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治咳之法,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以穴考之,各有定处,诸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者,太渊主之,浮肿则治在经渠,咳而两胁下痛不可转者,太冲主之,浮肿则治在中封,咳而右 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动者,太白主之,浮肿则治在商丘,咳而腰背相引痛,甚则咳涎者,太溪主之,浮肿则治在复溜,咳而心痛,喉仲介介如鲠,甚则咽肿喉痹者,神门主之,浮肿则治在灵道,咳而遗矢者,曲池主之,浮肿则治在阳溪,咳而失气者,小海主之,浮肿则治在阳谷,咳而遗溺者,委中主之,浮肿则治在昆仑,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者,三里主之,浮肿则治在解溪,咳而呕苦汁者,阳陵泉主之,浮肿则治在阳辅,久咳不已,咳而腹满者,天井主之,浮肿则治在支沟,凡此五脏六腑之咳,治之常也,俞合之外,别有遗法,附之于后云。
上气咳嗽短气,气满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壮。
上气咳逆短气,风劳百病,灸肩井二百壮。
上气短气咳逆,胸背痛,灸风门热府百壮。
上气咳逆短气,胸满多唾冷痰,灸肺俞五十壮。
上气气闭咳逆,咽冷声破,灸天突五十壮,一名天瞿。
上气胸满,短气咳逆,灸云门五十壮。
上气咳逆,胸痹背痛,灸胸堂百壮。
上气咳逆,胸满短气牵背痛,灸巨阙期门各五十壮。
逆气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咳逆泄注,腹满喉痹,颈项强,肠痔逆气,痔血阴急,鼻衄骨痛,大小便涩,鼻中干,烦满狂走,凡此诸病,皆灸绝骨五十壮,穴在内踝上三寸宛宛中。
上气咳逆,灸膻中三壮,穴在两乳间,甲乙经云∶一名元儿,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乳两间陷中,任脉气所发,炷如半枣核大。
上气,灸三里二穴,甲乙经云∶在膝下三寸, 外廉,足阳明脉之所入也,各灸三壮,外台秘要云,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穴,令人气上两眼昏暗,三里所以下气也。
咳嗽,灸心俞穴,甲乙经云∶在背第五椎下,两边各一寸半,各灸五壮,炷如半枣核大。
嗽,灸手屈臂中有横纹,外骨捻头得痛处,十四壮。
嗽,灸两乳下黑白际,各百壮,又以薄当乳头,周匝围身,令前后正平,当脊骨解中,灸十壮,又以绳横量口中折绳,从脊灸绳两头,各八十壮,三报之,三日毕,又灸从大椎数,下行第五节下,第六节上,穴在中间,随年壮,并主上气。(此即神道穴)
中脘穴,一名太仓,胃募也,在上脘下一寸,居蔽骨与脐中,灸一七壮,主五脏积聚气,甲乙经云∶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结气囊里,针药所不及,灸肓募。随年壮,肓募二穴,从乳头斜度至脐,中屈去半,从乳下行,度头是穴,下气,灸肺俞百壮,又灸太冲五十壮。
