 心肺积一两半 厚朴肝心肺积 五钱脾肾积八钱 川乌 肝肺积一钱 心肾脾积五分 干姜 肝心积五分 肺脾肾积一钱半 人参 肝心脾肺积二钱 肾积五分 茯苓钱半 巴霜五分 蜜丸, 梧子大, 初服二丸, 渐加, 以微溏为度。治积块, 不拘脐上下左右, 通用。
  • 肝积加柴胡一两, 川椒四钱, 莪三钱, 皂角昆布各二钱半。
  • 心积加黄芩三钱, 肉桂、茯神丹参各一钱, 菖蒲五分。
  • 肺积加桔梗三钱, 天冬、陈皮、青皮、白豆蔻各一钱, 紫菀、川椒各一钱半。
  • 脾积加吴萸、黄芩、砂仁各二钱, 泽泻、茵陈各一钱, 川椒五分。
  • 肾积加元胡索三钱, 苦楝肉、全蝎、附子、独活各一钱, 泽泻、菖蒲各二钱, 肉桂三分, 丁香五分。

呕吐哕源流

呕, 吐、哕, 脾胃虚弱病也。以气血之多少而分, 东垣云; 呕属阳明, 其腑多血多气, 气血俱病, 故有声有物而为呕, 气逆者散之, 故以生姜为主药; 吐属太阳, 其腑多血少气, 血病, 故有物无声而为吐, 以橘红为主药; 哕属少阳, 其腑多气少血, 气病, 故有声无物而为哕, 以半夏为主药。是三者皆本于脾虚, 或为寒气所客, 或为饮食所伤, 或为痰涎所聚, 皆当分其经络, 察其虚实以治之(宜丁香、半夏、藿香、陈皮、茯苓、生姜。)又有无物无声者, 曰恶心干呕, 乃胃家气血两虚所致也(宜橘红汤入姜汁、蔗浆细呷之。 )虽洁古从三焦分治三因, 然三焦皆胃之地分, 故或胃口有热而干呕(宜栀子竹茹汤, )或胃口有痰而干呕(宜二陈汤, )或干呕而手足厥冷, 总皆不离乎胃病者是。 试进究之, 邪在上脘之阳, 必气停而水积, 故汤水之清浊混乱, 则为痰为饮, 为涎为唾, 变而为呕; 邪在下脘之阴, 必血滞而食不消, 故食物之清浊不分, 则为噎塞, 为痞满, 为痛为胀, 变而为吐; 邪在中脘之气交者, 尽有二脘之病。 然上脘非不吐食也, 设阳中之阴亦病, 则食入即吐, 非若中脘之食已而为吐, 下脘之食久而吐耳(宜生姜半夏汤; )下脘非不呕也, 设阴中之阳亦病, 则吐呕齐作, 然呕少于吐, 非若上脘之呕多于吐耳(脉沉无力宜理中汤, 脉滑而实宜半夏生姜大黄汤下之; )中脘则当食毕之时也亦呕亦吐, 谓之呕吐(宜橘红半夏汤。)则上中下脘三因虽各有别, 何尝有外于胃乎。 而尤所宜辨者, 中脘之呕吐, 固均属胃虚, 而必分寒热。其虚而挟寒者, 喜热恶冷, 肢冷, 脉必细而滑(宜理中汤冷服, 如服而仍吐, 去、草之壅, 加丁、沉立止; )其虚而挟热者, 喜冷恶热, 烦渴, 小便赤涩, 脉必洪而数(宜二陈汤加山栀、黄连、 竹茹、枇杷叶、葛根.姜汁、芦根。)其中脘素有痰积, 遇寒即发者, 脉必沉而滑(宜丁香、白蔻、砂仁、干姜、陈皮、半夏, 加姜汁、白芥汁至盏部, )如痰满胸喉, 汤药到口即吐, 必先控其痰涎(宜来复丹, )俟药可进, 然后治之(宜二陈汤加枳实、砂仁、桔梗、厚朴、姜汁, 虚加人参。)或素本中寒, 用热药太过, 亦至呕逆(宜二陈汤加沉香、白蔻仁。)此皆呕吐哕之大概也。 其所由正自多端, 有由七情得者(宜理中汤加乌药、木香、沉香; )有由阴虚火逆者(宜姜汁炒熟地槟榔黄柏、沉香, 导之使下; )有由上焦气壅而表实者(宜半夏、生姜; )有由怒中饮食呕吐, 胸满膈胀, 关格不通者(宜二陈汤加木香、青皮, 如不效, 加丁香、沉香、砂仁、蔻仁、厚朴、 藿香、神曲、姜、枣; )有由气滞者, 身热臂痛, 食久则先呕后泻, 此上焦伤风。 开其腠理, 经气失道, 邪气内着也(宜麦冬汤; )有食己暴吐, 脉浮而洪者, 此上焦火逆也, 气降则火自消, 吐渐止(宜桔枳汤加人参、白芍; )有下闭上呕者, 亦因火在上焦(宜桔梗、陈皮、厚朴、木香、大黄以下之; )有由下焦实热, 二便闭, 气逆呕吐者, 名曰走哺(宜人参汤; )有由脾胃久伤而虚者(宜焦米、神曲、陈皮、 人参、姜、枣以和之; )有恶心, 心下怏怏, 欲吐不吐者, 多由胃虚(宜半夏、陈皮、 茯苓、白术、生姜; )有由客寒犯胃者(宜理中汤; )有由肝火出胃者(宜左金丸; )有由胃本经火盛者, 必面赤, 小便短赤或涩, 大便燥, 口苦, 或干渴(宜大黄、葛根、 枳实、石膏、麦冬、竹茹、木瓜、芦根、陈皮、通草枇杷叶; )有由病久胃虚呕吐者(宜比和饮、藿香安胃散; )有由大病后胃热虚烦而呕者(宜竹叶石膏汤加姜汁服, 即止; )有由痰饮呕吐者(宜茯苓半夏汤; )有由水停心下而呕者, 必心下怔忡, 若先渴后呕(宜赤茯苓汤、)若先呕后渴(宜猪苓散。)所当分别。总之, 胃寒之脉沉迟微涩, 胃火之脉浮大而数, 痰膈之脉滑而兼数, 可凭脉辨之耳。 若夫食已心下痛, 隐隐不可忍, 吐出痛方止, 证名食痹, 吐食由胃气逆而不下也。 亦有寒邪客于肠胃, 厥逆上出者; 亦有肝胜于脾, 风痰羁绊脾胃间, 脉弱而吐食者。 俱为食痹证(宜茯苓半夏汤、麦天汤。)吐酸一证, 皆由胃湿郁而生, 热从木化, 而为酸味, 法宜清之(宜调气平胃散; )若久而不化, 必至木盛土衰, 经云, 木欲实, 辛当平之, 辛为肺金之味, 故辛可胜酸, 金克木也, 辛则必热, 辛以制肝实, 热以扶胃衰; 若浊气不降, 但以寒药投之, 非其治矣; 而或有宿食滞于胃脘, 以致吐酸者(宜苍、朴、陈、甘; )或有停饮积于胸中, 以致吐酸者(宜苍、半、陈、 苓。)呕苦水则由邪在胆, 胆上乘胃, 故逆而吐胆汁, 以致所呕为苦水也(宜吴萸、 黄连、干姜、茯苓、黄芩。)呕清水则渴欲饮水, 水入即吐, 名为水逆(宜神丸、 五苓散。)吐涎沫则以脾虚不能约束津液, 故涎沫自出(宜六君子汤益智仁、生姜, 或以半夏、干姜等分为末。)吐脓, 仲景云, 呕家虽有脓, 不必治, 脓尽自愈(或用地黄丸煎汤服。)吐蛔则为胃中冷, 大凡蛔见苦则安, 见椒则伏, 见酸则不能咬也, 另详诸虫条(宜理中汤加槟榔、黄连、川椒、乌梅。 )然而呕吐又有总治之法(宜白豆蔻汤。)

