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条:服
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
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
茯苓白术汤主之。
关于“去桂”还是“去芍”或者都不去,直接加茯苓白术。历代医家争论不休,各执一词。
近几天正在思考此条,恰逢论坛有同仁讨论。文字较长,故另起一贴。请各位师友批评!
个人观点如下:
争论的目的
看你争论是为了什么目的。如果你是一名中医教师,为了给学生把《
伤寒论》条文逐条逐句逐字“讲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可以尽情地去皓首穷经博览群书引经据典论点鲜明论据有力剖析透彻。。。只要你讲得清楚明白能够让人信服,就OK。当然,你是要写书也行。
如果你是一名临床一线时刻面对患者的医生,你学习研究《伤寒论》是为了指导你的临床实践提高疗效,那你就不必逐句逐字地去较真了。因为有些条文是否原文都尚有争议(还有错简、错入的后人注文等),这个前提都未被公认地考证,逐条逐句逐字的争论如果不能服务于临床,其意义是不大的。
怎样让原文的学习服务于临床呢?
就拿这条来说吧。我暂且不管你是“去桂”对、还是“去芍”对,抑或都不去直接加茯苓白术对。首先,我会考虑这三种观点(加减)于临证是否有用。
1、先看“去桂”。刘渡舟先生和陈慎吾先生均有成功的案例。摘录如下:
刘某某,女,53岁,患低热不退,徘徊于37.5℃左右,已两月余,兼见胃脘发满,项部拘急不适。切其脉弦,视其舌胖大,而苔则水滑欲滴,乃问其小便,自称短涩不利,而有不尽之感。余结合第28条精神,辨为水郁阳抑发热之证,于是不治热,而利其水,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
白芍、生
姜、
炙草、
大枣、茯苓、白朮)共服三剂,则小便通畅,低热等证随之而解。古人云:“事实胜于雄辩”,如果离开了实践检验,只凭主观想象而奢谈原文的错误,鲜有不偾事者,则岂止“去芍”之一说哉?(刘渡舟案例)
陈慎吾先生曾治一数年低热患者,主要症候就是翕翕发热、小便不利。他用本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原方治疗,只用了两三剂,就热退病愈了。(陈慎吾案例)
这两个案例,如果你不怀疑其真实性的话,就足以说明“去桂”之方是有其临床实际意义的,有这类患者是此方的适应证。至于是否“水郁发热”,你可以自己琢磨体会,关键要明白其“方证”“药证”,“病机”可以反复琢磨、验证。如此,此条文“去桂”的说法“对不对”,是否是“仲景的原文原意”?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只要临床遇此类患者,如此用了有效,能够提高我们的临床有效率就行。
2、再看“去芍”。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汤(桂枝、茯苓、白术、
甘草、
生姜、大枣),这不就是“
苓桂术甘汤”么?只不过加了姜枣。其适应证及其配套的理论与“苓桂术甘汤”又会有多大的区别呢?临床遇此类患者,难道我们不是按“苓桂术甘汤”的思路去应用么?“苓桂术甘汤”临床肯定实用,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
3、再看既不“去桂”也不“去芍”,而是
桂枝汤直接加茯苓白术。临床可不可以这样用呢?有木有这样的用法呢?我读的书不多,只知道日本汉方有桂枝汤加茯苓白术
附子的,胡希恕先生也这样用,也有
葛根汤加茯苓白术附子的用法。那么桂枝汤不加附子,只加茯苓白术,就桂枝汤加茯苓白术。可不可以据证这样用呢?我看也是可以的。
还有张锡纯同学的
理饮汤(
于术4钱,
干姜5钱,桂枝尖2钱,
炙甘草2钱,茯苓片2钱,生杭芍2钱,
橘红1钱半,川
厚朴1钱半。)更是将苓桂术甘汤苓芍术甘汤合用加味,治疗痰饮。。。
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赞成刘渡舟先生的观点的。至少刘渡舟先生提出“苓芍术甘汤”是治疗“水郁发热”的,是与“苓桂术甘汤”相对应的,这个观点,丰富了我们学习《伤寒论》的内容。且此条还可以和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
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相互参看。有人解释82条是“发汗太过伤及阳气”所以在“苓芍术甘汤”的基础上加附子。这个“水气”兼有“阳虚”不错。但是否就一定是“过汗”导致的“伤阳”倒不一定。“素体阳虚”有木有可能?所以,我觉得我们不一定非要揪着某种“说法”,非得说是“过汗伤阳”等不可,见证有阳虚,加扶助阳气的附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