凡脐下 痛,流入阴中,发作无时,此冷气,灸阙元百壮,穴在脐下三寸,又盐灸脐孔中,二七壮。
短气不得语,灸天井百壮,穴在肘后两筋间,又灸大椎随年壮,又灸肺俞百壮,又灸肝俞百壮,又灸尺泽百壮,又灸小指第四指间交脉上,七壮,又灸手十指头,合十壮。
乏气灸第五椎下,随年壮。
奔豚灸气海百壮,穴在脐下一寸半,又灸关元百壮,穴在脐下三寸。
奔豚抢心不得息,灸中极五十壮,中极一名玉泉,在脐下四寸。
奔豚上下,腹中与腰相引痛,灸中府百壮,穴在乳上三肋间。
奔豚,灸期门百壮,穴直两乳下第二肋端,旁一寸五分。
奔豚上下,灸四满二七壮,穴挟丹田,两旁相去三寸,即心下八寸,脐下横纹是也。
奔豚腹肿,灸章门百壮,章门一名长平,二穴在大横外,直脐季肋端。
凡肺风气痿绝,四肢满胀,喘逆胸满,灸肺俞各二壮,肺俞对乳,引绳度之,在第三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
呕吐上气,灸尺泽三七壮,尺泽在腕后肘中横纹。
腹中雷鸣相逐,食不化气逆,灸上脘下一寸,名太仓,七壮。
肺胀气抢胁下热痛,灸阴都,随年壮,穴在挟胃脘两边相去一寸,胃腕在心下三寸。
胃库房穴,在气户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仰而取之,主唾血,甲乙经云∶足阳明脉气所发,灸一七壮。
呕血肩胁痛,口干心痛,与背相引,不可咳,咳引肾痛,不容主之。
唾血振寒嗌干,太渊主之。
呕血,大陵及 门主之。
呕血上气,神门主之。
心膈下呕血,上脘主之。
曲泽穴,在肘内廉下陷者中,屈肘得之,各灸七壮,主呕血,兼心痛血出,甲乙经云∶手心主脉之所入也。
内伤唾血不足,外无膏泽,刺地五会。
吐血灸巨阙,穴在鸠尾下一寸,甲乙经云∶心募也,任脉气所发,灸七壮,炷不必大,箸头为之,吐血唾血,气咳逆,灸肺俞,随年壮。
吐血酸削,灸肝俞百壮。
吐血呕逆,灸手心主五壮(千金翼云大陵是)虚劳吐血,灸胃脘三百壮,亦主呕逆吐血,少食多饱多唾百病。(多唾一作多睡)吐血唾血,灸胸堂百壮,不宜针。
吐血腹痛雷鸣,灸天枢百壮。
三焦俞二穴,在第十三椎下,两边各一寸半,主症瘕,甲乙经云∶足太阳脉气所发,各灸七壮,症瘕灸内踝后宛宛中,随年壮,又灸气海百壮,久冷及妇人症瘕,肠鸣泄利,绕脐痛,灸天枢百壮,三报之,勿针,穴在挟脐两边各二寸,积聚坚满,灸脾募百壮,穴在章门季肋端,心下坚,积聚冷胀,灸上脘百壮,三报之,穴在巨阙下一寸。
胸满腹胀,积聚痞痛,灸肝俞百壮,三报。
积聚坚大如盘,冷胀,灸胃脘二百壮,三报之,穴在巨阙下二寸。
中极主少腹积聚如石,小腹满。
脏腑积聚胀满,羸瘦不能饮食,灸三焦俞,随年壮。
凡脚气初得脚弱,宜速灸之。并服竹沥汤,灸讫,可服八风散,无不瘥者,惟速治之,若人但灸而不能服散,服散而不灸,如此者半瘥半死,虽得瘥者,或至一二年,复更发动,觉得便依此法,速灸之及服散者,治十十俞。
初灸风市 次灸伏兔 次灸犊鼻 次灸膝两眼 次灸三里 次灸上廉 次灸下廉 