【脉 法】

仲景曰: 病人脉数, 数为热, 当消谷引食, 而反吐者, 何也?以过发其汗, 令阳气微, 膈气虚, 脉乃数, 数为客热, 不能消谷, , 胃中虚冷故也。

《脉经》曰: 寸口脉数, 其人即吐。 寸口脉细而数, 数则为热, 细则为寒, 数为呕吐。又阳脉紧, 阴脉数, 其人食已即吐。 又寸紧尺涩, 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又脉紧而涩, 其病难治。又脉弦者, 虚也, 胃气无饮, 朝食暮吐。

《回春》曰: 呕吐无他, 寸紧滑数, 微数血虚, 单浮胃薄, 芤则有瘀, 最忌涩弱。

【呕吐证治】

仲景曰: 呕家虽有阳明证, 慎不可下, 逆之故也。又曰: 呕吐宜服薤白粥。

丹溪曰: 刘河间谓呕者, 火气炎上, 此特一端耳, 有痰隔中焦食不得下者, 有气逆者, 有寒气郁于胃口者, 有食滞心肺之分, 新食不得下而反出者, 有胃中有火与痰而呕者。

《医鉴》曰: 呕家圣药是生姜, 《千金》之说信矣, 然气逆作呕生姜散之, 痰水作呕半夏逐之, 生姜于寒证最佳, 若遇热呕不可无乌梅也。

【吐病有三】

易老曰: 吐有三因, 乃气积寒也。 皆从三焦论之: 上焦吐皆从于气, 气者, 天之阳也, 其脉而洪, 其证食已暴吐, 渴欲饮水, 大便燥结, 气上冲胸而发痛, 其治当降气和中。中焦吐者, 皆从于积, 有阴有阳, 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 脉浮而弦, 其证或先吐而后痛, 或先痛而后吐, 治法当以小毒药去其积, 木香、槟榔和其气。下焦吐者, 皆从于寒, 地道也, 脉沉而迟, 其证朝食暮吐, 小便清利, 大便闭而不通, 治法当以毒药去其闭塞, 温其寒气, 大便渐通, 复以中焦药和之, 不令大府闭结而自安也。中焦去积, 宜紫沉丸。

