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补发:一张图统一胡老和刘老的病位分歧
    

各家经方:补发:一张图统一胡老和刘老的病位分歧



一张图统一胡老和刘老的病位分歧

niyunjiu
1、胡老的观点与经络表里的理论吻合,着眼于静态的病位。
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同主表;太阴与阳明相表里,同主里;少阳与厥阴相表里,同主半表半里。
2、刘老的观点与开合枢的观点吻合,着眼于动态的病势。
太阳开->少阳枢->阳明合->太阴开->少阴枢->厥阴合->太阳开。这样看厥阴离太阳更近,理当主表。
3、问题出在哪里呢?
其实是因为开合枢一直很模糊。少阳之枢,不是枢阳,而是要枢阳入阴,厥阴之枢不是枢阴,而是枢阴入阳。其实,阴阳各自并不需要枢,只有阴阳过渡的时候才需要枢!
那么真正的开合枢应该是这样的:
太阳开->阳明合->少阳枢->太阴开->少阴合->厥阴枢->太阳开
(至于少阴为合厥阴为枢的论证,内经中有证据,网上的论证也很多,这里就不重复了。)
4、人体是复杂的,我们需要立体的看问题。
在动态的变化与静态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少阳和厥阴是复杂的,少阳在病位上是太阳和阳明的半表半里,也是病势上由阳入阴的半表半里。厥阴同理。
图片:开合枢.jpg
700)this.width=700;" >

图片:6.jpg


图要是做成立体的就更好了。大家通过看图可以发现:

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同主表;太阴与阳明相表里,同主里;厥阴与少阳相表里,同主半表半里。
同时,三阳相对于三阴,则三阳为表,三阴为里。
同时,从动态上,厥阴离太阳确实比少阴离太阳近。但是从静态上则又是太阳少阴同主表。
其实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件事,就是当双方观点相反而各自都有充分的证据的时候,往往是需要在另一个更高的层次看问题。双方都是局部真理。
阴阳是相反的,阳合和阴开是一个方向,所以阳明合与太阴开都是阳气降敛。太阳开和少阴合都是阳气升达。
lgdaz
佩服楼主,很会调和。静为少阴,动为厥阴,这样说来,胡老与刘老的认识都对。不过这样说,恐怕与胡、刘二老的说法不能一致。
胡老与刘老,对于六经病或六病的认识,都是从病位的内外而论,而不是以经络的走向而论,这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胡老认为厥阴属于半表半里部,少阴属于表部;刘老的认识正好相反。
那么,若少阴为表,表部病能出现“脉微细,但欲寐”的精神症状吗?显然不能。因为邪犯心肾之里(半表半里)就不是表部病了。
但是,《伤寒论》厥阴病之提纲证好像也没有把厥阴的病位说清楚。如果能把厥阴病提纲证的病位弄清楚,也许就把少阴与厥阴孰表孰里分清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三阳病之提纲证的病位是清楚无疑的。太阴病之提纲证的病位属于消化道之里部,也是清楚无疑的。实际上,少阴病提纲证的病位也是清楚的,因为“脉微细,但欲寐”的证候不可能属于表部证。所以,还是有必要分辨一下厥阴病提纲证,是不是属于表部?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首先,“消渴”,不是里部有热,若里部有热,不应有“下之利不止”的情况。另从“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来看,厥阴病的消渴是阳郁,阳郁不能化水为津,故出现“消渴”,与少阴病“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的津液亏竭不同。从“气上撞心”来看,厥阴病的气上撞心,属于桂枝证的气上冲。“心中疼热”,应是上焦虚热。上焦虚热,才能有“气上撞心”,因为气一定是向虚处冲撞。虚热扰心,故“心中疼热”;虚热扰胃,故“饥而不欲食”。那么,这样辨析,认为厥阴病的“消渴”不属于少阴病的里(半表半里)部津液亏竭之饮水自救,而是卫气有余之渴。若是里部胃肠有热之渴欲饮水,不可能少少与之愈;若是少阴病津液亏竭之自利而渴欲饮水,亦不可能少少与之愈。那么,此消渴之邪就不在里部,亦不在半表半里(中)部,只能是在表部。表虚卫气郁滞,以致气不化津而渴,并能发生气上撞心。
niyunjiu
10(lgdaz) 的帖子
我也认为六经不是经络,至少不是单纯的经络。
 那么,若少阴为表,表部病能出现“脉微细,但欲寐”的精神症状吗?显然不能。因为邪犯心肾之里(半表半里)就不是表部病了。
既然不认为是经络,那少阴不一定和心肾有关系了。胡老最重视症状了,少阴病是阴性病,就是人的反应消极,免疫力不太卖力,那出现这种精神状态当然是可能的。以此否定少阴病是表部病,证据不太充分。按照胡老的分类,桂枝加附子汤,麻附辛汤都是少阴病,这些汤证确实和表部有极大的关系,各个名医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10(lgdaz) 的帖子
我们论证厥阴病时,不能用少阴去反证厥阴,因为讲的是就它们俩,咱们不能陷入循环论证!!
其实少阳的提纲历来也有争论,原因很简单,半表半里之病本来就复杂,由阴出阳,由阳入阴。
少阳有心烦喜呕,厥阴有心中疼热,气上冲心,饥而不欲食,少阳和厥阴都会影响里部之胃的。
厥阴当归四逆汤显然也与表证有关,柴胡证与表部有关,就不说了。
所以说少阳与厥阴与表里都有关系。
现在单独论厥阴。厥阴病的特点就是上热下寒,由阴出阳。其阳如果不能顺序达表,就会郁而乱冲,则上部自然有热。而如果更严重,干脆就连郁的力量都没有,直接向下走,所以下利,这就是厥阴的下利比少阴还多还严重的原因。
10(lgdaz) 的帖子
仔细看看,我们发现,厥阴和少阳的病态有相似之处,一个偏阴,一个偏阳。
10(lgdaz) 的帖子
另外,在胡老看来,表部病的意思就是身体打算通过向外排除疾病,或汗或尿。
而脉微细,但欲寐,这一症状在三阴病中简直是最轻的了。
在胡老的分类中,少阴篇大量的内容是少阴太阴合病而偏于太阴,正如太阳篇一样
lgdaz
“但欲寐”与“多眠睡”,都是精神症状,也是神智症状。“但欲寐”是体力不支,神智不清爽,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这是中阳虚寒的表现;“多眠睡”是热盛神昏,神智昏迷,昏睡不醒的状态。这两种状态,都是病情危重的表现。病邪若只在表部,没有深入于里,是不会出现这两种表现的。

