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这两天刚好在复习杨麦青先生的《
伤寒论现代临床研究》,杨先生60年代初就在沈阳市第一医院病房探索用建中诸方辨证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及
白血病,疗效满意。杨先生亦推测此类方剂的作用点是骨髓造血微环境。
在这里,杨先生用了一个跟肖鹏所讲很类似的比喻:
多能肝细胞分化、增殖、成熟与造血微环境有密切关系。实验证明,当骨髓造血微环境被破坏,即使输入多能干细胞也不能生长,只有微环境重建后才能见到多能干细胞的再生。此与“种子”(多能干细胞)种在荒芜了的“土地”(被损伤的造血微环境)上,不能生长的道理相同。
-------------------
楼主和思玥讲解得都很好,让人耳目一新。还希望楼主可以贴出这个验案
-------------------
我认为贫血原因还是要寻找的,楼主所列西药好像只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
叶酸、铁剂、维生素b12等才是造血原料啊;原发病的治疗很关键;再加上中医的辨体质用药,
阳和汤的应用反应了患者的阴阳两伤、阴血消耗较重的状况。有是证用是药呀。
-------------------
用西医的比较直观的知识或方法来解释中医,这对于中医入门大有好处,但若想登堂入室,离开中医的理论是行不通的。
种子和母体的例子说的很直观,极易被理解。站在中医的角度,就是体质与疾病发病的关系。站在辩证法的角度,就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但是从后两者去理解,由于比较抽象,很多人即便看过了,也没有多大的印象。所以我支持中医的初学者,应用西医的直观的知识去认识中医的某些理论也是有帮助的。但不可绝对化!
-------------------
中和先生,我觉得您可能把肖鹏的意思理解反了,我理解肖鹏想表达的并不是“用西医的比较直观的知识或方法来解释中医”,而是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临床取效之后,借助现代医学这一工具去寻找现象背后的东西。不知是否接近肖鹏本意。
还是借用几段杨先生的话:
“现象是属于感性方面的,是属于表面的事物外部联系的东西,理性认识就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对事物本质的全面理解。”
“在中医学习中,我们的直接经验是从中医辨证,从临床科学观察中总结临床辨证规律,还有继承间接经验,即是说师承和阅读书籍。经过反复的思考作用,从经验一步步地上升到理论,在实践中进行判断,分析前人的理论是否符合于“科学的抽象”。然后钻下去,深下来,下一番苦功夫,经过改造、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再不断地在科学实践(包括实验)中去纠正它、丰富它,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循环若干次,才能认识生命的内在规律性,即在医学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在现代医学远没有能够证实之前,在中医理论中任何一种学说事实上都是假说。假说是发展着的自然科学的重要思维形式,没有假说,科学就不要前进了。假说对于中医学术的发展有及其重大的意义,仲景学说就是一个光辉的先例。……我们相信,在科学史上任何一种假说,如果它所阐述的规律,符合于辩证法,它的真理性便必然会被而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反过来,如果它在历史的长期实践中成为颠扑不破的指导思想,那它便包容着辩证法的核心。”
-------------------
-------------------
我主张双重诊断,一重治疗抑或双重治疗,当然看病情的需要,就像楼主所述案例,不明原因的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方向已很明确,在血液方面,用了阳和汤方后血红蛋白有提升,那么能持久多久呢,这样的治疗有没有结束呢,答案是不确定的,随访是少不了的,那么也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空间。而且很多检查和治疗都是和医生与病人的沟通程度密切有关的。
-------------------
另有一疑问,该患心率是90次/分吗,有没有记错呢?如果没记错的话,符合病情吗?好像很矛盾啊。
-------------------
-------------------
肖第的思维很新颖,治疗时按照药证、方证、体证的思维进行,当取得临床效果后总结时可以反过来利用现代医学的手段进行,可对当时的处方思维进行更深的理解。当然,我也同意中和的观点“用西医的比较直观的知识或方法来解释中医,这对于中医入门大有好处,但若想登堂入室,离开中医的理论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