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 疝病诸候(凡十一论)
隋 巢元方
诸疝者,阴气积受于内,复为寒气所加,使荣卫不调,血气虚弱,故风冷入其腹内而成疝也。疝者,痛也。或少腹痛,不得大小便;或手足厥冷,绕脐痛,白汗出;或冷气逆上抢心腹,令心痛;或里急而腹痛。此诸候非一,故云诸疝也。
脉弦紧者,疝也。
寒疝者,阴气积受于内,则卫气不行,卫气不行,则寒气盛也。故令恶寒不欲食,手足厥冷,绕脐痛,白汗出,遇寒即发,故云寒疝也。其脉弦紧者是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蹲踞,以两手举足,蹲极横。治气冲肿痛,寒疝入上下。
致肾气法∶蹲踞,以两手捉趾令离地,低跟极横挽,自然一通,愈荣冲中痛。
夫寒疝心痛,阴气积结所生也。阴气不散,则寒气盛;寒气盛,则痛上下无常,言冷气上冲受于心,故令心痛也。
此由阴气积受于内,寒气结搏而不散,腑脏虚弱,故风邪冷气与正气相击,则腹痛里急,故云寒疝腹痛也。
此由腑脏虚弱,风邪客于其间,与真气相击,故痛。其痛随气上下,或上冲受于心,或在受于腹,皆由寒气所作,所以谓之寒疝心腹痛也。
积聚者,由寒气在内所生也。血气虚弱,风邪搏受于腑脏,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也。积者阴气,五脏所生,始发不离其部,故上下有所穷已。聚者阳气,六腑所生也,故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但诸脏腑受邪,初未能为积聚,邪气留滞不去,乃成积聚。其为病也,或左右胁下如覆杯;或脐上下如臂;或胃脘间覆大如盘,羸瘦少卫生资格考试网气;或洒淅寒热,四肢不收,饮食不为肌肤;或累累如桃李;或腹满呕泄,寒即痛。故云寒疝积聚也。
其脉快而紧,积聚;浮而牢,积聚。牢强急者生,虚弱急者死。
七疝者,厥疝、症疝、寒疝、气疝、盘疝、 疝、野狼疝,此名七疝也。
厥逆心痛,食即胁下腹中尽痛,名曰寒疝也。腹中乍满乍减而痛,名曰气疝也。腹中痛在脐旁,名曰盘疝也。腹中脐下有积聚,名曰 疝也。小腹与阴相引而痛,大行难,名曰野狼疝也。凡七疝,皆由血气虚弱,饮食寒温不调之所生。
一曰石疝,二曰血疝,三曰阴疝,四曰妒疝,五曰气疝,是为五疝也。而范汪所录华佗太一决疑双丸,方云治八痞、五疝、积聚、伏热、留饮、往来寒热,而不的显五疝之状。寻此皆由腑脏虚弱,饮食不节,血气不和,寒温不调之所生也。
疝者,痛也。由阴气积受于内,寒气不散,上冲受于心,故使心痛,谓之心疝也。其痛也,或如锥刀所刺,或阴阴而疼,或四肢逆冷,或唇口变青,皆其候也。
阴气在内,寒气客于足阳明、手少阴之络,令食竟必饥,心为之痛,故谓之饥疝。
疝者,痛也;瘕者,假也。其病虽有结瘕,而虚假可推移,故谓之疝瘕也。由寒邪与脏腑相搏所成。其病,腹内急痛,腰背相引痛,亦引小腹痛。
脉沉细而滑者,曰疝瘕;紧急而滑者,曰疝瘕。方云∶干脯曝之不燥者,食之成疝瘕。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挽两足指,五息止,引腹中气。去疝瘕,利孔窍。
又云∶坐,舒两脚,以两手捉大拇指,使足上头下,极挽,五息止,引腹中气遍行身体。去疝瘕病,利诸孔窍,往来易行。久行精爽,聪明修长。
卷之二十 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又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漉漉有声,谓之痰饮。其为病也,胸胁胀满,水谷不消,结在腹内两肋,水入肠胃,动作有声,体重多唾,短气好眠,胸背痛,甚则上气咳逆,倚息,短气不能卧,其形如肿是也。
