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卫生宝鉴 卷六 上课笔记
    

卫生宝鉴教程:卷六

6-1 泻热门上焦热【凉膈散】 治大人小儿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领颊结硬。口舌生疮。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闭结。睡卧不安。一切风壅。皆治之。 连翘(四两) 朴硝(二两) 川大黄(二两) 薄荷 黄芩 山栀子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七…

6-1 泻热门

上焦热

凉膈散
治大人小儿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领颊结硬。口舌生疮。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闭结。睡卧不安。一切风壅。皆治之。

连翘(四两) 朴硝(二两) 川大黄(二两) 薄荷 黄芩栀子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七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竹叶五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渣,温服。食后。小儿半钱。量岁数加减。得利下。止后服。

龙脑鸡苏丸】
治胸中郁热肺热。咳嗽吐血、鼻衄、血崩、下血、血淋。虚劳烦热。

柴胡(二两锉。同木通,以沸汤大半升浸一两宿。绞汁后。入膏) 木通(二两锉。同柴胡汁) 阿胶 蒲黄 人参(各二两) 麦门冬(四两) 黄(一两) 鸡苏净叶(一斤。即龙脑薄荷) 甘草(一两半) 生干地黄末(六两。后膏)
上为细末,以蜜二斤。先炼一二沸。然后下生地黄末。不住手搅。时时入绞。下柴胡木通汁。慢慢熬成膏。勿令焦。然后将其余药末同和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熟水下。

【洗心散】
治心肺积热风壅。上攻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节烦疼。口苦唇焦。咽喉肿痛。痰涎壅滞。涕唾稠粘。小便赤涩。大便秘滞。 白术(一两半) 麻黄 当归 荆芥 芍药 甘草 大黄(各六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温服。

中焦热

调胃承气汤
治胃中实热而不满。 甘草(半两) 芒硝(九钱) 大黄(二两) 内经云:热yin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芒硝咸寒以除热。大黄苦寒以荡实。甘草甘平。助二物推陈而致新。
上锉如麻豆大。水一大盏。煎二味。取七分,去渣。下硝。更上火二三沸。顿服之。无时。

【泻脾散】
治脾热目黄。口不能吮乳。 藿香 山栀(各七钱) 石膏(半两) 甘草(三两) 防风(四两。去芦)
上五味。用蜜同炒香为末。每服二钱至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清汁。无时。

贯众散】
解一切诸热毒,或中食毒、酒毒、药毒。并皆治之。 黄连(三钱) 贯众(三钱) 甘草(三钱) 骆驼蓬(三钱)
上四味为末。每服三钱。冷水调下。食前。

下焦热

大承气汤
治痞满燥实。地道不通。 大黄(四两。酒洗) 浓朴(半斤。姜制) 芒硝(三合) 枳实(五枚。去穣) 内经云:燥yin所胜,以苦下之。大黄枳实之苦以除燥热。又曰:燥yin于内。治以苦温。浓朴之苦以下结满。又曰:热yin所胜。治以咸寒。芒硝之咸以攻蕴热。上四味,用水五升。先煮二味至三升,去渣。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渣。入芒硝。更上火。微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三才封髓丹
降心火。益肾水。滋阴养血。润补下燥。 天门冬(去心) 熟地黄 人参(各半两) 黄柏(三两) 砂仁(一两半) 甘草(炙。七钱半)
上六味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苁蓉半两切作片子。酒一盏。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去渣。空心食前送下。

滋肾丸
治下焦阴虚。脚膝软而无力。阴汗阴痿。足热不能履地。不渴而小便闭肉桂(二钱) 知母(二两。酒洗。焙干) 黄柏(二两。酒洗焙) 内经曰:热者寒之。又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之苦辛寒。泻热补水润燥为君。知母苦寒,以泻肾火为佐。肉柱辛热。寒因热用也。
上为末。熟水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百丸加至二百丸。百沸汤送下。空心服之。

