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医学正传 121 寒暑湿门 上课笔记
    

医学正传教程:121 寒暑湿门

伤寒总论夫人生天地之间。命有遭逢。时有否泰。吉凶安危。喜怒爱憎。存亡忧畏。关心之虑日 有千 瘟疫病 而不能 有斯瘴 病。多 汤食竞 当摩 者。至 愈。 下者 微者 效相 五苓 愈。 可 烂 汗 及大 里病。下之则愈。汗之则死。里和表病。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

伤寒总论

夫人生天地之间。命有遭逢。时有否泰。吉凶安危。喜怒爱憎。存亡忧畏。关心之虑日 有千 瘟疫病 而不能 有斯瘴 病。多 汤食竞 当摩 者。至 愈。 下者 微者 效相 五苓 愈。 可 烂 汗 及大 里病。下之则愈。汗之则死。里和表病。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不可以误发。 甘遂何可以妄攻。然则桂枝下咽表和则愈。承气入胃里平则痊。明当消息病之证候。不可乱 投汤药虚其胃气也。经言脉微不可吐。虚细不可下。此医之大禁也。凡脉有浮沉转能变化。 或人 随时 当风 失节 不如 不和 日乃 夫气寒者。百病之始也。是四时八节不正疫疠之气。经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 清凉 寒者 经。 应 始 类 气 下 左 有之 胃 肝 大 手 天 身 有手足 不通。 治伤寒须辨阴阳。人身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合为十二经。在手背者为阳。属表为腑。在 手掌 也。 阴肝 土传少阳胆。为微邪。阴主杀。故少阳木传太阴土。土传少阴水。水传厥阴木。至六七日当 传 人 至 来 甲乙经云:邪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邪中于阴者。得之饮食起处。阴阳喜怒。又曰。 贼 六 也 又加少焉。凡病一日至十三日。太阳证不罢。但治太阳。有初得病便见少阴。直攻少阴。此 最变活法也。寒邪或首尾只在一经。又云:六气之邪乘虚之经。自背得之则入太阳。 阴。自面感之则入阳明之类。不必皆始于太阳。次第传于诸经。或寒邪首尾只在一经 以一理推。但据脉与外证验之。假令病患脉浮紧。头项强痛。发热恶寒已至过经。 只是太阳受病更不传诸经。余皆仿此。 大凡阳病当投酸苦之药。微则用苦。甚则兼用之。阴病当投辛甘之药。微则用辛甘。甚 则专 谓 太阳伤寒一日二日。发热恶寒。头疼腰脊强。尺寸脉俱浮。病在太阳经也。阳明伤寒二 三日 聋。或 咽干。 口燥舌 病在厥 经言伤寒。形寒伤皮毛。寒伤血。寒伤营卫。寒主闭藏而腠理秘密。阳气怫郁不能通畅。 怫 经 之 受寒 秋 及 肤 内 变 不 治 之 者 各 寒病固有矣。非汗病之谓也。且造化为汗液之气者。乃阳热之气所为。非阴寒之所能也。以 观万物热极而出液。明可知矣。经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 热病。然既身内有阴寒者。止为杂病。终莫能为汗病也。况病法曰。身热在表。饮水为 里。此伤寒汗病本末。身凉不渴。小便不黄。脉不数者未之有也。虽仲景用四逆附之 药。是以治其本里和。误以寒药下之太早。表热未入里而寒。下利不止。及或表热里寒 利者。急以四逆汤攻里。利止里和。急以解于表也。故仲景四逆汤证后。复有承气下热 也。由是观之。伤寒汗病。经直言热病。而不言其有寒凝也。经言三阴证者。为邪热在 里。以脏与里为阴也。宜不热者也。夫伤寒阴阳之别者。非但表热当汗。而下之则死。 当下。而汗之亦死。故仲景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实即亡。死生之要在乎 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短者。懵然不知病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殁。然则止为邪热在表则汗之。邪热在里则热在上则吐之 病之证耶。况 至八至以上。 造化验之。皆 言五行之道 而反似水。 多涎。肺热 热气蒸蒸而天反凉。人凉则病愈。热在则病在。故病寒者自是寒病。非此汗病之气也。虽寒属阴水。而天地阴阳气液相生之道。则寒之化不能更生阴水也。故古圣曰。阳中生阴。阴中生阳。气中 生液。液中生气。又曰。积液生气。积气生液。又经曰:气和而生精液。然气为阳物。故万 物之水液皆生于阳热之气。如天气阳热极甚。则万物湿润。而冬寒则万物干燥。由是言之。 既为作汗之病气本热。非寒明矣。故经又曰。凡伤寒而成温病者。先夏至为温病。后夏至为 暑病。暑与汗皆出。正言邪热随汗。皆出尽而愈也。又经曰: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 汗出于心。负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此皆动乱劳苦。而致阳热以为汗出。岂可反言作汗之病以为阴寒耶。今之俗医不明阴阳变化之道。而妄取阳主 于生。阴主于死。而欲养于阳热者。殊不知此言自生之后。以显为阳。阳中生阴。故生者死 之道也。既死之后。以隐为阴。阴中生阳。故死者生之道也。此古人之论道。乃死生有无动 静隐显之阴阳。非言寒热之阴阳也。俗人妄言仙经云:纯阳升而为仙。纯阴死而为鬼。阴以 养阳气。恐亦不如此。以阳主虚无。而言神为阳。阴主形体。而言形为阴。言善养生者。调 顺阴阳。炼就阳神超升。弃其阴体。即纯阳之神乃为仙也。不明道者。寒热不调。以致阴阳 胜负。耗绝阳神。惟存阴壳。则游神冥冥。非鬼何哉。此则修养家言形神之阴阳。而非医之 阴阳也。俗又妄谓周易以阳为尊为美为善为刚为清为正。而阴邪反之。但欲养于阳热者。此 又不知易象言阴阳体用之道以为教。非言一身之寒热阴阳也。故阳健唱命而阴顺和之。阴顺 和之。则阴阳和平而同归善道。非以乾阳特为热也。且夫子云。干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 玉为金。为寒为冰。然则干之纯阳岂为热耶。此亦非特取寒冰为阳。是取冰之劲健整整肃刚。 为干健之 也。坎离水火为夫妇。而易以阳刚坎水寒者为夫。而以阴柔离火热者为妇。亦非以热为阳刚。 而寒为 者。本非取乾阳之劲栗清整像干之道也。俗有妄言人生则身温。而死则身冷。及病虽身热未 至于死。将死者。必热反变寒而后死也。阳则生。阴则死。以此专欲养于阳热。殊不知一身 之内。寒水燥湿风火六气浑为一。两停则和平。一兴一衰病以生也。夫和平之常者。温凉得 所。适当其和阳之气。如俗云人体温和是也。然冬寒而人腠理 密。则身当温和。夏热则腠 理开通而多汗出。则身当微凉。相反者病。过与不及亦病。其中脏腑阴分以为根本。则固守 阳和之气。但当温和乃为和平。唯脏腑之气各随五行休囚旺相死之时位。而微有虚实不一也。 此之 固守于内则适当其平。而以能内外之寒。夏心火阳旺而热。复以天气热则肤腠开泄。而阳热 散越于外。适当其平而以能内外之热。万物皆然。此阴阳否泰。天道造化之理。盖莫大乎此 也。然虽秋冬否闭。此以其肺肾阴旺而得其所。故康强省病。而病亦轻微。春夏开泰。以其 肝 寒热温凉。安危寿夭并同。故经曰:阴精所奉人多寿。阳精所奉人多夭。又仙经西山记言。 平人四时当有唏。谓三焦相火无不足。八节不得吹。谓肾脏阴难得实。然则岂可不明阴阳虚 实。但欲养于阳热耶。凡病致死者。阳和气既不存。则止为阴湿形体而已。非冷何哉。俗未 知热甚则热蓄于内。而阳气不能营运于四肢身表。故四肢逆冷。以至身冷脉细而绝则死。蓄 热甚 亦深 反曰 阳气 以深 热于 厥者 外急 结。向 救之以 者。早以温之。无用寒凉。恐成阴毒阴证而死。俗医治伤寒误人多者。无过于此。后学之士。但以素问运气自然造化之理。原其标本则明可见焉。且以依法救人。慎勿惑于众人之言。 故经曰:谨熟阴阳。无与众谋。又曰。知逆与从。正行无问。此其道也。 又云伤寒传染论。夫伤寒传染之由者。因闻大汗秽毒。以致神狂气乱。邪热暴甚于内。 作发 婴儿。若 于婴儿。 黄之疾。 世以艾 何以 自 而与伤寒之法皆无异也。 大凡治病。必先明此寒暑燥湿风火六气最为恶也。故曰:其治病之法。以寒治热。以热 治寒 当如 治热 而服 故用寒 发。由 甚治之 其终则之。顺 而折 以湿攻 光扑灭 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是也。若夫实实虚虚。以寒攻寒。以热攻热。则于逆 从之道 知 治 伤 不 虚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 内所 以此 四肢 令竭 之处 曰。 色 微 咳 在 因 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 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 而温 在 阴 腑 问 口起流 十八。 胀满心 劳七伤 饪之邪 上。风 病有急 后身 病也。 而反暴 此。 歌曰伤寒无汗恶寒攻。紧涩浮兮惨有容。自汗恶风浮缓脉。面光不惨是伤风。 又论云:伤风脉浮而缓。自汗恶风。头疼面光。发热躁烦。手足不寒热甚。不得谓伤寒 耳。 若项 散。 散、参 寒脉浮 汗。法 少。 汤。 紧无 目眩 寒。 卫俱 简者 二阳合病。太阳合病脉浮长。若是浮弦合少阳。胆合胃时弦下短。更将外证互推详。 太阳、阳明本太阳病。若汗若利小便。无津液胃中燥。转属阳明。故大便坚。小便利。 是为 少与 黄汤 少阳 大柴 汤。 恶寒 过经 太阳阳明并病歌曰:太阳已汗病阳明。不恶寒兮里未宁。全入阳明烦下剂。汗之犹在太 阳明 并病乃太阳初病发汗而未彻。转属阳明。续遂自汗出。不恶寒。是并归阳明也。若太阳 证尚 春温夏热歌曰:春温浮紧易经安。发热头疼咳嗽干。夏月伤寒为热病。脉来洪盛疗应难。 温 热 夏 小 如桂枝、麻黄、青龙汤之属。须以黄芩升麻佐之。热病三日外脉仍数。邪犹在经络。未入 脏腑者。桂枝石膏汤。三月至夏至谓晚发。栀子升麻汤。 风温湿歌曰:风湿热汗脉多浮。喘渴瘈瘲 体不收。腹满脚寒头目疼。湿温谵热汗频流。 风湿尺寸俱浮紧。伤于风因而伤热。风与热搏即发风湿。惟其有风。则四肢缓纵而不收 也。 睛。 痫。 甚 治论 湿 热 身 则中 用 风湿歌曰:风湿浮兮额汗为。肿疼发热喜重衣。身黄热疼沉而缓。中湿用疏小腑稀。 又论云:风湿脉浮。先伤湿而后伤风故也。外证肢体重痛不能转侧。额上微汗。怯寒而不欲 无益 脉 外不热。内不渴。小便自利。术附汤。若昏沉腹满。身重自汗。失音。下利不禁。白通汤。 多加白术。少用甘草。身肿疼。微喘恶风。杏仁汤。通用人参败毒散。热而烦渴者。加栝蒌 根。若设下之。小便必不利。可与五苓散。中湿脉沉而缓。风雨袭虚。霜雾乘隙。人多为湿 所伤也。一身尽痛重着。发黄。关节烦痛。发热鼻塞。时或胀满。大便利。小便难。外证耳。湿家不可汗。汗之则发 。热而 者死。亦不可下。下之则额汗胸满。微喘而哕。小便不 利。全济亦难。经云: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中湿小便不利。大便自利。甘草附子 汤、五苓散。或除湿东加茯苓主之。大小便皆利则与术附汤。身体痛。鼻塞。黄耆建中汤、 小建中汤。寒湿交攻。疼痛重着。易简渗湿汤。甚者参料理中汤加熟附子。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其何以为治。曰:寒多则为疼痛。当用官桂干姜、附子。风多则为走注。当用麻黄 、薏苡乌头。中气则为坚满。紫苏、陈皮枳壳,所不可阙。中湿则为重着。能以茯苓、 苍术、干姜主之。应手而愈。 温毒中暑歌曰:温毒春间斑发苍。呕而咳闷透心伤。背寒面垢虚来脉。自汗焦烦是暑伤。 温毒者。冬间感受寒毒。乖气至春而发也。表证未退。毒瓦斯不散。所以发斑。肌肉绞疼。 心 玄 治 而为 热 散温服。信效方。中暑用小柴胡汤。脉沉迟。腠理开。洒然毛耸。口前开而板齿燥。用白虎 加人参汤。伤暑发大热。头疼自汗。咽疼烦躁。腹中热结。诸药不效者。小柴胡汤最良。小 便不利 感寒至 病 湿 胫逆冷是也。以上三证。夏月病多有之。须别其名。庶无毫厘千里之谬。凡夏月伤暑。虽则热毒为害。皆因脾胃虚怯而得之。胃虚然后伏暑。然后烦躁。其有饮水过多。及用解暑冷药 太过。动伤其中。真气 如阴盛格阳之类。不可 不利。断不可以为热也 不内。可与小半夏加茯 月病多伤暑。暑家脉虚。 薪救火。不发黄则发斑。 止。胃脘闭隔。饮食不进 暑丸。心腹刺痛者。香薷 腹中觉痛。小便不利。是 此呕证。为脾胃寒呕则误 病温疟疫疠歌曰: 甚风痫强体肢。柔刚二证必须推。后寒先热名温疟。疫疠之邪责 四时 者先伤于风。又感寒温所致。发热腹疼。口噤头摇。痴呆不语。项强背直。腰身反张。 或 者 必。 谵 栝 着 后 争 而食 呕吐。寒热无时。脉小紧者。大柴胡下之。 痰证伤寒类。伤寒有痰。头项皆和畅。外热憎寒。寸浮。上头疼。右手脉数。身不疼。 左手 疼。 汤。 疼。 缓 人迎主外风寒入之。气口主中饮食伤之。是以有右左手之别。中脘痞闷。呕而热者。二陈汤 加生姜乌梅。寒多不甚热者。治中汤、五积散。心腹满痛者。大柴胡下之。胸膈实而呕吐 者。食在上脘。瓜蒂散吐之。 夹食伤寒证候。按病源云: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热腹满而痛。为胃中有干粪。亦夹宿 食故 主胸 皮、 用青 张氏 不可 若吐 虚烦脚气。伤寒虚烦。身首全无痛。脉自和平。多热壅转筋。恶食。大便难。脚气酸疼 而弱 汤。 初病 屈弱 苏饮 养正 除 散 筋 降 痛 恶闻食臭。大类伤寒。但猝起腿脚屈弱顽痹。肢节挛急酸疼。或历节及髀胫间顽然赤肿。为异耳。伤寒传足六经。在太阳则头痛项强。腰背酸重。在阳明则口燥鼻干。恶热谵语。在少阳则耳聋口苦。胁疼。在太阴则胸腹满痞。肢体浮肿。在少阴则咳喘面黧。咽痛。在厥阴则瘫缓筋挛。阴器胀痛。六经所传。又有合病并病。脚气外证与伤寒并同。凡遇发热躁烦。大 便不通。呕哕痰涎。而恶食者起于热。热则下而愈。须审问之。脉浮而弦者起于风。则汗而愈。濡而弱者起于湿。湿则渗而愈。洪而数者起于热。热则下而愈。迟而涩者起于寒。寒则温而愈。风寒暑湿证状不同。然风为走注。寒为疼痛。暑为热烦。湿为重着。必有可验之证。治法总贵乎疏导。但不可过剂。其补汤淋洗则医家之大戒也。虽然脚气渐入顿深。非药力 相接不可也。治之亦当究其源。或因风寒发动。则为之解风寒。或因饮食酿成。则为之消饮食。气触而发者。则与之调气。续生于他病者。则以他病方药理之。所患气实而死。未有服药致虚而殂者。甚至喘嗽上冲心痛。呕吐。腹胁胀满。顽痹不仁。最为恶候。然所谓寒则温之。热则寒之。在表则散之。在里则下之。太虚者扶养之。是为不刊之法。 伤寒传经之邪。病至厥阴。其脉微带浮缓之状。是则脾气将复。邪无所容。寒热作而得汗以 之证 伤寒表证当汗而不可下。里证当下而不可汗。在半表半里当和解。不可发汗吐下。在上 则通 入于 下之 天 下 此 大承气 不见。 者。或 反无汗 寒。或畏 三一承气 柴胡、天 退。本气 热势之甚 小便赤 虚不能 青冷。 实痛。 阳热势 虽古人 而未愈 而昏 毒汤 用。 六经传变。太阴、少阴、厥阴,皆属阴证也。少阴者肾也。厥阴者肝也。太阴者脾也。 脾何 心 阴 阴 若 利 人之伤寒则为热病。古人通谓之伤寒病。前三日。巨阳、阳明、少阳受之。热在于表。 汗之 是热 景本 伤寒则。别。语无伦者曰谵语。实则呓语也。外证大便秘。小便赤。声重。曰郑声。虚 则郑 衣。 肠 病 证 脉 子 胯 挛 曰 何逆有四种。或变为湿疟。或变为风温。或为湿毒。或为温疫也。发而汗不止曰漏风。漏风 亦亡阳之别名也。又大下之后损伤阴血。亦谓之亡阳。又太阳病。桂枝证而投麻黄。汗出多 遂 反 寒 汗 俗谓之天行。发湿温汗。日重 。重 者死。温病汗出。辄后复发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 狂言不能食。曰阴阳交。交者死也。评热论云:发热。脉躁。狂言不能食。谓之三死。发热 脉躁盛不得汗者。曰阳极。死。又若已得汗。而脉躁盛者。亦主死也。大都汗后。脉躁盛者 皆死也。病瘥后更发热。曰遗热。病瘥后。劳动再病曰劳复。病瘥后。食肉再病曰食复。脉 浮迟或弱。不能作汗。其身痒者。曰无阳。目乱无神。吐利并作。曰霍乱鼻出血曰衄。阳 病 之 证 关脉小细沉紧。舌上白苔而滑者。曰脏结。死不治。上唇有疮。虫食其喉。或食其脏。曰惑。下唇有疮。虫食其肛。或食其阴。曰。咳逆曰哕。干呕曰 。脉相克贼曰负。负者死。 谓阳明与少阳合病。其脉但长大者。谓有胃脉为顺。若脉中有弦。即是有木脉也。土被木贼。 故曰负。所以死也。伤寒有所不利者行之。取其渗泄也。利小曰渗泄。大抵小便数则大便难。 小便曰溲。民病 溏。大便寒而鸭溏。水谷不别也。大便坚硬。曰硬。此有热而硬也。 曰寒则溏。热则垢也。肠热而利谓之肠垢。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黄病曰疸。内 经疟论中。谓疸为热。活人书。以黄为疸。南方暑湿。近夏瘅热。故病黄也。疸与瘅同。因 热而病黄胆也。心振寒而动曰悸。厥阴证云。厥逆怔忪。此有水也。宜治水。脚气有小腹不 仁。而怔忪者。少阳呕而发热。胸胁满。小便不利。怔忪者。心中若有所失。曰懊 。当汗 而误下者。为痞为结胸。为懊 。应下而汗者。为亡阳。为谵语。为下厥上竭。强发少阴汗 则动血。或退场门鼻。或出耳目。谓之下厥上竭也。目中不了了。谓不明了也。或谓之睛不和。言不和平如寻常也。口中不仁。小腹不仁者。即所谓皮肤不仁之义。皮肤不仁者。顽麻而不知有无也。身振摇而动。曰肉 。脐下有动气曰奔豚。在上者涌之曰吐。在下者泄之曰利。左关曰人迎。右关曰气口。足趺上动脉曰冲阳内踝骨上陷中动脉。曰太溪。乳直下筋骨间。近腹处曰期门。脐下一寸曰气海。千金方指迷方。并云一寸五分。此谓从其心量下一寸五 分也。二寸曰丹田。三寸曰关元。血曰营。气曰卫。玄府曰汗孔。素问生气通天论。劳汗当 风。注云。玄府即汗孔也。手足搐搦曰瘈瘲 。二阳俱病曰合病。先一阳病。而后一阳又病 曰并病。阴阳俱病曰两感。先曰阴阳双传。四肢病曰末疾。大抵有风则四肢不收。左传 曰。 伤寒诸笃证。摇头直视。形如烟熏。心绝。唇吻反青。四肢多汗。肝绝。反目直视。狂 言遗 无已 曰 鼻 剂 药 阳 通 下利恶寒而蜷。发躁无脉。不治。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实者逆。少阳、阳明合病。下利脉 长大而弦。曰负。不治。阳病见阴脉者不治。发斑属阳。见阴脉不治。代脉不治。吐血衄血。脉反浮大而牢。不治。阴易阳易。脉离经。外肾肿。腹中绞痛。手足拳挛。不治。咳逆上 气。脉止者不治。谵语。脉反沉微。四肢厥冷。不治。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不治。七八日 以上发大热。难治。舌本烂身热。或汗不止。厥不止。并不治。下利发热。厥逆。躁不得眠。不治。谵语直视。或喘满。或下利。并不治。谵语属阳。见阴证者逆。伤寒脉乍疏乍数。 不治。发斑先赤后黯。面色黧晦。不治。发斑大便自利。不治。发黄而变黑。不治。舌干黑 不治。张目陷不治。张口出气。干呕。骨体热痛者逆。咳逆不止者不治。心下痞闷。上气喘 粗者逆。霍乱。喘胀烦躁。不治。误下湿家。额汗喘促。或小便不利。大便自利。不治。头 汗。内外关格。小便不利。此为阳脱。不治。腹满咳逆。不得小便。不治。腹大满而不泄。 不治。若脉洪紧而滑。尤可虑。脏结如结胸。舌上白苔。阴筋引脐腹痛。时下利。不治。结 胸证具。更加烦躁。不治。脏厥七八日。肤冷烦躁下利。无时暂安。不治。少阴吐利。厥逆 烦躁。不治。厥而下利。反能食者。曰除中。不治。四肢厥逆。脐下绞痛石硬。睛定者逆。 厥阴唇青舌卷。黑面耳聋囊缩。不治。头连胸痛甚。手足俱寒。不治。阴毒阳毒。过六七日 不治。狐惑咽干声哑。唇疮不治。赤斑。五救其一。黑斑。十救其一。寻衣摸空者逆。 总括论云:伤寒汗下吐之法。最不可轻据脉以验证。问证而对脉。太阳者。阳证之表也。 阳 也 多 表 白 其 弱 居 伤 伤 可以 令营 辨 邪 脏 者次 气,投之 故曰得中 分之剂散 与之和 理。虽未遽安。亦无传变。故曰宁可不及者次也。太过者。粗工不知深浅。轻举妄动者为之。 或问 者不 动经 可轻 进病 与。 在纲 最为得 节。且 人之立 里证。 中有柴 下。无 谓阴 汗也 固 四 病 阳 证 而。是日数之不可拘也如此。孙思邈云。服承气得利。谨勿补中。以热气得补复盛。此所以言 实热也。王叔和有曰。虚热不可去。热去则寒起。此所以言虚热也。二言之殊途同归。是虚 实之不可不辨也如此。又况寒温热同实而不同名。暑湿风异种而有兼病。异气之相乘。他 邪之并作。表证中之有不可汗。里证中之有不可下。三阴可温攻。有热证者不同。表里俱见。与半表里者有异。中暑热病疑似难明。伤寒中风脉证互见。阳明本多汗。而有反无汗之别。少阴本无汗。而有反自汗之证。或阴极发燥。热极发厥。阳证似阴。阴证似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又有痰证食积。虚烦脚气等证。似伤寒之病。自非心领意会。达变知机。体认 之精。发用之审。则纵横泛应。几何而不穷哉。孔子曰。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 可与权。是说也。亦在夫人权之而已矣。 危氏得效方。伤寒撮要论云:凡发汗法。欲令手足俱周。 然一时许为佳。不欲淋漓 如 为度 四 汤 重 以吐为度。若吐少病不除。明日再服吐药。可至再三。但虚人宜少吐。药力过多者饮水解之。凡水渍法。以叠布数重。新水渍之。稍捩去水。搭于胸上。须臾蒸热。又渍令冷。如前用 之。仍数易新水。日数十易。热甚者着病患于水中。热势退则已。亦良法也。凡葱熨法。已 用葱一束。以丝缠如饼馅大。去根。惟存白三寸许。先以火 。一面令通热勿至灼人。乃 热处着病患脐下。上用熨斗盛火熨之。令葱饼热气透入腹中。更用三四饼。候病患醒。手足 温有汗乃止。凡蒸法。以新火烧地。良久可以水洒之。取蚕砂、柏叶、叶、糠麸皆可用。 相和铺烧地。上面铺草席令病患上卧。温覆之。夏月热只用布单覆之。汗移时立至。俟脚心 有汗。乃用温粉扑上。移上床。最得力者。蚕砂、柏叶、桃叶也。无蚕砂亦得。

卷一百二十二 伤寒门

伤寒赋

第一韵 咳嗽恶风。恶寒身疼。咽痛肉 筋惕。无汗口燥咽干。寒热往来似疟。发狂喘渴。霍乱 吐泄 第二韵 至如痞满结胸。躁烦呕哕。头汗出。饮水漱水。背恶寒。吐血衄血。多眠不眠固有差殊。 潮 百脉一宗。腹胀小便难。脏结。 第三韵 观夫伤寒脉紧。伤风脉迟。既有伤寒见风之候也。又立伤风见寒以别之。风湿中湿兮。 大小 夏病 第四韵 因知两感病曰双传。类伤寒有四证。三阴无头疼身热。三阳有合病并病。四肢逆冷谓之 厥。 为物 第五韵 岂不闻无求子真一世之雄。长沙公乃百川之宗。喜壮热止其利。曰断下。厥而利反能食。 曰 黄。狐惑便成湿唇。饥不能食。蛔厥即吐长虫。 第六韵 大抵医有贤愚。疾无今古。阴受之则入于五脏。阳受之则入于六腑。无汗而烦躁者。可 服青 者。 请 第七韵 抑又闻脾受贼邪者。大势已去。脉见离经者。其风莫当。阳堕发狂。则逾垣上屋。日晡 潮热 大黄 寒。 第八韵 断之曰协热而利者。其肠必垢。协寒而利者。其肠似鸭。误服汤丸者。食不及新。触犯 禁戒


伤寒诗及赋

凡论伤寒者。先须有定名。阳经多体热。阴证少头疼。了了心中印。摇摇指下明。补汤 须是 活人证治赋云。风缓寒紧。暑虚热洪。风温湿温。或汗多或汗少。风湿中湿。有便秘与 便通 原夫阳虚则阴从内出而寒。阴虚则阳自外入而热。恶寒者为表。汗则必愈。结热者为里。 下 意曰脉以证别。证因脉寻。阳脉浮长弦而盛。阴脉细微缓而沉。治证据阳盛。即下胃腑。 初 中 岂不以恶寒一也。有热属阳。无热属阴。结热一也。不渴为表。见渴为里。有先温乃汗 之证 而胸 恶衣 大抵无身热无头疼。则温以阴经之剂。有痰妨有胸满。则吐其膈上之忪。三阳明俱可下。 惟 阴盛多承气之凶。当下而汗。为无阳。为厥竭。为谵语。当汗而下。为痞气。为懊 。为结 胸。失下则血凝气滞而热厥。失汗则热闭狂妄而蓄脓。下汗脉数久便坚。当解瘀红之毒。少 阴热壮与断下。转加热闷之凶。 当思无汗烦躁而脉浮紧者。可服青龙。无汗喜渴而脉单浮者。勿投白虎。用热远热之为 当。 取。 桂心 又当知阴病阳脉。与汗后而平静者活。阳病阴脉。兼汗已而疾洪者亡。厥而烦加吐泄。 肾 土 经 断之曰阳明无汗。少阴反热。取表以温。少阴口燥。阳明汗多。急攻其内。下腹满。下 囊 证 警省云。伤寒证候。顷刻传变。伤寒治法。绳尺谨严。非可以轻心视之也。其间种类不 一。 中 尤当审思而明辨之。若疑似未别。体认未明。姑且试探。切不可妄投决病之剂。方药虽微。 生死之系也。可不谨哉。


玉函经论生死歌诀上

切脉定知生死路。但向止代涩中取。

内经云: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可以决 生死 为

看取涩脉与止代。此是死期之大概。涩脉喻外有形证。未可断他殂大命。若无形证与代同。 素问曰代。难经曰止。二义同也。脉不应止。满五十动而无代。则五脏之气通布不穷矣。 夫 能至肾。至肝而还也。知肾气先尽矣。夫五脏有气者生。无气者死。涩细而迟。往来难时一 止。为精血不足之候。与代相似。然三秋诊脉得涩而有胃气。为秋令平脉。右手寸口浮短而涩为肺正脉。既非死脉。亦非病脉也。若尺寸脉俱浮而涩。其外证必发热。恶寒头疼。项强 腰痛。以至牵连百骨节俱痛。太阳经伤寒也。可汗之而愈。举此数端。则知涩脉大不可例言 也。故云。喻外有形证。意极明悉。学人当三思之。若尺脉者人之根本。人有原气故不死。 涩脉为精血不足之候。若独见于尺中则为必死之候。故曰与代同也。

欲知死期何以取。古贤推定五般土。阳土须知不过阴。阴土遇阳当细数。四季中央戊己同。 五土者。以气候言之也。凡人身五行与天地同。以天地论则人身可知。天地人三才既可 知。 候变 七十 土 生 四 休 休 王 二 不 金生水。故季秋金休而变冬。冬水也。水生木。故季冬水休而变春。此乃土在四时之中。天 有五星。镇在中。地有五岳。嵩居中。人有五脏。脾主中州。五土既皆居中。故知万物之中。四时之中。七十二候之中。皆以土为主也。天若失土。则万象无次序。而不能圆覆于上。 地若失土。则万物无变化。而不能承载于下。人若失土。则禀受不备也。以此数论。则知天 地万物皆以土为要。然有阳土。有阴土。艮为阳土。而坤为阴土。艮者东北之卦也。时为十 二月、正月之交。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也。坤者西南之卦也。时为六月、七月之交。万 盛极。还元气归神伏也。一阳生于子。六阳极于午。六阴极于亥。四月阳土。育生万物。 此无乎不盛。而土力已衰矣。故曰阳土。须知不过阴也。十月阴土。取藏万物。至此不生 而土力将旺矣。故曰阴土遇阳当细数也。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矣。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大抵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长。阴阳和合。则生生化化之理不穷矣。阴与阳相离。则生生化化之理绝矣。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 而无夫曰寡。孤阳绝阴者。与鳏夫寡妇之义同也。

假如申年肾止代。十动一岁分明主。尺部失主鬼称尊。其人子年夏季死。

老阳之数极于九。老阴之数极于十。十动应一脏者。阴阳之数完矣。细而计之五脏气备。 则年 则鬼称尊。应其期而死。

鬼贼脉在年内死。此事人间尽称会。春得肺脉死庚辛。愚者反嫌药不对。叔和脉经论精微。 四时之脉。应其时者为从。胜其时者为逆。内经曰: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逆四时为不 可治 在庚

尺部伏似树无根。阴毒阳寒合其类。回阳着艾后仍看。切骨若无堪下泪。

难经曰:人之有尺脉。譬如树之有根本。人有原气。故知不死。尺部伏而不动。则如树 之无 令阳

若人六脉动摇摇。又怕其中无胃气。

内经曰: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故云。六脉无胃气则不能生。假如弦脉。属木应肝。于时 为春 神也 有土

屋漏啄恶见脾。余部见之皆不畏。死期常例有多门。弹石解索须细论。此候不逾于一季。

火二木三量 内经云:脾者土也。孤脏以溉四旁者也。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即见。如雀之啄。如水之 下 为 石 弹 约 去。 气。 绝也 之。

每季土旺十八日。此法古今永无失。黄帝一法四分三。一法亦云三十日。随分远近各不同。 土无正行。寄旺四季。故立春节后。肝木旺七十二日。立夏节后心火旺七十二日。立秋 节后 亦大 四时 土之

唯是伤寒最无定。汗吐下后脉须静。忽然相反即难医。外边尤怕乖形证。

伤寒古谓之大病。其死生存亡在乎旬日之间。伤寒之为病。自背得之则入太阳。或入少 阴。 病汗 其

脉息至少冷虚惫。至多热壅非为怪。补虚泻实更仍前。见此分明还可验。

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则阴阳各当其分。而不相胜也。故曰平人。减之。 法 实 则脉 谓

上医四事尽须谙。脉病证治要相参。有一乖违难措手。此即难医大不堪。

学医之道。须谙脉病证治四事。难经云:知一为下工。知二为中工。知三为上工。上工 十全

更有久病及暴病。大都要论须详贯。久病脉变即不中。死候当知宜早辨。暴病脉变亦多端。 脉要精微论曰:有故病五脏发动。因脉伤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微其脉小。色 不夺 与五 脉不

前为阳关后阴。妇人反此是冠簪。乘凌覆溢相侵夺。营卫调和理更深。

关者阴阳之界也。关前为阳。名曰寸口。关后为阴。名曰尺泽。男子为阳。得阴而生。 先生 故寸 女子 谓此 出为 格其实 则曰关

欲识童男与童女。诀在寸关并尺里。自然紧数甚分明。都缘未散精华气。

男女有阴阳之质不同。天癸与精液之形亦异。阴天海满而失血。阳动阴合而泄精。故女 子二 谐。 之所

本经自病最难医。纵疗何年有瘥时。

难经云: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 湿地 形以阴为主。故于肺言形寒饮冷。于肾言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夫正经有一定。则体既可分 矣。 则气 广大 言动

间藏七传无外证。强将丸散与扶持。

难经云:七传者其所胜也。间藏者传其子也。假令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 肾 心

伤寒中风自难看。指下逢之脉撩乱。合吐而泻即非良。汗脉见时须发汗。然虽得汗状如珠。

。此状见之当 伤寒者。古谓之大病。风者百病之长也。其始得之脉亦难看。又况伤寒中风外证多端。 未诊 宜下 云。 漓。夫汗者。真气至阳之液也。若乃汗出如珠。着身不流。则精绝。精绝则气先死。气绝则上下

更有死脉多般样。难经细说那堪忘。从上损下死即迟。死脉多从下损上。连得五脏死疾时。 难经云:脉有损至。然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 六至 绝 而不 病 肺 者

病候脉状多中取。要知大抵医门户。有一乖违即不中。但看强者惟为主。

脉为医门之先。其理微妙未易研究。大抵问而知之以观其外。切而知之以察其内。证之 与脉

复有久病更难看。或与健人脉一般。忽然加至脉翻变。脉病不应好买棺。

内经云:形气有余。脉气不足者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者生。且脉者气血之先。气血 盛则

若遇风疾及劳病。妙法看时如抵圣。风疾脾缓空费力。劳疾心数难存命。风疾无令脉至迟。 风疾劳疾生死脉别。若悟玄机有如抵圣。风邪之中于人也。其状奄忽。善行数变。其猝 中于 辨。若脾脉缓而无力者。最为难治。盖风喜归肝。肝木克于脾。则大便洞泄。千金方云:中 风大 风yin 复而中州

伤寒中风得死脉。但将真药与病门。药灵病退脉须和。脉若准前病难救。

伤寒中风本为大患。更见死脉。十无一生。若依仲景法度。随证施治。则正气胜邪。间 有生 病

如此定知生死期。可作医家箕本柄。若能指下悟玄机。便是灵台挂明镜。

王叔和云:脉理精微非言可传。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后人能顿悟玄机。则心中洞然如 挂明


玉函经论生死歌诀中

脉分虚实为君说。浮、数、沉、迟,并冷热。关前阳脉数强浮。关后阴沉迟细脉。

难经云:脉有虚实。涩濡者为虚。坚牢者为实。五脏之气满而不能实。其实者邪也。故 邪盛 论曰: 曰数。 阳出

弦而数热兼风。沉、细为寒气上攻。阳浮为表阴沉里。尺寸关中看仔细。

浮弦数疾皆阳脉也。沉细微迟皆阴脉也。诸阳为热。诸阴为寒。热即生风。冷即气动。 脉浮 者也

学人要知生死期。九怪脉中定凶吉。结、促、牢、代四脉者,可取生死岁月期。

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者。乃九道脉名也。道者通之义。与七表八里脉 虽别 屋漏 也

假令四十动一止。一脏无气四岁死。三十动中一止时。三岁死二脏无气。脉来十动一止之。

动中不应指。 五十动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是谓平和无病之人。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四岁死。 三十 一岁

一呼三寸阳气出。一吸复然阴气入。阴阳呼吸定息匀。来往升降中不息。

呼吸者。气之出纳也。呼者随阳出。吸者随阴入。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 吸定 气周

肝未达而风气生。肾水下而雨滋湿。肺气清浮上属天。地气浊而生气嗌。脾司出纳象空谷。 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 雨气 以读

阳为形表血为阴。精气为营悍为卫。

气属阳主表。血属阴主里。血为营。气为卫。营卫者水谷之精气也。调和于五脏宣畅于 六腑 也。 五

络有十五经十二。上应周天下临地。水漏百刻运流行。与周天应为纲纪。

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相随上下通流。气血相贯无有休息。故一岁阴阳之升 降。 万三 下

十二脉中合经水。内外相输为表里。人身血气要盈盈。六脉无邪无病体。

离合真邪论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宿谓 二十 江水 三阴 海水。 外合于 阳明外 于三焦 水。内 应也。人之赖以生者。气与血而已。气卫于外。以充皮肤。血营于中。以营经络。周一体而无间。 平者胃

火之精气主生神。水气充盈生志意。

精之化生曰神。意之所存曰志。心属南方丙丁火。位处离宫。为五脏之尊。神明出焉。 肾属 志藏 之中

洪钩夏脉居寸口。堪笑愚夫多不晓。脉若俱洪不带钩。钩不应时血常走。秋脉微毛若无涩。

无邪体气清。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此乃四时之正脉。然亦须诊得有胃气。乃为平和无病之人。 但见 元气 故

春怕庚辛秋丙丁。微毛洪数病相侵。

春脉即肝脉也。脉当弦而急。而反得浮短而涩者。肺金邪乘肝也。故为肝病。是为贼邪。

玉函歌诀最玄微。痛人俗眼难探赜。若能精向义中求。审察玄通神可几。

玉函经歌诀。广成先生本素问难经而作也。意极幽玄。非讲读内经者。不能明也。后学 能精


玉函经论生死歌诀下

浮弦多是风头痛。积聚体疼胸膈噎。

浮者太阳之脉也。弦者少阳之脉也。足太阳之脉从颠顶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足少阳之 脉。 为积

紧实外寒而内热。渴泻燥烦小便涩。

紧为外寒。实为内热。紧实相兼。则知外感寒而内蕴热也。寒邪客于肌表。则外证必发 热而亦表

芤脉盖因阳耗散。鼻衄无时精气竭。

血流据气。气动依血。相持以行不得相失。芤之脉乃为阳邪内搏于血。而气失其常道。 并入

脉沉兼伏是重阴。气刺胸膨症块结。

沉为阴主里。伏主物聚。脉沉而又伏。名曰重阴。必主胸中气逆膨闷而不宽舒。发为症 瘕

风寒相搏脉浮迟。外受寒邪内风热。肺受风寒痰咳嗽。左手见之心战栗。

浮为风。迟为寒。脉浮迟者。知寒邪外侵。风热内搏也。假令右手寸口得之。主肺受风 寒。

弱而兼濡是阳虚。汗出憎寒气羸劣。

濡者营怯卫弱之脉。弱者虚气反表之候。二脉兼见。阳虚明矣。经云:阳者卫外而为固 也。

风湿风温湿温反。脉候交差要分别。汗无重汗耳无知。妄语无音名重 。

伤寒有风湿。有风温。有湿温。证候不同。脉名亦异。不可不别。风湿者。是风气与湿 气相 润。 俱浮 识 则在 杀

洪数脉来阳气盛。目赤舌干唇破裂。

洪者大也。数者疾也。洪为阳盛。数则为热。脉来应指。洪大数疾。则为热邪所胜。偏 阳隆

浮而兼紧肾之虚。温助寒邪益精血。

浮则为虚。紧则为寒。脉浮而紧。见于尺中者肾虚感寒也。宜以温暖之药。祛逐寒邪。 滋益

阳绝尺中脉细微。针灸勿令精气绝。

尺脉者人之根本也。脉来微而细者则为阳绝。速灸关元气海。不可缓也。治之稍缓。则阳气

促结代脉是脾虚。若见之时难救得。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曰促。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曰结。脉动而中止曰代。此皆脾虚之脉。 难

忽然诊得寸中盈。六部无邪身有孕。

内经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诊之寸洪而尺大。肝大而肺微者。有子之脉也。

童男童女何以别。须看天真无损缺。大凡童子脉来沉。童女尺中洪拍拍。

此篇与上章。欲识童男与童女。诀在寸关并尺里。自然紧数甚分明。都缘未散精华气。 同意 如前

男子妇人精血衰。假饶覆溢脉无回。

男子以精为主。妇人以血为本。精血实则强盛。精血衰则困惫。脉之盛衰。亦随气血之 虚实 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 内格 遂

一呼四至为平脉。一呼一至死相催。

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则阴阳各当其分而不相胜也。故曰平人。减之法 曰不 者。皆血气不足故也。

伤寒舌黑洗不红。药洗分明定吉凶。

舌者心之官。其色正赤。以象火也。伤寒病舌上有膜。白滑如苔。甚者或燥或涩。或黄 或黑 苔不 者。 肾水 再生

汗后脉和无恶候。脉如躁疾命将殂。

内经曰:伤寒热病。口干舌燥。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此名阴 阳交

中风目闭口开者。喉中曳锯气不敷。脉若洪弦犹可救。浮大多应命不苏。男女五劳洪 此与上章。若遇风疾及劳疾。妙法看时如抵圣。风疾脾缓空费力。劳疾心数难存命。义 同。 皆死

大抵七表八里脉。相连九道作程途。表里脉分轻重病。九怪传来命不舒。诊脉要分轻与重。 表者以阳言之。故脉有七。以象少阳。奇数也。里者以阴言之。故脉有八。以象少阴。 偶数 与表 得之

浮洪短促为阳弱。沉细兼长阴有余。如此分张轻重断。岂同俗眼一凡夫。

张长沙云。瞥瞥然如羹上沸者。阳气微也。故浮洪短促谓之阳弱。沉细兼长则知阴盛矣。 萦

六部鬼贼是如何。造化阴阳事更多。心火怕逢沉滑细。肺金尤怕浮洪克。唯有脾元恶木侵。

克重却厘清。 五行人通于五脏。分旺于四时。故心法火旺于夏。脉应洪大而长。若反得沉细而滑者。 是肾 火乘 善不可 春。脉 脉应沉 治。脉反

水火相临分上下。金木相侵事必凌。水土二宫俱要静。一宫有克少安宁。要知刑克名 天肇一于北。而命门始具。地偶二于南。而心火继生。此一身之天地也。夫命门者。元 精之 立而下行 心火 天地 肺藏 定位。 色青。 应脾。 五脏具 也。盖 所养者

春怕庚辛秋恶候。夏嫌水气火相刑。刑克只分轻与重。自然切脉甚分明。

春脉即肝脉。夏脉即心脉。经所谓春脉弦。夏脉钩者是也。春脉当弦。而诊得浮而短涩。 是 而

左手诊得重病脉。右手脉候却调匀。只断脉中须应病。故知命脉得和平。假此一例余仿此。 左手脉平和。右手脉病。为风邪伤于卫气。右手脉平和。左手脉病。为寒邪伤于营血。 盖肺 虽


活人书三阳合病歌

(三阳有合病而三阴无合病不可不知也)