【呕吐哕宜通大便】

《直指》曰: 阳明之气, 下行则顺, 今逆而上行, 谨不可泄, 固也。然呕吐者, 每每大便闭结, 上下壅遏, 气不流行, 当思有以利导之。

东垣曰: 阴虚, 邪气上逆, 窒塞呕哕, 不足之证也。此地道不通, 当用生地当归仁、红花, 兼用甘草, 少加大黄、芒硝, 以通其秘, 大便利, 呕吐哕自止矣。

【呕吐哕不治证】

《脉经》曰: 呕吐脉弱, 小便自利, 身微热而厥者, 虚极难治。

《入门》曰: 凡吐如青菜汁者死, 此是乍然呕吐, 非反胃比也。

伤食呕吐导引】

《保生秘要》曰: 按寅卯辰时, 空心披衣起床, 正身直立, 双手用力拏两肘膊, 脚尖着地, 脚跟双悬, 起倒力舂二九之数, 醉饱勿行, 恐伤脏腑。

【运 央】

《保生秘要》曰: 先呼浊, 次吸清, 归脐闭目, 存心下丹田半晌, 运脐自安然。

治呕吐哕方二十七

方剂名治症药味组成
橘红汤 [干呕]橘红一味, 不拘 多少, 煎服。
栀子竹茹汤[胃热]山栀三钱 陈皮二钱 竹茹钱半 加姜汁。
生姜橘皮[厥冷]生姜八两 橘皮四两 水七盏, 煎三盏, 逐渐微温呷下。
生姜半夏汤[上脘吐]半夏 生姜各三钱 此即小半夏汤。
理中汤[下脘吐]人参 白术 甘草 生姜
二陈汤[挟热]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麦冬汤[气滞]麦冬 芦根 人参 竹茹 陈皮 白术 茯苓 甘草 玉竹 生姜
桔枳汤[暴吐]桔梗 枳壳 陈皮 厚朴 木香 或加大黄利之。
左金丸[肝火]黄连 吴萸等分粥丸, 白术陈皮汤下。
调气平胃散[吐酸]木香 檀香 砂仁 蔻仁 乌药 厚朴 陈皮各一钱 苍钱半 藿香钱二分 甘草五分
平胃散[又]]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五苓散[呕清水]茯苓 猪苓 白术 泽泻 肉桂
六君子汤[涎沫]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地黄丸[吐脓]人参 黄芩 玉竹 知母 芦根 竹茹 白术 陈皮 栀子 石膏
人参汤[走哺]白蔻 藿香 半夏 陈皮 生姜
白豆蔻汤[总治]人参 白术 茯苓 神曲 藿香 陈皮 秒仁 甘草 陈米 先以顺流水三升, 泡伏龙肝末, 澄取一升半煎药, 加姜、枣, 稍冷服,日二三逐纳而不吐, 另以陈米煎汤, 时呷。
比和饮[胃虚]
藿香安胃散[又]橘皮五钱 人参 丁香 藿香各二钱半 每末二钱, 加姜三片煎。
竹叶石膏汤[胃热]
茯苓半夏汤[痰饮]赤苓 半夏 陈皮 苍术 厚朴
赤茯苓汤[停水]
猪苓散[又]猪苓 赤苓 白术等分为末, 每二钱水调下。
薤白粥[治呕]薤白二茎 鸡子白三枚 粟米三合
神丸[吐清水]
茯苓半夏汤[食痹]麦芽 茯苓 半夏 白术 神曲 橘红 天麻 姜
麦天汤[又]麦冬 天麻 茯苓 白术 半夏 神曲 陈皮 姜
紫沉丸[去积]陈皮五钱 半夏 神曲 代赭石 乌梅肉 砂仁各三钱 丁香 槟榔各二钱 沉香 木香 杏仁 白术各一钱 蔻仁 巴霜各五分 醋丸黍米大, 每五十丸, 姜汤下。此丸能治中焦吐食, 由食积与寒气相格, 吐而疼痛者。 一法, 去白橘皮一个, 煨姜一块, 煎汤下百丸, 日二服, 俟大便通, 不吐则止。

