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针灸大成 卷三 上课笔记
    

针灸大成教程:卷三

玉龙赋    (聚英)    夫参博以为要,辑简而舍烦,总玉龙以成赋,信金针以获安,原夫卒暴中风。  顶门百会,脚气连延,里绝三交,头风鼻渊,上星可用,耳聋肿,听会偏高,  攒竹头维,治目疼头痛,乳根俞府,疗嗽气痰哮,风市阴市,驱腿脚之乏力。  阴陵阳陵,除…

玉龙赋 (聚英)

夫参博以为要,辑简而舍烦,总玉龙以成赋,信金针以获安,原夫卒暴中风。
顶门百会,脚气连延,里绝三交,头风鼻渊,上星可用,耳聋肿,听会偏高,
攒竹头维,治目疼头痛,乳根俞府,疗嗽气痰哮,风市阴市,驱腿脚之乏力。
阴陵阳陵,除膝肿之难熬,太白医痵漏,间使剿疟疾,大敦去疝气,膏肓补虚劳
天井治瘰瘾疹,神门治呆痴笑啕,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羸喘促。
璇玑气海当知,其门大敦,治坚疝气,劳宫大陵,可疗心闷疮疾,心悸虚烦刺三里,
时疫疟寻后溪,绝骨三里阴交,脚气宜此,睛明太阳鱼尾,目症凭兹,老者便多,
命门兼肾俞而着艾,妇人乳肿,少泽与太阳之可推,身柱蠲嗽,能除膂痛,至阳却疽,
善治神疲,长强承山,灸最妙,丰隆肺俞,痰嗽弥奇,风门主伤胃寒邪之嗽,
天枢理感患脾泄之危,风池绝骨,而疗乎伛偻,入中曲池,可知其痿伛。
期门刺伤寒未解,经不再传,鸠尾针癫痫已发,慎其妄施,阴交水分三里,蛊胀宜刺,
商邱解溪丘墟,脚痛堪追,尺泽理筋急之不幸,腕骨疗手腕之难移,肩脊痛分,
五枢兼于背缝肘挛疼分,尺泽合于曲池,风湿传于两肩,肩疗,雍热盛于三焦,
关冲最宜,手臂红肿,中渚液门要辨,脾虚黄疸,腕骨中腕何疑,伤寒无汗。
攻复攳宜泻,伤寒有汗,取合谷当随,欲调饱满之气逆,三里可胜,要起六脉之沉匿,
复溜弥神,照海支沟,通大便之秘,内庭临泣,理小腹之脂,天突颤中医喘咳,
地仓颊车疗口喎,迎香攻鼻窒为最,肩井除臂痛如拿,二间治牙疼。
中魁理翻胃而即愈,百劳止虚汗,通里疗心惊而即瘥,大小骨空治眼烂,能止冷泪,
左右太阳医目疼,善除血翳,心俞肾俞,治腰肾虚乏之梦遗,人中委中。
除腰脊痛闪之难制,太溪昆仑申脉,最疗足肿之迍,涌泉关元丰隆,为治尸痨之例,
印堂治其惊搐,神庭理乎头风,大陵人中频泻,口气全除,带脉关元多灸,肾败堪攻,
腿脚重疼,针髋骨膝关膝眼,行步艰楚,刺三里中封太冲,取内关于照海。
治腹疾之块,搐迎香于鼻内,消眼热之红,肚痛秘结,大陵合外关于支沟,腿风湿痛,
居兼环跳于委中,上脘中脘,治九种之心痛,赤带白带,求中极之异同。
又若心虚热壅,少冲明于济夺,目昏血溢,肺俞辨其实虚,当心传之玄要。
究手法之疾徐,或值坐闪疼之不足,比为难拟定穴之可,辑管见以便诵读,
幸高明而无哂诸。 此赋总辑玉龙歌要旨尔,歌见四卷。

通玄指要赋 (杨继洲注解)

