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卫生宝鉴 卷廿三 上课笔记
    

卫生宝鉴教程:卷廿三

上热下寒治验中书右丞姚公茂。六旬有七。宿有时毒。至元戊辰春。因酒病发。头面赤肿而痛。耳前后肿尤甚。胸中烦闷。咽嗌不利。身半以下皆寒。足胫尤甚。由是以床相接作炕。身半以上卧于床。身半以下卧于炕。饮食减少。精神困倦而体弱。命予治之。诊得脉浮数。按之弦细。…

上热下寒治验

中书右丞姚公茂。六旬有七。宿有时毒。至元戊辰春。因酒病发。头面赤肿而痛。耳前后肿尤甚。胸中烦闷。咽嗌不利。身半以下皆寒。足胫尤甚。由是以床相接作炕。身半以上卧于床。身半以下卧于炕。饮食减少。精神困倦而体弱。命予治之。诊得脉浮数。按之弦细。上热下寒明矣。内经云:热胜则肿。又曰:春气者病在头。难经云:蓄则肿热。砭射之也。盖取其易散故也。遂于肿上约五十余刺,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状。顷时肿痛消散。又于气海中火艾炷灸百壮,乃助下焦阳虚。退其阴寒。次于三里二穴。各灸三七壮。治足 冷。亦引导热气下行故也。遂处一方,名曰既济解毒汤,以热者寒之。然病有高下。治有远近。无越其制度,以黄芩黄连苦寒酒制炒。亦为因用,以泻其上热,以为君。桔梗甘草辛甘温上升。佐诸苦药以治其热。柴胡升麻苦平。味之薄者阳中之阳。散发上热以为臣。连翘苦辛平,以散结消肿。当归辛温和血止痛。酒煨大黄苦寒。引苦性上行至巅。驱热而下以为使。投剂之后。肿消痛减。大便利。再服减大黄。慎言语。节饮食。不旬日良愈。

【既济解毒汤】
治上热头目赤肿而痛。胸膈烦闷不得安卧。身半以下皆寒。足 尤甚。大便微秘。

大黄(酒蒸。大便利勿用) 黄连(酒制炒) 黄芩(酒制炒)甘草(炙) 桔梗(各二钱) 柴胡 升麻 连翘 当归身(各一钱)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温服。忌酒湿面大料物及生冷硬物。

阳证治验

真定府赵吉夫。约年三旬有余。至元丙寅五月间。因劳役饮食失节。伤损脾胃。时发烦躁而渴。又食冷物过度。遂病身体困倦头痛,四肢逆冷呕吐。而心下痞。医者不审。见其四肢逆冷。呕吐心下痞,乃用桂末三钱,以热酒调服。仍以绵衣覆之。作阴毒伤寒治之。须臾汗大出。汗后即添口干。舌涩。眼白睛红。项强硬。肢体不柔和。小便淋赤。大便秘涩。循衣摸床,如发狂状。问之则言。语错乱。视其舌则赤而欲裂。朝轻暮剧。凡七八日。家人皆自谓危殆不望生全。邻人吉仲元举予治之。诊其脉六七至。知其热证明矣。遂用大承气汤苦辛大寒之剂一两。作一服服之。利下三行。折其胜势。翌日,以黄连解毒汤大苦寒之剂二两,使徐徐服之以去余热。三日后。病十分中减之五六。更与白虎加人参汤约半斤。服之。泻热补气。前证皆退。戒以慎起居。节饮食。月余渐得平复。内经曰:凡用药者。无失天时。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又云: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当暑气方盛之时。圣人以寒凉药。急救肾水之原。补肺金之不足。虽有客寒伤人。仲景用麻黄汤内加黄芩知母石膏之类。发黄发狂。又有桂枝汤之戒。况医者用桂末热酒调服。此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此逆仲景之治法。经云:不伐天和。不赞其复。不翼其胜。不失气宜。不然,则故病未已。新病复起矣。

阴黄治验

至元丙寅六月。时雨霖霪。人多病瘟疫。真定韩君祥。因劳役过度。渴饮凉茶。及食冷物。遂病头痛。肢节亦疼。身体沉重。胸满不食。自以为外感伤。用通圣散两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服。药后添身体困甚。方命医治之。医以百解散发其汗。越四日,以小柴胡汤二服。后加烦热躁渴。又六日,以三一承气汤下之。躁渴尤甚。又投白虎加人参柴胡饮子之类。病愈增。又易医用黄连解散汤、朱砂膏、至宝丹之类。至十七日后。病势转增传变。身目俱黄。肢体沉重。背恶寒。皮肤冷。心下痞硬。按之而痛。眼涩不欲开。目睛不了了。懒言语。自汗。小便利。大便了而不了。命予治之。诊其脉紧细。按之虚空。两寸脉短不及本位。此证得之因时热而多饮冷。加以寒凉药过度。助水乘心。反来侮土。先囚其母。后薄其子。经云:薄所不胜乘所胜也。时值霖雨,乃寒湿相合。此为阴证发黄明也。予以茵陈附子汤主之。内经云:寒yin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湿yin所胜。平以苦热,以淡渗之,以苦燥之。附子、干姜。辛甘大热。散其中寒,故以为主。半夏、草豆蔻。辛热。白术陈皮苦甘温。建脾燥湿,故以为臣。生姜辛温以散之。泽泻甘平以渗之。枳实苦微寒。泄其痞满。茵陈苦微寒,其气轻浮。佐以姜附。能去肤腠间寒湿而退其黄,故为佐使也。煎服一两。前证减半。再服悉去。又与理中汤服之。数日气得平复,或者难曰。发黄皆以为热。今暑隆盛之时。又以热药治之。何也?予曰:理所当然。不得不然。成无己云:阴证有二。一者始外伤寒邪。阴经受之,或因食冷物伤太阴经也。二者始得阳证,以寒治之。寒凉过度。变阳为阴也。今君祥因天令暑热。冷物伤脾。过服寒凉。阴气大胜。阳气欲绝。加以阴雨。寒湿相合。发而为黄也。仲景所谓当于寒湿中求之。李思顺云:解之而寒凉过剂。泻之而逐寇伤君。正以此也。圣圣之制。岂敢越哉,或者曰。洁古之学。有自来矣。