次灸绝骨凡灸八处,第一风市穴,可令病患起,正身平立,垂两臂直下,舒十指,掩着两髀,便点当手中央指头,髀大箸上是,灸之百壮,多亦佳,轻者不可减百壮,重者乃至一处五六百壮,勿令顿灸,三报之,佳,第二伏兔穴,令病患累夫端坐,以病患手夫,掩横膝上,夫下傍与曲膝头齐,上傍侧夫际,当中央是,灸百壮,亦可五十壮,第三犊鼻穴,在膝头盖头上际外骨边平处,以手按之,得节解则是,一云∶在膝头下近外三骨箕踵中,动脚以手按之,得窟解是,灸之五十壮,可至百壮,第四膝眼穴,在膝头骨下两旁陷者宛宛中是,第五三里穴,在膝头骨节下一夫,附胫骨外是,一云∶在膝头骨节下三寸,人长短大小,当以病患手夫度取,灸之百壮,第六上廉穴,在三里下一夫,亦附胫骨外是,灸之百壮,第七下廉穴,在上廉下一夫,一云∶附胫骨外是,灸之百壮,第八绝骨穴,在脚外踝上一夫,亦云四寸是,凡此诸穴,灸不必一顿灸尽壮数,可日日报灸之,三日之中,灸令尽壮数为佳,凡病一脚,则灸一脚,病两脚,则灸两脚,凡脚弱病皆多两脚,又一方云∶如觉脚恶,便灸三里及绝骨各一处,两脚恶者,合四处灸之,多少随病轻重,大要虽轻不可减百壮,不瘥速以次灸之,多多益佳,一说灸绝骨最要,人有患此脚弱,不即治,及入腹,腹大上气,于是乃须大法灸,随诸 及诸脘关节腹背,尽灸之,并服八风散,往往得瘥,觉病入腹,若病患不堪痛,不能尽作大灸,但灸胸心腹诸穴,及两脚诸穴,亦有得好瘥者,凡量一夫之法,复手并舒四指,对度四指上中节上,横过为一夫,夫有两种,有三指为一夫者,此脚弱灸以四指为一夫也,亦依支法存旧法,梁丘犊鼻三里上廉下廉解溪太冲阳陵泉绝骨昆仑阴陵泉三阴交足太阴复溜然谷涌泉承山束骨等,凡一十八穴,旧法多灸百会风府,五脏六腑俞募,顷来灸者,悉觉引气向上,所以不取其法,气不上者可用之,其要病已成恐不救者,悉须灸之,其足十指去指奇一分,两足凡八穴,曹氏名曰八冲,极下气有效,其足十趾端,名曰气端,日灸三壮,并大神耍,其八冲可日灸七壮,气下即止,凡灸八冲,艾炷须小作之。
黄帝治水之 ,五十七处,尻上五行行五,谓肾 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 ,故水病下为 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凡五十七穴者,皆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身胀逆息不得卧,风汗身肿,喘息多唾,天府主之。
四肢肿身湿,丰隆主之。
风逆四肢肿,复溜主之。
身肿皮痛,不可近衣,屋翳主之。
水肿胪胀,食饮不下,恶寒,胃仓主之。
水肿肠鸣,胃虚胀,不嗜食,绕脐痛,冲胸不得息者,水分主之,穴在下腕下一寸,神阙上一寸,任脉气所发,甄权云∶日灸七壮,至四百壮止,水通身肿,灸足第二趾上一寸,随年壮,又灸两手大指缝头七壮。
胀满水肿,灸脾俞,随年壮,三报。
水肿人中尽满,唇反死,水沟主之。
水肿大脐平,灸脐中,腹无纹理者,不治。
水肿水气行皮中,阴交主之。
水腹大,及水胀水气行皮中,石门主之。
石水痛引胁下胀,头眩痛,身尽热,关元主之。
石水刺气街。
石水,章门及然谷主之。
水,天泉主之。
腹中气盛,腹胀逆不得卧,阴陵泉主之。
水肿留饮,胸胁支满,刺陷谷出血,立已。
水肿胀皮肿,三里主之。
风水膝肿,巨虚上廉主之。
面 肿,上星主之,先取 ,后取天牖风池。
风水面 肿,冲阳主之。
风水面 肿,颜黑,解溪主之。
神藏二穴,治呕吐不止,甲乙经云∶穴在 中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阴脉气所发,仰而取之,各灸五壮,炷用竹箸为之。
呕吐气逆不得下食,灸心俞百壮。
吐呕气逆不得下食,今日食,明日吐者,灸膈俞百壮。
吐逆不得下食,灸胸堂百壮,又灸巨阙五十壮,又灸胃脘百壮,三报。
吐逆饮食却出,灸脾募百壮,三报。(章门穴也)吐呕宿汁吞酸,灸神光,一名胆募,百壮三报。(甲乙亦在日月胆募经云期门下五分)吐逆霍乱吐血,灸手心主五十壮。