必欲治病,莫如用针。 夫治病之法,有针灸,有药饵,然药饵或出于幽远之方, 有时缺少,而又有新陈之不等,真伪之不同,其何以奏肤功,起沉○也。 惟精于针, 可以随身带用,以备缓急。

功运神机之妙。 功者,功之善也。 运者,变之理也。 神者,坚而知之,机者, 事之微也。 妙者,治之应也。

工开圣理之深www.lindalemus.com/job/。 工者,治病之体,圣者,妙用之端,故难经云: 问而知之谓之工, 闻而知之谓之圣。 夫医者,意也。 默识心通,贯融神会,外感内伤,自然觉悟, 岂不谓圣理之深也。

外取砭针,能蠲邪而扶正。 砭针者,砭石是也。 此针出东海中,有一山,名曰高峰。 其山有石,形如玉簪,生自圆长,磨之有锋尖,可以为针,治病疗邪,无不愈, 中含水火,善回阳而倒阴。 水火者,寒热也。 惟针之中,有寒邪补泻之法, 是进退治火之功也。 回阳者,谓阳盛则热极,故泻其邪气,其病自得清凉矣! 倒阴者, 谓阴盛则极寒,故补其虚寒,其病自得临和矣! 此回阳倒阴之理,补泻盛衰之功, 原夫络别支殊。 别者,辨也。 支者络之分派也。 素问云: 络穴有一十五, 于十二经中,每经各有一络,外有三络。 阳跷络在足太阳经,阴跷络在足少阴经, 脾之大络在足太阴经,此是十五络也。 各有支殊之处,有积络有浮络,故言络别支殊, 经交错综。 交经者,十二经也。 错者,交错也。 综者,总聚也。 言足厥阴肝经, 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足太阴脾经,交出厥阴肝经之前,此是经络交错总聚之理也。 或沟池溪谷以歧异。 歧者,路也。 其脉穴之中,有呼为沟池溪谷之名者。

如歧之各异也。 若水沟,风池,后溪,合谷之类是也。 一云: 铜人经乃分四穴: 沟者, 水沟穴; 池者,天池穴; 溪者,太溪穴; 谷者,阳谷穴。 所谓四穴同治,而分三路, 皆皈于一原。

或山海丘陵而隙共。 隙者,孔穴,或取山海丘陵而为名者,其孔穴之同共也。 如承山,照海,商丘,阴陵之类是也。 一云: 铜人经亦分四穴: 山者,承山穴; 海者, 气海穴; 丘者,丘墟穴; 陵者,阴陵穴。 四经相应,包含万化之众也。 斯流派以难揆, 在条纲而有统。 此言经络贯通,如水流之分派,虽然难以揆度,在条目纲领之提挈, 亦有统绪也。 故书云: 若纲有条而不紊。 一云: 经言井荣俞原经合,甲日起申戌时, 乃胆受病,窍阴所出,为井金,侠溪所溜,为荣水,临泣所注,为俞木,丘墟所过, 为原,阳辅所行,为经火,阳陵泉所入,为合土,凡此流注之道,须看日脚, 阴日刺五穴,阳日刺六穴。

理繁而昧,纵补泻以何功。 盖圣人立意,垂法于后世,使其自晓也。 若心无主持, 则义理繁乱,而不能明解,纵依补泻之法,亦有何效? 或云: 假如小肠实则泻小海, 虚则补后溪大肠实则泻二间,虚则补曲池,胆实泻阳辅,虚则补侠溪,此之谓也。 中工治病,已成之后,惟不知此理,不明虚实,妄投针药,此乃医之误也。 法捷而明,自迎随而得用。 夫用针之法,要在识其通变,捷而能明, 自然于迎随之间,而得施为之妙也。

且如行步难移,太冲最奇,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神门去心性之呆痴风伤项急, 始求于风府,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耳闭须听会而治也。 眼痛则合谷以推之, 胸结身黄,取涌泉而即可,脑昏目赤,泻攒竹以偏,宜但见两肘之拘挛。

