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
感冒——赵守真
朱君,中学教员。体羸弱,素有
遗精病,又不自爱惜,喜酒多嗜好,复多斵
丧。平日恶寒特甚,少劳即喘促气上,其阳气虚微肾元亏损也明甚。1947 年冬
赴席邻村,醉酒饱食,深夜始归,不免风寒侵袭。次日感觉不适,不恶寒,微热
汗出,身胀,头隐痛。自煎服葱豉生
姜湯,病未除,精神呈不振,口淡不思食,
舆而来诊。切脉微细乏力,参之前证,则属阳虚感冒,极似《
伤寒论》太阳少阴
两感证。其
麻黄附子细辛湯、麻黄附子
甘草湯两方,殊不宜阳虚有汗之本证。以
麻黄宣发、细辛温窜,如再发汗则足以损其阴津,病转恶化,此所当忌。遂改用
桂枝加
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湯,又增附子,并损益分量,期于恰合证情:
党参五錢桂枝芍药甘草各三錢生姜錢半
大枣五枚附子三
錢囑服三帖再论。
复诊,诸证悉已,食亦略思,精神尚属委顿,脉仍微弱。阳气未复,犹宜温
补,处以附子湯加
巴戟、
枸杞、
鹿胶、芦巴补肾诸品,调理善后。
阴虚挟湿
翟翁,年古稀,体甚健。嗜洒喜内,常服
龟、鹿、参、桂之类调补,故自来
鲜病。不料今冬伤于风寒,畏冷
发热。身疼无汗,但舌紫绛,上笼白腻,津干口
渴,心烦难寐,脉象浮数而无力。乃外感风寒而阴虚内热,即俗云寒包火之候。
翁多欲阴亏,湿热久郁,兼之温补常进,不免助桀为虐。猝为风邪触发,故壮热
烦渴诸象一时毕呈。然权其寒热轻重,犹属热重于寒,治宜辛凉疏表,滋阴清热
为主。如清热而不解表,邪必内陷而助热;解表而不清热,则汗出伤津,尤易导
热势之猖狂;又退热而不滋阴,则水不济火,其热未必可退。凡此种种,稍一失
宜,皆能促成病变之恶化。故在治疗上以审认病体,辨清证情,区缓急、别轻重
为要。再以用方而论,如
大青龙湯主治内热外寒悉重之证;
小青龙湯则主治表里
皆寒而兼内饮之证;麻杏石甘湯则主治表寒里热挟有喘促之证;而对本证寒轻热
重而阴虚挟湿者皆不合。再三审辨,选用越婢加术湯增液湯合剂。其方麻黄辛温
发汗,
石膏辛凉清热,麻石合用清解效力尤著;
苍术辛燥祛湿,生姜辛散和胃,
助麻黄以解表;大枣甘温调中,和协诸药;又虞麻、苍之辛燥伤液,佐玄、麦、
生地之滋阴生津,转化其用。服药二帖,头身微汗出。虽外热得解,而脉呈洪大,
舌紫腻化,湿又转热,口渴烦躁大增,火焰高张,颇有燎原之势。若稍延治,将
出见
神昏谵语之变证,亟当未雨绸缪,遏阻病机。乃随证处以人参白虎湯加
竹叶、
花粉、茅根、
滑石大清气分之热,日夜进二大剂。次日脉现和缓,烦渴大减。舌
尚紫红干燥,余热未尽,疏用竹叶石膏湯去
半夏加蒌根、生地、滑石、茅根、芦
根等滋阴清热润燥药。五剂热尽人安,舌转红润。仍服前药二剂,病大减退。最
终进以和胃生津育阴之品,如
大补阴丸加玄麦
石斛及玄麦六味
地黄湯与
右归丸等
轮服。同时增进营养,不一月而康强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