气分热

【柴胡饮子】
解一切肌骨蒸热。积热作发,或寒热往来。蓄热寒战。及伤寒发汗不解,或不经发汗传受。表里俱热。口干烦渴,或表热入里。下证未全。下后热未除。及汗后余热劳复,或妇人经病不快。产后但有如此证。并宜服之。

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炙) 大黄 当归 芍药(各半两)
上七味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渣,温服。小儿分三服。病除为度。日三服。热甚者加服。

白虎汤
治伤寒大汗出后。表证已解。心胸大烦渴。欲饮水。及吐或下后七八日。邪毒不 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宜服之。

知母(七两半) 甘草(三两七钱半) 石膏(二十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粳米三十粒,煎至一盏,去渣温服,或加人参、亦得。此药 立夏后、立秋前可服。春时、及立秋后、亡血家。并不可服。

血分热

仁承气汤】
治热结膀胱,其人如狂。热在下焦。与血相搏。血下则热随出而愈。 芒硝 甘草(各二两) 大黄(三两) 桂枝(二两。去皮)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内经曰:甘以缓之。辛以散之。小腹急结。缓以桃仁之甘。下焦蓄血。散以桂枝之辛。大热之 气。寒以取之。热甚搏血。加二味于调胃承气汤中也。
上 咀,用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渣纳芒硝。再上火煮一二沸,温服五合。日三服。得微利 止。

【清凉四顺饮子】
治一切丹毒。积热壅滞。咽喉肿痛。 当归(去芦) 甘草(炙) 赤芍药 大黄(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食后温服。

通治三焦甚热之气

三黄丸
治三焦热。 黄连 黄芩 大黄(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吞下。

黄连解毒汤
治大热甚烦。错语不得眠。 黄连(七钱半) 黄柏 栀子(各半两) 黄芩(一两)
上四味锉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热服。未知。再服。
○海藏加防风、连 翘。为金花丸。治风热。加柴胡。治小儿潮热。与四物相合为各半汤。治妇人潮热。

发狂辨

甲寅岁四月初。予随斡耳朵行至界河里住。丑 兀闽病五七日。发狂乱弃衣而走。呼叫不避亲疏。手执 乳。与人饮之。时人皆言风魔了。巫师祷之不愈而反剧。上闻。命予治之。脉得六至。数日不得大便。渴饮 乳。予思之。北地高寒。腠理致密。少有病伤寒者。然北地此时乍寒乍热。因此触冒寒邪。失于解利。因转属阳明证。胃实谵语。又食羊肉以助其热。两热相合,是谓重阳则狂。阳胜宜下。急以大承气汤一两半。加黄连二钱。水煎服之,是夜下利数行燥屎二十余块。得汗而解。翌日再往视之。身凉脉静。众人皆喜曰。罗谦甫医可风魔的也。由此见用。伤寒非杂病之比。六经不同。传变各异。诊之而疑。不知病源。立相侮嫉。呜呼。嗜利贪名。耻于学问。此病何日而愈耶。

阳证治验

两省参议官常德甫至元申戌三月间。赴大都。路感伤寒证。勉强至真定。馆于常参谋家。迁延数日。病不瘥。总府李经历并马录事来求治。予往视之。诊得两手六脉沉数。外证却身凉,四肢厥逆。发斑微紫。见于皮肤。唇及齿龈破裂无色。咽干声嗄。默默欲眠。目不能闭。精神郁冒。反侧不安。此证乃热深厥亦深。变成惑,其证最急。询之从者,乃曰。自内丘县感冒头痛。身体拘急。发热恶寒。医以百解散发之。汗出浃背。殊不解。每经郡邑。治法一同。发汗极多。遂至如此。予详其说。兼以平昔膏粱积热于内。已燥津液。又兼发汗过多。津液重竭因转属阳明,故大便难也。急以大承气下之。得更衣。再用黄连解毒汤。病减大半。复与黄连犀角汤。数日而安。自此德甫交情愈浓也。