仗曲池而平扫,四肢之懈惰,凭照海以消除,牙齿痛,太溪堪治,头项强,承浆可保, 太白宣通于气冲。 (太白脾家真土也能生肺金)阴陵开通于水道, (阴陵泉真水也滋济万物)腹膨而胀,夺内庭兮休迟,筋转而疼,泻承由而在早, 大抵脚腕痛,昆仑可愈,胻膝疼,阴市能医,痫发颠狂兮,凭后溪而疗理疟生寒热兮, 仗间使以扶持,期门罢胸满,血膨而可已,劳宫退胃翻心痛亦何疑。

稽夫大敦去七疝之偏坠,王公谓此。 三里却五劳之羸瘦,华院言斯,固知腕骨祛黄, 然谷泻肾,行间治膝肿目疾,尺泽去肘疼筋紧,目昏不见,二间宜取,鼻窒无闻, 迎香可引肩井除两臂难任,丝竹疗头痛不忍,咳嗽寒痰,列缺堪治,眵冷泪, 临泣尤准。 (头临泣穴)眵(音炽)(音蔑)

髋骨将腿痛以祛残。 髋骨二穴,在委中上三寸髀枢中,垂手取之,治腿足疼痛, 针三分,一云膀骨在膝膑上一寸,两筋空处是穴,刺入五分,先补后泻。 其病自除此即梁丘穴也。 更治乳,按此两解,俱与经外奇穴不同,并存以俟知者, 肾俞把腰疼而泻尽。

以见越人治尸厥于维会,随手而苏。 维会二穴,在足外桌上三寸,内应足少阳胆经, 尸厥者,卒丧之症,其病口噤气绝,状如死,不识人,昔越人过虢,虢太子死木半日, 越人诊太子脉曰: 太子之病,为尸厥也。 脉乱故形如死,太子实未死也。 乃使弟子子阳磳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问,太子苏,二旬而复。

故天下尽以扁能生死人。 鹊闻之曰: 此自当生者,吾能使之生耳。 又云: 乃玉泉穴, 在脐下四寸是穴,手之三阳脉维于玉泉,是足之三阳脉会,治卒中尸厥。 恍惚不省人事,血淋下瘕,小便赤涩,失精梦遗,脐腹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疼痛结如盆杯,男子阳气虚惫, 疝气水肿,奔助抢心,气急而喘。 经云: 太子尸厥,越人刺维会而复苏,此即玉泉穴。 真起死回生奇术,妇人血气症瘕坚急,脐下冷痛,子宫断绪,四度刺,有孕, 使胞和暖或产后恶露不止,月事不调,血结成块,皆能治之,针八分,留五呼, 得气即泻,更宜多灸为妙。

文伯泻死胎于阴交,应针而陨。 灸三壮,针三分,昔宋太子善医术,出苑游, 逢一怀娠女人,太子诊之曰。 是一女子,令徐文伯诊之。 文伯曰: 是一男一女, 太子性暴,欲剖腹视之。 文伯止之曰: 臣请针之,于是泻足三阴交,补手阳明合谷, 其胎应针而落,果如文伯之言,故今言妊妇不可针此穴。 昔文伯见一妇人,临产症危, 视之,乃子死在腹中,刺足三阴交二穴,又泻足太冲二穴,其子随手而下, 此说与铜人之文,又不相同。

圣人于是察麻与痛分实与虚。 虽云诺疼痛皆以为实,诸痒麻皆以为虚,此大略也。 未尽其善,其中有丰肥坚者硬,而得其疼痛之疾者,亦有虚羸气弱。 而感其疼痛之病者,非执而断之,仍要推其得病之原,必其内外之感。 然后真知其虚实也。 实者泻之,虚者补之。