噎塞反胃关格源流

噎塞, 脾虚病也。反胃, 胃虚病也。经云: 三阳结谓之膈。三阳者, 大肠、小肠、 膀胱也。结者热结也。小肠结则血脉燥, 大肠结则后不便, 膀胱结则津液涸, 三阳俱结, 前后秘涩, 下既不通, 必反而上行。所以噎食不下, 即下而复出, 乃阳火上行而不下降。据此, 则噎塞、反胃, 二者皆在膈间受病, 故通名为膈也。 洁古分吐症为三, 云上焦吐者, 皆从于气, 食则暴吐, 此即噎塞病也; 中焦吐者, 皆从于积, 或先吐而痛, 或先痛而吐, 此病在中脘者, 另详呕吐条内; 下焦吐者, 皆从于寒, 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此即反胃病也。王太仆亦以噎塞为食不得入, 是有火, 属热; 反胃为食入反出, 是无火, 属寒。然其属寒属热, 不可尽拘。士材云: 脉大有力, 当作热治; 脉小无力, 当作寒治。色黄而活者为虚寒; 色红赤而泽者为实热。以色合脉, 以脉合症, 庶乎无负, 斯为通论。说二症由于脾胃, 均有寒热, 各异阴阳。或阴伤火旺, 法宜养血; 或脾伤阴盛, 法当温补; 或健脾理痰, 不得偏任辛燥, 有妨津液; 或滋阴养血, 不得偏任清润, 有害中州。 此临症权衡之要也。玆试为分列之, 噎塞原于脾家气血两虚, 而多半由血液活干, 说人脏腑之津液流行, 灌溉百脉, 皆赖脾胃运行, 稍不运行, 即津液壅滞, 而阴血不荣, 故患噎塞。推其原, 或起忧郁, 至气结胸中而生痰, 痰久成块, 胶于上焦, 道路窄狭, 饮可下, 食难入, 病之初起有如此者(宜香砂宽中丸; )又或有脾气亏败, 血液俱耗, 胃脘干活, 小便闭, 大便如羊粪, 隧道涩而成病(宜参用补气运脾丸、滋血润肠丸。)此皆病之所由来也。 至有由火热之气冲逆者(宜酌四生丸, )脉必数大; 有由痰饮阻滞者, 脉必结涩(宜先用来复丹控其痰, 再用大半夏汤加茯苓、枳壳、竹沥等; )有由七情郁结者, 脉必沉涩(宜香砂宽中丸; )有由瘀血积滞, 阳无阴不能施化, 阴失位, 阳伏其中, 传化不变, 反行上者, 脉必芤涩(宜滋血润肠丸; )有因噎而声不出者(宜竹茹、五味、生姜; )有挟寒者, 脉必沉迟(宜加附、桂; )有挟热者, 脉必洪数(宜黄连、木通; )有饮食才下, 痰涎聚住不得入, 或虽入而涎沫随出者(二症皆宜先用来复丹控去痰涎, 再用大半夏汤加茯苓、枳壳、 竹沥、皂角、活矾, 以姜汁为丸; )有大便燥结, 粪如栗块者(宜开关利膈丸。 )惟噎而白沫大出, 粪如羊屎, 为不治之症。总之, 因气从气治, 因血从血治, 因痰导之, 因火壮水制之, 不可专投辛香燥热之品, 以火济火, 至津液愈耗, 大便愈结, 甚而幽门不通, 上冲吸门, 便不可救矣。惟有一种胃阳火衰, 不能运化者, 可暂以辛温开其结滞, 继仍以益阴养胃为主。又有一等酒徒, 日日狂饮, 以致酒发热, 热生痰, 痰因火煎, 胶结不开, 阻塞道路, 水饮下咽, 亦觉痛涩, 此便不得如液槁津活之病, 投以当归地黄濡润之品, 恐血未必润, 反助痰而难愈也。 其余无论血液耗, 胃脘活, 遂道闭, 津液结为痰, 脏腑不得津液之润而成噎症者, 治法始终以养血润燥为主, 而辛香燥热之品, 概勿轻下, 且噎必兼塞。东垣云: 堵塞咽喉, 阳气不得上出者名曰塞。五藏之所生, 阴也、血也, 阴气不得下降者名曰噎。六府之所生阳也、气也, 夫咽塞于胸膈之间, 令诸经不行, 口开目瞪, 气闷欲绝, 当先用辛甘气味升阳之品(宜人参、黄耆、升麻、柴胡、当归、 益智仁、草豆蔻, )引胃气以治其本, 加通塞之药以治其标(宜木香、麦芽、青皮、 陈皮。)寒月盛阴当泻阴寒之气(宜干姜、吴萸, )暑月盛阳当散寒气, 泄阴火之上逆(宜益智仁、川柏、青皮、陈皮。)冬三月, 阳气内藏, 外助阳气, 不得发汗, 内消阴火, 勿令泄泻, 此闭藏固密之大要也(宜以吴萸汤。)夏三月, 阳气在外, 阴气在内, 噎病值此时, 天助正气而挫其邪气, 不治自愈, 或不愈者, 阴气太盛, 正气不伸耳(宜以四君子汤送利膈丸。)凡饮食入胃, 便吐涎沫如鸡子白, 说脾主涎, 脾虚不能约束津液, 故涎沫自出, 非参术益智不能摄也。有梅核膈者, 喉中如有物, 膈间痛死, 血居多(宜昆布、当归、桃仁韭汁童便, 甚加大黄, )亦或因痰结(宜涤痰丸。)《医鉴》谓或结于咽喉, 时觉有所妨凝, 吐之不出, 咽之不下, 由气郁痰结而然者, 正指此也。然此症总属有形之物, 故非血即痰, 若气则无形, 其非梅核膈可知矣。反胃原于真火衰微, 胃寒脾弱, 不能纳谷, 故早食晚吐。晚食早吐, 日日如此, 以饮食入胃, 既抵胃之下脘, 复返而出也(宜理中汤, 甚加附子。)若脉数为邪热不杀谷, 乃火性上炎, 多升少降也(宜异央散加连、沉、归、地。)若口吐白沫, 粪如羊屎则危, 必须养气扶阳, 滋血益阴, 则肺无畏火, 肾渐生水, 津液自能荣润肠胃, 而上亦能纳, 下亦能通矣。如咽喉闭, 胸膈满, 暂宜开疏结滞, 然亦忌破气过多, 中气至不能运(宜异央散加香、砂、枳、朴。)痰涎壅满胸膈急先控之(宜来复丹, )然后从中治之(宜涤痰丸。)亦有瘀血阻滞者(宜代抵汤作丸, 如芥子大, 每三钱, 去枕仰卧, 细咽之。)亦有虫聚而反出者(宜牵牛丸。)亦有火衰不能生土, 其脉沉迟者(宜八味丸加香、砂仁。)李绛治反胃久闭不通, 攻补兼施, 每用小青龙丸, 渐次加之, 关局自透, 再用人参利膈丸, 然或服通剂过多, 血液耗竭, 转加闭结, 宜另治之(宜猪脂丸。)此外又有翻胃, 或痰或热壅阻隔间, 故食入即翻而出, 非如反胃之早食必晚吐, 晚食必早吐也(宜清热二陈汤。 )

【脉 法】

《脉经》曰: 趺阳脉浮而涩, 浮则为虚, 涩则伤脾, 脾伤则不磨食, 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完谷不化, 名曰胃反

《医鉴》曰: 噎膈反胃脉, 浮缓者生, 沉涩者死, 沉涩而小血不足, 脉大而弱气不足。

《入门》曰: 大小肠膀胱三阳结热, 脉必洪数有力。

【噎膈反胃症治】

丹溪曰: 血液俱耗, 胃脘干槁。其槁在上, 近咽之下, 水饮可行, 食物难入, 间或可入, 入亦不多, 名之曰噎。其槁在下, 与胃相近, 食虽可入, 难尽入胃, 良久复出, 名之曰膈, 亦曰反胃。大便秘少, 若羊屎然, 名虽不同, 病出一体, 其槁在贲门。 食入则胃脘当心而痛, 须臾吐出, 食出痛乃止, 此上焦之噎膈也。或食物可下, 难尽入胃, 良久复出, 其槁在幽门, 此中焦之噎膈也。其或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其槁在阑门, 此下焦之噎膈也。又曰: 张鸡峰云, 噎当是神思间病, 惟内观有养可以治之, 此言深中病情。