6-2 除寒门

上焦寒

【铁刷汤】
治积寒痰饮。呕吐不止。胸膈不快。不下饮食。 半夏(四钱。汤泡) 草豆蔻 丁香 干姜(炮) 诃子皮(各三钱) 生姜(一两)
上六味。 咀。水五盏,煎至二盏半,去渣,分三服。无时。大吐不止。加附子三钱、生姜半两。

【桂附丸】
疗风邪冷气。入乘心络。脏腑暴感风寒。上乘于心。令人卒然心痛,或引背膂。乍间乍甚。经久不瘥。 川乌(炮。去皮脐) 黑附(炮,各三两。去皮脐)。干姜(炮) 赤石脂 川椒(去目。微炒) 桂(各二两。去皮)
上六味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觉至痛处即止。若不止。加至五十丸,以知为度。若早服无所觉。至午时再服二十丸。若久心痛。服尽一剂。终身不发。

胡椒理中丸
治肺胃虚寒。咳嗽喘急。呕吐痰水。

胡椒 甘草 款冬荜茇 良姜 细辛 陈皮 干姜(各四两)白术(五两)
上九味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温汤或温酒、米饮任下。

附子理中丸
治脾胃冷弱。心腹 疼。呕吐泻利。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足厥冷。心下逆冷。满闷。腹中雷鸣。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并皆治之。

人参 白术 干姜(炮) 甘草(炙) 附子(炮,各等分)
上五味为末。蜜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水一盏化破,煎至七分。稍热服。食前。

【二气丹】
助阳退阴。正气和中。治内虚里寒。冷气攻击。心胁腹满刺痛。泄利无度。呕吐不止。自汗时出。小便不禁。阳气渐微。手足厥冷。及伤寒阴证。霍乱转筋。久下冷痢。少气羸困。一切虚寒痼冷。

硫黄(二钱半) 肉桂(二钱半) 朱砂(为衣。二钱) 干姜(炮。二钱) 黑附子(大者一个。去皮脐。炮制。半两)
上研匀。水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煎艾盐汤送下。

大建中汤
疗内虚里急少气。手足厥冷。小腹挛急,或腹满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阴缩,或腹中寒痛。不堪劳。唇口干。精自出,或手足乍寒乍热。而烦躁酸疼。不能久立。多梦寐。补中益气。

黄 当归 桂心 芍药(各二钱) 人参 甘草(各一钱) 半夏(炮焙) 黑附(炮。去皮,各二钱半)
上八味。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二个,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下焦寒

【八味丸】
补肾气不足。

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各三两) 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附子 官桂(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空心食前。日二服。

还少丹
大补心肾脾胃。治一切虚损。神志俱耗。筋力顿衰。腰脚沉重。肢体倦怠。血 气羸乏。小便混浊。

山药 牛膝(酒浸) 远志(去心) 巴戟(去心) 山茱萸(去核) 白茯苓(去皮) 楮实 五味子 肉苁蓉(酒浸一宿) 杜仲(去皮。姜汁酒浸。炒去丝) 石菖蒲 舶上茴香(各一两) 枸杞 熟地黄(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同枣肉为丸,如桐子大,温酒、盐汤任送下三十丸。日进三服。食前。五日后有力。十日精神爽。半月气力颇壮。二十日目明。一月夜思饮食。冬月手足常暖。久服身体轻健。筋骨壮盛。悦泽虽老。更看体候加减。身热。加山栀子一两。心气不宁。加麦门冬一两。少精神加五味子一两。阳弱加续断一两。常服牢牙。永无瘴疟。妇人服之。姿容悦泽。暖子宫。去一切病。

【天真丹】
治下焦阳虚。

沉香 穿心巴戟(酒浸) 茴香(炒) 萆 (酒浸。炒) 胡芦巴(炒香) 破故纸(炒香) 杜仲(麸炒。去丝) 琥珀 黑牵牛(盐炒。去盐,各一两) 官桂(半两)
上十味为末。用酒浸打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气分寒

桂枝加附子汤
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宜服之。 桂枝(去皮) 芍药(各一两半) 甘草(二两) 附子(炮。去皮。用半个)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生姜四片。枣子一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治发汗后身疼痛。脉来迟者。此主之。