脉偏弦为痰,浮而滑为饮。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左右侧卧,不息十二通,治痰饮不消。右有饮病,右侧卧;左有饮病,左侧卧。又有不消,以气排之,左右各十有二息。治痰饮也。
此由痰水结聚在胸腑、膀胱之间,久而不散,流行于脾胃。脾恶湿,得水则胀,胀则不能消食也。或今腹里虚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满,或水谷不消化,或时呕逆,皆其候也。
热痰者,谓饮水浆结积所生也。言阴阳痞隔,上焦生热,热气与痰水相搏,聚而不散,故令身体虚热,逆害饮食,头面吸吸而热,故云热痰也。
冷痰者,言胃气虚弱,不能宣行水谷,故使痰水结聚,停受于胸膈之间,时令人吞酸气逆,四肢变青,不能食饮也。
此由痰水积聚,在于胸腑,遇冷热之气相搏,结实不消,故令人心腹痞满,气息不安,头眩目暗,常欲呕逆,故言痰结实。
膈痰者,谓痰水在于胸膈之上,又犯大寒,使阳气不行,令痰水结聚不散,而阴气逆上,上与风痰相结,上冲受于头,即令头痛。或数岁不已,久连脑痛,故云膈痰风厥头痛。若手足寒冷至节即死。
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热,或结实,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一,故云诸痰。
流饮者,由饮水多,水流走受于肠胃之间,漉漉有声,谓之流饮。遇血气痞涩,经络不行,水不宣通,停聚溢受于膀胱之间,即令人短气。将息遇冷,亦能虚胀。久不瘥,结聚而成癖
流饮宿食者,由饮水过多,水气流行在脾胃之间,脾得湿气则不能消食,令人噫则有宿食之气,腹胀满,亦壮热,或吞酸,皆其候也。
留饮者,由饮酒后饮水多,水气停留受于胸膈之间,而不宣散,乃令人胁下痛,短气而渴,皆其候也。
留饮宿食者,由饮酒后饮水多,水气停留受于脾胃之间,脾得湿气则不能消食,令人噫气酸臭,腹胀满,吞酸,所以谓之留饮宿食也。
此由饮水多,水气停聚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结聚而成块,谓之癖饮。在胁下,弦亘起,按之则作水声。
诸饮者,皆由荣卫气痞涩,三焦不调,而因饮水多,停积而成痰饮。其为病也,或两胁胀满,或心胸烦闷,或眼暗口干,或呕逆短气,诸候非一,故云诸饮。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行左之右之侧卧,闭目,气不息十二通,治诸饮不消。右有饮病,右不息,排下消之。
又云∶ 行气,低头倚壁,不息十二通,以意排之,痰饮宿食从下部出,自愈。 行气者,身直颈曲,排气下行而一通,愈宿食。久行自然能出,不须孔塞也。
支饮,谓饮水过多,停积受于胸膈之间,支乘受于心,故云支饮。其病,令人咳逆喘息,身体如肿之状,谓之支饮也。
溢饮,谓因大渴而暴饮水,水气溢受于肠胃之外,在于皮肤之间,故言溢饮。令人身体疼重而多汗,是其候也。
悬饮,谓饮水过多,留注胁下,令胁间悬痛,咳唾引胁痛,故云悬饮。
卷之二十 癖病诸候(凡十一论)
夫五脏调和,则荣卫气理,荣卫气理,则津液通流,虽复多饮水浆,不能为病。若摄养乖方,则三焦痞隔。三焦痞隔,则肠胃不能宣行,因饮水浆过多,便令停滞不散,更遇寒气,积聚而成癖。癖者,谓僻侧在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是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卧觉,勿饮水更眠,令人作水癖。
又云∶饮水勿急咽,久成水癖。