伤寒合病脉浮长。长是阳明浮太阳。目痛鼻干知属胃。(阳明)头疼腰痛是膀胱。(太阳)少阳

中得长脉。少阳之病合阳明。(弦脉浮而长者。太阳、阳明合病。浮而弦者。太阳、少阳合病。弦而长。外有少阳证者。 少阳 小便 不 者 气 俱


并病歌

(并者譬如二人博金并归一家之义) 太阳元与阳明病。后并归来作一家。尚有太阳宜发汗。太阳证罢下无差。 太阳初得病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者是也。若发大汗 不出 何以 汤。


伤寒十劝

(伤寒与他证不同投药一差生死立判李子健伤寒十劝不可不知人家有病 者知此十劝则不至有误所益非轻今详具之)

一、伤寒头痛及身热。便是阳证。不可用热药。

伤寒传变共六经。而太阳为首。太阳病。头疼身热。少阴病。有身热而无头疼。厥阴病。 有

二、伤寒必须直攻毒瓦斯。不可补益。

邪气在经络中。若随证早攻。只三四日痊。若妄谓先须补益。再行攻毒。则便毒瓦斯愈炽。 多

三、伤寒不思饮食者。不可服温脾胃药。

伤寒不思饮食自是常事。终无饿死之理。如理中丸之类不可轻用。若阳病服之。致热气 增重

四、伤寒腹疼亦有热证。不可轻服温暖之药。

难经云:痛为实。故仲景论腹有时痛之证。有曰病甚者加大黄。夫痛甚而加大黄。意可 见也

五、伤寒自利。当看阳阴证。不可例服补药。暖药。止泻药。

自利。惟身不热。手足温者。属太阴。身冷四逆者。属少阴、厥阴。其余身热下利属阳。 见

六、伤寒胸胁痛及腹胀满。不可妄用艾灸。

尝闻村落见有此证无药。即用艾灸。多致毒瓦斯随火而盛。膨胀发喘以死。不知胸胁痛自 属少

七、伤寒手足厥冷。当看阴阳。不可例作阴证。

厥有阴厥。有阳厥。医者少能分辨。若阳厥而投热药。杀人速于用刃。盖阳病不至于热 极不 身热至 宜急 见热 沉而

八、伤寒病已在里。即不可用药发汗。

伤寒病须看表里。如发热恶寒则是在表证。宜发汗。如不恶寒反恶热。即是里证。若一 例发 里之

九、伤寒饮水为欲愈。不可令病患恣饮过度。

病患大渴。当与之水以消热气。故仲景以饮水为欲愈。人见此说。遂令病者恣饮。因而为 与半

十、伤寒初安不可过饱。及劳动或行房。或食羊肉。及食猪骨汁。并饮酒。

病方愈不须再服药。兼脾胃尚弱。食饱不能消化,病即再来。谓之食复。病方好气血尚 虚。劳动太早。病即再来。谓之劳复。又食羊肉行房并死。食猪骨汁并饮酒者。再病必重也。 凡饮食滋味所以养生。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然食之有妨。反能为害。窃见时 人不 所食 汁以 肺病 不食 气入 炙不 及身本 者。不 皆有毒。 食 疫死牛肉


恶风

黄帝针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实腠理。司开阖者也。风邪中于卫也。则必恶 其实 比之 帏帐之内。则舒缓而无所畏也。一或用扇。一或当风。淅淅然而恶。此为恶风者也。恶寒则有属于阳者。有属于阴者。及其恶风则悉属于阳。非若恶寒之有无恶风者此也。恶风虽悉在表。而发散又自不同。若有汗而恶风 里证虽具。而恶风未罢者。皆当先解其外也。又有发汗多而亡阳 盖以发汗多漏不止则亡阳。外不固。是以恶风也。必以桂枝加附 湿相搏。骨节烦疼。湿胜自汗而皮腠不密。是以恶风也。必以甘 由是观之。恶风属乎卫者可知矣。 歌括曰。病患卫中分入风。脉缓而浮是本宗。自与伤寒分两证。不堪例作一般攻。宜服 桂枝 恶风汗出怯风吹。脉缓而浮但解肌。发汗亡阳成漏者。温经之法莫迟缓。恶风者见风则怯。 微解 在皮 阳。 桂枝 节间


恶寒

伤寒恶寒者。风寒客于营卫之中也。惟其风寒客于营卫。则洒洒然恶寒也。惟其营卫之 受风 恶。 去衣者是也。寒热之寒 于向火被覆。而犹不能 一切恶寒属表。虽里 乃可攻里也。经曰 热。或未发热。凡恶寒者。必继之以发热。此则发于阳也。若恶寒而蜷。脉沉细而滑者。此 则发于阴也。在阳 出而恶寒者。则为 恶寒者。背者胸 为阴。阳气不足。阴 寒者。阴寒气盛可知 子汤者是也。又或乘 热。口燥渴。心烦。 气内陷。又何以明之 内陷则热烁津液。故 者。于口中之润燥可 歌括云。恶寒发热发于阳。阴病憎寒身体凉。解表桂枝并越婢。温中须索理中汤。 又论曰:发热微恶寒者。柴胡桂枝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发汗后。反恶寒者虚也。太阳 或发 桂 多属表 少阴恶 又云:汗后恶寒宜芍药汤。脉沉发热。四肢倦疼。仍燥下利。厥逆。四逆汤。发汗后。复热 脉准前单疾。依前寒热者。再须看脉候如何。若还有表。重加汗之。里证下之即除。汗之 致使病家多下则失血。发汗则损气。损气则脉微。故恶寒也。四逆汤或芍药甘草附子汤。 血则脉涩。故发热也。苦葶苈酒汤。此皆仲景所谓不当汗下。而误汗下。故有此二证也。 恶寒者皆为表证。或里证备具而微恶寒者。是表犹未解。当先解表。俟不恶寒。然后可以 剂。温而散之。汗后反恶寒者为虚。芍药甘草附子汤。不得复发其汗。心下痞而恶寒者。表 未解 遇 背


寒热

伤寒寒热者。谓往来寒热也。经曰:邪正分争。往来寒热者。言邪气之入也。而正气不 与之 不发 阴 而则之不定。或出或入。由是而寒热且往且来也。是以往来寒热。属半表半里之证。邪居表多则多 深 常 热 恶 热 下 活人书云。往来寒热者。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往来寒 热有有里 仲景云:血弱气虚。腠理开邪气入。与正气相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者。小柴胡汤主之。 又 或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往来寒热者。大柴胡汤主之。伤寒五六日。已发汗。复下之。胸腹 满 前 麻 汗 若 胃 歌曰:热多寒少属膀胱。不呕清便各半汤。尺脉若迟为血少。脉皆微弱号无阳。热多寒 少阳 如常 如脉 亦可 汗余寒热脉中论。若见憎寒法用温。沉实当攻浮在表。风温误汗热而烦。汗后寒热。邪 气未解彻也。脉浮洪者。邪在太阳。法当再汗。脉沉实者。邪在阳明。又须下之。若厥阴余 热。加以下利。厥逆恶寒者。四逆汤温之无疑矣。憎寒者属厥阴。大汗出热不去。拘急体痛。 下 若身恶寒则为虚。用芍药甘草附子汤。身发热则为实。用大承气汤。脉浮洪者属太阳。汗后 寒热。桂枝二麻黄一汤。风温不恶寒。若误发汗。必心烦热渴。独语。葳蕤汤。风温家。汗 后大热脉躁。名阴阳交。不治。热病已得汗。而脉躁盛者。亦不治。详见阴阳交条。有再汗 再下之剂。


发热

伤寒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 然而散者是也。与潮热寒热若同而异。与烦 躁相 于发 所谓翕翕发热者。明其热在外也。故与桂枝汤发汗以散之。所谓蒸蒸发热者。明其热在内也。故与调胃承气汤攻下以涤之。其发热属表者。即风邪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也。其发热 属 而而罢。邪 外达于 其在半 阳也。无 附子细辛 热也。经 为汗衰。狂言不能食者。此名阴阳交。交者死也。此亦忌发热也。讵可与寻常发热一概而论 耶。医者 活人书云。发热而恶寒者。属太阳也。太阳病。必发热而恶寒。盖太阳主气。以温皮肤 分肉 恶寒 为温 汤微 承气 仲景云:太阳证。汗后不恶寒但恶热者实也。当和其胃气。宜调胃承气汤。太阳病。三 日。 发热。小柴胡汤主之。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病患不渴。外有微热者。小柴胡汤加桂枝主 之。此 身热不 已。身 热相搏 下之。 也。抵 阴证有发热 热在 不消 汤主之


烦热

伤寒烦热者。与发热同而异也。发热者。怫怫然发于肌表。有时而已者是也。烦者。为 烦而之烦 汤。 烦疼 烦。 与脉 泄


舌上苔

伤寒舌上苔者。盖舌乃心之官。法应南方火。本红而泽。伤寒三日以后。舌上有膜。白 滑如 气传里 皆舌 胁 下 脏 则舌上之苔不滑而涩矣。经曰:伤寒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 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是热耗津液。而胃汁已干也。若热聚于 胃。则舌为之黄。是热邪已深也。金匮要略曰。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若舌上色黑者。 又为热之极也。黄帝针经曰:热病舌干黑者死。以心为君主之官。开窍于舌。黑为肾色见于 心。心属火。肾属水。邪热已极。鬼贼相刑。故知必死。观其口舌。亦可见其逆顺矣。 歌括曰。饮食如常时下利。更见舌上白苔时。连脐痛引阴筋者。脏结元来死不医。无阴 证。 又曰。舌苔大热疗应难。利腹疼兮呕恶寒。懊 胁坚并中满。更兼脏结六条看。尺寸脉 紧。口中热气而干燥。足冷蜷卧。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或七八日以来微热。手 足温 者必欲 人懊 满。不 湿故也


胸胁满

伤寒胸胁满者。谓胸胁间气塞满闷也。非心下满者也。胁满者。谓胁下气胀 满也。非 腹满 证。 而胸满 更不言 主之。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脉弦紧者。小柴胡 汤主之 而不行 曰。四 病在 中窒者。则以栀子豉汤吐之。若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则以瓜 蒂散 若能 胸满者。胸膈间气塞满闷。非心下满也。胁满者。胁肋下气胀 满。非腹中满也。胸满 多带 芍药 或胁硬 塞。逆 下。 汤。 谓其 吐 吐 绪 证 由 一 又问曰:凡饮食不节。胸膈不快。寒中阴经。何以治之。答云。急作理中汤加青皮、陈皮。 或 发 汤 加 可


小腹满

伤寒小腹满者。脐下满是也。小腹者下焦所治。难经曰: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 浊。 并无 然者 内 也。 是 硬 利 血 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府急结 者 为


短气

伤寒短气者。气短而不能相续也。似喘而非喘。若有气上冲。而实非气上冲也。喘者。 张口 似 误 辨 短 要 便 寒 内 皆 者 令 其 气短者。呼吸短促而不能相续是也。其有呼多吸少者。皆不救。千金曰。少气不足。以 息者 邪在 致。 小承 汤。 里有


动气

伤寒动气者。乃筑筑然动于腹中者是也。脏气不治。随脏所至。发泄于脐之四旁。跳动 筑筑然。谓之动气。难经曰:肝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心内证。脐上有动气。按 之 不 左 之 可 热 则。头眩心悸。是下之而动肺气者也。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痛。目晕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下。是发汗而动肾气者也。动气在下不可下。下之则腹满。 猝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是下之为动肾气者也。其脾内证。当脐有动气。经特曰脐 之四旁。动气不可汗下而独不言脾。盖当脐有动气者。以脾主中州。为胃以行津液。发汗吐 下。耗损津液必先动脾。其余四脏动气发动。妄有汗下犹先动脾。脾家发动气者。讵可动之 也。所以特不言之也。伤寒所以必看外证为当者。盖不在脉之可见。必待问之可得也。发汗 吐下者。务要审谛。举此动气。类可知矣。 歌括云。奔豚动气数般方。左右高低细揣量。去术理中并用桂。不堪汗下例中详。动气 者。 气 脐 非问证何以知之?然则调理伤寒。贵于纤悉问证。动气诸药。详见不可汗不可下条例中。太 阳病下之后。气上冲者桂枝汤。若不上冲不可与也。若从腹上冲于心。桂枝加桂汤。发汗后 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也。茯苓桂甘大枣汤。动气通用理中汤去术加桂。盖桂利小便。泄奔豚 故 眩 盖以误汗动经。故以白术闭其汗也。奔豚动气。脉沉弱。肢体冷。可与养正丹。动气证治论。用柴胡桂枝汤


郁冒

伤寒郁冒者。盖郁为郁结而气不舒也。冒为昏冒而神不清也。世谓之昏迷者是也。郁冒 之来 不愈 知因


头眩

伤寒头眩者。 非毛而见其毛。眩非玄而见其玄。 为眼花。眩为眼黑。眩也。运也。 也 冒为 邪所 并病故眩者。责其虚也。伤寒有起即头眩与眩冒者。皆因发汗吐下后所致。是其阳虚也。故 针经 病。 皆非 虽神医其能治之耶。冒因虚极。有伤寒头疼胸坚属三阳。汗吐下后。脉沉自利者理中汤。冒 者蒙 妇人 而脱 胸中 汗吐 茯 以 眩 食。大便坚。盖血虚则厥而必冒也。


摇头

伤寒摇头者。盖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阳之脉皆上于头。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阳脉不 至。 语言 风主 直视 下相 伐 其 盖 焉 根 盛 有痛。言则痛甚。痛则必摇。经所谓摇头言者里痛也。又曰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是也。合 而言之均是摇头。析而分之。曰实邪。曰虚邪。曰真病。又当明其脏痞云。摇头直视。形如 烟熏者心家绝也。为真病不治。太阳发痉摇头。口噤背反张。身热足冷。各有本条。摇头言 者。其里有病。言者虚也。可与如圣饼及芎辛汤服之。


项强

伤寒项强者。盖太阳经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 脊抵 颈为之急尔。伤寒颈项强急者。太阳表证也。必发散而解之可也。太阳病。项背强KT KT。反汗出 根汤 主之。是皆发散之剂也。二者皆是项背强。而发散有轻重者。盖发热汗出恶风者。为表虚。 表虚者可解肌。无 是桂枝汤加麻黄、葛 实。正可发汗。则于 是桂枝汤中但加葛根 能飞腾。动则先引伸其 其或太阳中风。加之寒湿 头热面赤目赤。独头面摇 KTKT 。然脉反流动者此为痉。 又 有结胸病者。项亦强如痉状。下之 随证投汤则万全矣。 伤寒头项强急。太阳表证也。当发散而解之。若误下。则太阳邪风乘虚入里。则为结胸。 太 根 而满


直视

伤寒直视者。盖视物而目睛不转动者是也。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目者心之使也。 神所 为眼 骨。血气之精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五脏血气调和。精气充荣。则目和而明矣。伤 视者。邪气壅盛。冒其正气。使神志不慧。五脏之精气不上荣于目。则为之直视。伤 直视。为邪气已极。证候已逆。多难治。经曰:衄家不可发汗。汗则额上陷。脉息紧 视不能 。不得眠。以肝受血而能视。亡血家肝气已虚。目气已弱。又发汗亡阳。则虚所致也。此虽错逆犹未甚也。逮乎狂言反目直视。又为肾绝。直视摇头又为心绝。 脱绝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又剧者。发则不识人。寻衣摸床。惕而不安 喘直视。皆邪气盛而正气脱也。其或有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有者。是非直视也。此为内实也可用大承气汤、大柴胡汤下之。直视为不治之疾。目中不 为可治之候。二者形证相近。宜熟视之。 歌曰:直视无神不转睛。衄兼少血汗犹轻。遗溺喘泄摇头证。脉涩寻衣并猝倾。 又论云: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病患邪气极盛。冒其正 气。 此 发 不 惕 脉 大


不仁

仁柔也。不仁谓不柔和也。痒不知也。痛不知也。寒不知也。热不知也。任其屈伸灸刺 不知 曰。 痹而郁 为不知痛痒。不得为尸厥之厥。即经曰:少阴脉不至。肾气微。精气少。奔气促迫。上入胸 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其乘寒 之厥。郁冒不仁。即此尸厥可知矣。若越人入虢。诊太子为尸厥。以郁冒为不仁。为可治。 刺之而得痊。实神医之诊也。呜呼。设或脉浮而涩。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 不仁。此又为命绝。虽有越人其能起之欤。 歌曰:不仁口腹及肤皮。痛痒寒温总不知。正气重为邪气伏。营虚卫弱厥如尸。经曰: 乘寒 痒不 气绝 用。 令


头汗

伤寒头汗者。盖头者诸阳之会也。邪搏诸阳。津液上凑。则汗见于头也。邪热内蓄。蒸 发腠 以三 汗际 热入 此数 属表 汗也 热心 邪气 也。 家 出阳脱也。经曰: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生。有汗者死。湿家下后 喘者亦阳脱也。经云: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小便不利者死。下利不止者 气上出。汗见于头者。盖阳脱也。则知可治而治。知不可治而不治。欲得 明辨而审的也。 歌括曰。要知头汗非阴证。际颈而还似发黄。心水满时名水结。曾经汗下别推详。 又歌曰:头汗诸阳气上熏。身黄尿秘引浆频。心忪水结谵语血。表里柴胡小是珍。 又论云:诸阳之经循于头。三阴则至颈而还也。里虚表实。腠理致密热不得越。阳气上 腾。 证。无 是可无 关格。 皆不可 五苓散 病属 汤。寒 表未解。柴胡桂 头。凡头汗出者 有数证。伤寒五 微结。必有表复有里。此为半在里半 知非少阴也。小柴 头汗出。往来寒热 颈而还。小便不利 其外有热。手足温 大热。头汗出者。 胸。故头汗出。 过经乃可下之。


自汗

伤寒无汗者七证。自汗者九证。太阳伤寒无汗。刚痉无汗。少阴病无汗。太阴病无汗。 厥阴 无他 出而出者 复 伤风自汗。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为中风。属桂枝汤。又云:太阳病。项背强 KTKT 。 然 仲景云:伤风自汗用桂枝。然桂枝汤难用。须当仔细消息之。假令伤风自汗。若脉浮而弱。 设当服桂枝 与桂枝也。 之。若小便 躁。厥逆呕 伸。若胃气 数者。寸口 不可误用桂 风温自汗。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其脉阴 阳俱 风湿自汗。风湿相搏。关节烦疼。脉沉而细。汗出短气。小便不利。难经云:病而多汗 者。 中暑自汗。太阳中热者 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属白虎汤。 阳明病自汗。不恶寒反恶热。汗自出者属阳明也。若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 苓汤 病。 宜急 明病 发汗 亡阳自汗。太阳病。发汗多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当温其经。宜桂枝加附子汤。伤寒脉 尺寸 厥 卧 柔痉自汗。太阳病。发热脉沉细。摇头口噤。背反张。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柔痉。小续 命汤 霍乱自汗。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逆者四逆汤主之。 虽然少阴不得有汗。而少阴亦有反自汗出之证。阴证四肢逆冷。额上及手背冷汗 者。 亡 阳明病法多汗。而阳明亦有反无汗之证。不可不察也。 歌曰:自汗伤风暑不消。风温风湿卫难调。无阳霍乱并柔痉。更与阳明共九条。 又论云:胃气所以密腠理而固津液也。卫为邪所干不能护卫。于是而汗出焉。寒伤营气。 汗 通 如 太阳伤风自汗。脉浮缓者桂枝汤。汗出而渴。或小便难者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汤。 自汗 附子 用小 关 汤 有温 汗 项 自利而汗出者。为津液少。不可攻。但用蜜煎导法。若汗多者。胃汁干也。急下之。宜大承 气


无汗

伤寒无汗者。盖以汗乃津液之所积也。为风暑湿气所干。外凑皮肤则为自汗。若寒邪中 经。 内 汗 而者 不外蒸发者则无汗。经所谓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身必发黄。及伤寒发热无汗。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与夫三阴为病。不得有汗。是数者皆邪行于里而无汗者也。其水饮内蓄而无汗者。盖水散而为津液。渗而为汗。水饮内蓄而不行。则津液不 足 桂 阳 皮 服汤一剂病证仍在。至于服三剂而不汗者。死病也。又热病。脉躁 极也死。兹二者以无汗为真病。讵可与其余之无汗者同日而语也。 歌曰:伤寒无汗分为七。刚痉三阴与太阳。更有阳明反无汗。下连阴易应魁罡。 又云:伤寒躁盛身无汗。或用麻黄汗不行。此是诸阳之脉极。百中无一可全生。 若还无汗浑身痒。脉更浮迟本属虚。自是无阳难作汗。建中术附载医书。 无阳身痒。桂枝麻黄各半汤。阳明主有汗。今反无汗。如虫行皮中。术附汤建中汤。汗 不流 皆令自汗。惟寒邪中经。腠理致密。则津液内渗独无汗也。此皆伤寒在表则然耳。若阴病。 若水 当 于 必


不得汗

甲乙经云:热病脉常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躁盛而得汗者生。大抵伤 寒。 汗不 蒸法。用薪火烧地。良久扫除去火。以水洒之。蚕砂、柏叶、桃叶、糠麸皆可用。相和 铺于 床。 伤寒亦有气虚不能作汗者。仲景云:脉浮而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 中汤 又论云:伤寒欲得汗。与麻黄汤数剂而汗不出者不治。热病脉躁盛而不得汗者。诸阳之 极也。亦不治。二者盖真病也。亦有发热而厥。忽两手或一手无脉。是犹重阴欲雨之时。必 不能 癖 气虚 发 根


手足汗

伤寒手足汗出者。盖四肢为诸阳之本。而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阳经邪 热传 悉 热 汗 而手足 足然 又何以 者也。 歌曰手足如何汗不休。胃中热聚液旁流。热家燥粪为谵语。寒证难分水谷流。 又论云:手足汗出。热聚于胃而津液之旁达也。亦有寒聚于胃致之。挟寒则水谷不分。 蕴热 明中 中汤。


怫郁

怫郁者。阳气蒸越。形见于头面肌肤之间。聚而不散也。其证则有异焉。大便硬而气短 者实 郁而因 面 妄 与 歌曰:怫郁阳蒸聚体肤。便坚为实哕为虚。二阳并病容颜赤。火迫身黄惊惕余。


战栗

伤寒战栗者。形相类而实非一也。合而言之。战、栗非二也。析而分之。则有内外之别 焉。 战栗 战之 争也 人本 者何 争则为栗。栗其甚者也。经曰:阴中于邪心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 方 欲 者 歌曰:战动于身栗动心。正邪胜负两般争。振振汗出将痊愈。鼓颔虚寒病已深。 又论云:战栗皆阴阳之争。战者身为之摇也。栗者心战而惕也。邪气外与正气争则为战 栗。 故 身 以 栗


伤寒振者。森然若寒。耸然振动者是也。伤寒振者。皆责其虚也。至于欲汗之时。其人 本虚 而战 家发 振 若吐下后。心下逆。上冲胸。起则头眩。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 之。 二者


瘈瘲

瘈瘲则急而缩。 则缓而伸。病至于瘈瘲 。热气极矣。盖热极生风。风主乎动。故筋脉相 引而折瘈瘲 涤热如柴胡、栀子辈。祛风如防风羌活辈是也。又风温证。妄以火熏必然发黄。剧 惊痫。时时瘈瘲 。经云: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设或为医所误。只得用金匮风引 邪用黑豆解。歌曰:瘈瘲为引缩 为伸。热极风生并在经。涤热祛风犹可望。火熏发表定归冥。


筋惕肉

伤寒筋惕肉 者。盖伤寒头疼身痛。恶寒发热。必然之证也。其于筋惕肉 则非常常有之者 阳气 大 是 益 寒 痿 治 歌曰:筋惕身 发汗多。酌量真武更无过。左边动气如轻汗。此证难医奈命何。 论云:汗出过多。津液涸少。阳气偏虚。筋肉失其所养。故惕惕 而跳动也。张氏特 设真 脾 气 脉 俱 则自 子 其 散 下 者


伤寒懊 者。郁闷之貌。即心中懊 郁郁然不舒畅。愦愦然无奈何?比之烦闷为尤甚也。 由 胃中 其 与 于 阳 汤 热 歌曰:懊憹心间用陷胸。舌间苔白脉俱洪。发黄须与茵陈辈。燥粪阳明承气攻。 又论云:懊憹者。懊憹郁闷之状。盖由表证误下。正气内虚。于是客气乘虚入而动膈。 胸烦懊 。心中微疼。特未如结胸之甚也。然由是而结胸亦不难矣。短气烦躁。胸中懊憹。 心下 此邪 也。 后二


郑声

伤寒郑声为邪音也。孔子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又曰。放郑声。远佞人。郑声yin。 人 今 重 数 意 则气


小便自利

小便自利。非血证则肾虚也。惟血证则小腹结而如狂。惟肾与膀胱俱虚。则不能约束制 水液 满。 腹虽 自汗 小便 大便 是 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太阳自汗。四肢拘急。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小便数。误服桂枝 汤 气 歌曰:小便自利血相干。蜜导阳明肾证寒。脾约谵语脚挛急。太阳汗下大便艰。 又云:小便自利者。太阳证下焦有热。小腹必满。小便必不利。而反利者血证也。抵当 汤。 腹必 便自 抵 经 也 急难以 草汤。 大便则与小


下利

伤寒下利多种。须辨识阴阳。勿令差误。三阳下利则身热。太阴下利手足温。少阴厥阴 下利身不热。以此别之。大抵下利挟太阳脉证。不得即用温药。俗医但见下利。便曰阴证。 用温 太阳、阳明合病。必下利。葛根汤主之。下利而头疼腰疼。肌热。目痛鼻干。其脉浮大 而长 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黄芩汤主之。若呕者。黄芩东加半夏、生姜。下利而头疼胸 满。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逆也。因相克贼。名为负也。下利身 热。 阳属 负者 自利不渴。属太阴。四逆汤。理中汤主之。 自利而渴。属少阴。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汤。通脉四逆汤。猪苓汤。真武汤。四逆加人参汤 其余下利。皆因汗下后证也。大抵伤寒下利。须看脉与外证。下利而脉大者虚也。脉微 弱者 而滑 脐 或下利清谷。湿毒瓦斯盛则下利腹痛。大便如脓血。或如烂肉汁也。下利欲饮水者。以内有热 也。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寒毒入胃者。四逆汤。理中汤。白通东加附子。四逆散薤白 主之。协热利者。黄芩汤。白头翁汤。三黄熟艾汤。薤白汤。赤石脂丸。湿毒下脓血者。桃 花汤 若少 先 生 仲景云:趺阳脉浮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注云。脾虚不能制水。肾 气平 歌曰:伤寒下利多般数。须辨阴阳勿差误。惟有阳明合少阳。若还克贼名为负。 又云:肾虚下利苦咽干。不识惟知脏有寒。协热胃寒并湿毒。利而谵语下之安。 下利而谵语者。有燥屎也。调胃承气汤。太阳、阳明合病。脉浮大而长。下利者葛根汤。 太 利 或迟而滑者。有宿食也。宜下之。小承气汤。自利不渴属太阴。四逆汤。理中汤。自利而渴 属少阴。脉微者白通汤。厥逆脉不至者。白通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咳而呕渴。心烦不得 眠者猪苓汤。三阴下利。法当温之。自利清水。心下痛。口干燥者即宜下。不可不知也。温 之四逆、理中辈。下之大柴胡、承气汤也。三阳下利亦有饮水者。乃有热也。治如肠垢法。 下利心中痞。自有痞而下利条。 大便硬结虽宜下。亦有诸般不可攻。肠垢 溏分冷热。不妨步蹑古人踪。华佗云。寒即 溏。 须依 丸。鸭 胶汤。


遗溺

水液之余者。入胞而为尿。使胞中虚寒不能约制水液。加以邪气乘之。故使溺自遗而不 禁也 合病 亦遗 结急 歌曰遗尿风温戒利肠。腹膨身重合三阳。下焦不摄兼停血。肾绝狂言互证详。


漱水不咽

阳明病。头疼身热。口燥。但漱水不欲入咽者必衄也。若病患无表证。不发寒热。胸腹 满。 歌曰:漱水阳明衄血时。头疼口燥热生肌。发狂瘀血无寒热。犀角桃仁类例推。 又论云:唇燥口干。血证中类有之。必欲取水而灌漱也。然漱水而不饮水何哉。盖渴者 易为 是 脉 便 丸。


寻衣摸空

华佗云。病患手循衣缝者不治。间有一二活者幸也。吐下后不解。多日不大便。日晡潮 热。 并 太阳病。用火熏之。以致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身体枯燥。头汗及颈。口干咽烂。腹满微喘。或不大便。谵语。甚者呕哕。循衣摸床。此证小便利则可治。 歌曰:寻衣妄语最堪忧。下后弦阳病可瘳。脉涩为阴终不救。发黄还须小便流。


伤寒方药

(附论) 论曰: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 也。 不能发 是以 吐下 以桂 所以 辛。 温。 辛甘 津液 者请 又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实为寒邪在表。皮腠坚实。营卫不行。津液内 涸之 之。 君也 桂枝为臣者。以风邪在表。又肤缓而理疏者。则必以桂枝解其肌。是以用桂枝为臣。寒 邪在 为臣 用以 必 则卫实而营弱。仲景所谓汗出恶风者。此谓营弱卫强者是矣。故桂枝汤佐以芍药。用和营也 麻黄汤主伤寒。寒则伤营。寒邪并于营。则营实而卫虚。内经所谓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 所并为气虚者是也。故麻黄佐以杏仁。用利气也。若处方之妙理。制剂之渊微。明通君子。 熟而察之乃见功焉。 又曰。青龙汤方甲乙木神也。应春而主肝。专发生之令。为敷营之主。万物出甲开甲则有两歧。肝有两叶以应木叶。所以谓之青龙者。以发散营卫两伤之邪。是应肝木之体耳。桂 枝汤主中风。麻黄汤主伤寒。二者发散之纯者也。及乎大青龙汤则不然。虽为发汗之剂。而所 风兼寒。寒兼风。必用大青龙汤专主之也。见兹脉证。虽欲与桂枝汤解肌以祛风。而不能已 其寒则病不去。或欲与麻黄汤发汗以散寒。而不能去其风则病仍在。兹仲景所以特立大青龙 汤以两解之。麻黄味甘温。桂枝味辛热。寒则伤营。必以甘缓之。风则伤卫。必以辛散之。 此风寒两伤。营卫俱病。故以甘辛相合而为发散之剂。表虚肤缓者则以桂枝为主。先桂枝而后麻黄。是以桂枝为君。麻黄为臣也。表实腠密者则以麻黄为主。先麻黄而后桂枝。是以麻黄为君。桂枝为臣也。甘草味甘平。杏仁味甘苦为助。佐麻黄以发表。大枣味甘温。生姜味 辛温。相合佐桂枝以解肌。石膏味甘辛微寒。风阳邪也。寒阴邪也。风则伤阳。寒则伤阴。 营卫阴阳为风寒两伤。则非轻剂所能独散也。必须合轻重之剂以同散之。乃得阴阳之邪俱散。营卫之气俱和。是以石膏为使。重剂而又专达肌表者也。夫大青龙汤发汗之重剂也。用之 稍过。则又有亡阳之失。经曰: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 此为逆也。又曰。一服汗出者停后服。多服则汗多亡阳。阳虚则恶风。燥烦不得眠也。即此 观之。剂之轻重可见矣。用汤者宜详审之。 又曰。青龙象肝木两歧。而主两伤之疾。中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则为营与卫两伤。 故以 且不 麻 为。寒饮伤肺。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干姜、细辛、半夏三者 所以为使。心下有水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若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以干姜、半夏为使。以 散水寒逆气。水寒散。津液通。则汗出而解矣。心下有水气。散行所传不一。故又增损之证。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水蓄则津液不行。气燥而渴。半夏味辛温。燥津液者也。去之 则麻 表 之。 中冷 不利 可汗 故去 所宜 苦温 又曰。大承气汤者。承者顺也。伤寒邪气入胃者。谓之入府。腑之为言聚也。胃为水谷 之海 而为 用。 以酸 于内 治 黄 热 有燥屎乃可投之也。如非大满。则犹生寒证而病不除。况无满实者。而结胸痞气之病生矣。 是以脉经有曰。伤寒有承气之戒。古人亦特谨之。 又曰。大柴胡汤者。经云: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轻重之际。临证者须消息焉。盖大满 大坚 只 大 不 胡 胡 芍 实 气者必以甘。故以半夏、生姜、大枣为之使也。一方加大黄。以大黄有将 不加大黄恐难切下。必应以大黄为使也。用方者审而行之。可得十全之 又曰。小柴胡汤者。伤寒邪气在表者。必发表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取利。其 于不 表里 则半 芩为 为之 以散 是以 气已 以和表 以御之 则热 去之 者。 人 宜通而寒则痛。邪气入里。里气不足。寒气壅之则腹中痛。黄芩苦寒。苦性坚而寒中。故去 之 硬。去大枣加牡蛎。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大枣甘温。去之则硬寝散。酸以收之。牡蛎味 酸咸寒。加之则痞消而硬去。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心下悸。小便不利。 水蓄不行也。内经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黄芩苦寒。去之则蓄水浸行。内经曰:淡味 渗泄为阳。茯苓甘淡。加之则津液通流。若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不渴则津液足。 去人参者。以人参为主内之物也。外有微热则表证多。加桂以取汗。发散邪也。若咳者。去 人 五 者 热 又曰。栀子豉汤。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泻之。中满者泻之于其内。有邪者 传里 邪 气乘虚留于胸中。则谓之虚烦。应以栀子豉汤吐之。栀子豉汤吐胸中虚烦者也。栀子味苦寒。 内经曰:酸苦涌泄泻为阴。涌者吐之也。涌吐虚烦。苦为主。是栀子为君。烦为热胜也。涌 热者必以苦。胜热者必以寒。香豉味苦寒。助栀子以吐虚烦。是以香豉为臣。内经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识其所以为治。依而行之。斯为良矣。 又曰。半夏泻心汤。凡陷胸汤攻结也。泻心汤攻痞也。邪气结而不散。壅而不通则为结 胸。 谓 心下 是以 急食 大枣 所谓中者 气得和。上 又曰。瓜蒂散香。华佗曰。四日在胸则可吐之。此迎而夺之之法也。千金方曰。气浮上 部须 时也 矣。 为君 豉味 胸中痰热涌吐而出矣。其于亡血虚家。所以不与者。以瓜蒂散为驶剂。重亡津液之药。亡血 虚 又曰。大陷胸汤者。结胸者邪在胸中。处身之高分。邪结于是。宜若可吐。然所谓结。 若紧结之结。不能分解者也。谓阳受气于胸中。邪气与阳相结不能分解。气不通壅于心下。 为硬 之。 苦性 君。 消 为使 又曰。茵陈蒿汤。玉函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发黄者热之极 也。 者以 之气 热必 又曰。白虎汤。白虎者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热甚于外者。 以 气 热 欲彻里热必以甘寒为助。是以石膏为臣。甘草味甘平。经曰:热则伤气。寒以胜之。甘以缓 平之物缓其中。故以甘草、粳米为之使。是太阳中 得此汤而荡除之。即热见白虎而尽矣。 立秋后不可服。以秋则阴气半矣。白虎为大寒剂。于秋深之时。若不能禁而服之。则为哕逆 不能食。而成虚羸者多矣。 又曰。五苓散者。苓者令也。通行津液。克伐肾邪。专为号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 茯 泄为 君。术为 味辛 枝为 又曰。理中丸者。心肺在膈上为阳。肾肝在膈下为阴。此上下脏也。脾胃应土。处在中 州。 甘以 温中 者以 中焦 邪气 气壅 必 姜 圣 收而不泄也。或曰。湿胜则濡泄。术专除湿。是以下多者加之。悸者加茯苓。饮聚则悸。茯苓味甘。渗泄伏水得所宜也。渴欲得水者加术。津液不足则渴。术甘以补津液。腹中痛者加 人参。虚则痛。本草曰。人参味甘温。补可去弱。即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寒多者加干姜。辛 能散也。腹满者。去白术加附子。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术甘壅补。于腹满家则去之。附子味辛热。气壅郁腹为之满。以热胜寒。以辛散满。故加附子。内经曰:热者寒之。寒者热 之。此之谓也。 又曰。四逆汤者。四肢逆而不温也。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气不足。阴寒加之。阳气不 相顺 味甘 内 辛以润之。开发腠理使津液得通也。暖肌温经必凭大热。是以附子为使。此奇制之大剂也。 四逆属少阴。少阴者肾也。肾肝位远。非大剂则不能达。内经曰:远而奇偶。制大其服。此 之谓也。 又曰。真武汤。真武者。乃北方水神也。而属肾。用以治水焉。水气在心下。外带表而属阳 武之 甘以 内经 曰。 故 五味子酸而收也。肺恶寒。以辛润之。细辛、干姜辛而润也。若小便利者。去茯苓。专渗泄 也。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酸之性泄。去芍药。以酸泄也。辛之性散。加干姜以散寒也。呕者。去附子加生姜。气上逆则呕。附子补气。生姜散而不相损。则气顺矣。增损之功。 非太和孰能贯之。 又云:建中汤。内经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位在上。肾处在下。左右上下四脏居 焉。 则经曰 散也 桂、 焦。 合。 数多 芍药 以健 也。 又云:脾约丸者。约者约束之约也。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上归 约束 温。 以甘 以润 大黄 便利 又曰。抵当汤者。人之所有者气与血也。气为阳。气流而不行者则易散。以阳病易治故 也。 当其 必以 虻虫为臣。桃仁味苦甘平。肝者血之源。血结则肝气燥。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散血 血逐 济之

卷一百二十三 伤寒门

伤寒运气精华

伤寒五运六气歌

甲己土运乙庚金。丁壬木运尽成林。丙辛水运厘清浊。戊癸南方火焰侵。

伤寒六气歌

子午君火少阴心。丑未脾土太阴存。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属燥金。巳亥厥阴风木 是。辰戌太阳寒水侵。天地六气自然数。支上排轮仔细寻。

伤寒逐年五运歌

大寒木运始行初。清明后二火运居。芒种后三土运是。立秋后四金运推。立冬后五为水 运。

伤寒逐年六气歌

大寒厥阴气之初。春分君火二气居。小满少阳三气是。太阴大暑四气符。秋分阳明为五 气。太阳小雪六无余。

寒逐年主气歌

初气逐年木主先。二君三相火排连。四来是土常为主。五气金星六水天。

伤寒逐年客气歌

每年退二是客乡。上临实数下临方。国中六气排轮取。主客兴衰定弱强。 假令癸丑年司天退二。辛亥是也。厥阴风木为初之客气也。子为二之气。丑为三之气。 寅为

伤寒逐日受病起例歌

年年逐日是司天。前三司地顺排连。阳前阴后加人命。数到司天见病源。司地位上分前 后 假令戊寅生人。甲子日得病。子日即是司天。前进三辰数至卯上是司地。卯日是阴支。 退一位从寅上数本命。寅顺行至司天位上见子。是少阴天字号第一证。甲字号下药。 假令丁酉生人。辛亥日得病。辛是水运。厥阴司命。辛亥日是阴日。第五宫是卯。便从 卯上 辛之 云。 假令戊戌生人。壬子日得病。是少阴司天。壬子日是阳日。顺数三宫至寅。便从寅上将 本命 阳相 四日传 是火。 假令己亥生人。癸丑日得病。属太阴司天。癸丑是阴日。顺数至第五宫是巳。便从巳上 将本 下第

又起例歌

素问运气是根基。当日阴阳用意推。阳三阴五前行顺。加临人命在于期。又将十干加命 上。 假令庚子生人。甲寅日得病。是少阳司天。甲寅是阳日。从寅上顺数第三宫是辰。将本 命庚 寅字 庚

伤寒逐日受病捷法起例歌

子午之日起寅申。丑未之日巳亥亲。寅申辰戌常须记。巳亥卯酉不虚陈。此时六气捷诀 法。

寒五运受病歌括起例

甲己化土未为期。乙庚金运酉中知。丙辛水运从子上。丁壬木运卯中随。戊癸火运元居 午。五运皆同旺处推。丑命生人子日病。顺数见午少阴居。假令丑命人甲子日病。便用司天 歌。 又 运 为

伤寒求司天司地歌

司天司地隔三位。阴阳上下总堪推。后学医流如晓得。逐年病体见根基。 假令癸丑年太阴。湿土司天前三位。太阳寒水为司地。

伤寒求司天司地司人法

当日日辰名司天。司天前三名在泉。在泉亦即为司地。左右间气名司人。

伤寒求左右间气歌

本日司天地气真。间气须凭左右分。中文午上标两手。日前三位在泉云。相冲隔位名左 右。

伤寒求太过不及平气歌

子午寅申是太过。卯酉巳亥不及名。辰戌丑未为平气。此是地支取用精。

伤寒六气所属歌

辰戌行太阳。膀胱及小肠。卯酉阳明金。大肠胃中寻。寅申少阳胆。三焦本自兼。丑未 太阴

伤寒地支所属歌

子为足少阴。肾水涌泉深。午为手少阴。君火配属心。丑足太阴脾。土能主四肢。未手 太阴 大肠 藏。

伤寒十二支所属脏腑歌

子中正者胆为头。丑主生肝寅肺流。卯是大肠辰主胃。巳为脾统午心畴。传至小肠时巳 未。

伤寒十干所属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傍。庚属大肠辛属肺。壬是膀胱癸肾堂。

检卷歌括

上二中三四等旬。第五传流到卯寅。六亥子丑分三证。便是阴阳活法人。 又曰 上二中三四为俦。少阳阳明第五游。厥阴少太寻第六。霍乱劳伤七是周。

卷一百二十四 伤寒门

歌诀

定数歌诀

甲一乙二丙三当。丁四戊五己六乡。庚七辛八壬属九。癸十轮流坎地行。

伤寒平气歌

己酉辛亥乙卯春。坤元己未丑中因。火运癸巳加临定。六气不及平气生。戊戌辰年庚子 对。庚寅反得配庚申。六阳太过非平气。相反阴阳仔细寻。

伤寒五运所属歌诀

戌亥午申皆是火。巳寅属木未酉金。子辰水位丑卯土。万两黄金学也应。

论伤寒南政司天脉歌

南政司天北在泉。厥阴右寸不虚言。太阴左寸休言应。少阴两手寸无缘。

论伤寒北政司天脉歌

北政司天南政同。厥阴左尺不离宗。太阴右尺休言应。少阴两手尺无踪。

论伤寒南北二政逐年六气脉。不应总歌诀

南太丑未北辰戌。左寸不应不须疑。南厥巳亥北寅申。右寸不应脉来迟。北司丑未南魁 罡。 偶。坎离北少南卯酉。两手尺脉俱无有。

伤寒南北二政司天括法

南政司天。甲子、己丑年顺迁。北政司天。乙丑、金木水火土逆迁。 岁神之气是司天。左进三辰为在泉。司天南面言左右。面北左右在泉言。司天便为三气 客。 司天主一年之天气。为前三气。管一年。司地主一年之地气。管后三气。 诀法一年移一位。以至六期而环会矣。然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气相得则和。 自有假令少阴在中。则厥阴居右。太阴居左。此不可易也。少阴司天在泉则主寸尺不应。厥 阴

论伤寒南政阴阳脉交死歌

甲寅甲申厥阴位。右是太阳左少阴。南政阴阳脉交死。厥阴主位取三辰。 又曰 己丑己未交地左。右是太阳左少阴。南政阴阳脉交死。厥阴主位取三辰。 又曰 己亥己巳交天右。右是太阳左少阴。南政阴阳脉交死。厥阴主位取三辰。 又曰 甲子甲午交地左。左是太阴右厥阴。南政阴阳脉交死。少阴主位取三辰。

论伤寒南政三阴司天脉歌

甲子甲午少阴位。左是太阴右厥阴。两寸不应司天脉。不取三辰行土运。 又曰 己巳己亥厥阴位。左是少阴右太阳。右寸不应司天脉。不取三辰行土运。 又曰 己丑己未太阴位。左是少阳右少阴。左寸不应司天脉。不取三辰行土运。

