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婆发烧
咳嗽案1
老婆跟我说全身怕冷恶寒,我并未在意。第二日便
发热咳嗽,由于图省事,我让她服用,
感冒灵冲剂,抗生素。恶寒解,但发热,咳嗽不解;第三日,我根据,发热39度,咳嗽,吐黄痰,
胸痛,舌红苔黄,脉寸浮数滑。处以
柴胡千金
苇茎。柴胡15克,
黄芩10克,
半夏10克,
沙参15克,
芦根30克,
冬瓜子30克,
薏米仁30克,
鱼腥草30克,
桃仁10克,
甘草6克。一副。
烧未退,咳嗽依然,商量输液配合中药,仔细观察,尚有恶风怕冷无汗,前方加
葛根(柴葛根)20克,
荆芥穗10克。一副。西药输液头孢抗生素。
上方法,汗出热不解,咳嗽胸痛,如前;仔细辩证确属肺热壅盛,痰热内蕴。我用柴胡考虑以前老婆体格不好,所以用柴胡扶正驱邪;但是热不解,显然方不对症。又询问出现口干欲饮,热盛入气了。但尚不宜
石膏之属;西药如前;中药改方: 双花15克,
连翘12克,
牛蒡子10克,
桔梗10克,芦根30克,
冬瓜子30克,鱼腥草30克,
桃仁10克,薏
米仁30克,甘草6克。
用中药第四日,输液四日烧减退,但仍然达到38度以上。看来中药未见效;我非常懊恼。询问还有怕冷,发烧前无汗,考虑表仍未解,宜清肺热中加解表药。清肺热莫过
麻杏石甘汤!然老婆素来体格弱,能经受石膏吗?小量试探;
麻黄6克,石膏30克,
杏仁10克,
忍冬藤30克,连翘15克,
前胡10克,浙贝10克,
瓜蒌15克,荆芥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芦根30克,沙参15克。一副。
热虽减轻,但月经来少许,早有
痔疮又出血,可见热之盛!前方加凉血之
赤芍15克,茅根15克,芦根改15克。一副。
昨日未发热,今日斟酌停西药,但用中药。现在仍然咳嗽剧烈,口干,舌红苔黄,痰时黄时白,寸滑数有力。上方尚觉合度,只是热像较重,表证解,去荆芥,石膏加至45克,再加
枇杷叶10克,2副。
咳嗽日渐减轻,舌尖红,苔白微腻。寸滑也减。清气化痰法。黄芩10克,杏仁10克,浙贝10克,前胡10克,
枇杷叶10克,茅芦根各15克,焦三仙各10克,桑
白皮10克。2付。
今日咳嗽已经轻微了,故决定停药观察。
2010年11月17日。雾,刮风。
按语:本案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先入为主的思想;开始由于自己至亲,知道体格弱,用小柴胡,没想到反而无效;按照西医思维考虑
肺炎,用了验方,千金
苇茎汤;没有辩证所以无效!临床值得中医同道注意,不要犯了同样的错误。本案用了西药抗生素,前三天,就是抗生素,未加激素。由此也证明,抗生素也无效。安西医说法,可能是病毒感染,所以无效。第五日,仔细辩证,按照中医思维,辩证为肺热壅盛,痰热内蕴,投麻杏石甘汤,奏效。由于量小(石膏30克),效果不太明显,加重石膏用量,效果显现。说实话,石膏我用的最大量就是这次,45克。按照这个推断,240克石膏证该是什么样?值得期待。
还有一个体会,发热患者,只要出现,恶寒症状必须加辛温解表药。
二:老婆发烧咳嗽案2 大前天老婆又感冒,开始微恶风寒,头晕咳嗽,
呕吐二次,无口干。舌质红苔薄,脉未查。我以
小柴胡汤合桑菊饮加减:柴胡10克,黄芩10克,沙参10克,半夏10克,
桑叶10克,
菊花10克,杏仁10克,荆芥10克,桔梗10克,前胡10克,枇杷叶10克,芦根15克,甘草10克。2付