【茵陈附子干姜汤】
治因凉药过剂。变为阴证。身目俱黄,四肢皮肤冷。心下痞硬。眼涩不欲开。自利蜷卧。

附子(炮。去皮脐。三钱) 干姜(炮。二钱) 茵陈(一钱二分) 白术(四分) 草豆蔻(面裹煨。一钱) 白茯苓(去皮。三分) 枳实(麸炒) 半夏(汤泡七次)泽泻(各半钱) 陈皮(三分。去白)
上十味 咀。为一服。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渣。凉服。不拘时候。

肢节肿痛治验

真定府张大。年二十有九。素好嗜酒。至元辛未五月间。病手指节肿痛。屈伸不利。膝膑亦然。心下痞满。身体沉重。不欲饮食。食即欲吐。面色痿黄。精神减少。至六月间。来求予治之。诊其脉沉而缓。缓者脾也。难经云: 主体重节痛。 者脾之所主,四肢属脾。盖其人素饮酒。加之时助。湿气大胜。流于四肢,故为肿痛。内经云:诸湿肿痛。皆属脾土。仲景云:湿流关节。肢体烦痛。此之谓也。宜以大羌活汤主之。内经云:湿yin于内。治以苦温,以苦发之,以淡渗之。又云:风能胜湿。羌活、独www.lindalemus.com/zhuyuan/活。苦温透关节而胜湿,故以为君。升麻苦平。威灵仙防风苍术、苦辛温发之者也,故以为臣。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辛温以散之。甘草甘温。益气缓中。泽泻咸平。茯苓甘平。导湿而利小便,以淡渗之也,使气味相合。上下分散其湿也。

【大羌活汤】
羌活 升麻(各一钱) 独活(七分) 苍术 防风(去芦) 威灵仙(去芦) 白术 当归 白茯苓(去皮) 泽泻(各半钱)
上十味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一服。食后一服。忌酒面生冷硬物。

中寒治验

参政商公。时年六旬有二。元有胃虚之证。至元己巳夏。上都住。时值六月。霖雨大作。连日不止。因公务劳役过度。致饮食失节。每旦则脐腹作痛。肠鸣自利。须去一二行乃少定。不喜饮食。懒于言语。身体倦困。召予治之。予诊其脉沉缓而弦。参政以年高气弱。脾胃宿有虚寒之证。加之霖雨及劳役饮食失节。重虚中气。难经云:饮食劳倦则伤脾。不足而往。有余随之。若岁火不及。寒乃大行。民病骛溏。今脾胃正气不足。肾水必挟木势。反来侮土,乃薄所不胜乘所胜也。此疾非甘辛大热之剂,则不能泻水补土。虽夏暑之时。有用热远热之戒。又云:有假者反之,是从权而治其急也。内经云:寒yin于内。治以辛热。干姜、附子辛甘大热,以泻寒水。用以为君。脾不足者,以甘补之。人参、白术、甘草、陈皮。苦甘温以补脾土。胃寒则不欲食,以生姜、草豆蔻辛温治客寒犯胃。浓朴辛温浓肠胃。白茯苓甘平助姜附,以导寒湿。白芍药酸微寒。补金泻木以防热伤肺气为佐也。不数服良愈。

【附子温中汤
治中寒腹痛自利。米谷不化。脾胃虚弱。不喜饮食。懒言语。困倦嗜卧。

干姜(炮) 黑附子(炮。去皮脐。各七钱) 人参(去芦)甘草(炙) 白芍药 白茯苓(去皮) 白术(各五钱)草豆蔻(面裹煨。去皮) 浓朴(姜制) 陈皮(各三钱)
上十味 咀,每服五钱,或一两,水二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一盏三分,去渣,温服,食前。

时不可违

中书左丞张仲谦。年五十二岁。至元戊辰春正月。在大都患风证。半身麻木。一医欲汗之。未决可否。命予决之。予曰:治风当通因通用。汗之可也。然此地此时。虽交春令。寒气独存。汗之则虚其表。必有恶风寒之证。仲谦欲速瘥。遂汗之。身体轻快。后数日。再来邀予视之曰。果如君言。官事繁剧。不敢出门。常如之何。予曰:仲景云:大法夏宜汗。阳气在外故也。今时阳气尚弱。初出于地。汗之则使气亟夺。卫气失守。不能肥实腠理。表上无阳。见风必大恶矣。内经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又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当汗之时。犹有过汗之戒。况不当汗而汗者乎。遂以黄耆建中汤加白术服之。滋养脾胃。生发荣卫之气。又以温粉扑其皮肤。待春气盛。表气渐实。即愈矣。内经曰:心不可伐,时不可违,此之谓也。

【黄耆建中汤】
(见劳倦门。于方中加白术)
点击查看:<<卫生宝鉴>>目录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