论伤寒南政三阴在泉脉歌

甲寅甲申厥阴位。右是太阳左少阴。左尺不应在泉脉。前取三辰行土运。

又曰

己卯己酉少阴位。左是太阴右厥阴。两尺不应在泉脉。前取三辰行土运。

又曰

甲辰甲戌太阴位。左是少阳右少阴。右尺不应在泉脉。前取三辰行土运。

伤寒北政阴阳脉交死歌。

乙辛丁癸巳亥年。左是少阴右太阳。北政阴阳脉交死。厥阴主位交天左。

又曰

丙戊庚壬辰戌年。左是厥阴右阳明。北政阴阳脉交死。太阳主位交天左。

又曰

乙辛丁癸卯酉年。右是厥阴左太阴。北政阴阳脉交死。少阴主位交地左。

又曰

丙戊庚壬辰戌年。右是少阴左少阳。北政阴阳脉交死。太阴主位交地左。

论伤寒北政三阴司天脉歌。

丙戊庚壬子午年。左是太阴右厥阴。两寸不应司天脉。不取三辰行金运。

又曰

乙辛丁癸巳亥年。左是少阴右太阳。右尺不应司天脉。不取三辰行木运。

又曰

乙辛丁癸丑未年。右是少阴左少阳。左尺不应司天脉。不取三辰行水运。

论伤寒北政三阴在泉脉歌。

丙戊庚壬寅申年。右是太阳左少阴。左寸不应在泉脉。前取三辰行火运。

又曰

乙辛丁癸卯酉年。右是厥阴左太阴。两尺不应在泉脉。前取三辰行火运。

又曰

丙戊庚壬辰戌年。右是少阴左少阳。右寸不应在泉脉。前取三辰行火运。


论阴阳脉交死

素问云阴阳交者死。素问云失守其位者危。素问云尺寸反者死。素问云:不当其位。迭 移其


伤寒运气说

经曰夫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此之谓也。岁运更 移。 见于 左右交者卜死。若左右独然非交。是谓不应。惟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八年有应也。 谓 独 寸 沉 非交非反也。上病而已。举此为例。余岁同法。故经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粗工不知。呼 为寒热。攻寒令热。脉不变而热疾已生。制热令寒。脉如故而寒疾又起。欲求其适。安可得 乎。夭枉之由卒在此也。盖六脉与运气胜复加临遇。正当行令。当其运化之时。而脉动不相 同。以诸论考之。则大同小异。若交气交运时日。及期而见。无相先后。不及太甚。方谓之 平 司 沉 究


歌诀

阳明证字号(以五行为号) 假如水字号下四证。戊己庚纳丙。辛壬癸纳丁。 阳明四十四证。 木字号十证 调胃木甲是阳明。丙、丁、戊、己小承分。庚辛乙癸大承气。壬中白虎自来平。 土字号十证 土桂甲己乙麻真。丙是茵陈抵当丁。戊庚辛属大承气。壬主茱萸癸五苓。 金字号十证。 金甲麻仁最喜新。乙丙调胃便来亲。丁日小承堪作伴。从戊至癸大承尊。 火字号十证。 火豉栀子甲、戊君。丙猪丁逆乙虎分。癸中蜜导猪胆汁。麻壬小柴庚己辛。 水字号四证。 阳明水甲抵当汤。乙使茵陈偏好强。栀子柏皮寻丙队。麻黄小豆水丁方。

少阴证字号(以三才为号) 假令地字号下三证下。戊己纳申。庚辛纳乙。壬癸纳丙。 少阴二十三证 天字号十证 天甲麻附细辛高。附麻甘草乙相包。黄连阿胶丙内用。丁戊附子己庚桃。辛内茱萸壬猪 肤。 人地二号共十三证 人甲苦酒丙白通。半夏汤散乙家逢。丁丙白通猪胆汁。戊中真武有神功。通脉四逆须寻 己。辛用猪苓四逆庚。壬癸大承兼地甲。四逆汤温乙丙同。

少阴证字号(纪字为号) 假如末二支上。数到寅申二字。只为少阳证。

太阴证字号(母字为号) 假如母字号下三证。丑寅二字三合。巳酉丑为号。 少阳太阴合四证 纪母二字号共四证 少阴一证小柴胡。太阴第二桂枝除。第三证中四逆辈。桂加大黄丙相如。

厥阴证字号(乾坤为号) 假如乾坤字号下十九证。癸纳壬。干字为号。 厥阴十九证 干字号十证 干甲乌梅乙虎差。当归四逆丙中栽。当四加吴姜丁妙。戊己四逆庚瓜来。茯甘于辛升麻 壬。 坤字号九证 坤甲四逆通脉分。乙丁白头丙桂尊。戊内小承庚四逆。己中栀了豉为君。辛主吴萸当记 取。

湿 等证字号(本字为号) 湿 等证 五证 甲原来用葛根。丁家续命问活人。乙桂加蒌戊承气。丙是栝蒌桂剂循。 湿六证 湿甲穷源用五苓。乙宜栀子柏皮平。猪苓丙内为佳剂。丁位麻黄加术成。头中寒湿瓜蒂 戊。

上太阳证字号(日月为号) 假如月字号下六证。数到庚辛壬癸四字。庚辛退戊。 上太阳一十六证 日字号十证 上太甲乙丁桂枝。丙用葛根加桂枝。戊内寻证随方治。桂加浓朴己相随。庚加附子辛芍 去。 月字号六证 先刺池府甲桂强。乙二桂枝一麻黄。白虎加参于丙内。丁桂二越婢一汤。桂去桂加术苓 戊。

中太阳证字号(七星为号) 假如破字号下六证。已依月字号下所退。 中太阳六十六证 贪字号十证 贪中甲乙葛根渴。丙加半夏入前方。葛根黄连芩丁内。戊己庚中是麻黄。辛壬大青龙最 妙。 巨字号十证 巨甲加减小青龙。巨丙加杏共朴踪。更桂乙丁戊壬癸。麻黄汤中辛己庚。 禄字号十证 麻黄甲禄最为良。桂枝乙丙妙神方。姜附丁桂戊参药。麻杏甘膏己相将。桂枝甘草庚堪 用。 文字号十证 文甲芍甘附子尊。茯苓四逆乙相吞。丙内调胃君须记。五苓丁戊更兼庚。茯苓甘草须寻 己。 廉字号十证 廉甲栀浓乙栀姜。丙是真武丁禹粮。戊己四逆庚家桂。辛壬癸俱小柴强。 武字号十证 武甲柴加芍去苓。丙内大柴乙建中。丁柴加芒戊调胃。己承桃柴龙牡庚。辛壬两刺期门 穴。 破字号六证 桂枝加桂破甲吉。桂甘龙牡乙排连。丁戊抵当丙调胃。轮流破己抵当丸。

下太阳证字号(四卦为号) 假如坎字号下九证。癸字只纳壬。如子生人。子日得病。则属震字号下。 下太阳三十九证 震字号十证 大陷胸丸震甲方。乙丙丁戊大胸汤。心下按痛己小陷。庚中小陷白散强。辛壬期门堪可 刺。 离字号十证 加桂柴胡离甲方。柴胡姜桂乙相当。丙只小柴丁胸陷。戊半泻己十枣汤。庚大黄连辛附 泻。 兑字号十证 兑甲甘草泻心汤。乙赤石脂禹余粮。旋复代赭属于丙。麻杏甘膏丁内藏。戊用桂参庚柴 大。 坎字号九证 坎甲五苓兼白虎。乙刺大椎肝肺俞。黄芩姜夏丙方内。黄连丁用戊桂附。己戊相同术更 入。

识伤寒钤法归号总例歌括

上阳日月辰、巳宫。中阳午上起贪星。下阳子震、兑、离、坎。阳明卯木顺相逢。逢申 便是 痉亥

伤寒钤法着病字号歌括

日、月俱为上太阳。日十月六各分张。贪、巨、禄、文、廉、武、破。六十六法属中阳。 震 属 九 章

痉湿 脉病证治法

痉五证 痉甲 发热无汗反恶寒。刚痉应从表实看。郁热感寒筋强直。葛根汤下便能安。 痉乙 发热汗出不恶寒。此名柔痉亦难安。表虚感湿太阳病。蒌根加入桂枝煎。 痉丙 太阳发热为表病。其脉还当大且浮。今反沉细名曰痉。栝蒌桂枝汤可投。 痉丁 太阳之病发汗多。致令阳微筋不和。不必尽因寒湿得。小续命汤用之瘥。 痉戊 身热足寒头项强。面赤目赤证非常。有时头热还摇动。有时口噤背反张。其脉沉 迟并

湿六证 湿甲 太阳关节痛而烦。脉细沉时作湿看。小便不通大便快。但当利水五苓煎。 湿乙 湿家体色似熏黄。身热而疼岂可当。此是湿家脾色现。便宜栀子柏皮汤。 湿丙 背强头汗欲得衣。膈间满哕小便稀。渴而不饮口中燥。即须选用猪苓医。 湿丁 下之额上汗微微。小便利而喘者危。下利不止亦死证。麻黄加术颇相宜。 湿戊 发热身疼面色黄。喘而头痛脉犹强。病在头中寒湿重。瓜蒂如神搐鼻良。 湿己 一身尽痛不能移。发热日晡所剧时。此是风湿脉沉细。麻黄薏杏甘草医。

三证 甲 太阳身热恶寒时。汗出还教渴不支。此因中热名为 。人参白虎用之宜。 乙 太阳发热脉微弱。身痛而重最难当。此由夏月伤冷水。五苓瓜蒂并称良。 丙 发热恶寒身重痛。脉来迟芤细而弦。洒然毛耸小便后。手足逆冷自生寒。小有劳时身

太阳脉病证治法上十六证 日甲 阳浮阴弱卫中强。身热还教汗不藏。啬啬恶寒翕翕热。鼻鸣干呕桂枝汤。 日乙 太阳头痛热烘烘。汗出之时又恶风。营卫调和邪亦解。桂枝汤里有奇功。 日丙 太阳为病项背强。汗出之时又恶风。桂枝葛根汤可主。祛风和表亦为功。 日丁 太阳之病本属表。误下还令气上冲。可与桂枝汤解外。里虚须更变而通。 日戊 太阳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不解相将成坏证。桂枝不中再思寻。 日己 桂枝本为解肌药。酒客不喜桂枝汤。喘家却须加朴杏。吐者服之脓血伤。 日庚 发汗之余漏不干。小便涩闭屈伸难。桂枝附子汤煎疗。敛液回阳病即安。 日辛 下之脉促胸间满。煎与桂枝去芍餐。此是阳虚寒渐入。散邪通气始能安。 日壬 太阳脉促客邪干。下后阳虚更恶寒。桂枝汤中除芍药。却加附子一枚煎。 日癸 发热恶寒脉更微。此时吐下汗皆非。有热无汗身应痒。桂枝麻黄各半宜。 月甲 先服桂枝烦不解。风池风府刺之安。太阳经病风邪泄。再与桂枝愈弗难。 月乙 桂枝服后形如疟。大汗之余脉更洪。桂枝二与麻黄一。解散寒邪营卫通。 月丙 桂枝汗后更烦渴。脉大而洪亦可危。散热生津和表里。人参白虎疗之宜。 月丁 发热恶寒太阳病。热多寒少脉尤微。此证无阳何可汗。桂枝越婢按方施。 月戊 头项强痛身发热。虽经汗下邪又结。心下满痛兼停饮。桂枝去桂加苓术。 月己 脉浮自汗小便数。筋急心烦虚证多。反与桂枝攻其表。得之便厥可如何。烦躁咽 干并 气用

太阳脉病证治法中六十六证 贪甲 太阳中风项背强。无汗恶风KT KT 摇。解表葛根汤可治。微汗之时病即消。 贪乙 太阳阳明合病攻。里虚寒甚客胸中。阴性下行之自利。亦与葛根主治同。 贪丙 太阳合病与阳明。有时但呕不下痢。邪气相干气不和。葛根东加半夏治。 贪丁 太阳病本桂枝证。医反下之利不止。喘而汗出兼脉促。葛根芩连汤主此。 贪戊 无汗而喘复恶风。痛连骨节及腰中。寒则伤营宜发汗。速用麻黄大剂攻。 贪己 太阳合病与阳明。喘而胸满气难平。此非里实不可下。麻黄解表效偏灵。 贪庚 十日以外脉浮细。嗜卧之时病渐降。胸满胁痛柴胡服。但浮不细与麻黄。 贪辛 发热恶寒脉浮紧。身疼不汗燥而烦。大青龙汤饵之愈。一服汗者止后煎。 贪壬 脉浮而缓身不痛。身重乍轻兼中风。更无发厥吐利证。妙者青龙大剂攻。 贪癸 表未解时水气停。呕而发热咳声声。水寒相搏因伤肺。小青龙剂疗之平。 巨甲 加减小青龙 利减麻黄休发汗。芫花逐水善调停。渴者而烦除半夏。却入栝蒌津 液生 噎者去麻加附子。小便不利用茯苓。喘满麻黄亦不用。杏子仁添补肺经。此是小青加减 法。 巨乙 卫强营弱证如何。脉弱而浮表未和。纵日久时须汗解。桂枝汤剂疗其 。 巨丙 太阳未解下之早。微喘应知气不舒。可与桂枝汤解表。更加朴杏逆方除。 巨丁 表邪未解汗偏宜。误下须知是逆施。欲解肌时微发汗。妙剂还当用桂枝。 巨戊 发汗不解复下之。脉浮反下亦非宜。初来本是柴胡证。今与桂枝且解肌。 巨己 发热身疼汗又无。脉浮而紧表未除。服药微除还见衄。宜与麻黄汤剂扶。 巨庚 脉浮而数法当汗。发热身疼属太阳。洒淅恶寒邪在表。麻黄汤剂用之良。 巨辛 脉浮伤卫数伤营。营卫之邪表病明。速饵麻黄汤发汗。莫教深入别传经。 巨壬 自汗之时营气和。风邪客卫汗尤多。桂枝与服风邪散。营卫和谐病得瘥。 巨癸 中风脏亦无他证。时时发热汗尤多。里和表病汗之愈。宜与桂枝汤剂和。 禄甲 伤寒在表脉紧浮。不发汗时致衄流。邪壅于经因迫血。麻黄汤剂疗之瘳。 禄乙 伤寒不便六七日。有热头疼可下之。小便清时还发汗。头疼而衄桂枝宜。 禄丙 发汗身凉为已解。却才半日又增烦。脉浮而数邪犹在。更用桂枝汤则安。 禄丁 已经汗下犹烦躁。夜静昼烦表里虚。脉更沉微无大热。干姜附子最相须。 禄戊 发汗之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营血伤。可与桂枝汤作主。新加参芍与生姜。 禄己 汗后不可用桂枝。汗出而喘表邪为。麻黄杏草石膏剂。以散其邪正合宜。 禄庚 发汗过多心下悸。其人叉手自冒心。此是阳虚气不足。桂枝甘草剂宜斟。 禄辛 汗后其人脐下悸。阴邪上逆作奔豚。茯甘桂枣汤煎疗。降肾滋脾效莫伦。 禄壬 发汗之余腹胀满。内无津液客邪侵。降气和脾通壅滞。浓朴姜甘半夏参。 禄癸 吐下表虚作头眩。心中逆满气冲胸。更教误汗身摇振。术甘苓桂奏奇功。 文甲 发汗不解反恶寒。得之应作表虚看。芍药甘草与附子。营卫调和病即安。 文乙 汗下交攻试问贤。其邪犹在燥烦传。茯苓四逆汤能治。诊更精微证自痊。 文丙 发汗恶寒是表虚。但热还因里未除。调胃承气汤宜服。泄实和中病可除。 文丁 汗余烦渴胃中干。胃气和时病即痊。若更脉浮与有热。服下五苓津液还。 文戊 脉浮而数表邪干。汗后重教渴且烦。和表五苓兼润燥。调和营卫治何难。 文己 汗出而渴用五苓。汗而不渴费调停。茯苓甘草汤宜用。表解卫和津液生。 文庚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表里兼。渴饮水浆还欲吐。是名水逆五苓谙。 文辛 伤寒发汗吐下后。反覆虚烦不得眠。剧者心神颠倒甚。速将栀子豉汤煎。 文壬 汗下之余邪不散。胸中窒塞热而烦。可用栀子豉汤吐。邪散热除病必安。 文癸 伤寒误下五六日。心中结痛客邪为。身热不去虚烦甚。栀子豉汤急吐宜。 廉甲 下之腹满又心烦。卧起都教不得安。泄满吐烦君记取。山栀浓朴剂宜煎。 廉乙 丸药下之热不去。正气损兮邪气留。热在胸中烦不解。干姜栀子剂宜投。 廉丙 汗而不解热难除。汗出过多阳气虚。心悸头眩身振振。须凭真武妙汤扶。 廉丁 汗家不可重发汗。心虚恍惚乱而烦。小便已时阴内痛。补心通水禹余丸。 廉戊 下之身痛利清谷。阴盛阳微邪又牵。救里先须投四逆。攻邪然后桂枝煎。 廉己 发热头疼脉反沉。不瘥遍体痛难禁。此为里证虚寒甚。救里宜煎四逆斟。 廉庚 汗出少气时发热。此是营虚并卫强。好与桂枝汤解散。调和营卫即安康。 廉辛 伤寒中风五六日。寒热往来胸不舒。嘿嘿不欲思饮食。心烦而呕费踌躇。邪初入 里无 廉壬 邪正分争结胁下。寒热因之自往来。有时默默仍加呕。愈病良方用小柴。 廉癸 身热恶风头项强。胁满口渴手足温。此名半表半里证。小柴胡剂莫因循。 武甲 阳涩阴弦内有寒。腹中急痛建中餐。不瘥亦是柴胡证。去苓加芍治之安。 武乙 伤寒得病二三日。欲传未传气血虚。心悸而烦先建里。小建中汤主治须。 武丙 误下曾经十余日。郁郁微烦呕不安。心下急时因胃热。大柴胡剂愈何难。 武丁 伤寒不解十三日。呕而胁满本柴胡。医施丸药非其治。潮热重教发日晡。热已更 加微 武戊 伤寒不解又过经。谵语方知有热蒸。自利脉和为内实。胃间客热用调承。 武己 其人热结在膀胱。下血宜先解表凉。外已解时少腹急。更用桃仁承气汤。 武庚 下之不解胸满烦。惊而谵语小便艰。一身尽重难转侧。龙骨柴胡牡蛎安。 武辛 伤寒腹满谵语时。寸紧而浮肝乘脾。木行乘土名纵脉。当刺期门慎勿迟。 武壬 发热恶寒自汗出。大渴腹满小便通。肝来乘肺名为横。亦刺期门便见功。 武癸 脉浮火迫必惊狂。起卧不安耗损阳。去芍桂枝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破甲 针处被寒因起核。必发奔豚气上冲。灸其核上各一壮。桂枝加桂便能通。 破乙 火逆复下及烧针。烦躁之时不可禁。桂草龙骨牡蛎剂。火邪解散敛真阴。 破丙 太阳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之。腹满便溏烦郁痛。此证柴胡汤亦宜。若经吐 下伤 破丁 太阳中风病不解。热结膀胱欲发狂。小便自利小腹硬。蓄血须知用抵当。 破戊 脉沉而结病身黄。小便不利茵陈汤。便利如狂血证谛。抵当汤用泻之良。 破己 伤寒有热少腹满。小便不利今反利。有血当为蓄积时。抵当丸子下之吉。

卷一百二十五 伤寒门

歌诀

太阳脉病证治法下 三十九证

震甲 结胸之病项且强。其形亦如柔痉状。邪结胸中俯仰难。陷胸丸子除凄怆。 震乙 头疼发热恶寒时。表未解而反下之。痞硬心胸成硬痛。陷胸汤用最相宜。 震丙 结胸伤寒六七日。脉紧而沉心下坚。热实按之如石硬。陷胸汤剂更宜煎。 震丁 伤寒热结十余日。水在胸中胁下淤。头汗微微心有热。陷胸汤下悉能除。 震戊 汗出复下大便难。渴而舌燥又无眠。日晡潮热从心下。少腹坚来五六天。痛满连 脐不可近。气虚腹内更相煎。陷胸汤剂须臾进。饵下能教重病痊。 震己 脉滑而浮热尚浅。按之心下痛难禁。治宜小陷胸汤主。此证名为小结胸。 震庚 宜汗反将冷水喷。劫之其热腹中传。肉上粟起或烦渴。文蛤五苓散可煎。热先在 表旋 之犹 震辛 太少两阳并病时。头眩项强亦无期。心胸痞结非宜汗。当刺大椎肝肺俞。 震壬 妇人中风七八日。发热表邪还恶寒。经水适来传里候。脉迟胁满碍胸间。身凉谵 语结 震癸 寒热中风发有时。经水适断竟违期。热入血室浑如疟。可与柴胡汤主之。 离甲 七日发热微恶寒。却教肢节更疼烦。虽疑心下犹存结。加桂柴胡和解安。 离乙 汗下曾经五六日。小便不利渴烦强。寒热往来胸胁满。柴胡桂枝干姜汤。 离丙 头汗恶寒为在表。心胸硬满里传推。明医好辨阴阳证。识用柴胡表里宜。 离丁 呕而发热小柴胡。妄下还防热结无。心下满时成硬痛。陷胸汤剂与之苏。 离戊 蒸蒸发热辨阴阳。不与柴胡可较量。但是满而不痛者。宜煎半夏泻心汤。 离己 汗出作有时。心中痞满更如斯。干呕不寒表方解。十枣汤煎治里宜。 离庚 痞拘心下按之濡。脉在关浮热反虚。实热虚邪须辨识。大黄黄连泻心除。 离辛 心下痞而复恶寒。应从内热表虚看。泻心汤中加附子。因阳攻痞自能安。 离壬 下之成痞泻心汤。不解其人渴饮浆。口燥烦加溲不利。五苓之药效非常。 离癸 汗解之后胃不和。心胸痞硬噫难磨。腹中下利雷鸣响。益胃泻心姜疗瘥。 兑甲 反下之人利数行。水谷不化腹中鸣。满胸痞硬加干呕。胃弱心烦痞转增。下之益 甚非为热。胃中硬是气虚膨。正宜甘草泻心疗。内补阴虚表亦清。 兑乙 心下硬时利不止。理中复与证犹添。石脂余粮汤最妙。后利须从小便参。 兑丙 汗吐下后犹不解。噫气不除心下坚。痞硬而虚和胃气。旋复代赭石汤煎。 兑丁 下后不可桂枝汤。汗出而喘亦同方。麻杏甘膏偏主疗。除邪有法用之良。 兑戊 外证未除数下之。热而遂利里虚为。痞硬表里俱不解。桂枝人参汤最宜。 兑己 汗下恶寒痞膈间。桂枝解表最宜先。大黄攻痞黄连佐。加入泻心汤内安。 兑庚 汗出伤寒热弗瘳。心中痞硬里当求。呕而下利犹兼吐。须用柴胡大者投。 兑辛 项头不痛脉微浮。气上攻心痞硬忧。当吐胸寒宜瓜蒂。能除喘息利咽喉。病患胁 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腹。腹痛因引入阴筋。此名脏结邪相触。 兑壬 吐下之时表里烦。恶风燥热口舌干。数升水饮犹然渴。白虎加参疗可安。 兑癸 伤寒大热若无多。口燥心烦渴奈何?背上恶寒犹有表。人参白虎自当和。 坎甲 脉浮发热身无汗。麻黄汤疗颇能除。汤而欲饮无他证。白虎五苓亦可祛。 坎乙 太少阳传项强时。心中痞硬自难舒。慎无妄下详其证。当刺大椎肝肺俞。 坎丙 太阳少阳来合病。自利黄芩汤主之。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下治偏宜。 坎丁 伤寒有热在胸中。腹痛都缘邪气攻。呕吐黄连汤可用。阴阳升降始能通。 坎戊 伤寒八九日来深。风湿头烦痛怎禁。体重不能自转侧。桂枝附子饮宜斟。 坎己 大便硬时小便利。渗津发汗两非宜。桂枝附子汤去桂。更加白术效尤奇。 坎庚 风湿相搏骨节烦。屈伸频掣苦艰酸。甘草附子汤煎下。固卫风邪即便宽。 坎辛 伤寒之脉浮而滑。表热热传在里寒。白虎汤煎除内外。益气散热自能安。 坎壬 伤寒脉结代而还。悸动心中不自宽。真气内虚邪更甚。炙甘草下便平安。 阳明脉病证治法 四十四证 木甲 不吐不下心烦忧。胃中郁热如蒸油。阴阳之气无偏胜。调胃承气汤可投。 木乙 汗后脉迟不恶寒。身重气短潮热还。大便已硬腹中满。大承气饮下之宽。 木丙 恶寒多汗体微烧。外未解来热不潮。可与小承调胃气。通时腹满病须消。 木丁 不转失气未可攻。腹中燥粪热难容。大便硬少饮水哕。小承气饮服之通。 木戊 伤寒不便十余日。日晡潮热发邪言。独语真如见鬼状。直睛更觉识人难。怵惕寻 衣微 木己 阳明之病汗何多。津液焦枯外泄过。谵语汤用小承气。胃中燥硬即能和。 木庚 阳明谵语热而潮。食反不能燥屎焦。便硬有时能食者。亦宜逐结大承条。 木辛 燥屎难容在胃中。谵语汗出此为风。表虚里实证昏乱。承气汤方大者通。 木壬 三阳合病要厘清。汗下还须仔细寻。腹满身重难转侧。不仁谵语属阳明。微尘面 垢少 木癸 二阳并病发潮热。手足汗流大便难。太阳证罢下之愈。承气汤宜大者飧。 火甲 脉浮而紧口中干。腹满喘热不恶寒。发汗反教生谵语。烧针烦躁更无眠。下之又 恐虚 火乙 渴欲饮水口舌干。中焦客热燥烦添。人参白虎汤宜治。润燥除邪病始痊。 火丙 脉浮发热渴饮浆。小便不利客膀胱。猪苓汤利下焦热。用下之时必得康。 火丁 脉若浮来更带迟。里寒表热更何疑。下利清谷知寒甚。四逆汤温用却宜。 火戊 阳明下后外有热。手足温而不结胸。心下懊 饥不食。好将栀子豉汤攻。 火己 病在阳明发热潮。大便溏泄小便调。胸胁硬满邪犹在。服了柴胡病自消。 火庚 胁满而呕大便难。更看吞上白苔瘢。柴胡汤主通津液。胃气因和汗 然。 火辛 脉弦浮大辨阴阳。短气不通胁满张。嗜卧鼻干不得汗。一身面目悉皆黄。溲难潮 热时 火壬 脉但浮时无里证。表邪犹合用麻黄。不尿腹满犹加哕。关格之病入膏肓。 火癸 发汗小便自利者。津液内竭不可攻。自欲大便犹有硬。土瓜猪胆蜜导通。 土甲 阳明病若得迟脉。汗出多而微恶寒。未解之时宜发汗。桂枝汤下表和安。 土乙 脉浮无汗属阳明。表实还教喘不停。发汗麻黄汤可用。热邪解散病安宁。 土丙 阳明头汗身无汗。剂颈而还渴饮浆。瘀热发黄溲不利。定当速饵茵陈汤。 土丁 喜忘阳明蓄血间。虽然屎硬便非难。若教黑色邪传里。抵当速下自然痊。 土戊 阳明下后觉心烦。初硬后溏仔细看。若果胃中有燥屎。大承气法下之安。 土己 日晡发热如疟状。审看内外更详之。脉实大承气汤下。脉浮发汗桂枝宜。 土庚 下后不便六七日。烦热腹满痛相缠。是知燥屎宿食故。可与大承汤剂煎。 土辛 小便不利大便难。微热时时喘不眠。宿食胃中犹燥结。大承气剂下之宽。 土壬 食谷不受呕更饶。茱萸汤剂始能调。服汤愈其缘何故。当易别方理上焦。 土癸 恶寒汗出太阳经。渴而发热属阳明。渴如不止邪传里。津液调和用五苓。 金甲 趺阳脉涩更兼浮。脾约胃强津液留。大便难时小便数。麻仁润燥最相投。 金乙 三朝发汗犹不解。发热蒸蒸入胃间。调胃承气汤煎服。胃中邪热下之安。 金丙 伤寒腹胀热邪招。吐后缘知在上焦。此是热邪传入胃。调胃承气亦能消。 金丁 若吐若下若发汗。小便因数大便坚。微烦为热入里候。用小承气病即痊。 金戊 伤寒得病六七日。大便硬时小便利。里实胸满可攻之。大承气汤为要剂。 金己 目不了了睛不和。微热便难实更多。此是内邪危恶证。大承气剂急消磨。 金庚 阳明发热汗尤多。津液将枯可奈何?入腑之邪攻宜急。大承气剂下之瘥。 金辛 发汗不解腹满痛。邪传入脏急须攻。大承气剂下腑热。润燥除邪有大功。 金壬 腹满不减实热坚。虽有稍减不足言。大满大实当除下。承气汤宜大者煎。 金癸 少阳合病与阳明。脉滑而数宿食症。少阳脉胜阳明负。下剂还宜用大承。 水甲 脉数下后为合热。六七日来大便难。喜饥消谷因瘀血。抵当汤下即能痊。 水乙 七八日后身色变。其色浑如橘子黄。小便不利腹微满。便宜速服茵陈汤。 水丙 伤寒发热要消详。瘀在胃中身必黄。栀子柏皮汤可疗。除邪散热效非常。 水丁 伤寒发热瘀在里。表湿身黄甚法消。赤小豆汤除湿热。麻黄加入与连翘

少阳脉病证治法 一证

纪甲 未经吐下脉沉紧。胁满往来寒热时。干呕邪传半表里。柴胡汤剂正相宜。

太阴脉病证治法 三证

母甲 太阴之病脉浮时。发汗还当用桂枝。在表之邪随汗散。四肢烦痛颇相宜。 母乙 自利不渴太阴病。中焦寒在里当温。脏中须识因寒故。用药之时四逆纯。 母丙 误下因成腹痛时。桂枝加芍最相宜。若教大实当除下。桂枝大黄汤主之。

少阴脉病证治法 二十三证

天甲 少阴发热脉犹沉。其病应于表部寻。邪气未深微发汗。麻黄附子细辛斟。 天乙 少阴得病二三日。附子麻黄甘草汤。邪未深时无里证。和营益卫散之良。 天丙 心烦之候更无眠。寒极须从变热看。黄连阿胶汤与服。扶阴散热便能安。 天丁 少阴得病口中和。其背恶寒问灸科。附子汤煎寒可散。阴消阳助起沉 。 天戊 身体疼痛手足寒。浮沉细向脉中看。脉浮可汗沉寒甚。便与温经附子煎。 天己 病利频多血与脓。桃花汤用有神功。下焦不约里寒甚。扶气散寒益胃中。 天庚 少阴腹痛四五日。小便不通内结深。下利频频便脓血。桃花汤效莫沉吟。 天辛 少阴吐利病难任。手足寒邪厥冷侵。烦躁阳争将欲死。茱萸汤可散沉阴。 天壬 少阴下利咽喉痛。胸满心烦邪内传。可与猪肤汤散热。调阴益胃自能痊。 天癸 二三日病少阴传。咽痛时将甘草煎。不愈更寻何法治。选将桔梗妙汤痊。 人甲 少阴之病入咽中。言语声难疮在咙。苦酒煎汤频漱咽。解烦除热有神功。 人乙 病来相搏少阴中。咽痛寒邪客气冲。半夏汤煎频咽服。可将此法再旁通。 人丙 少阴主水自调和。寒不能禁下利多。惟有白通汤可用。散寒温里病当瘥。 人丁 干呕而烦下利并。厥逆无脉要医明。白通汤内加猪胆。暴出脉死微续生。 人戊 真武汤煎制水气。少阴证治问元因。四肢沉重兼腹痛。小便不通自利频。呕加生姜除 苓恐 人己 手足厥逆利清谷。面赤身热不恶寒。阴盛格阳脉微绝。通脉四逆治之安。面时赤 色加 参亦 人庚 少阴四逆肢不温。有时泄下还腹痛。小便不通或咳悸。四逆散煎即可用。再加干姜五 汤疗 人辛 少阴下利六七日。咳而干呕更无眠。心烦口渴知其热。渗泄猪苓汤治痊。 人壬 少阴得病二三日。口燥咽干急下之。邪未深时热已甚。大承气剂用之宜。 人癸 少阴自利色纯青。口燥咽干蕴热蒸。心下邪盛犹自痛。大承气剂疗之平。 地甲 少阴之病六七日。腹满不便速下宜。壅甚阳明胜肾水。大承气剂效偏奇。 地乙 少阴之病脉沉沉。外证未形何处寻。四逆汤煎宜急疗。温中即可散邪阴。 地丙 欲吐不能手足寒。胸中实者吐之宽。膈间痰饮成干呕。四逆汤温始得安。

厥阴脉病证治法 十九证

干甲 蛔厥其人静复烦。此为胃弱脏中寒。蛔闻食臭时当吐。温脏乌梅丸下安。 干乙 脉滑而厥可消详。有热之时在里藏。白虎汤煎除内热。手足厥逆灸之良。 干丙 手足厥寒脉细微。除非四逆入当归。阳虚阴弱须生助。愿得良医辨病机。 干丁 厥逆其人内久寒。散寒始得助阳还。当归四逆辛温味。加入姜萸病即安。 干戊 大汗出时热不去。四肢拘急痛难当。恶寒下利厥而逆。散寒复阳四逆汤。 干己 内外虽分汗下余。阳虚阴胜总无殊。因而厥冷无津液。四逆回阳病可除。 干庚 胸中实结满而烦。厥冷虽饥不可餐。脉乍紧时邪内陷。须当瓜蒂吐之安。 干辛 厥而心悸水犹停。入胃还教下利并。欲治厥时先治水。茯苓甘草剂偏灵。 干壬 咽喉不利吐脓血。寸脉沉迟手足寒。麻黄升麻汤主治。里虚便泄治尤难。 干癸 伤寒本自寒下者。复因吐下更增寒。寒格之时食即吐。芩连姜参等分煎。 坤甲 下利清谷内有寒。身热不解外增烦。汗出而厥阳虚甚。通脉四逆汤可餐。 坤乙 利无津液热伤气。气虚后重转难通。坚肾浓肠难散热。苦寒主治白头翁。 坤丙 下利腹满身疼痛。里有寒邪表未通。四逆汤煎利可止。身疼更与桂枝攻。 坤丁 下利而渴欲饮浆。有热在内要参详。白头翁汤服之愈。散郁凉中作主张。 坤戊 下利还将谵语并。就中燥粪辨分明。此为胃实肠虚证。良剂之中选小承。 坤己 下利之后却更烦。按而心下亦非坚。乘虚客热胸中满。栀子豉汤吐即安。 坤庚 呕而脉弱邪传里。里若虚时小便多。身热微微还见厥。急煎四逆救沉 。 坤辛 干呕之时吐沫涎。更兼头痛上攻煎。散寒温里茱萸剂。治得其方亦可痊。 坤壬 呕而发热用柴胡。此证多由胃气虚。怫郁诸经并表里。良医审视莫模糊。

霍乱脉病证治法 六证

霍甲 恶寒而利脉犹微。利止须知血已亏。四逆加参兼益血。临时消息可施为。 霍乙 头疼发热阴阳半。欲饮不饮辨机关。热重当煎五苓散。寒多急与理中丸。 霍丙 吐利止时内自和。身疼犹是表邪多。解外有法汗之愈。当用桂枝汤疗瘥。 霍丁 发热恶寒汗出时。上吐下利里虚为。四肢拘急厥而冷。四逆汤煎主治之。 霍戊 既吐且利小便利。脉微欲绝大汗渍。内寒外热利清谷。救之速投四逆剂。 霍己 吐下之余津液微。汗出而厥脉如丝。通脉四逆加猪胆。拘急不解好为之。

阴阳易劳复脉病证治法 六证

劳甲 阴阳差易病其人。少气强交体重身。热上冲胸头不举。阴中小腹急难容。拘挛膝 胫难 劳乙 大病新瘥又复劳。枳实栀子豉汤熬。宿食还加大黄用。或解或下辨分毫。 劳丙 瘥后伤寒还发热。小柴胡可去其 。脉浮汗解沉实下。消息合宜自安和。 劳丁 伤寒瘥后致脾虚。腰下重缘水气瘀。牡蛎泽泻散主治。利其小便病能除。 劳戊 喜唾应知胃上寒。犹疑瘥后有邪干。胃间津液须温润。咽下理中丸便宽。 劳己 伤寒解后气羸虚。气逆欲吐体不舒。竹叶石膏为主治。和调胃气病皆除。

卷一百二十六 伤寒门

辨脉法第一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 弱、 (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兹首论 脉之 浮数 及。 则邪气自里之表。欲汗而解也。如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者是也。阳病见阴 脉而主死者。则邪气自表入里。正虚邪胜。如谵言妄语。脉沉细者。死是也。金匮要略曰。 诸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此之谓也。)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 曰阳 当剧 (结者。气偏结固。阴阳之气不得而杂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杂以为和。不 相杂 沉 阳不得而杂之。是名阴结。论其数者。伤寒之病。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 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至六日为传经尽。七日当愈。七日不愈者。谓之再经。言再经者。再自太阳而传至十二日。再至厥阴。为传经尽。十三日当愈。十三日不愈者。谓之过经。 言再过太阳之经。亦以次而传之也。阳结为火。至十七日传少阴水。水能制火。火邪解散则愈。阴结属水。至十四日传阳明土。土能制水。水邪解散则愈。彼邪气结甚。水又不能制火。土又不能制水。故当剧。内经曰: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也。)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 曰 何(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阴偏不足。则阳得而从之。阳偏不足。则阴得而乘之 热者 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 (阳为气。阴为血。阳脉浮者。卫气强也。阴脉弱者。营血弱也。难经曰:气主 之。 血主 其脉沉者。营气微也。 (内经云:脉者,血之府也。脉实则血实。脉虚则血虚。此其常也。脉沉者。知营血内 微也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针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者也。脉浮汗出如流珠者。 腠理 矣。 甚于 营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卫阳也。营阴也。烧针益阳而损阴。营气微者。谓阴虚也。内经曰:阴虚而内热方其 内 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蔼蔼如车盖者。大而厌厌聂聂也。为阳气郁结于外。不与阴气和杂也。) 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累累如循长竿者。连连而强直也。为阴气郁结于内。不与阳气和杂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轻浮而主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 (萦萦滞也。若萦萦惹惹之不利也。如蜘蛛丝者。至细也。微为阳微。细为阳衰。脉要 曰。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绵绵者。连绵而软也。如泻漆之绝者。前大而后细也。正理论曰:天枢开发。精移气 变。 来前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 (脉一息四至曰平。一息三至曰迟。小快于迟曰缓。一息六至曰数。时有一止者。阴阳 之 气 止 不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动为阴阳相搏。方其阴阳相搏。而虚者则动。阳动为阳虚。故汗出。阴动为阴虚。故 发热也。如不汗出发热。而反形冷恶寒者。三焦伤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行气于阳。 三焦既伤。则阳气不通而微。致身冷而恶寒也。金匮要略曰。阳气不通。即身冷。经曰:阳 微则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脉经云: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关为阴阳之中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 豆大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阳脉寸口也。阴脉尺中也。上下同等。无有偏胜者。是阴阳之气和缓也。非若迟缓之 有邪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www.lindalemus.com/jianyan/。 (脉经云:弦与紧相类。以弦为虚。故虽紧如弦。而按之不移。不移则不足也。经曰: 弦则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 (弦则为减。减则为寒。寒者。谓阳气少也。大则为芤。芤则为虚。虚者谓血少不足也。 所 亡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 战而(浮为阳。紧为阴。芤为虚。阴阳争则战。邪气将出。邪与正争。其人本虚。是以发战。 正 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浮数阳也。本实。阳胜邪不能与正争。故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争则战。脉大而浮数。皆阳也。阳气全胜。阴无所争。何 战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 若亡 (脉微者。邪气微也。邪气已微。正气又弱。脉所以微。既经发汗吐下。亡阳亡血。内 无津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患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 浮而(伤寒三日。阳去入阴之时。病患身热脉浮数而大。邪气传也。若身凉和脉浮数而微者。 则脉 问曰:病脉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 虽有(三部脉均等。即正气已和。虽有余邪。何害之有。) 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 须发 四时 (脉来应时。为正气内固。虽外感邪气。但微自汗出而亦解矣。内经曰:脉得四时之顺 者。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夜半 愈。 阳则(日中得病者。阳受之。夜半得病者。阴受之。阳不和。得阴则和。是解以夜半。阴不 和。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经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也。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 虚也 如经 (趺阳者。胃之脉。诊得浮而涩者。脾胃不足也。浮者。以为气实。涩者。以为血虚者。 此 涩 之 者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当 发其 (脉经云:风伤阳。寒伤阴。卫为阳。营为阴。风为阳。寒为阴。各从其类而伤也。易 曰。 黄汤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 之所 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 心中 则生恶疮也。 (经。常也。趺阳之脉。以候脾胃。故迟缓之脉为常。若脉浮数。则为医妄下。伤胃动 脾。 因下里虚 津液干少 而除。脾 其津液。 数复改 而复 师曰:病患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 后 阴 冷 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血亡也。 (微为亡阳。涩则无血。不当汗而强与汗之者。令阳气微。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故 曰阳 热。 尺脉 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 (浮大之脉。当责邪在表。若心下反硬者。则热已甚而内结也。有热属脏者。为别无虚 寒而汗。 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虽心下硬。若余无里证。但见表证者。为病在阳。谓之属腑。当先解表。然后攻痞。 溲。 走其 下。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 (病有不可治者。为邪气胜于正气也。内经曰:大则邪至。又曰。大则病进。脉浮而洪 者。 也。 故为 营卫 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 (肺为气之主。为津液之帅。汗出发润者。津脱也。喘不休者。气脱也。) 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心绝也。 (肺主气。心主血。气为阳。血为阴。阳反独留者。则为身体大热。是血先绝。而气独 在也 头为诸阳之 唇吻反青。四肢 习者。此为肝绝也。 (唇吻者。脾之候。肝色青。肝绝。则真色见于所胜之部也。四肢者。脾所主。肝主筋。 肝 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 (脾主口唇。绝则精华去。故环口黧黑。柔为阴。柔汗。冷汗也。脾胃为津液之本。阳 气 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 (肾司开阖。禁固便溺。溲便遗失者。肾绝不能约制也。肾藏志。狂言者。志不守也。 内经 目反 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 后竭 (阳主热而色赤。阴主寒而色青。其人死也。身色青。则阴未离乎体。故曰阴气后竭。 身色 之谓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 乃不 (经云:脉浮大。应发汗。若反下之。为大逆。浮大之脉。邪在表也。当发其汗。若反 下之。是攻其正气。邪气得以深入。故为大逆。浮则无血者。下后亡血也。大则为寒者。邪 气独在也。寒邪因里虚而入。寒气相搏。乃为肠鸣。医见脉大。以为有热。饮以冷水。欲令 水寒胜热而作大汗。里先虚寒。又得冷水。水寒相搏。使中焦之气涩滞。故令噎也。)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噎。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 责 (趺阳脉浮为噎。脉滑为哕。皆医之咎。责虚取实之过也。内经曰: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 守 知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浮数之脉。主邪在经。当发热而洒淅恶寒。病患一身尽痛。不欲饮食者。伤寒也。若 虽发 通。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迟为无阳。不能作 汗。 (脉浮面热赤者。邪气外浮于表也。脉迟战惕者。本气不足也。六七日为邪传经尽。当 汗出 是 )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 下。 必发 栗。 熏。 气前 阴 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 (浮为阳。沉为阴。阳脉紧。则雾露之气中于上焦。阴脉紧。则寒邪中于下焦。上焦者。 太 浊 又里气不守。邪乘里弱遂中于阴。阴虚遇邪。内为惧栗。致气微急矣。内经曰:阳病者。上 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此上焦之邪甚。则下干中焦。下焦之邪甚。则上干中焦。 由是三焦混乱也。三焦主持诸气。三焦既相混乱。则内外之气。俱不得通。膻中为阳气之海。气因不得通于内外。怫郁于上焦而为热。与脏相熏。口烂食龈。内经曰:膈热不便。上为 口糜。中焦为上下二焦之邪混乱。则不得平治。中焦在胃之中。中焦失治。胃气因上冲也。 脾。坤也。坤助胃气磨消水谷。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磨消。故胃中浊也。金匮要略曰。谷气不消。胃中苦浊。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气不能布散。致 不通。血凝不流。卫气者。阳气也。营血者。阴气也。阳主为热。阴主为寒。卫气前通者。 阳气先通而热气得行也。内经曰:膀胱者。津液藏焉。化则能出。以小便赤黄。知卫气前通 也。热气与胃气相搏而行。出入脏腑。游于经络。经络客热。则血凝肉腐而为脓。此见其 热气得行。若阴气前通者。则不然。阳在外为阴之使。因阳气厥微。阴无所使。遂阴气前通 也。内经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厥微。则不能卫外。寒气因而客之。鼻者。肺之 候。肺主声。寒气内入者。客于肺经。则嚏而出之。声 咽塞。寒者。外邪也。厥者。内邪 也。外内之邪合并。相逐为热。则血凝不流。今为热所拥。使血凝自下。如豚肝也。上焦阳 气厥。下焦阴气厥。二气俱厥。不相顺接。则脾气独弱。不能行化气血。滋养五脏。致五脏 俱虚而五液注下。针经曰:五脏不和。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阖。合也。清。圊也。下焦气脱 而不合。故数便而下重。脐为生气之原。脐筑湫痛。则生气欲绝。故曰命将难全。)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 七日 使恶 (脉阴阳俱紧为表里客寒。寒为阴。得阳则解。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者。阳气渐复。正 气 方 之 得 难治。阳脉紧者。寒邪发于上焦。上焦主外也。阴脉紧者。寒邪发于下焦。下焦主内也。设 使恶寒者。上焦寒气胜。是必欲呕也。腹内痛者。下焦寒气胜。是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入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 此 (脉阴阳俱紧。为寒气甚于上下。至于吐利之后。紧脉不罢者。为其脉独不解。紧去则入安 溢精 胃气 六七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 (烦。热也。传经之时。病患身大烦。口噤不能言。内作躁扰。则阴阳争胜。若手足三 部脉 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为欲解也。 (脉经曰:病患两目 有黄色起者。其病方愈。病以脉为主。若目黄。大烦。脉不和者。 邪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内经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风则伤卫。数则无血。浮 数之 所以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 出者 (浮为邪气并于卫。而卫气胜。滑为邪气并于营。而营气实。邪气胜。实拥于营卫。则营卫 行九 若不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千金方云:以喘嗽为咳逆。上气者。肺病散者心脉。是心火刑于肺金也。内经曰:心 之肺


