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那位高大肥胖的Z姓东北女子出现在门诊。她欣喜的告诉我,共服用105剂,视力恢复了, 左眼1.0,右眼0.8。而且体重下降10公斤!她今年47岁,双眼视力下降已经一年半以上,无明显诱因,眼红疼痛,曾诊断为“视神经炎”,后确诊为“葡萄膜炎”,并长期予以激素治疗,后来因害怕副作用而要求中医治疗。4月16日来门诊。当天眼科检查报告:视力左0.5,右0.5,眼压:左12.5,右13.0;右眼球结膜混合性充血+++,左眼混合性充血+,双眼角膜透明,未见KP,房水Tyn±,瞳孔不圆,右眼虹膜大部分后粘连,左眼虹膜部分后粘连,晶体混。眼底:视盘充血水肿,边界不清,后极部网膜混浊,黄斑中心光反射﹙-﹚。B超:双眼玻璃体混浊,网膜水肿。符合双眼葡萄膜炎的诊断。
我不是专科,如何治这个眼病?还是老办法,看人。其人身高167cm,体重100kg。两腿浮肿,舌胖大有齿痕。肥人真是多水湿啊!这种体质,五苓散、防己黄芪汤、越婢汤均有可能。问其何所苦?得知有视力下降,畏光,头痛、耳鸣,项背部拘急不适,小便少等证,我认定是五苓散证。其依据有二:第一,五苓散能治畏光。畏光,就是古人所说的“眩”,许多眼病患者大多表现为畏光、头晕、步履不稳等。而《伤寒论》五苓散的经典方证就有“眩”,本人也有用五苓散治疗青光眼的经验;第二,五苓散能治头痛,特别是伴有浮肿的头痛。而防己黄芪汤与越婢汤均不能治疗头痛与畏光。考虑到项背拘急,故加葛根;肥胖而下肢浮肿,加故怀牛膝;并嘱其平日用车前子一把泡水代茶,取其利水明目的功效。处方:桂枝20克、肉桂1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泽泻40克、葛根60克、怀牛膝60克,水煎,日分三次服用。叮嘱服药后忌冷物。从目前状况看,这张五苓散加味方治疗这位葡萄膜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是满意的。
五苓散是否可以作为葡萄膜炎的专方?目前不能下结论。千人千面,千人千方,同样的疾病在具体的个体身上往往表现不一,葡萄膜炎也是一样,我曾经用甘草泻心汤治疗过,还有用小柴胡汤也治疗过。但是,至少可以将此病的常用经方谱建立起来,这样,在遇到这种疾病的时候,脑海里可以浮现这些方证,以供鉴别。 -------------------
-------------------
第一,五苓散能治畏光。畏光,就是古人所说的“眩”,许多眼病患者大多表现为畏光、头晕、步履不稳等。而《伤寒论》五苓散的经典方证就有“眩”,本人也有用五苓散治疗青光眼的经验;第二,五苓散能治头痛,特别是伴有浮肿的头痛。而
防己黄芪汤与越婢汤均不能治疗头痛与畏光。考虑到项背拘急,故加葛根;肥胖而下肢浮肿,加故怀牛膝;并嘱其平日用车前子一把泡水代茶,取其利水明目的功效。
分析透彻、另辟蹊径
-------------------
感谢!黄师好案。五苓散在眼科方面的应用,我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
请问黄老师,治疗过程中换过方没有?始终都是五苓散加葛根牛膝吗?谢谢先!
-------------------
-------------------
好案!
五苓散可治水
癫痫,有人将癫痫改为癫眩。看来也蛮有道理啊
-------------------
一个宅人:请问黄老师,治疗过程中换过方没有?始终都是五苓散加葛根牛膝吗?谢谢先!?(2012-09-11 10:31)?700)this.width=700;" >
从未
更方。
-------------------
-------------------
黄煌:从未更方。?(2012-09-11 11:58)?700)this.width=700;" >
明白了!多谢黄老师!
换方需要水平,守方更需要功夫和底气啊!
-------------------
-------------------
从黄老师的医案可以证明,临床使用经方治病很简单啊。可这简单的背后,所付出的心血却不简单!从黄师医案中,如果能学到用方思路,对用别的方也有用啊。
-------------------
请黄老师指点一下这个问题,我也曾考虑该问题是否是五苓散适应症:
一则“血不利则为水”的病案和分析,兼请教
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23211
-------------------
-------------------
-------------------
-------------------
-------------------
-------------------
-------------------
守方105帖,需要医患之间多大的相互信任啊,钦佩黄师!