桂枝 人参(各一两半) 芍药(二两) 甘草(一两。炙)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生姜四片。枣子一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

血分寒

【巴戟丸】
治肝肾俱虚。收敛精气。补真戢阳。充悦肌肤。进美饮食。

白术 五味子 川巴戟(去心) 茴香(炒) 熟地黄 肉苁蓉(酒浸) 人参 覆盆子 菟丝子(酒浸) 牡蛎 益智仁 骨碎补龙骨(各二两)
上十三味为末。蜜丸如桐子大。焙干。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饮下。日三服。

【神珠丹】
治下焦元气虚弱。小腹疼痛。皮肤燥涩。小便自利。病机云:澄澈清冷。皆属 于寒。此之谓也。一名离珠丹。

杜仲(二两。炒) 萆 (二两) 诃子(五个) 龙骨(一两) 破故纸(三两。炒) 胡桃仁(一百二十个) 巴戟(二两) 砂仁(半两) 朱砂(一两。另研)
上九味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或盐汤送下。气不化。小便不利。湿一(作温)肌润滑。热蒸少。阴气不化。气走小便自利。皮肤燥涩。为迫津液不能停。离珠丹主之。弦数者。阳陷于内。从外而之内也。弦则带数。甲终于甲也。紧则带洪。壬终于丙也。若弦虚则无火。细则有水。此二脉从内之外也。不宜离珠丹。

通治三焦甚寒之气

【大已寒丸】
治脏腑虚寒。心腹 痛。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手足厥冷。

荜茇 肉桂(各六两半) 干姜 良姜(各十两)
上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汤下。食前服。

四逆汤
治伤寒自利不渴。呕哕不止,或吐利俱发。小便或涩或利,或汗出过多。脉微欲绝。腹痛胀满。手足逆冷。及一切虚寒逆冷。并宜服之。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去皮脐。细切。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不计时。

阴证治验

元己巳夏六月。予住于上都。佥院董彦诚。年逾四旬。因劳役过甚。烦渴不止。极饮 乳。又伤冷物。遂自利肠鸣腹痛,四肢逆冷。冷汗自出。口鼻气亦冷。六脉如蛛丝。时发昏愦。众太医议之,以葱熨脐下。又以四逆汤五两。生姜二十片。连须葱白九茎。水三升。煮至一升,去渣凉服。至夜半。气温身热。思粥饮。至天明而愈。玉机真脏论云:脉细皮寒。气少泄利。饮食不入。此谓五虚。浆粥入胃,则虚者活。信哉。鲁斋许先生闻之。叹曰。病有轻重。方有大小。治有缓急。佥院之证。非大方从权急治则不能愈也。至真要大论云: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浓。此之谓也。

阴气有余多汗身寒

真定府武德卿。年四十六岁。至元丙子三月间。因忧思劳役。饮食失节。得病肢体冷。口鼻气亦凉。额上冷汗出。住院医师时发昏愦。六脉如蛛丝。一医作风证。欲以宣风散下之。予因思钱氏小儿论。制宣风散。谓小儿内伤脾胃,或吐或泻。久则风邪陷入胃中而作飧泄。散中有结。恐传慢惊,以宣风散导去风邪。内经云:久风为飧泄。正此谓也。今德卿形证,乃阴盛阳虚。苦寒之剂。非所宜也。内经云: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又阴阳应象论云:阴盛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而厥。调经篇亦云:阴盛生内寒。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故寒中。东垣解云:此脾胃不足。劳役形体。中焦营气受病。末传寒中。惟宜补阳。遂以理中汤加黑附子。每服五钱。多用葱白煎羊肉汤。取清汁一大盏。调服之。至夕四肢渐温。汗出少。夜深再服。翌日精神出。六脉生。数服而愈。尝记李思顺云:证者证也。病状于中。证形于外。凡学医道。不看内经。不求病源。www.lindalemus.com妄意病证。又执其方。此皆背本趣末之务。其误多矣。宜慎思之。
点击查看:<<卫生宝鉴>>目录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