平脉法第二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营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 液流 无经 失纪 (寸为上部。关为中部。尺为下部。) 营卫流行。不失衡铨。 (衡铨者。称也。可以称量轻重。内经曰:春应中规。夏应中衡。秋应中矩。冬应中权。 营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肾。北方水。旺于冬。而脉沉。心。南方火。旺于夏。而脉洪。肺。西方金。旺于秋。 而脉 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 (人身之脉。计长一十六丈二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一呼一吸为一息。 脉 则尺。 当复寸口。虚实见焉。 (经脉之始。从中焦注于手太阴寸口。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周身。复还至于寸口。寸口 为脉 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 (风伤阳。故脉浮虚。寒伤阴。故脉牢坚。蓄积于内者。谓之水蓄。故脉沉潜。支散于 外者 烦焉。 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脉与病不相应者。必缘传变之所致。三部以候五脏之气。随部察其虚实焉。) 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 看。 (太过不及之脉。皆有邪气干于正气。审看在表在里。入腑入脏。随其所含而治之。)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 (难经曰: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以脉随呼吸而行。故言脉之头也。) 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 名曰 (外为阳。内为阴。内经曰:来者为阳。去者为阴。是出以候外。入以候内。疾为有余。 有者。阳不足而阴有余。故曰内实外虚。)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患 脉 (望以观其形证。问以知其所苦。脉以别其表里。病苦发热身疼。邪在表也。当卧不安。 而假令病患云。腹内卒痛。病患自坐。师到。诊其脉之浮而大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 若里 (腹痛者。里寒也。痛甚则不能起。而脉沉细。今病患自坐而脉浮大者。里寒散也。是 有经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患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患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 和。 (发热烦极。则不能静卧。今向壁静卧。知热已去。) 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 处 (诈病者。非善人。以言恐之。使其畏惧则愈。医者。意也。此之谓欤。) 师持脉。病患欠者。无病也。 (针经曰: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欠。阴阳不相引。则病。阴阳相引。则和。 脉之呻者。病也。 (呻为呻吟之声。身有所苦则然也。) 言迟者。风也。 (风客于中。则经络急。舌强难运用也。) 摇头言者。里痛也。 (里有病。欲言。则头为之战摇。) 行迟者。表强也。 (表强者。由筋络引急。而行步不利也。) 坐而伏者。短气也。 (短气者。里不和也。故坐而喜伏。) 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 (内经曰:腰者。身之大关节也。腰痛为大关节不利。故坐不能正。下一脚以缓腰中之 痛也 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心痛则不能伸仰。护腹以按其痛。)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 弱者 (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至春分之时。伏寒欲发。故云。今月 之内 脉。 焦不 问曰:人病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内经曰:血气者。人之神。恐怖者。血气不足。而神气弱也。脉形似循丝累累然。面 白脱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涩为阴。虽主亡津液。而唇口干燥。以阴为主内。故不饮也。)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赤。 (愧者。羞也。愧则神气怯弱。故脉浮而面色变改不常也。)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 气也 骨者 (菽。豆也。难经曰: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 者。 之至 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 至。 (脉经曰:冷气在胃中。故令脉不通。下利不见脉。则冷气客于脾胃。今尺中时一小见。 为 复 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 纵。 名曰 (金胜木。水胜火。纵者。言纵任其气。乘其所胜。横者。言其气横逆。反乘所不胜也。 纵 )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 也。 (为人病者。名曰八邪。风寒暑湿伤于外也。饥饱劳逸伤于内也。经脉者,营卫也。营 卫者 则脉紧。中暑则曰残。害良曰贼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 送汤 又问曰 (医以脉证与药相对。而反变异。为其灾可怪。故名灾怪。)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 也。 (难经曰: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脉来濡弱而长。故曰弦。 是 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纯弦者。为如弦直而不软。是中无胃气。为真脏之脉。内经曰:死肝脉来急益劲。如 新张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 得洪 (心旺于夏。则阳外胜。气血淖溢。故其脉来洪大而长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 反 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者。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 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心脉来盛去衰为平。来微去大。是反本脉。内经曰:大则邪至。小则平。微为正气。 大为邪气。来以候表。来微则知表和。去以候里。去大则知里病。内经曰:心脉来不盛去反 盛。此为不及。病在中。头小本大者。即前小后大也。小为正气。大为邪气。则邪气先在里。 今复还于表。故名曰覆。不云去而止云来者。是知在表。脉经曰:在上为表。在下为里。汗 者心之液。上微为浮之而微。头小为前小。则表中气虚。故主汗出。下微沉之而微。本大为 后大。沉则在里。大则病进。内经曰: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今邪甚下行。格闭小肠使正 气不通。故不得尿。名曰关格。脉经曰:阳气上出。汗见于头。今关格正气不通。加之头有汗者。则阳气不得下通而上脱也。其无汗者。虽作关格。然阳气未衰。而犹可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是肺脉也。肺病自得此 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 为难治也。 (轻虚浮曰毛。肺之平脉也。缓迟者。脾之脉。脾为肺之母。以子母相生。故云皆愈。 数者。心之脉。火克金。为鬼贼相刑。故剧。肺主皮毛。数则为热。热客皮肤。留而不去。 则为痈疡。经曰:数脉不时。则生恶疮。)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 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脉属木。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 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当春时。反见秋脉。为金气乘木。肺来克肝。夺旺脉而见。至秋肺旺。肝脉则绝。故 知至秋死也。)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肥人肌肤浓。故脉当沉。瘦人肌肤薄。故脉当浮。今肥人脉反浮。瘦人脉反沉。必有邪气相干。使脉反常。故当责之。)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 命死生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脉经曰:阳生于寸。动于尺。阴生于尺。动于寸。寸脉下不至关者。为阳绝不能下应 于尺也。尺脉上不至关者。为阴绝不能上应于寸也。内经曰:阴阳离缺。精气乃绝。此阴阳 偏故皆决死。期以月节克之者。谓如阳绝死于春夏。阴绝死于秋冬。) 师曰:脉病患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猝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 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脉者,人之根本也。脉病患不病。为根本内绝。形虽且强。猝然气脱。则眩运偃仆而死。不曰行尸而何。人病脉不病。则根本内固。形虽且羸。止内虚尔。谷神者。谷气也。谷 气既足。自然安矣。内经曰: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 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 汗出。阴下湿也。 (脉来大而盛。聚而沉。谓之翕奄沉。正如转珠之状也。沉为脏气。故曰纯阴。翕为腑 气。故曰正阳。滑者。阴阳气不为偏胜也。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者。当阳部见阴脉。则阴 偏胜而阳不足也。阳明胃脉。胃中阴多。故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者。当阴部见阳脉。则阳 偏胜而阴不足也。以阳凑阴分。故曰阴实。股与阴。少阴之部也。今阳热凑阴。必熏发津液。 泄达于外。股内汗出。而阴下湿也。)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 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 (金匮要略曰。寒令脉急。经曰:诸紧为寒。)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 (高者。暴狂而肥。内经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卫为阳气。卫盛而暴 狂者。阴不胜阳也。针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盛 为肥者。气盛于外也。) 营气盛。名曰章。 (章者。暴泽而光。营者。血也。荣华于身者也。营盛。故身暴光泽也。) 高章相搏。名曰纲。 (纲者。身筋急脉直。营卫俱盛。则筋络满急。) 卫气弱。名曰 。 ( 者。心中气动迫怯。卫出上焦。弱则上虚。而心中气动迫怯也。) 营气弱。名曰卑。 (卑者。心中常自羞愧。针经曰:血者。神气也。血弱。则神弱。故常自羞愧。) 卑相搏。名曰损。 (损者。五脏六腑之虚 也。卫以护阳。营以养阴。营卫俱虚。则五脏六腑失于滋养。 致俱 卫气和。名曰缓。 (缓者。四肢不能自收。卫气独和。不与营气相谐。则营病。内经曰:肝受血而能视。 足受 营气和。名曰迟。 (迟者。身体重。但欲眠也。营气独和。不与卫气相谐。则卫病。身体重而眠。欲眠者。 卫 迟缓相搏。名曰沉。 (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行。营气独和于内。卫气独和于外。营卫不相 和谐 者。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 血 (缓为胃脉。胃合卫气。卫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卫和气舒。则颜色光润。 声 正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 疮也。 (趺阳之脉。以候脾胃。滑则谷气实。是为胃实。紧则阴气胜。是为脾强。以脾胃一实 一强 痛也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经曰:浮为虚。内经曰:大则病进。浮则为正气虚。大则为邪气实。在尺。则邪气关 闭下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伏则胃气伏而不宣。中焦关格。正气壅塞。故吐逆而水谷不化。涩则脾气涩而不布。 邪气拒于上焦。故食不得入。)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瘾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 久为 (痂癞者。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腥臭。内经曰:脉风成为疠。)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营中寒。营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则心内 (卫为阳。营为阴。弱者卫气微。阳气不足也。迟者营中寒。经中客邪也。营客寒邪搏 而发 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大为虚。紧为寒。胃中虚寒。当即下利。下利脉当微小。反紧者。邪胜也。故云难治。 经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 也。 (弱者。阳气不足。阳能消谷。阳气不足。则不能消化谷食。缓者。胃气有余。则胃中 有未 谷。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则气 动。 (浮为胃气虚。紧为脾中寒。胃虚则满。脾寒则痛。虚寒相搏。肠鸣而转。转则膈中之 气因 使阴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营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 痹不 噫而(人养三焦者。血也。护三焦者。气也。营卫俱损。不能相将而行。三焦无所依仰。身 体为 不足。 三焦因 中焦 归者 谷。 口。 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沉为实者。沉主里也。数消谷者。数为热也。紧为肝脉。见于脾部。木来克土。为鬼贼相刑。故云难治。)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营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营气不足。面色青。 营 (卫为气。面色黄者。卫气衰也。营为血。面色青者。营血衰也。营行脉中为根。卫行 脉外 咳逆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芤者。营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 衰微 (经曰:卫气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营气盛。名曰章。章者。暴泽而光。其身 体瘦 皮、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 于胃 (卫为阳。微为亡阳。脉微者。卫气疏。卫温分肉。肥腠理。卫气既疏。皮肤不得温肥。 则于 成 密 卫气疏。则气不循常度。三焦绝其常度也。) 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中气虚且寒。气自短矣。)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烦者。热也。少阴脉弱者。阴虚也。阴虚。则发热。以阴部见阳脉。非大虚也。故生 微烦 者。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脾胃为营卫之根。脾能上下。则水谷磨消。营卫之气得以行。脾气虚衰不能上下。则营卫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 热 (尸厥者。为其从厥而生。形无所知。其状若尸。故名尸厥。少阴脉不出。则厥气客于 肾。 五 呼 不 股 为 期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寸微为亡阳。尺紧为阴胜。阳微阴胜。故云虚损。又加之多汗。则愈损阳气。是阴常 在。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 无谷 (卫。阳也。微为卫气微。故云亡阳。营。血也。濡为营气弱。故云亡血。弱为阴虚。 虚则阳气 无谷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濡弱者。气血也。往反有十一头者。五脏六腑共十一也。) 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 (腑阳也。阳脉见者。为乘腑也。脏阴也。阴脉见者。为乘脏也。) 夫人迎。左手关前一分是也。肝胆之位。脉紧盛。伤于寒。在结喉旁一寸半。动脉应手 是穴 脏主。 兼属 夫太 。在足内踝骨上动脉陷中。伤寒何以须诊太 脉耶。太 穴。是少阴肾之经。男 子以 阴病 也。 本。 叶枯矣 不吐者 将枯槁 夫冲阳。一名会源。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上。去陷谷三寸。伤寒何以须诊冲阳脉耶。 答 其清者为营。营。血也。浊者为卫。卫,气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循环无端。 胃为水谷之海。土禀四时 以察其胃气之有无也 缓时一止复来。曰结。 聚气痞。忧思所成。大 动而中止。不能自还 甘草汤。夫又据脉论云:伤寒治法。据脉为要。问证次之。证如此。脉亦如此。条例径行。 若证热而理之。庶 流通而无 之无力。 洪。但指 邪。以行 邪乘虚。 夫外有脉。内无脉。为外实内虚。外无脉。内有脉。为内实外虚。虚实之义。随其脉之 有无 八难 乘阳 入 以 盛 盛 阳 之 氏 损 下 有正恐阳盛入内。而误以桂枝汗之。内得热以助邪。外撤虚而损正。又安得而不毙。观古人发 表之药多温。攻里之药多寒。则知阴阳虚盛之意微。非止为汗下设。正所以为用药寒温设也。可不明辨哉。 伤寒治法。内则审脉。外则审证。大要辨表里虚实为先。病在表。有表虚。有表实。病 在里 缓。 脉 冷 与 赤 同 夫太阳属膀胱。非发汗不能愈。必用桂枝、麻黄。以助阳却邪。阳明属胃。非通泄不能 痊 热 附 阳 阳 有皆 为毒瓦斯入脏。皆当下之。知乎此。则伤寒用药之法。随变随应而不穷矣。虽然。伤寒七日。 传遍六经。此约法也。或首尾只在一经。或间传一二经而止。又不可拘。但据脉与外证验之。是为活法。 发热憎寒体痛时。脉浮解表定无疑。不憎寒却频憎热。多汗咽干里下之。 夫三阳外证。腰脊头疼热恶寒。目疼汗热鼻中干。耳聋口苦时干呕。胸胁肋疼寒热干。 太阳证。腰脊强。头项痛。发热恶寒。若伤风。则鼻塞恶风。阳明证。目疼身热。鼻干。不 恶寒。反恶热。自汗自出。不得卧。内实。大便难。少阴证。耳聋。胸胁痛。或口苦咽干。 目眩。或往来寒热而呕。阳病。体轻脉轻。外证。壮热烦渴。大小便秘。头面有汗。昏愦气 粗。扬手掷足。 夫三阴外证。肠满肢温利不烦。舌干燥渴或憎寒。唇青舌卷多烦满。筋急囊间缩又挛。 太阴证。腹满或痛。手足温。自利不渴。喉下干。少阴证。口燥舌干而渴。或口中和。 皆恶 筋急 大小 发躁 胃解 夫汗下温正法。太阳伤风。自汗恶风。桂枝汤。伤寒。无汗恶寒。麻黄汤。风寒俱盛。 则以 麻黄 汗多 汤。 为 腹 舌不燥。及背恶寒者。并用四逆汤。小便白者。亦用四逆。始得病。脉沉。反发热。麻黄细辛附子汤。口燥咽干而渴。急下之。用大承气汤。厥阴脉微浮。为欲愈。不浮未愈。小建中 汤。脉浮缓。如疟状者。囊不缩者。亦欲愈。桂枝麻黄各半汤。脉沉短者。囊必缩。为毒瓦斯 入脏。可用承气汤下之。利不止。用四逆汤。三阴中寒。微则理中汤。稍厥或中寒下利。则干姜甘草汤。大段重者。用四逆汤。无脉者,用通脉四逆汤。六经惟少阴难治。大要以口燥 而渴。别其热。脉沉而迟。别其寒。然亦有表里无热。但烦愦。默默不欲见光明。其脉沉细。或时腹痛。此可四顺汤。增加干姜。对之增损。理中丸亦可矣。凡阴证。白通汤。四逆汤。 通脉汤条例。未敢遽用者。且以理中汤。甘草干姜汤代之。虽然。阴寒亦有毒。乃病气也。 滞须行之。养正丹。金液丹。半硫丸。皆可疏利。又为要药。 夫三部之位。左右手。去鱼际一寸。名曰寸口。去尺泽一尺。名曰尺部。两境之间。名 曰关 至关 之数 三阳 上。 不可 (今人以男子尺脉常弱。女子尺脉常盛。谓之反。非也。男子阳有余。脉在上。尺脉必 弱。 以左 是正 耳。 圣人以察阴阳。以决生死。虽经络流注。如环无端。岂能逃于三部者哉。 夫诊候之法。凡初下指。先以中指揣按得关位。乃齐下前后二指。为三部脉。前指寸口 也。 (男先左手。女先右手。) 浮按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次重按消息之。次上竟消息之。次下竟消息之。次推指外 消息 (医家责肥人脉浮。为肌肉浓实。重取乃得。若举手而得。则其浮也甚矣。责瘦人脉沉。 为 凡诊脉。以气息平定方下指。一呼一吸为一息。其一息之间。脉息四至。或五至。不大 不小 之详 (所属部分。谓心位洪。肺位浮。肾位沉。肝位弦。脾位缓也。四时。谓春脉弦。夏脉 洪。 应。 夫脉息之证。盖脉以肉为阳。脉以血为阴。华佗云。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 气 短人脉短。性急脉急。性缓脉缓。反此者逆。按内经云:形盛脉细。气少不足以息者危。形 瘦脉大。胸中气多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难经云: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 则为热。迟者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王叔和云:脉沉为在里。脉浮为在表。迟则在脏。数则在腑。滑为实为下。数为虚为热。张仲景云: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 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大抵阳脉常浮而速。 阴脉常沉而迟。七表属腑。病在于阳。春夏见之易治。八里属脏。病在于阴。秋冬见之犹轻。假令数在左寸。浮之得者。热入小肠。沉之得者。热入于心。余皆仿此。脉理精微。非言 可尽论。其梗概不出于此矣。王叔和云: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亦在乎人熟之而已矣。 夫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七表阳也。阳数奇。 夫浮。按之不足。举之有余。 (寸口浮。其人有风。发热头疼。关上浮。腹满。尺中浮。小便难。趺阳浮。即为虚。) 夫芤。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 (芤主失血。寸口芤。主吐血。微芤者衄。关上芤。大便血。尺中芤。小便血。) 夫滑。往来疾。却流利。替替然与数相似。 (脉滑为阳。寸口滑。为阳盛。关上滑。为呕逆。尺中滑。小便赤。妇人经脉不利。然 而尺 夫实。大而长。按之应指。 然浮沉皆得。 (寸口实。主上焦热。关上见实。腹胀。尺中有此。主小腹痛。小便涩。) 夫弦。举之无有。按之弓弦状。又曰。浮紧乃为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 (阳弦则头痛。阴弦则腹痛。大抵伤寒脉必弦。盖人迎脉盛。伤寒干人迎者。少阳之分。 少 甚 夫紧。按之实数。似切绳状。 (紧则为寒。寸口紧。头痛。关紧。心下满痛。尺紧。脐下痛。阴阳俱紧。当清邪中上。 浊 夫洪。极大在指下。举按满指。 (寸口洪。主胸膈烦热。关上洪。主胃热口干。尺中洪。主大小便有血。三部洪。三焦 俱热 夫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八里阴也。阴数偶。 夫微。若有若无。极细而软。 (微则为虚。寸口微。为阳不足。阳微则恶寒。阴微则下利。) 夫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沉为在里。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然沉而迟者。乃阴证也。宜温之。沉而数者。 有热 夫缓。去来亦迟。小快于迟。 (缓则为虚。太阳病。其脉缓者。为伤风。惟脾得之。即是本脉。) 夫涩。细而迟。往来难。时一止。 (涩则为少血。寸口涩。少气。上焦冷。关上涩。胃冷脾痛。尺涩。小便数。小腹冷。 三部 不足 夫迟。呼吸三至。去来极迟。 (迟则为寒。寸口迟。则上焦冷。关上迟。胃冷不欲食。吞酸吐冷水。尺中迟。小便多。 并 夫伏。极重按之。指着骨乃得。 (伏主物聚。寸口伏。胸中逆气。关上伏。有水气。溏泄。尺中伏。水谷不化。大抵关 前得之。多为热。关后得之。多为冷。关中得之。阴阳结。或冷或热不定。当以余证参之。) 夫濡。按之似无。举之全无力。 (形与缓、涩、迟、脉虽稍殊。其为冷证皆一也。) 夫弱。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 (弱为虚。寸口弱。阳气虚。汗自出。关弱。无胃气。胃中有热。脉弱为虚热病作不可 大攻 夫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又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 夫有结脉。有促脉。有代脉。结者阴也。阴盛则结。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曰结。主胸 满烦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 汤主 芩黄 大抵结、促之脉。虽时一止。为病脉。非死脉也。唯代脉者,真死矣。往来缓动而中止。 不。夫脉浮而紧涩。头疼。身体拘急。恶寒无汗。寒多热少。面色惨而不舒。腰脊疼痛。手足 指 盖伤寒之候。发热恶寒。头疼。腰脊痛。脉紧无汗。宜发汗而解。麻黄汤主之。经曰: 只与 (杂方中。人参顺气散。葱豉汤。苍术散。麻黄葛根汤。可选而用之。) 然太阳病。亦有热多寒少者。须仔细看脉与证也。热多寒少。不呕。清便自可。宜桂枝 麻黄 热 一 解 夫脉浮而缓。寸大而尺弱。自汗体热。头疼恶风。热多寒少。其面光而不惨。烦 足不冷。 盖伤风之候。头疼发热。脉缓。汗出恶风。当须解肌。宜桂枝汤主之。轻者。只与柴胡 桂枝 (杂方中。败毒散。独活散。可选用。) 治太阳中风。有汗用桂枝汤。 (凡脉紧。必无汗。唯濡而紧。却自汗。勿误用桂枝。当用小建中汤也。须是脉浮而缓 者。 项背强者。桂枝汤加葛根也。 (本草。葛根主伤风有湿。开窍解肌。盖桂枝加葛根者。谓中风有湿。当加之去其风湿。 取 里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也。(不饮水者是也。) 凡发汗后。汗不止为漏风。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腹满者太阴证。脉浮者。可服桂枝汤。 微发 四 半两。 用古方 又问。伤寒与伤风。何以别之。伤寒者。脉紧而涩。伤风者。脉浮而缓。伤寒者无汗。 脉涩 浮发 其证 少阳 但 有发热恶寒。烦躁。手足温。而脉反浮紧者。有寒多热少。不烦躁。手足微冷。而脉反 浮缓 多热 伤寒见风脉。宜服大青龙汤。盖大青龙证脉。似桂枝反无汗。病似麻黄反烦躁是也。脉弱有汗 加 在内添石膏。所以为紧。此治营卫俱病。若证不审。误用大青龙汤。则发汗多伤人。以其有烦躁一证。故须用大青龙。大抵感外风者。为伤风。感寒冷者。为伤寒。故风则伤卫。寒则伤营。桂枝主伤卫。麻黄主伤营。大青龙主营卫俱伤故也。风伤卫者。病在皮肤之间也。以 卫行脉外。为阳。主外。皮肤之间。卫气之道路故也。其病浅。寒伤营者。寒气中于肌肉也。以营行脉中。为阴。主内。肌肉之间。营气之道路故也。其病深。所以桂枝、麻黄所施各 异。戒勿误用。以有浅深之别。风寒之殊。医当宜审谛。大青龙尤宜慎用。 仲景云: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青龙汤。服之则厥逆。筋伤肉 。此为逆也。类 纂云 以救 为合 夫夏月发热恶寒。头疼。身体肢节痛重。其脉洪盛者。盖冬伤于寒。因暑气而发为热病。治 热病与伤寒同。有汗宜桂枝汤。无汗宜麻黄汤。加烦躁者。宜大青龙汤。然夏月药性须带凉。不可太温。桂枝、麻黄、大青龙。须加减法。夏至前。桂枝加黄芩半两。夏至后。桂枝、 麻黄、大青龙。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或加升麻半两也。盖桂枝、麻黄汤性热。地暖之处。非西北之比。夏月服之。必有发黄斑出之失。热病三日外。与汤不瘥。脉热仍数。邪气犹 在经络。未入脏腑者。桂枝石膏汤主之。此方夏至后。代桂枝证用。若加麻黄半两。可代麻黄青龙汤用也。古方。三月至夏。为晚发伤寒。栀子升麻汤。亦可选用之。又问。夏至后。 皆可行白虎汤耶。白虎汤治中暑与汗后。一解表药耳。 (今之医者。见六月中病。多云中暑。不辨热病。用药太凉。又况夏则阴气在内。最难 调治 夏月自汗恶寒。身热而渴。其脉微弱者。此名中暑也。大抵中暑与热病外证相似。但热 病者 盖 盛 (其面如涂油。类纂云。面垢者。阳证也。一名面尘。若尘垢之着面。) 手足微冷。烦渴口燥。但觉倦怠。四肢却不痛重。其脉微弱。按之无力。白虎汤主之。 痰逆 最妙 皮肤 热病 身体 病。盖 (春初秋末。阳气在里。其病稍轻。虽不用药治之。五六日亦自瘥也。) 升麻汤。解肌汤。柴胡桂枝汤。最良。热多者。小柴胡汤主之。不渴。外有微热者。小 柴胡 次 唯冬月及正初。乃可用正方。自春末。至夏至以前。桂枝、麻黄、大青龙内。宜加减也。病 人先热后寒。尺寸脉俱盛。此名温疟也。先热后寒。名曰温疟。病患尺寸俱盛。重感于寒。 变成温疟。小柴胡汤主之。疟疾寒热相等。及先热后寒者。俱宜与小柴胡汤主之。先寒后热 者。小柴胡加桂枝汤。有多热者。白虎加桂汤。有多寒者。但寒者。柴胡桂姜汤。有汗多烦 渴。小便涩赤。素有瘴气。及不伏水土。呕吐甚者。可服五苓散。脉小紧。寒热呕吐。间日 频日发作无时。大便秘者。可服大柴胡汤下之。脉浮大。寒热往来者。可服祛邪丸吐之。久 不愈者。服疟母煎丸。当自愈。治疟之法。无以过也。大抵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 多寒。弦小紧者。下之瘥。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浮大者。可吐之。夏伤于暑。秋必病疟。此非伤寒之谓。以其观伤寒有温疟一证。故因而及之。脉尺寸俱浮。头疼身热。常自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嘿嘿但欲眠。此名风温也。其人素伤于风。因复 伤于热。风热相搏。即发风温。主四肢不收。头疼身热常在。汗出不解。治在少阴、厥阴。 不可发汗。即谵言独语。内烦躁扰。不得卧。若惊痫。目乱无精。疗之者。复发其汗。如此 死者。医杀之也。风温不可发汗。宜葳蕤汤。风温身灼热者。知母干葛汤。风温如渴甚者。 栝蒌根汤。风温脉浮。身重汗出。汉防己汤。


辨伤寒受病日数次第病证

伤寒一日。足太阳受病。太阳者。膀胱之经也。为三阳之首。故受病。其脉络于腰脊。 主于头项。故得病一日。头项腰脊痛也。伤寒二日。足阳明受病。阳明者。胃之经也。主于 肌肉。其脉络于鼻。入于目。故得病二日。内热鼻干。不得眠也。诸阳在表。表始受病在皮 肤之间。故可摩膏、火灸、发汗而愈也。凡五脏不和。六腑不通。营卫不行。如是之后。 三日乃死。何也?夫足阳明者。胃之脉也。十二经之长也。其气血盛。故不通。三日其气乃 尽。故死尔。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下而已也。伤寒三日。足少阳受病。少阳者。胆之经也。其脉循于胁。上于颈耳。故得病三日。胸胁热而耳聋也。三阳经络。 始相传病。未入于脏。可汗而解也。伤寒四日。足太阴受病。太阴者。脾之经也。为三阴之 首。是故三日以后。阳受病讫。传之于阴。而太阴受病焉。其脉络于脾。主于喉嗌。故得病 四日。腹满而嗌干。其病在胸膈。故可吐而愈也。伤寒五日。足少阴受病。少阴者。肾之经 也。其经贯肾络肺。系于舌。故得病五日。口燥舌干。渴而引水也。其病在肠。故可下而愈 也。伤寒六日。足厥阴受病。厥阴者。肝之经也。其脉循阴络于肝。故得病六日。烦满而阴 缩也。此则阴阳俱受病。毒瓦斯在胃。可下而愈也。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小愈。又伤寒七日。 病法当小愈。阴阳诸经传病终故也。今七日以后。病反甚者。欲为再经病也。再经病者。经 络重受病也。伤寒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小愈。又八日不解者。或是诸阴阳经络。重受于病。或因发汗吐下之后。毒瓦斯未尽。所以病证犹在也。伤寒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又伤 寒九日以上。病不除者。或初一经受病者。不能相传。或已传三阳讫。而不能传于阴。致停 滞累日。病证不解。故日数多。而病候改变也。伤寒十日。太阴病衰。腹胃如故。则思欲饮 食。伤寒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烦满。舌干已也。伤寒十二日。厥阴病衰。囊少纵。腹 微下。毒瓦斯皆去。病日已矣。


伤寒例第三

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春夏为阳。春温夏热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故也。秋冬为阴。秋凉而冬寒者。 以阴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冬三月纯阴用事。阳乃伏藏。水冰地坼。寒气严凝。当是之时。善摄生者。出处固密。 去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春风夏暑。秋湿冬寒。谓之四时之气。)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热为阳。阳主生。寒为阴。阴主杀。阴寒为病。最为肃杀毒厉之气。)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 病者 (内经曰:先夏至日为温病。后夏至日为暑病。温暑之病。本伤于寒而得之。故太医均 谓之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 暖而其气。 (四时气候不正为病。谓之时行之气。时气所行为病。非暴厉之气。感受必同。是以一 岁之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四时正气者。春风夏暑。秋湿冬寒是也。时行者。时行之气是也。温者。冬时感寒。 至春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 雪解 (冬寒春温。夏热秋凉。为四时之正气也。)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 解。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 有轻 (此为时行之气。前云冬时应寒。而反大温者是也。)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 寒。 (此为温病也。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 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 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此为疫气也。是数者。以明前斗历之法。占其随时气候。发病寒热轻重不同耳。)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 (节气十二。中气十二。共二十四。内经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 时谓之岁。) 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疑脱或有至而不去。此一句。金匮要略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 有至 以未得甲子。天因 子。天大寒不解。 内经曰:至而和则脱漏明矣。)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清阳为天。动而不息。浊阴为地。静而不移。天地阴阳之 气。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春暖为夏暑。从生而至长也。秋忿为冬怒。从肃而至杀也。)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十月六爻皆阴。坤卦为用。阴极阳来。阳生于子。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 于卦 阳气 下。 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 (阳生于子。阴生于午。是阴阳相接。故曰合。阳退于酉。阴退于卯。是阴阳相背。故 曰离 阴阳交易。人变病焉。 (天地阴阳之气。既交错而不正。人所以变病。内经曰: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内经曰:养生者。必顺于时。春夏养阳。以凉以寒。秋冬养阴。以温以热。所以然者。 从 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 (不能顺四时调养。触冒寒温者。必成暴病。医者当在意审详而治之。) 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 必病 (当春之时。风气大行。春伤于风。风气通于肝。肝以春适旺。风虽入之。不能即发。 至夏 飧泄 秋适旺。湿虽入之。不能即发。至冬肺衰。然后湿始动也。雨yin腹疾。则当发为下利。冬以 阳 暑 疟 及 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 (内经曰: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 之。 真方 (仲景之书逮今千年。而显用于世者。王叔和之力也。) 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以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 以训 (东方地气温。南方地气热。西方地气凉。北方地气寒。西北方高。东南方下。是土地 温凉 居之 也。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内经曰: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是伤寒为病热也。针经曰:多 热者 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 (表里俱病者。谓之两感。)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太阳为三阳之长。其气浮于外。故尺寸俱浮。是邪气初入皮肤。外在表也。当一二日 发。 肩膊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能卧。 (阳明血气俱多。尺寸俱长者。邪并阳明。而血气淖溢也。太阳受邪不已。传于阳明。 是当二三日发。其脉挟鼻者。阳明脉起于鼻。交 中。络于目。阳明之脉正上 还出系目 系。 也。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内经曰: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春脉弦。尺寸俱弦者。知少阳受邪也。二三日阳明 之邪 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三阳受邪。为病在表。法当汗解。然三阳亦有便入腑者。入腑则宜下。故云未人于腑 者。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阳极则阴受之。邪传三阳既遍。次乃传于阴经。在阳为在表。在阴为在里。邪在表。 则见 三阳传于太阴。是当四五日发也。邪入于阴。则渐成热。腹满而嗌干者。脾经壅而成热也。)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少阴。肾水也。性趋下。少阴受病。脉尺寸俱沉也。四五日太阴之邪不已。至五六日。 则为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缓者。风脉也。厥阴脉微缓者。邪传厥阴。热气已剧。近于风也。当六七日发。以少 阴邪 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三阴受邪。为病在里。于法当下。然三阴亦有在经者。在经则宜汗。故云已入于腑者。 可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 即 厥 则死矣。 (阴阳俱病,表里俱伤者。为两感。以其阴阳两感。病则两证俱见。至于传经。则亦阴 阳两 而少阴 太阴又 内经曰:五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云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谓三日六经俱病。营卫 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 方治 (此前热未已。又感温气者也。温热相合。变为温疫。)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瘥。以成痼疾。 (凡觉不佳。急须求治。苟延时日。则邪气入深。难可复治。千金曰。凡有少苦。似不 如平 小儿女子。益以滋甚。 (小儿气血未全。女子血室多病。凡所受邪。易于滋蔓。) 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 (腠理者。津液腠泄之所。纹理缝会之中也。金匮要略曰。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 为 之 委 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邪在皮肤。则外属阳而易治。邪传入里。则内属阴而难治。内经曰:善治者。治皮毛。 其 皮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 (千金曰。凡始觉不佳。即须治疗。迄至于病。汤食兢进。折其毒势。自然而瘥。) 若或瘥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 (传。有常也。变。无常也。传为循经而传。如太阳传阳明是也。变为不常之变。如阳 证变 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内经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 必不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 (凡中风与伤寒为病。自古通谓之伤寒。千金曰。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 与精 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 (始自皮肤。入于经络。传于脏腑是也。) 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 (风寒初客于皮肤。便投汤药。温暖发散而当者。则无不消散之邪。) 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 (先解表而后下之。则无复传之邪也。)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 (表证虽罢。里不至大坚满者。亦未可下之。是邪未收敛成实。下之则里虚。而邪复不 除。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 (外无表证。里有坚满。为下证悉具。外台云:表和里病。下之则愈。下证既具。则不 必拘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 矣。 (下之不当。病轻者。证犹变易而难治。又矧重者乎。)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表为阳。里为阴。阴虚者。阳必凑之。阳盛之邪。乘其里虚而入于腑者。为阳盛阴虚 也。 反汗 于营 恶 此为 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 影响 (神丹者。发汗之药也。甘遂者。下药也。若汗下当则吉。汗下不当则凶。其应如影随 形。 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桂枝汤者。发汗药也。承气汤者。下药也。金匮玉函曰。不当汗而强与汗之者。令人 夺其 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 (投汤不当。则灾祸立见。岂暇计其日数哉。) 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 源。 痛欤 而饮 动作。惟明者居然能获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哉。 (两感病俱作。欲成不治之疾。医者大宜消息。审其先后。次第而治之。若妄意攻治。 以求 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三服。 若与病相 复作本汤服 (发汗药。须温暖服者。易为发散也。日三服者。药势续也。病势稍重。当促急服之。 以折 生。阳 剂。更 汤不能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 消之 也。言 为自愈 (热在上焦则为消渴。言热消津液。而上焦干燥。则生渴也。大热则能消水。热少不能 消之 与之 不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与饮之。 因 (小渴者。为腹中热少。若强与水。水饮不消。复为诸饮病也。) 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动数之脉。邪在阳也。汤入而变迟者。阳邪愈也。浮大之脉。邪在表也。而复减小者。 表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 (五十九穴者。以泻诸经之温热。针经曰:热病取之诸阳五十九穴。刺以泻其热。而出 其汗 八 口下 经曰 八者 委 九 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 (穴有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其灸刺之禁。皆肉薄骨解之处。血脉虚少之分。针灸并 中髓 脉四损。三日死。平人四息。病患脉一至。名曰四损。脉五损。一日死。平人五息。病 人脉 (四脏气绝者。脉四损。五脏气绝者。脉五损。五脏六腑俱绝者。脉六损。) 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内经曰:脉者,血之腑也。脉实血实。脉虚血虚。寒则伤血。邪并于血。则血盛而气 虚。 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脉阴阳俱盛。当汗出而解。若汗出不解。则邪气内盛。正气外脱。故死。内经曰:汗 出而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 (脉阴阳俱虚者。真气弱也。热不止者。邪气胜也。内经曰:病温。虚甚者死。) 脉至乍疏乍数者死。 (谓天真营卫之气断绝也。) 脉至如转索者。其日死。 (为紧急而不软。是中无胃气。故不出其日而死。) 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 (谵言妄语。阳病也。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为脉病相应。若身逆冷。脉沉细。为 阳病 此以前是伤寒热病证候也。


辨湿脉证第四

伤寒所致太阳。 湿 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 。当作痉。传写之误也。 者恶也。非强也。内经曰:肺移热于肾。传为柔 。柔 为筋 反张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 。 (千金曰。太阳中风。重感寒湿。则变 。太阳病。发热无汗。为表实。则不当恶寒。 今反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 。 (太阳病。发热汗出。为表虚。则当恶寒。其不恶寒者。为阳明病。今发热汗出。而不 恶寒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 。 (太阳主表。太阳病。发热为表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细。既不愈。则太阳中风。重 感于。栝蒌桂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 。 (太阳病。发汗太多。则亡阳。内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微不能养筋。 则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摇。猝口噤。背反张者。 病也 (太阳中风。为纯中风也。太阳伤寒。为纯伤寒也。皆不作 。惟是太阳中风。重感寒 湿。 风 搦。此者。内挟寒湿。故头摇也。口噤者。寒主急也。猝口噤者。不常噤也。有时而缓。若 风寒 额。 下至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但 (金匮要略曰。雾伤皮腠。湿流关节。疼痛而烦者。湿气内流也。湿。同水也。脉沉而细者 则濡 湿之病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似熏黄。 (身黄如橘子色者。阳明瘀热也。此身色如似熏黄。即非阳明瘀热。身黄发热者。栀子 柏皮 脾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 如苔 (湿家有风湿。有寒湿。此寒湿相搏者也。湿胜则多汗。伤寒则无汗。寒湿相搏。虽有汗而气不 而恶 阳气 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湿家发汗。则愈。金匮要略曰。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四两。发其汗。为宜。若 妄下 阳相 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 病不 发 (值天阴雨不止。明其湿胜也。内经曰:阳受风气。阴受湿气。又曰。伤于风者。上先 受之 邪出 俱去也。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 病。 (病有浅深。证有中外。此则湿气浅者也。何以言之。湿家不云关节烦疼。而云身上疼 痛。 于脾。而也。湿家 饮食。胸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一身尽疼者。湿也。发热日晡所剧者。风也。若汗出当风。而得之者。则先客湿。而后感 略中 太阳中热者。 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汗出恶寒。身热而不渴者。中风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中 也。白虎加人参汤 主之 太阳中 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亦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身热脉微弱者。 也。身体疼重者。水也。夏时暑热。 以水 太阳中 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 小 甚 (病有在表。有在里者。有表里俱病者。此则表里俱病者也。发热恶寒。身重疼痛者。 表中 也。小 因于 外虚 膀胱

卷一百二十七 伤寒门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经曰: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太阳主表。为诸阳主气。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 太阳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风。阳也。寒。阴也。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营病发热无汗。不恶风 而恶寒 腠躁。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经曰:凡伤于寒。则为病热。为寒气客于经中。阳经怫结而成热也。中风即发热者。 风为 伤 痛 者。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太阳主表。一日则太阳受邪。至二日当传阳明。若脉气微而不传。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二三日。无阳明、少阳证。知邪不传。止在太阳经中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阳明也。此太阳受邪。知为温病。非伤寒也。积温成热。所以 发热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 必鼾 时瘈瘲 (伤寒发汗已。则身凉。若发汗已。身灼热者。非伤寒。为风温也。风伤于上。而阳受 风气 伤气 也。 便不 不利 则火 逆。 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 六日 (阳为热也。阴为寒也。发热而恶寒。寒伤阳也。无热而恶寒。寒伤阴也。阳法火。阴 法水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 不传 (伤寒自一日至六日。传三阳三阴经尽。至七日当愈。经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 若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巳为正阳。则阳气得以复也。始于太阳。终于厥阴。六经各以三时为解。而太阳从巳 至未 以 三经解时。从亥至卯。以阴道常乏也。内经曰: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则巳午未 也。)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中风家。发汗解后。未全快畅者。十二日大邪皆去。六经悉和。则愈。) 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 肤。热在骨髓也。 (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热欲得衣者。表热里寒也。身寒不欲 衣者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 翕发 (阳以候卫。阴以候营。阳脉浮者。卫中风也。阴脉弱者。营气弱也。风并于卫。则卫 实而足也 寒复 所覆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 两切 味辛 (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内经曰:风yin所胜。 平以 yin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生姜、大枣为使也。)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 火煮取 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 服。不 者。 禁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头痛者。太阳也。发热汗出恶风者。中风也。与桂枝汤。解散风邪。) 太阳病。项背强KT KT 。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KT KT 者。伸颈之貌也。动则伸颈摇身而行。项背强者。动则如之。项背KT KT者。当无汗。 麻黄主表实。后葛根 与此方同。其无汗者。当用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属表。而反下之。则虚其里。邪欲乘虚传里。若气上冲者。里不受邪。而气逆。 上 已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 观其 (太阳病。三日中。曾经发汗、吐、下、温针。虚其正气。病仍不解者。谓之坏病。言 为医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脉浮发热。汗出恶风者。中风也。可与桂枝汤解肌。脉浮紧。发热不汗出者。伤寒也。 可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酒客内热。喜辛而恶甘。桂枝汤甘。酒客得之。则中满而呕。) 喘家。作桂枝汤。加浓朴杏子佳。 (太阳病。为诸阳主气。风甚气拥。则生喘也。与桂枝汤以散风。加浓朴、杏仁以降气。)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内热者。服桂枝汤则吐。如酒客之类也。既亡津液。又为热所搏。其后必吐脓血。吐 脓血 得之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 主之 (太阳病。因发汗。遂汗漏不止而恶风者。为阳气不足。因发汗。阳气益虚。而皮腠不 固也 气虚 液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促为阳盛。则不因下后而脉促者也。此下后脉促。 不 为 阴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 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 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伤寒八九日。则邪传再经。又遍三阳。欲传三阴之时也。传经次第。则三日传遍三阳。 至 不 进 热 里 发 脉 脉 青 而为痒也。与桂枝麻黄各半汤。小发其汗。以除表邪。)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烦者。热也。服桂枝汤后。当汗出而身凉和。若反烦不解者。风甚而未能散也。先刺 风池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 桂枝 (经曰:如服一剂。病证犹在者。故当复作本汤服之。服桂枝汤。汗出后。脉洪大者。 病犹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大汗出。脉洪大而不渴。邪气犹在表也。可更与桂枝汤。若大汗出。脉洪大而烦渴不 解者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擘) 麻黄(十八铢去 (胃为十二经之主。脾治水谷。为卑脏。若婢。内经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是汤所以 谓之 以 汤。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 去桂 (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虽经汗下。为邪气仍在表也。心下满。微痛。小便利者。则欲 成结 茯苓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 芍 者 (脉浮。自汗出。小便数而恶寒者。阳气不足也。心烦。脚挛急者。阴气不足也。阴阳 血气 躁吐 得伸 针。 四逆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 (内经曰:辛甘发散。为汤。甘草、干姜相合。以复阳气。) 上二味。 咀。以水三 升。煮

