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F,女,61岁。形体中等,脸色暗黑。患者有
风湿性心脏病史近40年,常需服用
地高辛和利尿剂,近感倦怠乏力,两下肢浮肿,沉重,入夜难以平卧,头晕,眼花,走路多后易喘,时有眼前发黑,下肢易抽筋,小便量少。舌淡紫,苔薄,脉沉。
(请您处方,说明理由,并谈谈您对所选处方的认识)
-------------------
-------------------
-------------------
-------------------
-------------------
-------------------
真武汤合
五苓散加减,白芍可重用
制附片 5g 茯苓 20g
白术 10g
干姜 5g
白芍 40g 怀牛膝 10g
肉桂 10g 桂枝 6g
丹参 10g
-------------------
-------------------
真武汤合苓桂味甘汤。
[ 此贴被慈济在2007-09-20 16:02重新编辑 www.lindalemus.com]
-------------------
-------------------
-------------------
-------------------
首先想补充问一下老师一个问题 这个病人有无怕冷畏寒的症状?
因我是初学者往往抓不住主症,举旗不定.是关系到选用哪个方子的问题.根据现有的条件分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病人脸色暗黑.2.有
心悸气短喘息入夜为重的倾向,头昏目眩.3.脉沉
以上三个特点除没有水舌症外,已具有气上冲胸之主症.
因此考虑用苓桂术甘汤.
另具小便不利浮肿也是此方适应症.
倦怠乏力是久病则虚.气虚则血瘀-有舌淡紫.
选用苓桂术甘汤重用白芍加黄芪人参丹参怀牛夕
原先想用真武汤可没有畏寒怕冷.所以这两个方子应该如何选用请老师指教.谢谢.
-------------------
近感倦怠乏力,两下肢浮肿,沉重,入夜难以平卧,头晕,眼花,走路多后易喘,时有眼前发黑,下肢易抽筋,小便量少。舌淡紫,苔薄,脉沉。
真武汤加北
细辛6g 牛漆15g
-------------------
黄师处方:制附片6克(先煎),茯苓20克,白术15克,白芍10克,
赤芍10克,干姜6克,肉桂10克(后下),
炙甘草3克,五味子10克,
红枣30克。药后半月患者自觉疲劳感不明显,小便量增多,下肢沉重感消失,停药后症状反复,现在原方制附片、干姜均加至10克,继续服用中。
-------------------
我说个法子试试啊,这是体内寒湿气做祟,导致经络不畅,必有诸多穴位压痛点,用风湿膏灌入热气,将寒气发泻出来即可。首先贴劳宫、涌泉、肚脐,其他穴位按压即知,贴后发汗。
-------------------
-------------------
这种病很难治,我曾在乡镇卫生院碰到相似病例,具体诊断不明,曾多次多处以
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等诊治,但病进行性加重,在乡镇卫生院X片:心脏明显增大。初服真武汤加减病人出现吐泻、浮肿加重,自己理解是药中病气,排邪反应,但患者不能耐受而没坚持服用。
-------------------
-------------------
处方基本相同,真武汤合苓桂味甘苓桂术甘汤,但本人还合入了茯苓
杏仁甘草汤
-------------------
我们这样宣扬中医的好出,是为了普及中医么?是为了取代西医么?我还真感觉中西医学的模式并不一样了,是两条平行的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