-------------------
五苓散能治畏光。畏光,就是古人所说的“眩”,许多眼病患者大多表现为畏光、头晕、步履不稳等。而《伤寒论》五苓散的经典方证就有“眩”,本人也有用五苓散治疗青光眼的经验;第二,五苓散能治头痛,特别是伴有浮肿的头痛。而防己黄芪汤与越婢汤均不能治疗头痛与畏光。考虑到项背拘急,故加葛根;肥胖而下肢浮肿,加故怀牛膝;并嘱其平日用车前子一把泡水代茶,取其利水明目的功效。处方:桂枝20克、肉桂1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泽泻40克、葛根60克、怀牛膝60克,水煎,日分三次服用。服药后忌冷物。共服105剂。从目前状况看,这张五苓散加味方治疗这位葡萄膜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是满意的。
五苓散是否可以作为葡萄膜炎的专方?我曾经用
甘草泻心汤治疗过,还有用
小柴胡汤也治疗过。但是,至少可以将此病的常用经方谱建立起来。
体会:该方调节免疫、增强免疫。
-------------------
-------------------
-------------------
方证,变中自有不变,以不变应万变,有时亦会变化莫测,或者是思路上的突破,经验的总结,黄老师临床对待病人和蔼可亲,诊疗仔细认真,思路清晰,思维活跃且缜密,精力充沛,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
肥人多痰湿,舌胖膇肿提示水湿内停,头痛项强提示有表证,是否可用苓桂术甘加
金匮肾气丸。还要注意后续健脾温肾调理。
-------------------
-------------------
苍术与白术曾经不分,而本草书籍曾提及苍术能明目,本案是否有苍术和白术同用的可能? 对于眼科疾病而见五苓散证的患者,白术是否可用苍术替代,或者同用?受黄师这则医案启发的发散想法
-------------------
-------------------
-------------------
黄老师:该患者不知年龄多大。如果是经期牛膝60G能行吗?
-------------------
-------------------
-------------------
方宏图:黄老师:该患者不知年龄多大。如果是经期牛膝60G能行吗? (2012-09-12 20:31) 700)this.width=700;" >
今年47岁。经期她没有停药,也没有说月经量多的情况。
-------------------
-------------------
老师,五苓散原方中泽泻:白术:茯苓:猪苓:桂枝=5:3:3:3:2,您是如何把握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的?
-------------------
-------------------
xufengkaiys:老师,五苓散原方中泽泻:白术:茯苓:猪苓:桂枝=5:3:3:3:2,您是如何把握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的??(2012-09-13 12:59)?700)this.width=700;" >
可以参考,还在验证。
-------------------
黄煌:可以参考,还在验证。?(2012-09-13 20:49)?700)this.width=700;" >
谢谢老师!
-------------------
-------------------
黄师把葛根60,牛膝60,用到极致。画龙点睛!佩服。。。
-------------------
认真学习。临床上经常碰到无法下方的情况,特别是合方的时候。想一想还是方证未学好。
-------------------
-------------------
-------------------
黄师讲解细致入微,令我辈读之启发良多,谢谢您的苦心
-------------------
-------------------
守方,能守105方而不改,这是医者对病症的自信呀。佩服。
-------------------
-------------------
我用黄老师的这个方子,一字不改,一剂治好了妈妈嘴巴里火辣辣的,口渴,小便次数多的小毛病。浑身舒服多了。本来是给妈妈治
脂肪肝的,没想到这些小毛病都好了,非常感谢黄老师
-------------------
葡萄膜炎我治疗不少,但五苓散我倒从来没有用过。
不过,我和黄煌老师思路一样,重在体质辨证。
我也用过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新制柴连汤、
半夏泻心汤、生
姜泻心汤、
当归芍药散等。
我认为,此病是眼内葡萄膜、视网膜的无菌性炎症,多从肝论治。
肝血不足,疏泄不及,郁而化热。胆经郁热,胆气不降。
柴胡类直接调肝胆,泻心汤类调节脾胃气机升降的,也能有助于肝胆疏泄与升降的。所以我手下的泻心汤类的脉象往往都是偏弦脉!
黄煌老师用五苓散,通过调患者体质,也是间接使肝胆及全身保持良好的升降,达到治病的目的。
因为毕竟的“炎症”,所以用五苓散这类药还是有些担忧,其实还是经方的学术思想不过关!“有是证用是药”,说时容易可是做时难。
黄老师这个案例对我有更高一层的启发,谢谢!
-------------------
补充一下:这个病容易复发,为减少复发,要补好肝,保持肝的藏血功能,才能保持肝胆的疏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