上方1剂,头晕呕吐好转,但是咳嗽恶寒怕风明显加重。第二付加生
姜大枣,晚上发汗,虽汗出热不减;不得已加服尼美舒立退热,热退。次日清晨由于中药不方便换,接着用上述汤药加国风产的
银翘解毒颗粒;中午复发烧,38.5度,咳嗽吐白沫痰不减。
我急拟方药:麻黄6克,杏仁12克,生石膏30克,荆芥10克,前胡10克,浙贝10克,枇杷叶10克,连翘15克,甘草6克,沙参15克。一副。晚上,老婆来电,热退。回家后又服二边中药,今早晨热未作,咳嗽也轻,前方再进一剂。
2011年1月28日。
三:外感低热4个月案
低热4月
姜某:男,72岁初诊:2009年12月10日
主诉:低热,恶寒4个月
往病史:素嗜酒,慢支10年,痔疮5年。双手颤抖3年,下肢麻木2年。常服平喘类西药及抗生素。 今秋始发恶寒,高热39度,住院治疗四天出院,转低热;每日清晨开始恶寒,自服感冒药燥热汗处,恶寒减轻,下午轻,伴全身酸痛,一直持续至今。轻咳,微喘,痰少;食欲不振,口干不欲饮,大便里急后重感,小便黄。舌红苔白腻,脉浮细数。
病属
湿温,邪仍在气分留恋不去,酒客湿热内蕴三焦,里外上下阻滞气机,故久而不愈。
蝉衣6克
僵蚕10克
姜黄10克
大黄3克
藿香10克
佩兰10克 杏仁10克
黄连6克
木香6克 葛根15克 黄芩10克
秦艽10克
滑石15克 干草6克 4剂
12月15日
患者服上药半剂,当夜寒颤高热,自用
生姜擦体,汗出淋漓。次日电话问曰:为何?余曰:今日恶寒否? 答:未恶寒。无妨,药照服。
全身酸痛微,恶寒消失,大便里急后重消失,小便不黄。手颤抖如前,下肢麻木照旧。脉浮细仍数,舌红苔薄微腻。
蝉衣6克 僵蚕10克 姜黄10克 大黄3克 藿香10克 杏仁10克
丝瓜络10克
黄连6克 木香6克 秦艽10克
牛膝10克
通草6克 薏米仁15克 4剂
四:酒客感受暑湿发烧案
某男30岁
初诊:2010年7月20日
主诉:暑湿发热
三天前酒后淋雨,回家后又冲凉,第二日便发烧。自服感冒清热冲剂及
对乙酰氨基酚片,得汗,汗出热退;不久热度逐渐升高,最高41度。
患者素嗜酒,属于酒客体质;患者不愿意西药治疗,请我诊治:两天来体温38.5-38.8度左右,服药热退,不服热升。热高时头微痛牵及眼眶,微恶风寒,汗不多,微恶心,轻咳。便溏,小便黄。查舌苔白腻,脉象浮弦滑数。当时辩证湿热阻于少阳,且见化热倾向。病属暑湿。
小柴胡和
银翘散加减:
柴胡15克,半夏10克 黄芩10克 双花15克 连翘12克 葛根15克,杏仁10克 薏米15克 白寇6克 滑石20克 甘草6克,茅芦根各1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一剂
二诊:热不退,自己加服一次西药,汗出身凉,但不久又烧。脉舌如前。我以为病重药轻上方加减:
柴胡20克,黄芩9克,半夏12克 杏仁12克,薏米30克 黄连6克, 葛根30克,白寇10克 ,茅芦根各15克,甘草3克,滑石2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
三诊:热仍不退,且见头昏沉,咳嗽少量痰,胸闷,气短,口干,
腰痛,舌苔腻减,舌尖微红,脉象如前。出现呼吸道症状,怕是肺炎。(以往患者有过肺炎病史)
改弦更张,麻黄杏仁薏米甘草汤和麻杏石甘汤加减:
麻黄6克,杏仁12克,薏米30克,石膏30克,连翘15克,
蒲公英30克,瓜蒌15克,白寇6克,滑石15克,甘草6克,茅芦根各15克,菊花10克
上午急煎,服药一边,两小时汗出热退37.5度,
腹泻一次。下午2点热又开始升高,至下午4点38.5度,腰仍痛。我嘱咐把剩下的中药即可再喝下。