《医林》曰: 噎膈之症, 不属虚, 不属实, 不属冷, 不属热, 乃神气中一点病耳。

《纲目》曰: 噎病皆生于血活, 血活则燥矣, 得病情, 合经旨者, 丹溪一人而已。

《医鉴》曰: 噎膈俱有五, 五膈者, 忧、恚、寒、 食、气也, 在心脾之间, 上下不通或结咽喉, 时觉有所妨碍, 吐不出, 咽不下。 五噎者, 忧、食、劳、气、思也, 饮食卒然阻滞而不下。丹溪又曰: 胃脘干活, 古方用人参以补肺, 御米以解毒, 竹沥以消痰, 干姜以养血, 粟米以实胃, 蜜以润燥, 姜以去秽, 正是此意。又曰: 噎膈反胃药, 必和以童便竹沥姜汁韭汁, 多饮牛羊乳为上策, 但不可用人乳, 以有七情烹饪之火也, 切不可用香燥药, 宜薄滋味, 饮酒人加砂糖屎入内服, 以防生虫。 鳌接: 噎塞反胃病, 虽服药痊愈, 一年内切禁房欲, 若犯之, 必复发旧症而死, 此所屡见者, 非虚言也。

【噎膈反胃宜通大便】

丹溪曰: 呕吐而大小便不秘, 利药所当忌也。 若大小肠膀胱热结不通, 上为呕吐膈食, 若不用利药, 开通发泄, 则呕吐何由止乎。 古人用三一承气汤正是此意。

【噎膈反胃不治症】

丹溪曰: 噎膈反胃, 年高者不治; 下如羊屎者不治; 不淡饮食, 不断房室者不治; 气血俱虚者, 则口中多出沫, 但见沫多出者, 必死。 鳌按: 反胃病但吐白洙犹可治也, 若吐黄沬不可治矣。

【噎隔导引】

《保生秘要》曰: 行央宜带饥, 以双手系梁, 将身下坠, 微纳气数口, 使气冲膈盈满, 两脚踏步二九一度之数, 郁隔气逆, 胃口虚弱, 不药而愈。

【运 央】

《保生秘要》曰: 此症始行调息而坐, 按周天计筹, 咽神水一斤, 意坠丹田, 次守艮背, 斡运胸, 或捘或散, 坐卧可行, 有动有静百日成央。 关格, 即内经三焦约病也。约者不行之谓, 谓三焦之气不得通行也。惟三焦之气不行故上而吐逆曰恪, 下而不得大小便曰关。 其所以然者, 由寒气遏绝胸中, 水浆不得入, 格因以成, 热气闭结丹田, 二便不得出关, 因以成也。若但为寒遏而吐逆, 病止曰格, 以下不为热秘也。 但为热秘而无便, 病止曰关, 以上不为寒遏也。若寒既在上, 热又在下, 病则曰关恪, 以上下俱病也。此症危急, 法难缓治, 宜先投辛香通窍下降之药以治其上(宜沉香、 丁香、藿香、苏合香、蔻仁、苏子冰片、生姜、陈皮, )次用苦寒利气下泄之药以通二便(宜大黄、黄柏、知母、牛膝、木通、滑石、车前子。 )说症既危急, 纵有里虚, 亦须通后再补也。而洁古、云岐、士材辈, 则又单以不得小便为关。夫不得小便且为关, 大小便俱不得, 非关病之尤甚者乎(宜调中益气汤加槟榔以升降之。)宜丹溪兢兢于此, 而以为此症多死也。然而古人竟用荡涤下行之法, 诚为尽善(宜芒硝汤、大承气汤。 )其或元气素虚, 当于补益中以升降之(宜调中益气加槟榔。)其有痰涎壅塞者, 又当于渗利中开散之(宜枳缩二陈汤。)此皆当细察而酌治之者也。

【脉 法】

《内经》曰: 人迎脉大于气口四倍, 名曰恪。气口脉大于人迎四倍, 名曰关。又曰: 关格宜吐泻。

【关格原由】

《灵枢》曰: 邪在六腑则阳脉不和, 阳脉不和, 则气留之而阳脉盛矣。邪在五脏, 则阴脉不和, 阴脉不和, 则血留之而阴脉盛矣。阴气太盛, 则阳气不得相营, 故曰格。阳气太盛, 则阴气不得相营, 故曰关。阴阳俱盛, 不得相营, 故曰关格。关格者, 不得尽其命而死矣。

治噎塞反胃方二十二

香砂宽中丸 [初起] 木香 白术 香附 陈皮 蔻仁 砂仁 青皮 槟榔 茯苓 半夏 厚朴 甘草 加姜 炼蜜丸。
补气运脾丸 [脾虚] 人参 白术 茯苓 橘红 黄耆 砂仁 半夏 甘草 姜枣
滋血润肠丸 [血活] 当归 白芍 生地 红花 桃仁 枳壳 大黄 冲韭汁。
四生丸 [火逆] 大黄 黑丑 皂角各一两 芒硝五钱 每服二三十丸
来复丹 [痰饮] 硝石硫黄各一两, 为末, 同入磁器内微火炒, 柳条搅, 火盛恐伤药力。再研极细, 名曰二气末。再用水飞元精石一两, 灵脂去砂,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各二两, 醋糊丸, 豌豆大, 每三十丸空心米饮下。此又名养正丹, 又名黑锡丹, 又名二和丹。
大半夏汤 [痰滞] 半夏 人参 白蜜
开关利膈丸 [栗粪] 人参 大黄 当归 枳壳 木香 槟榔
吴萸汤 [闭藏] 吴萸 陈皮 人参 草蔻 升麻 黄耆 姜黄 姜蚕 当归 泽泻 甘草 木香 青皮 半夏 麦芽
四君子汤 [阴盛] 人参 茯苓 白术 炙草
利膈丸 [又] 木香 槟榔各七钱半 大黄 厚朴各二两 人参 当归 藿香 甘草 枳实各一两 水丸。
理中汤 [反胃] 人参 白术 甘草 生姜
异央散 [火热] 人参 茯苓 白 甘草 陈皮
涤痰丸 [痰壅] 南星 半夏 枳壳 橘红 菖蒲 人参 茯苓 竹茹 甘草
代抵当汤 [瘀血]
牵牛丸 [虫聚] 牵牛 大黄 槟榔 雄黄
八味丸 [火衰] 熟地 山药 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附子 肉桂
猪脂丸 [血耗] 杏仁 松仁 白蜜 橘饼各四两 猪油熬净一杯,同捣,时时食之。
小青龙丸 [开关]
人参利膈丸 [总治] 木香 槟榔各七钱 人参 当归 藿香 甘草 枳实各一两 大黄 厚朴各二两 砂仁五钱
清热二陈汤 [翻胃] 半夏 陈皮 赤苓 甘草 人参 白术 砂仁 竹茹 山栀 麦冬各一钱 姜三片 枣二枚 乌梅一个
和中桔梗汤 [又] 半夏曲二钱 桔梗 白术各钱半 陈皮 厚朴 枳实 赤苓各一钱 姜三片 水煎, 取清调木香、槟榔末各一钱, 空心服。三服后吐渐止。 又除木香、槟榔末, 再加白芍二钱, 黄耆钱半煎服。
三一承气汤 [泄利]