芍药甘草汤

白芍药(四两苦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 (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也。酸以收之。甘以缓之。酸甘相合。用补阴血。) 上 二味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 (内经曰:热yin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芒硝咸寒以除热。大黄苦寒以荡实。甘草 甘平 火。微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 (内经曰:寒yin于内。治以甘热。又曰。寒yin所胜。平以辛热。甘草、姜、附相合。为 甘辛 分温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 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 则生 厥 尚 (阳旦。桂枝汤别名也。前证脉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与桂枝 汤证 枝东加 阳复而乱。少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第六

太阳病。项背强KT KT 。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KT KT 。汗出恶风者。中风表虚也。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 中风表实也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本草云。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此以中风表实。故加二物于桂枝汤中也。) 上七 一升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伤寒有合病。有并病。本太阳病不解。并于阳明者。谓之并病。二经俱受邪。相合病 者。 病。 甚。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邪气外甚。阳不主里。里气不和。气下而不上者。但下利而不呕。里气上逆而不下者。 但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 斗。先煮葛根、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 (经曰: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胁热遂利。桂枝证者。邪在表也。而反下之。虚 其肠胃。为热所乘。遂利不止。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下利脉微迟。邪在 里也 气外 除里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黄芩(二两味苦寒) 黄连(三两味苦寒) (内经曰:甘发散为阳。表未解者。散以葛根、甘草之甘。苦以坚里。气弱者。坚以黄芩、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此太阳伤寒也。寒则伤营。头痛身疼腰痛。以至牵连骨节疼痛者。太阳经营血不利也。 内 者 喘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味甘温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一两炙味甘平) 杏仁(七 十个汤去皮 (内经曰:寒yin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麻黄、甘草。开肌发汗。桂枝、杏仁。散 寒下 温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阳受气于胸中。喘而胸满者。阳气不宣发。壅而逆也。心下满。腹满。皆为实。当下 之。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 者。 (十日以去。向解之时也。脉浮细而嗜卧者。表邪已罢也。病虽已和解之。若脉但浮而不细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 汗出 (此中风见寒脉也。浮则为风。风则伤卫。紧则为寒。寒则伤营。营卫俱病。故发热恶 寒。 俱实 卫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味甘温) 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杏仁(四 十个去皮 大碎味甘微寒) (辛甘均为发散。然风宜辛散。寒宜甘发汗。辛甘相合。乃能发散营卫之风寒。麻黄、 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 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此伤寒见风脉也。伤寒者身疼。此以风胜。故身不疼。中风者。身重。此以兼风。故 乍有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 或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饮。则水寒相搏。肺寒气逆。故干呕发热而咳。针经曰:形寒 饮冷 水

小青龙汤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 芍药(三两味酸微寒) 干姜(三两味辛热) 甘草(三两 炙味甘平) 细辛(三两味辛 (寒邪在表。非甘辛不能散之。麻黄、桂枝、甘草之辛甘。以发散表邪。水停心下而不 行 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而安 肺)。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

加减法

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鸡子。熬令赤色。 (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麻黄发其阳。水渍入胃。必作利。荛花下十二 水。 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 (辛燥而苦润。半夏味辛而燥津液。非渴者所宜。故去之。栝蒌味苦而生津液。故加之。)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经曰: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噎加附子温散水寒。病患有寒。复发汗。胃中 冷。必吐蛔。去麻黄。恶发汗。)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四两。 (水蓄下焦不行。为小便不利。少腹满。麻黄发津液于外。非所宜也。茯苓泄蓄水于下。 加所当也。) 若喘者。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金匮要略曰。其人形肿。故不纳麻黄。纳杏仁。以麻黄发其阳故也。喘呼形肿。水气 标本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也。发热不渴者。表证未罢也。与小青龙汤发表散水。服汤已 渴者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脉浮弱者。营弱卫强也。)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浓朴杏仁汤主之。 (下后大喘。则为里气大虚。邪气传里。正气将脱也。下后微喘。则为里气上逆。邪不能传 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 (经曰:本发汗而复下之。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 脉浮 (经曰: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汤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 为逆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 微除 (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太阳伤寒也。虽至八九日而表证仍在。亦当发其汗。既 服温 经络 治。故 重也。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风寒在经。不得汗解。郁而变热。衄则热随血散。故云自衄者愈。)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 若 表 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 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太阳病未解。转并入阳明。而太阳证未罢者。名曰并病。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者。为 太阳 先解表也。阳明之经循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也。当解之熏之。以取其汗。若发 汗不彻者。不足言阳气怫郁。止是当汗不汗。阳气不得越散。邪无从出。拥盛于经。故躁烦 也。邪循经行。则痛无常处。或在腹中。或在四肢。按之不可得而短气。但责以汗出不彻。 更发汗则愈。内经曰:证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是以脉涩。知阳气拥郁 而汗出不彻。)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 尺 (经曰: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淅洒恶寒。言邪气在表也。是当汗出愈。若下之。身重 心悸 今尺 则不可发汗。须里气实。津液足。便自汗出而愈。)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营 气不 (针经曰:夺血者无汗。尺脉迟者。为营血不足。故不可发汗。)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浮为轻手得之。以候皮肤之气。内经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浮则伤卫。数则伤营。营卫受邪。为病在表。故当汗散。)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尔。以营行脉 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风则伤卫。寒则伤营。卫受风邪而营不病者。为营气和也。卫既客邪。则不能与营气 和。 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 汤主 (脏无他病。里和也。卫气不和。表病也。外台云:里和表病。汗之则愈。所谓先其时 者。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脉浮紧。邪在表也。当与麻黄汤发汗。若不发汗。则邪无从出。拥甚于经。迫血 妄行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 发汗 (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故宜当下。若小便清者。知里无热。则不可下。经曰: 小便 里。 也。 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 (烦者。热也。发汗身凉为已解。至半日许。身复热。脉浮数者。邪不尽也。可更发汗。 与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重亡津液。则不能作汗。必待阴阳自和。乃自愈矣。)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可以药利之。俟津液足。小便利。必自愈也。)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发汗。则表虚而亡阳。下之。则里虚而亡血。振寒者。阳气微也。脉微细者。阴血弱。)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 者。 (下之。虚其里。汗之。虚其表。既下又汗。则表里俱虚。阳至于昼。阳欲复。虚不胜 邪。 里 子汤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内经曰:寒yin所胜。平以辛热。虚寒太甚。是以辛热剂胜之也。) 上二味。以水 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汗后身疼痛。邪气未尽也。脉沉迟。营血不足也。经曰:其脉沉者。营气微也。又曰。 迟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发汗后喘。当作桂枝加浓朴、杏仁汤。汗出则喘愈。今汗出而喘。为邪气拥甚。桂枝 汤不 也。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味甘温)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味甘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石膏(半 斤碎 (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风气通于肝。风邪外甚。故以纯甘之剂发之。) 上 四味 黄耳 (发汗过多。亡阳也。阳气受于胸中。胸中阳气不足。故病患叉手自冒沁。心下悸。欲 得按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桂枝之辛。走肺而益气。甘草之甘。入脾而缓中。)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汗者。心之液。发汗后。脐下悸者。心气虚而肾气发动也。肾之积。名曰奔豚。发则从少腹上至心下。为肾气逆。欲上凌心。今脐下悸。为肾气发动。故云欲作奔豚。与茯苓桂 枝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味甘平)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桂枝(四两去皮) 大枣(十五枚擘味 甘平) (茯苓以伐肾邪。桂枝能泄奔豚。甘草、大枣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肾水气。煎用甘澜 水者 煮 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 (吐后腹胀。与下后腹满。皆为实。言邪气乘虚入里为实。发汗后。外已解也。腹胀满。 知

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

浓朴(半斤去皮炙味苦温) 生姜(半斤切味辛温) 半夏(半升洗味辛平) 人参(一两味甘温) (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泄之。浓朴之苦。以泄腹满。人参、甘草之甘。 以 升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 摇者 (吐下后。里虚。气上逆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表虚阳不足。起则头眩。脉浮紧。 为邪 虚。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味甘平)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白术(二两味苦甘温) 甘草(二两 炙味甘平)(阳不足者。补之以甘。茯苓、白术。生津液而益阳也。里气逆者。散之以辛。 桂枝、甘草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发汗病解。则不恶寒。发汗病不解。表实者。亦不恶寒。今发汗。病且不解。又反恶 寒者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三两味酸微寒) 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芍药之酸。收敛津液而益营。附子之辛热。固阳气而补胃。甘草之甘。调和辛酸而安 正气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发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则发汗。外虚阳气。下之。内虚阴气。阴阳俱虚。 邪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味甘平) 人参(一两味甘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甘草(二两炙 (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七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汗出而恶寒者。表虚也。汗出而不恶寒。但热者。里实也。经曰:汗出不恶寒者。此 表解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 则愈 (发汗已解。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胃气得润则愈。若脉浮者。 表未 也。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味甘平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半味酸咸) 茯苓(十八铢味甘平) 桂(半两 去皮 (淡者。一也。口入一而为甘。甘甚而反淡者。甘缓而淡渗。猪苓、白术、茯苓三味之 甘 以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发汗已。脉浮数者。表邪未尽也。烦渴。亡津液。胃燥也。与五苓散。和表润燥。)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汗出而渴者。亡津液。胃燥。邪气渐传里也。五苓散以和表里。若汗出不渴者。 邪气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味甘平) 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甘草(一两 炙味甘 平) (茯苓、甘草之甘。益津而和卫。桂枝、生姜之辛。助阳气而解表。) 上四味。以水 四 升。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 之。 (中风发热。至六七日则当解。若不解。烦者。邪在表也。渴欲饮水。邪传里也。里热 甚则故名 未持脉时。病患手叉自冒沁。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 以重 (发汗多亡阳。胸中阳气不足者。病患手叉自冒沁。师见外证。知阳气不足也。又试令 咳而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喘肺疾。饮水多喘者。饮冷伤肺也。以冷水灌洗而喘者。形寒伤肺也。)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之吐逆。发汗亡阳。胃中虚冷也。若更发汗。则愈损阳气。 胃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 。栀子豉汤主之。 (发汗吐下后。邪热乘虚客于胸中。谓之虚烦者。热也。胸中烦热。郁闷而不得发散者 是也 昏。 者因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味苦寒) 香豉(四合绵裹味苦寒) (酸苦涌泄为阴。苦以涌吐。寒以胜热。栀子豉汤相合。吐剂宜矣。) 上二味。以水 四 升。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少气者。热伤气也。加甘草以益气。呕者。热烦而气逆也。加生姜以散气。少气则气 为热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阳受气于胸中。发汗若下。使阳气不足。邪热客于胸中。结而不散。故烦热而胸中窒 塞。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邪气在里之时。若大下后。身热去。心中空者为欲解。若大下后。身热 去。而心结痛者。结胸也。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虚烦也。结胸。为热结胸中。为实。是 热气 六七日为欲解之时。以热为虚烦。故云未欲解也。与栀子豉汤以吐除之。)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 (下后但腹满。而不心烦。即邪气入里。为里实。但心烦而不腹满。即邪气在胸中。为 虚烦 朴汤

栀子浓朴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味苦寒) 浓朴(四两姜炙味苦温) 枳实(四枚水浸去瓤炒味苦寒) (酸苦涌泄。栀子之苦。以涌虚烦。浓朴、枳实之苦。以泄腹满。) 以上三味。以水 三 升半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凡药不能除热。但损正气。邪气乘虚留于胸中。而未入深者。则身热不去而微烦。与 栀子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味苦寒) 干姜(二两味辛热) (苦以涌之。栀子之苦以吐烦。辛以润之。干姜之辛以益气。)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 煮取 凡用栀子汤。病患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病患旧微溏者。里虚而寒在下也。虽烦。则非蕴热。故不可与栀子汤。内经曰:先泄 而后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 主 里虚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津液不足也。)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膀胱里热则淋。反以汤药发汗。亡耗津液。增益客热。膀胱虚燥。必小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 。 (表虚聚热。则生疮。疮家身疼。如伤寒。不可发汗。发汗。则表气愈虚。热势愈甚生 风。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 。不得眠。 (衄者。上焦亡血也。若发汗。则上焦津液枯竭。经络干涩。故额上陷。脉急紧。诸脉 者。 则目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针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发汗。则阴阳俱虚。故寒栗而振摇。)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阙。 (汗者。心之液。汗家重发汗。则心虚。恍惚心乱。夺汗则无水。故小便已阴中疼。) 病患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病患有寒。则当温散。反发汗损阳气。胃中冷。必吐蛔也。)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 先下 (病在表者。汗之为宜。下之为逆。病在里者。下之为宜。汗之为逆。经曰:阳盛阴虚。 汗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 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伤寒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者。以里气不足。必先救之。急 与四 病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发热头痛。表病也。脉反沉者。里脉也。经曰: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 故知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 然者 (冒者郁也。下之则里虚而亡血。汗之则表虚而亡阳。表里俱虚。寒气怫郁。其人因致 冒。 冒家欲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 微者 (脉阴阳俱停。无偏胜者。阴阳气和也。经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 同等 足 虚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太阳中风。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营虚。营者。阴也。卫者。阳也。发热汗出。阴弱阳 强也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 呕。 小柴 (病有在表者。有在里者。有在表里之间者。此邪气在表里之间。谓之半表半里证。五 六日 来寒热 证 邪 今只言胸胁 静也。邪在 表之里。在 未至于必不能食 也。邪初入里。 或为之证。)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味苦微寒) 黄芩(三两味苦寒) 人参(三两味甘温) 甘草(三两味甘 平) 半夏( (内经曰:热yin于内。以苦发之。柴胡、黄芩之苦。以发传邪之热。里不足者。以甘缓 之。 在半 去

加减法

若胸中烦而不吐。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 (胸中烦而不呕。热聚而气不逆也。甘者令人中满。方热聚。无用人参之补。辛散逆气。 既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 (半夏燥津液。非渴者所宜。人参甘而润。栝蒌根苦而凉。彻热生津。二物为当。)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去黄芩恶寒中。加芍药以通壅。)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甘令人中满。痞者去大枣之甘。咸以 之。痞硬者加牡蛎之咸。)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饮而水蓄不行。为悸。小便不利。内经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则水益坚。故去 黄芩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两。温覆取微汗愈。 (不渴者。里和也。故去人参。外有微热。表未解也。加桂以发汗。)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咳者。气逆也。甘则壅气。故去人参、大枣。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之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 (人之气血。随时盛衰。当月郭空之时。则为血弱气尽。腠理开疏之时也。邪气乘虚。 伤人 腠理 而结 随经 相搏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 (服小柴胡汤。表邪已而渴。里邪传于阳明也。以阳明治之。)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 黄。 者哕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则邪气在半表半里。未为实。反二三下之。 虚 悉 涩 而呕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身热恶风。颈项强者。表未解也。胁下满而渴者。里不和也。邪在表。则手足通热。 邪在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脉阳涩。阴弦。而腹中急痛者。当作里有虚寒治之。与小建中汤。温中散寒。若不瘥 者。 里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 芍药(六 两味酸微 (建中者。建脾也。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胶饴、大枣、甘草之甘。以缓中 也。 气虚 饴。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柴胡证。是邪气在表里之间也。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 心下 候全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为柴胡证。即未作里实。医便以药下之。若柴胡证仍在者。虽下 之。 气欲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伤寒二三日。邪气在表。未当传里之时。心中悸而烦。是非邪气搏所致。心悸者。气 虚也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 心 (日数过多。累经攻下。而柴胡证不罢者。亦须先与小柴胡汤。以解其表。经曰:凡柴胡汤 微烦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味甘平) 黄芩(三两味苦寒) 芍药(三两味酸微寒) 半夏(半斤洗味 辛温) 生姜 两味苦寒) (柴胡、黄芩之苦。入心而折热。枳实、芍药之酸苦。涌泄而扶阴。辛者散也。半夏之 辛。 升。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 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 芒硝汤主之。 (伤寒十三日。再传经尽。当解之时也。若不解。胸胁满而呕者。邪气犹在表里之间。 此为 入腑 解 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 内实 (伤寒十三日。再传经尽。谓之过经。谵语者。阳明胃热也。当以诸承气汤下之。若小 便利者。津液漏渗。大便当硬。反下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也。下利。脉微而厥者。虚寒也。今脉调和。则非虚寒。由肠虚胃热。胁热而利也。与调胃承气汤。以下胃热。)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 外。 (太阳。膀胱经也。太阳经邪热不解。随经入腑。为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者。为未至于 狂但 为蓄 少腹 外。

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味甘平) 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 大黄(四两) 芒硝(二两) 甘草(二 热之气。 寒以取 去滓。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 蛎汤 (伤寒八九日。邪气已成热。而复传阳经之时。下之虚其里。而热不除。胸满而烦者。 阳热 也。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阴气内行于里。不营于表也。与柴胡汤。以除胸满而烦。加龙骨牡蛎 枝。以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半夏(二合洗) 大枣(六枚) 柴胡(四两) 生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龙骨(一两半) 蛎(一两半) 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 温服一升。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腹满谵语者。脾胃疾也。浮而紧者。肝脉也。脾病见肝脉。木行乘土也。经曰:水行 乘火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 肺也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肺病也。大渴。欲饮水。肝气胜也。玉函曰。作大渴。欲饮酢 浆。 木 小 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 振 风 流 (太阳病二日。则邪在表。不当发躁。而反躁者。热气行于里也。反熨其背而发汗。大 汗出 微。阴 液不得 虚也。 津液不 便已 卓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 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 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风为阳邪。因火热之气。则邪风愈甚。迫于血气。使血气流溢。失其常度。风与火气 谓之 衄。 不能 炎上 曰。火气内发。上为口干咽烂者。火热上熏也。热气上而不下者。则大便不硬。若热气下入 胃。 声哕 大甚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主之。 (伤寒脉浮。责邪在表。医以火劫发汗。汗大出者。亡其阳。汗者。心之液。亡阳则心 气虚 药。 之涩以固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牡蛎(五两熬味酸咸) 龙骨 (四两味甘平) 先煮蜀漆。减二升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 愈。 (形作伤寒。谓头痛身热也。脉不弦紧。则无伤寒表脉也。经曰:诸弱发热。则脉弱为 里热 得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此火邪迫血。而血下行者也。太阳病用火熏之。不得汗。则热无从出。阴虚被火。必 发躁 清 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此火邪迫血。而血上行者也。脉浮热甚。为表实。医以脉浮为虚。用火灸之。因火气 动血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 (微数之脉。则为热也。灸则除寒。不能散热。是慎不可灸也。若反灸之。热因火则甚。 遂 主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脉浮在表。宜以汗解之。医以火灸取汗。而不得汗。邪无从出。又加火气相助。则热 愈甚 腰以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烦。热也。邪气还表。则为烦热。汗出而解。以脉浮。故为邪还表也。)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 与 (烧针发汗。则损阴血而惊动心气。针处被寒气聚而成核。心气因惊而虚。肾气乘寒气 而心也。先灸核上。以散其寒。与桂枝加桂汤。以泄奔豚之气。)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先火为逆。复以下除之。里气因虚。又加烧针。里虚而为火热所烦。故生烦躁。与桂 枝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 甘草(二两)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辛甘发散。桂枝、甘草之辛甘也。以发散经中火邪。涩可去脱。龙骨、牡蛎之涩。以 收敛浮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寒则伤营。营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惊者。温针损营血而动心气。金匮要略 曰。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 日吐 所致 (恶寒发热。为太阳表病。自汗出。不恶寒发热者。阳明证。本太阳表病。医反吐之。 伤动 成热 热。吐 晨食入 故止云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太阳表病。医反吐之。伤于胃气。邪热乘虚入胃。胃为邪热内烦。故不恶寒。不欲近 衣也 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 数为 (阳受气于胸中。发汗外虚阳气。是令阳气微。膈气虚也。数为热本热则合消谷。客热 则不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 自极 以呕 (心下温温欲吐。郁郁微烦。胸中痛。当责邪热客于胸中。大便反溏。腹微满。则邪热 已下 邪。若 胃热。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 满。 (太阳。经也。膀胱。腑也。此太阳随经入腑者也。六七日邪气传里之时。脉微而沉。 邪气 结在 为无血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味咸苦寒) 虻虫(三十个熬去翅足味苦微寒)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味苦甘平) (若走血。咸胜血。虻虫、水蛭之咸苦。以除蓄血。甘缓结。苦泄热。桃仁大黄之苦。 以下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谛 也。 (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胃热发黄也。可与茵陈汤。身黄脉沉结。少腹 硬。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伤寒有热。少腹满。是蓄血于下焦。若热蓄。津液不通。则小便不利。其热不蓄。津 液。 又

抵当丸方

水蛭(二十个味咸苦寒) 虻虫(二十五个味苦微寒)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 更 (饮水多而小便自利者。则水不内蓄。但腹中水多。令心下悸。金匮要略曰。食少饮多。 水


辨太阳脉证并治法下第七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何谓 上白 (结胸者。邪结在胸。脏结者。邪结在脏。二者皆下后邪气乘虚入里所致。下后邪气入 里 与 心 而结 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脏结。于法当下。无阳证。为表无热。不往来寒热。为半表半里无热。其人反静。为 里无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 以下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而反下之。则表中阳邪入里。结于胸中。为结胸。无热恶寒 者。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 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 (结胸病项强者。为邪结胸中。胸膈结满。心下紧实。但能仰而不能俯。是项强亦如柔 之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味苦寒) 葶苈(半升熬味苦寒) 芒硝(半斤味咸寒)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味苦 (大黄、芒硝之苦咸。所以下热。葶苈、杏仁之苦甘。所以泄满。甘遂取其直达。白蜜 取其 如弹 不下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结胸。为邪结胸中。属上焦之分。得寸脉浮。关脉沉者。为在里。则可下。若脉浮大。 心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结胸证悉具。邪结已深也。烦躁者。正气散乱也。邪气胜正。病者必死。)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 出。 气躁 余 (动数。皆阳脉也。当责邪在表。睡而汗出者。谓之盗汗。为邪气在半表半里。则不恶 寒。 乘虚 浮脉独 于胸膈 懊。皆邪热为实。阳气内陷。气不得通于膈。壅于心下。为硬满而痛。成结胸也。与大陷 胸汤。 越。不

大陷胸汤

大黄(六两去皮苦寒) 芒硝(一升味咸寒) 甘遂(六钱匕苦寒) (大黄谓之将军。以苦荡涤。芒硝一名硝石。以其咸能 硬。夫间有遂以通水也。甘遂 若夫 升。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病在表而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此不云下后。而云伤寒六七日。则是传里之实热也。 沉为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 胸胁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是可下之证。复往来寒热。为正邪分争。未全敛结。与大柴胡汤 水饮 以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 少腹 (重发汗而复下之。则内外重亡津液。而邪热内结。致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也。 日晡 之中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心下硬痛。手不可近者。结胸也。正在心下。按之则痛。是热气犹浅。谓之小结胸。 结胸 小陷胸汤 黄连(一两苦寒) 半夏(半升洗辛温) 栝蒌实(大者一个苦寒) (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黄连、栝蒌实。苦寒以泄热。半夏之辛。以散结。) 上三味。 以水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 止。 (太阳病二三日。邪在表也。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者。以心下结满。卧则气壅而愈甚 分。 至次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 脉弦 滑者 (此太阳病。下之后。邪气传变。其脉促者。为阳盛。下后脉促。为阳胜阴也。故不作 结胸 后脉 嗌痛 少阳 脉细 传 于 胜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 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 起。 小 (病在阳。为邪在表也。法当汗出而解。反以冷水 之。灌洗。热被寒水。外不得出。 则反 不渴 苓散 本以 以

文蛤散

文蛤(五两味咸寒) (咸走肾。则可以胜水气。) 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钱匕服。汤用五合。

白散方

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温)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辛温) 贝母(三分味辛苦平。) (辛散而苦泄。桔梗、贝母之苦辛。用以下气。巴豆之辛。用以散实。) 上件三味。 为末。 利。 以 上法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 肝 (太阳之脉。络头下项。头项强痛者。太阳表病也。少阳之脉。循胸络胁。如结胸心下 痞硬 全入 邪。 损 谵语当止。若复不止。为少阳邪热甚也。刺期门以泻肝胆之气。)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 状。 (中风。发热恶寒。表病也。若经水不来。表邪传里。则入腑。而不入血室也。因经水 适来 凉者 之募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 使如 (中风七八日。邪气传里之时。本无寒热。而续得寒热。经水适断者。此为表邪乘血室 虚。 有时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 胃气 (伤寒发热者。寒已成热也。经水适来。则血室虚空。邪热乘虚入于血室。若昼日谵语。 为 争 小 无 而门。)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 之。 (伤寒六七日。邪当传里之时。支。散也。呕而心下结者。里证也。法当攻里。发热微 恶 寒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 来寒 (伤寒五六日。已经汗下之后。则邪当解。今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 头汗 心烦 令小 余处 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半斤苦平)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干姜(二两辛热) 栝蒌根(四两苦寒) 黄芩(三 (内经曰:热yin于内。以苦发之。柴胡、黄芩之苦。以解传里之邪。辛甘发散为阳。桂 枝、 辛。 一斗 便愈。 为阳微结 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 在里 故 (伤寒五六日。邪当传里之时。头汗出。微恶寒者。表仍未解也。手足冷。心下满。口 不欲 则热 皆至 汤已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 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伤寒五六日。邪在半表半里之时。呕而发热。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是为柴胡证具。以 他 里。 中。 痞。 因

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洗辛温) 黄芩(苦寒) 干姜(辛热) 人参(以上各三两甘温) 黄连 (一两苦 寒) (辛入肺而散气。半夏之辛。以散结气。苦入心而泄热。黄芩、黄连之苦以泄痞热。脾 欲缓 去滓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太阳、少阳并病。为邪气在半表半里也。而反下之。二经之邪。乘虚而入。太阳表邪 入里 饮食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浮而紧。浮为伤阳。紧为伤阴。当发其汗。而反下之。若浮入里。为阳邪入里。则作 结胸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 硬满 (下利呕逆。里受邪也。邪在里。可下。亦须待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 作有而有

十枣汤

芫花(熬味辛苦) 甘遂(苦寒) 大戟(苦寒) 大枣(十枚擘甘温) (辛以散之。芫花之辛。以散饮。苦以泄之。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水者。肾所主 也。 升 平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 独。 (太阳病。因发汗。遂发热恶寒者。外虚阳气。邪复不除也。因复下之。又虚其里。表 中虚 为阴 肤肉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心下硬。按之痛。脉关沉者。实热也。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虚热也。大黄黄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二两味苦寒) 黄连(一两味苦寒) (内经曰:火热受邪。心病生焉。苦入心。寒除热。大黄、黄连之苦寒。以导泻心下之 虚热 绞去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者。虚热内伏也。恶寒汗出者。阳气外虚也。与泻心汤攻痞。加附子以固阳。)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本因下后成痞。当与泻心汤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躁烦。小便不利者。为 水 者。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 者。 (胃为津液之主。阳气之根。大汗出后。外亡津液。胃中空虚。客气上逆。心下痞硬。 金匮 腹中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 心 上 (伤寒中风。是伤寒。或中风也。邪气在表。医反下之。虚其肠胃。而气内陷也。下利 日数 中空虚 生姜。此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 之。 便。 (伤寒服汤药下后。利不止。而心下痞硬者。气虚而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攻之。则痞 已。 焦虚 所以 不分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味甘温) 禹余粮(一斤碎味甘平) (本草云。涩可去脱。石脂之涩。以收敛之。重可去怯。余粮之重。以镇固。) 以上 二 味。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 经脉 (伤寒吐下后。发汗。则表里之气俱虚。虚烦。脉甚微。为正气内虚。邪气独在。至七 八日 邪气留结而不去。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大邪虽解。以曾发汗吐下。胃气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与旋复代

旋复代赭石汤方

旋复花(三两味咸温) 人参(二两味甘温) 生姜(五两切味辛温) 代赭石(一两 味苦寒) 大 (硬则气坚,咸味可以 之。旋复之咸。以 痞硬。怯则气浮。重剂所以镇之。代赭之 重。 之甘。 日三服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前第三卷。廿六证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为与此证治 法同 下。若吐后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 人参 (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为重虚其里。邪热乘虚而入。里虚协热。遂利不止。而心下痞。 若 攻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白术(三两味甘平) 干姜(三两 味辛热) 人 (表未解者。辛以散之。里不足者。甘以缓之。此以里气大虚。表里不解。故加桂枝、 甘草 升。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 攻痞 (大下后。复发汗。则表里之邪当悉已。此心下痞而恶寒者。表里之邪俱不解也。因表 不解 之内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发热。寒已成热也。汗出不解。表和而里病也。吐利。心腹濡 为里虚。呕吐而下利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 有寒 (病如桂枝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言邪在表也。头痛项强。为桂枝汤证具。若头不痛。 项 里 硬。 满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味苦寒) 赤小豆(一分味酸温) (其高者越之。越以瓜蒂、香豉之苦。在上者涌之。以赤小豆之酸。内经曰:酸苦涌泄 为阴 作稀糜。 瓜蒂散。 (素有宿昔之积。结于胁下为痞。今因伤寒。邪气入里。与宿积相助使脏真之气。结而不通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 燥而(若吐若下后。七八日则当解。复不解。而热结在里。表热者。身热也。里热者。内热 也。 热未 知表 未为散热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无大热者。为身无大热也。口燥渴。心烦者。当作阳明病。然以背微恶寒为表未全罢。 所 寒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 汤主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渴者。宜麻黄汤。渴者。宜五苓散。非白虎汤所 宜。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慎勿下之。 (心下痞硬而眩者。少阳也。颈项强者。太阳也。刺大椎肺俞。以泻太阳之邪。以太阳 脉下 半表 胃。 少阳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 可 以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味苦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芍药(二两味酸平) 大枣(二十枚擘 味甘温) (虚而不实者。苦以坚之。酸以收之。黄芩、芍药之苦酸。以坚敛肠胃之气。弱而不足 者。 滓。温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湿家下后。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是邪气入里。而为下热上寒也。此 伤寒 寒。 黄连汤方 黄连(味苦寒) 甘草(炙味甘平) 干姜(味辛热) 桂枝(去皮味辛热各三两) 人参(二两味 (上热者。泄之以苦。黄连之苦。以降阳。下寒者。散之以辛。桂、姜、半夏之辛。以 升阴 煮取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 汤主 (伤寒与中风家。至七八日。再经之时。则邪气多在里。身必不苦疼痛。今日数多。复 身体 则浮 知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桂发汗。走津液。此小便利。大便硬。为津液不足。去桂加术。)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 生姜(三两切辛温) 甘草(二两炙 (风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湿在经者。逐以附子之辛热。姜枣辛甘。行营卫。 通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 去衣 (风则伤卫。湿流关节。风湿相搏。两邪乱经。故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 剧也 或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热)白术(二两味甘温) 桂枝(四 两去皮 味辛 (桂枝、甘草之辛甘。发散风邪而和卫。附子、白术之辛甘。解湿气而温经。) 上四 味。 以 五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浮为在表。滑为在里。表有热。外有热也。里有寒。有邪气传里也。以邪未入腑。故 止言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味苦寒) 石膏(一斤碎味辛寒) 甘草(二两味甘平) 粳米(六合味甘 平) (内经曰:热yin所胜。佐以苦甘。知母、石膏之苦甘。以散热。热则伤气。甘以缓之。 甘草 服。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结代之脉。动而中止。能自还者。名曰结。不能自还者。名曰代。由血气虚衰。不能 相续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人参(二两味甘 温) (半升味 甘平) (补可以去弱。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不足之气。桂枝、生姜之辛。以益正气。 圣济 之甘 滓。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 名 (结代之脉。一为邪气留结。一为真气虚衰。脉来动而中止。若能自还。更来小数。止 是邪 极。


释音

辨脉法

见(音现。下同。) 谵(职廉切。病患寐而自语也。) 剧(竭戟切。甚也。) (音 硬。下 往来也。) (匹灭切。) 转索(上株恋反。下苏合反。) (阻立切。汗出和也。) 趺(音夫。) 腐(音府。烂 也。) 燥(苏到切 (直立切。) 侠( 哕(于月切。逆气也。 困切。浊乱也。) 怫郁(上音fo。下音熨。) 痈(于容切。) (乙骨切。 咽也。) 豚 (徒浑切。) 盍(音合。) 切。) 糜(音眉。) 悍(胡旦切

平脉法

参差(上初簪切。下楚宜切。) 铨(七全切。) 铢(音殊。) (音畜。水聚也。) 其 差( 菽 (音 切。 下才 音现。) 股(音古。髀也。) (徒颊切。动惧貌。) 谐(音鞋。和也) 戾(音利。) 痂(音 加。) 癞(力代切。) 噫(乌介切。) 酢(音醋。) 冒(音帽昏冒也。) 芤(苦候切。)

伤寒例

清凉(上七正切。) 疫(音役。) 忿(孚吻切。) 疹(之忍切。瘾疹也。) 飧泄(上 音 孙。 也。) 逮(音代。及也。) 砭(悲廉切。石针也。) (如劣切。) 中病(上音众。) 之长(下 音 掌。) 嗌(音益。咽也。) 沓(徒合切。) 俱见(下音现。) 嚏(丁计切。) 瘳(音 抽。病 愈也。) 痼(音固。) 迄(许讫切。至也。) 狭懵(上户甲切。下莫孔切。) 殒(羽粉 切。) (祖对切。周岁也。) (羽轨切。) 膺(于陵切。胸也。) (音偶。又音虞。肩 前也)。

辨 湿 脉证。

(充至切。恶也。一曰风病。) (音谒。伤暑也。) 痉(巨井切。强急也。)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KT KT (音殊。短羽鸟飞KT KT 也。) 挛(力全切。) 内药(上音纳。) 晡 (布 胡切。) 洒(苏 癃 (音隆。) 淅( 胫 (胡定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内诸药(上音纳。) 啜粥(上昌悦切。饮水也。) 协热(上音挟。) 见风脉(上音 现。) 渍 (疾智切沤也。) 蛔(音回。人腹中长虫也。) 茈(音柴。) 瞑(音冥。视不明也。) 悸 (其 季切。心动也。) 人 (下音参。) 咀(上音父。下才与切。 咀嚼也。锉如麻豆 更 (音更。改也。) 沫(音末。) 懊 (上于刁切。下外刀切。又女江切。心乱也。懊 悔 声。) 窒(陟栗切。塞也。) 擗(脾入切。) (音县。目摇也。) (音栗。惧也 蕴 (纾问切。积也。) 嘿(音墨。静也。) 但见(下音现。) 饴(音怡。饧也。) 仍切。 火气上行也。) 募(音慕。) 渗(色荫切。) 谛(音帝审也。) 水蛭(音质。) 。) 峻(上音快。下思俊切。险也。)

辨太阳脉证并治下

俯(音免。府也。) (如伦切。目动也。) 匮(求位切。匣也。) 痿(于危切。 痹病 也。) (乎各 切。

卷一百二十八 伤寒门

辨阳明脉证并治第八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 (阳明胃也。邪自太阳经。传之入府者。谓之太阳阳明。经曰: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邪自阳明经。传入腑者。谓之正阳、阳明。经曰: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其身也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邪自少阳经。传之入腑者。谓之少阳、阳明。经曰: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邪传入胃。热毒留结。则胃家为实。华佗曰。热毒入胃。要须下去之。不可留于胃中。 是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 转属 (本太阳病不解。因汗利小便。亡津液。胃中干燥。太阳之邪入腑。转属阳明。古人登 厕必 蓄热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病。为邪入腑也。邪在表。则身热。汗出而恶寒。邪既入腑。则表证已罢。故不 恶寒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 汗出 (邪客在阳明。当发热而不恶寒。今得一日。犹不发热而恶寒者。即邪未全入腑。尚带 表邪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 自止 (胃为水谷之海。主养四旁。四旁有病。皆能传入于胃。入胃则更不复传。如太阳传之 入胃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伤寒传经者。则一日太阳。二日阳明。此太阳传经。故曰转属阳明。)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 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者。太阳受病也。若反汗出 然者。太阳之邪。转属阳明 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三日。邪传阳明之时。经曰: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当二三日发。阳明气血俱 多。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 发黄 (浮为阳邪。缓为脾脉。伤寒脉浮缓。太阴客热。邪在三阳。则手足热。邪在三阴。则手足 小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 然微汗出也。 (伤寒则无汗。阳明法多汗。此以伤寒兼邪转系阳明。故 然微汗出。)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 也。 (脉浮在表。紧为里实。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者。热传于里也。发热恶寒者。 表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病。以饮食别受风寒者。以胃为水谷之海。风为阳邪。阳杀谷。故中风者能食。 寒为 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 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必大便初硬后溏。 所以 (阳明中寒。不能食者。寒不杀谷也。小便不利者。津液不化也。阳明病。法多汗。则周身 欲 便 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 然 汗出 (阳病客热。初传入胃。胃热则消谷而欲食。阳明病热为实者。则小便当数。大便当硬。 今 长气于阳。谷多则阳气胜。热消津液则水少。经曰:水入于经。其血乃成。水少则阴血弱。 金匮要略曰。阴气不通。即骨疼。其人骨节疼者。阴气不足也。热甚于表者。翕翕发热。热 甚于里者。蒸蒸发热。此热气散漫。不专着于表里。故翕翕如有热状。奄忽也。忽然发狂者。阴不胜阳也。内经曰:阴不胜其阳者。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明蕴热为实者。须下之愈 热气散漫。不为实者。必待汗出而愈。故云 然而汗出解也。水谷之等者。阴阳气平也。水 不胜谷气。是阴不胜阳也。汗出。则阳气衰。脉紧则阴气生。阴阳气平。两无偏胜。则愈。 故云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四月为阳。土旺于申酉戌。向旺时。是为欲解。)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 (不能食。胃中本寒。攻其热。复虚其胃。虚寒相搏。故哕也。经曰:关脉弱。胃气虚。 有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 故。 (阳明病。脉迟。则邪方入里。热未为实也。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胃中有热。食难用 饱。 黄。 谷疸 攻。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以此久虚故也。 (胃为津液之本。气虚津液少。病则反无汗。胃候身之肌肉。其身如虫行皮中者。知胃 气久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 厥者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而小便利者。阳明伤寒。而寒气内攻也。至二三日呕而咳支 厥者 亦不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阳明病。身不重痛。但头眩而不恶寒者。阳明中风。而风气内攻也。经曰:阳明病。 若能 胃气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身必发黄。 (阳明病。无汗而小便不利者。热蕴于内而不得越。心中懊 者。热气郁蒸。欲发于外 而为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阳明病。则为内热。被火。则火热相合而甚。若遍身汗出。而小便利者。热得泄越。 不能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浮为在经。紧者里实。脉浮而紧者。表热里实也。必潮热。发作有时。若脉但浮而不 紧者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阳明之脉。起于鼻。络于口。阳明里热。则渴欲饮水。此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 是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瘥。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以亡津 液。 不久 (先亡津液。使大便硬。小便数少。津液分别。大便必自下也。)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呕者。热在上焦。未全入腑。故不可下。)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阳明病。腹满者。为邪气入腑。可下之。心下硬满。则邪气尚浅。未全入腑。不可便 下之 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合。通也。阳明病。面色通赤者。热在经也。不可下之。下之虚其胃气。耗其津液。 经中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吐后心烦。谓之内烦。下后心烦。谓之虚烦。今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即是胃有郁热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 可 外 泄 (阳明病。脉迟。若汗出多。微发热恶寒者。表未解也。若脉迟。虽汗出而不恶寒者。 表证 则胃热。经曰:潮热者。实也。其热不潮。是热未成实。故不可便与大承气汤。虽有腹大满不 通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苦寒酒洗) 浓朴(半斤苦温炙去皮) 枳实(五枚苦寒炙) 芒硝(三合 咸寒) (内经曰:燥yin所胜。以苦下之。大黄、枳实之苦。以润燥除热。又曰。燥yin于内。治 以苦温。浓 味。以水一 一两沸。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浓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大热结实者。与大承气汤。小热微结者。与小承气汤。以热不大甚。故于大承气汤去 芒硝 滓。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 者 热者 (潮热者。实。得大便微硬者。便可攻之。若不硬者。则热未成实。虽有潮热。亦未可 攻。 不能 攻之 哕。 微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 (内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谵语由邪气盛而神识昏也。郑声由精气夺。而声 不全 声。 若声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直视。谵语。邪胜也。喘满为气上脱。下利为气下脱。是皆主死。)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亡阳胃燥谵语者。脉短。津液已绝。不可复治。脉自和。为主气未衰。而尤可生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见 鬼状 但 (若吐若下。皆伤胃气。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者。亡津液。胃气虚。邪热内结也。 阳明旺于申酉戌。日晡所发潮热者。阳明热甚也。不恶寒者。表证罢也。独语如见鬼状者。 阳 至 为 复 下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 服谵 (亡津液。胃燥。大便硬而谵语。虽无大热内结。亦须与小承气汤。和其胃气。得一服。 谵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 更服 承气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若脉沉实者。内实者也。则可下。若脉滑疾。为里热未实。 则未 除之 是 大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尔。宜 大承 (谵语潮热。为胃热。当消谷引食。反不能食者。胃中有燥屎。而胃中实也。若能食者。 胃 胃中虚热甚者。能食。与杂病为异也。大承气汤以下燥屎。逐结热。)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然汗出。 则(阳明病。热入血室。迫血下行。使下血谵语。阳明病。法多汗。以夺血者。无汗。故 但头 通。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 乱。 (胃中有燥屎。则谵语。以汗出为表未罢。故云风也。燥屎在胃。则当下。以表未和。 则未 为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 久则(邪气入内之时。得沉脉而喘满。里证具也。则当下之。反发其汗。令津液越出。胃中 干燥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 (腹满身重。难以反侧。口不仁。谵语者。阳明也。针经曰:少阳病甚。则面微尘。此 面垢 邪。 冷。 内外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 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 气汤 (本太阳病。并于阳明。名曰并病。太阳证罢。是无表证。但发潮热。是热并阳明。一 身汗 出者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 汗则膈。 (脉浮发热。为邪在表。咽燥口苦。为热在经。脉紧腹满而喘。汗出不恶寒。反恶热。 重身 而愦 表里 表中 于胃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若下后。邪热客于上焦者。为虚烦。此下后。邪热不客于上焦。而客于中焦者。是为 干躁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此下后。客热客于下焦者也。邪气自表入里。客于下焦。三焦俱带热也。脉浮发热者。 上 利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甘平) 茯苓(甘平) 阿胶(甘平) 滑石(碎甘寒) 泽泻(甘咸寒各一两) (甘甚而反淡。淡味渗泄为阳。猪苓、茯苓之甘。以行小便。咸味涌泄为阴。泽泻之咸。 以 升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针经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天热衣浓。则为 汗。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浮为表热。迟为里寒。下利清谷者。里寒甚也。与四逆汤。温里散寒。)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也。饮水则哕。 (哕者。咳逆是也。千金曰。咳逆者。哕逆之名。胃中虚冷。得水。则水寒相搏。胃气 逆而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者。热在经也。能食者。里和也。热甚于经。迫血为衄。胃中虚 冷。 阴。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 豉汤 (表未罢而下者。应邪热内陷也。热内陷者。则外无热。而手足寒。今外有热而手足温 者。 自胸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 (阳明病。潮热为胃实。大便硬。而小便数。今大便溏。小便自可。则胃热未实。而水 谷不 胡汤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 胃 (阳明病。腹满不大便。舌上苔黄者。为邪热入腑。可下。若胁下硬满。虽不大便而呕。 舌 得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 卧。 脉 (浮大为阳。风在表也。弦则为阴。风在里也。短气腹满。胁下及心痛。风热壅于腹中 而不 通。 干表 循颊 如 胡 汗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 宜 (津液内竭。肠胃干燥。大便因硬。此非结热。故不可攻。宜以药外治而导引之。)