四诊:见上方有效,效则守之的原则,去瓜蒌加荆芥10克,再进一剂。
五诊:昨日体温最高37.8度。可喜!看来已控制。
提防寒凉冰伏,改方善后如下:杏仁12克,薏米30克,白寇6克,双花20克,连翘15克,
郁金10克,半夏6克,
厚朴6克,滑石15克,甘草6克,通草6克,茅芦根各15克。三剂
案语:本案患者素体湿热,外受风寒湿,里外合邪,发病高热,自用祛风散寒,解热,大汗出,但风气去,湿不去,湿与热合,如油入面,难解难分;一诊方用小柴胡汤和银翘加三仁,希望邪从少阳与上焦外达,可惜辩证不对,故无效!二诊,见有便溏,虑湿热下迫大肠,姑用小柴胡汤和葛根芩连,三仁,
六一散加减;热仍不退。三诊见有咳喘,肺热明显,遂改方药,麻黄杏仁薏米甘草汤和麻杏石甘汤,
三仁汤,获效,知其方药对路,再守方一剂,果然热平稳下降;虑此方寒凉太过,善后,银翘和三仁汤加减。昨日7月26日体温37度左右。本案特点是抓住湿热不放,上宣,中运,下淡渗;再以见证加减用药,热象重是加大清热药力,热减减清热药,时时提防寒凉太过,冰伏其中。值得提出,吴鞠通三仁汤,出自金匮麻黄杏仁薏米甘草汤,临证湿热病余喜用其中三仁,杏仁宣上开肺气,肺气开则湿易化,白寇运中,脾建湿易去,薏米健脾渗湿于下,三合用可谓精当。
五:
水痘发烧案
李某,男17岁,2009年6月
学校出现水痘,因而感染,回家诊治。患者在小诊所输液,中药并进,无效!求诊:现证:前胸后背,泛发水痘,基地潮红,大如黄豆状,晶莹无浑浊,有的已经破裂。发热,39度。口干,喜饮。舌边尖红台薄白,脉数弦有力。
双花20克,连翘15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
竹叶10克,芦根15克,石膏20克,
知母10克,
天花粉15克,赤芍10克,
丹皮10克,甘草5克。一剂。
二诊:体温基本正常。口干减轻一半,大便泻三次,仍口干,脉浮数。眼角红丝。
双花20克,连翘15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竹叶10克,芦根15克,
茯苓15克,荆芥6克,菊花10克,
大青叶10克,
天花粉15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甘草5克。2剂
三诊:发热未作,大便成型,脉浮数,舌尖红。眼角红丝也淡。
双花20克,连翘15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竹叶10克,芦根15克,天花粉15克,赤芍10克,菊花10克,甘草5克。2剂
四诊:愈。
按语:本案开始由于小诊所大夫治疗不得法(治疗5天了),患者发热不退,或者退后复升。患者父亲比较着急。余告诉他此病并不难治,此属于病毒性疾病,西医没有好药针对病毒,中医辨对证效果确切!经过动员,患者家长停了西药,但服中药。一诊辩证:热邪盘踞卫气,恐由气分进入营分(眼角血丝证明邪入厥阴)。吴鞠通称银翘散为辛凉平剂。患者口渴欲饮非单独银翘所能治疗的,故合白虎;白虎吴鞠通称为辛凉重剂,与桑菊饮三方和为辛凉轻,辛凉平,辛凉重。临床辩证属于气分可仔细斟酌此三方;另外患者水痘基地潮红故加赤芍丹皮凉血散瘀。一剂热退;二诊患者便泻三次,口干欲饮减轻,又减去白虎恐伤胃气,加茯苓利湿,加菊花入厥阴(针对眼角红血丝)。三诊诸证平稳,守方微调,临床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