反胃食即吐出,上气,灸两乳下各一寸又灸脐上一寸,二十壮,又灸内踝下,三指稍斜向前有穴,三壮。
干呕不止,粥食汤药,皆吐不停,灸手间使三十壮,若四肢厥,脉沉绝不至者,灸之便通,此起死人法,又灸心主尺泽,亦佳。
少商二穴主哕,甲乙经云∶在手大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手太阴脉之所出也,各灸三壮,炷如小麦大。
哕噫膈中气闭塞,灸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五十壮。
哕噫呕逆,灸石关百壮。
哕灸承浆七壮,炷如麦大,又灸脐下四指,七壮。
呕 灸心主各七壮,在掌腕上约中,吐不止,更灸如前数。
呕哕而手足逆冷者,灸三阴交各七壮,在足内踝直上三寸廉骨际,未瘥更灸如前数。
溢饮胁下坚痛,中脘主之。
腰清脊强,四肢解惰,善怒咳少气,郁郁然不得息,厥逆肩不可举,马刀 身 ,章门主之。
溢饮水道不通,溺黄,少腹痛,里急,肿洞泄体痛,京门主之。(一云髀痛引背)饮渴,身体痛,多唾,隐白主之。
寒中伤饱,食饮不化,五脏 胀,心腹胸胁支满,脉虚则生百病,上脘主之。
腹胀肠鸣,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腹中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肠胃间游气切痛,食不化,不嗜食,身肿(一作重)挟脐急,天枢主之。
取穴法先二穴,令患人平身正立,取一细绳(蜡之勿令展缩)顺脚底直踏之。(男左女右)其绳前头与大KT 趾端齐,后头当脚跟中心,向后引绳,循脚跟直上至曲 中,大横纹截断,又令患人解发分两边,令见头缝,自囟门平分,至脑后,乃平身正坐,取向所截绳,一头令与鼻端齐,引绳向上,正循头缝,至脑后垂下,循脊骨,引绳头向下,至绳尽处,当脊骨,以墨点记之,(墨点不是灸处)又取一绳子,令患人合口,将绳子按于口上,两头至两吻,却钩起绳子中心,至鼻柱根下,令如 状,便齐两吻截断,将此绳展令直,于前来脊骨上墨点处,横量取平,勿令高下,(绳子先中折当中心以墨记之却展开绳子横量以绳上墨点正压脊骨上墨点为正两头取平勿令高下)于绳子两头,以朱点记,(朱点是灸穴)
以上是第一次点二穴。
次二穴,令其人平身正坐,稍缩 。取一绳绕项向前双垂,与鸠尾齐。(鸠尾是心岐骨人有无心岐骨者可从胸前两岐骨下量取一寸即是鸠尾)即双截断,却背翻绳头,向项后,以绳子中停取心,令正当喉咙结骨上,其绳两头夹项双垂,循脊骨直下,至两绳头尽处,合作一处。当脊骨,以墨点记之。(墨点不是灸处)又取一绳子。令其人合口,横量齐两吻截断,还于脊骨上墨点处,横量如上法,绳子两头,以朱点记。(朱点是灸穴)
以上是第二次点二穴,通前共四穴,同时灸,日别各灸七壮,至三七壮,累灸至一百,或一百五十壮为妙,候疮欲瘥,又依后法灸二穴。
又次二穴,以第二次量口吻绳子,于第二次双绳头尽处墨点上,当脊骨直下直点,令绳中停中心在墨点上,于上下绳尽头,以朱点两穴(朱点是灸穴)
以上是第三次点两穴,谓之四花灸,两穴各灸百壮,三次共六穴,各取离日量度,度讫即下医学全在线火,唯须三月三日艾最佳,疾瘥百日内,慎饮食房室,安心静处将息,若百日后觉未瘥,复初穴上再灸之。
凡骨蒸之候所起,辨验有二十二种,并依上项灸之。