泄泻源流

泄泻, 脾病也。脾受湿不能渗泄, 致伤阑门元气, 不能分别水谷, 并入大肠而成泻, 故口渴, 肠鸣, 腹痛, 小便赤涩, 大便反快, 是泄固由于湿矣。 然经曰: 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 泄不有由于风者乎。又曰: 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 泄不有由于热者乎。又曰: 诸病水液, 澄澈清冷, 皆属于寒。泄不有由于寒者乎。 又曰: 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 泄不有由于虚陷者乎。惟曰, 湿盛则飧泄, 乃独由于湿耳, 不知风寒热虚, 虽皆能为病, 茍脾强无湿, 四者均不得而干之, 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 要末有不原于湿者也。故为列论之: 其湿兼风者, 飧泄也, 肝受风邪, 煽而贼土, 至夏湿气蒸郁, 故脉弦腹鸣, 下利清谷(宜平胃散加羌、独、升、柴; )其湿兼热者, 下肠垢也, 肠胃有热, 传化失常, 而火性急速, 熏动湿邪, 故脉数溲赤涩, 所下皆稠粘垢秽(宜六一散, 或胃苓加黄连; )其湿兼寒者, 鸭溏也, 湿为水气, 又感寒邪, 则寒水之气合从而化, 故脉沉迟, 溲清白, 所下澄澈清冷, 如鸭屎(宜附子理中汤加肉果, 或以二术、陈皮、 干姜、吴萸、砂仁、紫苏主之, 挟风者亦可参用, )但寒泄必早暮服药, 说早服暖药, 至暮药力已尽, 无以敌一宿阴气, 故不效, 故夜必再服; 其湿兼虚者, 虚泄也, 人之清气本上升, 虚则陷下, 又为湿所侵遏, 湿胜气脱, 故脉细而濡, 困倦少力, 遇饮食即泻住院医师, 或腹不痛, 所下不禁, 多完谷不化(宜四君子汤加升柴, 升阳除湿汤; )惟濡泄一症, 又名洞泄, 乃为湿自甚, 即脾虚泄也。由土虚不能制湿, 肠胃不固, 湿反胜而成病, 故脉迟而缓, 小便不利, 身重, 腹不痛, 肠鸣漉漉, 所下多水(宜四芩汤加二、胃苓汤加草蔻。)士材云: 水液去多, 甚而转筋, 血伤筋急也, 据此又濡泄之变症(宜升阳除湿汤。)以上, 《内经》所言诸泄, 可得而审者也。