《养生方.导引法》云∶举两膝,夹两颊边,两手据地蹲坐,故久行之,愈伏梁。伏梁者,宿食不消成癖,腹中如杯如盘。宿痈者,宿水宿气癖数生痈。久行,肠化为筋,骨变为
久癖,谓因饮水过多,水气壅滞,遇寒热气相搏,便成癖。在于两肋下,经久不瘥,乃结聚成形,弦亘而起,按之乃水鸣,积有岁年,故云久癖。
此由饮水聚停不散,复因饮食相搏,致使结积在于胁下,时有弦亘起,或胀痛,或喘息脉紧实者,癖结也。
此由饮水结聚在于膀胱,遇冷热气相搏,因而作癖。癖者,冷气也。冷气久乘受于脾,脾得湿冷,则不能消谷,故令食不消。使人羸瘦不能食,时泄利,腹内痛,气力乏弱,颜色黧黑是也。
关脉细微而绝者,腹内有癖,不能食也。
寒癖之为病,是水饮停积,肋下弦强是也。因遇寒即痛,所以谓之寒癖。
脉弦而大者,寒癖也。
饮癖者,由饮水过多,在于胁下不散,又遇冷气相触而痛,即呼为饮癖也。其状∶胁下弦急,时有水声。
痰癖者,由饮水未散,在于胸腑之间,因遇寒热之气相搏,沉滞而成痰也。痰又停聚流移受于胁肋之间,有时而痛,即谓之痰癖。
悬癖者,谓癖气在胁肋之间,弦亘而起,咳唾则引胁下悬痛,所以谓之悬癖。
夫酒癖者,因大饮酒后,渴而引饮无度,酒与饮俱不散,停滞在于胁肋下,结聚成癖,时时而痛,因即呼为酒癖。其状∶胁下弦急而痛。
此由饮酒多食鱼脍之类,腹内痞满,因而成渴,渴又饮水,水气与食结聚,兼遇寒气相加,所以成癖。癖气停聚,乘受于脾胃,脾胃得癖气不能消化,故令宿食不消。腹内胀满,噫气酸臭,吞酸,气急,所以谓之酒癖宿食不消也。
夫饮酒人大渴,渴而饮水,水与酒停聚胸膈之上,蕴积不散而成癖也。则令呕吐宿水,色如菹汁、小豆汁之类,酸苦者,故谓之酒癖菹痰也。
卷之二十 痞噎病诸候(凡八论)
夫八痞者,荣卫不和,阴阳隔绝,而风邪外入,与卫气相搏,血气壅塞不通,而成痞也。痞者,塞也,言腑脏痞塞不宣通也。由忧恚气积,或坠堕内损所致。其病腹纳气结胀满,时时壮热是也。其名有八,故云八痞。而方家不的显其证状,范汪所录华佗太一决疑双丸方,云治八痞、五疝、积聚、伏热、留饮、往来寒热,亦不说八痞之名也。
诸痞者,荣卫不和,阴阳隔绝,腑脏痞塞而不宣通,故谓之痞。但方有八痞、五痞或六痞,以其名状非一,故云诸痞。其病之候,但腹纳气结胀满,闭塞不通,有时壮热,与前八痞之势不殊,故云诸痞。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正坐努腰,胸仰举头,将两手指相对,向前捺席使急,身如共头胸向下,欲至席还起,上下来去二七。去胸肋痞、脏冷、 疼闷、腰脊闷也。
夫阴阳不和,则三焦隔绝,三焦隔绝,则津液不利,故令气塞不调理也,是以成噎。此由忧恚所致,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噎者,噎塞不通也。
夫五噎,谓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虽有五名,皆由阴阳不和,三焦隔绝,津液不行,忧恚嗔怒所生,谓之五噎。噎者,噎塞不通也。
此由阴阳不和,脏气不理,寒气填受于胸膈,故气噎塞不通,而谓之气噎。令人喘悸,胸背痛也。
此由脏气冷而不理,津液涩少而不能传行饮食,故饮食入则噎塞不通,故谓之食噎。胸内痛,不得喘息,食不下,是故噎也。
此患由血气衰少,腑脏虚弱,故令风冷之气独盛受于内,其冷气久积不散,所以谓之久寒积冷也。其病,令人羸瘦,不能饮食,久久不瘥,更触犯寒气,乃变成积聚,吐利而呕逆也
此由荣卫虚弱,三焦不调,则令虚冷在内,蓄积而不散也。又饮食气与冷气相搏,结强而成块,有上有下,或沉或浮,亦有根亦无根,或左或右也,故谓之腹内结强。久而不瘥,积受于年岁,转转长大,乃变成 瘕病也。
点击查看:<<诸病源候论>>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