蜜煎导方

蜜七合。一味。纳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 作挺 乃

猪胆汁方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当责邪在里。以微恶寒。知表未解。与桂枝汤和表。)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阳明伤寒。表实脉浮。无汗而喘也。与麻黄汤。以发汗。) 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 渴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者。热不得越也。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热甚于胃。 津液

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两苦微寒) 栀子(十四枚擘苦寒) 大黄(二两去皮苦寒) (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茵陈、栀子之苦寒。以逐胃燥。宜下必 以苦 纳二 小便去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 易。 (内经曰:血并于下。乱而喜忘。此下本有久瘀血。所以喜忘也。津液少。大便硬。以 蓄血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 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 攻之 (下后。心中懊 而烦者。虚烦也。当与栀子豉汤。若胃中有燥屎者。非虚烦也。可与 大承 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不大便五六日者。则大便必结为燥屎也。胃中燥实。气不得下通。故绕脐痛。烦躁。 发作 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 者。 (虽得阳明证。未可便为里实。审看脉候。以别内外。其脉实者。热已入腑。为实。可 与大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 宜大 (大下之后。则胃弱不能消谷。至六七日不大便。则宿食已结不消。故使烦热不解。而腹满 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小便利。则大便硬。此以有燥屎。故小便不利。而大便乍难乍易。胃热者。发热喘冒 无时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上焦主内。胃为之市。食谷欲呕者。胃不受也。与吴茱萸汤。以温胃气。得阳反剧者。 上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辛热) 人参(三两甘温) 生姜(六两切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甘 温) (内经曰:寒yin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吴茱萸、生姜之辛。以温胃。人参、大枣 之甘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 也。 无所 (太阳病。脉阳浮。阴弱。为邪在表。今寸缓。关浮。尺弱。邪气渐传里。则发热汗出。 复 邪 汗 无 者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 (脉阳微者。邪气少。汗出少者。为适当。故自和。汗出多者。反损正气。是汗出太过 也。) 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阳脉实者。表热甚也。因发汗。热乘虚。蒸津液外泄。致汗出太过。汗出多者。亡其 阳。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浮芤相搏。阴阳不谐。胃气独治。郁而生热。消烁津液。其阳为绝。)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仁丸主 之。 (趺阳者。脾胃之脉。诊浮为阳。知胃气强。涩为阴。知脾为约。约者。俭约之约。又 约束 输于 四布

麻仁丸

麻子仁(二升甘平) 芍药(半斤酸平) 枳实(半斤炙苦寒) 大黄(一斤去皮苦寒) 浓朴(一 (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麻子、杏仁之甘。缓脾而润燥。津液不足。以酸收 之。 也。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蒸蒸者。如热熏蒸。言甚热也。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则表邪已罢。蒸蒸发热。胃 热为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内经曰: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热在上焦。则吐。吐后不解。复腹胀满者。邪热入胃 也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吐下。发汗。皆损津液。表邪乘虚传里。大烦者。邪在表也。微烦者。邪入里也。小 便数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 少少 但初 (针经曰:脉软者。病将下。弱为阴脉。当责邪在里。得病二三日。脉弱。是日数虽浅。 而邪 至六日。则热甚。与大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多者。为津液内竭。大便必硬。 则可下之。小便少者。则胃中水谷不别。必初硬后溏。虽不能食。为胃实。以小便少。则未 定成硬。亦不可攻。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 宜 (内经曰:诸脉者,皆属于目。伤寒六七日。邪气入里之时。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者。 邪热 热也 大承 阳明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邪热入腑。外发热。汗多者。热迫津液将竭。急与大承气汤。以下其腑热。)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汗不解。邪热传入腑。而成腹满痛者。传之迅也。是须急下之。)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邪气实也。经曰:大满大实。自可除下之。大承气汤。下其满实。若腹满 时减 足言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 而数 (阳明土。少阳木。二经合病。气不相和。则必下利。少阳脉不胜。阳明不负。是不相 克。 食也 下除 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 饥。 (七八日。邪入腑之时。病患无表里证。但发热。虽脉浮数。亦可与大承气汤下之。浮 为热客于气。数为热客于血。下之。邪热去而浮数之脉相当解。若下后。数脉去而脉但浮。 则是营血间热。并于卫气间也。当为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之证。此 下之后。浮脉去而数不解。则是卫气间热。合于营血间也。热气合并。迫血下行。胃虚协热。 消 为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 (下后脉数不解。而不大便者。是热不得泄。蓄血于下。为瘀血也。若下后脉数不解。 而下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 之。 (金匮要略曰。黄家所起。从湿得之。汗出热去。则不能发黄。发汗已。身目为黄者。 风气 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当热甚之时。身黄如橘子色。是热毒发泄于外。内经曰: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热。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伤寒身黄。胃有瘀热。当须下去之。此以发热为热未实。与栀子柏皮汤。解散之。)

栀子柏皮汤方

栀子(一十五个苦寒) 甘草(一两甘平) 黄柏(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 一升半。 去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湿热相交。民多病瘅。瘅。黄也。伤寒为寒湿在表。发黄为瘀热在里。与麻黄连轺赤 小豆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甘温去节) 赤小豆(一升甘平) 连轺(二两连翘房也苦寒) 大枣(十 二枚甘 温) 两炙甘 平)(内经曰: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止。此之谓也。又煎用潦水者。 亦 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足少阳胆经也。内经曰:有病口苦者。名曰胆瘅。甲乙经曰:胆者。中精之腑。五脏 取决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少阳之脉。起于目 。走于耳中。其支者。下胸中贯膈。风伤气。风则为热。少阳中 风。 虚者 伤寒脉弦细。头病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 胃不 (经曰:三部俱弦者。少阳受病。脉细者。邪渐传里。虽头痛发热。为表未解。以邪客 少阳 谵语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 紧者 (太阳转入少阳。是表邪入于里。胁下硬满。不能食。往来寒热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若 腑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少阳之邪。在表里之间。若妄吐下发汗。温针。损耗津液。胃中干燥。木邪干胃。必 发谵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关脉以候之少阳之气。太阳之脉浮。阳明之脉大。脉浮上关上。知三阳合病。胆热则睡。 胆有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表为阳。里为阴。邪在表。则外有热。六七日邪气入里之时。外无大热。内有躁烦者。 表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四日。表邪传里。里不和。则不能食而呕。今反能食而不呕。是邪不传阴。但在 阳也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内经曰:大则邪至。小则平。伤寒三日。邪传少阳。脉当弦紧。今脉小者。邪气微而欲已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内经曰: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寅卯辰。少阳木生之时。)


辨太阴脉证并治第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为病。阳邪传里也。太阴之脉布胃中。邪气壅而为腹满。上不得降者。呕吐而食 不下 虽痛而反下之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脾也。主营四末。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者。风yin末疾也。表邪少则微。里向和 则涩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脾为阴主旺于丑亥子。向旺。故云解时。)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经曰: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太阴病。脉浮者。邪在经也。故当汗散之。)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为寒在下焦。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为寒在中焦。与四逆等汤。 以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 七八 (太阴病。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太阴入腑。传于阳明也。今至七八日暴烦。下利十 余行 余行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表邪未罢。医下之。邪因乘虚。传于太阴。里气不和。故腹满时痛。与桂枝汤。以解 表。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大实大满。自可除下之。故加大黄。以下大实。)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 也。 (腹满痛者。太阴病也。脉弱。其人续自便利。则邪虽在里。未成大实。欲与大黄芍药 攻满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为病。脉微细。为邪气传里深也。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邪传少阴。则气行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 若小 (欲吐不吐。心烦者。表邪传里也。若腹满痛。则属太阴。此但欲寐。则知属少阴。五 六日 肾 热 病患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脉阴阳俱紧。为少阴寒。法当无汗。反汗出者。阳虚不固也。故云亡阳。以无阳阴独。 是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咳而下利。里寒而亡津液也。反以火劫。强责少阴汗者。津液内竭。加火气烦之。故 谵语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为邪在经。可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此少阴病。 脉细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脉微为亡阳。里虚。不可发汗。脉弱涩为亡阳。里虚。复不可下。)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 利。 (少阴病。脉紧者。寒甚也。至七八日传经尽。欲解之时。自下利。脉暴微者。寒气得 泄也 寒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少阴病。下利。恶寒蜷卧。寒极而阴胜也。利自止。手足温者。里和。阳气得复。故 为可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恶寒而蜷。阴寒甚也。时时自烦。欲去衣被。为阳气得复。故云可治。)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少阴中风。阳脉当浮。而阳脉微者。表邪缓也。阴脉当沉。而阴脉浮者。里气和也。 阳中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阳生于子。子为一阳。丑为二阳。寅为三阳。少阴解于此者。阴得阳则解也。)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经曰: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吐利手足不厥冷者。则阳气不衰。虽反发热。 不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膀胱。太阳也。少阴、太阳为表里。少阴病。至八九日。寒邪变热。复传太阳。太阳 为诸 血也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 下厥 (但厥无汗。热行于里也。而强发汗。虚其经络。热乘经虚。迫血妄行。从虚而出。或 从口 正虚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针经曰: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治。此内外寒极。纯阴无阳。故云不治。)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吐利者。寒甚于里。四逆者。寒甚于表。躁烦。则阳气欲绝。是便死矣。)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下利止。则水谷竭。眩冒。则阳气脱。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四逆恶寒而身蜷。则寒甚。脉不至。则真气绝。烦。热也。燥。乱也。若愤躁之躁。 从烦至躁。为热来有渐。则犹可。不烦而躁。是气欲脱而争也。譬犹灯将灭。而暴明。其能 久乎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肾为生气之源。呼吸之门。少阴病。六七日不愈。而息高者。生气断绝也。)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 死 (阴气方盛。至五六日传经尽。阳气得复则愈。反更自利。烦躁不得卧寐。则正气弱。 阳不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少阴病。当无热恶寒。反发热者。邪在表也。虽脉沉。以始得。则邪气未深。亦当温 剂发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二两去节甘热) 细辛(二两辛热)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 (内经曰:寒yin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润之。麻黄之甘。以解少阴之寒。细辛、 煮取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二三日。邪未深也。既无吐利厥逆诸里证。则可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微汗以散之。)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 (麻黄、甘草之甘。以散表寒。附子之辛。以温热气。)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 一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已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脉经曰:风伤阳。寒伤阴。少阴受病。则得之于寒。二三日以上。寒极变热之时。热 烦于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苦寒) 黄芩(一两苦寒) 芍药(二两酸平) 鸡子黄(二枚甘温) 阿 胶(三两 甘温) (阳有余。以苦除之。黄芩、黄连之苦。以除热。阴不足。以甘补之。鸡黄、阿胶之甘。 以 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少冷。www.lindalemus.com/zhuyuan/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少阴客热。则口燥舌干而渴。口中和者。不苦不燥。是无热也。背为阳。背恶寒者。 阳气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破八片去皮辛热) 茯苓(三两甘平) 人参(二两甘温) 白术(四两甘 温) 芍药( (辛以散之。附子之辛。以散寒。甘以缓之。茯苓、人参、白术之甘。以补阳。酸以收 之。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少阴肾水。而主骨节。身体疼痛。肢冷脉沉者。寒成于阴也。身疼骨痛。若脉浮。手 足热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阳病下利。便脓血者。协热也。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下焦不约而里寒也。与桃花 汤固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甘温) 干姜(一两辛热) 粳米(一升甘平) (涩可去脱。赤石脂涩以固肠胃。辛以散寒。干姜之辛。以散里寒。粳米之甘。以补正 气。) 一服愈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二三日以至四五日。寒邪入里深也。腹痛。里寒也。小便不利者。水谷不别也。下利 不止 少阴病。下痢便脓血者。可刺。 (下焦血气留聚。腐化则为脓血。刺之以利下焦。宣通血气。)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吐利。手足厥冷。则阴寒气甚。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与吴茱萸汤。助阳散寒。)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少阴之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则循喉咙。其支别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邪 自阳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甘寒) (猪水畜也。其气先入肾。少阴客热。是以猪肤解之。加白蜜。以润燥除烦。白粉以益 气断 得。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 (阳邪传于少阴。邪热为咽痛。服甘草汤则瘥。若寒热相搏。为咽痛者。服甘草汤。若 不瘥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辛甘微温) 甘草(二两甘平) (桔梗辛温。以散寒。甘草味甘平。以除热。甘梗相合。以调寒热。) 上二味。以水 三升。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热伤于络。则经络干燥。使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与苦酒汤。以解络热。 愈

苦酒汤方

半夏(洗破如枣核大十四枚辛温)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谷中甘微寒) (辛甘散之。半夏之辛。以发音声。甘以缓之。鸡子之甘。以缓咽痛。酸以收之。苦酒 之酸 去滓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甘草汤。主少阴客热咽痛。桔梗汤。主少阴寒热相搏。咽痛。半夏散及汤。主少阴客 热咽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辛温) 桂枝(去皮辛热) 甘草(炙甘平以上各等分) (内经曰:寒yin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半夏、桂枝之辛。以散经寒。甘草之甘。 以缓 以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少阴主水。少阴客寒。不能制水。故自利也。白通汤。温里散寒。)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辛温) 干姜(一两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热。) (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之辛。以通阳气。姜附之辛。以散阴寒。) 上 三味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服 (少阴病。下利脉微。为寒极阴胜。与白通汤。复阳散寒。服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 呕烦 从之 故死。脉微续者。阳气渐复也。故生。)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咸寒) 猪胆 汁(一合苦寒) (内经曰:若调寒热之逆冷。热必行。则热物冷服。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 由是 剂中 胆汁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 有水 (少阴病。二三日。则邪气犹浅。至四五日。邪气已深。肾主水。肾病不能制水。水饮 停 而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甘平) 芍药(三两酸平)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 生姜(三两 切辛温) 白 (脾恶湿。甘先入脾。茯苓、白术之甘。以益脾逐水。寒yin所胜。平以辛热。湿yin所胜。 佐 滓 后加减法。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 (气逆咳者。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水寒相搏。则咳。细辛干姜之辛。以散水寒。)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小便利。则无伏水。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 (芍药之酸。泄气。干姜之辛。散寒。) 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气逆则呕。附子补气。生姜散气。千金曰。呕家多服生姜。此为呕家圣药。)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 或 (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为里寒。身热不恶寒。面色赤。为外热。此阴甚于 内。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 味。以 水三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 (葱味辛。以通阳气。) 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 (芍药之酸。通寒利腹中痛。为气不通也。) 呕者。加生姜二两。 (辛以散之。呕为气不散也。) 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咽中如结。加桔梗则能散之。)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利止脉不出者。亡血也。加人参以补之。经曰:脉微而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 之。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者。四肢不温也。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自温。至少阴。则邪热

四逆散方

甘草(炙甘平) 枳实(破水渍炙干苦寒) 柴胡(苦寒) 芍药(酸微寒) (内经曰:热yin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枳实、甘草之苦。以泄里热。 芍药 日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痢。 (肺寒气逆则咳。五味子之酸。收逆气。干姜之辛。散肺寒。并主下痢者。肺与大肠为 表里 悸者。加桂枝五分。 (悸者。气虚而不能通行。心下筑筑然悸动也。桂。犹圭也。引导阳气。若热以使。)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茯苓味甘而淡。用以渗泄。)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里虚遇邪则痛。加附子。以补虚。)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匕。纳汤中。煮取一升 半。 (泄利下重者。下焦气滞也。加薤白。以泄气滞。)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下利不渴者。里寒也。经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寒故也。此下利呕渴。知 非虚 小便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传经五六日。邪传少阴。则口燥舌干而渴。为邪渐深也。今少阴病得之二三日。 邪气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肾水也。青。肝色也。自利色青。为肝邪乘肾。难经曰:从前来者。为实邪。 以肾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少阴入腑也。六七日。少阴之邪入腑之时。阳明内热壅甚。腹满。不大便也。阳明 病。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不云急温。此 少阴 有形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 中实 (伤寒表邪传里。至于少阴。少阴之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邪既留于胸中。而不散 者。 是以 温而则但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脉微为亡阳。涩为亡血。下利呕而汗出。亡阳亡血也。津液不足。里有虚寒。必数更 衣。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 口 之 时 吐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经曰:阴病见阳脉而生。浮者。阳也。厥阴中风。脉微浮。为邪气还表。向汗之时。 故云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木也。旺于卯丑寅。向旺。故为解时。)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邪至厥阴为传经尽。欲汗之时。渴欲得水者。少少与之。胃气得润。则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四逆者。四肢不温也。厥者。手足冷也。皆阳气少而阴气多。故不可下。虚家亦然。 下之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阴气胜则厥逆而利。阳气复则发热。利必自止。见厥。则阴气还胜而复利也。)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 以索 之旦 厥相 (始发热。邪在表也。至六日邪传厥阴。阴气胜者。作厥而利。厥反九日。阴寒气多。 当不 饮食 胃气 不能 若 疮。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 冷。 (伤寒脉迟。六七日为寒气已深。反与黄芩汤寒药。两寒相搏。腹中当冷。冷不消谷。 则不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 止。 (伤寒先厥而利。阴寒气胜也。寒极变热。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 其喉 气下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 热亦 (前厥后发热者。寒极生热也。前热后厥者。阳气内陷也。厥深热深。厥微热微。随阳 气陷 内发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 故 (阴胜则厥。阳胜则热。先厥五日。为阴胜。至六日。阳复胜。热亦五日。后复厥者。 阴复 其病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手之三阴三阳。相接于手十指。足之三阴三阳。相接于足十指。阳气内陷。阳不与阴 相顺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 其 烦 (脏厥者。死。阳气绝也。蛔厥。虽厥而烦。吐蛔已则静。不若脏厥而躁无暂安时也。 病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味酸温) 细辛(六两辛热) 干姜(十两辛热) 黄连(一斤苦寒) 当归(四 两辛 甘温) 黄柏( (肺主气。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乌梅之酸。以收阳气。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之 寒yin 以安 捣成 服。 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 其病 (指头寒者。是厥微热少也。默默不欲食。烦躁者。邪热初传里也。数日之后。小便色 白。 胁烦 必致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手足厥。不结胸者。无热也。小腹满。按之痛。下焦冷结也。)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 其后 (先热后厥者。阳气邪传里也。发热为邪气在表。至四日后厥者。传之阴也。后三日。 复传 除者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伤寒阴胜者先厥。至四日邪传里。重阴必阳却热三日。七日传经尽。当愈。若不愈。 而复 也。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伤寒六七日。则正气当复。邪气当罢。脉浮身热为欲解。若反脉微而厥。则阴胜阳也。 烦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伤寒发热。邪在表也。下利厥逆。阳气虚也。躁不得卧者。病胜藏也。故死。)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金匮要略曰。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下不禁。伤寒发热。为 邪气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伤寒至七日。为邪正争之时。正胜则生。邪胜则死。始不下利。而暴忽发热下利。汗 出不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 (伤寒五六日。邪气当作。里热之时。若不结胸。而腹濡者。里无热也。脉虚者。亡血 也。 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发热而厥。邪传里也。至七日传经尽。则正气胜邪。当汗出而解。反下利。则邪气胜。 里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脉促。则为阳虚不相续。厥逆。则为阳虚不相接。灸之以助阳气。)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滑为阳厥。气内陷。是里热也。与白虎汤。以散里热也。)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手足厥寒者。阳气外虚。不温四末。脉细欲绝者。阴血内弱。脉行不利。与当归四逆 汤。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辛温) 桂枝(三两辛热) 芍药(三两酸寒) 细辛(三两辛热) 大枣(二十五 个甘 (内经曰:脉者,血之府也。诸血者。皆属心。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苦先入于心。 当归 七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茱萸辛温。以散久寒。生姜辛温。以行阳气。)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出。则热当去。热反不去者。亡阳也。内拘急下利者。寒甚于里。四肢疼。厥逆 而恶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内外虽殊。其亡津液。损阳气。则一也。阳虚阴胜。故生厥逆。与 四逆 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 之。 (手足厥冷者。邪气内陷也。脉紧牢者。为实。邪气入腑。则脉沉。今脉乍紧。知邪结 在胸 以吐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 也。 (金匮要略曰。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厥虽寒胜。然以心下悸。为水饮内甚。先与茯苓 甘草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 不止 (伤寒六七日。邪传厥阴之时。大下之后。下焦气虚。阳气内陷。寸脉迟。而手足厥逆。 下 咽喉不利 之。若泄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甘温) 升麻(一两一分甘平) 当归(一两一分辛温) 知母(苦 寒) 黄芩( 药(酸 平) (玉函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甚热之气。以汗发之。麻黄、升麻之甘。以发浮热。 正气 心去 芍 先 汗出愈。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伤寒四五日。邪气传里之时。腹中痛。转气下趋少腹者。里虚遇寒。寒气下行。欲作 自利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伤寒邪自传表。为本自寒下。医反吐下。损伤正气。寒气内为格拒。经曰:格则吐逆。 食 通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干姜(辛热) 黄连(苦寒) 黄芩(苦寒) 人参(甘温各三两) (辛以散之。甘以缓之。干姜、人参之甘辛。以补正气。苦以泄之。黄连、黄芩之苦。 以通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阴寒之疾。反大热者。逆。有微热而渴。里气方温也。经曰:诸弱发热。脉弱 者。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下利。阴病也。脉数。阳脉也。阴病见阳脉者生。微热汗出。阳气得通也。利必自愈。 诸 下利手足厥逆。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下利手足厥逆。无脉者,阴气独胜。阳气大虚也。灸之阳气复。手足温而脉还。为欲 愈。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少阴肾水。趺阳脾土。下利为肾邪干脾。水不胜土。则为微邪。故为顺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者。脉当沉而迟。反浮数者。里有热也。涩为无血。尺中自涩者。肠胃血散也。 随利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下利者。脾胃虚也。胃为津液之主。发汗亡津液。则胃气愈虚。必胀满。)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沉为在里。弦为拘急。里气不足。是主下重。大则病进。此利未止。脉微弱数者。邪 气微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 所 (下利清谷。脉沉而迟。里有寒也。面少赤。身有微热。表未解也。病患微厥。针经曰: 下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经曰: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者。无阳也。 时。周时也。周时厥愈。脉出为阳气复。则得生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下利者。里虚也。脉当微弱。反实者。病胜脏也。故死。难经曰:脉不应病。病不应 脉。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为里寒。身热不解。为外热汗出阳气通行于外。则未当厥。其汗出而厥者。 属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利则津液少。热则伤气。气虚下利。致后重也。与白头翁汤。散热浓肠。)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苦寒) 黄连(苦寒) 黄柏(苦寒) 秦皮(苦寒各三两) (内经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利则下焦虚。是以纯苦之剂坚之。) 上四味。以 水七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四逆汤。攻表桂枝汤。 (下利腹满者。里有虚寒。先与四逆汤温里。身疼痛。为表未解。利止里和。与桂枝汤 攻表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自利不渴。为脏寒。与四逆汤以温脏。下利饮水。为有热。与白头翁汤以凉中。)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经曰:实则谵语。有燥屎。为胃实。下利为肠虚。与小承气汤。以下燥屎。)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下利后不烦为欲解。若更烦而心下坚者。恐为谷烦。此烦而心下濡者。是邪热乘虚。 客于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胃脘有痈。则呕而吐脓。不可治呕。得脓尽。呕亦自愈。)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呕而脉弱。为邪气传里。呕则气上逆。而小便当不利。小便复利者。里虚也。身有微 热。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干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者。寒气上攻也。与吴茱萸汤。温里散寒。)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经曰: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出者。以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 所 (大吐大下。胃气极虚。复极发汗。又亡阳气。外邪怫郁于表。则身热。医与之水。以 发其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哕而腹满。气上而不下也。视其前后部有不利者。即利之。以降其气。前部。小便也。 后

卷一百二十九 伤寒门

辨伤寒热病两感证候

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 也。 虽甚 口 俱 腑。 是


辩伤寒热病不可治形候

伤寒三部脉。阴阳脉俱盛。大汗出。不解者。不可治。 伤寒阴阳俱热。虚不止者。不可治。 伤寒脉至。乍数乍疏者。不可治。 伤寒谵言妄语妄诞身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脉沉细。手足遂冷者。不可治。 伤寒咳而上气。其脉散者。不可治。 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沉小者。不可治。 伤寒已得汗。脉沉小者。生。浮大者。不可治。 伤寒谵语。直视而喘者。不可治。 伤寒下利厥逆。躁不能卧者。不可治。 伤寒发热下利。至厥不反者。不可治。 伤寒病。恶寒。蜷而利。手足逆者。不可治。 伤寒五六日。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时自吐利。复烦躁。 不得卧寐者。不可治。 伤寒六七日。喘息高者。不可治。 伤寒发汗不出。若大灌发者。不可治。 伤寒泄而腹满甚者。不可治。 伤寒目不明。热不已者。不可治。 伤寒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不可治。 伤寒汗不出。呕血者。不可治。 伤寒舌本烂。热不已者。不可治。 伤寒咳血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不可治。 伤寒髓热者。不可治。 伤寒热而痉者。不可治。 伤寒热病。腰折瘈瘲 。齿噤者。不可治。 伤寒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脉不还。不可治。 伤寒四逆。恶寒。脉不至。其人不热而躁者。不可治。 热病脉代者。一日死。 热病二三日。身体热。腹痛。头痛。食饮如故。脉直而疾者。至八日。不可治。 热病三四日。腰以下不得汗。脉大疾者。生。脉细小难得者。不可治。 热病四五日。头不热。腹不痛而吐。脉来微细。至十二日。不可治。 热病七八日。其脉微。小便如墨。口干。脉代。舌焦干黑者。不可治。 热病七八日。脉微小。病患便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 热病七八日。脉不躁不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者。死。 热病八九日。头不疼。身不痛。目不赤。色不变而反利。脉来累累。按不弹手。时大。 心下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 热病脉常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者。生也。 热病已得汗。体热不去者。不可治。 热病。其人滚滚大热。脉细小者。不可治。 热病下利不止。腹中痛甚者。不可治。


辨可灸形证

夫少阴病。其人虽里和。其病恶寒者。宜灸之。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而发热。脉不足者。灸其少阴。 夫吐下。手足厥。无脉者,当其厥阴灸之。不温。反微喘者。死。 伤寒六七日。脉数。手足厥。躁烦不已。灸厥阴。不顺者。死。


辨不可灸形证

凡微数之脉。不可灸。因热为邪。必致烦逆。内有损骨伤筋。血枯之患。 脉当以汗解。反以灸之。邪无所去。因火而盛。病当必重。此为逆之治。欲解者。当发 其汗


辨可火形证

夫凡下利后。下部中痛。当温之。宜炒枳实。若熬盐等熨之。


辨病不可火形证

夫伤寒。寸口脉浮而弱。即血气虚。胃气微。其脉浮。则汗出如流珠。卫气微。营气虚。 故 阳盛即衄。阴虚即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枯燥。但头汗出。至颈而还。腹满。微喘。口 干咽烂。或不大便。其甚者哕。手足躁扰。循衣摸床。若心下满。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小 便不利者。不可治。 夫伤寒脉浮。而以火逼劫汗。即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 太阳病。以火蒸之。不得汗者。其人必燥结。若不结。必下清血。其脉躁者。必发黄也。 夫太阳病。而熨其背。大汗必出。火气入胃。胃中干竭。必发荒语。


辨可水形证

夫太阳病。瘥后。胃中干燥。不得眠睡。渴欲饮水。当稍稍饮之。即愈。 若呕吐。热在膈上。思水者。与五苓散。即可饮水也。 夫伤寒七八日。大渴欲饮水。然当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 夫凡伤寒病。能饮水者。为欲愈也。若不渴而强与之。因此成祸者。其数多矣。 夫可水。除烦。使胃和。常须少与。勿令多。若还不与。无由作汗。强与。还因水致病。 非 与 曰 病 饮 水 为 为 皮肤。则为肿重。饮水过多者。五苓散主之。


辨不可水形证

夫凡发汗后。饮水。水灌之。其人必喘。水药不得入口。则为逆。 伤寒结胸。为无热证者。宜与平和之药。若以水灌之。益令热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即 烦。 夫寸口脉浮大。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即为腹鸣。医 不知 夫伤寒五六日。而渴欲饮。未宜与也。为腹中热气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作病深矣。若 大渴


辨可温形证

大法。冬宜热药。 夫凡病发热头痛。脉浮数。身有疼痛。宜温其表。 夫病腹满。下利。呕吐。身体疼痛者。宜温其里。 夫太阳病。下利不渴。其脏有寒。当宜温之。其人饮食入。则吐。手足寒。脉弦迟。此 为中 夫少阴病。其脉沉者。急当温之。下利不欲食者。当宜温之。下利脉迟紧。为痛未止。 下利 夫凡脉浮革者。自腹鸣。若渴之与水者。必哕。宜温之。 夫病下之后。续得下利。水谷不止。身体疼痛。急当救里。宜温之。与治中四逆附子汤。 诸


辨霍乱病证并治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名霍乱。(三焦者。水谷之道路。邪在上焦。则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则利而不吐。邪在中焦。 则既 者挥 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自吐下。又利 止。 (发热头痛。身疼恶寒者。本是伤寒。因邪入里。伤于脾胃。上吐下利。令为霍乱。利 止里 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 利者 者。 (微为亡阳。涩为亡血。伤寒脉微涩。则本是霍乱。吐利亡阳亡血。吐利止。伤寒之邪 未 利 若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利为虚。不利为实。欲大便而反失气。里气热也。此属 阳明。便必硬也。十三日愈者。伤寒六日传过三阴三阳。后六日。再传经尽。则阴阳之气和。大邪之气去而愈也。) 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 一日 (下利后。亡津液。当便硬能食。为胃和。必自愈。不能食者。为未和。到后经中。为 复过一经。言七日后再经也。颇能食者。胃气方和。过一日当愈。不愈者。暴热使之能食。 非阳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而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恶寒脉微而利者。阳虚阴胜也。利止则津液内竭。故云亡血。金匮玉函曰。水竭则无 血。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 之。 (头痛发热。则邪自风寒而来。中焦为寒热相半之分。邪稍高者。居阳分。则为热。热 多欲

理中丸方

人参(甘温) 甘草(甘平炙) 白术(甘温) 干姜(辛热以上各三两) (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甘补之。人参、白术、甘草之甘。以缓脾气调中。 寒 沸 法

加减法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 (脾虚。肾气动者。脐上筑动。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术甘壅补。桂泄奔豚。是相易 也。)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 (呕家不喜甘。故去术。呕家多服生姜。以辛散之。) 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 (下多者。用术以去湿。悸加茯苓。以导气。) 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 (津液不足。则渴。术甘以缓之。) 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 (里虚则痛。加人参以补之。) 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 (寒yin所胜。平以辛热。) 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胃虚。则气壅腹满。甘令人中满。是去术也。附子之辛。以补阳散壅。)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吐利止。里和也。身痛不休。表未解也。与桂枝汤小和之。外台云:里和表病。汗之 则愈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上吐下利。里虚。汗出。发热恶寒。表未解也。四肢拘急。手足厥冷。阳虚阴胜也。 与四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吐利亡津液。则小便当少。小便复利。而大汗出。津液不禁。阳气大虚也。脉微为亡 阳。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吐已下断。津液内竭。则不当汗出。汗出者。不当厥。今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 脉微 与 曰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内经曰: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新虚不胜谷气。是生小烦。)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证并治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 欲举 (大病新瘥。血气未复。余热未尽。强合阴阳得病者。名曰易。男子病新瘥未平复。而妇人 相感 中拘 熏

烧 散方

上取妇人中 。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病有劳复。有食复。伤寒新瘥。血气未平。余热未尽。早作劳动病者。名曰劳复。病 热少 浮越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苦寒) 栀子(十四枚擘苦寒) 豉(一升绵裹苦寒) (枳实栀子豉汤。则应吐剂。此云覆令微似汗出者。以其热聚于上。苦则吐之。热聚于 表者 空煮 伤寒瘥以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瘥后。余热未尽。更发热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脉浮者。热在表也。故以汗解。 脉沉 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大病瘥后。脾胃气虚。不能制约肾水。水溢下焦。腰以下为肿也。金匮要略曰。腰以 下肿

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咸平熬) 泽泻(咸寒) 栝蒌根(苦寒) 蜀漆(辛平洗去腥) 葶苈(苦寒 熬) 商陆 根( (咸味涌泄。牡蛎、泽泻、海藻之咸。以泄水气。内经曰:湿yin于内。平以苦。佐以酸 辛 散 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汗后阳气不足。胃中虚寒。不纳津液。故喜唾不了了。与理中丸。以温其胃。)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伤寒解后。津液不足而虚羸。余热未尽。热则伤气。故少气。气逆欲吐。与竹叶石膏 汤。

竹叶石膏汤

竹叶(二把辛平) 石膏(一斤甘寒) 半夏(半升洗辛温) 麦门冬(一升甘平去心) 人参(三 (辛甘发散而除热。竹叶、石膏、甘草之甘辛。以发散余热。甘缓脾而益气。麦门冬 人 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患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 则愈。 (阳明旺于申酉戌。宿食在胃。故日暮微烦。当下之。以损宿谷。)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猝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 此易 (诸不可汗不可下病证药方。前三阴三阳篇中。经注已具者。更不复出。其余无者。于 此以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 气反 (寸关为阳。脉当浮盛。弱反在关。则里气不及。濡反在巅。则表气不逮。卫行脉外。 浮为 无血 接。 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者。筑筑然气动也。在右者。在脐之右也。难经曰:肺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 牢若 则不 伤肺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伤肉 。 (难经曰:肝内证。脐之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肝气不治。正气内虚。气动于脐之左 也。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难经曰:心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心气不治。正气内虚。气动于脐之上也。 心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谷不 得前 (难经曰:肾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肾气不治。正气内虚。动气发于脐之下 也。 肾 前者。肾水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 (咽门者。胃之系。胃经不和。则咽内不利。发汗攻阳。血随发散而上。必吐血也。胃 经不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 源。 (动数之脉。为热在表。微弱之脉。为热在里。发汗亡津液。则热气愈甚。胃中干燥。 则大 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 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弦在上。则风伤气。风胜者。阳为之运动。微在下。则寒伤血。血伤者。里为之阴寒。 外 栗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 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 热。 (肺寒气逆。咳者则剧。吐涎沫。亡津液。咽中必干。小便不利。膈中阳气虚。心中饥 而烦 汗攻 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厥而脉紧。则少阴伤寒也。法当温里。而反发汗。则损少阴之气。少阴之脉。入肺中。 循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瘥。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 (不可发汗而强发之。轻者因发而重而难瘥。重者脱其阴阳之气。言乱目眩而死。难经 曰。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肺经虚冷。上虚不能治下者。咳而小便利。或失小便。上虚发汗。则阳气外亡。四肢 者。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中懊 如饥。发汗 则致 (伤寒当无汗。恶寒。今头痛。发热。微汗出。自呕。则伤寒之邪传而为热。欲行于里。 若 风 火热伤肺。必发咳而唾脓。) 夫脉沉数。病在里。不可发汗。无阳故也。 凡脉尺中迟。不可发汗。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凡脉微软弱者。不可发汗。 凡腹中有动气在左右。不可发汗。 凡诸动脉微弱者。不可发汗。汗则小便难。腹中干。烦躁也。 凡失血者。不可发汗。发汗。必恍惚心乱。 凡咽燥者。不可发汗。 凡积热在脏。不宜发汗。汗则必吐。口中烂生疮。 凡下利水谷。忌攻其表。汗出必胀满。咳嗽。小便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即逆不堪者。 脉 表 全 可 此救兵也。谨之谨之。 (表中风寒。里则不消。里病表热者。虽无阳证。可以小辛之剂。微汗而温散之。) 微脉弱。为亡阳。不可汗。桂枝二越婢一汤。尺脉迟。为血少。营气不足。不可发汗。 先以 本条。 坏病者。吐汗下温不解。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并不可汗。小柴胡汤。 衄血下血。虽脉浮紧。无汗。然衄欲愈。下者亦欲愈。不愈。用桂枝汤。不可发汗。腹 中左 筋惕 烦。 大烦 下利清谷。用理中汤。或大便不通者。皆不可汗。 恶寒脉浮。此为表证。若渴则邪欲入里。不可汗。 夫咽干喉塞。亡血。淋家。衄家。疮家。动气。并不可汗。证治论。皆用小柴胡汤。厥 逆不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

大法。春夏宜发汗。 (春夏阳气在外。邪气亦在外。故可发汗。)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 然一时间许。亦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 当重 (汗缓缓出。则表里之邪悉去。汗大出。则邪气不除。但亡阳也。阳虚为无津液。故不 可重 凡服汤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 然 (圣济经曰:汤液主治。本乎腠理。壅郁除邪气者。于汤为宜。金匮玉函曰。水能净万 物。 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硬尔。设利者。为大逆。硬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 浮当 (经曰: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为大逆。便硬难。虽为里实。亦当先解其外。若 行利 而复 下利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宜桂枝汤发汗。 (外台云:里和表病。汗之则愈。) 太阳病。脉浮数者。宜发汗也。 太阳病。脉浮大数者。宜发汗也。 阳明病。脉迟。汗多而微恶寒者。外未解。宜发汗。 阳明病。脉浮数者。宜发汗。 太阳病。常汗微微自出。更宜发汗。 凡脉浮而紧者。浮则为风。紧则为寒。宜发汗。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外未解也。宜发汗。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恶寒。宜发汗。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胃为水谷之海。津液之主。发汗多亡津液。胃中燥。必发谵语。此非实热。则不可下。 与


辨不可吐

夫太阳病。恶寒而发热。自汗出。而反不恶寒热。关上脉细数者。不可吐之。 夫少阴病。其人欲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手足寒。脉弦迟。干呕。此膈 上有诸四逆者。不可吐之。 诸虚羸。不可吐之。 新产者。不可吐之。 病者。恶寒而不欲近衣。不可吐之。


辨可吐

大法。春宜吐。 (春时阳气在上。邪气亦在上。故宜吐。) 凡用吐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要在适当不欲过也。)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 反迟 (胸上诸实。或痰实。或热郁。或寒结胸中。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反有涎唾 者。 滑者 上盛不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宿食在中下脘者。则宜下。宿食在上脘。则当吐。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 者。 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 之。 大法。春夏宜吐。凡病头不强痛。寸口脉浮。胸中痞满。上冲喉咽。不得息。此为有痰。 当 伤寒胸满痰逆。干呕。热嗽及肺壅唾脓等。宜吐之。 夫宿食在胃脘。宜吐之。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 气反 (阳微下之。阳气已虚。阴气内甚。故心下痞硬。) 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也。 (动气在右。肺之动也。下之伤胃。动肺。津液内竭。咽燥鼻干者。肺属金。主燥也。 头眩 动气在左。不可下。下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虽有身热。卧则欲蜷。 (动气在左。肝之动也。下之损脾。而肝气益胜。复行于脾。故腹内拘急。食不下。动 气更 动气在上。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热烦。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 (动气在上。心之动也。下之则伤胃。内动心气。心为火。主热。针经曰:心所生病者。 掌 上 动气在下。不可下。下之则腹胀满。猝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也。 (动气在下。肾之动也。下之则伤脾。肾气则动。寒乘脾。故有腹满头眩。下利。则心 下痞 咽中闭塞。不可下。下之则上轻下重。水浆不下。卧则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数十行。 (咽中闭塞。胃已不和也。下之。则闭塞之邪。为上轻。复伤胃气。为下重。至水浆不 下。 诸外实者。不可下。下之则发微热。亡脉厥者。当脐握热。 (外实者。表热也。汗之则愈。下之为逆。下后里虚。表热内陷。故发微热。厥深者。 热亦 诸虚者。不可下。下之。则大渴求水者。易愈。恶水者剧。 (金匮玉函曰。虚者十补。勿一泻之。虚家下之为重虚。内竭津液。故令大渴求水者。 阳气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 虚。 (虚家下之。是为重虚。难经曰: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此者。是中工所害也。) 微则为咳。咳则吐涎。下之则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则胸中如虫啮。粥入则出。 小便 语言 (内经曰: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肺感微寒为咳。则脉亦微也。 下之 便不 者。 者目盲 前。气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浮反在上。数反在下。浮为阳虚。数为亡血。浮为虚。 数 吸 下 (弱在关。则阴气内弱。濡在巅。则阳气外弱。浮为虚。浮在上。则卫不足也。故云阳 虚。 润脏 胁下 热。 腹甚 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微。紧则营中寒。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营紧胃气冷。微呕心 内烦 热在 栗栗而振寒。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巅。体惕而又振。小便为微难。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 间。呕变反肠出。颠倒不得安。手足为微逆。身冷而内烦。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 (卫冷营寒。阳微中风。发热恶寒。微呕心烦。医不温胃。反为有热。解肌发汗。则表 虚亡 怅怏 以重 寒因 本草曰 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血虚为无阴。孤阳独下阴部者。小便当赤而难。胞中 当虚 得眠 (卫为阳。营为阴。卫气强实。阴血虚弱。阳乘阴虚。下至阴部。阴部。下焦也。阳为 热。 出。 射也 污泥 脉数者。久数不止。止则邪结。正气不能复。正气却结于脏。故邪气浮之。与皮毛相得。 脉 (数为热。止则邪气结于经络之间。正气不得复行于表。则却结于脏。邪气独浮于皮毛。 下 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浮大属表。故不可下。病欲吐者。不可下。) 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为邪犹在胸中也。)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 (表未解者。虽有里证。亦不可下。当先解外。为顺。若反下之。则为逆也。经曰:本 发汗 夫病阳多者热。下之则硬。 (阳。热证多。则津液少。下之。虽除热。复损津液。必便难也。或谓阳多者。表热也。 下 无阳阴强。大便硬者。下之。则必清谷腹满。 (无阳者。亡津液也。阴强者。寒多也。大便硬。则为阴结。下之虚胃。阴寒内甚。必 清谷 伤寒发热。头痛。微汗出。发汗则不识人。熏之则喘。不得小便。心腹满。下之则短气。 小 (伤寒则无汗。发热头痛。微汗出者。寒邪变热。欲传于里也。发汗则亡阳。增热。故 不识 下之 热 伤寒脉阴阳俱紧。恶寒发热。则脉欲厥。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其 候也 中则熨之 (脉阴阳俱紧。则清邪中上。浊邪中下。太阳、少阴俱感邪也。恶寒者少阴。发热者太 阳。 咙 则少 邪下 火 而危 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若下之。咽 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必下重便脓血。头痛目黄者。若下之。则两目闭。贪水者脉必厥。 其声 谷出 则小 (伤寒发热。寒变热也。口中勃勃气出。热客上膈也。头痛目黄。血不可制者。热蒸于 上也 口中 则热气内伏。则目闭也。贪水为阴虚。下之。又虚其里。阳气内陷。故脉厥。声嘤。咽喉闭塞。阴虚发汗。又虚其阳。使阴阳俱虚。而战栗也。恶水为阳虚。下之又虚胃气。虚寒内甚。 故里冷。不嗜食。阳虚发汗。则上焦虚燥。故口中伤烂。舌上白苔而烦躁也。经曰:脉数不 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此有瘀血。此脉数实。不大便六七日。热蓄血于 内也。七日之后。邪热渐解。迫血下行。必便血也。便血发汗。阴阳俱虚。故小便利。) 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其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主之。 (脉大为虚。以未应下而下之。利因不休也。浮者。按之不足也。革者。实大而长。微 弦也 夫伤寒脉濡而弱。阳气不足。不可下之。下之。则心下痞。津液内竭。咽燥鼻干也。 夫伤寒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营。寒则伤卫。营卫俱病。骨节烦疼。 当发 夫伤寒脉浮濡弱。不得发汗。无阳故也。阳亡虚。尺中弱涩者。不可下。 夫伤寒结胸证。其脉浮大。不可下。下之即死矣。 夫太阳与阳明合病。喘促胸满。不可下。 夫太阳与少阳合病。心下坚。颈项强而眩。不可下也。 夫四逆病厥者。不可下也。 夫病欲吐者。不可下也。 夫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咽作结胸也。 夫太阴病。其人腹满吐食。不可下。下之益甚。 夫少阴病。当心下坚满。不可下之。后利不止者死。 夫病在里而脉实者。可下。里证悉具。若恶寒。若脉不实。是里犹带表也。未可下之。 伤寒 者水 设或 此救 脉来细小。固不可下。若细小而牢紧。又可下也。脉浮。病在表。不可下。结胸。脉浮 大。 证。 有阳明 但用蜜 脾约证。大便坚。小便清者。热不在里。虽不大便。不可下。桂枝汤汗之。少阴证。小 便白 惟水便如常。乃可下之。 有表证。脉带浮。或恶寒。或犹生寒热。并不可下。不转失气。谓不下泄也。不下泄。 则先 更进 胡汤 头汗 喉 乌 动气 下 汤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大法。秋宜下。 (秋时阳气下行。则邪亦在下。故宜下。) 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汤之为言荡也。涤荡肠胃。溉灌脏腑。推陈燥结。却热下寒。破散邪疫。理导。润泽 枯槁 利。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下利三部脉平者。已为实。而久按之。 心下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曰。滑则谷气实。下利脉迟而滑者。胃有宿食也。脾胃伤食。不消水谷。是 致下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 有宿 (寸以候外。尺以候内。浮以候表。沉以候里。寸口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按之反涩。 尺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下之。与大承气汤。 (伤食则恶食。故不欲食。如伤风恶风。伤寒恶寒之数也。) 下利瘥后。至其年月日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复下之。宜大承气汤。 (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心先受之。乘秋。则肺先受之。 假令 而痛也。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脉经曰:脉滑者。为病食也。下利脉滑。则内有宿食。故云当有所去。与大承气汤。 以下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为实。可下之。腹中满痛者。里气壅实也。 故 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解之。宜大柴胡汤。 (伤寒后。为表已解。脉沉为里未和。与大柴胡汤。以下内实。经曰:伤寒瘥以后。更 发热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以下之。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曰。脉双弦者。寒也。经曰:运为在脏。脉双弦而迟者。阴中伏阳也。必心 下硬 夫少阴病。得之口燥咽干。宜急下之。 夫伤寒病患。腹满不大便者。亦然。 夫伤寒病。腹中满痛者。为寒。当宜下之。 夫伤寒脉数而滑者。有宿食。当下之。则愈。 夫伤寒六七日。目中瞳子不明。无外证。大便难。微热者。此为实。宜急下之。 夫太阳病。七八日。脉微浮者。其人发狂。此下焦有热。小腹当坚而满。小便自利。下 血乃 夫阳明病。但头汗出。其身无汗。小便不利。渴引水浆。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宜 急下 夫伤寒有热。而小腹满者。小便反利。此为有蓄血。当宜下之。 夫伤寒病。五六日不大便。绕脐痛。烦躁汗出者。此为有结。汗出后。则暂解。日晡则复发 夫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小便不利。其腹微满者。宜下之。 夫阳明病。其人多汗。津液越出。胃中有热。大便必坚。宜下之。 夫伤寒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热不解。腹满如痛者。此有宿食。宜下之。 夫伤寒病。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不能卧。此胃中内有结燥故也。宜下 之