一胞蒸,小便赤黄。二玉房蒸。(男遗尿失精,女月漏不调)三脑蒸,头眩闷热。四髓蒸,觉髓沸热。五骨蒸,齿黑。六筋蒸,甲焦。七血蒸,发焦。八脉蒸,急缓不调。九肝蒸,(或时眼前昏暗)十心蒸,(舌焦,或生疮,或时胸满)十一脾蒸。(唇焦坼或口疮)十二肺蒸。(口干生疮)十三肾蒸。(耳干焦)十四膀胱蒸。(右耳焦)十五胆蒸。(眼目失光)十六胃蒸。(舌下痛)十七小肠蒸。(眼目失光)十八大肠蒸。(鼻右孔痛)十九三焦蒸。(乍寒乍热)二十肉蒸。(别人觉热,自觉冷)二十一皮蒸。(生鸡皮粟肉起)二十二气蒸。(遍身躁热,不自安息)用尺寸取穴法凡孔穴尺寸,皆随人形大小,须男左女右,量手中指中心一节,两横纹中心,为一寸。
艾炷大小法凡艾炷须令根足三分,若不足三分,恐复孔穴不备,穴中经脉火气不行,即不能抽邪气,引正气,虽小儿必以中指取穴为准。
用火法黄帝曰∶松柏柿桑枣榆柳竹等木火,用灸必害肌血,慎不可用,凡取火者,宜敲石取火,或水精照于日得者,太阳火为妙,天阴则以槐木取火亦良,仓猝之际,或用蜡烛,或清油点灯,或艾梗引火亦得。
治传尸伏连骨蒸 癖等诸穴。传尸伏连 骨蒸 癖鬼气,恶寒或如疟状,宜灸大椎上一穴,又灸大椎两旁近下少许,对椎节间,各相去一寸五分,二穴,又灸两肋下二穴,名章门,又灸当心脊骨上,两旁各相去一寸,二穴,以上七穴,日别灸,皆取正午时,灸各七壮,满百壮渐瘥,至五百壮病除,又骨蒸 癖,灸两肩井二穴,若人面热带赤色者,灸之即瘥,取穴之法,坐以手指从 骨罅,向项筋上捺之中指下,即是也,上廉二穴,在膝外下三寸是,一云∶三里下三寸是,下廉二穴,在上廉下三寸是。当心脊骨上,平立以物柱地,当心点记,回量脊上,点即是穴,以上七穴,灸之如前法,又骨蒸 癖,令患者于板上,平身正立,以杖拄板向上度,当脐点杖记之,又回杖量脊中点之,又令患人合口,别以物横口两吻,当中折之,以折处点灸,又两乳一夫肋间,二穴,总六穴,灸之并如前法,凡量皆取病者男左女右无名指中节,屈之为寸,又法取男左女右手中指,以物从指本,量至指端,仍将此度于脚趺上系鞋处横纹,当胫面上量一度,是穴。
治传尸 喜魇梦诸穴。商丘二穴,在足内踝下微前陷中,灸七壮,瘥乃止,厉兑二穴,在足大趾次趾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灸一壮大良,二间二穴,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内侧陷中,灸三壮,以上六穴,商丘疗多卧,厉兑疗嗜卧怠惰,章门疗贲豚气胀,治五劳七伤,及山岚瘴疟,背 烦重,心痛,注忤气羸,食不生肌肤,寒热邪气,头项强,面色黑黄,精神昏倦,积年淋沥,积癖,鬼气传尸骨蒸等诸穴,胃俞二穴,在第十二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日灸七壮止,或至一百壮,量病轻重加灸,又肾俞二穴,在第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灸七七壮,病深者日灸七壮,至百壮佳,又章门二穴,可灸七壮,日灸渐至七七壮,同前法,又太冲二穴,在足大趾间一寸,本节后二寸陷中,灸五壮,渐加,日灸如前法,凡膏肓二穴,令病患坐,曲背伸两臂,着膝令直,手大指与膝齐,以物稽肘,勿令臂动,从 骨上角摩捺,至 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旋转 骨之里,去 骨侧容指许,摩膂肉之表肋间灸处捺之,自觉牵引胸肩,中灸两 骨内,各一处五百壮,多至千壮,气下如水,若无停痰宿水,必有所下也,此灸法无所不治,若病困即令侧卧,挽臂令前取穴,或正坐伸臂,令人挽之,使两臂骨相远,不尔膊骨复穴。