伤寒病变的传变情况,是以体质状态决定的。中气不衰者,邪气不可能传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伤寒论》“六病”的顺序排列上,并没有规律性可循。太阳病不一定传阳明,也可以传少阳,传太阴,传少阴,传厥阴。伤寒病,也不是都从邪犯太阳开始,也可以直接犯三阴。所以,《伤寒论》六病的排列顺序,不应是以六病的内外顺序排列,而应是以六病时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六病时的顺序排列为:
少阳病时寅卯辰;
太阳病时巳午未;
阳明病时申酉戌;
太阴病时亥子丑;
少阴病时子丑寅;
厥阴病时丑寅卯。
常人感受外邪,以先得阳病为多。且感受外邪,又常首犯太阳,恐是此因,把三阳病排在前面,把太阳病列为第一。太阳病列为第一,少阳病只能排在阳病之末,以保持大论阴阳排列顺序的结构性。
另,有一种说法是,王叔和把“六病欲解时”,按在了张仲景头上。这恐怕没有凭据。王叔和治学的态度是严谨和忠实于原著的。他在引用文献时,总是注明文献出处,“疏不破注,注不破经”是王叔和的治学精神,也是他忠实于原著的表现。

六病的症状表现,每一种都是身体打算把邪气向外排泄。比如咳嗽,吐痰,呕吐,汗出,小便数,腹泻等等。无非是邪气偏于表、偏于上者,身体从表、从上排邪;邪气偏于里、偏于下者,身体从里、从下排邪。
niyunjiu
18(lgdaz) 的帖子
但欲寐当然很重,相对于三阳病重,但是在三阴病中就算轻的了。
咱们应该立体的看六经,少阴为表,但是仍然是阴性病,其表主要是说身体想向上向外排,但体能太差。我认为六经的顺序反应了人体的体能线性降低,这是从动态上看病势。但从病位上少阴为表,这是从静态上看方位。

至于六经病的传变规律,我认为有常有变。如果一个人生了病,不去治,或许会体现出六经的顺序。好像已经有人这样实验过。不过这一点还不敢确定。

-------------------
楼主真是有心人,我自己都没有备份!

-------------------
刘志杰也有一张图。楼主的解释不错了。

-------------------
我没有备份,得感谢坛友:xdzh,丢失的帖子都是他奉献出来的!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