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了几篇稿子,之所以是草稿,是因为没有找到最后寄发的定稿,而且往往还要经过编辑修改,所以只能说是草稿。
2,我的指感描述,用词是一般文字描述与部分脉名混用,实际上,是因为我对脉名有自己的理解或解读;我倾向用尽可能通俗的当代语言文字描述,这样就出现了混用现象。
3,破执脉名,从现场指感开始,是我的一贯思想,并有专文,脉名在当代,束缚大于方便;欺世盗名者,动辄随意一个什么脉名就确定一个方药,真实的情况是,当下指感与脉名之间的距离,时或如云泥;我的老乡和老前辈高辉远,73、73年编的《蒲辅周医案》,我已经翻烂了,其中很多细化的脉名堆砌,力求描述精准,实际上,脉象与论治之间,难得对应,虽似精细,实则摆设,不过比那些完全罗列弦细之类脉名的人,多尽一份心力而已;邢锡波的《脉学阐微》,除了教材式的高大全罗列,特色在于肝病和血液病的脉诊辅助辨证,而那些个指感规律,是否也太简单,是否也同样适用于其它现代医学病种的脉诊表现规律呢
理解传统脉诊实践,而不是简单否定脉名,又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传统脉诊实践的真实情况,关注的人更少,我目前的结论,以著述为目的的高大全的脉学体系,与实际应用脉法,差异很大,各家所用,往往都是很少的一点技术,而且脉治合一,这一点,我最初是从《续名医类案》里面
朱丹溪、虞恒德、汪石山的脉案开始认识到的,他们总是虚大、虚弱、濡软而无力之类的指感,而用温补气阳的
黄芪、
人参、
附子等药味;临证以凭脉论治为手段的医家,仲景为最,立体多向的提示论治各层面和预后;
当代脉诊的不破不立,大破大立,与继承脉诊临证精华,与脉名为经纬表述的古脉学教材,都是以临证为目的。
-------------------
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到一定程度,舍去问是可以的,舍去望闻问切中的任何一个都是可以的。因为可以见微知著,由此知彼,望闻问切只是找到证的手段,当然手段很重要。
把脉是实践的工夫,很实用。
楼主把名相破掉了。我也在寻找切实可行的脉诊技术和实践之路。正如各人用方自有特色,凭脉也是各有特色。向楼主学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