《难经》又有五泄, 实与《内经》之症约略相似, 说曰胃泄者, 饮食不化色黄, 即风乘湿也(宜胃风汤; )曰脾泄者, 腹胀满, 肢体重着, 中脘有妨, 面色萎黄, 泄注, 食即呕逆, 即暑乘湿也(宜香茹汤对桂苓甘露饮, 大加生姜治之; )曰大肠泄者, 食已窘迫, 大便色白, 肠鸣切痛, 即燥乘湿也(宜五苓散; )曰小肠泄者, 溲而使脓血, 小腹痛, 即火乘湿也(宜大承气汤下之, 再以黄连解毒汤加归、芍治之, 次以芍药柏皮丸止之; )曰大瘕泄者, 里急后重, 数至圊而不能便, 茎中痛, 即寒湿而变为热泄也(宜八正散加木香、槟榔通之, 次以天水散顿服之。)是《难经》所言, 虽定属六气, 而其以湿为主, 不与《内经》相合乎。此外又有风泄, 恶风自汗, 或带清血, 由春伤风, 夏感湿, 故其泻暴(宜胃风汤, )或泻而风邪内缩, 必汗之(宜桂枝麻黄汤。)又有食泄, 脉弦紧, 腹痛则泄, 泄后痛减(宜治中汤酌加木香、砂仁、枳壳、白术、山楂、麦芽、谷芽、 陈皮等味, 仍烧所伤之物服。)又有痰泄, 脉滑类弦, 溲少而赤, 肺闷食减, 久而神瘁, 此积湿成痰, 留于肺中, 故大肠不固也(宜二陈加浮石青黛、黄芩、 神曲、姜汁、竹沥等味, 或用吴萸汤温服碗部, 探吐痰涎, 泄自两日内愈。 )又有水泄, 肠鸣如雷, 一泄如注, 皆是水(宜石膏、补骨脂、干姜、草乌等, 或车前子汤。)又有火泄, 即热泄, 脉数实, 腹痛肠鸣, 口干喜冷烦渴, 小便赤涩, 后重如滞, 泻水, 痛一阵, 泻一阵, 泻后尚觉涩滞, 仲景谓之热自利是也(宜黄芩芍药汤。)又有暑泄, 因受暑邪, 烦渴, 尿赤, 自汗面垢, 暴泻如水(宜茹苓汤、桂苓甘露饮, 或以生姜炒黄连为君, 葛根、升麻佐之; )若暑邪留伏于中, 以致久而成泄, 其病更甚(宜玉龙丸; )若盛暑伤于外, 阴冷伤其中, 则为内外受迫(宜连理汤。)又有伤酒泄, 素嗜酒而有积, 或一时酒醉而成病, 其症骨立, 不能食, 但饮一二杯, 经年不愈(宜葛花解酲汤。 )又有滑泄, 其泄不禁, 泻久不止, 大孔如竹筒, 日夜无度(宜固肠丸, )其或滑由气虚陷下者(宜补中益气汤, )或大肠滑泄而小便精出者(宜方全丸, )皆不可忽。又有飧泄, 夕食曰飧, 食之难化者尤重于夕, 故此之飧泄, 专主夕食不化而泄言之, 与前所列诸飧泄不同, 说此症惟夺其食, 则一日可止, 再以药滋养元气(宜八仙糕。)又有肾泄即五更泄, 一名晨泄, 又名瀼泄, 固由于肾虚失守藏之职(宜补骨脂、五味子、山萸、肉桂、茴香、山药、茯苓等, 每日清晨用大栗十枚煮食, 神效, )而亦有由于食者(宜香砂枳丸, )有由于酒者(宜葛花解酲汤, )有由于寒者(宜理中汤夜饭前服。)又有脾肾泄, 由二经并虚, 朝泄暮已, 久而神瘁肉削(宜四神丸。)又有暴泄, 太阳传太阴, 大肠不能固禁, 卒然而下, 大便如水, 其中有小结粪硬物, 欲起又下, 欲了不了, 小便多清, 或身冷自汗, 气难布息, 脉微呕吐, 此寒也, 急以重药温之(宜浆水散。 )又有久泄, 厥阴经动, 下利不止, 脉沉迟, 手足厥逆, 涕唾脓血, 此症不易治, 大法以为风邪缩于内, 宜汗之是也(宜桂枝麻黄汤。)亦有由真阴虚损, 元气下陷而成者, 若非滋其本原, 则必胸痞腹胀, 小便淋涩, 多致不救(宜四神丸、 补中益气汤。)凡泄泻之病, 止于此矣, 而治法亦靡有遗者。士材九种治泄之法, 亦当参看, 说升提、淡渗、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皆治泄者所不能外, 惟在酌其轻重缓急以用之耳。总之, 此症不论新久, 皆太阴受病, 不可离白术、白芍、甘草, 若四时下利者, 于前三药外, 春加防风, 夏加黄芩, 秋加厚朴, 冬加附桂。又必详外症寒热, 如手足逆冷, 自汗气微, 虽暑亦可量投姜桂。 如燥渴烦热, 闷乱脉实, 虽冬亦可酌用硝黄。此又当权衡于临时者也。若老人诸泄, 则又不得拘渗泄分利之法, 以人生五十后, 升气少, 降气多, 渗泄分利, 是降而益降, 益其阴而重竭其阴也, 必用升提阳气之品(宜升麻、柴胡、独活、防风、甘草, 佐以白术、附子、补骨脂, )所谓湿寒之生, 以风平之。又曰, 下者举之是也。 至如饭后即便, 乃脾肾交虚之故耳, 说人惟脾与肾相济, 所以有水谷之分, 若脾虽强盛能食, 而肾气不足, 真火不能上行, 为胃腐熟水谷, 故饮食下咽, 不能消化, 留滞大府, 因成飧泄, 治之者惟使脾肾之气交通(宜神二神丸空心盐汤送下, )则水谷自然克化, 而此患除。

【脉 法】

《灵枢》曰: 病泄脉洪而犬者为逆。

《素问》曰: 泄而脱血脉实者难治。

《正传》曰: 泄泻脉缓, 时小结者生, 浮大数者死。

《医鉴》曰: 泄泻脉多沉, 伤风则浮, 伤寒则沉细, 伤暑则沉微, 伤湿则沉缓。

《回春》曰: 泻脉多沉, 沉迟寒促, 沉数火热, 沉虚滑脱, 暑湿缓弱, 多在夏月。

【泄泻症治】

经曰: 犯贼风虚邪者, 阳受之。食饮不节, 起居不时者, 阴受之。 阳受入六府, 阴受入五脏。入府则身热, 不时卧, 上为喁吁; 入脏则填满闭塞, 下为飧泄, 久为肠澼。又曰: 大风人中, 则为肠风飧泄。又曰: 仓廪不藏者, 是门户不要也。忡景曰: 大肠有寒, 则多鹜溏, 有热则便肠垢。

《入门》曰: 肠垢, 言湿热滞于肠中, 故亦曰滞下。又曰: 凡泄皆兼湿, 初宜分利中焦, 渗利下焦, 久则升举, 必滑脱不禁, 然后用涩药止之。又曰: 治泄补虚, 不可纯用甘温, 甘则生湿, 清热亦不可用太苦, 苦则伤脾, 惟淡渗利窍为妙。济生曰: 治泻之法, 先当分利水谷, 车前子煎汤调五苓散, 次则理正中焦, 理中汤、治中汤治之, 二汤不效, 然后方可断下, 用固肠丸、石脂余粮丸。