即难取也,其穴近五椎,相望求之,又肝俞二穴,在第六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日灸七壮,病深者至百壮,佳,又神堂穴,在第五椎下,两旁各三寸陷中,正坐取穴,灸七壮,至七七壮如前法,以上七名,总十四穴,若不能遍灸,当取紧者灸之,其紧者,即膏肓胃俞章门肾俞太冲是也,若能依次第灸之,各满百壮,尤善,凡量穴法,不拘肥瘦长短,取病患男左女右手中指,度两横纹为寸,是为同身寸也,凡灸皆取正午时佳,若旦起空腹灸,即伤人气,又令人血虚,若日晚食后灸,即病气难去,若治猝病风气,即不在此例。
目中痛,不能视,上星主之,先取 ,后取天牖风池,青盲远视不明,承先主之。
目瞑,远视 ,目窗主之。
目 赤痛,天柱主之。
目眩无所见,偏头痛,引目外 而急,颔厌主之。
目远视不明,恶风目泪出,憎寒头痛,目眩瞢,内 赤痛,远视 ,无所见, 痒痛,yin肤白翳,精明主之。
青盲无所见,远视 ,目中yin肤白膜覆瞳子,巨 主之。
目不明泪出,目眩瞢,瞳子痒,远视 ,昏夜无见,目 动与项口参相引, 僻口不能言,刺承泣。
目痛僻戾,目不明,四白主之。
目赤目黄,颧 主之。
KT 目,水沟主之。
目痛不明,龈交主之。
目瞑身汗出,承浆主之。
青盲KT 目,恶风寒,上关主之。
青盲,商阳主之。
KT 目 ,偏历主之。
眼痛,下廉主之。
睢目 少气,灸五里,右取左,左取右。
目中白翳,前谷主之。
目痛泣出,甚者如脱,前谷主之。
白膜覆珠,瞳子无所见,解溪主之。
眼暗,灸大椎下,数节第十,当脊中,安灸二百壮,惟多为佳。
肝劳邪气眼赤,灸当容百壮,两边各两穴,在眼小 近后,当耳前,三阳三阴之会处,以两手按之,有上下横脉,与耳门相对是也,眼急痛,不可远视,灸当瞳子上入发际一寸,随年壮,穴名当阳。
风翳患右目,灸右手中指本节头上,五壮,如小麦大,左手亦如之。
肝虚目不明,灸肝俞二百壮,小儿斟酌,可灸一二七壮。
风痒赤痛,灸人中近鼻柱,二壮,仰卧灸之。
目猝生翳,灸大指节横纹,三壮,在左灸右,在右灸左,良。
丝竹空前顶,主目上插,憎风寒。
承泣,主目 动,与项口相引。(目不明,泪出,目眩瞢,瞳子痒,远视 ,昏夜无见,口 僻不能言)
三间前谷,主目急痛。
太冲,主下 痛。
阳谷太冲昆仑,主目急痛赤肿。
曲泉,主目赤肿痛。
束骨,主 烂赤。
阳溪,主目痛赤。
商阳巨 上关承光瞳子 络却,主青盲无所见。
观 内关,主目赤黄。
腋门,主目涩暴变。
期门,主目青而呕。
二间,主目 伤。
听会二穴,在耳前陷中,张口得之,动脉应手,各灸五壮,主耳聋无所闻,甲乙经云∶手少阳脉气所发也。
下关二穴,主 耳,甲乙经云∶在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空下廉合口有穴,张口而闭,足阳明少阳之会,各灸三壮,炷以小箸头为之。
耳鸣,百会及颔厌颅囟天窗大陵偏历前谷后溪主之。
耳痛聋鸣,上关主之,刺不可深。
耳聋鸣,下关及阳溪关冲腋门阳谷主之。
耳鸣聋,头颔痛,耳门主之。
聋耳中颠飕颠飕若风者,听会主之。
耳聋无闻,天窗主之。
耳聋KT KT 无所闻,天容主之。
耳中生风,www.lindalemus.com耳鸣耳聋时不闻,商阳主之。
