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近代中医两大流派概述
曹永康
吾澄倚长江而屏花麓,怀君黄而肱龙砂,地灵人杰,代有名医。洎乎晚清,东乡有周庄柳氏,发明伏气温病,南乡有凤戈庄朱氏,以治伤寒名于时。两家均设帐授徒,门墙
桃李,各有师承,各有发挥,推动了吾邑中医学术的进步,爱就管窥所及,略述梗概,以留鸿爪。
柳宝诒、字谷孙,号冠群,为清末光绪年间杰出的温病学家。柳氏发明伏气温病之学,超越前人窠臼,剖析伏温发病机理,指出“唯冬伤于寒故病温,唯冬不藏精故受寒,是则冬伤于寒,正春月病温之由,而冬不藏精,又冬时受寒之因”,体虚易于感邪,感邪方可发病。柳氏对伏温的辨证,重视人体体质因素——冬不藏精,认为“伏温之邪,其伤人也,本因肾气之虚(肾主藏精),邪乃乘虚侵袭;而所入之邪,又凭籍肾气之虚而蕴伏”。达是他上塑《内》、《难》而有所阐发,也是他对伏温的治疗,能权衡邪正斗争的态势,而擅于运用扶正托邪之法的理论基础。如用
鲜生地与豆豉同打,即是助阳托邪的具体体现;不仅如此,他更能从阴阳互根的特性出发,对阴伤及阳,邪机冰伏之候,巧妙地运用
附子汁拌
熟地,于育阴中助阳化气,鼓邪外出。柳氏在热性病治疗中,果断地运用扶正补托之法,特别是从益肾着手,激发人体的正气以抗邪,见解独特,值得深刻领会。而其最精妙之处,还在于运用补托法的同时,能把握疾病传变规律,谓“伏温病变,少阴里证先现,嗣见六经形证”。在辨证上强调“伏温自里外发,须辨六经形证”,临床注意六经辨证,并联系与之相关的脏腑来分析病机,从六经传受的客观规律出发,立方尤见周密,如所立扶正托邪为主的方剂中,有加
柴胡、
黄芩兼以和解少阳者,有加
大黄、
枳实兼以下夺阳明者,有加羚羊、
钩藤兼以清肝熄风者,有加
桃仁、
丹参兼以疏导瘀滞者,往往两法或数法并用,补虚夺实,悉本六经证治大法,选药精粹,无懈可击,洵足后人师法。柳氏由儒而医,治学崇尚实际,其发明伏气温病之学,既重视伏温发自少阴,又注意六经辨证,可谓源流清沏。所著《温热逢源》,是其生平毅力所注,反映了一代名医家的不断进取精神。
朱氏医世其家,其先世事迹,已无从记述。朱氏治伤寒学,至莘农氏而综其成,形成了独特的治疗风格。莘农氏继承家学,平生钻研仲景《伤寒沦》,勤于临床而别有会心。他指出伤寒六经病证以太阳病为屏藩,医者能在太阳阶段争取主动,初战告捷,则御敌于国门,是最理想的治疗措施。他读《伤寒沦》十分注意太阳病篇条文中的“尺中脉微,此里虚”
“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之句,想见仲景当时,必已有所发现,故提出以为禁诫。他认为太阳病实证易知,实中有虚者易忽,而忽略处确是最关键处,因著《夹阴证治》,畅挥其义。申明所谓夹阴伤寒,实系热病之中兼挟阴经见证,或肾虚之体复感外邪的一类病证,十分清楚,夹阴之名,不过区别于纯阴而已。夹阴证主要把握太阳病以少阴肾脏为关键,盖肾脏阳气,在病程中至关重要,其振奋与否,决定着病势的进退顺逆。伤寒在太阳初起阶段,可因体质因素的差异,邪虽未及下焦,每先自傍徨,而夹杂“下虚”见证,从朱氏留下的一些资料及医案分析,本病常可见以下四种类证,一是太阳下虚阳虚寒伏证,二是寒凝中下阳虚阴盛证,三是邪干阳越冲逆阳浮证,四是下虚已极元气欲脱证。而临床治疗的最佳时机,则在太阳病而有下虚见证,即及时施用温经抑邪之法,不失为曲突徙薪之治,如进而邪干阳越,出现冲逆阳浮之变,此时阴阳失调,心肾不济,病情最为吃紧,朱氏最擅此型的诊治,常用
桂枝龙牡汤合通关
滋肾丸加
茯神、
枣仁、
远志、
元参、
玄精石等,以平冲降逆,潜歙浮阳,调养心肝,交济心肾,收效甚速;其用桂枝、
肉桂。尤为应手,每可挽狂澜于未倒。朱氏诊治夹阴伤寒还包括几种独到的诊断手法,如脐腹诊法、咽喉诊法等,对四诊中的切脉、望舌苔,诊之甚细,必须反复推敲,以认清体气变化状态,寻求“肾虚”本质,在辨证上工夫娴熟,当时别树一帜,活人不少。总之,朱氏关于夹阴伤寒病机变化的认识,关于方证治法的具体化,是基于《伤寒沦》的理法而深有发挥的。他的经验,不但有临床实用价值,而对今天《伤寒沦》的研究,都能有所借鉴。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而在旧社会限于师承,虽师承孕育流派,流派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但流派既有所长,必有所偏,给学术上带来了片面性与局限性。兹编所述,希望有旨于医者,能取其精华,融一炉冶,为振兴中医,提高中医学术水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注:本文部分内容,参考朱步先、夏奕钧、黄煌等同志的有关资料,特此说明并致谢意。
整理者小土豆注:以上资料分别见于江阴文史资料第七辑、江阴文史资料第十辑。罗本逊先生曾转贴于黄煌经方沙龙论坛。