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蓓云整理
这是一份新整理的旧医案,患者为72年出生的女性。今贴出与大家共享。
初诊:2002年9月10日求诊于国医堂黄煌教授。
外貌形体:肤色偏黑,形体偏胖,毛发浓密,脸有油光。
主诉:痤疮伴疲乏2年余加重2月。
现病史:患者近2年多来颜面痤疮此起彼伏,较甚时满脸密布并延伸至颈项部及后背,痤疮个大,色暗,基底部较大较深,无瘙痒感。有时表面略痛,经前加重。易疲乏且休息后无改善,出汗不爽、怕热,体重逐年渐升。眠差多梦。胃纳佳、口时干,晨起有口气。小便黄,大便不爽而粘,日行1—2次。白带偏多,月经尚调。多处求诊口服中西药乏效。
家族史:母健,父亲有
高血压病、冠心病。
查体:舌暗胖,苔腻干。腹部平软偏大,双下肢无
水肿,腿毛不长。
初诊方:小
柴胡汤加
葛根、
川芎、
连翘、
石膏 5剂。每天服一剂。
二诊:服药后颜面痤疮无改善,睡眠改善,仍易疲乏,肤色偏暗。舌像同前。处方与
葛根汤合
五苓散加连翘、川芎。
处方:葛根40克生
麻黄5克
桂枝10克
赤芍12克生
甘草3克川芎12克
茯苓20克
泽泻30克
白术12克
猪苓12克连翘30克干
姜6克
红枣15克 14剂 。每天服一剂。
三诊:后背痤疮消退,颜面痤疮明显减少,脸色变亮。疲乏感减轻。大便偏稀,白带减少。舌质暗,舌面干,苔略腻。原方14剂。一剂服两天。
之后的治疗持续了两个月,一直以葛根汤合五苓散为主方,偶加
防风、
山药、
薏苡仁。疲乏感明显减轻。脸上痤疮基本消退,留有少量痘痕。颜面肤色变亮。
后续复诊:2008年2月4日患者因痤疮小发作再次求诊于黄师,老师仍处方与葛根汤合五苓散加连翘川芎。14剂,药尽痘退。
2011年5月9日,患者因疲乏伴月经量少半年求诊于我。近半年来感疲乏,劳累后更甚,晨醒后仍无精神。全身关节疼痛,体重有增无减。出汗不畅,上腹易饱胀而胃纳佳,口气重,咽部不适,大便易泄,有不尽感。月经量逐渐减少,经色暗、偶
痛经。舌质偏红,舌体胖大,苔薄黄腻。
处方:
五积散加葛根。14剂。
2011年7月8日复诊,诉疲乏感减轻,出汗变畅,胃纳减少,口气清新,大便变畅,关节疼痛好转,月经无明显改变。守方14剂,一剂服两天。
案语:
1、由以上病案得出:这是一位典型的麻黄女性患者。故首诊选用了
小柴胡汤加葛根、川芎、连翘、石膏即在和法的基础上清热利湿无效,黄师在二诊时考虑对体调治选用葛根汤、五苓散合方加味来达到方证相应。故疗效卓著。
2、6年后患者又有痤疮小发,给与原方案治疗依然效著。这充分体现了体质的稳定性。同时也说明了湿性的缠绵。较好地体现了方-人-病的诊疗思路与疗效卓越的相关性。后期改用五积散加葛根反应了体质状态的变动性。
3、葛根汤合五苓散、葛根汤合归芍散及五积散加葛根是临床常需要考虑并加以鉴别的。显然,三方证都是多以麻黄体质为倾向,以葛根汤为基础,三者鉴别点偏重于所合之方的方证、疾病谱来考虑。也可从前者偏向于寒湿,以表证为主;中间往往寒湿与血水不利并存,通常伴少腹不适等里证;后者寒湿痰气血均积滞,临床表现复杂,表里证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