实则自外而入也。 虚则自内而内伤欤。 夫冒风寒,中暑湿,此四时者, 或因一时所感而受病者,谓实邪,此疾是自外而入于内也。 多忧虑,少心血, 因伤而致病者,谓虚邪,此疾盖自内而出于外也。 此分虚实内外之理也。 一云: 夫疗病之法,全在识见,痒麻为虚,虚当补其母,疼痛为实,实当泻其子,且如肝实, 泻行间二穴,火乃肝木之子,肝虚补曲泉二穴,水乃肝木之母,胃实泻厉兑二穴, 金乃胃土之子,胃虚补解溪二穴,火乃胃土之母,三焦实,泻天井二穴,三焦虚, 补中渚二穴,膀胱实,泻束骨二穴,膀胱虚,补至阴二穴。 故经云: 虚羸痒痲气弱者补之,丰肥坚硬,疼痛肿满者泻之,凡刺之要,则就本经, 取井荣俞原经合,行子母补泻之法,乃为枢要,深知血气往来,多少之道,取穴之法, 当明其部分,即依本经而刺,无不效也。

故济母而裨其不足,夺子而平其有余。 裨者,补也。 济母者。 盖补其不足也。 夺子者,夺去有余也。 此补母泻子之法。 按补泻经云: 只非刺一经而已, 假令肝木之病实,则泻心火之子,虚则补肾水之母,其肝经自得安矣,五脏仿此。 一云: 虚当补其母,实当泻其子,故知肝胜脾,肝有病,必传于脾,圣人治未病, 当先实脾,使不受肝之贼邪,子母不许相传,大概当实其母,正气以增,邪气必去, 气血往来,无偏伤,伤则○疾蜂起矣。

观二十七之经络,一一明辨。 经者,十二经也。 络者,十五络也。 其计二十七之经络相随,上下流行,观之者,一一明辨也。 据四百四之疾症,件件皆除。 岐伯云: 凡人禀乾坤而立身,随阴阳而造化。 按八节而荣,顺四时而易,调神养气,习性咽津,故得安和,四大舒缓,或一脉不调, 则众疾俱动,四大不利,陈病皆至,凡人之一身,总计四百四病不能一一具载, 然变症虽多,但依经用法,件件皆除也。

故得天枉都无,跻斯民于寿域。 跻者,登也; 夭者,短也; 枉者,误伤其命也。 夫医之道,若能明其用针之理,除疼痛而今几微已判,彰往古之玄聿,日几微者。 奥妙之理也; 判,开也; 彰,明也; 玄,妙也。 今奥妙之理,已涣然明着于前, 使后学易晓。

抑又闻心胸病,求掌后之大陵,肩背患,责肘前之三里,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士, 连脐腹痛,泻足少阴之水,脊间心后者,针中渚而立痊。
下肋边者,刺阳陵而即止,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腰脚疼,在委中而已矣。 夫用针之士,于此理苟能明焉, 收祛邪之功,而在乎捻指。
夫用针之士,先要明其针法,次知形气所在。
经络左右所起,血气所行,逆顺所会,补虚泻实之法,祛邪安正之道,方能除疼痛于目前,疗疾病于指下也。

灵光赋 针灸大全

黄帝岐伯针灸诀,依他经里分明说,三阴三阳十二经,更有两经分八脉,
灵光典注极幽深,偏正头痛泻列缺,睛明治眼努肉攀,耳聋气闭听会间,
两鼻针禾,鼻窒不闻迎香间,滞气上壅足三里,天突宛中治喘痰。
心痛手颤针少海,少泽应除心下寒,两足拘孪觅阴市,五般腰痛委中安,
脾俞不动泻丘墟,复溜治肿如神医,犊鼻治疗风邪疼,住喘却痛昆仑愈,
后跟痛在仆参求,承山筋转并久痔,足掌下去寻涌泉,此法千金莫妄传。
此穴多治妇人疾,男蛊女孕两病痊,百会鸠尾治痢疾,大小肠俞大小便,
气海血海疗五淋,中脘下脘治腹坚,伤寒过经期门愈,气刺两乳求太渊,
大敦二穴主偏坠,水沟间使治邪癫,吐血定喘补尺泽,地仓能止两流涎。
劳宫医得身劳倦,水肿水分灸即安,五指不伸中渚取,颊车可灸牙齿愈,
阴跷阳跷两踝边,脚气四穴先寻取,阴阳陵泉亦主之,阴跷阳跷与三里,
诸穴一般治脚气,在腰玄机宜正取,膏肓岂止治百病,灸则玄功病须愈。
针灸一穴数病除,学者尤宜加仔细,悟得明师流注法头目有病针四肢。
针有补泻明呼吸穴应五行顺四时,悟得人身中造化,此歌依奋是筌蹄。