备列加减方

此以下诸方。于随卷本证下虽已有。缘止以加减言之。未甚明白。似于览者检阅未便。 今复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桂 枝(三两 去皮) 一升。

桂枝加浓朴杏子汤方(于桂枝汤方内加浓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依前法)

桂枝加附子汤方(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术柏汤方附于此 方内去桂枝

桂枝去芍药汤方(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余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 擘) 沫。 纳诸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 切) 杏仁( 黄一二 沸

白虎加人参汤方(于白虎汤方内加人参三两余依白虎汤法)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于桂枝汤方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依前法煎服 小便利

葛根加半夏汤方(于葛根汤方内加入半夏半升余依葛根汤法)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于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余依 桂枝汤法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豉汤方内加入甘草二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栀子豉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柴胡加芒硝汤方(小柴胡汤内加芒硝六两余依前法服不解更服)

桂枝加桂汤方(桂枝汤方内更加桂二两共五两余依前法)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 黄芩 人参(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 芍药(一两半) 大枣 温服。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脐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 三味 以

生姜泻心汤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 (半升洗) 黄 温服 一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上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于黄芩汤方内加半夏半升生姜一两半余依黄芩汤法服)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一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 二枚

桂枝加芍药汤方(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三两通前共六两余依桂枝汤法服)

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 和煮。 取

四逆加人参汤方(于四逆汤方内加人参一两余依四逆汤法服)

四逆加猪胆汁汤方(于四逆汤方内加入猪胆汁半合余依前法服如无猪胆以羊胆代 之)


释音

\x辨阳明证并治。

厕(初吏切圊溷也。) 瘕(音假腹中久病。) 疸(音旦黄病。) 愦(古对切心乱也。) 怵(

辨太阴脉证并治。

拒(音巨。抑也。) 函(音含。又音咸。书函。) KT (音荒。目不明也。) 脘(音 管。胃腑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

啮(鱼结切。噬也。) 盥(音贯。澡手也。) 怅怏(上丑亮切。望恨也。下于亮切。 不服也

卷一百三十 伤寒门

伤寒一日候

(附论) 夫伤寒一日。太阳受病。太阳者。膀胱之经也。为三阳之首。故先受病。其脉络于腰脊。 主 俱 桂 桂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今人才见身热头痛。便发汗。不知汗空闭而用麻黄。汗空疏而用桂枝 汤。伤寒。伤风。其治不同。古人必无汗者。方可发汗。

桂枝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一日。太阳受病。头项痛。腰脊强。壮热恶寒。

桂枝 附子(炮裂去皮脐) 干姜(炮裂锉) 甘草(炙微赤锉以上各半两) 麻黄(二两去根节) 如人

麻黄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一日。头痛。身体百节酸疼。恶寒。宜服。

麻黄(一两去根节) 桂心(三分)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芎 (一两) 杏仁(三分汤浸 去皮 散。每服四 五里

解肌汤(出圣惠方)治伤寒初患一日。体热。头痛。

麻黄(一两去根节) 甘草(一分亦作一分半炙微赤锉) 赤芍药(半两) 葛根(一两半锉) 石 服四 钱。 出为

细辛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初得一日。壮热。头目四肢疼痛。

细辛(一两) 赤芍药(一两) 桂心(三分) 干姜(半两炮)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甘草( 去滓

治伤寒一日。脉弦而数。头项腰脊痛。身热烦满。不得睡卧。(出圣惠方) 麻黄(一两去根节) 干姜(炮半两锉) 石膏(一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 入豉

桔梗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一日。壮热头痛。恶寒。

桔梗(二两去芦头) 细辛(半两) 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 麻黄(半两去根节) 白术 (半 浸七遍焙干微

人参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一日。头痛。壮热烦闷。其脉洪数。宜服。

人参(半两去芦头) 桂心(三分) 赤芍药(半两) 白术(半两) 干姜(半两炮) 麻黄(三分去根节)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上为末。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 不 计时

石膏饮子(出圣惠方)治伤寒一日。头痛壮热。心神烦闷。

石膏(一两捣碎) 柴胡(半两去苗) 豉(一合微炒) 麻黄(一两去根节) 葱白(二茎) 薄荷 人 行二

解肌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一日。邪气毒在皮肤肌肉。宜服。

麻黄(半两去根节) 桑根白皮(半两锉) 赤芍药(一分) 栀子仁(一分) 前胡(一分去芦头) 为散。每服 盖出汗。

前胡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初觉头痛。膈上痰壅。宜服。

前胡(一两去芦头) 人参(一两去芦头) 细辛(半两) 桂心(一两) 陈橘皮(一两半汤浸去(一分炙微赤 候。

麻黄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初觉。一日头项腰脊痛。恶寒。

麻黄(半两去根节) 干姜(半两炮) 葱白(三茎) 豉(一合) 上细锉。以水二 大盏。煎 至一

治伤寒初得一日。壮热。头项腰脚疼痛。宜服。(出圣惠方) 麻黄(一两半去根节) 葛根(一两锉) 赤芍药(三分) 柴胡(一两去苗) 桂心(三分) 石膏 十 叶。

治伤寒初觉憎寒壮热。头痛。口苦。宜服。(出圣惠方) 桂心(一两) 赤芍药(一两)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 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 入生 出为

知母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一日。头痛项强。上连风府。壮热憎寒。体痛。口苦。宜服。

知母(一分) 麻黄(半两去根节) 干姜(半两炮) 葱白(四茎) 豉(半合) 上 俱细锉。 和均 若未

葛根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一日。初觉头痛。恶寒壮热。腹内热。脉洪大。

葛根(一两一作半两) 葱白(五茎) 豉(一合) 柴胡(半两去苗) 生姜(一两) 黄芩(半两) 上都细锉。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不计时候。稍热。分为三服。如人 行 五里时

又方(出圣惠方) 麻黄(一两去根节)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锉) 生姜(半两锉切) 葱白(五茎切) 豉(一合) 行 五里时

神丹丸(出圣惠方)治伤寒一日。头痛。遍身壮热。时时恶寒。宜服。发汗。

人参(一两去芦头) 川草乌(一两炮裂去皮脐) 半夏(三分汤洗七次去滑锉) 赤茯苓 (一两)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上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 计时候。以 再服。

附子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一日。壮热头痛。其背恶寒者。宜服。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赤茯苓(半两) 赤芍药(半两) 人参(半两去芦头) 白术(半两) 去滓。不计

治伤寒一日。头痛。先宜煎蒴 汤。淋背发汗。(出圣惠方) 蒴 (五两) 槐枝(三两) 柳枝(四两) 桃枝(三两) 构叶(四两锉) 豉(一升) 葱白 (十 吃粥后

葱豉汤(出圣惠方)治伤寒初得一日。壮热头痛。宜服。

葱白(三茎切) 麻黄(一两去根节锉) 豉(一合) 生姜(半两碎) 上以水二大 盏。煎至一大

治伤寒一日。服葱豉汤不得汗。宜服。(出圣惠方) 葛根(一两锉) 葱白(三茎切) 豉(一合) 上以水二大盏。生姜半两。同煎至一 盏半。 去

青膏方(出圣惠方)治伤寒初得一日在皮肤。头痛项强。四肢烦疼。宜用。

当归(三两) 川椒(三两去目及闭口者) 芎 (三两) 吴茱萸(三两) 白芷(三 两) 附子( 之。良 久 服

黄膏方(出圣惠方)治伤寒一日。目赤。头痛。颈项强直。贼风所入。宜用。

川大黄(半两) 附子(半两去皮脐生用) 细辛(半两) 干姜(半两) 川椒(半两去目及 闭口 月 脂一斤 又

白膏方(出圣惠方)治伤寒一日。目赤。恶寒。肢节疼痛。并疗恶疮。及小儿头疮。牛头马 天雄(二两去皮脐生用) 川乌(三两去皮脐生用) 莽草(三两) 踯躅花(三两) 上 以酒 三升 即成 三。

治伤寒一日至二日。应汗者。作此汤。

葛根(半两) 乌梅(十四枚) 葱白(一握) 豉(一升绵裹) 上切细。以水九升。 煮取三 升。

治伤寒暴发(出本草) 以荆芥、豉汁。煎服之。


伤寒二日候

(附论) 夫伤寒二日。阳明受病。阳明者。胃之经也。主于肌肉。其脉络于鼻。入于目。故得病 二日 也。 阳 今 若无汗。尚恶寒。宜升麻汤。有汗恶寒者。表未解也。宜桂枝汤。无汗脉出。其人喘者。与 麻黄汤。 又问。十二经皆一。而阳明有三。何也?有太阳、阳明。有少阳、阳明。有正阳、阳明 也。 明也 因发 唯 外证必头痛。腰疼。肌热。目痛鼻干也。脉浮大者。太阳也。长者。阳明也。头疼腰痛者。 太阳也。肌热。目痛鼻干者。阳明也。尚恶寒者。可升麻汤汗之。若不恶寒。反恶热。大便 不 汤 又问。二阳有合病。有并病。何也?脉浮大而长。头疼。腰痛。肌热。目痛鼻干者。合 病也 三阳 而谵 设面 烦躁 出

桂枝附子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二日。阳明受病。阳明者。主于肌肉。其气往来。如寒热。 桂枝(一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赤芍药(半两)
上为散。每服 汗出即愈。

人参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二日。头痛鼻干。面赤壮热。四肢烦疼。

人参(三分去芦头) 诃黎勒皮(三分) 干姜(一分炮裂锉) 桂枝(三分) 赤茯苓(一分) 附 水一中盏。煎至六

麻黄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二日。头痛。发热烦闷。宜服。

麻黄(一两去根节) 桂心(三分) 石膏(三分) 黄芩(半两)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芍药( 每服四钱。以水一

解肌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二日。头痛壮热。骨节烦疼。宜服。

干姜(二两炮制) 麻黄(一两去根节) 赤芍药(三分) 黄芩(三分) 石膏(一两) 上为散。 人

吴茱萸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二日。皮肤头痛。项强。四肢烦疼。宜服。

吴茱萸(一两汤洗七遍焙干微炒) 当归(一两微炒锉) 芎 (一两) 附子(一两 炮裂去皮脐) 白芷(一两) 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 麻黄(一两去根节) 川椒(一两去目 及闭口者 微炒 时候

荆芥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二日。头项强。四肢烦疼。

荆芥(一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前胡(一两) 麻黄(二两去根节) 甘草(半两炙微赤 服四钱。 以 即瘥。

白薇(出圣惠方)治伤寒二日不解。宜服。发汗。

白薇(半两) 麻黄(一两去根节) 贝母(三分煨令微黄) 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 双仁麸炒微

柴胡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二日。头项四肢烦热疼痛。

柴胡(一两去苗) 人参(一两去芦)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麻黄(一两半去根节锉) 黄芩( 为散。每服四钱。 以 人

建中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二日。心中惊悸而烦者。

桂心(一两)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白芍药(一两) 桔梗(一两去芦头) 人参 (一两去芦头) 为散。 每服四

附子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二日。头疼壮热。发表。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桂心(一两) 麻黄(一两去根节) 白术 吴茱萸(半两 汤浸七遍焙 不计

治伤寒二日。发汗立效方。(出圣惠方) 附子(半两去皮脐) 白附子(一分) 半夏(半分) 上俱生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 水一

半夏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二日。痰逆。头疼。四肢壮热。

半夏(一两水煮一伏时晒干) 泽泻(一两) 桂心(一两) 干姜(一分炮) 甘草(一分炙微赤 服。

走马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二日。头疼壮热。

草乌头(半两烧灰) 桂心(半两) 硫黄(半分细研)
上为细散。每服一钱。以水 一中盏。入

霹雳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二日。头痛。腰背强硬。憎寒壮热。遍身疼痛。

大黑附子(一枚入急火内烧焦存心少多在临出火时便用瓷器盛盖不合去却烟焰) 上为 细散。

治伤寒。时气。瘟疫。头痛壮热。脉盛。始得一二日。

上取真砂一两。以水一斗。煮取一升。顿服。覆衣被取汗。忌一切生血。

治伤寒及瘟病。头痛壮热。脉盛。始得一二日方。(出肘后方) 上将破鸡子一枚。以冷水半升。将鸡子放入水中。搅匀。别煮水一升令沸。以鸡子水投 其汤

鸡子汤 治发汗后。二三日不解。头痛。肉热。

麻黄(一两去节) 甘草(一两炙) 上切。以水二升。扣鸡子白。令入水。和匀。纳 药后。 搅 忌海藻、菘菜

治伤寒初患二三日。头痛壮热。不解者。治伤寒一日二日。壮热头痛。浑身碎痛。筋脉拘急。鼻塞。嗓干。语声不出。胸中痰实。多下清涕。忽因冒雨伤风。忽因夜行伤冷。憎寒发热。更兼头痛。或因时气之寒。因感寒而咳嗽。或因伤感寒气。头目昏眩。项脚蕤痛。百节拘急。精神不快。头痛不安。浑身沉重。或忽因感寒。肩背寒冷彻骨。但是伤寒。有此一件病证。并宜进此药。凡伤寒。须是初起一二日内。有憎寒壮热者。谓之伤寒。若才得病。并无憎寒。头痛欲碎。身热如火。头面赫赤。眼睛赤露。大便秘热。小便黄赤者。此不名伤寒。谓之热病。即不可服此药。更别有方治 麻黄(去根节) 官桂(去皮) 白术(各一两) 芎 (三分) 本 香白芷 细辛羌活 芍 以 水一盏。煎一两沸。去滓不时热服。若憎寒甚。连进一盏。平常服。减南椒一味。专治伤寒 四 酸 伤

苍术散 治伤寒一日二日以前。逼毒瓦斯令散。

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一宿一两) 甘草(一两半炙) 香附子(三两半炙炒)
上为末。 每服 二钱 汗

苍术散(出活人书)治伤寒一日二日。头痛。发热憎寒。身体疼痛。

石膏(一两 ) 桔梗(半两) 麻黄(一两汤洗过焙干杵) 山茵陈(去根) 甘草 (炙) 苍术(

麻黄葛根汤(出活人书)治伤寒一日至二日。头项及腰脊拘急疼痛。浑身烦热恶寒。

芍药(三两) 豉(一合) 干姜(四分) 葱白(七茎) 麻黄(三两用沸汤泡一二 沸焙秤) 上锉 行四


伤寒三日候

(附论) 夫伤寒三日者。是少阳受病。少阳者。胆之经也。其脉循于胁。上于头耳。故得病三日。 胸 聋 入 脉 少 胃

麻黄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三日不解。头痛。肌肉热。

麻黄(一两去根节) 甘草(半两炒微赤锉) 葛根(一两锉) 浓朴(一两去粗皮涂 生姜汁 炙 热

赤茯苓散(出圣惠方)治伤寒病三日。腹痛。小便不利而呕者。属少阳病证。

赤茯苓(一两) 赤芍药(半两) 白术(半两)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干姜(半两炮赤锉) 温服。

石膏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已经三日。不得汗。头痛发热。

石膏(二两) 桂心(一两) 麻黄(一两去根节) 黄芩(一两)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杏仁( 为散

细辛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三日。咳嗽。胸膈不利。四肢烦疼。壮热头痛。

细辛(一两) 麻黄(一两去根节) 葛根(三分锉) 荆芥(一两) 白术(一两) 赤芍药 (一两) 赤锉) 五味子( 不计

丁香(出圣惠方)治伤寒已经三日。头痛壮热不解。咳嗽痰逆。

丁香 前胡 附子(炮裂去皮脐) 麻黄(去根节) 白术 细辛 桂心(各一两) 甘草 (一两 去滓。

香豉粥(出圣惠方)治伤寒三日。壮热不解。发汗。

麻黄(去根节) 葛根 栀子仁(各一分) 石膏(半两) 荆芥(半两) 生姜(一 分) 豆豉(一 下 米

石膏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三日。虽发汗后。头痛壮热未得全解。毒瓦斯犹盛。

石膏(一两) 荠 (一两) 葛根(一两锉) 黄芩(三分) 麻黄(三分去根节) 甘草(半两炙

麻黄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三日不得汗。烦热闷乱。

麻黄(二两去根节) 葛根(二两) 桂心(一两) 豉(二合) 赤芍药(二两) 石膏(二两 捣碎) 不计时

通关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三日不得汗。四肢不利。

附子(一粒炮裂去皮脐) 干姜(半两炮裂锉) 桂心(一分) 麻黄(一分去根节)
上为散。

正阳丹(出圣惠方)治伤寒三日。头痛壮热。四肢不利。

太阴玄精石(二两) 硝石(二两) 硫黄(二两) 砂(一两) 上都细研。入瓷 瓶子中。 固济 雪水 和为

治伤寒三日。服药之后不得汗。宜用蒸法。(出活人书) 上用薪火烧地。良久扫去火。微用水洒地。取蚕砂、桃叶、柏叶,及糠、麸、麦等。皆 可用 汗周

仙授散(出卫生家宝方)治伤寒三日。

苍术(四两米泔浸一夕洗净) 麻黄(四两去根节) 香附子(去皮毛秤) 甘草(二两生用) 杏 服 青。陆弟子元道人。传元晖于三茅山。

葛根龙胆(出千金方)治伤寒三四日不瘥。身体烦毒而热。

葛根(八两) 龙胆草 大青(各半两) 升麻 石膏 葳蕤(各一两) 甘草 桂心 芍药 黄 三升。 分四服。日三夜一。一方无黄芩。

治伤寒汗出不歇。已三四日。胸中恶物。欲令吐者。

苦参(二分) 甘草(一分炙) 瓜蒂 赤小豆(各二七枚) 上切。以水一升。煮取 半升。 服之当吐。吐不止者。作葱豉粥食之。其吐即止。忌海藻、菘菜。

柴胡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三日以前。表证不除。

柴胡(去芦) 麻黄(去根节) 石膏(各一两) 甘草(半两炙)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

芎 汤(一名神术散出圣济总录)治伤寒初病三日。脉浮。有表证。

芎 (四两) 苍术(一斤半锉麸炒熟木臼杵去黑皮取净者一斤) 本(去苗土一两) 甘草(二两) 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稍热。并三服

白术汤(一名立胜散出圣济总录)治伤寒三日。头痛壮热。骨节疼痛。

白术 五味子 甘草 石膏(各四两) 干姜 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盐一捻,煎至同

治伤寒三五日。疑有黄。则宜服此油方。

上取生乌麻油一盏。水半盏。以鸡子白一枚和之。熟。搅令相得。作一服。令尽。

茵陈散(出王氏博济方)治伤寒。大解表。发汗。三日内。并宜服。新产前。不得服。

山茵陈(二两) 麻黄(二两不去节) 荆芥(一两) 细辛(半两) 川芎(一两) 川 大黄 (一两) 干薄荷(一两) 官桂(二两去皮)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盏。生姜 五片。 葱白一

黄连阿胶汤(出济生拔粹方)治少阴病。二三日以上。经病日去。中心烦。不得卧者。少阴 黄 (一两微炒) 黄连(二两去皮微炒) 阿胶(一两) 栀子仁(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 四钱

神术散(出广南卫生方)治解利。四时伤寒。凡三日以内。乃可服。若传经。不可服。寻 苍术(以生而包系去皮用米泔水浸干切作片子焙干麸炒黄去麸秤四两) 川芎(一两洗 净 切) 片。 同煎至七

凡初觉伤寒。三日内。(出本草) 上但取热汤饮之。候吐则止。可饮一二升。随吐汗出。即瘥。重者亦减半。

治伤寒二三日。咽痛者。(出本草) 上取甘草二两。炙。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服五合。日三服。


伤寒四日候

(附论) 夫伤寒四日。太阴受病。太阴者。脾之经也。为三阴之首。是故三日以后。阳受病讫。 传之 膈。 沉细 太阴 脉 又问。古人以四日太阴证。病在胸膈。可吐而愈。何也?答曰:有太阴证脉大。胸满多 痰者 在下

恒山(出圣惠方)治伤寒四日。太阴初受病。宜服。吐之。

恒山(三分) 甘草(三分) 鳖甲(三分涂醋炙令黄色去裙 ) 石膏(三分) 柴胡(三分 去苗) 不计时

和气治中汤(出圣惠方)治太阴初受病。服恒山散吐后。宜服。

人参(半两去芦头) 藿香(半两) 白术(三分) 甘草(二分炙微赤锉) 干姜(一 分炮) 白茯 姜半 分。

麻黄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四日吐后。或壮热头痛。身体酸疼。口苦心烦。

麻黄(三分去根节) 葛根(三分) 柴胡(一两去苗) 知母(三分) 赤芍药(一两) 栀子 仁( 散。每服 四

柴胡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四日。头痛。背膊急痛。心腹壅滞。

柴胡(一两去苗)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恒山(一两五钱) 茵陈(一两) 知母(一两) 赤 每服 五

半夏汤(出圣惠方)治伤寒四日。呕吐频发。烦闷头痛。大渴。此证是脾胃疾。

半夏(三分汤浸七遍去滑)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人参(一两去芦头) 浓朴(二两去粗 皮涂 不计

大青龙汤(出圣惠方)治伤寒四日。脉浮。头痛。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无汗而烦者。 麻黄(二两去根节) 桂心(一两) 甘草(一两炙微赤色锉) 石膏(二两) 杏仁(三十枚 汤浸 滓。 有大

小青龙汤(出圣惠方)治伤寒四日。因下后大渴。服冷药过多。喘急者。

桂心(一两) 五味子(半两) 麻黄(一两去根节) 白芍药(一两) 细辛(三分) 干姜(三分炮裂锉)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半夏(半两汤洗七遍) 杏仁(三十枚汤浸去皮尖双仁 麸炒微 温服。 加杏

前胡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四日。虽经发汗后。心胸不利。头目多疼。胃气不和。少思饮食 前胡(半两去芦头) 半夏(一两汤浸七次去滑)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桂心(半两) 人参( 归(半两锉 两) 旋复 不计

白术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四日。腹胁胀满。心胸不利。四肢疼痛。咳嗽喘息。恶寒壮热。 白术(三分) 前胡(一两去芦头) 葛根(三分锉) 桑根白皮(三分锉) 川升麻(半两) 赤芍 水一大盏。 入

朴硝(出圣惠方)治伤寒四日。烦热不解。大小腑涩。

川朴硝(三分) 犀角屑(三分) 栀子仁(半两) 赤芍药(三分) 黄芩(三分) 陈橘皮(三分 以水 一中

葛根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四日。头重身强。腰脊痛。

葛根(一两锉)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桂心(一两) 大青(三分) 黄芩(半两) 石膏 (一两) 生姜半 分。枣

犀角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四日。烦热不解。大小肠秘涩。

犀角屑(三分) 黄芩(一两) 柴胡(一两去苗) 栀子仁(半两) 地骨皮(三分) 川大黄(一 煎至五

茵陈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四日。头痛。背膊急闷。骨节烦疼。心躁口干。

茵陈(一两) 柴胡(一两去苗)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赤芍药(三分) 防风(三分去芦头) 去滓。不

泻心汤(出圣惠方)治伤寒四日。未经吐者。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黄连(一两去须) 黄芩(一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
上为散。每

三黄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四日。三阴受病。其脉浮而滑。更腹满。口热舌干而渴。大便不 黄芩(一两) 栀子仁(一两) 川大黄(一两半锉碎微炒) 上为散。每服四钱。以 水一中 盏。 未利

吐痰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四日。毒瓦斯入胃。喉中闭闷。

瓜蒂(一分) 丁香(一分) 赤小豆(半合炒熟)
上为细散。每服以温水调下二钱。 空腹 服之

治伤寒汗出不止。已三四日。胸中恶寒。但欲吐。宜吐之方。(出圣惠方) 豉(五合) 盐(半两) 蜜(一合) 上件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七分。去滓。空腹 顿热服之。

又方(出圣惠方) 苦参(半两锉) 甘草(一分生用锉) 赤小豆(三十粒炒熟) 上以水一中盏。煮取 半盏。去滓 二大

松萝(出圣惠方)治伤寒四日。寒热不退。头痛。百节烦疼。毒瓦斯在胸中。

松萝(半两) 川升麻(一两) 甘草(一两生用) 恒山(半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 一大 再

治伤寒四日。已呕吐。更宜吐者。(出圣惠方) 上取苦参二钱。研末。以温酒五合。调服之。得吐即瘥。

柴胡散(出圣济总录)治伤寒四日以后。烦热不解。大小肠涩。

柴胡(去苗) 黄芩(去黑心各一两) 犀角(镑) 芍药(各三分) 木通(锉二分) 山栀子 仁( 半。入 竹叶

四味承气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四日以后。腹胀满痛。喘粗。壮热。

大黄(细锉醋炒二两) 朴硝(二两) 甘草(三分炙锉) 枳壳(去瓤麸炒三两半)
上粗捣 筛。

治伤寒四日。心胸中满闷。取吐。(出圣惠方) 上用猪胆一枚。取汁。以醋一小盏。纳猪胆汁相和。温过。分为二服。当以吐为度。

治伤寒四五日。头痛壮热。胸中烦痛。(出圣惠方) 上用苦参五两。乌梅十枚。细锉。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分服。

小柴胡汤 治伤寒四日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柴胡(半斤) 瓜蒌根(四两内少黄脉者) 桂心(三两) 黄芩 牡蛎 甘草(炙) 干姜 (各三 服 后。

治伤寒已经四五日。头痛。体痛。内热如火。病入腹胃。宜利泻之。

麦门冬(生者一升去心) 生地黄(一升切) 知母(二两) 生姜(五两半) 芒硝(二两半) 上


伤寒五日候

(附论) 夫伤寒五日。少阴受病。少阴者。肾之经也。其脉贯于肾。络于肺。故得病五日。口燥 舌干 或口中和而恶寒。此是少阴肾受病也。少阴病。口燥舌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若不渴 不口燥舌干。而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太阴、厥阴。皆不恶寒。只有少阴有恶寒之 证。不可不知也。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宜着灸。并服四逆汤也。大抵 伤寒阳明证。宜下。少阴证。宜温之。仲景于少阴证。口燥咽干。即云即下之。盖少阴主肾。系舌本。伤寒热气入于脏。流于少阴之经。肾汁干。咽路焦。故口燥咽干而渴。须宜急下 之。非若阳明证。宜下而故可缓也。虽然。阳明亦有一证。发热汗出多。急下之。阳明属 胃。汗多。则胃汁干。亦须急下也。

柴胡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五日。舌干而渴。烦热不解。大小肠皆涩。

柴胡(一两去苗) 犀角屑(一两) 赤芍药(三分) 黄芩(一两) 栀子仁(十四 枚) 川大黄( 煎至六

猪苓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五日。头痛目眩。大渴饮水。口干。小便不利。憎寒壮热。腿膝 猪苓(一两去黑皮) 赤茯苓(一两) 白术(半两) 桂心(半两) 泽泻(半两)。
上为细 散。每

麦门冬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五日。口热舌干。头痛。脚胫酸疼。四肢壮热。

麦门冬(一两去心) 子芩(三分) 葛根(一两) 前胡(三两去芦头) 知母(三分) 玄参 (半 升麻(半两)
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柴胡桂枝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五日。发热恶寒。肢节疼痛。微呕吐。心下痞结。外证未解 柴胡(二两去苗) 桂枝(一两)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甘草(一两 炙微赤锉) 半 每服 四

川大黄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五日。烦热未退。大小便涩。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黄芩(一两) 赤芍药(一两) 知母(一两) 川升麻(一两) 鳖 甲( 硝(一两)
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大小 便稍利为度。

抵圣丸(出圣惠方)治伤寒五日。不能言语。热在胸中者。

犀角屑(半两) 麻黄(半两去根节)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川朴硝(一两) 黄芩(半两) 杵。丸 如弹 未汗

治伤寒五日。热毒瓦斯在脏。令人心腹烦躁壅闷。不得眠卧者。宜服此方。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 犀角屑(三分) 枳壳(去 瓤三 中盏。 入

前胡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五日。心腹壅滞。烦热不退。

前胡(一两半去芦头) 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川大黄(一两淬) 黄芩 (一两) 一片,煎至六

槟榔(出圣惠方)治伤寒五日。少阴受病。口舌干燥。烦渴欲饮水。心膈不利。大肠秘涩 槟榔(一两) 牵牛子(一两微炒)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青橘皮(半两汤浸去 白瓤焙) 上 如

白术散(出圣惠方)治少阴病。服槟榔散。下之后。宜服和气白术散。

白术(半两) 人参(半两去芦头) 枳壳(半两去白瓤麸炒微黄) 白茯苓(半两) 浓朴(半两 两) 白 芍药( 盏。入 葱

升麻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五日。但通体热。面如桃花。皮肤干燥无润泽。口干渴。此名阳 川升麻(一两) 黄连(一两去须)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地骨皮(一两) 黄芩(一两) 六 分。去

石膏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五日。头疼。口舌干燥。烦渴欲饮水。

石膏(一两) 黄芩(半两)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葛 根(半两锉) 温服

黄芩汤 治伤寒五日。口干。头痛。大便涩。

黄芩(去黑心) 山栀子仁 大黄(各一两锉醋炒)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一分) 朴硝(二两)

治伤寒五日。吐利后。身热不去。烦而腹满。起卧不安。宜服此药。(出圣惠方) 栀子仁(一两) 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枳壳(二两麸炒微黄去瓤)
上为散。

加减小柴胡汤 治伤寒五六日。寒热往来。或微喘咳嗽。

柴胡(二两去苗) 黄芩(去黑心) 半夏(汤浸去滑) 甘草(炙各三分) 干姜(半两炒) 五味 去滓

栀子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五日。头痛壮热。四肢烦疼。不能饮食。呕逆不定。

栀子仁(三分) 黄连(三分去须) 黄柏(三分锉) 川大黄(三分锉碎微炒) 芦 根(一两锉) 计时候

三黄承气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五日。口热舌干。头痛。脚胫酸疼。

栀子仁(一两) 黄芩(一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川芒硝(一两) 陈橘皮 (一两汤浸去

治伤寒五六日以上者。(出肘后方) 上用竹青竹沥。少煎令减。数饮之。以衣浓覆取汗。即愈。

麦奴丸 治伤寒五日。热在胸中。不能言语者。柴胡加桂汤(出鲍氏方)治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口苦而渴。 柴胡(三两一钱) 半夏(四钱一分) 甘草(三钱一分) 芍药 黄芩 人参 官桂 (各半 钱)

三黄熟艾汤(出活人书)治伤寒四五日。而大便下热痢。作白通汤药。多不得止。宜服此汤 黄芩 黄连 黄柏(各三分) 熟艾(半鸡子大一块) 上锉如麻豆大。水二大盏。煎 取七 分

治伤寒四日五日六日不得汗。头痛壮热。浑身不知痛疼处。睡卧不安。心神烦躁。脉气洪大紧急。大便秘涩不得通。宜服此百解散。凡人患伤寒。忽热病。经数日饮食不进。大便秘涩不通。医者多以其饮食不进。胃气虚弱。不肯疏转。致令倾损性命。此缘热毒之气。蒸郁脏腑。伤损正气。所以不能食。凡患伤寒之人。经及五六日。未曾得汗。头痛壮热。心神烦躁。浑身骨节。四肢八节。俱痛。大便热秘不通者。虽饮食不得。亦当疏转。形不病。气即自然平安。饮食增进。凡下疏药。先当审五脏脉气。观何脏得病。然后下药取之。即万无一失。但三部之中。一部偏大紧者。是即其脏得病也。若脉候未精。只吃此百解散。永无差误。缘此方。皆治五脏之病也。若是狂言妄语。急吃后面药。转下便安。效。(出护命方) 前胡(去毛) 柴胡(去毛) 知母 贝母 牡丹皮(去心) 桔梗 羌活 独活 荆芥穗 黄芩 参 秦 食后临卧。去滓。热服。留滓。再煎服。若大便不通。忽狂言妄语。即煎此药取汁。用调后 面 半夏(半两) 芎 大黄(各一分) 牵牛(二两) 硝石(十铢) 上研硝石。并 杵罗众 药。合 后临卧 转后。

加味二陈汤(出活人书)治三五日之内。发热发寒。干呕。饮水即吐。粥食入口即吐。

陈皮(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炮洗) 甘草(三钱) 枳实(二钱) 竹茹(三钱) 上 以尽

治伤寒热病。经四五日。热毒上冲心胸。噎塞满闷。浑身壮热。头痛不止。大便不通。胸中 黄芩 麻黄(去根) 柴胡(去毛) 桔梗 羌活 连翘子 玄参 木香 具母(各一 分) 牡丹 末)
上为 片。

芎术散(出卫生家宝方)治解截四时伤寒。或以病四五日。表里未分者。亦可服。

川芎 甘草(微炮) 升麻 香附子 白芷 羌活 苍术 人参 当归 白芍药(各等 分) 上 脉缓。头轻为效。


伤寒六日候

(附论) 夫伤寒六日。是厥阴受病。厥阴者。肝之经也。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得病六日。烦 满而寸俱 脉缓者。必囊不缩。外证必发热恶寒似疟。为欲愈。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若尺寸脉俱沉短者。 必是囊缩。毒瓦斯入脏。宜承气汤下之。大抵伤寒病。脏腑传变。阳经先受病。故次第传入阴 经。似阳主生。故太阳水传。 是阳明土。土传。是少阳木。微为邪也。阴主杀。故木传。是大阴上。土传。是少阴水。 水传。是厥阴木。至六七日。当传厥阴肝木。为移气克于脾土。 困而危殆。卫营不通。耳聋。囊缩。不知人而死矣。速用承气汤 云。脾热病。则五脏危。又云:土败木贼。则死。若第六七日。 脾胃脉也。故知脾气全。不再受克。邪无所容。否极泰来。营卫 而大汗解矣。

小柴胡汤(出圣惠方)治伤寒病六日。其病深结在脏。是三阴三阳俱受病。若五脏六腑营卫 柴胡(二两去苗) 黄芩(一两) 赤芍药(一两) 半夏(半两汤浸七次去滑) 枳实(半两 麸炒 盏。 入生

大承气汤(出圣惠方)治伤寒六日。体重。四肢烦疼。多渴。或谵语不知人事。如此病证者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枳实(二两麸炒微黄) 川芒硝(二两) 浓朴(一两去粗 皮涂生姜汁 利为

泻心汤(出圣惠方)治伤寒六日。心胸妨闷。烦热不解。面赤大渴。壮热。身体疼痛。此证 半夏(半两汤浸七次去滑) 人参(半两去芦头) 木通(一两锉)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黄芩 枣三枚。

人参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六日。呕哕不定。头疼体痛。时有虚汗。此证是冷热未和。

人参(三两去芦头) 柴胡(三两去苗) 黄芩(一两)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白术(一两) 半 用水 一

黄芩汤(出圣惠方)治伤寒六日。发汗不解。呕逆。小便不利。胸胁痞满。微热而烦。

黄芩 桂心 赤茯苓(各一两) 前胡(三两去芦头)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半夏 (一两 汤浸 生姜半

柴胡桂枝汤(出圣惠方)治伤寒六日。发热恶寒。肢节疼痛。微呕。心下痞结。外证未去。 桂枝(一两) 柴胡(二两去苗) 芎 (一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黄芩(一两) 赤芍药(一
上为散

牡蛎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六日。其人已发汗而不解。胸胁满。小便不多利。渴而不呕。但 牡蛎(一两烧为粉)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干姜(半两炮) 柴胡(二两去苗) 栝 蒌根 (一两) 令香熟)
上为散

人参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六日。吐泻。百骨疼痛。脚冷腹热。

人参(三分去芦头) 柴胡(三分去苗) 白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烧为粉) 黄芩(三分) 白 姜(三分 炮) 温

猪苓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六日。发热烦闷。渴欲饮水。得水而吐。其脉浮数。小便不利者 猪苓(三分去黑皮) 白术(三分) 泽泻(一两) 桂心(半两) 赤茯苓(三分) 丁香(三分) 以 水一大

葛根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六日。燥烦渴。肢节解痛。小腹急满。阴缩。

葛根(三分锉) 石膏(一两) 柴胡(一两去苗) 川升麻(三分) 知母(三分) 栀子仁(半两) 中盏。 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大青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六日。心躁烦闷。四肢疼痛。小腹满急。

大青(三分) 柴胡(一两去苗) 栀子仁(一分) 川升麻(三分) 知母(三分) 石膏(一两) 去滓。不

通关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六日。脉沉细不足者。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干姜(半两炮)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黄耆 (三分锉) 桔 梗(半两 为散。每服三

柴胡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六日。头疼壮热。百节疼痛。

柴胡(一两去苗) 川升麻(三分) 黄芩(三分) 知母(一两) 赤芍药(一两) 大 青(三分) 双仁麸炒微黄) 时候。

麻黄升麻汤 治伤寒六七日。其人大小寸脉沉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痛不利。唾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五分) 当归(五分) 葳蕤(一作菖蒲) 知母 黄芩 (各二分) 麦 一两)
上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便愈。忌海藻、菘菜、葱、醋、桃、李、雀肉等物。

黄芩汤 治伤寒六七日。发汗不解。呕逆不利。小便不通。胸胁痞。微热而烦。

黄芩 桂心(各三两) 茯苓(四两) 前胡(八两) 半夏(半升洗) 上切。以水 一斗三 升。煮 物。

小柴胡汤 治伤寒六七日不解。寒热往来。胸胁苦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寒疝腹痛 前胡(八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干 枣丁(二 枚擘)

黑奴丸(出圣惠方)治伤寒六日。热毒在脏。胸中烦闷。口噤不能言。唯欲饮水。成坏伤寒 麻黄(二两去根节) 灶下黄土(二两) 川大黄(二两) 黄芩(二两) 川芒硝(二两) 灶 突墨 下一 丸。

治伤寒热病。五六日。愈加困重。吃疏药后。下粪如紫黑色。病势不减。神思昏昏。小腹胀满。狂妄不省人事。甚则腹中有块。坚硬不散。其脉反结伏。此其毒瓦斯攻血。腹内有瘀积物 丹皮(去心) 射干 羌活 荆芥穗 大黄 黄芩 桃仁(去尖并双仁者) 连翘 玄参 麦 以水 一

苦参汤(出仁存方)治伤寒热病。五六日以上。热不除。

黄芩(二两) 苦参(三两) 生地黄(一两)
上 咀。每服四大钱。以水一盏半,煎至七 分。


伤寒七日候

(附论) 夫伤寒七日。病法当小愈。阴阳诸经传病终故也。今七日以后。反甚者。欲为再经病也。 再

桂枝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七日不解。头痛。有热在里。大肠秘涩。与承气汤后。其小便清 桂枝(一两) 赤芍药(一两)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麻黄(一两去根筋) 柴胡 (一两去苗) 以 水一大 再服

知母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七日。脉浮。发热无汗。渴欲饮水。无表证。

知母(一两) 石膏(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 粳米(半合) 人参(半两去芦头) 葛根 (半

前胡汤(出圣惠方)治伤寒六七日。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坚。

前胡(二两去芦头) 赤茯苓(二两) 白术(二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赤芍药(一两) 香熟) 甘草 煎 至五分

麻黄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七日。大下后。脉沉迟。手足厥逆。喉咽不利。胸膈烦躁。唾脓 麻黄(二两去根筋) 当归(一两锉微炒) 川升麻(一两) 知母(一两) 赤芍药(一两)天门 两) 白术(一 枣三枚

柴胡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七日不解。心烦。肠中有结燥。谵语。

柴胡(二两去芦头) 半夏(一两汤浸七次去滑) 赤芍药(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知母(一两) 黄芩(一两)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陈橘皮(一两去瓤汤浸) 人参 (一两) 上捣 频服