《正传》曰: 治泻诸药, 多作丸子服之。

《原病》曰: 泄症, 凡谷肉消化, 不论色及他症, 便断为热。 夫寒泄而谷肉消化者, 末之有也; 或火性急速, 传化失常, 完谷不化, 而为飧泄者, 间亦有之。仲景谓邪热不杀谷, 然热得湿, 则为飧泄也。

《医鉴》曰: 暴泻非阳, 久泻非阴, 通治用三白汤及燥湿汤、辰砂益元散

【泄泻宜升阳】

东垣曰: 暑月淋雨, 人多泄泻, 乃湿多成五泄也。经云: 在下者引而竭之。又曰: 治湿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 法当以淡渗之剂利之。然客邪寒湿之生, 自外入里而甚暴, 若用利小便药, 则是降之又降, 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也, 滋以升阳之药, 是为宜耳, 羌活、独活、升麻各一钱半, 防风、炙甘草各一钱, 煎服, 即愈也。

【泻与痢不同】

丹溪曰: 泄泻之症, 水谷或化或不化, 并无努责, 惟觉困倦, 若痢不然, 或脓或血, 或脓血相杂, 或肠垢, 或无糟粕, 或糟粕相杂, 虽有痛不痛之殊, 而皆里急后重, 逼迫懔懔, 赤白交下为异。

【久泄成痢】

《集咯》曰: 太阴受湿而为水泄, 虚滑身重微满, 不知谷味, 久则传变而为脓为血, 是脾传肾, 谓之贼邪, 故难愈。若先痢后泄, 是肾传脾, 谓之微邪, 故易愈。

《灵枢》曰: 腹鸣而满, 四肢清而泄, 脉大, 是逆也, 不过十五日死。又曰: 腹大而胀。四末清, 脱形泄甚。是逆也, 不及一时死。

《脉经》曰: 飧泄脉大, 手足冷, 难已; 脉小, 手足温, 易已。

【便 色】

《灵枢》曰: 肠中寒, 则肠鸣飧泄, 热则出黄如靡。东垣曰: 泻白为寒, 青黄红赤色皆热也, 或以青为寒者误也。 伤寒少阴病了利纯青水者热在里也, 利色红者为热, 心火之色或赤者热之甚也, 色黑火热亢极, 反兼水化也。

《入门》曰: 湿多成五泄, 如水倾下也。

治泄泻方三十四

平胃散 [风泄] 苍 厚朴 陈皮 甘草
六一散 [www.lindalemus.com热泄] 滑石 甘草
胃苓汤 [又]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肉桂
附子理中汤 [寒泄] 附子 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
闪君子汤 [虚泄] 人参 茯苓 白术 炙甘草
四苓汤 [濡泄] 茯苓 白术 猪苓 泽泻
升阴除湿汤 [又] 苍术 柴胡 防风 羌活 神曲 陈皮 猪苓 泽泻 麦芽 升麻 炙甘草
胃风汤 [胄泄] 人参 白 茯苓 当归 白芍 肉桂
香茹汤 [脾泄] 香茹 厚朴 黄连 扁豆子
桂苓甘露饮 [暑泄] 滑石二两 赤苓 泽泻 石膏 寒水石 甘草各一两 白术 肉桂 猪苓各五钱 每末一钱加蜜汤下。
浆水散 [暴泄] 半夏二两 炮姜 肉桂 附子 炙甘草各五钱 良姜二钱半 每末五钱, 煎服。
大承气汤 [小肠泄] 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去芒硝, 即小承气汤
黄连解毒汤 [又] 黄连 黄柏 黄芩 山栀
芍药柏皮丸 [又] 黄连 黄柏 当归 白芍
八正散 [大瘕泄] 瞿麦 扁畜 木通 山栀 车前子 大黄 滑石 甘草 灯心
治中汤 [食泄] 人参 白术 甘草 生姜 青皮 陈皮
二陈汤 [痰泄] 茯苓 甘草 半夏 陈皮
吴茱萸 [又] 吴萸 生姜 人参 大枣
车前子汤 [水泄] 厚朴 泽泻 车前子
黄芩芍药汤 [火泄] 黄芩 芍药 甘草
玉龙丸 [暑泄] 硫黄 硝石 滑石 明矾
连理汤 [又] 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 黄连 茯苓
茹苓汤 [又] 泽泻二钱二分 猪苓 赤苓 白术 扁豆子 姜 黄连 香茹 厚朴各一钱 甘草三分
八仙糕 [飧泄] 枳实 白术 山药各四两 楂肉三两 茯苓 陈皮 莲肉各二两 人参一两 粳米五升 糯米一升半共为末, 蜜三斤各蒸作糕, 焙干。
万全丸 [滑泄] 赤石腊 炮姜各一两 胡椒五钱 醋糊丸, 空心, 米饮下五七丸。
补中益气汤 [久泄]
葛花解酲汤 [酒泄] 葛花 青皮 木香 橘红 人参 茯苓 猪苓 神曲 泽泻 白术 干姜
香砂枳丸 [肾泄] 木香 砂仁 枳壳 白术
四神丸 [脾肾泄] 肉果 补骨脂 吴萸 五味子
石脂余粮丸 [断下]
固肠丸 [滑泄] 龙骨 附子 诃子 活矾 丁香 石脂 良姜 蔻仁 砂仁 木香 糊丸。
三白汤 [通治] 白术 白芍 茯苓 炙草 此为治泻要药。
燥湿汤 [又] 白术 白芍 茯苓 陈皮 炙草 此即三白汤加陈皮一味也。
二神丸 [饭后便] 补骨脂四两 肉豆蔻生二两 共为禾, 肥枣四十九个, 生姜四两切片, 同枣煮, 去姜, 枣肉丸, 空心盐汤下三五十丸。 一方肉蔻煨熟。

点击查看:<<沈氏尊生书>>目录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