兰江赋 杨继洲着

担截之中数几何? 有担有截起沉○。 我今咏此兰江赋,何用三车五辐歌?
先将此法为定例,流注之中分次第,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
头部还须寻列缺,痰涎壅塞及咽干,噤口咽风针照海,三棱出血刻时安。
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泻动自然安,眼目之症诸疾苦,更须临泣用针担,
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穴治还轻,申脉能除寒与热,头风偏正及心惊,
耳鸣鼻胸中满,好把金针此穴寻,但遇痒痲虚即补,如逢疼痛泻而迎。
更有伤寒真妙诀,三阴须要刺阳经,无汗更将合谷补,复溜穴泻好施针,
倘若汗多流不绝,合谷收补效如神,四日太阴宜细辨,公孙照海一同行,
再用内关施绝法,七日期门妙用针,但治伤寒皆用泻,要知素问坦然明。
流注之中分造化,常将水火土金平,水素亏兮宜补肺,水之泛滥土能平,
春夏井荣刺宜浅,秋冬经合更宜深,天地四时同此类,三才当用记心胸,
天部人部次第入,仍调各部一般匀。 夫弱妇强亦有克,妇弱夫强亦有刑。
皆在本经担与截,泻南补北亦须明,经络明时知造化,不得师傅枉费心,
不遇至人应莫度,天宝岂可付非人,按定气血病人呼,撞搓数十把针扶,
战退摇起向上使,气自流行病自无。

流注指微赋 窦氏

疾居荣卫,扶救者针,观虚实于肥瘦,辨四时之浅深,是见取穴之法。
但分阴阳而溪谷,迎随逆顺,须晓血气而丹沉。
原{指夫}微论中,剩义成赋,知本时之气开,说巠络之流注,每披文而参其法,
篇篇之旨审存,复按经而察其言,字字之功明谕,疑隐皆知,虚实总附,
移疼住痛如有神,针下获安,暴疾沈至危笃,刺之勿。
详{阴夫}日血引值阳气,留口温针,阳日气引逢阴血,暖牢寒濡,深求诸经十二作数,
络脉十五为周,阴俞六十脏主,阳穴七二腑收,刺阳经者。 可卧针而取,夺血络者,
先俾指而柔,逆为迎顺面为随,呼则泻而吸则补,浅恙新○,用针之因,淹疾延患,
着灸之由,燥烦药饵而难拯,必取八会,瘫肿奇经而畜邪,歼馘砭瘳。
况夫甲胆乙肝,丁火壬水,生我者号母,我生者名子,春井夏荣乃邪在,
秋经冬合方刺矣! 犯禁忌而病复,用日衰而难已,孙络在于肉分,血行出于支里,
闷昏针晕,经虚补络须然,痛实痒虚,泻子随母要指,想夫先贤迅效,无出于针。
今人愈疾,岂难于医,徐文伯泻孕于苑内,斯由甚速。 范九思疗咽于江夏,闻见言稀,
大抵古今遗迹,后世皆师,王篡针魅而立康獭从彼出。 秋夫疗鬼而获效,块免悲伤,
既而感指幽微,用针真诀,孔窍详于筋骨肉分,刺要察于久新寒热,接气通经,
短长依法,里外之绝,羸盈必别,勿刺大劳,使人气乱而神隳,慎妄呼吸。
防他针昏而血闭,又以常寻古义,由有藏机,遇高贤真趣,则超然得悟,逢达人示教。
则表我扶危,男女气脉,行分时合度,养子时刻,注穴须依令,详定疗病之宜,神针法式,
广插难索之秘密文辞,深考诸家之肘函妙臆,故称庐江流注之指微,以为后学之模规。
点击查看:<<针灸大成>>目录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