葶苈苦酒汤(出活人书)治伤寒七八日内。热不解。

葶苈(一合纸上炒研膏) 生艾汁(半升无生艾煮艾汁或用艾根捣取汁) 苦酒(米醋 是也 半升)


伤寒八日候

(附论) 夫伤寒八日。病不解者。或是诸阴阳经络重受于病。或因发汗吐下之后。毒瓦斯不尽。所 以病

鳖甲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八日。热势弥重。大便结涩。心腹痞病。饮食不下。精神恍惚。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微黄去裙 ) 细辛(一两) 吴茱萸(三两汤浸七次晒干微炒) 白 藓 皮( 两锉碎 微 为散。每服五

附子汤(出圣惠方)治伤寒八日。风温相搏。身痛心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下之。浮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桂心(一两) 白术(一两) 白芷(一两) 甘草(半两 炮炙微赤锉) 每服 半两。

茵陈汤(出鲍氏方)治伤寒七八日内。热结。身黄如橙。小便不利。腹胀。并酒伤。瘀热在 茵陈(一两) 淡竹叶 大黄(三钱半) 栀子(五大个) 通草(二钱) 上为散。 以水二 盏。煎 寒发黄 川大黄(一两半锉碎微炒) 桂心(三分) 上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 生姜 半分

犀角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八日。烦热不退。四肢疼痛。

犀角屑(一两) 川升麻(一两半) 柴胡(一两半去苗) 葛根(一两半锉) 吴蓝 (一两) 甘草 硝 三钱

又方(出圣惠方) 柴胡(一两去苗) 黄芩(一两) 犀角屑(三分) 茯苓(三分) 人参(一两去芦头) 甘草 (半 钱。 更煎二三沸。不计时候。温服。

生地黄丸(出济生拔萃方)\x病患七八日后。两手脉。沉迟细微。肤冷。脐下满。或狂或燥。大便实而色黑。小便自利者。此蓄血证具也。若年老及少年。气虚弱者。宜此方主之。

生地黄(自然汁一升如无生地黄只用生干地黄二两) 干漆(半两炒烟欲尽) 生(自 然 汁半 蛭(十 炒黄) 上一 再 恐用之太过。有不止损血之候。故立此汤。衄不可汗者。盖为脉微也。脉浮紧者。麻黄汤主 之。脉浮缓者。桂枝汤主之。脉已微者。犀角地黄汤主之。

卷一百三十一 伤寒门

伤寒九日以上候

(附论) 夫伤寒九日以上。病不除者。或初一经受病。即不能相传。或已传三阳讫。而不能传于 阴。 故

前胡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九日不解。心腹坚满。身体疼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

前胡(去芦头) 半夏(汤洗七次去滑) 白术 枳实(麸炒微黄) 赤芍药 黄芩(各一两) 甘 中盏。 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石膏汤(出圣惠方)治伤寒病九日。曾经发汗吐下未解。三焦生热。其脉滑数。昏愦沉重。 石膏(三两) 黄柏 黄芩(各一两) 麻黄(一两去根节) 豉(二两) 黄连(去须) 川大黄( 以水 一

茯苓汤(出圣惠方)治伤寒九日之后。胸膈烦满。小便不利。谵语。一身不可转侧。

赤茯苓 柴胡(去苗) 龙骨(各二两)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黄芩 人参(去芦头) 牡蛎 两)
上为散

犀角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九日。心肺热。气急。喉中有脓血。

犀角屑 柴胡(去苗) 青竹茹(各一两) 桔梗(去芦头) 川大黄(锉碎微炒) 麦门冬 (去心 和 匀。

槟榔散(出圣惠方)治伤寒九日。心中满闷。腹胀喘急。

槟榔 诃黎勒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 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 桑根白皮(三分锉) 上

半夏散 治伤寒九日不解。往来寒热。壮如温疟。胸膈满闷。时有痰逆不止。

半夏(汤洗七次去滑) 柴胡(去苗各二两) 葛根(锉) 白术 人参(去芦头) 陈橘皮 (汤洗 为散。每

芒硝散 治伤寒九日不解。胸膈满逆。日晚即潮。此由失下。内实故也。

川芒硝(二两) 前胡(一两去芦头) 枇杷叶(半两去毛炙微黄) 葛根(一两锉) 川大黄(二分。 枣

大前胡汤 治伤寒八九日不解。心腹坚满。身体疼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 枳实(八片炙) 前胡(半升) 黄芩(三两) 干枣(十二枚 擘) 物。 张仲

石膏汤 治伤寒八九日。三焦热。其脉滑数。昏愦。身体壮热。沉重拘挛。或呼呻而已攻内。体犹沉重拘挛。由表未解。今直用解毒汤。则挛急不瘥。直用汗药。则毒因加剧。而方无表里疗者。意思以三黄汤。以救其内。有所增加。以解其外。是故名石膏汤。

石膏 黄连 黄柏 黄芩(各三两) 香豉(一升绵裹) 栀子(十枚擘) 麻黄(三 两去节) 上 分两日服。常令微汗出。拘挛烦愦即瘥。得数行利。心开令语。毒折也。忌诸肉、冷水。

桂附汤 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吐。脉浮虚而涩者。此

术附汤 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 白术(二两) 甘草(一两炙) 附子(一个半炮去皮)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 生姜五 片。 其 便 疗伤寒八九日。至十日余。大烦渴。热盛。而三焦有疮 者。多下。或张口吐舌。呵吁。 目 之井

治伤寒八九日间。发热如狂。不解。小腹满痛。有瘀血。

桃仁(三十个去皮尖麸炒赤色别碎) 虻虫(三十枚去翅) 水蛭(二十枚各炒) 川 大黄 (一两) 恶 物。便


伤寒可汗

(附论) 夫伤寒病。汗之而愈者。以初得病。一日至三日。阳经受邪。未传诸阴。其邪在表。故 当发 热。 而弱 汗 合 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可与桂枝汤。又阳明烦热。汗出如疟。或日晡发潮热,而脉 用 盖去积耳。少阴初得病。脉沉。反热者。温之。而微取其汗。用麻黄细辛附子汤。下利。 手 用

葱豉汤 治伤寒初觉一二日。头项腰脊痛。恶寒。

葱白(十二茎) 豉(半合炒) 干姜(炮裂一分) 麻黄(去根节) 桂(去粗皮) 芍药(各半两)

葱粥方 治伤寒服葱豉汤后。未得汗。再服。

葱白(十一茎) 豉(三合炒) 生姜(半两拍碎) 上用水五盏。入前三味。煎至二 盏半。去滓

葛根汤 治伤寒服葱豉汤不得汗。可服。

葱白(十四根) 豉(一升绵裹) 葛根(三两切)
上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 分为再 服。

麻黄葛根汤 治伤寒初得一二日。出汗。

麻黄(一两半去根节) 葛根(锉) 柴胡(去苗各一两) 芍药(三分) 上捣筛。 每服五钱。水 热服

解毒汤 治伤寒初觉烦热。头脚疼痛。

柴胡(半两去苗) 黄芩(去黑心) 荆芥穗(各一分)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 水一盏 半。

葛根汤 治伤寒一二日。头疼壮热。遍身疼痛。其脉洪数。

葛根(锉) 白术 干姜(炮各半两) 芍药(半两) 麻黄(去根节) 桂(去粗皮 各三分) 甘草 子 半两

石膏人参解肌汤 治伤寒初得一二日。头疼。壮热恶寒。脉浮紧者。

石膏(碎) 麻黄(去根节各一两) 柴胡(去苗) 人参(各半两) 桂(去粗皮) 甘草(炙 各一 滓。 热

荆芥汤 治伤寒初得一二日至三日。头疼。痰逆。肢体烦躁。恶风。身热憎寒者。

荆芥穗(四两) 前胡(去芦头) 旋复花(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白术 半夏 (汤洗七遍焙 煎 至七

五味桂枝汤 治伤寒一二日。头痛体疼。发表。

桂(去粗皮) 葛根(锉各一两) 麻黄(去根节一两) 山栀子仁(半两) 石膏(一 分)
上捣筛 以葱

五解汤 治伤寒三日内。表证不解者。

麻黄(去根节二两) 白术(一两半) 葛根(锉) 甘草(炙锉) 山栀子仁 桔梗 (炒) 石膏( 同 煎

六味桂枝汤 治伤寒头痛。发热恶寒。解表。

桂(去粗皮) 麻黄(去根节) 石膏 干姜(炮) 白术(生用) 苍术(米泔浸麸 炒各一两) 上

人参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一日至三日。头痛壮热。烦闷。其脉洪数。

人参(一两) 白术(半两) 甘草(炙半两) 麻黄(去根节) 桂(去粗皮各三分) 上捣 筛。每

十味人参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头痛体疼。寒热不解。调理营卫。进饮食。解利经络。去 人参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桂(去粗皮) 甘草(炙锉) 白术 干姜 白茯苓 (去黑 皮) 去沫二两) 才觉伤

香术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二三日。头痛肌热。烦躁不解。四肢倦痛。可汗。

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焙二两) 陈橘皮(汤洗去白焙) 防风 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 沫焙干) 焙干炒) 人参 同 粗捣筛

葱豉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一日至三日以前。身热脉大。遍体疼痛。汗不出者。

苍术(米泔浸去皮锉麸炒黄) 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各二两) 甘草(炙锉) 桂 (去粗皮 热

前胡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表不解。取汗。

前胡(去芦头) 柴胡 羌活 芎 人参 枳壳(去瓤麸炒) 甘草(炙) 芍药(各半两) 麻 滓。 热服。如要发汗。更入薄荷三五叶。同煎。服讫。以浓被盖覆。如人行五里。再服。徐令汗 透遍身。即旋去被。避风。若伤寒后。余毒未解。潮热往来。数服即解。

消饮茯苓汤 治伤寒表未解。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膈脘痞闷。倚息短气。体重。多唾。头目旋运。嗜卧好眠。额角偏痛。腠理开疏。体常汗出。

白茯苓(去黑皮) 前胡(去芦) 芎 羌活(去芦头) 桔梗(炒) 人参 独活 (去芦头) 甘 不计时候

前胡汤 治伤寒头痛。恶寒发热。肢体疼倦。

前胡(去芦头) 羌活(去芦头各六两) 防风(去叉四两) 荠 (去芦头二两锉) 桔 梗 (炒三 草 (炙锉一 煎至五分。

桂心汤 治四时伤寒初觉。

桂(去粗皮) 芍药 甘草(炙) 葛根(锉各等分) 上捣筛。每服四钱。水一盏半。 生姜 二片

麻黄桂枝各半汤 治伤寒表解不明。

麻黄(去节) 桂枝(各三两) 芍药 杏仁(去皮尖各一两半)
上 咀。如法 制。 每服 三

葱豉汤 治伤寒一二日。头项及腰背脊拘急疼痛。浑身烦热恶寒。脉紧无汗。(一 名麻黄汤) 麻黄(一两去节) 豉(二大合) 干姜(二两) 葱白(十五茎)
上 咀。每服以水二升。先煮 行五

又方 治伤寒不得汗。取汗最妙。

良姜(一两) 丁香(五钱)
上为细末。醋和为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二丸。生姜汤 下。 衣被

六物青散(出千金方)治伤寒敕色。恶寒。

附子 白术(各一两六铢) 防风 细辛(各一两十二铢) 桔梗 乌头(各三两十八 铢) 上治 温服 得汗

神丹丸(出千金方)治伤寒嗽涩。恶寒发热。体疼者。

附子 乌头(各四两) 人参 茯苓 半夏(各五两) 朱砂(一两) 上末之。蜜丸。 以真 丹为 汗少 温服 寒气

人参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利四肢。和胃气。调理营卫。进饮食。解利经络。去久滞风邪 人参(二两去芦头) 桂心(一两) 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 干姜(二两炮制锉) 白术(锉) 麻黄( 盏。 入 愈

通神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头痛壮热。心胸躁闷。不得汗者。

麻黄 浓朴 桂心 川大黄(各一两锉碎微炒)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脐) 甘草(半两炙微赤 以新 汲水

抵圣散(出圣惠方)治伤寒。解肌。

麻黄(二两去根节)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桂心(一两)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脐) 白术 (半 入生姜

治伤寒头疼项强。壮热憎寒。四肢不利。宜服此方。(出圣惠方)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羌活(半两) 桂心(一两) 干姜(半两炮制锉) 防风(三分去芦头) 加皮(三分) 去滓。不

通关散(出圣惠方)治伤寒遍身壮热。头痛腰疼。肢节不利。

吴茱萸(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羌活 附子(炮裂去皮脐) 芎 五加皮 甘草(炙微赤锉) 盏。入 生姜半

治伤寒头痛壮热。鼻塞恶风。宜服。(出圣惠方) 羌活(一两) 五加皮(一两) 桂心(一两) 干姜(半两炮制锉) 海桐皮(一两锉) 青橘皮( 吴茱 萸( 六 分

正气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四肢头目疼痛。

麻黄(三两去根节) 桂心(二两)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干姜(一两炮制锉) 川 大黄(二两 两去粗皮生 滓。不

附子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头痛身热。四肢不利。宜服。解表。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干姜(一分炮制锉) 麻黄(半两去根节) 桂(半两) 芎(半两) 去 生姜和滓

败毒丸(出圣惠方)治伤寒阴阳二证。出汗。

干葛(半两微炒) 麻黄(半两去根节) 踯躅花(一分) 芫花(一分醋炒令干) 朱砂(一 分细 七丸

三神丸(出圣惠方)治伤寒表里不解。

附子(半两烧令半黑) 芫花(一两醋拌炒令黄) 皂荚(一两不 者去皮子炙令黄)
上为细末 以豆豉心。宿用汤浸至来旦。研绞。取细稀者。用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拘 时。

治伤寒发汗。极效方。(出圣惠方) 苍术(四两锉去皮) 甘草(二两) 猪牙皂角(四钱) 麻黄(三两去根节) 上件 生用。捣 细

治伤寒发汗。神验。白散方。(出圣惠方) 白附子(半两) 附子(半两去皮脐) 半夏(一分) 干姜(一分) 南星(一分) 皂荚子 仁( 计 时

治伤寒发汗方。(出圣惠方)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太阴玄精石(一两细研) 硫黄(半两细研) 马牙硝(半两细研) 上

浮萍草散(出圣惠方)治伤寒发汗。

浮萍草(一两四月十五日者) 麻黄(半两去根节) 桂心(半两) 附子(半两炮裂 去皮脐) 上 汗

神白散(出济生拔萃方)治四时伤寒在表。浑身壮热。口苦舌干。恶风无汗。

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焙干称一两半) 干姜(一两) 麻黄(一两去根节) 甘草(一两炙) 防 为末。每服 衣


可温

(附论) 夫伤寒病。虽有三阴三阳。然在阳则太阳病多。在阴则少阴病多。以二经为表里故也。 至于 则多 下之 肾 愈 法 不 四 汗 相 桂 不 建

附子汤 治伤寒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方。

附子(二两炮裂去皮脐) 人参(一两) 白术(四两) 芍药 白茯苓(去黑皮各三 两) 上锉如

附子饮(出圣济总录)治伤寒头痛壮热。恐成阴毒。

附子(炮裂去皮脐) 白术(各半两) 桔梗 细辛(去苗叶各一两) 上锉如麻豆。 每服五钱。

通关散(出圣济总录)治厥阴伤寒。脉弦长者生。沉细不足者死。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桔梗 干姜(炮) 羌活(去芦头) 五加皮(各半两) 桂心(去粗皮三分) 黄耆 (炙锉一分) 防风(半两) 甘草(炙锉半两) 上锉如麻豆。每服五钱。水 一盏

桂心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阴盛。身寒。脉候沉细。头痛体疼。

桂(去粗皮) 麻黄(去根节) 甘草(炙) 人参(各半两) 白术 附子(炮裂去皮脐) 杏仁( 碎。 同煎取七分。去滓。温服。

回阳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阴盛。手足厥冷。体寒。脉微。

延胡索(炒) 半夏(切姜汁炒黄) 甘遂(醋炒干各一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皮) 附子 (炮裂去皮脐) 桂(去粗皮各半两) 槟榔(一枚) 麻黄(去根节汤煮去沫焙干半两) 天 南星(一枚 浑 身觉

温白丸(出圣济总录)治伤寒面青。心下坚硬。开口出气。身体不热。头面多汗。四肢厥冷 白附子(炮) 硫黄(研) 半夏(汤浸去滑切焙各一两) 上捣研为末。同粳米饭。 捣和为丸如 沸。

白术散(出圣济总录)治伤寒伏阴气。胸膈妨闷。吐逆不定。手足厥冷。

白术(炒) 附子(炮裂去皮脐) 高良姜(炮) 桂(去粗皮) 人参 干姜(炮各一两) 藿 香(

益智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四肢厥逆。其脉沉细。

益智(去皮) 乌头(炮裂去皮脐各一两) 青橘皮(汤浸) 麻黄(去根节) 干姜 (炮各半两) 热服。

正元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阴证。脉候沉细。

麻黄(去根节) 陈橘皮(去白焙) 大黄(生锉) 甘草(炙锉) 干姜 桂(去粗 皮) 芍药 附 每服二钱 行

退阴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手足逆冷。脉息沉细。头痛腰重。

乌头(炮裂去皮脐) 干姜(炮各半两) 上粗捣。炒令转色。放冷。再捣筛。每服一钱。 水一 腰重 煎一

吴茱萸散(出圣济总录)治伤寒浑身手足厥冷。面青。唇口无色。心中寒栗。宜服。

硫黄(研) 芎 (各一分) 桂(去粗皮) 附子(炮裂去皮脐) 吴茱萸(汤洗焙 炒) 上捣 罗为

青白散(出圣济总录)治阴盛伤寒。身体疼痛。

石膏(半斤为末) 干姜(炮) 乌头(椎碎) 草乌头(椎碎各一两以上四味先用铁 器盛石膏烧 两) 皂 下。 如伤寒。艾茶煎汤调下。

返阴散(出圣济总录)治伤寒四肢厥冷。脉微自汗。心胸痞满。

阳起石 石膏 寒水石(三味同烧令赤出火毒细研入诸药) 干姜(炮) 附子(炮裂 去皮 脐) 阴毒。 并服

附子汤 治伤寒憎寒壮热。头痛膈闷。四肢疼倦。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白茯苓(去黑皮) 人参 细辛(去苗叶) 柴胡(去苗) 陈橘皮 (去须) 赤芍药( 去滓

均气汤 治伤寒表里未解。营卫气逆。手足厥冷。上喘阴证。或霍乱泻吐非时。腹胀。及年白术(米泔浸细锉焙干微炒) 天台乌药(细锉微炒各二两) 人参 青橘皮(去白焙) 甘草( 姜三片。 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吐逆。入藿香少许。

四物桂枝汤 治伤寒阴盛。

桂(去粗皮) 麻黄(去根节各三分) 干姜(炮一分)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上 咀。 每服 服。

桂心汤 治伤寒服冷药过多。心腹胀满。脚膝厥冷。昏闷不知人。

桂(去粗皮)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各三分) 芍药(一两) 干姜(炮半两) 槟 榔(锉半两) 温二服

蒸熨方 治伤寒四肢厥冷。

用吴茱萸。汤洗焙干。三升。以温酒浸令通湿。以生绢袋二个盛。蒸令极热。取茱萸袋 子。

又用前药。熨气通畅后。宜服此方。

人参(一两) 生姜(煨切二两) 上细锉。用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如 食顷。 再


韩祗和温中例

夫伤寒之说。始自黄帝。以开其端。至仲景方陈其条目。后世肤浅之学。莫知其数。立 言者 尺寸 太 药 麻 节 仲 今 细 多是胸膈满闷。或呕逆。或气塞。或腹鸣。或腹痛。与仲景三阴病说。理同而证不同。 因兹 中丸 细迟 多对 塞闷。气短不能相接者。便可随脉证投温中药以治之。病患两手脉沉迟。或紧。皆是胃中寒 也。 逆冷 汤主

温中汤

丁皮(一两) 干姜(二钱炮) 白术 丁香(各二钱) 陈皮(二钱) 浓朴(一两 制) 上为 细末 呕

橘皮汤

陈皮(一两) 藿香(三钱) 白术 葛根(各二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 生姜一 块如枣大。捶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如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呕吐不定。加半夏半两。

七物理中汤

白术(五钱) 干生姜(二钱半) 人参(七钱半) 桔梗(七钱) 葛根 藿香叶(五钱)
上为细 尚逆 更不 后。 秋以

浓朴丸

当归(半两) 丁皮(去枝半两) 浓朴(一两制) 细辛(二钱半) 人参(七钱半) 甘草(半两 和滓热

白术汤

白术 半夏 当归 浓朴(制) 干姜(炮以上各半两) 丁香(七钱)
上为细末。 每服三钱。 加

橘皮汤

橘皮(半两) 藿香 葛根(各三钱) 半夏 浓朴(各半两炮)
上为末。每服三钱。 水一盏。

二苓汤 治胸膈闷满。时时呕吐逆。肢节疼。两胁下痛。腹中鸣。此是停饮。宜服。

赤茯苓 猪苓 白术(各半两) 滑石(一两) 通草(二钱) 桂枝(二钱半) 白 豆蔻仁(二 滓。热 服


灰包熨法

病患服前药。胸膈满闷者。此上焦阳盛也。或药力太过。上焦有热也。腹满。气虚耳鸣。 时 投 令 勿听。但令极熨之。不住灰包可也。如灰包熨后。得下利三两行。或小便二三升。或微似有汗。此是阴去外出。或下泄也。勿疑之。病轻者。乃得愈。后出余气而解。病患三部脉沉。 寸脉小于关尺。此为阴盛。当温中药以消阴气。宜服浓朴丸。陈皮、人参、白术、藿香、当归、细辛之类是也。神术汤亦同。治阴燥而渴。不可误用凉药。若热药冷服。内有伏阳。则可。若脉虚。按之全无力。或病患素无食养。只可温服。


海藏所制神术白术二汤

神术汤 治内饮冷。外感寒邪。无汗者。

苍术(二两制) 防风(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 咀。生姜水煎。加葱白三寸。 如治吹 奶。 脉 以

神术汤六气加减例

太阳寒水司天。加桂枝、羌活。阳明燥金司天。加白芷、升麻。少阳相火司天。加黄芩、 地 芎 应 香

白术汤(出济生拔粹方)治伤寒冷物。外感风邪。有汗者。

白术(三两) 防风(二两) 甘草(一两炙)
上 咀。每服称三钱。水一盏。生姜 三片。 同煎 自汗 逆促命期。活人本方。葳蕤汤。以有麻黄。故不敢用。宜上白术汤主之。 若头眩汗出。筋惕肉 者。加牡蛎。 者。


可下

(附论) 夫伤寒邪入于阴。其病在里。法当下之。诸腹满。不大便。或口燥舌干而渴。或潮热谵 语。 里。 下法 热 若 而证 大柴胡下之。厥脉沉短。舌卷囊缩。为毒瓦斯入脏。承气汤下之。若厥冷。耳聋囊缩。而脉沉 弦。脉为少阳厥阴两感。又厥阴下利。谵语。脉不微细。宜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出圣济总录)治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热者。可与调胃承气汤。伤寒吐后。腹胀满者。可与此方。诸发汗和解。不恶寒。但发热。蒸蒸然者。或日深。心下温温欲吐。胸中痛。大便溏。腹满。郁郁微烦。此极吐下者。或日深。睡里谵语。法当下之。以银粉、巴豆、燥热大毒丸药下之。致真阴虚损。邪热转甚。因而协热下利不止。及表热。下之太早。乘虚而入。不成结胸。但为热利不止。心下满急。或痛。烦渴咽干。脉滑数而实。诸腹满实痛者。烦渴谵妄。小便赤。大便硬。脉 甘草(二两炙) 大黄(以清酒洗四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 入

调胃承气加橘皮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

大黄(锉醋炒一两) 甘草(炙) 陈橘皮(汤洗去白焙各半两) 上细锉。每服四钱。 水一盏半

柴胡大黄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日数过多。心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定。烦躁不得眠 柴胡(去苗) 大黄(湿纸裹煨) 朴硝 枳壳(去瓤麸炒各一两) 甘草(炙锉半两) 上粗 捣筛 汗自

宣毒散(出圣济总录)治伤寒脉大。潮燥伏热。

大黄(锉炒) 甘草(炙锉半两) 朴硝(研一分) 牵牛子(一两半生用半炒用)
上为散。 每服 粉水

小黄芩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八九日。大便不通。心神闷乱。

黄芩(去黑心) 枳壳(去瓤麸炒) 大腹(锉醋炒各一两) 大黄(锉炒二两)
上粗捣筛。 每服 度。

大青散(出圣济总录)治阳盛发狂有斑。大小便闭涩。

大青 知母 黄芩(去黑心) 山栀子仁 升麻 黄连(去须各一两) 甘草(炙锉半两) 大黄

承气丸(出圣济总录)治伤寒时气温热病。大便不通。

大黄(锉炒三分) 郁李仁(汤浸去皮研) 枳实(去瓤麸炒) 朴硝(研各一两)
上为末。 和匀

桃仁承气汤(出儒门事亲) 桃仁(去皮尖一十二个) 官桂 甘草 芒硝(以上各半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三 五钱。水

握宣丸(出儒门事亲) 白槟榔 肉桂 干姜 附子 甘遂 良姜 韭子 巴豆(以上各等分) 硫黄(一钱)
上为细 令热


可吐

(附论) 夫诸病。吐之而愈者。邪在胸中也。伤寒大法。谓四日以上。若入阴经。其传未深。邪 气高 毒痰 部不同者。其证胸中心痞满。郁郁而痛。不能息。多涎唾。饮食入则吐。欲吐复不能出。或 手足厥冷。反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吐下后。心中懊 者是也。内经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即其法也。

治温病胸中满闷。取吐。(出圣济总录) 猪胆(三枚) 苦酒(二合) 上同搅匀。绵漉过。顿服。未吐。再服。

人参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出汗后。心胸烦闷。烦热未通。

人参(半两) 灯心(一小束) 枳壳(去瓤麸炒一分) 大腹皮(一枚锉) 茶末(二钱) 生 甘草 服。 以纸

治胸心痰盛。伤寒热病瘴疟须吐者。(出肘后方) 以盐末一大匙。或水或暖汤送下。须臾则吐。吐不快。明旦更服。良。肘后。用盐一升。

治伤寒汗出不解。已三四日。胸中闷吐。(出肘后方) 以豉并盐一合。水四升。煎取一升半。分服。当吐。一方无盐。用蜜一两。煮三沸。顿 服。

又方(出肘后方) 以生地黄三斤。细切。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亦可服芦吐散。及苦参龙胆散。

治伤寒心胸中满闷。取吐。

上以猪胆一枚。取汁。醋一小盏。酒一小盏。纳猪胆汁相和。温过。分为二服。当吐。 立瘥


伤寒过经不解

(附论) 夫伤寒为病。六经受邪。始传于三阳。病在表者可汗。其病三日。传于三阴。病入里者 可下 身 止 愈 或 他病

犀角汤(出圣济总录)治伤寒过经不解。热结在里。往来寒热。烦渴躁闷。

犀角屑(一两) 柴胡(去苗) 吴蓝(各三分) 大青 升麻(各一两) 乌梅(去 核) 黄芩 (去 取七 分

鳖甲汤 治伤寒过经。半月不解。

鳖甲(去裙 醋炙) 柴胡(去苗) 升麻(各一两) 乌梅(去核半两) 枳实(去 瓤麸炒) 犀角 七分。 去

木通汤 治伤寒十三日。过经不解。脐腹胀满。小便淋涩。烦闷躁渴。

木通(锉) 葛根(锉) 槟榔(锉) 滑石 瞿麦穗 青橘皮(汤洗去白盐炒各一两) 上捣 筛。

万应散 治伤寒过经。心胸痞满。烦躁狂言。积热毒瓦斯。及妇人血风血气。经候不调。寒热 甘遂(连珠者) 威灵仙(去土) 灵脂(各一两) 上为散。每服一钱。如伤寒日 数多。 有积 冷即

柴胡汤 治伤寒发汗下之后。过经不解。胸膈满结而不呕。但头汗。往来寒热。小便不通。 柴胡(去苗二两) 桂(去粗皮) 黄芩(去黑心各一两) 牡蛎(生用) 甘草(炙 各半两) 栝蒌 葱 白五

保安散 治伤寒过经不解。三焦滞闷。身重疼痛。

黄耆(锉) 木通(锉)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桑根白皮(锉) 白术 陈橘皮(汤浸去白 焙各 汤调 下。

麦奴丸 治伤寒五六日以上不解。热在胸中。口噤不能言。惟欲饮水。为坏伤寒所不能解。为成死人。精魂已竭。心下才温。以杖发其口开。灌药咽中。药得下则愈。麦奴。一曰黑 釜底墨 灶底墨 梁上尘 麦奴 黄芩(一方无) 大黄 芒硝(各一两) 麻黄(二两)
上为 饮水 竟汗 小麦 乃可

柴胡饮子 治解一切肌骨蒸积热作发。寒热往来。表热里和。则发寒。里热表和。则发热。邪热半在表。半在里。出入进退无和。积寒热往来。阴阳相盛也。蓄热寒战。表之阳和。正气与邪热并蓄。脉道不行。故身冷脉绝寒战。而反烦渴也。及伤寒发汗不解。或中外诸邪热。口干烦渴。或下后未愈。汗后营伤。或骨蒸痿。喘嗽。妇人积疾。产后经病。及小儿伤寒 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 大黄 当归 芍药(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炒三钱。水一盏。 生 各 两。上如大劳热病。五七钱。以利为度。未利。更加。使病不再发也。

和解汤 治气血虚。若外感寒邪。身体疼倦。壮热恶寒。腹中疼痛。鼻塞头昏。痰多咳嗽。 白芍药 桂(各三分) 浓朴 甘草 干姜 白术(各一两) 人参 茯苓(各一两半) 上 为粗

顺气人参散 温和表里。祛逐风寒。治壮热头痛。项强腰痛。心胸气痞。咳嗽痰多。发热恶 人参 桔梗 干姜 白芷 白术(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 一盏。 姜

大神术汤(出济生拔粹方)通解四时伤寒。

苍术(四两制) 羌活 防风 芎 黄芩 枳壳(一作枳实) 甘草(各半两) 白芷(一两 服四钱 匕 以意消息。随证增损。非发热而渴。非里实心下满。不可用枳实也。

麻黄升麻汤(出直指方)治伤寒发汗。解利不止。血气壅泄。谓红汗者是也。

麻黄(去节汤泡二两半) 升麻(一两) 黄芩 芍药 石膏( ) 甘草(生) 茯苓(各一两)

败毒散(出直指方)伤寒热证。通用。

人参 赤茯苓 川芎 北梗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枳壳(制) 甘草(炒等分) 上锉散

人参顺气散(出鲍氏方)治伤寒壮热。肢节疼痛。手足冷麻。半身不遂。

麻黄(三两) 干姜(一两) 干葛 白术 白芷 桔梗(各六两) 川芎 茯苓 陈皮(各四两) 叶。 煎。不


中风伤寒

(附论) 夫中风伤寒。三阳三阴。候各不同。太阳中风。其脉阳浮阴弱。其证发热自汗。盖阳浮 热自 出。 两 颈 小 脉 烦 阴 中风之病。其状虽异。大 重则为中。足之三阴三阳 无汗苦寒。为伤寒。伤 正分阴阳。不可不谨也 日传变。与伤寒无异。 但后之学人。不明其 疑惑。且风伤于阳。干于卫。自汗。余各随其经络。而见其经也。 阳浮而阴弱。其证恶风。自汗。头项痛。身体疼。腰脊强。以其脉 循肩 内。挟脊抵腰中。足阳明胃经伤风。脉浮强长而数。其证 燥烦渴。能食。小便难。腹中满。微喘。以其脉挟鼻络目。下膈 街中。足少阳胆经伤风。其脉阳浮而阴弦。其证恶风。自汗。颈 苦咽干而渴。以其脉起目锐 。上抵头角。入缺盆。下胸贯膈。 经伤风。其脉弦大而缓。其证自汗。咽干。胸满腹痛。手足自温 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足少阴肾经伤风。其脉沉而弦。其证自 心烦。腰疼。连胁骨酸痛。呕吐涎沫。以其脉贯脊。属肾。上贯肝 舌本。足厥阴肝经伤风。其脉尺寸俱微而迟。其证恶风。自汗而倦。 骨节烦疼。以其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挟胃。络胆。布胁肋。与 风。脉证不同也。治之各有其法。至于手之三阴三阳。并无伤风。惟 腑华盖。主行气。温于皮毛。形寒饮冷。则伤之。肺伤风证。自汗恶 疼。咳嗽声重。但以清涕鼻酸者。验其肺之有热。涕出若浊者。肺经 者重。但见寸口者轻。协热者。宜羌活汤。有汗者。宜麻黄细辛汤。 用药亦异。学人当明辨之。

防风汤 治中风伤风。

防风 麦门冬(去心焙) 山芋 大黄(锉炒) 桂(去粗皮各一两) 白术 白附子(炮) 牛膝(去苗酒浸切焙) 半夏(汤洗七次与生姜等分同捣焙) 芎 苁蓉(酒浸切焙) 远志 (去 一盏。入 生

石膏汤 治中风伤寒头痛。四肢疼痛。身体沉重。

石膏 甘草(炙)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 桂(去粗皮) 芍药(各三分)
上粗捣筛。 每服

姜附汤 治伤寒巨阳中风。项背强。啬啬恶寒。汗不出。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干姜(炮) 葛根(洗) 甘草(炙锉) 桂(去粗皮各三分) 芍药 (半 去 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取汗。未汗再服。

桂附汤 治中风伤寒。头目四肢疼痛。恶寒。干呕。

桂(去粗皮) 芍药(各一两半) 甘草(炙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三分) 麻黄 (去根节先煎 去

麻黄桂心汤 治中风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汗不出而烦。

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二两) 桂(去粗皮) 甘草(炙锉) 干姜(炙各一两) 石膏 (一两 入 枣二

麻黄汤 治中风伤寒。头痛沉重。

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二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细辛(去苗叶) 干姜(炮各 三分) 七分。去滓

桂心汤 治中风伤寒。头痛发热。胸中气逆。恶寒。呕哕。小便难。足冷。

桂(去皮) 芍药 附子(炮裂去皮脐) 麻黄(焙各三分) 甘草(炙锉) 杏仁(去皮尖双仁) 一盏。 入葱

桂枝汤 治中风伤寒初得。其外证头项疼。腰背强硬。壮热。语涩。恍惚。涕唾稠粘。遍身 桂(去皮三分) 芎 菖蒲 半夏(汤洗七次生姜等分同捣焙) 附子(炮裂去皮脐) 麻黄( 如麻豆。 每

天麻 治中风伤寒。身体反强。

天麻 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 羌活(去芦头) 附子(炮裂去皮脐) 桂(去粗皮) 杏仁 水一盏。

二附汤 治中风伤寒。头痛。四肢烦疼。

附子(炮裂去皮脐) 白附子(炮) 半夏(汤洗七次炒干各一分) 上捣罗为散。每服半 钱。浓

麻黄细辛丸 治中风伤寒。头痛恶寒。四肢烦疼。心中躁闷。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一两) 细辛(去苗叶) 人参 甘草(炙锉) 白茯苓(去 黑皮) 白术 荷蜜 汤研

白术汤 治中风伤寒。初受病。一日至三日。头痛。肢节疼。心烦躁。恶风。身热憎寒。

白术 石膏(各二两) 干姜(炮半两) 五味子(炒) 甘草(炙锉) 人参 芎 麻黄(去根 七 分

石膏芍药汤 治中风伤寒。壮热。肢节疼痛。头目昏眩。并咳嗽喘粗。

石膏(碎) 芍药 前胡(去) 葛根 柴胡(去苗各一两) 升麻(半两) 桑根白皮(锉) 荆芥 热服。

前胡汤 治中风伤寒。头目昏眩。壮热。肩背拘急疼痛者用。

前胡(去芦头) 蔓荆实(去白皮) 芎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 甘菊花 防风(去 叉) 瓤炒四两) 黄芩

石膏独活汤 治中风伤寒。头痛体疼。发热恶寒。

石膏(碎一两) 羌活(去芦头) 独活(去芦头) 麻黄(去根节煎掠焙) 甘草(炙锉) 天 南星皮) 桂(去粗 滓。 热

荆芥汤 治中风伤寒。头目昏眩。憎寒壮热。四肢烦倦。

荆芥穗 木通(锉各四两) 羌活(去芦头) 独活(去芦头) 芎 甘草(炙) 麻黄(去根节

前胡白术汤 治中风伤寒。百节酸疼。

前胡(去芦头) 白术 防风(去皮各二两) 柴胡(去苗) 薰草 白藓皮(各一两半) 石膏(水一盏。 入薄荷叶。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百解汤 治中风伤风。身热头痛。肢体烦疼。

前胡(去芦头) 柴胡(去苗) 甜葶苈(微炒) 半夏(汤洗七次) 羌活(去芦头)独活(去芦 陈橘皮( 分)
上粗捣

葳蕤汤 疗冬温。及春月中风伤寒。则发热。头眩痛。咽喉干。舌强。胸中内疼。心胸痞满 葳蕤(二两) 石膏(三分碎绵裹) 白薇 麻黄(去节) 独活(一方用羌活) 杏仁(去皮尖双 煮取 三升。分三服。取汗。若一寒一热者。加朴硝一分。及大黄三两。下之。忌海藻、菘菜。一方有葛根二两。

阳旦散 疗中风伤寒。脉浮。发热往来。汗出恶风。项颈强。鼻鸣。干呕。

大枣(十二枚擘) 桂心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炙) 黄芩(各二两)
上 咀。以 泉水 栝蒌 虚 忌海藻、菘菜、生葱、等物。

三七 治伤寒中风。得之三日不解。胸膈痛。四肢逆。干呕。水浆不下。腹中宿食不消。 茯苓(如鸡子大) 黄芩 人参(各三两) 栝蒌根(四两) 芒硝 干地黄(各一升) 大黄 麻 日 三

麻黄汤 治伤寒中风。头疼。腰膝痛。四肢不利。壮热。取汗不出而喘满。及发热恶寒。骨 麻黄(三两去根节) 桂心(去粗皮) 甘草(各一两炙微赤锉) 杏仁(研细膏)
上为散。 每服

葛根汤 治伤寒中风。项背强急。苦涩涩汗不出者。

葛根(一两锉) 麻黄(去根节) 甘草(炙微赤锉) 赤芍药 桂心(各一两) 上为 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二枚。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顿服。汗出为度寒无汗恶寒。项既屈而且强。予曰。项强KT KT 。葛根汤证。或人问曰:何谓KT KT。曰 也。

盖仲景论。极有多。

葳蕤散 治伤寒中风。发热头痛。咽干舌强。胸中痞满。腰背强。不得汗。

葳蕤(一两) 石膏(二两) 白薇 麻黄(去根节) 独活 甘草(炙微赤锉) 杏仁(汤浸 去皮 温服。 栝蒌汤 治伤寒中风。五六日以上。但胸中燥。干呕。

栝蒌(一两) 柴胡(二分去苗一作半斤) 黄芩 甘草(各一两炙微赤锉一作各三两)
上为散 姜四 三升

猪苓散 治伤寒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渴欲饮水。而吐逆。

猪苓(去黑皮) 泽泻 赤茯苓(各一两) 桂心 白术(各半两) 葛根(一两锉)
上为散。每

甘草泻心汤 治伤寒中风。下后日数多。腹中雷鸣。心下痞坚而满。干呕而烦。非是结热。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碎) 黄芩 干姜(炮裂锉) 半夏(汤洗七次去滑) 连(去须) 木通 (锉 四 服

桂心散 治伤寒中风。脉浮。寒热往来。汗出恶风。项强。鼻鸣干呕。

桂心 赤芍药 独活 黄芩(各三分)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 仁炒 温频

大青龙汤 治伤寒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汗不出。烦躁。宜服此方。

麻黄(二两去根节) 桂心 甘草(炙微赤各一两) 石膏(一两半) 杏仁(半两汤洗去尖 双仁 稍

附子散 治伤寒中风。四肢不举。言语謇涩。烦疼壮热。

附子(炮裂去皮脐) 人参(去芦头) 桂心 麻黄(去根节) 茯神(各二两) 汉防己 黄芩(粗散。每服

治伤寒中风。阳虚热自发。阴弱汗自出。涩涩恶寒。翕翕发热。鼻鸣干呕。

桂心 甘草(炙微赤锉) 赤芍药(各一两) 葛根(一两半锉) 上为粗散。每服四钱。以水一

桂附散 治伤寒中风。身体疼。不烦躁。能自转侧。脉浮虚者。可发汗。

桂心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 术一

治伤寒中风。骨节疼痛。烦闷。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寒。或身

麻黄(二两去根节)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白术 桂心(各二两) 赤芍药 甘草(各一两每日

柴胡散 治伤寒中风。汗后虚燥。头疼。四肢乏力。

柴胡(一两半去苗) 石膏(三两) 人参(去芦头) 茯神 枳实(麸炒微黄) 桑根白皮(锉)赤锉)
上为散

藿香散 治伤寒中风。头昏。皮肤疼痛。

藿香(一两) 白附子(半两炮裂) 零陵香(一两) 半夏(半两汤浸七遍去滑) 甘松香(一两) 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 牛黄(细研) 麝香(各一钱细研)
上为细末。与牛黄、麝香同

天麻散 治伤寒中风。筋脉拘急。

天麻 附子(炮裂去皮脐) 川乌头(炮裂去皮脐) 干蝎(微炒) 石膏 白附子(炮裂)天南星(炮裂各半两) 雄黄(一分细研) 麝香(一钱细研)
上为细散。每服生姜汤调下一钱。日

白附子散 治伤寒中风。头疼项强。身体壮热。服诸药不得汗者用。

白附子 附子 天麻(各半两) 天南星 朱砂(细研) 干蝎(各一钱) 半夏 乌头(各半钱) 以热葱豉

乌头散 治伤寒中风。语涩。四肢拘急。壮热。

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 防风(去芦头) 羌活(各一分) 丹参 麻黄(去根各半两) 桂心 以热 酒调下二钱。良久再服。以汗出为度。

治伤寒中风。头强。汗不出。烦闷。

麻黄(去根节) 防风(各一两去芦头) 川乌头(炮裂去皮脐) 桂心 干姜(各半两炮裂锉)

桂芩甘露散 治伤寒中风。冒暑。饮食内外一切所伤。传受湿热内甚。头痛口干。或吐泻烦渴。或小便赤涩。大便急痛。或泻痢间作。病一切湿热。霍乱吐泻。转筋急痛。腹满痛闷。 桂(半两) 茯苓 白术(各半两) 甘草(炙) 泽泻 石膏 寒水石(各一两) 滑石(二两)

一方

姜附汤 治伤寒已经转下。又当发汗。内外俱虚。邪气未解。表证不见。身无大热。昼日烦躁。不得眠睡。夜即安静。不呕不渴。脉候沉细者宜服之。外感风冷。久积痰水。心腹冷痛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脐细切一枚) 上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风证见寒脉。寒证见风脉。

桂枝(二两) 麻黄 芍药 生姜(各半两) 杏仁(十四个) 大枣(二个) 上为散。每服四钱

羌活汤 治伤寒胁热。

羌活 麻黄(去节) 石膏 细辛(去苗) 前胡 川芎 防风(各一两) 黄芩 枳壳(炒去瓤) 至一 盏。去

细辛汤 治伤寒胁寒。

细辛(去苗) 甘草(炙各一两) 麻黄(去节) 桂枝(去粗皮各二两) 杏仁(半两去皮尖) 上

神术散 治伤寒肌疏多汗。

苍术(二两米泔浸去皮薄切用麦麸炒) 川芎 本(洗) 荆芥(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

十枣汤 治太阳中风。吐下呕逆者。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各筛末。取大枣十枚。水一升半。煮取八合。去滓。纳亦主之。

治伤寒鼻塞

以东霜。作团食之。


点击查看:<<医学正传>>目录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