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解
    

仲景原文: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解

   伤寒论》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汤,可知服汤之前当有“汗出”,否则不得用桂枝汤。服桂枝汤之后,“汗出”变为“无汗”,但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且出现了“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的变证。医者因其“心下满微痛”而“或下之”,诸证未解,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

本是桂枝汤证,但依法治之不效反生变化,其中原因何在?后世注家多有怀疑“去桂”为“去芍”之误,果如其言?

要想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得找到恰当的切入方法。在此,我们将“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与“真武汤”对举。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由芍药三两、生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组成;真武汤由芍药三两、生姜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二两、炮附子一枚组成。其对比如下:

芍药三两(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生姜三两)

茯苓三两(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白术二两)

炙草二两

枣十二枚(附子一枚)

由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到两个方子是何其相似!芍姜苓术,两方皆有,所不同的,仅草枣与附子之别。
组方相类,其主治必相近。我们来看《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这条与第28条一样,也是发汗不解,仍发热;第28条只是水饮内停,从“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可知,心下虽有停饮但是不严重,而第82条不仅有水饮内停,而且水气冲逆得很厉害,所以出现“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等较重症状。芍姜苓术,为水饮内停而设,炙草大枣,以滋脾胃化源,水气冲逆,则急当温阳化水,故去甘缓之草枣,加雄烈之附子。
我们现在试对第28条进行解读。服桂枝汤后,其气血趋向于表。如果患者阳气较为充足,便当一汗而愈;如果患者阳气素弱,汗后其表虽解,但卫气因汗而更虚,失去“推行津液”之能,卫气遂与津液一起下陷。卫气下陷内郁,故“仍发热”;卫气不能输布津液向上,故“仍头项强痛”;卫气不能输布津液向表,故“无汗”;津液不行,化水停于心下,故“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
水饮内停,当利小便,非“下”能解——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后说“小便利则愈”,就是明证。为什么去掉的是“桂枝”而非“芍药”呢?我们知道,桂枝的力量是外散的,汗后其表已解,故无须再用桂枝解外;桂枝推行血液向外,由营出卫,此证病在卫气津液障碍,再用桂枝则加重水饮停留;芍药收敛津液,由卫入营,有利于水饮的吸收和输布,故无须去芍药。


-------------------
受教,学习。

-------------------
解得很好,跟黄仕沛教授的说法差不多!

-------------------
解释的很到位。我的看法是:这是个素有痰饮又兼外感的方证,桂枝汤攻表,不能治其“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故加苓术以治水饮。去桂是减去桂枝的剂量,和加桂正好相反。非去桂。大论,治蓄水的五苓散用小剂量桂枝也是此意。实际是后世的--通阳法,淡以通阳法,叶天士引申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这是我的《癫狂梦醒话伤寒》未公开的内容。

-------------------
分析的很好啊.天做岸兄在大会上也作了近似的分析.
真羡慕大家,竟然把伤寒条文解析的越来越透彻了^_^

-------------------
引用第3楼经方中于2011-06-30 20:45发表的  :
解释的很到位。我的看法是:这是个素有痰饮又兼外感的方证,桂枝汤攻表,不能治其“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故加苓术以治水饮。去桂是减去桂枝的剂量,和加桂正好相反。非去桂。大论,治蓄水的五苓散用小剂量桂枝也是此意。实际是后世的--通阳法,淡以通阳法,叶天士引申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这是我的《癫狂梦醒话伤寒》未公开的内容。 700)this.width=700;" >

我也与经方中兄有相同的认识。这里的去桂当是减桂之量,如大论中有桂枝加桂汤即可为证,水饮内停也好,利小便也罢,桂枝均不可弃,正如拈花兄所说去桂是恐其太过走表,而妨碍苓术走里化饮利水之能,而减桂之量则可达此目的,既不至于喧宾夺主且有助于通阳化饮之功,如苓桂术甘‘茯苓甘草汤’五苓散等方可证。

-------------------
引用第5楼王晓军于2011-06-30 22:57发表的  :
我也与经方中兄有相同的认识。这里的去桂当是减桂之量,如大论中有桂枝加桂汤即可为证,水饮内停也好,利小便也罢,桂枝均不可弃,正如拈花兄所说去桂是恐其太过走表,而妨碍苓术走里化饮利水之能,而减桂之量则可达此目的,既不至于喧宾夺主且有助于通阳化饮之功,如苓桂术甘‘茯苓甘草汤’五苓散等方可证。 700)this.width=700;" >


-------------------
同意楼上的,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似表证还在,但无汗,心下满微痛,又不像桂枝证。我觉的这个症状用五苓散估计也能解决。刘渡舟有一案例,是用去桂治疗的,如果那样,用真武汤应该也可以。

-------------------
楼主以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与真武汤作比较,很好的思路。真武汤证之水气凌心,是里阳虚弱,水气泛滥,故其心悸不得与桂,这与四逆汤证“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是相同的治则,即里阳虚弱者,不得与桂枝攻表,而应先与附子温里。
以下有4点看法,与同道商榷。
1、去桂之“去”,应是“除去”的意思。大论之“去”字,皆为“除去”的意思。如“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去桂加白术汤”等。
2、若为减少的意思,当用减字,如:“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3、桂枝禁忌有二:一是气不上冲者,不得与之;二是汗不出者,不可与之。
五苓散、茯苓甘草汤证皆有汗出;苓桂剂皆有气上冲。而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无汗,说明里阳虚弱,故去桂枝。假如里阳不虚,那么“翕翕发热”者,当有汗出。
4、桂枝加桂汤,原文明示:“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因为是在桂枝汤方上加桂,故明示“更加桂二两”。有如“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一样,是在桂枝汤方上加芍药、生姜,故明示“加芍药生姜各一两”。
所以,如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减少桂枝的用量,那么原文应该明示减少几两,而更明确的写法,应该是“桂枝减桂加茯苓白术汤”。
以上看法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伤寒论》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医圣仲景是很喜欢用倒装句的,此条意思:患者一开始就有“头项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而医者因有 “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而误认为桂枝汤证;因有心下满微痛而 误认为承气汤证,并且执行了服桂枝汤或下法,但结果原有症状“仍”在,这种情况下,给予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而楼主认为  服桂枝汤,可知服汤之前当有“汗出”,否则不得用桂枝汤。服桂枝汤之后,“汗出”变为“无汗”,但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且出现了“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的变证。医者因其“心下满微痛”而“或下之”,诸证未解,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此患者哪有汗出呢?此为没有注意条文之文法,认识了文法,再重新考仲景之意,就不会出现把去桂当减桂理解的错误了!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