耳聋,两颞 痛,中渚主之。
耳 淳淳,聋无所闻,外关主之。
猝气聋,四渎主之。
作泥饼子,浓半分,复耳上,四边,勿令泄气,以箸刺泥饼,作一小孔,以艾灸之百壮,候耳中痛不可忍,即侧耳倾却黄水,出尽即瘥,若泥干,数易之,治耳病,又截箭 二寸,纳耳中,以面拥四畔,勿令泄气,灸 筒上七壮,又捣豉作饼,填耳内,以地黄长五六分,削一头令尖,纳耳中,与豉饼底齐,饼上着楸叶盖之,剜一孔如箸头,透饼于上,灸三壮。
凡口鼻出血不止,名脑衄,灸上星五十壮,入发际一寸是。
涕出不止,灸鼻两孔与柱齐,七壮。
鼻中息肉,灸上星二百壮,穴在直鼻入发际一寸,又灸兵上星两旁相去三寸,各一百壮。
鼻衄而痒,灸足大趾节横理三毛中,十壮,剧者百壮,衄不止灸之,并治阴卵肿,又灸风府一穴四壮,不止再灸,又灸涌泉二穴,各百壮。
衄而不 血流,取足太阳,大衄 取手太阳,不已刺腕骨下,不已刺 中出血。
鼻鼽衄,上星主之,先取 ,后取天牖风池。
鼻管疽发为厉鼻,脑空主之。
鼻鼽不利,窒涸气寒, 僻多 ,鼽衄有痈,迎香主之。
鼽衄 出,中有垂痈宿肉,窒洞不通,不知香臭,素 主之。
鼻衄窒口僻,清 出不可止,鼽有痈,禾 主之。
鼻鼽不得息,不收 ,不知香臭,及衄不止,水沟主之。
鼻中息肉不利,鼻头 额中痛,鼻中蚀疮,龈交主之。
劳宫穴,一名五里,在掌中动脉,灸三壮,主口中腥臭,甲乙经云∶手心主脉之所流也。
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恶清饮,取手阳明,舌缓涎下,烦闷,取足少阴。
重舌,刺舌柱以 针。
上齿龋肿,目窗主之。
上齿龋痛恶寒,正营主之。
齿痛,灸外踝上高骨前,交脉上,七壮。
风牙疼逐左右,以绳量手中指头,至掌后第一横纹,折为四分,以度横纹后当臂两筋间,当度头,灸三壮,随左右灸之,两侧患,灸两臂至验,颊车颧 ,主口僻痛,恶风寒不可以嚼,水沟,主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
重舌,灸行间,随年壮,穴在足大趾岐中,二穴。
小儿重舌,灸在足踝上七壮,又灸两足外踝上,三壮。
紧唇,灸虎口,男左女右七壮,又灸承浆三壮。
牙齿疼,灸两手中指背第一节前有陷处,七壮,下火立愈。
小肠俞,主口舌干,食饮不下。
耳门,主唇吻强,上齿龋痛。
口僻,刺大渊引而下之。
口中腥臭,劳宫主之。
口中下齿痛,恶寒 肿,商阳主之。
齿龋痛恶清,三间主之。
口僻,偏历主之。
口齿痛,温溜主之。
下齿龋,则上齿痛,腋门主之。
齿痛,四渎主之。
上牙齿龋痛,阳谷主之(一作阳溪)。
齿龋痛,合谷主之。
齿龋痛,少海主之。
舌纵涎下烦闷,阴谷主之。
喉肿,胸胁支满,灸尺泽百壮。
关冲穴,在手小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灸三壮,普济针灸经云∶主喉痹舌卷口干。
完骨二穴,在耳后入发际四分,各灸三三壮,主失欠,甲乙经云∶足太阳少阳之会也。
失欠颊车蹉,灸背第五椎,一日二七壮,满三日,未瘥,灸气冲二百壮,胸前喉下甲骨中是,亦名气堂。
通里二穴,主数欠,甲乙经云∶手少阴络在腕后一寸,走手太阳,各灸五壮,炷如半枣核大,又灸足内踝上三寸宛宛中,或三寸五分,百壮三报,此三阴交穴也。
点击查看:<<圣济总录>>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